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2月9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适应水利积肥大发展的新形势
广东开展农业技术改革运动
本报特约新华社广州5日电中共广东省委决定立刻开展一个改革农业技术的运动,以适应农业生产急速发展的迫切要求。
省委在3日专门开会研究了这个问题。会议指出,落后的农业技术已经远远不能适应水利、积肥大跃进后农业生产的要求。广东省今年水利受益面积将达二千四百多万亩(已完成一千二百万亩),每亩每造积肥将达一百担以上(已完成一半)。有了这么多这么好的水利和肥料,许多以往很难做到的农业技术改革,如大规模地推行单造改双造、精耕细作、先进的栽培方法等,都可以有把握做到了。技术改革跟上去,就会充分发挥水利、肥料的作用;反过来,也会削弱水利、肥料的效力。可是,这一点尚未引起各地领导干部的足够重视。
现在的问题是要改变领导思想跟不上形势的情况。于由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和积肥,预计全省有六十个县在春耕前可以消灭旱灾,十八个县在夏收前消灭旱灾,水利受益面积扩大二千四百多万亩。肥料又充足。那些用落后方法耕作的农田,绝大部分具备了改革的条件。没有条件,硬去改革,是冒进;有了条件,不利用,不积极改革,是保守。
会议要求各地党委,各有关部门,在办好水利、积肥的基础上,立刻动手组织一个技术改革运动。二千万亩耕作比较粗放的耕地,今年必须实行精耕细作,改变一切能够改变的落后的耕作制度。省委号召各地学习龙川县的榜样(这个县今年要把全部单造田和两季间作田八万亩改为双造连作),要求五百万亩单造田绝大部分改为双造田。一百多万亩两季间作改两季连作。各地今年必须大力推行以小株密植为中心的整套的先进的栽培方法(从浸种到播种,从壮秧到排灌和施肥等等)。
会议认为,要实行技术改革,首先要解决思想问题。专区、县召开的劳模大会,要把农业技术改革作为主要内容。播种以前,各县还要召开一次专门研究技术改革的乡、社干部会议。在劳模会和乡、社干部会上,都要就当地技术改革问题,大鸣大放大争,再用算账、对比、参观的方法,做到在搞技术改革时,大家思想通,干劲大,信心强,办法多。干部思想通了以后,还要在广大农民群众中,组织一次技术改革问题的大鸣大放大辩论。
为了解决技术训练问题,会议提出来的办法有:(1)组织大规模的群众性的技术参观。耕作粗放的地区的县委负责同志,到汕头地区参观精耕细作。每个县,每个地区都要发现本地的技术改革较好的典型,发动周围的人去参观。(2)各县都要开办技术训练班,训练大批技术员。(3)全部技术干部下放。分设在各县的五千个技术站的干部,要毫无例外地到农业社去,到生产队去。县以上机关和学校中的农业技术人员也要经常深入农业社。(4)乡以上的所有农村工作干部都要建立丰产示范田,作出技术改革的榜样,获得技术知识。每个社还要培养一个丰产队,作好技术改革,创造大面积增产的经验。
会议还研究了技术改革中如何供应良种、保护牲畜、改良农具、改善农业社有关技术管理制度等问题。


第5版()
专栏:

  煮猪食(下放干部生活速写)
                  萧淑芳


第5版()
专栏:

  农业技术改革要跟上来
  田连阡
冬季以来,兴修水利和积肥的工作突飞猛进,每个地区的水利工程和肥料都大量增加了,并且还在继续增加着。这是实现农业生产跃进的重要物质基础。但是这还不够,为了保证农业生产的跃进,同时还需要组织大规模的农业技术改革。
我国目前农业生产水平还很落后,单位面积产量还比较低,这同耕作的粗放和生产技术的落后有密切关系。要从根本上实现农业生产技术的革命,建设完全现代化的农业,这需要许多年的时间。但这并不是说,在工业能够供应大量的现代化的机械、化学肥料、燃料、电力以前,我们在革新农业技术方面就无事可做。事实上,在目前的条件下,我们就有许多进步的生产技术急需推广。这些已为生产实践所检验过的先进技术,是巨大的增产潜力中一个重要方面。有些地区和合作社所以能够显著增产,提前若干年达到农业发展纲要所规定的增产指标,原因之一就是它们大力推广了行之有效的技术措施,同时在实践中创造了新的生产技术。我们应当使一切先进的生产技术当做宝贵的财富,加以应用和推广。
从当前的形势看,在水利工程和肥料大量增加以后,生产技术上的改革落后于生产跃进的要求,就显得突出了。这是一个尚待解决的矛盾。比如说水利工程大量增加了,而合理灌溉的技术却还没有注意推广,这就会浪费用水,减弱抗旱能力,还可能造成土壤的碱化,破坏地力。肥料大量增加了,却没有普遍推广合理施肥、深耕细作的技术,这就会减弱肥效。同时,有了充足的灌溉用水和肥料,也还需要提高复种指数、合理密植、合理轮作、改善田间管理,农业生产的跃进才会有可靠保证。所以,我们不能因为水利和积肥有了很大成绩就自满起来,忽视了对技术改革的注意。
广东省委最近召开会议,要求在水利、积肥工作跃进的同时,推动技术改革方面也来一个跃进。这是很必要的。这个问题应当引起各地的普遍注意。农业技术改革应当成为农业生产计划的一部分,应当有指标,有检查,有总结。现在离春耕已经不远了,今年要推广哪些先进技术,怎样推广,在多大范围内推广,这些问题现在就应当着手来研究、计划和准备了。广东省委要求各地把技术改革问题交给基层干部和社员群众辩论,通过辩论解决思想认识问题,防止强迫命令和主观主义、形式主义,这也是需要普遍注意的。


第5版()
专栏:

  四川农民投资兴建肥料厂
本报成都8日电 四川省农业社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内投资一亿五千万元发展小型化学肥料和杂肥生产,占全省肥料生产总投资额的四分之三。农业社的这笔投资,将由每个社员每年出十个鸡蛋(合五角钱)积储起来。这不但扩大了农业社的公共积累,有利于发展农业生产,同时也为国家节省了投资。计划规定,1962年全省各种化肥和杂肥的总产量将大大超过四川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规定的五十万吨,并争取达到和超过一百万吨。
四川化肥工业在第一个五年计划内有很大的发展。1952年总产量只有一千七百多吨,到1957年增长到十二点六万多吨。但是全省耕地平均每亩施用化肥只有一公斤,占施肥总量的千分之八。因此,全省化学肥料工业需要有个大跃进,以促进农业生产的大发展。现在全省各有关部门正想尽各种办法开辟化肥资源。最近,从硫磺废渣中提取硫酸錏已试验成功,每百斤废渣可提出六斤。仅此一项,到1962年即可生产硫酸錏六千吨。从钢铁废渣中提取磷肥,从磷矿粉中提取钾镁磷肥,都已试验成功。
按照四川发展各种化肥和杂肥的规划,将增加碳氮化钙、钾镁磷肥、硫酸錏、钢渣磷肥等主要化学肥料。全省大部分专区、自治州,将依靠群众力量,利用废料建立一些骨粉、颗粒肥料等杂肥工厂。单是这一项,到1962年就能生产二十三点五万吨。遂宁、南充、达县三个专区已决定采用互相支援协作的办法,每年集中三个专区的群众投资,依次建立三个肥料厂。
今年全省化肥生产任务是二十二点六万吨,比去年增长78%。其中钙镁磷肥增长三十四倍。
(丁帆、李策)


第5版()
专栏:

  山西为“三宝”恢复名誉
本报讯 山西日报在2月4日以一版头条地位刊载了山西省农业建设厅负责人发表谈话的消息,肯定推广金皇后玉米、扩大复种面积、推广新疆植棉经验的正确性。同一天,报纸以“为三宝恢复名誉”为题发表社论,批判一些人看问题不全面、推广先进经验劲头不足,再加上不懂技术、不走群众路线,因而在“小台风”刮来时迷失了方向。
消息说:山西省在1956年秋后,曾相当普遍的刮起一股风,说什么“金皇后不出穗”,“秋倒夏,夏倒秋,两料不如一料收”,“九早三多一晚,棉花长成光秆”等等。事后,人们把这叫成“金皇后事件”、“复播事件”和“九早三多一晚事件”。由于这样,全省在1957年,玉米播种面积由1956年的九百一十六万亩,缩减到六百五十二万亩;复播指数由1956年的10.2%,下降为7.7%;而棉花密植和选用优种等行之有效的增产经验,也不再提倡了,听凭农民“自愿”。
“金皇后”是高产作物
为什么会闹起“金皇后事件”呢?消息说:那年夏末秋初,正当“金皇后”吐穗扬花的时候,不幸大雨一场接一场,阳光不见了,气温变冷了,早霜接踵而至,造成一部分玉米没有吐穗或吐穗不结籽。于是“金皇后不出穗”之说,迅速传遍全省。埋怨、责备,便从四面八方压到农业技术干部头上来。事情会闹得这么大,当然跟农业领导机关的主观主义工作作风有关。如某些地高气候冷的地区,本来不适宜“金皇后”生长,但也准许推广了。还有个别地区硬性规定任务,不和群众商量,违犯了因地制宜原则,技术指导也没跟上,等等。这些主客观条件合在一起,致使二十万多亩金皇后玉米严重减产。
但是,推广高产作物的方向是对的,“金皇后”增产是基本的情况,减产毕竟是极少数。不出穗或出穗未成熟的,仅占玉米总面积的2%左右。所以,“金皇后”肯定是一种高产作物,今后必须坚持适当的扩大。
复种面积需要扩大
在谈到复种问题时,消息认为,从山西省气候条件来说,晋南、晋中、晋东南的大部分地区,晋东的一部分地区,都可以实行一年两作制;还有很大一部分地区,可以实行二年三作制。充分利用气候条件,增加复播面积,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实现农业大跃进的有效措施之一。“两料不如一料收”的论调,其实是保守主义思想的反映。1956年,正是山西省粮食产量显著提高的一年,全省粮食总产量达八十六点七亿斤,比丰收的1953年还多三千万斤。这同积极扩大高产作物和提高复播指数是分不开的。山西省出现的“千斤社”和高额丰产乡,大部分都是一年两作甚至一年三作搞得好的社或乡。
从几年来的经验来看,复播要有一定条件,这就是要有肥、有水、有劳力、有适宜的种籽。少数地区复播增产不显著,个别的甚至减产,这不是复播不能增产,而是没有做好复播应有的准备工作。在生产建设高潮中,水能大量的找到;积肥也能办到翻一翻;而劳力只要合理安排,也是能够解决的。因此消息写道,争取在今后几年内,全省复播指数提高到20%,这应该成为山西人民一个奋斗的方向。
新疆植棉经验应继续推广
消息说,1956年山西省部分地区棉花减产主要原因是,雨大、草多、虫多、日照少、温度低,没采取适应恶劣气候的紧急措施,绝不是由于推广了新疆的
“九早、三多、一晚”植棉经验。据曲沃县安居乡团结社、永济五一社、解虞燎原社等二十一个农业社调查,他们因地制宜地贯彻了新疆植棉经验,在一万三千多亩棉田上,棉花产量不仅超过1955年,而且超过丰收的1954年。特别是1957年,山西省有二十七万亩棉田亩产皮棉一百斤,出现了二十一个“百斤棉社”,主要是由于合理地贯彻“九早、三多、一晚”植棉经验的结果。这一年,运城农业试验站在二百亩旱地棉田上,因地制宜发展了“九早、三多、一晚”植棉经验,亩产皮棉达一百八十斤十五两。事实证明,因地制宜地推广“九早、三多、一晚”植棉经验,并在实践中不断发展它、充实它,棉花产量就能显著提高。
消息最后说:“推广‘金皇后’玉茭、扩大复播面积、推广新疆植棉经验,这是山西省农业大跃进的三件宝,要紧紧抓住,不能丢掉。”


第5版()
专栏:

  辽宁争取提前四年实现四百斤
据新华社沈阳8日电 辽宁省最近召开社会主义农业建设积极分子代表会议。参加会议的全体代表热烈响应中共辽宁省委提出的号召,争取全省提前四年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的产粮指标,并给全省农民和农业工人写了一封信,倡议展开社会主义生产大竞赛。
在这次会议上,代表们听了辽宁省副省长褚凤岐的报告,广泛交流了省内各地提前超额实现农业发展纲要指标、创造各种作物高产纪录和组织生产快速跃进等各方面的先进经验。尤其是湖北省麻城县、河南省新乡专区、山东省莒南县大山社代表介绍的先进经验,给代表们很大的启发和鼓舞。北镇、新民、凤城、海城等县的代表们,原先以为本县提前两三年实现农业发展纲要指标的计划已经很先进了,但是同条件差不多的新宾、安东、盖平、营口、清原五个毗邻县一比较,发现自己保守了,赶忙连夜修订生产指标,并给本县、本乡、本社写信打电话,要求修订生产规划。目前全省已有十二个县决定在今年实现和超过农业纲要规定的粮食产量指标,两个县决定在今年突破纲要规定的亩产皮棉指标。
省委认为在合作化的条件下,每年递增8%是完全可能的。


第5版()
专栏:名词解释

  “九早、三多、一晚”
“九早、三多、一晚”是新疆植棉经验当中的几项重要措施。“九早”是:早秋耕、早耕耙、早选种、适时早种、早定苗、早中耕、早追肥、早治虫、早整枝。“三多”是:多下种、多留苗和多施肥。“一晚”是晚打顶。


第5版()
专栏:编后随笔

  要实事求是
做工作难免发生错误,重要的问题在于以什么态度对待错误。
山西省为“三宝”恢复名誉的做法是对的。这种实事求是,认真检查错误的态度值得提倡。这样,我们就能够从错误中吸取教训,从而找到了促进农业大跃进的三件宝,这岂不正是化消极因素为推动工作的积极力量了吗?
当各个地方、各个部门都在制定五年、十年远景规划和提出当前奋斗目标的同时,像山西那样实事求是地回顾一下以往的工作,把做错了的事即早改过来,该恢复名誉的就给它恢复,这对促进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会有很大好处。
但是,有些人还缺乏这种实事求是的态度。他们往往强调客观原因,企图推卸或减轻主观责任;有的甚至干脆置之不理,让错误继续存在和发展下去。这种态度很不好,它不仅会使自己在错误中愈陷愈深;更严重的是,使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受到不应有的损失。


第5版()
专栏:编后随笔

无穷的潜力
四川省农业社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投资一亿五千万元修建地方小型肥料厂。一亿五,可不是一个小数,它占全省第二个五年计划肥料生产投资总额的四分之三;但这些钱对农民来说负担并不重,每年每个社员只要出十个鸡蛋就够了。这是一个好办法。
这件事再一次显示了群众具有无穷的潜力。领导干部只要善于依靠群众,一切问题都可以迎刃而解。俗话说,“人多力量大”,妙处正在这里。
但是,要依靠群众,首先就得相信群众。群众究竟有多大力量?能不能依靠得住?很多人对这一点是估计不足的。
那些缺乏群众观点的人,每当工作中发生问题的时候,总是面向领导,伸手向上面要钱、要人、要办法;或者是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苦苦思索,不得解决。因为他们看不见群众的力量,当然也就不敢去依靠群众了。
要改变这些人的观点,最好的办法就是让他们走出办公室,到群众中呼吸呼吸新鲜空气,慢慢地就会清醒过来的。


第5版()
专栏:

  跃进再跃进 肥源挖不尽
广东海肥蕴藏丰富
本报讯 广东省沿海地区正在积极开发海肥。佛山、湛江、惠阳、汕头专区和海南岛等地,已经成立专门机构,进行了详细调查和领导农民出海积肥。现在沿海各县每天都有三千多只木船出海打捞肥料,半个月来,各地已采得海肥十二亿三千多万斤,全省在今年开发的海肥将可解决四百万亩稻田的需要。
广东省海肥的蕴藏量非常丰富,濒海的三十多个县,长达数千公里的海岸线中,一年四季都有取之不尽的海肥,单是电白县每年就可采海肥一亿担以上。去年阳江、电白、吴川、万宁、饶平等县三百三十多个农业社采用海肥后,一般稻田每亩都增产二十至五十斤谷。阳江县北极乡二千四百七十亩田在1953年时平均每亩只产稻谷四百斤左右,经过施用海肥后到去年平均亩产量跃到七百多斤,而且生产成本也普遍降低四、五成。(李少球)
山东抓住两个主要肥源
本报济南7日电:山东省积肥运动中有两个主要特点:一个是紧紧抓住了养猪积肥这个中心环节,猪增加得快,肥也积得多。全省存养生猪已达八百多万头,比冬季前增加20%以上,积肥三千多亿斤,除麦田追肥外,每亩春田施肥量可达四千多斤,比往年增长62.9%。另一特点是积肥运动与爱国卫生运动相结合,广泛地开辟了肥源,特别是在全省推广了寿张县的用高热发酵沤制人造肥以来,收效很大。
当前山东省积肥运动中存在的问题是:有的地方抓住水利放松对积肥的领导。有的有施肥计划却无积肥计划;有的只空喊积肥是增产关键;对积肥行动却没督促检查。甚至还有只注意数量不管质量的现象。
怀化开展“坐山积肥”
本报讯 据新湖南报报道,湖南省怀化县正在推广白岩坪社“坐山积肥”改造低产田的先进经验。
白岩坪社地处山区,土地分散,全社一千一百多亩稻田,就有三百多亩分布在离社员居住地十里左右的二十三个深山峡谷里,由于耕作不便,历年施肥量少,加上土质阳光不好,产量一直很低。去年11月,这个社在制订1958年生产规划时,提出了把人、牛搬上山去,就地积肥,改造低产田的计划。经过讨论,社里立即组织三个临时上山生产队,共三十个劳动力,十二头耕牛去坐山积肥。在上山以后的四十五天内,三个临时上山生产队共积肥二万四千多担,使每亩田从去年施肥二十多担,提高到现在的每亩二百五十多担,据估计,这些低产田的产量今年就可以由去年的二百斤提高到三百五十斤。此外,坐山积肥还能节省大量的劳动力,单以送粪来说,该社就可以省工四万三千多个。
中共怀化县委很重视白岩坪社“坐山积肥”的经验,决定在全县大力推广,争取在今年内,把全县四万多亩低产田全部改造过来。现在,怀化县已有十三个乡二十八个社推广了白岩坪社的经验,共组织了八百多人,二百五十多头耕牛上山,已经积肥四十一万多担,改良了低产田一千五百多亩。
郃阳实现“六改”
本报讯 陕西省郃阳县是个地广人稀牲口少的地方,肥料比较缺乏。1957年施肥面积虽比合作化前增长了11%,但还有30%多的耕地面积未施肥。为了彻底扭转缺肥局面,县领导亲自深入了几个社了解情况后,决定于1957年11月份,与兴修农田水利运动同时,动员十万劳力,开展一个以六改为中心的积肥搜肥运动。口号是:实现六改化,搜积各种杂肥三百五十万车。六改是:改地面厕所为坑式,家家有尿缸,队队有公共厕所;改灰垫茅坑为草木灰单积,队队设灰仓;改猪羊无圈为有圈;改鸡鸭无窝为有窝,不再抛撒鸡鸭粪;改重积轻保为积保并重;改进施肥方法。搜肥对象是一扫(扫落叶),二找(野粪、兽骨)、三换(换炕、换墙、换灶台)、六挖(粪堆底、圈底、厕所底、庙底、窖底涝池底),七铲(埝土、路土、荒院基土、破残土、陵土、房上土、树林腐植土)。
由于县乡干部亲自动手,带领广大群众普遍深入地开展了积肥运动,六改化已基本实现,郃阳的肥料状况出现了一个新面貌。据估算经常固定性积肥可以增加到二百八十多万车;加上现有搜肥,暂不计算1958年突击搜肥和沤肥数,即可达五百九十多万车。按全县耕地面积平均,每亩可施肥四车多。
(郃阳县农林水牧局通讯小组)
  争取每亩施肥二百担
本报特约新华社广州电 广东省汕头专区到1月26日止,已积各种肥料八亿多担,超额完成了原订积肥六亿三千万担(每亩积肥一百担)的计划。目前他们又以“超额再超额,跃进再跃进”的雄伟气魄,把积肥任务增加到十三亿担,争取春耕前给每亩水旱田积肥二百担。
据调查,汕头专区除了平原地区还有40%—50%的池塘和水沟未车干挖肥外,山区也有大部分绿肥未采。因此全区在春耕前,完成积肥十三亿担的任务是完全有可能的。
  超过富裕中农施肥水平
本报讯 江苏各地农民正以创造性干劲,开展积肥和追肥运动。全省已有二十五个县市,实现了省委提出的今年赶上或超过富裕中农的施肥水平的号召。
据各市县1月19日的汇报:全省已积农家肥料七十一亿担,新建厕所、猪圈一百五十多万个,所积肥料已超过了合作化高潮前后的1955年冬—1956年春季积肥数量的三倍以上。如以本省一般富裕中农每亩施用农家肥一百担的水平计算,全省已有二十五个县市,达到或超过了这个水平。其中江浦、海门两县平均每亩已积肥二百零六担,如东、射阳、靖江等九县每亩已积肥一百五十担以上。


第5版()
专栏:

  甘肃的“砂田”
  本报记者 柳梆
初到甘肃中部的陌生人,一定会对于一种奇特的现象感到惊讶——满坡遍野的田地都铺着一层鹅卵那样大小的石子。难道是戈壁滩吗?不!这是甘肃农业上一个最大的特色,是当地劳动人民在和干旱的自然环境斗争中的一种伟大的创造!它,就叫“砂田”。
砂田,就是在农田的土壤上复盖着一层三寸上下的粗砂小石,作物的根部依然札在土壤里面,茎部却穿过砂层生长在外边。这是一种保墒抗旱的耕作方法。这个方法的诞生,大大地扩大了甘肃的耕地面积,提高了单位面积的产量。
砂田起始于何年何月?至今各说不一。从景泰县红岘乡现存的一些老砂田来考察,当在一百多年以前。根据各地的传说,在清朝中叶,甘肃中部连年大旱,赤地千里,野无绿色。一位老农发现山坡上有几株谷子,不但没有干枯死掉,而且青绿繁茂,穗粒壮实。为什么?仔细观察,原来这几株庄稼是生长在地鼠打洞扒出来的砂砾堆上。扒开砂砾瞧,下面的土壤是潮湿的。他猛然醒悟到铺砂有保墒抗旱的功能。于是试着拉些石子铺在耕作过的土地上,后来果然这块地的庄稼长得特别茁壮。在这以后,又经过附近农民的不断研究、改进和推广,到今天,这种耕作方法就传遍了甘肃中部的定西、榆中、皋兰、永登、靖远、景泰、会宁一带。
解放以后,经过农学家们的研究,证实农民的这种“土办法”完全符合科学原理。第一,由于砂石所复盖的土壤,昼夜的温度变化较小。日积月累,使得砂田的土温高于一般土田之上。这种较高而且均匀的温度,对于植物根系的生长必然发生良好的影响。第二,由于疏松的砂石层切断了土壤的毛细管的作用,减少了土壤水分的上升和蒸发,同时在砂石层的复盖下,土壤表层受不到风吹日晒,也减少蒸发作用。此外,疏松的砂石层可以接收全部雨水,使之渗入土壤中,而不发生所谓“径流”(从地表面上流掉)现象,这也有利于植物的生长。第三,由于砂石具有切断毛细管,减低地下水份上升的作用,因而也能减低地下盐类溶液的上升,从而就有效地防止了表层土壤的盐碱化。第四,砂田还有防止土壤冲刷和杂草生长的功效。
甘肃气候异常干燥。中部地区年雨量仅三百公厘左右。春夏之交,作物需水最迫切的时候,总雨量不到五十公厘。有些地方土壤盐碱化的程度也很严重,地面上经常结成一层白色碱霜。旱灾和碱害已经成为这里农业生产上最大的威胁。砂田的出现,恰好有助于克服这两方面的灾害。
但是,铺设砂田是一种艰巨的劳动。铺一次砂一般有效的使用期多则五六十年,少则三四十年。十年以内的叫新砂田,十到三十年叫中砂田,三十到五十年叫老砂田。砂田的产量一般都由新到老,逐渐递减。等到砂和土完全掺混在一起的时候,便失去作用,需重新铺设。所以农民们说铺砂是:“累死老子,撑(饱)死儿子,饿死孙子”。这个谚语反映了在封建制度下,农民铺设砂田的能力是很薄弱的。据有关史料的记载,从清朝中叶发展到解放前夕,甘肃全省只有砂田八十多万亩。其中老砂田已占半数以上,以至“拥有老砂田三百亩的农家,尚不足以温饱”。
解放后,国家银行大量向农民发放“铺砂”贷款,鼓励农民发展砂田。农业的行政领导部门和科学研究机关,着手对砂田进行调查研究。目前,全省已约有砂田一百五十万亩。进入合作化高潮后的第一年,全省增加砂田约三十多万亩。由于砂田耕作制度的推行,使得许多根本缺乏灌溉条件的耕地也可以获得高额而稳定的产量;使得干燥的高原上的土地也可能栽培经济价值很高的作物;同时也为许多珍贵的瓜果蔬菜扩大了种植的范围。皋兰县的秦皇川土壤盐碱化非常严重,只能生长耐碱的小草。当地居民向来依靠畜牧为生。有了砂田,秦皇川才开始有了农业。根据兰州大学生物系的实验,砂田小麦的各个发育时期,一般都比土田小麦提前五到六日。收获期也提早十余天。新砂田种小麦的产量每亩高达五百多斤,较之干旱土田约高三倍。砂田的增产作用在棉花的产量上表现更为显著。兰州海拔一千五百多公尺,地温远较沿海各省和华北平原低。然而兰州同时却是一个驰名全国的瓜果城市。在这里,你可以吃到肥硕可口的冬果梨,鲜美的百合,味同晚香玉的白兰瓜,大如拳头的辣椒和西红柿。这些蔬菜和瓜果的上市期间并不比北京晚。这应当归功于砂田。
铺砂田究竟需要多少工夫呢?根据有关部门在景泰县的调查,铺一亩砂田,如果砂源距离耕地约七十公尺,只要二十五个人和二十五头驴工作一天。如果是一人一驴,需要工作五十天。利用冬闲时间,一人一年铺一亩,在合作化后的农村是不算太困难的。新砂田不管是种粮食、蔬菜或瓜果,铺砂的投资当年就可以收回来。兰州西固区解放农业社1954年以前没有一亩可以种瓜的新砂地。1955年到1957年,铺了四百二十四亩新砂田。1955年产了西瓜二十六万多斤,1957年增加到一百九十多万斤。铺砂以前,每亩旱地每年平均收入十元零六角;铺砂以后种西瓜,每亩每年即可收入二百八十七元五角,等于铺砂前的二十七倍多。
有一种类似?人忧天的说法在障碍这一耕作方法的开展:“砂田不能用拖拉机翻地,因此,应否推广还值得考虑。”答复是:农村普遍使用拖拉机,不是一年两年就能实现的;而铺上砂当年就能增加生产,这有何不可呢?当然,至于研究和改进耕作砂田的农具,使之和现代化的农业相适应,这也是完全必要的。(附图片)
  这是兰州郊区农民耕种的砂田。刘奇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