1958年3月1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访问朝鲜诗录
陈毅在志愿军司令部度春节得诗六首一、赴志司途中夜深乘雪渡山崖,车队纷驰吼若雷。前村后舍观如堵,仿佛旧日作战回。二、除夕欢饮浅斟细酌会宾朋,我是颁白一老戎。座上更有年迈客,喜他豪饮活如龙。三、向朝鲜同志
敬酒朝中两国弟兄亲,战斗友谊日日增。此夕畅饮春节酒,志愿军敬人民军。四、再进酒
志愿军与人民军,
战斗友谊最相亲。
都是豪雄无双士,
保家卫国子弟兵。五、乘雪瞻拜烈士
墓园
烈士墓园座座坟,
漫天大雪祭忠魂。
助人自助保家国,
世世代代拜典型。六、喜志司规模雄
壮整齐
离队数年不自知,
今日歇脚在志司。
现代装备辉煌甚,
忆我曾长梭标师。
(注)1928年春,我出任红军十二师师长。该师五千余人,仅有步枪百余枝,余尽梭标,人称梭标师。


第8版()
专栏:

告别朝鲜阿妈妮
一阿妈妮,要离开您了。我怎会忘记在战争的年月里您用温开水灌进我的嘴,
用烧焦的半床棉被,
裹住我冻僵的身体,
外加上您的棉衣……阿妈妮,今天我们离开这里我怎能忘记白衣的妈妈?我们说:“阿妈妮比亲娘还亲。”祝福您的是
红色的金达莱花,
和平的歌声。
开遍全朝鲜,
唱遍三千里。
志愿军战士 蒋邦瑞
二队伍出发了阿妈妮送了一程
又是一里,“不要送了吧,阿妈妮!”阿妈不答话,走上山坡慈祥的眼光跟着我们的背影。我们一步一回头,一步一答礼,我们的手太短了啊不能挥动得太高。回答您的是歌声:
北京,平壤……
毛泽东,金日成……
用血肉结成的友谊。
志愿军战士 蒋邦瑞
三别了,阿妈妮您的中国阿得儿(一)明天就要离开你。几年啦?吃的你家门前水,住的你家屋后地,连身上穿的也是你洗净补好的衣。四时八节你都邀我们上你家端出亲手做的沾鸡(二),一次一次地说:“这儿就是你们的基皮!”(三)别了,阿妈妮,虽然明天就要离开你,但你对中国阿得儿的深情,我们会永远记在心里。
志愿军战士 彤夫
(注一)阿得儿,朝鲜语“儿子”。
(注二)一种酸辣的咸菜。
(注三)基皮,朝鲜语“家”。


第8版()
专栏:

中国人民志愿军纪念碑浮雕
中国雕塑工厂集体创作
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纪念碑,将于今年6月间在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某地建成。这座以人物为主的纪念碑,是以一座三公尺五十公分高的志愿军无名英雄铜像,和两块十二公尺长的水泥浮雕组成的。
浮雕的内容,主要是歌颂中国人民志愿军和朝鲜人民军并肩作战奋勇前进的情景,以及两国人民亲如一家的友谊。本报今天发表的就是其中的一块。


第8版()
专栏:

对旧世界的控诉
——看阿根廷影片“血的河流”
陈默
“血的河流”以强烈的艺术感染力和鲜明的思想倾向吸引着我们。影片所揭露出来的资本主义社会的野蛮和残暴是那样令人震惊和愤怒,在看完影片以后很久心头都不能平静。
银幕上最初出现的是一条翻滚着滔滔的血浪的河,河面上飘浮着面目模糊的死尸,一具接着一具……这是什么地方?影片一步步向我们揭开了这个可怕的谜:阿根廷的巴拉那河上游是一个富饶的地区,人们把那里出产的马黛茶称作“绿色的金子”。但是,被茶叶公司花言巧语招募到那里去采茶的外国失业工人们,却过着牛马不如的生活。茶叶公司的经理和工头们不仅想出各式各样的手段从经济上剥削他们,而且还侮辱他们的人格,折磨他们的肉体,甚至公然强奸工人的妻女。逃出去的工人被捉回来后,就被打死扔到河里……这些骇人听闻的暴行,乍一看,简直使人怀疑是置身在中世纪的封建领地上,但是这些事情却是千真万确地发生在二十世纪的美洲。而且,仔细想一想,就是在那些自称最“先进”的资本主义国家里,人对人的剥削和压迫不是有过之而无不及吗?马克思在“资本论”里面曾经说过:“资本一出世就是全身每个毛孔都渗透着血和肮脏的东西。”影片“血的河流”可以说是给这句话提供了一个形象的例证。
这部影片的可贵,不仅仅在于它无情地揭露了资本主义制度的罪恶,还在于它热情地歌颂了劳动人们纯洁的心灵。影片简洁地描写了他们在苦难中相爱相助和他们对黑暗势力所进行的斗争(虽然还只是自发性的斗争)。整个影片的对话非常少,但塑造了一些鲜明的人物形象。影片中两对青年男女的命运特别吸引着我们:三多斯和阿米丽亚、卢非洛和弗罗。三多斯和阿米丽亚的爱情是在患难中发展起来的。沉重的苦役压在三多斯身上,但当他看见阿米丽亚背不动茶叶的时候,便去帮助她;阿米丽亚被工头巴莱脱强奸后,但三多斯并不怪她。他始终如一地关怀着她。最感动人的一场戏是在阿米丽亚的父亲死去的时候,三多斯对孤苦无依的阿米丽亚说:“阿米丽亚,你要永远记着今天说的话,我在死去的老爹的床前娶你作妻子,我们永远在一起。同患难共甘苦。”三多斯和阿米丽亚的爱情照亮了这个“绿色地狱”,它使人们确信不论剥削者怎样残暴,都不能扑灭劳动者追求美好幸福生活的愿望。
三多斯的弟弟卢非洛和妓女弗罗的恋爱遭到了悲剧性的结局。影片以同样简洁的手法表现了这对爱人的性格和他们结合的基础:弗罗在酒店受到一些人的侮辱,这在资本主义社会并不是什么奇怪的事,但卢非洛挺身而出,保卫了弗罗。所以后来弗罗对他说出了自己心里的话:“我很小就被人家卖了,从那时起,我恨所有的男人,可是,我遇到了你,就爱你了”。她千里迢迢地来到巴拉那寻找正直的卢非洛,就是想跟他一起过正常的“人”的生活,但茶叶公司的经理却活活地拆散了他们。我们同情他们的命运,就更痛恨毁灭了他们的幸福的资本主义制度。
影片的结尾是充满了希望的。三多斯打死了工头巴莱脱,和阿米丽亚双双逃出了这个人间地狱;千百个愤怒的工人把经理三塔捆在树杆上;到处燃烧起熊熊的大火……当然,人们有理由发生一个疑问:难道三多斯和阿米丽亚从此就真正幸福了吗?巴拉那河畔的工人们从此就真正解放了吗?影片没有给我们做出正面的回答。但是,影片结尾的这段话是意味深长的:
“巴兹和卢非洛以及许多其它的人,并没有白白死掉,他们流的血和里欧河清洁的水混在一起,在人们的心灵里洒上爱的种子,让下一代能过更美好的生活。那将是一个更伟大更美丽的时代。到那个时候,再没有奴隶,只有自由的劳动者。”
是的,当“再没有奴隶,只有自由的劳动者”的社会已经成为九亿人民的现实生活的今天,影片所向往的这个时代对于他们并不遥远。为了实现这个理想,千千万万的三多斯和阿米丽亚还需要走一段比走出巴拉那更为艰巨的道路。


第8版()
专栏:

新书架
“青春之歌”
“青春之歌”(作家出版社出版)以“九一八”迄“一二九”那个历史时代为背景,反映了当时在党领导下的北平学生运动的许多侧面。
小说沿着主人公林道静的生活道路展开。林道静是个年轻、热情的、饱经忧患的姑娘。她结识了地下党员卢嘉川和其他的一些爱国青年。从这些人物身上散射出来的光辉打开了她心灵的窗子,使她投向了革命集体,接受了各种各样的严峻的考验,终至使自己成为一个优秀的革命战士。
除了林道静以外,小说里还出现了许多性格鲜明的动人的形象:经过严刑拷打,但还在狱中坚持斗争的卢嘉川,不止一次地出死入生的江华、郑瑾和林红,险入歧途的王晓燕以及出卖革命、出卖同志终至被革命宣判死刑的叛徒戴愉等等。
尽管它的艺术结构还有些粗糙,但令人分明地感到了时代脉搏的跃动,看到四十年代中国革命知识分子所经历的道路。 (楳)
米谷的漫画集
“在天翻地复的时代里”是漫画家米谷的漫画选集,内容包括作者从1946到1956十年间,所创作的八十四幅政治讽刺画。这些作品大都是配合着当时的形势发展,及时地发表在香港和国内各报纸和周刊上的。作者以锐利的笔锋,有力地揭露和打击了国内外的敌人,发挥了漫画的战斗作用。
漫画是一种普及的美术作品,应该深入到广大的群众中去,可是人民美术出版社出版这本漫画,由于片面地追求漂亮的形式,结果使书价高达四元一角之多。订价高了印数自然就要减少,第一次只印了七百五十本。试问这样如何能够普及呢? (纪)
“电影艺术史”
这是一本系统地叙述世界电影艺术演进的著作。作者乔治·萨杜尔是法国著名的进步电影史家。在本书中,他对电影的诞生、电影艺术的发展,各国民族电影学派的兴起及六十年来世界电影的主要作品,作了一个全面的概述与介绍。
本书的主要特点是结合各国的政治经济背景、技术的发明、电影企业的发展及电影与文学和别的艺术的关系来叙述电影艺术的演变。作者对苏联电影的兴起、艺术上的成就与影响有详细的叙述,对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形成及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南美洲、亚洲、非洲各国民族电影的崛兴,也作了精辟的介绍与分析。 (昭)


第8版()
专栏:

阿拉伯民间小幽默
有一位学者乘船去游历。他问船上的一个水手说:“你懂文法吗?”
“不懂”水手回答。
“可惜啊,你的半生完了”。学者说。
不一会儿,船触着暗礁,开始沉没了。这时水手问学者:
“你会游泳吗?”
“不会。”学者回答。
“完了,你的一生都完了。”水手对他说。 (心得译)


第8版()
专栏:

普通话和地方话
刘丰
推广普通话,这一措施,大多数人都能接受,因为同为本国人,岂可没有共同的语言。现在我要说说另一面,这就是会普通话的人,也应学点方言。正如周总理在“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报告中所指出的:会说普通话的人,要学点各地方言,才能深入各个方言区的劳动群众。
语云“人之相知贵相知心”,要相知心,就得谈心。言为心声,语言不通,心,自然谈不出来,知心更无从说起了。然而,谈心和知心,还不是我们的目的,我们学习群众语言更重要的是便于更好地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群众语言如听不懂讲不来,那就为语言所阻:从群众中来也来不了;到群众中去也去不成。何况群众语言生动、形象,语汇丰富,它可以医治我们贫乏、干巴巴的“学生腔”的毛病呢!
现在成千上万的知识分子干部正在下乡上山,深入到全国各个角落,这为推广普通话创造了一个有利的条件。然而下放也给知识分子干部以更多接近劳动群众的机会,也逼着大家非学习当地语言不可。毛主席在“反对党八股”一文中曾经说过:“我们是革命党,是为群众办事的,如果也不学群众的语言,那就办不好。”
现在下放的干部都能努力做到和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都有决心向劳动农民学习,可是也有极少数的下放干部,存在着单纯劳动的观点,还有不作长远打算的作客思想,不愿积极地学习本地群众的语言。这样接触群众就成为可有可无,这样也就贯彻不了党的从群众中来到群众中去的方针,这自然也影响了自己的锻炼和改造。
下放干部在教农民认字、学文化,为农村青年补习时,是有推广普通话的任务的;但同时学本地群众语言也是一门必修科。如果同还没有学会普通话的老农、农妇话家常,不用地方话,那就不免有点“打官腔”就会造成同群众的距离。
也许有人认为群众语言难学,其实并不如此,因为人总是要说话的,我们既接触了群众,群众也接触了我们,又是天天在一起同吃、同住、同劳动,在语言上彼此相互学习、相互影响,是很自然的。说地方群众语言难学,那只是对根本不接触群众的人才适用的。


第8版()
专栏:医生的答复

扁桃腺和扁桃腺炎
在医院的耳鼻喉科门诊室里,最近常有病人诉说:“我的扁桃腺又发炎了!”确实,扁桃腺炎在早春天气是容易使人感染的流行病中的一种。
如果问一下:“扁桃腺在哪里?”大概谁都会张开嘴来指指咽喉处说:“在那里。”其实,扁桃腺不止一对。在舌根处,有一对,叫舌扁桃腺;在耳咽管口,又有一对,叫耳咽管口扁桃腺;在鼻咽部,还有一个,叫咽扁桃腺(又叫腺样体或增殖体);在前后咽之间,还有一对,叫颚扁桃腺。这些扁桃腺都是上呼吸道淋巴腺样组织。人在五岁到十岁之间,这些组织发育旺盛,产生“淋巴球”(白血球的一种)和“抗体”,能够消灭细菌,所以起着保护身体的作用,不到万不得已是不宜割掉的。但是,人到青春发育期,这些扁桃腺都因逐渐失去作用而萎缩下去;其中咽扁桃腺,到人成年,它就几乎完全消失了。
这里要谈的,是那最后一对——颚扁桃腺。这对最大,真正形似扁桃。人们一张嘴看到的,就是它;平日说的扁桃腺发炎,指的也是它。
原来在颚扁桃腺的上面,有许多“陷窠”(树枝状的深凹),经常藏着食物的残渣和分泌物,是细菌孳生和繁殖的好所在,这便是扁桃腺发炎的重要原因。但是,着凉感冒、过度劳累、身体衰弱、其他疾病等等,也往往成为扁桃腺发炎的诱因,因为这时候人的抵抗力特别弱。
扁桃腺一发炎,来势常常很急,体温高到摄氏39度甚至40度以上,伴有寒战,喉咙又痛又胀,连说话、喝水都发生困难。这时候要卧床休息,多饮开水,常用盐水漱口,或服阿司匹灵0.5克退热止痛。这样过几天,病状大多数就会消失到痊愈。但是,最好还是请医生看一下,因为它常常可能并发其他严重的疾病如中耳炎、关节炎、心内膜炎等。
有些急性扁桃腺炎还有一种症状是颚扁桃腺上长着白膜,因而容易和白喉病混同。其实,前者的白膜只是一些黄白色的分泌物,有时候会连成一片,但决不会漫延到颚扁桃腺以外去;而后者,却是灰白色的一种真正的“假膜”,粘附在颚扁桃腺上,还会侵犯到四周去,擦也擦不掉。同时,前一种病人面色潮红,精神较好;后一种病人却面色苍白,精神萎糜,一副重病容模样。
急性扁桃腺炎还常常会屡次反复发生,结果就成为慢性扁桃腺炎,而后者又常常反过来促进前者再发生,所以最好根治。但根治并不是只有割掉一法,五岁以下的孩子和少数成年人是不宜割的。只有经常保持口腔卫生和锻炼身体,才是积极预防扁桃腺发炎的牢靠办法。
戴野


第8版()
专栏:

新邮票
三月十五日起发行(古塔)
应县释迦塔
 登封嵩岳寺塔
洪赵飞虹塔
 大理千寻塔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