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3月14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访问联欢互道依依之情
志愿军向驻地人民告别
新华社平壤13日电 这几天,在朝鲜的许多城镇和乡村,从白天到深夜,都有将要归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官兵敲锣打鼓,向驻地附近的朝鲜父老兄弟告别。志愿军归国部队各级领导机关还派出代表,携带着锦旗、告别书、和平纪念章和各种文娱器材等礼品,到朝鲜各级政府,向他们告别。各部队团以上单位还邀请驻地党、政负责人和群众团体代表、模范人物进行联欢。
志愿军即将归国部队某部第三营的官兵,集体捐钱买了一部双轮双铧犁,送给驻地曾经在战争中支援志愿军的群众。某团官兵把自己养的猪、羊、鸡、鸭,赠送给某郡女性同盟盟员,感谢她们曾在战争中为志愿军抬担架、设茶水站、护理伤病员。
在离别前夕,志愿军某团政治处主任边德峰少校,带领四十多名官兵,把他们生产的三千多斤玉米和一只羊,以及二百五十多斤化学肥料,送给看守志愿军烈士陵园的朝鲜老人李寿昌、金全顺所在的农业合作社。三年多来,这两位朝鲜老人每逢雨后,到陵园去排水,雪后去扫雪,并且经常为陵园添土、修墓地、栽种各种花草。在逢年过节的时候,他们还给前来凭吊烈士陵园的人们,讲述志愿军烈士的英雄事迹。
即将归国的志愿军官兵,还亲切地向一位被称为“志愿军妈妈”柳梅告别。这位“志愿军妈妈”一直像对待自己的儿子一样地爱护志愿军战士。现在,当他们要离别的时候,有的志愿军战士挑着他们养的小猪送给她,有的用白纸为她粉饰屋壁和窗户。一等功臣、高射机枪手张立春把他和柳梅合影的一张照片,镶在镜框里给她做纪念,镜框里写着:“辞别妈妈回祖国,中朝友谊万年青。”
志愿军归国部队的官兵们怀着激动的心情向光荣的朝鲜人民军军属和烈属告别。战士们向他们赠送了光荣花、友谊匾,还帮助他们担水打柴,一起举行友谊联欢会。


第4版()
专栏:

元山人民送别志愿军
3月9日,朝鲜元山市六万多群众举行了盛大的欢送大会,欢送中国人民志愿军第一批撤出朝鲜的部队。右图为大会会场。新华社记者孟宪全摄“志愿军的妈妈”韩在福和志愿军战士告别。朝鲜中央通讯社稿 (新华社发)
七十三岁的朝鲜老大爷韩君甫,从三十里外赶来欢送志愿军。这是韩君甫老大爷在欢送会上和志愿军一起跳舞。新华社记者 孟宪全摄


第4版()
专栏:

金日成首相和朝鲜党政领导人
到志愿军烈士陵园献花圈
新华社平壤13日电 金日成首相和朝鲜党政领导人,13日上午由志愿军司令员杨勇上将、政治委员王平上将、副政治委员梁必业中将、志愿军首批撤出部队首长张天云中将和我国驻朝鲜大使乔晓光陪同,到某地中国人民志愿军烈士陵园,向为和平事业光荣牺牲的烈士敬献花圈。
当金日成首相等到达志愿军烈士陵园时,乐队奏起朝中两国国歌。随后,金日成首相和最高人民会议常任委员会委员长崔庸健亲自扶着最高人民会议、内阁和劳动党所赠的花圈,民族保卫相金光侠大将和劳动党中央委员会副委员长金昌满抬着民族保卫省所赠的花圈,在哀乐声中,徐徐地把花圈放到志愿军烈士纪念碑的前面,然后绕陵园一周,向长眠在朝鲜国土上的志愿军烈士默哀。


第4版()
专栏:

安东披上节日盛装准备迎接最可爱的人
新华社安东13日电 安东市各界人民正以兴奋的心情,积极准备欢迎载誉回国的中国人民志愿军。
安东市成立了以市长段永杰为首的欢迎志愿军归国委员会,委员会的工作人员们,正在夜以继日地工作着。在鸭绿江桥头,已经矗立起高大的凯旋门,安装工人们已经结束了最后的装饰工作。安东市美术社的工作人员们,正在装饰车站站台的建筑物,书写着数以百计的欢迎标语。车站广场上搭起了巨大的彩牌楼。市内许多高大建筑物已披上了节日的盛装。主要街道两旁的机关、商店和娱乐场所,正在忙着悬灯结彩,悬挂或赶制巨幅的欢迎标语。
各工厂企业的职工、学校的学生和全市的文艺工作者们,除正在制作向最可爱的人报喜用的生产图表和跃进标示牌外,还积极地排练歌颂志愿军和祖国伟大建设事业的文娱节目,准备同他们联欢。
街道居民和郊区农民,也展开了各种欢迎活动。广济街道办事处所属十五个居民委员会的妇女,已为志愿军组织了洗衣、补袜组。燎原蔬菜生产合作社,已决定选出五、六千斤好白菜,送给志愿军吃。
已经苦战了十三昼夜的安东市除四害大军,正在猛攻四害,他们决心在15日以前,使安东成为“八洁”“四无”的城市,迎接志愿军光荣地归来。


第4版()
专栏:

各族人民将进一步团结起来
加速自治区的社会主义建设
广西僮族自治区第一届人代大会第一次会议的致敬电
给中共中央和毛主席的致敬电
中国共产党中央委员会敬爱的毛主席:
我们谨以无比兴奋的心情,向党中央和毛主席报告:广西僮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3月5日在南宁隆重举行,庄严地宣告广西僮族自治区的成立。经过九天的会议,总结了广西省八年来的政府工作,决定了自治区今后的任务,选出了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和高、中级人民法院院长。在会议期间,承特派代表贺龙副总理亲临指导,现在大会已完满地结束了。广西僮族自治区的成立,是广西各族人民政治生活上的一件大喜事。当我们正在热烈欢庆大喜事的时候,我们代表广西僮族自治区各族人民向党中央、毛主席谨致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解放后几年来,在党的伟大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各族人民同心协力进行社会主义建设,不论在政治、经济、文化各个方面都获得了伟大的成就,根本改变了整个广西旧的面貌。在这个胜利的基础上,我们相信,在自治区成立之后,我区各族人民一定更加紧密团结,发挥社会主义积极性,坚决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伟大号召,要在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内,在钢铁及其他主要工业生产品方面赶上或者超过英国;提前完成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规定的各项任务。在今后六年内,争取我区粮食平均每亩产量达到八百斤;地方工业(包括手工业)产值达到或者超过农副业产值。这诚然是一个艰巨的任务,但我们满怀信心保证把它完成。我们号召全区各族人民团结起来,在党中央、毛主席的领导下,坚决贯彻勤俭建国、勤俭办社、勤俭办企业、勤俭办一切事业和多、快、好、省的方针,鼓足革命干劲,以乘风破浪的气概,为建设繁荣、幸福的广西僮族自治区,为伟大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而奋斗。敬致
崇高的敬礼
广西僮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958年3月13日
给人大常委会和刘少奇委员长的致敬电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刘委员长:
广西僮族自治区已经根据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四次会议关于成立广西僮族自治区的决议,于1958年3月5日在广西僮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庄严地宣告成立了。广西僮族自治区的成立,更进一步地加强各族人民的团结,激发各族人民蓬蓬勃勃的革命干劲,大大地促进自治区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繁荣和发展。我们一定遵照宪法规定,积极行使自治权利,充分发挥自治机关的效能,按照建设社会主义的原则,结合自治区的特点,和全国各族人民一道,以乘风破浪的气概,在社会主义建设的康庄大道上兼程前进。谨电致敬。
广西僮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958年3月13日
给国务院和周恩来总理的致敬电
国务院周总理:
在您直接指导和亲切关怀下,经过一年多的酝酿、筹备工作,广西僮族自治区已于3月5日在广西僮族自治区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庄严地宣告成立了。
广西僮族自治区的成立,是党和政府的民族政策又一次伟大胜利。各族人民之间的团结合作将进一步地巩固和加强,革命干劲将更加旺盛,这就会大大地促进自治区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繁荣和发展。在欢庆广西僮族自治区成立的时候,我们代表全区各族人民向您致以衷心的感谢和崇高的敬意。
在大会上,我们总结了广西省八年来的政府工作,决定了今后自治区的工作任务,选举了广西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组成人员和高、中级人民法院院长。我们全体代表有信心有决心在中国共产党和国务院的领导下,紧密的团结各族人民,克服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继续发扬“共同劳动创造,共同革命斗争”的优良传统,以高度的革命干劲来迎接国家第二个五年计划,争取1958年工农业生产全面的大跃进,坚决完成党和国家交给我们的任务,为建设繁荣、幸福的广西僮族自治区,为伟大祖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作出更多的贡献。
广西僮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
1958年3月13日


第4版()
专栏:

轻灾区的生产救灾工作应当迅速赶上去
本报评论员
从当前某些情况来看,不少轻灾区的救灾工作,落后于重灾区的工作了。
去年,山东、河南、江苏、黑龙江、内蒙古等省区的灾情虽然很重,但在各级党政大力领导之下,经过几个月的艰苦奋斗,特别是在灾民中开展了社会主义教育,使大家认识到:克服灾荒的根本办法,就是向自然进军,因此在“改变自然面貌”“摘掉灾区帽子”的号召下,大家掀起了汹涌澎湃的以兴修水利和积肥为中心的生产高潮,和全国其他地区一样,出现了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局面。同时,政府和农业社对灾民的生活也作了妥善安排:水灾区倒塌的房屋,已经基本上修复,未修复的也调剂了住房;粮食供应、救济款和寒衣的发放,也都及时进行。特别是群众间的互助互济,有了广泛的开展:河南省非灾区的群众,敲锣打鼓的把支援物资送到灾区;内蒙古各地群众对受灾牧区,在调剂草场、代养牲畜、赠送饲草上,支援也很大。这样,就更加鼓舞了灾民的革命干劲,那些消极畏难、依赖救济的思想得到了有效的克服。目前群众正满怀信心地为彻底战胜灾荒、争取今年大丰收而继续努力。
可是,不少轻灾区的情况却不能令人满意。有的轻灾区生产大跃进的运动没有很好地发动起来,没有鼓起群众的消灭灾荒的革命干劲,群众看不见前途,顾虑多,思想问题复杂,这是轻灾区工作不好的主要表现。有的轻灾区水利建设和积肥运动虽然还好,但副业生产开展不够,灾民不能得到现实的收入,增加了渡荒的困难。有的粮食供应工作做得缓慢,加之教育群众勤俭持家、节约用粮不够,以致部分群众吃粮超过了计划。有的救济款发放不及时,使用不当,致使灾民的困难得不到解决。有的甚至连情况也掌握不起来。由于这些地区救灾工作做得不好,因而灾情并没有减轻,灾民生产和生活中的困难还很多。这样,不但农业生产大跃进要受影响,而且使灾情有所发展。
按理说,轻灾区的工作应该搞得比重灾区好,他们受灾较轻,困难较少,生产自救的条件比较好。但是,这些轻灾区的生产救灾工作还不如重灾区。这是一种极不正常的现象。为什么会产生这种现象呢?首先是领导思想上存在着片面性。他们只抓住了重灾区(这是对的),却放松了轻灾区。他们不了解,这些灾区之所以叫轻灾区,只是与重灾区比较来说的,这些地区的群众生产和生活上,都存在着一定的困难。因此,对这些地区的工作同样不能忽视。忽视了就必然使轻灾变重。这已经不是一年的教训。可是有些领导者并没有认识到这种教训的严重意义,他们依然麻痹大意,忽视了轻灾区的工作。其次是对情况掌握不实,原本是重灾区,却被认为是轻灾区。部分地区去年水灾虽然不重,但后来又发生了旱灾,总起来说,灾情并不算轻,领导上却对此估计不足,没有按重灾区去安排工作,造成了工作的被动。再次少数轻灾区的各项工作又未能统筹安排,兴修水利、积肥和副业生产结合得不好。另外,有少数干部缺乏对灾农高度负责的精神,这也是忽视轻灾区工作的一个重要原因。
这种忽视轻灾区的现象,在目前生产大跃进的形势下,是不应当有的。有关地区的党政领导,应当引起足够的重视,克服麻痹思想,全面安排灾区的工作,采取有效措施,很快使轻灾区的工作赶上去。应当组织力量,深入基层逐社逐户的进行检查。查生产运动,查统销,查救济,查疾病,查保畜,查盲目外流……等等,检查主要在于发现原因,研究改进的办法,对已发现的问题应当立即采取有效的办法予以解决。如果没有干部来主管救灾工作,应马上指定专人负责这一工作;在抓紧春耕生产的同时,也要适当开展副业生产。如果粮食供应和救济工作没有做好应当抓紧安排。只有这样,当前轻灾区的落后状态才能迅速扭转,生产大跃进的局面也才能在所有灾区普遍形成。
重视轻灾区,当然不能忽视重灾区。特别是重灾区的部分落后乡社,其情况也同前述部分轻灾区的情况差不多,深值各地注意。目前正当春荒季节,是灾民困难最多的时候,不论轻、重灾区都应提高警惕,密切注意荒情的发展变化,做好救灾工作,以便彻底地战胜春荒。在全国农村生产大跃进的浪潮鼓舞下,灾区干部、群众的热情和干劲是不可估量的,只要领导方面自始至终地抓紧这个工作,任何困难都是可以征服的。


第4版()
专栏:

广西省委书记刘建勋在自治区人代会上
号召各族人民加强团结
据新华社南宁10日电 中共广西省委第一书记刘建勋,8日在广西僮族自治区第一届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作了题为“加强广西各族人民的亲密团结,为加速社会主义建设而奋斗”的发言。
刘建勋首先代表中共广西省委对广西僮族自治区的成立表示祝贺。接着,他在追述广西各族人民光荣的革命传统,和解放后在社会主义革命及社会主义建设中所获得的胜利之后说:广西各族人民在长期革命斗争的切身经验中,清楚地认识到这一切胜利的取得,首先是由于有了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正是因为这样,人们把拥护还是反对党的领导,作为在一切问题上划分革命派和反动派的界线,毫不留情地去和那些反对党的领导的人进行坚决的斗争。现在,我们正在从事着社会主义建设,这是史无前例的伟大事业,只有进一步加强党的领导,才能保证这一伟大事业的胜利。
刘建勋说:广西各族人民也清楚地认识到,这一切胜利的取得,是在党的领导下各族人民亲密团结、共同努力的结果。因此,我们坚决反对民族压迫和歧视,实行民族平等的政策,尽一切努力来维护和发展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民族团结还是民族分裂,这是一个大是大非的问题。在这个问题上,右派分子就曾经散布了许多毒素,进行了许多破坏活动。他们的目的是要在民族问题上突破一个缺口,以实现其复辟资本主义的野心。对右派分子的各种反动言行,必须并且已经给予严厉的批判和打击。与此同时,对大汉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思想,也必须加以彻底的批判。过去,我们曾经着重批判了大汉族主义思想,这是对的,今后还应该继续加以批判;但是,在最近一个时期,地方民族主义思想有所滋长,因此在当前的整风运动中,应该着重批判地方民族主义思想。他说:我们祖国大家庭的统一是在民族平等的基础上实现的,而民族区域自治又是在祖国大家庭内实行的。只有不断地巩固祖国大家庭的团结和统一,才能保证各民族的局部利益、当前利益同各民族之间的共同利益、长远利益结合起来;同时,也只有尊重和保障各民族自治地方的自治权利,照顾了各民族的特殊利益和要求,才能充分发挥各民族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


第4版()
专栏:

我国人口最多的少数民族——僮族
僮(音壮)族是我国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政治、经济、文化比较发展的一个民族,共有七百万零三千人,主要分布在广西僮族自治区。
僮族历史悠久,文化发达,在开发岭南这块富饶的国土过程中,有僮族人民不可磨灭的历史功绩,在祖国各族人民共同的革命事业中,僮族人民也有重要的贡献。在太平天国革命年代里,僮族人民积极参加反清斗争。太平天国领袖之一韦昌辉,就是僮族人。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僮族人民和各兄弟民族人民曾在广西左右江十余县建立了苏维埃政权,创立了红七军和红八军,当时杰出的领导者之一,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韦拔群烈士便是僮族人民的优秀儿子。抗日战争时期,许多僮族子弟在战场上与汉族人民并肩作战。解放战争时期,僮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在左右江一带开展游击战争,并建立了人民政权,配合人民解放军解放了广西。
僮族有自己的民族语言—“僮话”,“僮话”优美,富有音乐性。过去僮族没有文字,1955年在国家帮助下创立了文字,参加学习的有五十万人,已有十多万人学会了僮文。
僮族人民喜爱唱歌,一般男女都能自编自唱。“歌墟”,这是僮族民间广泛流行的一种集体歌唱的文艺形式,每年正月十六、三月初三、四月初八等节日都要演唱。僮族的山歌,是流行最广、影响最大的一种民间艺术形式,歌唱劳动,歌唱爱情和反抗压迫,充满了生活气息。精美的僮锦是僮族人民的工艺品,充分表现了僮族人民的智慧。
僮族主要经营农业,特别是水稻生产,在山区,还经营经济作物。社会经济生活与汉族相接近。手工业也很发达,生产铜、铁制品,陶瓷,木竹器等等。
解放以前僮族人民在反动统治的压迫下,受尽了歧视、侮辱和剥削,不少僮族人民被迫隐瞒了自己的民族成份。解放以后,在中国共产党的民族政策光辉照耀下,僮族获得了民族平等的权利。1952年12月,根据民族区域自治政策,在广西西部僮族聚居区建立了相当于行署一级的桂西僮族自治区,僮族人民进一步获得了当家作主的权利。宪法公布以后,又根据宪法的规定,改为桂西僮族自治州。几年来僮族地区的政治、经济、文化都有了巨大的发展。现在正式成立了广西僮族自治区——相当于省一级的民族自治地方,这是我国推行民族区域自治政策的又一重大成就,是僮族人民历史上一件大喜事,也是全国各族人民共同的大喜事。


第4版()
专栏:

水家族、仡佬族
水家族共有十三万多人,主要分布在贵州省东南部三都、荔波、独山、都匀、丹寨、榕江等县。部分散居于广西僮族自治区的西北部。水家族自称“布水”、“分水”、“爱水”。主要从事农业生产,擅长栽种稻谷、玉米、棉花等作物,解放前耕作技术落后,手工业者相当多,几乎每个村寨都有熟练的铁、木、石、竹、泥水工匠。水家族有自己语言和文字。语言属洞台语系,文字类似象形文字。
仡佬族(仡音葛、佬音老)共有二万多人口,主要聚居在贵州省关岭、郎岱、黔西、织金等县。1957年9月间在广西的有三百零七人。仡佬族是从古代的大种族“僚”分化出来的民族。经济以农业生产为主。一部分仡佬人以从事手工业出名。有自己独立的语言,但没有文字。


第4版()
专栏:

首都各界公祭程砚秋
他在政治上不断进步艺术上精益求精的精神值得学习
据新华社13日讯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代表、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著名京剧表演艺术家程砚秋的公祭仪式今天上午在北京嘉兴寺殡仪馆举行。由郭沫若主祭。
灵堂周围摆着周恩来总理,彭德怀副总理和各有关部门、团体、个人等赠献的几百个花圈。公祭开始。中国戏曲研究院副院长张庚接着介绍了程砚秋的生平。张庚说,程砚秋同志出身城市贫民家庭,对劳苦群众抱有极大同情,为人刚直不苟,富有正义感。在政治上坚持民族气节,抗日战争时期北平沦陷后,他不愿为敌伪演出,下乡务农。他在唱腔上能在京剧传统基础上吸收各种地方戏曲调,融会贯通,加以创造性的发展,使演唱及表演具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在京剧艺术上获得相当高的成就。张庚说,程砚秋同志在解放后拥护革命,爱戴共产党。在各种政治活动中,表现了高度的政治觉悟,不辞艰苦,无条件地热情工作。1957年10月程砚秋同志被批准为中国共产党预备党员。根据程砚秋同志入党以来的表现,已具备了一个正式党员的条件,现经中国共产党文化部委员会批准,追认程砚秋同志为中国共产党正式党员。
接着郭沫若致悼词。他说,程砚秋同志的逝世是中国戏剧界以至艺术界的很大的损失。程砚秋同志一生不仅在艺术上努力精进,在人格上也不断努力精进。他在戏剧艺术上独立成家,发挥了创造性的才能;在人格方面,敌伪时期下乡务农,并且同老百姓交成好朋友,正是艺术家的不屈不挠的性格的具体表现,说明他和人民有着共同的感情和语言。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陈叔通代表程砚秋生前友好,介绍了程砚秋的道德品质和对艺术的严肃认真态度。
今天前来参加公祭的还有国务院副总理贺龙、陈毅,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沈钧儒,文化部部长沈雁冰,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主任张奚若,程砚秋的生前友好许广平、邵力子、王维舟、高崇民、萧长华,以及北京各文艺团体的代表、程砚秋的学生和家属等共八百多人。
正在北京的日中文化交流协会代表西园寺公一和日本松山芭蕾舞团团长清水正夫、总顾问土方与志、秘书长间岛三树夫也来参加了公祭。
公祭结束以后,在郭沫若、陈叔通、田汉、张庚以及程砚秋家属亲友等陪送下,起灵去八宝山人民公墓安葬。(附图片)
首都各界人士公祭程砚秋。主祭人郭沫若讲话。新华社记者郑震孙摄


第4版()
专栏:

日本松山芭蕾舞团
在京首次公演“白毛女”
据新华社13日讯 由日本松山芭蕾舞团改编演出的芭蕾舞剧“白毛女”,今天在北京天桥剧场第一次同中国观众见面。一千五百多首都观众以长时间的热烈鼓掌祝贺这次演出的成功,日本艺术家们不得不连续谢幕多次。
陈毅副总理、郭沫若副委员长、沈雁冰部长等人出席观看了今晚的演出。
清水正夫团长在演出开始前致词,他说,如果他们的演出能够加强日中友谊,并从而对世界和平有所贡献,将是他们感到最光荣的事情。
日本艺术家们在一小时半的三幕舞剧中,非常精练而又完满地表达了中国歌剧“白毛女”的主题。许多观众在演出结束时都交口称赞这是一次用芭蕾舞来表现现代生活的成功创造。
第一次在中国歌剧“白毛女”中表演喜儿的王昆,在演出结束后上台向日本艺术家们献花,同松山树子热烈亲吻。
“白毛女”是今晚松山芭蕾舞团表演的三个节目中的最后一个,他们还演出了童话舞剧“彼得和狼”,以及古典舞剧“仙女们”的片断。陈毅副总理、郭沫若副委员长等人,在演出结束时也步上舞台,向日本艺术家们握手道贺。


第4版()
专栏:

陈毅、郭沫若接见松山芭蕾舞团全体人员
据新华社13日讯 陈毅副总理、郭沫若副委员长今晚在日本松山芭蕾舞团首次演出休息时,接见了芭蕾舞团的全体人员。
陈毅和郭沫若在接见时同日本艺术家们一一握手,祝贺他们演出的成功。陪同接见的,有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会长楚图南,副会长丁西林和阳翰笙。


第4版()
专栏:

楚图南设宴欢迎日本松山芭蕾舞团
据新华社12日讯 中国人民对外文化协会会长楚图南今晚举行宴会,欢迎日本松山芭蕾舞团的全体人员。
在今晚的宴会上,松山芭蕾舞团副团长、在舞剧“白毛女”中饰演喜儿的松山树子和其他日本艺术家们,会见了中国歌剧“白毛女”的编剧贺敬之、丁毅和曾经扮演喜儿的演员王昆,他们一再地互祝在艺术上获得新的成就。


第4版()
专栏:

张奚若举行酒会招待各国驻华使节
据新华社13日讯 对外文化联络委员会主任张奚若13日下午举行酒会招待各国驻华使节和文化外交官员。
张奚若在会上表示希望今后能加强同各国驻华使馆的联系,为发展中国与各国之间的文化交流,增进友好关系而努力。


第4版()
专栏:

匈贸易代表团和技术经济代表团到京
新华社13日讯 匈牙利贸易代表团和技术经济代表团团长、匈牙利人民共和国对外贸易部部长英切·耶诺和代表团团员、国家计划局副局长瓦伊·彼得,冶金和机械制造工业部副部长高洛什·李查得等十一人,已经在今天乘飞机到达北京。
对外贸易部部长叶季壮、副部长范子文等前往机场欢迎。
匈牙利驻华临时代办沙尔和先期抵京的贸易代表团副团长高德乐也前往机场迎接。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