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3月1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双反运动越深 生产干劲越大
上海各厂比多快好省的全面跃进竞赛开始了
新华社上海14日电 上海工厂反浪费反保守运动已发展到新阶段,一个比先进、比多快好省的全面大跃进的竞赛开始了。
大整大改鼓起了全市职工的革命干劲。三天来,几家最大的机电工厂已经展开了比先进的争夺战。上海汽轮机厂首先把今年的计划指标来个三级跳:全年的商品产值由原来的三千七百万元直跳到五千三百万元,新产品设计比去年增加八倍。毗邻相接的上海电机厂,11日紧跟着提出:总产值指标从原来的比去年增长68%跃进到110%,新产品的试制项目由四十二种跃进到五十八种。两个厂的跃进,促进了一向在运动中走在前列的上海机床厂。12日中午,这个厂职工举行誓师大会,提出了跃进的幅度比汽轮机厂和电机厂还要大的新指标:今年机床产量比去年增长一倍半,新产品设计比去年增加十一倍半,新产品试制超过过去八年的总和。机床厂又跑到了前面。
远东最大火力发电厂之一的杨树浦发电厂,把国内各发电厂指标中的先进部分,作为自己的竞赛对象。他们提出今年煤耗要低于抚顺、阜新发电厂,每度电的成本要低于上海闸北发电厂。11日,闸北发电厂提出了新的指标来和他们竞赛。当天晚上,杨树浦厂的职工又召开紧急会议,讨论各种进一步降低成本的措施和办法,争取获得新的胜利。
提出今年要在棉纱质量方面和青岛比高低的五十多个棉纺织厂,开始了更紧张的工作。许多厂的工程技术人员和干部,这几天都夜以继日地在车间里和工人一起进行各种改善质量的试验,现在全市已有三十一个厂出现了优级纱。12日,在国棉一厂的重点试验机台上,生产出的优级纱达到60%以上。这个厂的口号是:苦战二十天,争取全厂中支纱中的优级纱达到60%。
比先进的竞赛也在许多设在弄堂里的中小型工厂中激烈展开。新安电机厂的会场变成了擂台。一个夜晚,车工吴荫源第一个上台摆擂,提出压缩工时定额30 %,向全厂职工挑战。接着,有四十二个工人争先恐后上台打擂,提出了压缩更多工时定额的保证。


第3版()
专栏:

减人两万五 办厂上千座
本报合肥14日电 安徽省财贸部门在反浪费反保守运动中,打破常规,大大紧缩机构,结合本身业务发展需要,下放干部兴办工厂(作坊)、农林牧场(蔬菜和副食品供应基地)。
去年安徽省财贸部门就曾紧缩机构,减少了三万多名干部。其中有九千多名直接下放参加工农业生产。今年,在进一步批判右倾保守思想以后,又提出要紧缩机构,抽出更多的人到生产岗位上去,腾出更多的房子办工厂、办作坊。根据这个精神,全省财贸系统可再减少二万五千多人。省财政厅、商业厅、粮食厅、银行、供销社、外贸局、税务局等八个单位,决定从1957年的一千八百五十八人的新编制中再减去一千一百六十九人,占总人数的62.92%。其中商业厅实行企业和行政管理合一以后,将六百五十三人减到一百人,把八个公司和城市服务局撤销,成立三个处来处理这些公司的事务,人员从五百三十三人减少到四十二人。这些单位,由于人员大量减少,腾出了很多房子。省供销社的四层大楼、外贸局、保险公司、建设银行等的楼房都将腾出来开办工厂。
去年,安徽省财贸部门就办了四百多个生产单位。今年决定再办一千零一十四个工厂。在淮北,要兴办一百四十一个大米流动加工厂,帮助淮北人民解决大量改种水稻后的大米加工问题;兴办一批冷冻加工厂,以适应农村副业大发展后的需要,避免发生肉臭蛋坏的现象。在山区,将兴办野生植物油加工厂、造纸厂、茶叶厂、干果厂等,就地加工山区产品,发展山区经济。此外,还要兴办各种废品加工厂。
(于风)


第3版()
专栏:

苏广铭——哈尔滨的“标兵”
哈尔滨机车车辆修理工厂的老铣工、全国先进生产者苏广铭,已经成了哈尔滨市职工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的先进“标兵”。
共产党员苏广铭一向走在时间的最前面。他现在已经在做1 962年11月份的活,今年3月就要争取完成第二个五年计划。他还决定要争取在1962年完成第三个五年计划的任务。
苏广铭八年来没有出一件废品,没有出过一次机械和人身事故,没有缺一天勤。
苏广铭是一个工人阶级的技术革新家。他把使用了三十年的旧机床,逐步改造成为效率高能做出精密产品的万能机床。他几年来创造和改进了四十四种先进工具。他经常注意节约原材料和收集旧工具翻新使用,几年来可以计算出来的节约价值,就约有二万四千多元。(附图片)
于敏摄(黑龙江日报社稿〕


第3版()
专栏:编后

一个指头
读着“郑州的建设”,想起了反浪费反保守运动中如何对待缺点的问题。
像短短几年把三千年古城——郑州市改造得面目一新一样,新中国成立以来,全国人民干出了无数翻天复地的事业。社会主义改造,社会主义建设,真是自从盘古开天地,三皇五帝到如今,堂堂华夏有谁见过?记者范荣康说得对,干这种前无古人的事情,谁能拍拍胸脯说:“让我来搞就绝对不犯错误”?
现在双反运动掀起来了,许多过去的浪费和保守现象被揭发出来,有些情节还相当严重。有的人被这些现象吓住了,心里感觉灰溜溜的。有些人保持着正确的看法:这些缺点同成绩比较起来,不过是十个指头中的一个指头。
是的,这仅仅是一个生了病的指头。我们既不讳疾忌医,把它掩盖起来;也不大惊小怪,悲观失望,而是像郑州市那样积极地去医治它。


第3版()
专栏:

开滦指标越过抚顺
据新华社唐山14日电 开滦煤矿在反浪费反保守运动中冲破保守思想,最近重新修订了今年的跃进计划:产煤量由原来的九百五十五万吨提高到一千一百一十万吨。这个指标,已经超过了目前的抚顺煤矿;抚顺今年的跃进指标是一千一百万吨。
开滦煤矿是我国五大煤矿之一,去年它的实际煤产量是八百三十七万九千吨。今年年初制定年度计划时,矿的某些领导人员强调开滦煤矿是个老矿,在提升、运输、通风等生产环节上存在着许多重大的困难,同时又感到劳动力不足,因此最后确定的今年产煤指标是九百五十五万吨;当时,矿的领导上认为这已经够先进了。
但是,反浪费反保守运动开展以后,职工们在几天之内,就贴出了成千成万张批评领导干部保守落后的大字报。在这同时,职工们的生产热情表现得特别高涨,新的生产纪录不断出现。开滦煤矿赵各庄矿原来认为大井提升能力有限,最多不能超过日产八千五百吨。后来工人揭发出存在的问题,打破了常规,从3月初开始以来,每天平均日产原煤都在九千吨以上,最近运输区工人又提出保证达到一万吨。开滦煤矿唐山矿原来认为生产上有许多困难不能解决,3月份完成日产五千七百吨还不行;可是工人的干劲很大,3月份以来日产量最高达到六千二百吨,创造了这个矿从未有过的新成绩。
根据职工们的批评,特别是有鉴于各矿区现在的产煤量飞速上升,最近中共开滦矿党委和开滦煤矿总管理处检查了保守思想,并且经过反复研究,最后决定把原来的生产指标重新作了修订。


第3版()
专栏:

全天都卖票 “长蛇”不见了
据新华社南京14日电 上海铁路管理局南京车站职工打破多年常规,从13日起,售票窗口全日敞开,旅客可以随到随买。
南京车站售票窗口原来每天在早、晚交接班和中午吃饭时都要关窗,为此要停售车票三个多小时;深夜零点到五点钟不售车票。在这些时间内,售票窗前往往要聚集很多旅客。职工在反浪费反保守运动中,决定采用交叉交接、对号交接等办法,做到二十四小时不关窗口。3月13日实行这种办法后,效果很好,一字长蛇阵再没出现过,旅客非常满意。


第3版()
专栏:比一比

谁生产的煤最便宜?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国国营煤矿生产成本每年都超额完成计划,但是各单位存在着严重的不平衡现象。从1957年1—11月实际成本来看,最低的每吨煤七元一角,最高的除鹤壁、荣昌等新单位外,有的竟达二十一元二角二分,相差二倍以上。
从全国煤矿来看,如果每吨煤的成本能降低一角钱或者降低1%,全国就可节约生产费用一千多万元。各单位的具体条件不同,生产成本的高低自然会有一些出入。但一般说来,相差不应过于悬殊。现在我们把1 957年1—11月各矿实际成本列在下面,希望各单位根据自己的具体情况分析比较,落后的争取赶上先进,先进的争取更先进。


第3版()
专栏:新产品

摄影爱好者的好消息
上海市文教用品工业公司试验室试制胶片成功。这种胶片规格是一二○号,感光速度为十七定。经过几次试拍,性能良好。今年第三季度开始,就可小量试销。
这种胶片预计每卷售价在一元五角以下。


第3版()
专栏:

高速度前进
水泥玻璃比原指标提高10%以上
轻工业产值将比去年增长44.3%
据新华社13日讯 建筑材料工业1958年厂(矿)长会议11日结束。这次会议根据反浪费、反保守、比先进、赶先进的精神,对1958年生产、基本建设指标进行了评比。结果,水泥生产指标由原七百二十万吨提高到八百一十八万吨,比原指标增长13.6%,比1957年增加一百三十多万吨;玻璃由原指标四千五百二十万平方公尺提高到五千零六十万平方公尺,比原指标增长11.9%。建筑瓷器、石棉水泥制品等产品的指标都有很大的增加。
厂(矿)长会议对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生产新产品和采用新技术的问题进行了讨论,决定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生产玻璃丝、玻璃布、玻璃棉、玻璃管、玻璃钢、高压石棉水泥管、石棉水泥绝缘板等新产品。
据新华社1 3日讯 全国日用轻工业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将以平均每年增长30%的速度向前发展。这个任务是轻工业部在本月6日到12日召开的全国各省、市工业厅局长会议确定的。为了完成这一任务,会议要求今年轻工业产值要比去年增长44.3%。
这次会议根据各行业的不同条件,分别提出了今后的发展方向,并且制订出各种产品的生产指标。机制纸、玻璃器皿、热水瓶、皮革、胶鞋、自行车、缝纫机、计算机等产品,到1962年,产量都将比1957年超过一倍以上,其中自行车将超过二倍半;陶瓷制品、搪瓷面盆、口杯、自来水笔等产品的产量也将有所增长。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还将成批生产手表、照像机等高级产品。


第3版()
专栏:读者来信

组织家属搞副业
在1956年高潮前后,我们厂的领导干部多次深入职工家属宿舍,了解职工生活情况,发现困难户及时给予救济。受救济的职工普遍感到党和政府对他们的温暖和关怀,不少人流下了感激的眼泪。
但是,救济只能暂时解决一些问题,而不能根本解决职工的日常生活中的问题。经过调查,我们发现有些职工生活困难,主要原因不是工资少,而是家庭负担重,直接抚养的人口太多。如我们厂医务所保管员顾延运每月工资四十八元五角,按他的职务来看工资不算少,但他负担着三个学生、三个儿童和一个家庭主妇的生活,加上他自己,每人每月平均生活费用仅六元,所以经常要求救济。又如我们厂销售科科长杨国相的工资是一百零八元,家中有四个中学生,两个小学生,两个儿童和一个家庭主妇。有一回因主妇有病,工会救济了一次,有的同志就说:“他挣一百多元,还要救济,我们该怎么办?”杨国相也感到很难为情,但又没有别的办法。
目前部分职工因家庭负担重,生活困难,思想焦虑,影响生产,也影响家庭团结。有的家庭主妇,除料理家务外,无事可做,左右邻舍,谈闲话传口舌,惹是生非,打架骂人,闹不团结。
上述情况说明,组织职工家属进行家庭副业生产是必要的。有些家属很希望参加劳动。虽然家庭主妇、老弱病残和学生不能整天参加劳动,但是据我们调查证明,可利用的劳动能力也是很可观的。
我们在沈阳铁西区齐贤街二百二十九号我厂一个集体家属宿舍进行过调查。那里共有七十名职工,但和他们同居的家属总数达三百零五名。家属当中能劳动的有一百五十二人(包括十二名纯游闲劳动力在内)。其中有男劳动力三十九名,女劳动力为一百一十三名。七十户家庭主妇中,除有十三名因故或因家务而暂不能提供劳动力之外,每日平均可做四个小时的副业生产劳动。学生除了上学和复习之外,每日也可有两个小时劳动。这是个较保守的计算方法,按这个计算标准,在七十户职工家属中,每天即可提供四百五十八个小时的劳动力(折合五十七个工作日)。换句话说,就是一百户职工,其家属每天可以提供八十个劳动力,从事副业生产。
去年春天,我们组织部分家属为地方国营沈阳绝缘材料厂剥云母片。先后参加的家属有三百十五名。她们一边学习,一边生产,有的只干一两个月或三、四个月,最多是七、八个月。在这种情况下,去年从2 月到9月总共收入七千一百多元。家属孟献荣一个人就收入一百九十八元。杨国相女儿杨湘利用放学后的空闲来剥云母片,从3月到9 月,共挣六十五元七角钱,解决了自己的学费、衣服和零用。这样就增加了职工的收入,改善了生活,并给国家节约了救济金,消除了少数职工单纯依赖国家救济的思想,加强了劳动观念,在劳动中也能提高思想认识,树立起团结互助的风气。
总之,组织职工家属进行副业劳动生产,是根本解决职工家庭生活困难的好办法。关于劳动对象,除了要求国家统盘考虑外,初步预计有如下几项可供参考:
一、刺绣、花边、发网、各种线网(篮排球网、乒乓球网、鱼网、网篮等)、毛衣、毛裤、毛头巾、毛围腰、毛围脖及手工针织品(如线书包、手套、线制旅行袋)和手工丝线制品(如各种丝线套包)等。
二、工业用品:如剥云母片、打石棉绳、麻绳、纸绳、线绳,制各种包装纸盒、纸袋,以及部分劳动保护用品等。
三、儿童服装(衣裤鞋帽等),布制玩具、木制玩具、毛皮制玩具等。
四、部分小型零星修补及洗浆工作。
五、饲养鹌鹑、家兔、鸡鸭、猪等等。
以上这些是在目前情况下比较容易进行的室内劳动。有些家属还可以参加小型轻便运输、短程运输(如替合作社或百货公司送货、送米、送菜、送煤或书报等),参加工厂的商品包装工作,参加社会服务行业,或分段清扫街道卫生等。
为了有领导地组织职工家属进行副业劳动,我向有关部门提出下列几项建议:
一、建议国家计委转各省市计委,在安排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市政计划时,把这项工作加以安排。
二、建议中央统计局转各省市统计局,将全国各地区职工家属劳动能力进行一次调查统计,转有关单位参考,并在今后定期报表,做到心中有数。
三、建议劳动部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内,进行劳动调配时,将这个因素考虑在内,必要时作为市区内部调度对象,并有意识地促使城市人口再进一步减少。
四、建议商业部、合作总社,成立有关的机构,进行试点和逐步推广这一工作。
五、建议各省市区人民委员会,在现有手工业合作社和缝纫生产合作社里,组织技术人员和熟练技工参加合作社的家庭劳动生产服务组,进行家庭劳动的技术指导。如果现在手工业生产合作社仍有一部分简单劳动的工人,应动员下农村参加农业劳动,以减少城市人口。
六、建议第一机械工业部考虑,撤销各电机厂的剥云母片车间,交给职工家属来剥。这样可以节约场房面积,并可减少一部分工资和附加工资及其他有关的附加费用,可以减少福利事业的负担和降低成本。
沈阳扇风机厂 李振宇


第3版()
专栏:

一个好建议
静宇
工厂企业的职工家属除了做好家务劳动之外,尽量利用多余的时间进行副业生产,是一件很有意义的事情。
城市职工家属向来被列为消费人口,吃的用的都是买来的,家庭一切开支,全都由职工来负担,自己除了家务之外,根本不参加生产或者很少参加生产。正因为她们是消费者,某些收入较少、人口较多、开支较大的职工家庭,生活负担就较重,有的甚至入不敷出,经常靠公家补助过日子,影响了职工的生活,影响了职工在企业中的生产。中华全国总工会女工部为了帮助职工勤俭持家、安排家务,也曾总结了这方面的经验,指出组织职工家属利用多余时间,进行各种各样的副业生产,是解决职工收入少、担负重的一个很好的门径。今天,本报刊登了沈阳扇风机厂李振宇同志提供的材料和建议,说明组织职工家属进行副业生产有很大的好处,因为家务劳动伸缩性很大,灵活性也很大,如果平均每个有劳动力的家属每天拿出四小时的工夫来搞副业,那末,一年就可以有半年的工作日。既可以为社会增加财富,也可以增加家庭收入。
事实证明:职工家属的困难,通过职工自己的努力是可以解决的。沈阳绝缘材料厂组织职工家属剥云母片,先后参加的家属有三百一十五名,在七个月当中,收入最多的达一百九十多元,最少的也有五六十元。大大改善了自己的生活,原来需要国家救济的,因为搞了副业生产,基本上做到生产自给了。
在生产大跃进的声浪中,原来家在农村的职工家属看到农业生产很紧张,她们再也不愿挨在城市吃闲饭,增加城市的负担,而回到农村生产去了;留在城市的家属,也有很多希望有更多的机会做更多的事情,问题是有没有人来领导她们。有了领导,她们就可以为国家贡献更大的力量。
把职工家属工作进一步抓起来,让她们的多余劳动力发出光芒!


第3版()
专栏:

二千年的盐都 未来的化工城
本报讯 记者李茜报道:具有两千多年的盐都自贡市将变为化学工业基地。这是自贡市党政领导方面和有关工业部门最近根据调查研究的结果决定的。
1957年,自贡食盐的产量已经达到四十五万吨。但是,由成本过高(海盐每吨十多元,自贡盐每吨高达六十五元至七十元),今后要大规模的发展销路就受到限制。自贡的天然盐卤中(尤其是蕴藏量最大的黑卤和黄卤)除了含食盐外,还有氯化钾、硼砂、硼酸、溴、碘、锶、钡、锂、镁等二十多种丰富的化学元素。这些元素都是我国大规模的工业建设中不可缺少的东西,很多又是目前国内没有发现或发现的蕴藏量很少的稀有元素。如果在生产过程中,把这些稀有元素和食盐一起从卤水中提炼出来,发展化学工业,不仅可以增加国家的化学产品产量,而且可以大大降低食盐成本,相应地提高食盐产量。
利用自贡盐卤发展化学工业,早在六年前就开始了。1952年,轻工业部派一批技术人员到自贡市,对盐卤和?巴作全面的分析,进一步证明盐卤中所含的化学元素大部分都有提炼价值。为了使这些宝贵的资源用到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中去,1953年盐业部门决定在自贡市建设一座化工厂。当年部分车间就投入了生产。现在,已经生产六种化工产品,其中有硼酸、硼砂、氯化钾、溴素、碘、氯化钡。这些化工产品有些是过去国内不能生产,完全靠国外进口的。自贡化工厂生产后,可以全部或大部满足国家需要。由于卤水中所含化学原素的比重比海水和一些矿石中多,而且容易提炼,自贡化工厂的产品成本一般都比较低。如氯化钾的成本只有东北篦子窝化工厂同样产品的一半。为了使盐卤资源在国家社会主义建设中发挥更大的作用,自贡化工厂计划今年再试制并生产硝酸锶、碳酸锶、碳酸钡、硫化钠、溴化钠等五种新产品。


第3版()
专栏:

装卸效率压倒伦敦
大连港船舶装卸航时量水平(装卸效率),现在已经超过英国伦敦港的水平。伦敦港是英国第一个大港口,它的装卸效率在英国最高。但是它的船舶舱口每小时装卸量(航时量水平),却被大连港远远地超过了。如水泥的装卸效率,伦敦港每小时为三万零四百八十公斤到三万三千八百二十点八公斤,大连港为四万公斤。其它商品的装卸效率也超过伦敦。
由于伦敦港装卸效率低,他们的船舶在港停泊时间必然长,船舶运用率很低。例如一艘一千七百九十四净吨的船在伦敦港卸四千六百七十七吨矿砂,需要在港停泊六天,而在大连港,只需一点二四天。


第3版()
专栏:

郑州的建设
本报记者 范荣康
面貌一新
八年多以前,随刘邓大军解放西南,曾同郑州有一面之缘。这次,原是抱着“旧地重游”的心情来到郑州的。不料郑州的建设竟发展得这样快,许多“老郑州”回到这里都有置身异乡之感,我这仅有一面之交的路人,更是认不出它本来的面目了。
郑州这个城市,已有三千多年的历史。近代郑州是以京广铁路和陇海铁路建成,变为东西南北的交通要道而出名的。虽然年代很久了,但到解放时,郑州只是个十五万人口、占地五平方公里多的小县城。全城都是土路,只有一条短短七百公尺的大同路铺着水泥路面。数遍大街小巷,只有四十四盏半暗半明的路灯。河南棉花是著名的,郑州更是陕、冀、豫一带棉花的集散地,但到解放的时候,郑州还是一个没有一枚纱锭的城市,市区一角空留着一个豫丰纱厂的遗址。河南烟叶也是著名的,但郑州只有一个拥有一部卷烟机的小烟厂。郑州电厂更可怜到只有一部十五瓩的小发电机。市计划委员会的同志们说,解放的时候,我们接收下来的,只有五个小工厂,四百多名职工。
现在的郑州建设成什么样子了呢?市区面积已扩大到三十九平方公里,较解放时增加了七倍。新的建筑面积达四百零三万平方公尺,较解放时增加了近三倍。市区人口四十五万人,连同郊区已达七十七万人。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新建的现代化工厂就有二十八个,已建成投入生产的有二十二个。新建成的建设路旁,工厂林立。在市区的西郊,五个国营棉纺织厂一字形排开,加上在豫丰纱厂原址建设起来的国棉二厂,全市已有四十多万纱锭。1957年的工业总产值为1948年的一百一十倍,职工人数为1948年的十四倍。郑州,现在已经是河南最大的工业城市了。郑州市容也随之大为改观。新建的柏油路面和水泥路面长达八十二公里,上下水道近二百公里长。1953年起有了自来水,开辟了公共汽车线路。旧日一泓臭水的金水河故道,建成了宽广平坦的解放路。入夜,全城灯火通明,再不是过去四十四盏路灯的凄苦模样了。
来到郑州,你不能不为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蓬勃发展而感到骄傲。
大而不当
然而,游历郑州全市,在为建设事业蓬勃发展欢欣鼓舞的同时,也不能不感到深深的遗憾:这个城市的规划搞得太大了,市区的面积拉得太广了。我从设在旧市区的郑州车站坐三轮车去省委和省府区域,路程遥远,很费了一番时间。从省委和省府区域再去市委和市府区域,又在另一个方向,几越铁路线费时更久。从市委和市府区域重回旧市区,又是一段漫长的路程。这三个地区恰巧构成一个三角形,距离太远,来往很不方便。
据郑州市城市建设委员会主任程壬同志说,郑州市的城市规划,现在看来确实是搞大了,因而造成很多浪费。这些年来征用的土地共六万四千一百亩,其中有很多是多征、早征了的。全市建筑密度平均只达到21%,低于中央的定额。程壬同志说,分别地来看,工厂的建设用地比较节省,同时从郑州市的地质情况、交通情况和发展前途来考虑,摆布得也是比较合理的。浪费比较大的,是办公楼和学校的建筑。确实,这里新建的办公楼特别多,几乎一个厅,一个局就是一幢三、四层的大楼。虽然设计都比较美观,造价也比较低,但建筑面积太大。各个机关都要求把自己的办公楼、宿舍楼连在一起,划成一个圈圈,因而不是正方形的,就是长方形的,别的建筑很难插进去,土地面积不能充分使用。学校建筑的浪费,主要是运动场占用的土地太多。这些年来,郑州市新建了四个大学,二十五个中等技术学校,十九个省级干部学校。这些学校有篮球场、排球场,但大都还要求一个四百公尺长的跑道。据说自己没有跑道,就“影响劳卫制锻炼”。四百公尺长的跑道,约等于三十亩土地。有人建议邻近的几个学校合用一个跑道,但谁也不愿意合作。结果,浪费了大批土地。
占用土地过多,是城市规划偏大造成浪费的一个方面;另一个方面的浪费是,逼得市政建设、公共福利设施的建设加大了工程量,多用了钱,而且人们住着还很不方便。郑州市道路工程和上下水道工程的浩大,很大一部分就是由于市区面积扩展太大造成的。这些年来,在郑州市的新市区,共建设了六万多平方公尺商业服务设施。一方面固然是在这些建设中没有很好地考虑合理分布,投资集中了一些,盖了七个较大的市场,另一方面也是由于市区面积过大,照应不过来,现在新市区人们的生活远没有旧市区方便,有些地方买点蔬菜也要跑一公里路。
对于郑州市城市规划和城市建设中的这些浪费现象,应该用历史的观点去分析。郑州市原有的城市基础很薄弱,这几年来工业建设和文教事业发展很快,河南省人民委员会也从开封迁到这里来,人口激增,因而市区面积扩大的比例和建筑面积增长的比例超过许多城市,这是必然的。至于其中的浪费,有些固然是可以避免的,由于缺乏勤俭建国的思想,未能避免,造成浪费;但也有许多是难以避免的。搞城市规划,过去谁有这方面的经验?谁能拍拍胸脯说:“让我来搞就绝对不犯错误”?
填空补实
过去工作中的缺点,不可深责;但在今后如何认真贯彻勤俭建国的方针,却是应该严格要求的。
郑州市的有关部门,在中共河南省委会的领导下,已经在这方面做了许多工作。过去一个时期,已有五千多亩早征、多征的土地发还给农民耕种。郑州市城市建设委员会新近完成了一张“近期规划控制发展范围图”。程壬同志解释说:根据这张控制图,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郑州市新的建设工程,基本上可以在现有市区的范围内摆开,不再向外发展。用填空补实的办法,现有街坊之间,可以摆进一百二十万平方公尺的新建筑。这样,基本建设用地和市政建设投资都可以大大节省。不久以前,他们又进一步完成了一部分街坊填空补实的具体规划。已开了一次会,征求各方面的意见。今年内还要争取把其他街坊的填空补实规划全部完成。全市的空地填实起来之后,郑州的建筑不是零乱了,而是可以更紧凑些,市容更壮观些。
当然,如果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郑州市的基本建设任务比现在预计的大得多,这份“近期规划控制发展范围图”恐怕还是会被突破的。但是,有了节约的思想,有了勤俭建国的思想,即便这份控制图要被突破,人们可以相信,郑州市的建设仍将沿着勤俭的道路发展。
(附图片)
郑州纺织工业区一角 (郑州日报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