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2月5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浙江日报社论
不是糟得很而是好得很
  ——论推广双轮双铧犁
对于任何新生的事物都可能有两种不同的态度——革命的态度和保守的态度。本省在推广双轮双铧犁的工作中,这两种态度表现得尤为明显。
一种人说双轮双铧犁糟得很,根本不适宜于水稻耕作。这可以以鄞县的某些同志为代表。他们在1957年曾经把大批的双轮双铧犁退给供销合作社。一种人说双轮双铧犁好得很,热烈地欢迎它,千方百计克服困难,使它能够得到推广。这可以以黄岩县的同志为代表。
为了推广双轮双铧犁,黄岩县采取了许多措施,做了许多工作。他们认识到推广双轮双铧犁是促进农业生产大跃进的一项重要措施,全县党的代表大会曾经为此作出了相应的决议。并且由领导干部亲自动手,做出样子,取得经验,推动一般。他们不仅把这件事情写在自己的决议里面,而且认真做了许多工作,组织全体干部贯彻执行。黄岩县在推广双轮双铧犁中,从六方面采取了有力的措施:首先是多次进行示范、开展览会,组织参观,解决干部和群众的保守思想;其次是加强技术指导,队队训练农具手;第三是合理组织劳力,解决耕牛搭配问题,实行五定三保制度(五定是定人、定牛、定田、定质、定分;三保是保犁、保牛、保教技术);第四是在有条件的地区建立半机械化生产队,使双铧犁发挥更大的作用;第五是适应双铧犁的需要来整修土地,取消田塍、合并田块、加宽道路,第六是解决耕牛不足问题。为了推广双轮双铧犁,黄岩县有关的各个部门也做了许多工作,他们的确做到了全党动员,大家动手。供销、粮食、银行、手工业联社、农业部门都做了许多工作。黄岩县做了上述工作的结果是:五万多亩用双轮双铧犁耕的田地都比用木犁耕的增加了产量。增产的指数一般的达4.8%,高的如焦坑乡第一社1957年与木犁对照试验,高达33%。县农场用双轮双铧犁耕的田比木犁耕的每亩增产六十四斤。不仅黄岩县的试验证明了使用双轮双铧犁可以增产,节省劳动力,而且在嘉善县,在全省许多农业社和农场,都证明了双轮双铧犁的优越性。双轮双铧犁显著的优点是节省劳动力,提高劳动效率,减低劳动强度,耕得深,翻土匀,使土地蓄肥力强,使稻根扎得深,吸肥面大,因而,可以使农作物大大增产。一年多的实践证明:黄岩县的同志是真正的促进派,而不是促退派。双轮双铧犁不是糟得很,而是好得很。
鄞县的领导上对于推广双轮双铧犁做了些什么工作呢?他们仅仅举办过一次只有五十人参加的训练班,可是,就是这次训练班,也只到了二十多人,结果就没有认真进行训练,只好改为座谈会,参加座谈会的人既没有学会技术,又没有解决思想问题就散了。在春耕期间,他们也没有进行其他的组织工作。当群众大批退犁的时候,他们也没有采取应有的措施。
现在,双铧犁的优越性已经清楚地摆在我们面前。各种各样非难双轮双铧犁的论调,事实证明是没有根据的。为了从这件事情里面吸取教训,提高我们的认识,回忆一下当时我们所接触的各种各样的说法,不是没有意义的。
“农民耕田历来就是一头牛,两头牛怎样能够套在一部犁上呢?牛怎样能够合作呢?”事实证明,只要经过搭配,经过训练以后,牛就可以彼此合作,适应双轮双铧犁耕作的需要。黄岩县和其他县的不少的农业社都已取得了训练耕牛拉双铧犁成功的经验。
“使用双轮双铧犁,牛的负担太重了。”但据测量的结果,牛拉双轮双铧犁并不比拉木犁吃力,相反,二部木犁的牵引阻力还要比双轮双铧犁重11%。而且双轮双铧犁的拉力还是可以大大减低的。现在工农业部门已经在研究解决这个问题,并且已经有了结果,将来还会进一步改良。
“田小路窄,双轮双铧犁是无法使用的。”事实证明了:小块田可以改成大块田,田埂窄狭也是可以加宽的。把小块田改成大块田,把窄狭的田埂改成比较宽大的道路,这本来是发展农业生产的要求,可以大大提高劳动效率。把小块田地改大,这也是合作化之后实行农业技术革命带来的新的需要,而在合作化以后,也完全可能解决这个问题。可是,有些同志还是牢牢地被这种小块田地的状况束缚住,没有想到能够解除这种束缚,打破这种束缚。还有人拿农具手不会使用双轮双铧犁,或者开始使用不熟练的情况来否定双轮双铧犁的作用。他们不知道农具手的技术熟练程度也是会逐渐提高的。只要经过训练、经过实践就可以掌握这种技术。耕作效率可以随着农具手的操作技术的熟练程度的提高而相应的提高。温岭县联树乡联源社开始试用双轮双铧犁时,一天耕不到三亩,两天以后就提高到八、九亩。以后就耕到十二亩,当地木犁只能耕到四亩。这就是一个例子。
主观和客观的情况都在变化,而且是一定要变化的。
历史要求我们向前看而不要向后看。我们要作自然的主人而不要作自然的奴隶。人类社会发展的历史首先是生产发展的历史,是人们创造和发展生产工具的历史。我们的祖先为着发展生产,曾经经历了十分艰难困苦的道路,比之在推广双轮双铧犁过程中出现的困难不知要大多少倍。一切困难他们都克服了。难道目前推广双轮双铧犁的这一些困难就能够阻止我们前进吗?
本省由于复种指数的提高,大力开展兴修水利积肥运动,以及推行其他各种增产措施,在农业生产中已出现了推行增产措施和劳动力不足的矛盾。在实现了农业合作化之后,广大农民又存在着强烈的发展生产力的愿望。这种愿望表现之一是要求改良农具,学习技术、学习先进经验。因为只有不断改良农业生产工具和不断提高农业技术,才能解决推广先进增产措施和劳动力不足的矛盾,才能不断地提高农业生产的水平,也才能够不断提高广大农民的生活水平,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所规定的任务。
任何社会的生产力的发展,都表现在劳动工具的改进、劳动者的生产经验和劳动技术的提高上面。在合作化之后,要使我们的新社会的生产力向前发展,特别是获得飞跃的发展,最根本的问题,就是要抓住改进工具和提高技术这两个要素,使之不断地变革和进步。为了促进生产力的发展,我们现在的历史任务就是要在继续完成政治战线上和思想战线上的革命的同时,进行一个技术革命,通过这个革命,改变我们技术落后的状况,大大提高我们的生产力。
为了促进农业技术的革命,现在我们特别要注意的是如何总结和推广群众对于农业技术的改进和创造,把群众的创造加以普及、提高。忽视群众中出现的先进工具、先进技术、先进经验,是不对的。但是,排斥与拒绝外来的新的工具和新的经验,也是不对的。既要总结本地群众中现有的先进经验,又要推广外地的已经行之有效的先进技术和经验,善于根据本地的情况利用外地的技术和经验,并使之发展。
推广双轮双铧犁和其他的新式农具加上其他的技术措施,便可以帮助我们在农业方面进行这种技术革命。推广双轮双铧犁和各种新式农具,便是对农业进行技术改造、把农业引上现代化机械化轨道的伟大的开端。我们采用或推广了各种各样的新式农具,便是在农业技术革命上前进了一步。所以,对于推广双轮双铧犁采取什么态度,实质上是我们要不要进行农业技术革命的问题,要不要发展生产力的问题,要不要八百斤的问题。在推广双轮双铧犁这个问题上存在的根本分歧就在这里。
农业生产方面的右倾思想,往往表现在对待新的耕作制度、新的农业技术、新的农具的学习和推广上。勇于革新就会促进农业生产力的提高;因循守旧就会阻碍生产力的发展。促进或者阻碍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革命派和保守派的区别所在,我们应该作革命派而不要作保守派。
任何一种新的工具的产生不会没有缺点。整个生产工具发展的历史,说明生产工具的发展也是由不完善走向完善的,许多缺点要在生产实践中加以克服。许多生产工具也需要根据不同地区的特点加以改造,使之因地制宜,适应不同地区不同情况的需要。开始适宜于在北方使用的双轮双铧犁要在南方水田区推广,的确有一些不适宜的地方。可是,现在看来,这些不适宜的地方都是可以用改进双铧犁的办法来加以克服的。现在我们根据水稻地区的特点来改进双铧犁,已经取得了初步成绩,已经初步克服了原来双轮双铧犁存在的不适宜于在水稻地区耕作的缺点了。这也是革命派和保守派不同的地方。革命派相信和扶持新事物的发展,帮助它克服某些缺点,使它成长壮大;而保守派则是碰到困难就低头退缩,觉得什么事情都不容易办到,他们对水稻地区推广双轮双铧犁、对争取实现八百斤、一千斤,都采取怀疑态度。现在已经兴起并且日益高涨的农业生产高潮,广大的群众争取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高度热情,正表现着广大群众的无穷无尽的力量,在党的领导下,一定能够将理想变成现实,扫除保守派的悲观论调。
推广双轮双铧犁一定要采取亲自试验,典型示范,参观表演,用事实说服群众的方法;一定要帮助群众掌握技术,创造顺利使用双轮双铧犁的条件;一定要继续在不同条件下继续进行试验;对于农具手进行正确的选择和认真的训练。放任自流,或者简单化的不根据具体条件而盲目追求推广的数字也是不对的。
历史的经验告诉我们,是不是站在群众前头去领导群众,这是考验党的领导、考验每个共产党员的重要关键,我们应该站在群众的前面去领导群众而不要迁就群众中落后的情绪,坚定地支持先进的与新生的事物,推动生产力的发展。这就是在推广双轮双铧犁这件工作中我们应该吸取的重要教训。


第4版()
专栏:

  双轮双铧犁可以普遍推广
浙江农业机械会议争辩后得出结论
本报讯 浙江日报消息:浙江省农业厅、工业厅等有关部门最近联合召开全省农业机械会议,集中研究了如何在全省范围内有步骤、有计划地推广和使用农业机械,以适应农业生产大跃进的需要。
双轮双铧犁能否在浙江省推广?是这次会议上争论最多的问题。很多代表对在浙江省推广双轮双铧犁抱着怀疑态度。他们说双轮双铧犁太笨重,粘土田不能耕,山区田面小不能耕,缺牛地区根本没有条件推广,有牛地区推广也有困难。总之,困难很多,认为双轮双铧犁还不如木犁好。
但是事实并不是这样。嘉兴专署农业局武佐望同志贴的大字报上说:“嘉善和长兴两县的自然条件是基本上相同的,但是这两个县使用双轮双铧犁的情况完全不同。嘉善县有水田五十四万亩,是平原低田地区,可以使用双铧犁耕作的土地占总耕地的70%;全县有五千八百十三头水牛,共推广了七百三十六台双轮双铧犁。长兴县有水田六十四万亩,有平原也有部分山区,可以使用双铧犁耕作的土地占总耕地的60%;全县有八千一百九十八头水牛,共推广了二百九十一台双轮双铧犁。1957年春耕,嘉善县使用的双铧犁占推广数的68%,耕了一万八千六百亩田;长兴县使用的双铧犁仅占推广数的17.1%,耕了二千七百五十亩田。1957年嘉善县又推广了六台双铧犁,长兴县没有推广,相反还盲目退犁二百七十五台。这是为什么?原因是嘉善县做到了这样三点:①领导深入、决心大;②技术传授好;③解决具体问题好。长兴县没有推广是什么道理呢?要请他们自己来答复。”他的意思是这不是实际困难,而是思想问题没有解决。
代表们还用充分的事实证明:双轮双铧犁在山区的大部分地区也能使用。建德县是本省主要的山区县份之一,可是这个县的三都乡三社都在1955年和1956年两年中,共买了十部双轮双铧犁,几年来全都使用起来了。特别是在1957年秋旱季节,土硬,木犁耕不动,后来用双铧犁来耕,耕得又深又快,保证了秋玉米的及时播种。由于多次的增产事实教育了社员,社员对双铧犁的评价很高,说双铧犁是“增产犁”,从此不愿再用木犁了。1957年该社又增添了七部双铧犁。除建德外,松阳、龙游、衢县等许多县山区也都有这样的事实。
双铧犁究竟能不能增产?嘉兴地区代表的发言最有说服力。两年来,嘉兴地区有无数的事实证明:凡是用双铧犁耕作的土地,不论水稻和春花都比木犁耕作的增产。1957年据嘉善、嘉兴等县二十二个对比试验来看,在同样土质、品种、施肥水平和栽培管理等条件下,用双铧犁耕作,连作稻要比木犁耕作的增产8.4%,间作稻要比木犁耕作的增产12.2%,单季晚稻要比木犁耕作的增产13.6%。据嘉兴农业试验站和嘉善、平湖等地在油菜、棉花田上用双铧犁耕作的试验,在同样条件下,用双铧犁耕作的,油菜每亩平均产量比木犁耕作的增产58.7%。根据各地对照试验增产的幅度推算,以每亩增产五十斤粮食计算,两年来整个嘉兴专区由于使用双铧犁而增产的粮食达六千万斤。
有人说:双铧犁比木犁增产是肯定的,但是效率不高,抵不上二部木犁。这话也是不确实的。如嘉善县凤桐乡庆丰社用双铧犁耕草子田,一天一般可耕十二到十三亩,最高可以达到十八亩多,比二部木犁一天耕十亩田增加20—30%。
会议经过大争大辩,一致肯定了双铧犁的好处,决心1958年要在全省推广双铧犁三万部,并且要使它们发挥作用。最后,还检查了前几年推广双铧犁中的一些缺点,提出今后要加强训练农具手的工作,慎重选择训练对象,多作田间操作试验,合作社的经营管理也要跟上去。特别是要认真解决耕牛调配和农具手的工分问题。


第4版()
专栏:

  接受批评 立即改正
鄞县决定发挥双铧犁的作用
本报讯 浙江日报消息:中共鄞县县委看到报纸上批评他们对推广双轮双铧犁工作放松领导的消息后,已经从领导思想和作风上作了初步检查,决心改进今后的工作。1958年不仅要求把已经退回的全部双轮双铧犁重新推广下去,而且在春耕生产中全部使用起来,发挥每部双轮双铧犁应有的作用,使之成为争取今年大丰收的重要关键之一。县委打算立即采取以下几个措施:
第一,自上而下发动干部和群众,在总结生产经验教训的同时,总结使用双轮双铧犁的经验教训,教育全体党员、干部明确实行农业技术革命的重大意义和应抱的态度,迅速掀起一个规模巨大的群众性的技术革命运动。
第二,县委准备召开本县使用双铧犁成功的先进单位的座谈会,总结现有的先进经验,广泛传布、推广。同时决定于2月初组织农业参观访问代表团去黄岩县参观学习双轮双铧犁的操作技术和使用双轮双铧犁获得显著增产的经验。并打算在春节前后全县举办二期农业技术训练班,训练一批农业技术员和新式农具手,解决双轮双铧犁的操作技术问题。
第三,认真解决推广当中的各种实际困难。组织各有关部门从各方面积极支援合作社采用双轮双铧犁和其他新式农具。


第4版()
专栏:

  老农易显云
创造木制双铧犁
本报讯 四川边远山区屏山县火车头农业社老农易显云创制的木制双铧犁,经宜宾专区农业领导部门试验鉴定,认为适宜山区小块田间操作,能两面犁,转弯方便,功效一般比木制单铧犁提高70%左右。中共屏山县委准备在今后五年内把全县现有旧式单铧犁,全部改为木制双铧犁。全面推广后,一年就可以节省三十万个劳动日,还可节省50—60%的牛力。
(饶学诚)


第4版()
专栏:

  十五省冬季造林两千多万亩
新华社4日讯 全国冬季造林已取得巨大的成绩。从去年11月下半月到今年1月下旬,据湖南、江苏、安徽、广东、广西、贵州、四川、浙江、福建、河南、湖北、甘肃、陕西、山东、河北等十五个省的统计,造林面积共达两千多万亩。
在大面积造林的同时,江苏、山东两省还完成四旁植树近两亿株。
去冬今春各地的造林运动突飞猛进。进度最快的江苏省已造林五十多万亩,占1958年计划的70%。江苏省长江两岸一千零十公里长的堤岸绿化任务,原规划两年实现,1月上旬召开造林动员大会以后,不到一个月就已经全面完成。目前正继续向运河两岸、洪泽湖周围、淮河、总干渠、大堤等地进军。另外,还计划在今春完成四旁植树八亿五千万株。
湖南省造林已完成近三百万亩,占今年计划任务的59%。其中湘潭专区、衡阳专区,以及湘阴、望城、衡山、攸县、常宁等十七个县,已经完成或者超额完成了全年的造林任务。有的地方已经出现和正在营造千亩林、五千亩林、万亩林。湖南省还大力开展粮林结合运动,各县在造林地进行粮食间作的面积,分别要求达到占总面积的40—95%。为了保证造林质量,各县建立了造林专业队二万五千多个,对新造林进行常年的保护和扶育工作,并开展“四查五比”,使幼林的成活率普遍提高到90%以上。
河南省到1月21日已造林一百四十八万多亩,额超31%完成冬季的造林计划任务,并且毫不停歇地展开春季造林运动。许昌专区除超额一倍完成冬季造林任务以外,已经为今后造林整地三十多万亩。
安徽省已完成造林面积一百二十八万多亩,占去冬今春任务的31%。皖北的萧县、灵璧、宿县等地已经超额完成任务。


第4版()
专栏:小资料

  双铧犁也能在稻田里使用
双轮双铧犁原来是耕旱地的农具,但是经过改装,也可以在一些水田里使用。浙江、广东、湖北和安徽等省都作过改装的试验。试验的结果是:在稻板田(田里虽有水,但人、牛、犁在田里都不下陷)不经改装就可以使用。在浅泥脚的水田(泥脚深度二十到三十公分)里,只要经过局部改装也能使用。
所谓局部改装,以浙江省说,主要是把铁轮改为空心宽木轮,同时在犁壁、犁铧上略加改变。轮子经过改装以后,轮子和土壤的接触面增加了,土壤单位面积所承受的压力减轻了,轮子下陷的程度就缩小了。安徽改装轮子的方法和浙江等地不同,它们是在铁轮下安装上木拖船,用这种办法克服轮子下陷的毛病。
双轮双铧犁附装上切稻根铲以后还可以用来消灭稻根中潜藏的过冬螟虫。据华东农业科学研究所试验,一人一畜每天可铲稻根十五市亩。在田面平整和土壤湿度适中的情况下,用这种办法杀死的三化螟虫约占被切割稻根中螟虫总数的65%—85%。


第4版()
专栏:

高潮日日高
  邓拓
奔腾澎湃的整改高潮和生产高潮,把湖北省广大的干部和群众推上了新的水平线。他们的水平还在继续提高,因为整改和生产的高潮正在日日高涨。
在湖北省的整改高潮和生产高潮中,工作比较先进的县份有好几个,其中有一个是红安县。
当我到达红安县的时候,处处都有许多振奋人心的标语。吸引力最强的一个标语写道:“决心苦战十年,扭转乾坤!”这个标语充分地表现了湖北省的,特别是红安县的人民群众的革命干劲。这是非常值得钦敬的伟大的革命英雄气概。
红安县制订了十年远景规划,苦战十年的意思就是要为实现和超过十年远景规划而奋斗。但是,红安县的自然条件却不如邻近的一些县份。它同麻城、黄陂、孝感等县比较起来,土地要贫瘠得多了。全县总面积约有三百三十万亩,可耕地只有四十四万多亩。并且山岗的土质很薄,有许多岗地只有七公分的土壤,底下便是岩石。正因为这样,红安县就加倍努力改变自然条件,决心扭转乾坤。
这里是我们党领导的土地革命时期的老根据地之一。1929年的秋天,徐向前同志指挥的中国工农红军第十一军解放了旧湖北省的黄安县城,把黄安改名为红安。现在红安县的名字就是由此而来的。目前全县三十八万人掀起了普遍的整改和生产的高潮。全县干部在整改中普遍地转变了领导作风。在这个基础上,县委又提出了发展生产的新口号:“三十八万人民搞生产,一人一条计,实现粮食油料双千斤”。这就是说:全县要达到平均粮食亩产一千斤,油料亩产也是一千斤。
但是,这个指标一拿到群众中去,马上又被突破了。例如七里区福德乡的干部,讨论了县委所提出的1958年的农业增产指标以后,表示决心要做到亩产粮食、花生和其他油料共三千斤。各区、各乡几乎都提出了新的增产指标,并且提出了各种增产的办法。
为了农业的增产,县委提出了三个关键问题。这就是:第一,普遍建设水利灌溉工程,争取1958年消灭旱灾。截至1月24日,全县中、小型水利已经完成二千零十二处,目前正在施工的还有一千四百五十七处。第二,大量增加肥料,开辟肥源,努力积肥。口号是:“把谷蔸拣净,把田埂砍净,把地边铲净。”这样积肥又多又快,又能消灭螟虫。目前全县积肥已达一亿二千万担以上,等于过去全年的施肥量。在春耕以前,全县还要增加积肥八千万担,共为二亿担,使今年的春耕有最优越的条件。第三,保持水土,培厚土层,改良土壤。在许多砂岗地上栽培适宜生长的果木和树林,挑土加厚土壤过薄的岗地,并且增加肥土,改良土质。全县在半个月以前开了一次四千多人的大会,各区、乡、社和生产队的干部都参加了。区与区、乡与乡、社与社、队与队之间都提出了革命竞赛的条件,写了决心书,并且早已行动起来了。
“怎么样,实现计划有把握吗?”我问一位年青的农业生产合作社的主任兼支部书记郭继泰同志。
“1958年实现双千斤没得问题!消灭旱灾也没得问题!”他做了非常肯定的乐观的回答。
郭继泰所在的农业社名叫“杏花乡建苏农业生产合作社”,是全县最大的一个社。县委第一书记程鹏同志的试验田也在这个社里。全社有一千二百六十一户,五千七百零八人;有水田四千一百一十二亩,旱地一千七百十一亩;分十个耕作区,七十二个生产队;有男子全劳动力一千二百八十二个,半劳动力五百零四个,妇女全劳动力四百四十二个,半劳动力二百四十一个。这个社的工作进度很快,充分表明了群众生产高潮日日高涨的形势。
目前虽然是冬季,是平常人们所说的农闲季节,但是现在的农民群众却完全把冬闲变成冬忙了。为了1958年的生产大跃进,广大农民正在加紧积肥和兴修水利,他们每日都有新的成绩。建苏农业社在五天以前的统计,全社积肥五十万四千担,最近五天,这个社又积肥二十二万六千担,平均每日增长四万五千担以上。现时全社已经完成的积肥总数字是七十三万担,这比去年插秧的时候增加了五万担。社员们正在自下而上地提出,要增加积肥到一百万担。同时,他们正在兴修十二个小型水库,增加灌溉面积,保证1958年农业生产有一个新的大跃进。
每个乡最近都召开了群众性的动员大会,每个农业社、每个生产队以及每个人都鼓足了劲头,掀起了大规模的生产竞赛的热潮。许多农业社不但发动全体社员,深入地辩论和制订了全社的规划,并且由各个生产队提出了具体的计划指标,由每个社员提出保证实现这些指标的办法。这样,就使人人心中有数,明确认识奋斗的目标,勇往直前,毫不踌躇。他们每天都做出新的成绩。特别是由于领导干部带头,群众的生产积极性不断地提高。
县委第一书记程鹏同志,在黄昏的田野里,同农业社的男女社员们一样地劳动。在他的试验田里,条播的冬小麦长得绿油油的,比右邻的富裕中农秦必权点播的麦苗高出一倍。程鹏同志在一亩地里下了一百六十担基肥,又经过了三次追肥。这就激起了群众的干劲。生产队长秦昌祺连夜开会,增加施肥,每亩达到一百二十担,另加五十斤油饼。这个生产队的丰产地去年每亩收下花生一千二百五十六斤,小麦八百二十五斤;今年要争取花生亩产一千三百斤,小麦千斤。他们说,这是程书记带头的结果。
群众对于程鹏同志的试验田有很高的信心,因为他在1957年种的水稻,早晚连作,亩产一千三百零八斤,花生亩产约一千五百斤,比一般农民的产量多一倍。因此,近来在建苏农业社五峰岗的生产队里,流传着一首新歌谣,它说:“书记动了手,丰产到处有,水稻一千三,花生翻一翻。”程鹏同志还帮助他们建立和发展了果园及其他副业。这个生产队的队员们又编了一首歌,描写他们的生产和生活的远景。这首歌写道:
“北山茶花遍地开,
东园蜜桔金黄,
苹果雪梨围湾长,
庭前花草四时香。
粮油满房,
养鱼满塘,
猪羊满圈,
蜜蜂四下忙。
户户收入千有余,
人人脸上发红光。”
现在他们已经培植了很大的一片茶山,又用米丘林的方法栽活了蜜橘八十株,米辣子二百株。还有苹果三千株,梨子一千八百株。他们对各种副业生产分别提出了先进的指标,养猪也要保证每头达到三百斤重。这一带的乡村开始改变了过去穷苦的面貌,社员的生活也有了显明的改善。有一个女生产队长秦凤姐,一家六口,过去是赤贫的农民,合作化以后家庭收入年年增加。1957年全家的农业收入四百多元,副业收入二百多元,共六百多元。她同她所带领的生产队,积极性在不断地提高。我看见她在岗上犁地,天黑了还没有收工。
由于社员群众的生产热情不断高涨,许多生产队根据社员的要求,每逢有月亮的夜晚就都开夜工,赶修水库和积肥。他们唱着一首短歌:
“早上工,晚收工,月亮底下比英雄。”
在这轰轰烈烈的生产高潮中,领导工作怎样走到群众的前面去?怎样使群众的热潮不断地高涨呢?我向程鹏同志提出了这些问题。他谈了几点很好的经验,这就是:第一、领导的思想作风首先要有巨大的跃进,才能组织生产的大跃进。第二、大家都要下去,到群众中去领导群众,人到那里就在那里参加生产,哪里有问题就在哪里解决。第三、对于群众中先进的新事物,要给以大力的鼓励和支持。第四、抓住新鲜事物,提出行动口号,一浪接一浪,忙而不累。第五、干部带头有重点地培养典型,做出榜样,加以推广。第六、多想,多问,多研究,多同群众商量,多总结群众的经验,加以提高。这些经验,听起来似乎很平常,做起来却颇不容易。我从实际考察中看到,红安县委是从艰巨的实际工作中取得这些经验的。这些经验对于全国各地党政机关组织和领导群众生产高潮具有普遍的意义。我打算根据考察所得,继续把这些经验向读者做一些介绍。


第4版()
专栏:

  天山深处的农村水电站
在天山深处的新疆乌鲁木齐县的东沟乡,自1957年5月间建立了水电站后,家家安上了电灯,社社装上了喇叭。入夜,电灯齐明,欢乐的民族歌曲,此起彼伏,响成一片。这个一向沉寂荒凉的山区,现在却变得生气勃勃了。
东沟乡水电站是利用天山上的泉水发电的,电机的容量二十四瓩(不久将换装四十瓩的发电机)。这个水电站的工程是依靠五个农业社的群众力量修建起来的,一共投资十二万多元,国家负担了七万多元的电机和电线费。现在供应当地学校、卫生站、食堂、供销社和农业社四百多盏电灯照明。
水电站的兴建给山区农村的电气化照亮了美丽光辉的远景。在一两年内,东沟乡要建立电动锯木厂、面粉加工厂和榨油厂,各农业社也作出了用电生产的计划。东湖农业社今年将建立电动打麦机、孵卵机和电磨等,社主任杨志新自豪地说:“我们的山村渐渐走向电气化哩!”
东沟乡水电站的建成,不但使山村繁荣,而且把山区人们的心和全国各地紧紧的连在一起了。每当晚饭后,社员们就聚集在收音机和喇叭筒的旁边,认真地收听全国各地建设的消息,特别是来自遥远的北京的声音。前些时,当他们听到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播出的振撼人心的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和转播毛主席在莫斯科的讲话录音后,他们兴奋地到处奔走相告,大大地鼓舞了建设山区的信心。五星农业社的社员说:社会主义的光芒照亮了边疆的山区,咱们要让戈壁变绿洲,穷山沟变成米粮川,山区的建设大有可为哩!
郝健


第4版()
专栏:

  揭阳县新西河水库大坝工地一角。 郭伟祺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