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3月1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社社辩论 户户座谈 节省粮食 支援国家
吉林节粮运动热火朝天
本报特约新华社长春专讯 吉林省在举办节约粮食运动宣传月中,普遍展开了声势浩大的节约粮食运动。全省销售数量比1月下降14.6%。
目前,中共吉林省委提出的每人每天节约一两粮的口号已经在全省贯彻执行。从2月起,全省城乡大力开展政治教育工作,预计今年第一季度售粮数可比去年第四季度下降10.3%。许多机关、学校已超过了2月份节约计划。广大农村乡乡、社社展开节约粮食支援国家的大辩论,仅据十三个县市不完全统计,已把节约下的一亿一千万斤粮食送交国库。
在举办节约粮食宣传月前,从去年7月到今年1月,每月城市销售量平均超过规定指标四千吨。当中共吉林省委提出节约粮食号召时,有些领导干部和群众存在右倾保守思想,怕不够吃,甚至存在着“节约到顶”思想。中共吉林省委在2月6日举办全省广播大会,全面解释节约粮食支援工业建设的重大意义,并算了粮食供应的细账。各地党委和粮食管理部门深入调查了居民消费量的真实情况。据四平市调查二十五户喊缺粮的居民,不仅不缺还有余粮。临江县在一万五千户中调查,78%的农户都有节余。这些有说服力的情况摆出后,不仅领导干部做到心中有数,一般群众也打消“节约到顶”情绪,就很快掀起轰轰烈烈的节约粮食运动。
宣传月中,城市各机关、街道居民经过宣传、座谈已做到家喻户晓,有些居民个人之间、各机关工厂之间都展开了评比竞赛,比赛谁吃的又好又省。吉林省人委机关食堂,推广省粮做饭方法,每人每天节约粮食一两二钱。在广大农村里,许多乡社都展开了节约粮食大辩论。农业社领导干部和社员普遍保证,在今年三定留量基础上,口粮节约10%。磐石县全县工人、农民自愿节约粮食一千二百万斤;该县烟筒山区农业社开完广播大会就出动四百一十台大车,卖节约粮三十二万斤。东辽县各乡社自报节约粮三千多万斤。
为把节约粮食运动坚持下去,在3月3日又举办全省交流经验广播大会,会上提出要进一步帮助农业社、居民群众安排家庭粮食消费。


第3版()
专栏:

计划今年达到“四、五、八”粮食指标的县(市)数
截至3月10日,全国已经有七百二十七个县(市)计划今年达到“四、五、八”粮食指标。这个统计数字,比本报2月28日所发表的图表(截至2月24日统计)增加了二百九十一个县(市)。


第3版()
专栏:

彻底改变高原干旱面貌
甘肃、青海将兴建八条大水渠
本报讯 甘肃人民满怀壮志,立誓要把波浪滚滚的黄河支流——洮河和大通河的水,引上拔海两千多公尺的中部、东部黄土高原,灌溉一千六百万亩干旱土地。这场斗争不久就要开始,争取在两年半内完成。
这两条渠道走行在拔海两千公尺的万山丛中,犹如一条悬空的运河。它有时走行在山顶,有时钻进山肚子里;有时凌空跨过深沟大河,有的地方要用大爆破方法把半个山劈开;有的凹洼地区还要用人工把山加高。在山上修建这样大的渠道,在我国历史上没有过。
在这块黄土高原上,中部二十七个县又是全国干旱区中最干旱的地区,真是名副其实的“十年九旱。”
最近几年,这里的农民在当地党组织领导下,把天上、地上、地下每一点点水源都利用起来,几年增加了二百四十二万亩水地,已经有一百五十个乡改变了干旱面貌。
引洮河和大通河灌溉工程完工后,甘肃中部干旱地区的干旱面貌将根本改变,灌区内的粮食产量将增加一倍到二、三倍。
这两个建设工程所需要的人力、物力、财力是很多的,但甘肃农民并没有要求国家来办,主要依靠自己。目前甘肃东部、中部农村已经掀起一个热烈的积资热潮。现在各地人民自报集资的数量已达一亿一千多万元,上交款已有三千多万元。这个上报的集资数字比国家今年对甘肃水利的投资大五倍还多。一支数十万人的施工队伍将由农民组成。目前勘察工作已经完成,正在做测量设计。
又讯 甘肃日报在3月4日就洮河和大通河的两条大型山区灌溉渠道的工程发表了题为“苦战三年幸福万年”的社论。
社论说:这两项巨型渠道的兴建,无疑是彻底改变本省干旱面貌的根本措施,也是“苦战三年,基本改变甘肃面貌”的重要保证。这一仗打胜了,加上各地正在兴修的水利工程,就能把全省构成一个完整的水利系统,从而为绿化、电气化和推动工农业大跃进奠定基础。到那时,干旱地区将跃过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中所规定的粮食增产指标,甘肃将成为祖国新的粮棉和油料基地。
社论说,这两条渠道全长一千多公里,比我国的运河还要长;灌溉面积,比我国最大的四川省都江堰的灌溉面积还要大的多。这样巨大的水利工程,在旧社会里只是梦想,现在就要在我们手里修成,而且主要将是依靠群众自己的人力、物力、财力去兴建。
社论最后号召全省工作干部和全体人民,为了打胜这一改变本省干旱面貌的决定性的战役,应全体总动员,从各方面去大力支援,确保洮河、大通河这两条巨型渠道工程早日竣工。
本报讯 青海高原将兴建六大水渠,从根本上改变高原的干旱面貌。青海省水利局的七百多名勘测人员,已经到达六大水渠的工地,作干渠定线设计,其中三条将在今年夏秋季施工。六大水渠的干渠,共长三千多公里,计划在1959到1961年先后完工,可以灌溉农田九百二十万亩,比全省现有耕地多四分之一;还可以利用水力发电十六万瓩,为青海省农业机械化和农村电气化提供条件。
六大水渠有五条在农业区,主要是把大通河从祁连山支脉大板山的北麓改道流至山南。另一条茶卡渠在农牧业交错地区,纵贯海南藏族自治州和海西蒙藏哈萨克族自治州,除灌溉大片新开垦的土地外,还可以灌溉一百六十万亩草原。
农业区五大渠都由各族农民自修,国家投资补助和进行技术指导;茶卡渠主要由国家雇工修建。
(附图片)
引洮河和大通河水的渠道示意图


第3版()
专栏:

永远都要节约粮食
田连阡
去秋以来,我国各地经过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特别是经过以粮食问题为中心的大辩论以后,广大群众对于粮食统购统销政策的认识有了很大的提高。过去半年中,全国粮食征购和销售情况,都比上一年度的同一时期为好。这是主要的方面。但是,在粮食问题上并不是每个人都已经认识了个人利益同国家利益的一致性。加以确实有少数农民缺粮,所以粮食问题仍然是需要注意的问题。最近有的地方又在喊缺粮,有的粮食销量增加很大,都应当引起注意。现在,在很多地区,春耕已经开始了,在一些思想工作做得比较差的地方,粮食购销工作搞得不好的地方,结合农村整风和大生产运动,像吉林省这样,挤出一定时间来一次以粮食问题为中心的社会主义大辩论的补课工作,更进一步提高农民群众的社会主义觉悟,还是非常必要的。
很多事实证明,叫喊粮食不够吃的人,只有少数是真正缺粮的,大部分是思想问题没有解决,或者用粮有浪费现象。因此,思想政治工作仍是解决粮食问题的关键。河南省就是一个很好的例子。这个省1957年灾情较重,粮食比1956年减产,征购任务并没减少,但由于不断进行思想教育,结果征购任务顺利完成,销售量也没有增加。相反的,有些地方年成不坏,甚至是高额丰产区,但由于思想问题解决得不透,不仅粮食征购任务完成得不好,销售量也突破了计划。
在城市和工矿区,节约粮食的问题仍然需要强调。有些人总以为城市中粮食供应标准经过一再压缩,再也没有什么可节约的了。实际并不如此。有些集体伙食单位由于管理制度不严,供应方法不好,漏洞很多,浪费仍然很大。西安市第一建筑生产合作社,过去来客不要粮票,临时工也不交粮票,职工用饭后还把馒头带回家。到去年11月,他们共亏空了八千斤粮食。经过检查,改进了管理制度,到1月份,节余的粮食已经弥补了过去的亏空。最近他们又提出在每人每月已经节约一斤粮的基础上,再节约半斤。西安商业学校全体师生员工因为注意节约粮食,连续五个月粮食消费量逐月下降,每人每月平均由四十六斤降到三十五斤,也够吃了。东北人民大学实行粮食定量供应以后,曾经一度发生主粮不足的现象。当时学校实行集体伙食制度,不少学生暴饮暴食,得了胃病。学校党政负责人发现了这个问题,开会研究,把集体伙食改为食堂制,学生饮食逐渐有了规律,生病的人减少了,还节约了大量粮食。现在每人每月比定量标准节约了六斤三两。
提倡节约粮食当然不是要降低人民生活水平,要人们忍饥挨饿;而是压缩确实属于浪费的部分,使人们生活得又好又省。节约是社会主义建设的根本方法,在我国粮食产量还不多的今天,我们需要节约;就是粮食产量大大增加了,也要节约。无数的事实也已一再证明节约的潜力非常之大。只要节约工作做得好,粮食用得恰当,现有的粮食是可以够用的。


第3版()
专栏:

丰收
本报记者 陈勇进
当祖国北方还正是冰封大地的时候,云南红河流域的元江县,却传来了丰收的喜讯。元江农场有十几亩丰产甘蔗达到每亩三万六千多斤——那就是说,这么一亩土地,可以收获四千斤糖;有六百亩达到两万多斤;全场种植的六千多亩甘蔗,平均产量是一万二千多斤。根据云南省发展甘蔗生产的计划,到1962年,种植面积将从现在的二十九万亩,扩大到一百八十万亩。如果按每亩产糖一千斤计算,全国六亿人口平均每人将从云南得到三斤糖的供应。谁能不为这个好消息而高兴呢?
从昆明南行五百里,翻过几座大山,便到一个亚热带坝子,这里的农民正忙着收获甘蔗。再翻过凤凰山,又是一个坝子,叫甘庄坝,这里的傣族农民也在收获甘蔗。再翻过一座山,便是红河边上的元江县,这里气候更热一些,坝子里为大片大片的葱绿的甘蔗笼罩着。人们正在收获甘蔗,十几部榨糖机在轰鸣着。云南有很多这样的亚热带坝子,它四季无霜,最宜种植甘蔗。可是,这些亚热带坝子,过去都是“瘴气区”,死亡威胁着人们,土地荒芜着,元江也是一样。
这是我第二次访问元江了。第一次,是在1956年初。当我们刚刚来到元江,就跑到城西南面看棉花树去了。谁知木棉田却变成了甘蔗田,木棉已经被赶到丰山坡去了。正在收甘蔗的人告诉我们,正南面是者戛梁子,那里的甘蔗高得出奇,像树林子一样,每亩甘蔗快收到四万斤了,是我们全国最好的甘蔗!
我们多么想看看那者戛梁子上的甘蔗林子啊!第二天一早,就和县委王连增书记,农场李洪元场长到者戛梁子上看那几百亩丰产甘蔗了。甘蔗高得比北方的高粱还高,比高粱稠密不知多少倍,在这里行走,确乎像在小森林里一样。可是1956年初我访问这里的时候,这里还是霸王鞭、仙人掌和荒草的世界;入晚,豹啼狼嚎。现在,混合在榨糖机的声音里的,是手风琴声。白色的房子也在半山坡建立起来了。这里的人们,仅仅在这两年里面,在这“可怕的瘴气区”里,为国家创造了多少财富啊!县委会王连增书记说:“现在全县有二十部小榨糖机,已经不能满足需要了。你看,有不少甘蔗已出了穗子,这就会少出糖。我们就要在这里建设大的榨糖厂了。可是,一个榨糖厂才榨五千亩甘蔗。我们现在有一万八千多亩甘蔗,在第二个五年计划里面要发展到五万亩。这样就要有几个大一点的榨糖厂才能满足实际的需要呢!”
当我们走到那十几亩丰产田里的时候,那又高又粗倒伏下来的甘蔗,以致把道路都阻塞了,这就是亩产三万六千斤的甘蔗。农场场长笑着摸着一棵甘蔗说:根据现有的材料,我们的甘蔗已超过了世界水平。世界甘蔗产量最高的是美属夏威夷群岛,他们的最高产量是亩产五万斤,但他们的甘蔗生长期是二十二个月到二十四个月。我们的甘蔗生长期是十一个月到一年。如果这样算,他们的甘蔗最高亩产量,只是两万五千斤。根据锡兰1956年出版的热带农业刊物记载:1954年美国甘蔗的亩(英亩)产量九英吨;秘鲁是六点九英吨;印度尼西亚是五点六英吨;古巴是二英吨;菲律宾是二英吨。
我们甘蔗的糖产量能达到世界水平,也并不是容易得来的。因为这里是超高度的疟疾流行区(即瘴气区),这里干旱得没有水。可是群众一旦听信了共产党的话,这一切困难都迎刃而解了。解放后,对人威胁最严重的疟疾流行病基本上消灭了。去年人们修了者戛水库,这才不怕干旱了。可是,严重的虫灾还在威胁着。甘蔗栽种上,2月间大蟋蟀像牛吃草样的厉害,有些苗苗叫它吃坏了。他们把花生轧碎,用六六六粉拌糖,撒在田地里,几次,大蟋蟀就基本上被杀死了。接着螟虫又来了,金龟子虫又来了,不少甘蔗被咬死了。他们天天向害虫进行战斗,一切灾害在他们手里都成了战败者。元江县在群众中推广种植甘蔗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元江1952年才种甘蔗五百亩,到1956年发展到三千多亩,去年就发展到一万多亩。不少群众在听到上级号召种甘蔗的时候,怕种甘蔗影响粮食生产,怕不合算,怕劳力不够用,怕栽的多了没法榨。元江县委会用分片包干的办法,委派得力的干部来领导这件工作。他们对种甘蔗的整地、整沟、栽培,都组织群众学习、观摩,培养了不少种植甘蔗的初级技术人员。
这里的人们没有满足这个三万六千斤的纪录。在社会主义的大跃进中,他们已种下了亩产五万斤的丰产地。(附图片)


第3版()
专栏:

窝子苕—甘薯先进栽植法
比育苗移栽产量高5—9倍
本报遂宁14日电 四川遂宁专区为提高红苕(甘薯)单位产量,普遍推广一种称为窝子红苕的先进栽植法。用这种方法种红苕,要比育苗移栽产量高出五倍至九倍,亩产万斤以上。今年全区共栽窝子红苕四十五万亩,估计可比去年多收二十多亿斤。
窝子红苕是遂宁专区创造高产的重要经验。去年即在各县进行试验。射洪县星光社种了一亩二分窝子红苕,平均亩产高达一万三千八百五十多斤。三台县八村一社一亩六分多窝子红苕平均亩产八千四百二十多斤,另外还收了间种的包谷五百多斤。而旧法栽植红苕平均每亩只收一千五百斤。 (丁帆)


第3版()
专栏:农业知识

农业知识
窝子苕
四川射洪县星光社,栽窝子苕的主要经验有三条:第一,深耕深挖,提早下种。红苕地先用套犁深耕,然后整细耙平,开窝下种。下种的时令是“春分”,每亩下种两百斤。播种时,先使苕块发出浅芽,放种后十多天就可出土,苗子生长很快。第二,多施底肥,粪、种隔离。地整好后,开二尺八寸见方和高六、七寸的红苕厢。苕厢四周开又窄又深的沟,厢内是平底,底上挖直径一尺,深一尺二寸的窝,窝内施肥五十斤左右,包括一瓜瓢人畜粪、一斤磷矿粉及若干绿肥,待水分干后,用土把窝填平,再在窝中间挖一浅窝,下苕种一根。苕种要直立插在窝中,芽子向上,并注意不使苕种和肥料接触,以防窝内肥料腐熟后发热过高,影响苕芽生长。下种以后,在红苕种上盖细泥巴,以防窝内积水。第三,高度密植,及时压藤。窝子苕每亩地大约挖七百六十五窝,等苕藤长至一尺一二寸以后开始压藤,压藤时在苕窝周围四角,各挖二、三寸深的小沟,每沟压一根藤。压藤的方法是,在离藤根三寸远的地方,用细泥紧压三至六个节巴,不能压破藤麻。红苕叶子要露在土外,每窝可压藤八到十根,这样每亩实际上等于种了六千到七千多窝,秋后每窝都结红苕,有的一窝可产三十多斤。
栽窝子苕用种量较大。
甘蔗
甘蔗是制糖的主要原料。在甘蔗加工的过程中,还能生产相当于茎重3%的糖蜜。糖蜜是酒精工业的原料,还可制成酵母片和焦糖、醋酸、酪酸、琥珀酸等有机酸和丁醇、丙酮等醇酮类。制糖剩下的蔗渣,可以制成蔗板,是良好的建筑材料。蔗渣还可制成纸浆,和作为人造丝、糖醛、电木和电料等的原料。同时,蔗渣可以制堆肥、作燃料,磨细储存起来可以喂猪。


第3版()
专栏:

山药蛋是口外三宝之一
张家口专区播种面积翻了一翻
本报讯 河北省张家口专区各地今年都把山药蛋当成座上佳宾。全专区今年计划播种二百五十三万亩山药蛋,比去年翻了将近一番。
这个专区向来就把山药蛋当作主要的食粮,每顿饭都离不了它。群众说:“山药、莜麦、大皮袄,是口外三宗宝。”
1952年,这个专区种山药最多,达到一百七十七万亩。1955年降到一百二十六万亩。1956年,合作化后闹高产,又上升到一百四十六万亩。1957年反冒进,又下降到了一百三十九万亩。今年大跃进,经过群众讨论,又增加到了二百五十三万亩。 (李万军)


第3版()
专栏:

澄江消灭苦荞种薯类
本报讯 云南省澄江县彻底消灭苦荞改种薯类,要使全县粮食亩产一千一百三十斤。
苦荞是该县山区农业社的主要粮食作物,但收获量极低,一般年景每亩收入三、五十斤,特大的丰收年,每亩也只有一百多斤。改种薯类,估计每亩有把握收到三千斤。仅此一项,全县即可增产粮食一千多万斤。


第3版()
专栏:

孝感,跃进再跃进!
本报记者 古维进
“猛追澄海,大战醴陵”
出了孝感火车站,向着车站乡走去。只见一路上的粉垣和大门口写着这样的口号:“猛追澄海,大战醴陵”,或者是:“迈开英雄步伐,猛追澄海;鼓足革命干劲,大战醴陵。”我不大了解它的意思,向旁人打听,才知道是表达生产大跃进的豪语。到了车站乡——中共孝感县委办公室所在地——碰见县委第一书记王振明,问起这个口号的来历,他笑笑地说:“这是反保守,比干劲,提出来的。”他邀我坐在炉火旁边,点起一根纸烟,继续说:
“1956年,我们全县的粮食平均亩产八百五十九斤,1957年提高到一千零三斤,今年又要求达到一千二百斤,当时我们感到这个指标相当先进了。但是,去年粮食亩产八百多斤的周围兄弟县和我们挑战,提出亩产一千到一千一百多斤。外省也有和我们挑战的,广东澄海县提出粮食亩产量由去年一千二百七十斤提高到今年的一千六百二十八斤;湖南醴陵县提出粮食亩产由去年八百零二斤提高到今年的一千五百斤。这一来,去年不如自己的县,今年都要赶上或超过自己了,自己的指标还先进什么?我们再来一个跃进——‘猛追澄海,大战醴陵’就是我们的战斗口号。在这个口号的鼓舞下,把粮食指标由一千二百斤提高到一千五百斤。”
孝感县有八十多万亩水稻,要求亩产一千五百斤不是一件简单的事情。但是王振明说,他们提出这个指标是有根据的。1957年,全县有二千五百多亩田已经达到亩产二千到二千九百五十三斤,他们系统地总结了这些高产典型的经验。现在他们提出一个口号:“用二千斤的措施去领导一千五百斤。”
我和王振明谈到群众对于实现这个指标的意见。他说,当指标拿给群众讨论的时候,群众正好从麻城、红安、均县等先进地区参观回来,革命干劲比县委还大;经过挖潜力,算细账,开展辩论,一般的社都提出一千七、八百斤的指标,朋兴区六个乡中,便有五个乡提出二千到二千二百斤的指标。群众的这股干劲,使县委增加了实现一千五百斤指标的把握。
试验田的新发展
在这里,试验田正在向着新的方向发展——由小块试验变为大面积试验,也就是人们说的试验畈。每畈少则数十亩,多则数百亩至数千亩。全县出现的试验畈约占土地十余万亩。一般的试验畈都要求粮食亩产二千斤,多的达二千四百斤以上。在孝感地委的协助下,县委和各级干部要搞一个二十万亩土地连成一片的亩产粮食二千斤的高额丰产示范区。
这个大胆的尝试,是他们总结了试验田的经验提出的。去年全县种植试验田五千万多亩,一般的产量将近二千斤,多的达二千余斤。他们考虑,既然小块试验田可以提高产量,难道条件相同的大块田就不能提高产量吗?他们研究了朋兴、卧龙、龙店三个区的自然条件和工作基础,总结了这三个区的高额丰产田的经验,决定把三个区的二十万亩土地连成一片,建立高额丰产示范区,以种植试验田为中心,创造亩产二千斤的大面积平衡增产。
地委和县委负责人告诉我,他们实现亩产二千斤的措施是:每亩田平均施肥八、九百担(相当于五百斤饼肥的质量),深耕四—五寸,每亩水稻密植到三、四万株;此外,扩大复种面积,实行良种化,双轮双铧犁化等。他们还谈到,由于试验田面积大,种植作物的品种多,领导上可以取得丰富的技术经验和领导经验。现在他们已经以地委、县委、区委的第一书记为首,组织各方面的力量,成立了高额丰产示范区管理委员会和综合技术试验站,各区、乡也成立了领导机构。
三个区的群众,对于高额丰产示范区的出现,非常兴奋,纷纷签名要求把自己社里的土地参加示范区。现在他们正在挖掘生产潜力,制定规划。
据县委负责人估计,今年全县的十余万亩试验畈和高额丰产示范区实现粮食亩产二千斤以后,明年全县实现粮食亩产二千斤大有希望。
改进领导方法
为了适应生产大跃进,县委的领导方法,作了许多改进。
过去,有些县委没有固定在一个地区工作,责任心不强。不管有无问题,工作布置完毕就走。现在书记处七个书记,把全县十二个区分片包干,县委委员每人包干一个区,区以下也层层包干,全年负责到底。
在书记们分片包干的地区,还实行了“分片分业相结合”。县委规定,负责每个片的书记,除了把全面工作抓起来,必须对该片的主要作物进行比较深刻、透彻的研究,并在县委会上系统地提出对该作物的各种措施。最近,他们研究了水稻的深耕、密植等问题,效果良好。
掌握全面的第一书记王振明的工作方法也相应地有了改变。过去,他主要是根据办公室的汇报材料布置工作,这些材料比较一般化,指导工作赶不上。现在他从办公室抽出六个人到工作重点车站乡办公,经常和大家分头到全乡十二个社了解情况,把一个乡的情况摸透之后,再和各区负责人(都是县委)交换意见,全县的情况就大致掌握起来,于是领导工作非常准确、及时。
“情报员”,又是一种领导方法的改进。从去冬至今,全国各地先后来这里参观的有十余个省(包括本省)、三四万干部。于是县委决定派出情报员,到先进地区了解情况,学习经验。最近,孝感县已经派人到湖南醴陵县和浙江等地了解水稻增产经验。目前春耕快到,情报员更为活跃,纷纷到外县了解当前的生产行动和经验,这对于推动备耕工作起了很大作用。


第3版()
专栏:

砂礓代水泥
淮北农民就地取材修建水闸
本报阜阳14日电 阜阳专区现在正大力提倡就地取材,用砂礓建闸的办法。淮北在兴修水利挖沟塘时,许多地方都挖到了砂礓层,砂礓坚硬如石,透水性差。记者在阜阳县阜光十社和阜南县顺河农业社,都看到了砂礓闸。阜光十社的砂礓桥闸,三面可通行载重汽车和拖拉机。工程技术人员和来参观的苏联专家都认为质量很好。
用砂礓建闸,是阜阳县的下放干部魏成友带领阜光十社的社员创造的办法。他们用砂礓、石灰、胶泥造成一座长八点五公尺,孔径宽一点六公尺,深二公尺的砂礓闸。他们用大砂礓块砌闸拱,小砂礓混合胶泥填孔,石灰抹缝,只用了七百多个劳动日,五十二元资金就建成了。如用砖和水泥建闸,则需九万块砖,四万斤水泥,及其他材料,需投资一万六千元。
砂礓在淮北到处都有,用它代替砖头和石头来进行建筑,是就地取材,废物利用。现在淮北水利工程中,每个地方都有成千上万个涵闸利用沙礓来建筑,大大加快了水利工程的进度。 (于明)


第3版()
专栏:

魏成友用砂礓建成万年闸
魏成友原是中共阜阳县插花区委会宣传委员,去年春天下放到冉庙乡新河农业社。这个社地势低洼,常受内涝灾害,农业收成很不稳定。魏成友时常考虑怎样消除内涝、保证增产的问题。他一有空就背着粪筐边拾粪边在地里踏看地形,寻找办法。有一天,他在蛤蟆洼里遇到了一位八十多岁的老农,他把心事告诉了他。老社员对他说:“要是在汉河打道圩,徐河口造座闸,就是塌了天,新河社也能收粮食。”今年大修水利时,魏成友就把这意见提了出来。社委会接受了这一意见,连夜开工圈圩,十天功夫就沿汉河筑起了一道长十四里的圩堤。谁知建闸的时候发生了困难。据计算,这座闸有十二公尺长、九公尺宽,需要水泥四万斤、碛石九万块、砂子和石子八十方,购买这些材料就需一万六千元。
魏成友日夜思索如何省料省钱又能把水闸建好。一天,他到董砦生产队,看到董振邦家的墙是用砂礓垒的,这件事引起了他用砂礓建闸的想法。因为这个社的大部分耕地稍为往下一挖,就有大块小块的砂礓,利用它来建闸正可以省料省钱。可是,当他把这一想法在社干部会上提出来的时候,很多人都不同意,有的人还说“砂礓修成闸,我叫太阳从西边出来”。魏成友并不灰心,他背着粪筐到徐庄生产队找泥水匠徐云彩一同到徐河口去试验。他们用拾粪铲子砍了三种不同的砂礓,只有一种用铲砍上火星直冒。于是他就肯定后一种质地坚硬,可以用来建闸。但是,他还不放心,于是又找着石匠董明修带着工具到河口把大砂礓断成四角四楞的形状,再找泥水工人砌着作试验。经过二十多次的试验,最后肯定砂礓完全可以建闸。社里接受了魏成友的意见决定用砂礓造闸。清理闸基以后,社员们就把地里取来的砂礓分层整理,把大砂礓砌拱,小砂礓泥和黄胶泥填空。这样,只花七百多个劳动日和五十二元就建好了一座水闸。社员们把这座砂礓闸命名为“万年闸”。 (新华社专稿)
(附图片)
赵志方插图


第3版()
专栏:

打响“三麦赶水稻”的第一炮
江苏突击消灭二、三类麦田
本报南京14日电 江苏省广大农村群众在“向土地要粮食”的口号下,积极开展三麦(即大小麦和元麦)培植突击月,决心在春分前消灭二、三类麦田,打响“三麦赶水稻”的第一炮。
自2月份以来,全省农民开展了三麦培植突击工作,麦田里追肥、开沟、培根壅土的劳动大军川流不息,人们一道工序紧接着一道工序的细心培植,麦苗长势健壮。全省一类麦田的比例大大增加,三类麦田的比例已经从原来16%降低到7%左右。常熟县人民以“一担河泥一斤粮,肥仓变粮仓”,“送走日头接月亮,两天农活一天抢”的革命干劲,使三麦加工量相当于1956年的三倍,真正做到苗全苗齐,施肥多,开沟深,三麦生长旺盛,决心今年赶上水稻,实现亩产五百斤。扬中县福德社通过老农座谈,党支部书记瞿采云首先按照老农献计,把墒沟里的麦移栽到缺苗的麦塿里,施肥五次,锄草三遍,使一亩二分二类麦试验田马上转旺,赶上一类麦。干部试验田做出样子之后,社员们立即行动起来了,使全社二百亩二、三类麦(占40%)很快上升为一类麦,而且做好降低地下水位和防治病虫害的准备工作。各地前来参观的代表一致评论“圩圩是好麦”。目前,全省各地都作好了防旱、防涝、防冻、防病虫害的准备工作,决心战胜一切自然灾害,消灭二、三类麦田。
(越峨)


第3版()
专栏:名词解释

砂礓
又叫砂礓土,有的地方称礓米石,具有不透水、和石料一样坚硬的特性。


第3版()
专栏:编后

让群众想办法
淮北农民利用砂礓代替水泥,既解决了水泥不足的困难,又加速了水利工程的进度,并且节省了大量资金。这是一个好办法,应该推广。
但是,这件事情的更重大的意义,还在于它提示了我们解决问题的方法——让群众想办法。在社会主义建设中,我们经常遇到许多问题和困难,这个问题刚刚解决,另一个新问题又产生了。怎样解决这些问题呢?应该到群众中去,让群众想办法。群众最熟悉生产和生活,群众对当地的一草一木的特性都有了解,只要领导干部善于依靠群众,他们就会因地制宜地想出又好又省的办法。


第3版()
专栏:编后

消灭落后!
从一个县、一个省甚至全国的麦田看来,二、三类麦田是少数,不过百分之几或十几。但是,我们试把各个县、各个省的二、三类麦田都加起来,那就是一个了不起的大数字!因此,江苏农民开展培植三麦突击月,决心消灭二、三类麦田,是有很大意义的。
二、三类麦田的存在,就标志着工作上的落后,我们应该消灭它。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