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2月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迎春曲

  我们的春天
  曹禺
翻开日历,今天下午十五时五十分立春。这似乎说,一到了这个时刻,春气就在土地上开始露出她的眉眼。万物将要滋生,一切生物都会感到心头上降临了一股不可言传的温暖。
其实,今年的春意来得特别早。
两月前,一个大雪纷飞之夜,我在汤山农业合作社一个小队部里明亮的油灯下,便分明看见春天的足迹。两间土屋里坐满了人,老老少少的妇女们围着一炉旺旺的煤火坐在炕头上,笑嘻嘻地在识字。短小精干的小队长在黑板上写着“春天,引水,开稻地。”她们一笔一划地学着写。隔壁土墙上也挂着黑板,几个高小毕业的青年农民正和一些老农研究珠算。静极了,雪叮叮地洒在窗纸上,窗外偶尔听得见老饲养员王德禄正在圈里喂料,低声呵弄着牲口。靠近墙根坐着的张兰英,都听得见牲口圈里她顶喜欢的牡牛——“青花”嚼料的声音。
大家从一见亮就兴高采烈地在“西湖坑”里挖肥、抬肥,把一车一车黑金似的肥泥运到麦种正在冬眠的地里。现在夜间九点钟了,每个人——男女老少的脸上还是红朴朴的,没有一点倦意。学习完毕,大家都要求讨论、讨论农业四十条纲要。真是春雷一声平地起,谁也不会想到这样安静的小屋里顿时沸腾起来。讨论起多种高产作物,提高亩产量指标的时候,大家你一言我一语,纷纷谈出种植经验,找窍门提高指标。老头儿和年青人都竖起大拇指,“四百斤!四百五十斤!五百斤!”一个数字、一个数字争论着,最后大家热烈保证,说“跨黄河,没问题!我们还要过长江,自带路费,不要政府多为我们用一个钱!”
社会主义大辩论以后,合作社里,个个农民的干劲足,人人都看清了幸福的社会主义道路,充满了英雄气概。
会散了,大家热热闹闹地走出来,冰冷的雪花落在热烘烘的脸上,雪已下了半尺厚了。人们踏在雪上发出沙沙的响声。兴致勃勃的郝春和赶到我身旁,大声嚷着,“老曹,你看劲头足不足!告诉你,这才是刚开头!”
这时我忽然看见在路边上有几个青年农民披着大棉袄,爬在梯子上,手电筒的光在屋檐下闪来闪去,叽叽喳喳又笑又说。原来他们是乘着雪夜在捉麻雀呢。雪落得更大了,我和郝春和迎着快意的雪花向前静静地走着,他忽然说:
“你别瞧这会儿一点声音都没有。可就在这会儿,全中国的农民都在开会,准备迎接1958年大丰收呢。”他笑了,接着对我说,“全社后天就要开大渠了,你看有劲没劲!”
这时,在我周围,已不是一个严寒的冰雪之夜,眼前忽然看见千百万盏灯火的海洋。明亮的灯光下,全中国的农民喜气洋洋,满怀信心地正奔向丰饶富裕的社会主义。
这时,我深深感到春意弥漫,全中国人民的心头上是温暖的。
亿万农民群众,已经掀起了冬令兴修农田水利的热潮,农村中每天有近亿的人口向自然大进军。我看见大海中的一滴——汤山合作社也热火朝天地在开渠。天气突然冷起来,气温降到零下二十度。北风呼呼地刮着,阳光照在马房村的开渠地带。数不尽的农民群众举着洋镐,敲碎冰冻的土块;他们挖渠、抬土、打夯、筑堰,一个个生龙活虎,矫健如飞。冰凌冻结在人们的眉毛和胡须上,天气真冷,但是有一位六十多岁的老农民还不甘服老,抢着和小伙子们一同挖土抬筐,大家都劝他下来,他眯?着眼笑着说,“我还要为社会主义打基础呢。”
在这群向大自然斗争的人里,还有来自镇上各行各业的人们。一时,堤上有了缝衣站、补鞋站、医疗站、宣传站、开水站、广播站;衣服破了有人缝,鞋破了有人补,碰伤了有医生治。这里还有许多从城里来的知识分子和下放干部,也在参加劳动。他们举着洋镐和农民们把一大块、一大块的冻土刨下来,神情饱满愉快。从农民那样喜欢他们的眼神里,看得出他们已经有了一个巨大的变化。随着洋镐的上下,他们的汗水落在土地上。这使人感觉中国的知识分子也和农民一道脚踏实地的迎接到了春天。
今天春意荡漾在每个人的心里。在怀仁堂的人民代表大会上,个个人的心情舒畅。听了1958年国家预算的报告和国民经济的报告,大家都是说不出的欢欣鼓舞。第一个五年计划的辉煌成就,真是使人感到“春色满园,气象万千”。
一切都在大跃进,我们正在干着伟大的前无古人的事情。我们要在三年内改变农村面貌,十五年后在重工业上赶上英国或者超过英国。我们已经开始了第二个五年计划。1958年是新的战斗的头一年。
这是一个明媚的春天,一个不平凡的春天,是一个一切都大有希望的春天,因为我们这个伟大的“大有希望”的民族已经完全觉醒起来了。
1958年立春日


第8版()
专栏:

  药玉米和“芣苡”
  宣草
1月7日人民日报报道了河南商水县大量种植药玉米的消息,并在评论中把它誉为农业生产上发现的千里马,这真令人高兴。
药玉米可以大量种植是一个新发现、新创举。但如果仔细考查起来,它却是我国最古老的一种农作物。
药玉米又名薏苡,远在中国历史的传疑时代,就已经进入了人民生活的领域。传说禹的母亲就是吞了薏苡才生禹的,夏氏族因而姓“姒”(“姒”就是表示是“苡”的子孙的意思;就好像殷氏族的老祖母简狄因吞了玄鸟卵而生商,殷氏族就姓“燕”;周氏族的老祖母姜嫄因履大人迹而生弃,周氏族就姓“姬”的道理一样)。看!薏苡竟成为夏氏族的祖先了!
药玉米在古代也曾被大量种植,这可以从诗经里找到证据。诗经周南有“芣苡”(音浮以)三章〔注〕,“芣苡”就是“薏苡”。这诗歌唱了集体收获药玉米的劳动,每次读到,眼前就展现出满山遍野都是药玉米的景象来:它的花儿盛开着,丰盛的子实在秋天的阳光里闪耀着五彩缤纷的颜色。成群的古代劳动妇女夹在其间,一面忙忙地采集,一面纵情地大声歌唱。这是一幅多么鲜艳而生动的图画!
在诗经里,像这样专门歌唱收获劳动的诗还只有这一首。别的任何农作物还没有博得像药玉米这样显耀的地位。可见药玉米在周代,至迟在东周时代,就已被广泛地种植着了。
不知道什么原因,药玉米的种植在秦汉以后竟渐渐少起来。东汉初年,马援将军作战回来,还曾特地从南方载回一大车薏苡的种子。它被人们怀疑为明珠大贝,认为马援在南方发了战争财。这就是历史上有名的“薏苡之谤”。马援被这件事闹得非常恼火,终于把所载的东西公布了出来,才平息了人们的怀疑。这件事说明薏苡在当时的北方已经没有大规模的种植了,后来薏苡终于退出了人民日常生活食用的领域,而只在本草纲目上保留了它的地位,成为一种治病的药物,或是偶尔尝试的一种滋补品了。现在,有些地方熬八宝粥时要放进一点苡仁,它已成了八宝之一了。但是今天,它在沉埋了一千多年以后,又被人们发掘出来,并且得到了它应有的评价。这就像埋藏在土内的明珠又被人发掘出来一样,揩掉了身上的泥土,马上又将放出耀眼的光辉。
从这里我就想起了关于芣苡,毛传曾作了一个奇怪的解释,说甚么:“芣苡,后妃之美也。和平,则妇人乐有子矣。”“芣苡、马舄,马舄、车前也。宜怀妊焉。”于是两千年来是越解越糊涂。谁也没弄清楚这首诗究竟是说的怎么回事。一直到解放以后才还给了它歌唱劳动的本来面目,不再闹什么“后妃之美”了。但是由于知识分子对生产知识的缺乏,对于“薏苡”究竟是什么东西仍然不明白,只好还沿用“车前”的说法。如近来出版的许多白话翻译都是如此。余冠英先生直译作车前子。很难想像车前这种只有几寸长的野生的小草会值得这样大规模地种植;更难理解它究竟在人民生活中占了怎样重要的地位,为什么会值得人们这样热情地歌唱它。实际上,这首诗仍然没有被了解。只有闻一多先生差不多触到了这一问题的正确答案。他把“芣苡”解释为即“薏苡”,这是正确的。但他说他没有见过车前的形状,也没见过薏苡,因此也不能正确解答这首诗里所歌唱的集体劳动的含义。现在经过人民日报的介绍,这首诗的含义才可说是真象大白。药玉米的生长力非常旺盛、泼辣,产量又高,就在生产力还很低的条件下也可以大量种植来供日常食用。这就是我们的祖先在古代把它大规模种植起来的根据,也就是在收获时要用较大规模的集体劳动的根据。它有七八尺高,产量大、穗头多、子粒小,成熟时子粒的颜色五彩斑烂。所以诗里形容它的颜色“采采”;要用采、有
(择)、掇、捋等动作来收获;而且要像摘棉花一样用衣襟、口袋来装它。看,诗里所描绘的和药玉米的生长情况是这样吻合。我们不妨尝试着对“芣苡”一诗作如下翻译:
〔领唱〕药玉米结籽儿好花彩,嗳—
〔合唱〕快来,快来,快来采。
〔领唱〕药玉米结籽儿好花彩,嗳—
〔合唱〕快来,快来,快来摘。
〔领唱〕药玉米结籽儿花满坡,哟—
〔合唱〕一嘟噜一嘟噜的快拾掇。
〔领唱〕药玉米结籽儿花满坡,哟—
〔合唱〕大把大把地往下捋。
〔领唱〕药玉米结籽儿好花彩,嗳—
〔合唱〕快点儿快点儿往怀里揣。
〔领唱〕药玉米结籽儿好花彩,嗳—
〔合唱〕大兜儿小兜儿的往回抬!〔注〕:原诗如下
  采采芣苡 薄言采之
采采芣苡 薄言有之
采采芣苡 薄言掇之
采采芣苡 薄言捋之
采采芣苡 薄言袺之
采采芣苡 薄言襭之


第8版()
专栏:

  送别战友下放未遇
  俯拾
  人去房已空,窗灯不见红,
  北风右安门,街车自匆匆;
  来别误行期,入门失音容,
  相聚何太难,一别又西东!
  二十余年来,战斗路相同,
  为国为人民,到处立新功;
  感你纯朴怀,赤心若儿童,
  奉命三上下,鬓发染霜风;
  爱友如爱弟,浊流誓不从!
  红如京城梅,刚比郁江松;
  去留何足道,下放意又浓,
  临行喜行色,登车畅轰隆;
  此去风云起,糖厂满桂中,
  何时再慰劳,倾?眼朦胧。
  今晚宽院阔,只影步沙松,
  回望再回望,热泪春潮涌。


第8版()
专栏:

  妈妈,我要下乡
  近山
  妈妈来信叫我新年回家乡,
  我说我整装待发准备下农庄。
  妈说亲生的孩儿不离娘,
  我说温室的鲜花经不起风霜。
  妈妈来信问我干吗下农庄?
  我说要建设没有本领难承当。
  妈说孩儿大学毕业有文化,
  我说“劳动大学”我还得从头上。
  妈妈来信要我穿暖别着凉,
  我说同志照料比在家里强。
  妈说参加劳动别太猛,
  我说锻炼改造哪能装模样。
  妈妈来信问我将来是否回学堂?
  我说组织考虑得比咱更妥当。
  妈说乡村卫生差来生活苦,
  我说我立志要把农村建设成像苏联那样!
         (原载“北京大学校刊”)


第8版()
专栏:为什么?

  萝卜为什么会空心?
萝卜所以空心,是因为萝卜自身一部分细胞死亡的结果。冬天天气寒冷,保存不好,萝卜里面靠近心部的柔嫩细胞会被冻死,这是空心的原因之一。另一种原因是,有的萝卜被拔出土后,还在继续进行呼吸作用,呼吸就要消耗养分,可是出土后的萝卜已经不能进行光合作用,只能由自身贮藏的养分来供给,所以萝卜放久了,中间的细胞养分被消耗掉,也会造成空心现象。
立春后,空心萝卜特别多。这是因为萝卜在秋天从土里拔出来,由于萝卜本身长期的代谢作用,致使内部细胞死亡很多。同时也因为立春后的天气仍然很冷,萝卜很容易受冻而空心。(冰)


第8版()
专栏:文字改革杂谈

  文字改革与书法兴废问题
  沈尹默
文字改革是从六亿人民利益着眼来进行工作的,而且是遵循着文字演进的历史过程必然的规律来次第进行的。所以它很容易被人民接受,这固然没有专为书法家前途打算,而书写一事,无疑地是包括在内,既然要写,就不能没有美丑之分,点画能写得美观些,谁不愿意?这样一来,自然而然地会牵涉到书法上面去。文字虽然改变了,却与书法的研究丝毫没有妨碍。就是单从书法观点来说,它的兴废问题,也不是凭少数几个人的爱憎所能决定的,若真到了六亿人民都不去理睬它的时候,你要想它不至于废弃,那是谁也办不到的事;不然的话,只要有人没有忘记它,而且不问是老是少,是知识分子,是劳动人民,都略有几分觉得它的可爱,那你就是万分不愿意它兴盛起来,也是无法办到的。这种道理,不辩自明,我想不会有人提出异议。就是到了进一步文字改革的时候——明显地说,到了实行拼音化的时候,方块汉字,还有存在的可能,因为还有它的特别用场,不过是不归一般人来使用,而是只供专业的人来使用罢了。
有人说文字简化后,写起来就不像样,这是受了以前不许写破体字的清规戒律的影响,以为破体字是不足登大雅之堂的。其实,这是到了清代乾隆以后,才严格起来的,以前是没有这种限制的。不妨试将历代书家实例举几个来看,每一次字体改易,必有写新体字的书家出现。如大篆变为小篆,就有一位小篆书家李斯。小篆变为隶书,又简化成章草,就有了现在尚存在的许多有名汉碑的书家,其中最有名的,如蔡邕、梁鹄、锺?;草书家有张芝、索靖等人。到了行楷时代,最有名的,要算锺、王,他们无一不是新体字的书家,他们没有一个人菲薄过新体字,只有像韩退之那样好古之士,才说过“羲之俗书趁姿媚”,但这也不过为作文字抬高石鼓文才这样说罢了,本不足为定评。再就六朝碑刻来看,好多名碑中,破体字就不少,不曾看见他们有不满意的说法,也只有学者们如颜之推才加以讥诮。
今天的书家必须为人民服务,若果不愿意写六亿人民所要用的新体字,那是大不应该的。至于有人说,简化后有些字,既不好看,又不好写,那只是不大习惯的缘故,难道旧体字中个个都是好看好写的吗?如“孑”“孓”、“凸”“凹”等字,我觉得写起来就很难得好看。
我的看法对不对,自然还要大家批评,如果照我上边所说的理由来下一个结论,就是:文字改革与书法研究,并无妨碍,简化了的字体,也有写得好看的可能。至于恐怕要把汉字废弃,这有类于杞人忧天,大可不必,何况最近周总理在当前文字改革的任务报告中,关于汉字的命运,已经说得很明白透彻,尽可放心。


第8版()
专栏:大家谈

  要真情实意地支援
  江苏宝应报 蒲剑
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公布后,有一个单位就积极行动起来,一面帮助宣传四十条的伟大意义,一面加强本部门工作,支持农业生产,争取提前实现这个伟大指标。这是对的!可是他们单位里的粪便却不肯卖给本地农业社,反而卖给外埠小商贩。据说这是因为本地农业社没有现款和价格不高的原因。
这是值得人们深思的一件事情。他们为什么在一方面表现得那么积极,而另一面却在一个细小的——粪便问题上,表现的又是这么“那个”呢?
据了解:粪便的收入是不上缴的,而是伙食上一笔其它收入。弄清这点,问题也就不难理解了。原来,加强工作进行支援,这是拿公家钱,办公家事;粪便呢,是个人利益问题了。农业社不给钱吗?不,不过拖几天时间罢了,至于价格是否压低,是还要打个问号的。因为他们如果从小贩手里再去买价会更高的,农业社的人不会不懂这个。迟几天得钱,似乎比支持农业生产,提前实现四十条还要重要些。
支持农业生产,提前实现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全国六亿人都有责任。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态度?是真情实意,还是虚情假意?很显然,如果是虚心假意,根本就谈不上“支持”两字;只有真情实意,才会作出真实有力的支持。不至于在小问题上兜圈子了。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今昔对比 发人深思
看了你报1月19日第四版的“同样在零度以下”的文章和照片,引起了我一连串的联想。在旧社会里,就以我的家乡(安徽寿县)来说,冬天冻死在“朱门”外的穷苦人民,真是数不胜数。但是解放后,穷人翻了身,我就再也没有看到那种凄惨景象。我看了右边的那张路尸图和伪报的报道,又回过头来看左边一张照片,在同样的严寒天气里,老年人却在养老院里安闲地下着象棋,我不禁感动地说出声来:共产党和毛主席,你们真是穷苦人民的救命恩人呀!
我希望你报经常刊登各种题材的今昔对比的文和图。它能教育我们,也能使那些“好了疮疤忘了疼”的人深思,同时,对右派分子的“今不如昔”的荒谬言论也是有力的反击。
山东省泰安第二中学 洪祖杰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一篇理论性较强的国际专文
1月18日人民日报第六版范若愚同志写的“谈谈美国大水荒”这篇文章,不仅是国际问题的专文,而且是很好的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论文。以高度的理论力量和逻辑性说明国际问题,论证资本主义制度的必然灭亡,这比一般的就事论事的文章,具有更高的说服力。希望今后在国际宣传方面,增加一些思想性和理论性较强的文章。
大公报 胡果朴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把话说反了
你报1月8日社论“从梅林看全国”的第四段中,有这样一句话:“在建设过程中难免不跌跤,难免不犯错误,难免没有缺点”,这种说法是不合乎道理的。因为上文曾经谈到,社会主义建设对我们来说,还是一件比较生疏的事情,还缺乏经验。既然如此,跌跤、犯错误和有缺点是难免的;而不跌跤、不犯错误和没有缺点则是困难的,不是难免的。这里,显然是把话说反了。正确的说法应当是:“在建设过程中难免跌跤,难免犯错误,难免有缺点。”
新华书店山东分店 王律生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需要避免这类错误
1月10日人民日报第七版“浙江岭地村都是识字人”一文中写道:“在六年前,只有五个人认识几百个字。那时,写封信、开张便条,都要跑遍全村,有时还要跑到外村去请别人写。在日常生活中,油证当粮证,布票当米票,三元的当一元用,这些笑话时有发生。”
我对这一段有些疑问。六年前即1952年以前,我国还没有实行粮食统购统销政策,更没有使用粮证。使用布票那是更晚的事情了。那时也没有实行币制改革,哪里有“三元”的人民币呢!我认为这可能是该文作者的写作态度不够实事求是,而编辑同志在看稿时也不够仔细。希望今后避免这类错误。
清华大学 叶新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稿费太高了
人民日报的稿酬似乎偏高。例如你报去年在读者来信栏登载了我写的一篇短文,全文不过二百五十字,却给了我十元的稿费。另外有些报纸也是如此。如我校一位同学曾在光明日报发表了一篇批评我院实习中的一些缺点的报道,全文只有四百字,竟得到了二十七元的稿酬,据说其他文章的稿酬还要高呢。我们很多人都认为这么高的稿酬是不合理的,因为:(一)这没有依照“按劳付酬”的原则。付酬远远地超过了作者的劳动量与劳动价值;(二)影响不好。许多人认为当作家很舒服,可以“名利双收”。更严重的是有些人竟因此而沉醉于写文章取利。虽然他们这些想法和做法是本人的思想毛病,但这样高的稿酬不能不说是对他们起了刺激作用啊。
现在全国正处在整改的高潮中,谨向你报和其他报刊进一言,请考虑降低稿酬。     华南师范学院 张志能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