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2月6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学习先进 赶过先进
掀起全民性的革命大竞赛
人民代表在小组会中纷纷谈论“赶上去!”
新华社5日讯 在几天来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小组会的讨论中,洋溢着一种强烈的革命竞赛的气氛。代表们纷纷谈论着“赶上去!”要先进的再先进,落后的鼓起劲来赶先进。
代表们所反映出来的这种革命英雄气概,预示着今年的建设大跃进将进一步形成一个全民性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革命大竞赛。
  找先进指标 学先进经验 赶上和超过先进生产水平
几天以来,来自沈阳、抚顺等工业区的一些代表,以及北京市的一些代表,都以焦急的心情抽空到有关机关、企业去查询国内和国外的先进生产指标。五十多岁的抚顺矿务局总工程师费广泰,曾经数次跑到煤炭工业部有关单位查询英国煤炭生产资料,以及国内煤矿的生产指标等资料。全国工业劳动模范、沈阳第一机床厂第一车间主任王文山,在来开会以前就带领一个组到大连机床厂了解生产指标,学习先进经验;在这次会议中,他又跑到北京第一机床厂等单位了解生产指标方面的资料。他说,学习先进,赶过先进,是我们广大职工强烈的愿望。根据许多代表的谈话,目前全国很多厂矿企业都纷纷派出代表,到有关企业找先进指标,学习先进经验,并且准备在短时间内赶上和超过先进的生产水平。
代表们谈到,在比先进赶先进的竞赛浪潮中,有些单位的落后面貌开始改变。北京市代表、长辛店机车车辆修理厂总工程师李树森说,今年年初以来,他们厂的职工提出了赶上并且超过全国先进水平的响亮口号,经过最近一个时期的努力,这个厂有的指标已经超过全国先进水平,有的正在接近全国先进水平。如大修机车生产周期今年1月降低到十一天,比去年同期缩短了五天多,突破了全国最先进的戚墅堰机车车辆修理厂的十三点九天的指标。成本指标过去最落后,每台机车大修成本要比牡丹江机车修理厂多花七千元,中修成本多花三千五百元,今年1月份这种情况有了很大改变,根据可以计算的部分计算,每台机车大修所耗的半成品费,比去年平均节省了两千四百多元,中修比去年节省了一千四百多元。北京市代表、北京铁路管理局丰台机务段副段长郭树德说,他所在的机务段有很多浪费现象,现在职工们提出了“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找浪费、消灭浪费”的行动口号,原来段的领导计划今年增产节约价值十七万八千元,其中计划节约煤炭三千吨;但是经过职工们的讨论,找出了浪费的根源,增产节约价值激增到七十万零七千元,其中煤炭节约数字增加到一万三千吨。1月份以来,这个段有些小组已经突破了一些计划指标。
  防止骄傲 打破保守 生产就不会到顶
一些来自先进单位的代表,表示有足够的信心做到先进再先进。他们提出,只要防止骄傲,打破保守思想,生产是不会到顶的,而且可以不断创造新的纪录。湖北省代表、农业劳动模范饶兴礼说,他所在的农业合作社1957年全社每亩地的平均产量已达到一千一百多斤,最高亩产量已接近两千斤。为了争取1958年的农业大丰收,这个社的社员除在去冬今春展开了大规模地兴修水利和积肥运动以外,还着重对高产地的丰产经验作了总结,找出了如何进一步在全社实行精耕细作、合理安排劳动力以及改良生产工具和种籽的具体办法。今年这个社把高产地的丰产经验加以推广之后,全社每亩地的平均产量就可以提高到一千四百斤以上,到1959年就可以把全社所有耕地的粮食产量提高到两千斤。
  在边远、偏僻、酷寒地区 对自然界展开顽强的斗争
令人鼓舞的是一些来自边远的、偏僻的以及酷寒地区的代表所谈到的“赶先进”的情况,这些地区的人民对自然界展开了艰苦顽强的斗争,干了一些前人从来没有干过的事情。内蒙古自治区代表、赤峰县五三农业社主任赵斌说,过去他们不敢想像的现在都成为事实了,他们那里的气候在零下三十度,地冻几尺深,农民同样兴修水利;这个合作社现在每天出勤两千多人,兴修一条十二里长的水渠,准备把水引上山去。甘肃省代表造林模范薛万祥谈到他的家乡民勤县人民为消灭流沙灾害所进行的顽强斗争。民勤县原是一个荒漠贫困的苦地方,人民苦于流沙的灾害,往往出现“沙丘压庄园,流沙埋农田,西风打死田,东风吹干田”的严重情况。过去有十五、六岁姑娘穿不上裤子的事情;经过群众几年来的努力,造林三十多万亩,流沙终于被止住了,作物的产量增加了一倍。现在农民的生活大大改善,姑娘们都穿上花衣服了。
  少数民族要大跃进 几年之内跨过几个世纪
来自边疆的少数民族地区的代表谈到,反动统治时期民族之间的歧视和仇杀,解放后不仅早已消除,而且在今天的社会主义革命高潮中,有些少数民族人民也提出了大跃进的口号,他们要赶先进,比汉族人民,努力争取在几年之内跨过几个世纪。来自四川省凉山彝族自治州、阿坝藏族自治州的代表在小组会上都表示,要向汉族人民看齐,和汉族人民一起向前大跃进。中共凉山彝族自治州委员会书记张荣说:在共产党领导下,从奴隶制度下翻过身来的八十六万凉山彝族人民,已经为社会主义的大跃进打下了基础,全州已有27%的农户在过去一两年内跨过了几千年的历史,参加了高级农业合作社。解放前从不知道施肥的彝族农民,去年在每亩地里施了上千斤的粪肥。去年大小凉山里的每亩粮食产量,已经由解放前的几十斤增加到一百三十多斤。现在更多的彝族农民正在热烈要求入社,自治州今年打算有45%的农户入社的计划,很可能被突破。这个自治州将在两三年内达到基本上合作化,十年内要使粮食产量达到每亩四百斤。张荣说,根据凉山的条件和目前的情况,他们有信心在十年内赶上汉族山区的生产水平。云南省屏边县是苗、瑶、汉各民族杂居的地区,这个县的副县长李光荣(瑶族)在小组会上谈到各族人民的革命干劲。去冬今春,这个县的广大农民也和全国各地一样掀起了大生产的热潮,县的领导上提出今年增产粮食15%到20%的计划提交农民们讨论时,农民们认为这个计划保守,他们保证今年要开垦生荒一万亩,把六千亩旱地变成水田,实现增产粮食20%到30%的任务。
去年冬天以来,在甘南藏族自治州发生了领导上完全没有意料到的事情。这个州有四个县是农业和半农半牧业地区,在全民整风运动中,这些地区也开展了大辩论,结果群众的觉悟大大提高,纷纷要求参加农业和牧业合作社。这四个县原先只试办了几个合作社,现在这四个县已经建立了一百九十五个高级农业社、三百一十八个初级农业社、四十八个牧业社,入社农户占四个县农户总数的60%以上。另外,省里原先提出这个州今年修水田五万亩,后加到八万亩,经过群众讨论加到十六万亩,现在已经完成了51%;积肥已经完成今年全年任务的58%。甘肃省副省长、甘南藏族自治州州长黄正清(藏族)在谈到这些情况时说,群众的这种干劲使我们完全料想不到,群众批评我们保守了。在办合作社的事情上,我们原计划1962年还做不到的,现在群众提前做到了,以致合作社的领导干部和会计等,都准备不够。黄正清说,藏族人民今后要更加鼓起干劲,向汉族人民学习,大步地赶先进。
从代表们的讨论中证明了,全民性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革命大竞赛的形势,是不能不加速历史的前进的。


第4版()
专栏:

  全省水利化 全民办工业 社社办学校 人人讲卫生
甘肃决心苦战三年改变全部面貌
本报兰州5日电 中共甘肃省委,最近根据“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头年看前冬”的革命进取精神,提出一个气魄磅礴的计划:全党动员起来,苦战三年,使全省农业、地方工业、文化卫生面貌根本改观。
农业和林业方面有三大指标。
大力兴修水利。全省现有耕地面积六千万亩。解放以前只有水地六百万亩,到1957年加上新修的共有一千二百二十三万亩。计划1958年修一千万亩,1959和1960年各修七百五十万亩,三年共修二千五百万亩,等于1957年总数的两倍多,等于解放以前的四倍多。至1960年底,全省将有水地三千七百二十三万亩。按一千零八十五万农业人口计算,每人平均三点五亩以上,全省实现了水利化。
大力进行水土保持工作。全省需要进行水土保持的面积共二十万平方公里。解放以前,几乎等于没有此项建设。解放以后八年,只完成三万平方公里。计划到1960年,在七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做到“沟壑兼治,遍山梯田,地地有埂,坝埂相连,泥不出沟,水不下塬”。这个计划数字,等于过去几年完成的二倍多。到1960年,全省根治的水土流失面积总计为十万平方公里,占水土流失总面积50%,给全部完成此项工作创造了条件。
大力植树种草,绿化荒山秃岭,增大复盖面积。甘肃省面积为六点九亿亩,至1957年复盖面积只有六千二百七十七万亩,占总面积9.2%。计划在五年内增加复盖面积八千万亩,三年内完成六千万亩。植树种草各半。这个数字,等于解放以前多少年遗留下来加上八年工作结果的近一倍半。到1960年,全省复盖面积为一亿二千多万亩,占总面积的18%,给实现绿化奠定了基础。
地方工业的主要指标是,大力发展地方工业,三年内要加倍地跃进,为五年超过农业总产值打下基础。甘肃省的地方工业是落后的,解放以后八年来发展较慢,至1957年底总产值才达到一亿五千万元,只等于农业总产值的7%。计划在三年内增加到十二亿元至十四亿元,等于1952年的二十四至二十七倍,等于1957年的八至九倍,每年递增率是100%。发展地方工业的主要方针和方法是:面对农村,为农业生产服务,同时为大工业服务,给发展地方工业打开广阔的发展道路;依靠群众投资,遍地开花结果,全党全民办工业,争取乡乡有工厂;充分利用全省矿、植、动物资源,因地制宜,千方百计发展各种各样地方工业;建设时贯彻专门业务机关与广大群众相结合、大型与小型相结合、最新技术与一般技术相结合、机械操作与手工劳动相结合、建设新企业与充分利用旧企业相结合;试制新产品,努力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争取尽快地使产品质量赶上全国的先进水平,为各种地方工业产品打开内外销路。实现这个计划以后,即可保证在农业生产不断增长的情况下,到1962年,地方工业产值超过农业的总产值,即等于1957年的十八倍、等于1952年的五十余倍。
文化卫生方面有两个主要指标。
一个是小学教育。解放以前,甘肃省的学龄儿童80%以上失学。现在,在学儿童一百三十三万余人,占学龄儿童50.63%。原计划到1962年在学儿童为二百四十五万,占学龄儿童92.11%,实现小学普及教育。这次修改的计划是,到1960年基本完成此项任务。同时,相应地发展普通中学、师范学校的教育,以适应小学发展的需要。
另一个是以消灭“四害”为中心的爱国卫生运动。根据甘肃的具体情况,计划到1960年,基本消灭“七害”——老鼠、麻雀、蚊子、苍蝇、白蛉子、虱子、臭虫。同时,再在这个基础上进行一年到两年的扫尾、巩固工作,使甘肃成为“七无”省。并且通过除“七害”的工作,根本改善环境卫生、个人卫生状况,改变群众居住不注意通风、人无厕所、牲畜无圈、饮生水、不经常洗脸洗衣服、终年不洗澡、随地吐痰不卫生习惯。甘肃多山,过去交通不便、文化落后,城乡卫生状况都不太好。三年内基本改变这种状况,是前无古人、史无记载的。
上述这些,虽然只有几项指标,虽然只是个轮廓的计划,然而却是个充满革命精神的伟大的计划。
计划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在用极不一般的速度跃进。以修水地为例,如果根据近千年来史书确实的记载,甘肃一直干旱,到解放时才修水地六百万亩,依照这个速度想完成二千五百万亩水地,至少要四千年。即使依照解放以后八年新修水地六百二十三万亩计算,想完成二千五百万亩水地,也要三十二年的时间。再拿地方工业发展速度来看,1958—1960年每年递增100%,而1952—1957年每年递增23%,如果用后一种速度想达到这次计划的指标,需要的时间当数倍于三年。
计划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将从许多方面根本改变甘肃的面貌。干旱使甘肃人民谈虎色变。当每个农业人口据有三点五亩水地的时候,丰收的主动权永远操在农民手里,纵然遇到经年不雨的天时,仍不影响农民过富裕的生活,从此解脱了几千年来干旱对人们的威胁。地方工业面貌,也由稀少一跃而为繁荣。农村里,迅速改变近半学龄儿童失学的现象,代之而起的是“社社有学校,户户有学生”的文化昌盛之貌。人人讲卫生,改变了多少年的陈风旧俗。荒山秃岭,逐渐要被万峰耸翠、绿茵满地的美景代替。
计划之所以伟大,是因为它主要是依靠群众的人力、财力、物力完成。在讨论这个计划时,中共甘肃省委号召大家面向全省一千二百万人民,不能处处都向国家要钱。这个计划,就是在这种精神下制订出来的。例如,发展地方工业,不少的部分是依靠群众投资兴建,口号是:乡乡有工厂。又如,发展小学教育,准备把群众办学的在学儿童由二十六万人增至一百二十六万人,等于全部入学儿童的近50%。再如兴修水利,也是大部分依靠群众力量去完成。这样,可以为国家节省几亿或十几亿元资金。
当然,由于甘肃只有一千二百万人口、经济上不太富裕、地方工业基础薄弱、文化教育事业较其他省发展的慢,这些因素会给实现三年规划带来困难,甘肃人民负担的这个任务是加倍沉重的。但是,中共甘肃省委却充满信心。因为,当这个计划与各地委负责同志见面的时候,大家都表示一定保证完成。大家认为,甘肃省虽穷,却使得人民充满了革命的精神,能够忍受艰苦,为过幸福的生活创造条件,1958年兴修一千万亩水地,便是这种精神的表现。现在,各部门正根据这一方案充填具体的内容,具体安排自己的工作。


第4版()
专栏:

  县县办工厂 乡乡办工厂 各部门结合业务办工厂
安徽地方工业争取五年增长六倍
本报合肥5日电 安徽省在加快发展农业的同时,决定快马加鞭发展地方工业,争取在五年到七年的时间内使地方工业的产值赶上或超过农业的产值。这是中共安徽省委在1月底举行的县以上党委书记会议上提出的另一个奋斗目标。
安徽省委要求全党动手,调动一切可能调动的人力、物力、财力,依靠群众,自力更生,按照各地资源的特点,实行县县办工厂,乡乡办工厂,各部门结合业务需要办工厂,掀起一个发展工业的新高潮。在会议上,各级党委一致认为这一奋斗目标是必须努力达到的。
安徽虽然经常遭受自然灾害,农业生产的发展还是很快。工业生产因为基础薄弱,在产值比例上和农业相差很远。根据1957年统计,全省农业产值为三十三亿多元,地方工业产值只有十一亿多元。地方工业只占工农业总产值的25%。两者产值差距达两倍。到1962年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产量指标时,农业产值至少将增长到七十一亿元,就要比现在的地方工业高过近六倍。据统计,在1957年全省工业品的销售总额中,本省产品只占30%多,而由外省调进的产品占60%以上。本省地方工业如果不改变这种落后现状,不加快赶上农业发展,不但将会严重影响农业的增产,而且不能适应全省三千多万人民在生产和生活上日益增长的需要。
安徽省在争取五年到七年内使地方工业产值赶上或超过农业产值的初步规划中,主要是大力发展煤炭、肥料、农具、电力以及纺织、食品、农副产品加工等工业。在发展煤炭工业方面,要把煤炭生产由1957年的年产九万多吨增加到年产四百到五百万吨,即增加到五十多倍。本省需要的煤炭,争取在五年内自给自足。为了实现这个计划,将在淮北闸河平原和沿淮、沿江各地建立许多中小型矿井和煤窑。在钢铁生产方面,到1962年全省生铁产量将由1957年的一万五千多吨增加到五十二万吨,并将生产二十五万吨钢。现在,安徽省已经在马鞍山、铜官山、当涂、繁昌、蚌埠、合肥等地建设小型炼铁炉和钢厂。在电力工业方面,1962年全省发电量将由现在的五千多万度,增加到五亿多度,其中有三亿六千多万度,靠已建和待建的佛子岭、响洪甸及磨子潭三个水电站发电外,其余将大量发展小型水力发电站。此外,由于农业的发展,肥料、机械、纺织、农副产品加工和日用品轻工业也将有很大发展。在规划中,到1962年,煤、电、金属冶炼的工业产值将达三亿五千多万元,化学肥料工业、机械工业将达七亿六千多万元,纺织、日用品轻工业将达二十二亿五千多万元,食品加工及其他三十九亿九千多万元。以上共计七十三亿五千多万元。完成上述指标后,地方工业产值将可达到1962年农业生产总值的水平。
安徽省地方工业基础薄弱,要实现这个规划,每年的产值就要递增45%。如果拿常规来衡量,困难是存在的。但是从安徽资源的丰富、农业的发展、市场的广阔、各级党委和群众的积极性以及各方面的支援来看,只要克服右倾保守思想,鼓起革命干劲,在五年内争取地方工业产值赶上或超过农业产值是有很大可能的。安徽省地方工业在刚解放后的1949年,产值只有两亿五千多万元,到了1957年就增长到十一亿多。在打破常规后,发展速度将会更快。如今年地方工业的产值就计划要比1957年增长52%。
在资金方面,有些困难,但只要依靠群众,发动各县各乡和各部门根据当地资源特点和业务需要兴办小型工业,就有办法解决。去年,繁昌、铜陵、贵池、太湖、青阳、宁国等县都靠专区和县的投资兴办了小型铁矿、煤矿、铅锌矿、茶厂、电厂等。当涂等县还办了好几个造纸厂。其中繁昌一个县自办的铁矿每年就可生产矿石十万吨。去年各县和农业合作社自办的颗粒肥料厂即达一百六十个,今年全省农业社初步打算兴办一万多个颗粒肥料厂。由各部门结合业务需要兴办工业,也是解决资金的有效办法。如去年各部门都办了不少工厂,只是财贸部门整编中组织干部参加生产,就在六十二个县办了二百二十个小型工厂,进行农副业产品加工及造纸等,获得很好效果。今年他们还准备再兴办一百多个小型加工厂。


第4版()
专栏:

  国家经济建设公债还本抽签大会
昨日在武汉市举行
新华社武汉5日电 国家经济建设公债1958年度还本抽签大会,今天下午在武汉市举行。在这次抽签大会上,一共举行了四种公债的还本抽签,即1954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第四次还本抽签;1955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第三次还本抽签;1956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第二次还本抽签和1957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的第一次还本抽签。
河南、湖南、湖北、江西、广东、广西、武汉七个省、市的职工、部队、农民、工商界代表和居民一千多人参加了今天的还本抽签大会。由财政部邀请中华全国总工会、中华全国工商业联合会所委托的湖北省工会和省工商业联合会推定代表各一人到会执行抽签,国务院第五办公室和监察部所委托的湖北省人民委员会和省监察厅指派代表各一人与各界到会代表共同监督抽签。根据国家经济建设公债条例的规定,会上一共抽出1954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中签号码十个,1955年、1956年和1957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中签号码各五个。
主持今天还本抽签大会的财政部部长助理贝仲选致词说: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发行的四种国家经济建设公债,为国家建设事业吸收了一部分必要的资金。据初步统计,四年来国家通过发行公债吸收资金约占同期经济建设费用支出总和的二十分之一。举世闻名的武汉长江大桥全部工程投资总额为一亿三千八百四十万元,而全国去年实际完成的公债数字约可以修建五个武汉长江大桥的全部工程。
贝仲选指出:人民购买公债是
“公私两利,一举两得”的好事情。购债人在支援国家经济建设的同时,除到期收回本金外,还可以得到一定的利息收入。今年国家就将偿付九千八百余万元公债利息,连应还的本金共达二亿七千多万元。他希望各界人民以高度的社会主义热情完成和超额完成今年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任务,为国家积累更多的资金。
湖北省工会、省工商业联合会、解放军驻武汉部队以及各省、市代表都在大会上发言,表示要本着勤俭建国、勤俭持家的精神,踊跃购买1958年的国家经济建设公债。


第4版()
专栏:

  财政部公布中签公债号码
新华社武汉5日电 财政部就1954年、1955年、1956年、1957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还本抽签发布公告。全文如下:
1954年——1957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今年的还本抽签已于2月5日在武汉市由各界代表监督举行。兹将中签号码公布如下:
1954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中签号码为十个:
“壹贰(12)”“壹捌(18)”“贰壹(21)”“贰肆(24)”“肆陆(46)”“伍陆(56)”“柒零(70)”“柒捌(78)”“玖叁(93)”“玖捌(98)”
1955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中签号码为五个:
“零伍(05)”“壹肆(14)”“肆肆(44)”“捌捌(88)”“玖肆(94)”
1956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中签号码为五个:
“壹壹(11)”“壹捌(18)”“伍陆(56)”“陆肆(64)”“玖叁(93)”
1957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中签号码为五个:
“零贰(02)”“壹捌(18)”“肆贰(42)”“柒肆(74)”“玖叁(93)”
不论是何种面额的公债券,其债券号码末尾两个数字与上列同种公债中签号码相同的,即为今年中签还本的债券。此项中签的债券已委托中国人民银行自今年9月30日起开始凭券兑付本息,未中签的债券亦可兑付到期利息。惟1954年和1955年国家经济建设公债其债券系旧币面额,兑付时应按法定比价折合新币计算。希持券人按照公债还本付息办法届时凭券向人民银行办理领款手续。特此公告。
部长李先念
1958年2月5日


第4版()
专栏:

  英雄气壮 河山易色
福建争取五年实现千斤省
本报福州5日电 中共福建省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提出了富于革命干劲和英雄气魄的四大口号:要达到思想大跃进、指标大跃进,同时也要达到措施大跃进、作风大跃进。会议提出了一项大跃进计划,在五年内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规定的指标。
会议要求:到1962年,全省粮食平均亩产量达到八百斤以上,争取实现“千斤省”,(现在不到四百八十斤)。1962年,全省地方工业产值达到三十亿元左右(目前仅有二亿一千万元),现代工业在工农业产值中的比重,由目前的17.2%增加到40%左右。此外,五年内全省要修建公路六千公里,山区大道一万公里,作到全省大的乡镇都通公路,大部分农业社都通大道;基本上消灭荒山,完成绿化;消灭“四害”,争取成为“四无省”;作到社社有小学,乡乡有完小,区区有初中,县县有完中,同时在全省青壮年中扫除文盲。一个几乎全境是山区、在经济上又比较落后的省份,经过五年苦战,达到彻底改变面貌。
这次会议共开了五十八天,已于1月30日胜利闭幕。会议正确分析了当前的革命形势,严厉地批判了存在于党内的右倾保守思想。正如代表们说的,这是一个促进大会。
会议认为,有一部分同志抱着差不多的指导思想来看待过去的工作、设想今后的事业。这种人的表现是,有了一点成绩便骄傲自满起来,不再想前进了,思想也凝固了,手脚也迟钝了,特别当猛干大干一阵以后,就想停顿一下,休息一下。他们的主要毛病是只向后看,不向前看,认为革命事业发展的规律不是跃进催跃进,而是跃进停顿再跃进。另有一部分同志在革命进程中摇摆不定,动荡不稳,当气候对他们有利、工作顺利的时候,便能使上劲;当遇到困难和矛盾的时候,便埋怨这个埋怨那个,这个也不对了那个也不对了。这种人的毛病在于只看消极的因素,无视积极的因素;夸大局部的不利的因素,缩小普遍的有利的因素。他们对党的号召是,今天思想通了,到明天又不通了,干劲像波浪一样起伏不定。还有一种同志对革命事业没有自觉感和责任感。会议严格批判了这些错误思想,提倡和发扬了不断革命的精神,反对了中庸之道,认为抱着中庸之道的人,看起来平平稳稳,实际上是革命朝气不足,发展下去不可避免地会有掉队的危险。会议批判了那种畏首畏尾向困难低头的人,认为迴避困难的人就在于不知道事物是在不断的矛盾中发展的,一个矛盾将导致另一个矛盾,旧的矛盾解决了,新的矛盾又会产生,不断革命就是要不断解决摆在面前的矛盾,不断促进事物的发展,而只有始终保持革命朝气和革命干劲,才能适应革命形势发展的需要。
为了提前五年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指标,会议要求今年粮食产量达到一百亿斤,比1957年增产14.2%,每亩平均产量达到五百斤以上。今年全省将出现粮食千斤县(市)十一个,粮食八百斤县(市)七个。龙溪专区提出了向广东潮(州)汕(头)专区看齐,保证今年成为全省第一个粮食八百斤专区。晋江专区人多土地少,历史上就是需粮最大缺粮最多的地区,今年实现目标以后,将由缺粮区变成自给区或余粮区,全区将有三分之二的县粮食亩产量达到八百斤或千斤以上。
会议强调指出:福建建设社会主义的关键在于发展山区经济。开发山区经济的方针是,在做好水土保持、优先发展粮食和油料作物的条件下,全面发展林业牧业和土特产、矿产等多种经济。会议指出:福建基本上是山区,是一个“绿色金库”,几年来山区经济发展变化很大,只要拿出革命精神,鼓足劲来干,山区的经济的发展是能够超过沿海地区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