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2月28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灌溉农田·改善交通·发展工业
综合利用山区小河一举三得
本报讯 湖南省领导部门正计划“综合利用山区小河水利资源,推动山区工农业生产迅速发展”。湖南省委和省人民委员会已经派出由交通部门、航运部门、水利部门、森林工业部门、工业部门的工程技术人员组成的三个工作组,春节后分别到汝城、平江、永顺三个山区县,对三条小河道进行全面勘测和设计,使小河经过综合治理,既能灌溉农田,通行船只和木排,又能装置水轮机或小型发电站,发展小型地方工业。省委和省人民委员会计划在这三条小河道上取得综合治理、综合利用的经验后,便逐步在全省山区推广。
湖南省委和省人民委员会所以这样重视山区小河道的综合利用,是根据湖南山区雨量充沛,山上草木茂盛,小河流多是常年流水的特点提出的。据初步调查,全省分布在山区的小河道有一千条以上。这些河道经过整治和综合利用,就可收到以下几个方面的效益。第一,从发展山区交通来说,修河是最经济的,开辟一公里的小河航道,一般的比修建一公里公路的投资要便宜十分之九以上。木帆船的运费,也比汽车运费低廉近一半。如果四通八达的山区小河道都能通行木帆船,即可节省大量劳动力。第二,从农田灌溉来说,因为山区河流的坡度比较大,在小河道的上游节节筑坝、造闸,开辟渠道,可以引水灌田。这不仅有利于山区,并有利于下游,因为滞洪蓄水的作用,将降低下游洪水与枯水的水位差,使小河道清水长流。第三,从发展地方工业来说,这些小河道经过整治后,都可以在沿河的堤坝上,装置利用水力的机械(如碾米、打纸浆、锯木等),为地方工业提供廉价的动力,并使农业社也有可能办一些农副产品的加工厂。如果全省的小河道都能这样的综合利用,从多方面发挥效益,毫无疑问,将对发展山区经济起到很大的作用。
湖南农民对这些小河也曾利用过。如在河边安装筒车、水碾、水碓、水磨等,但过去在分散的小农经济的条件限制下,效益很小。解放以后,航运、森林工业、水利等部门也都花过不少的人力和物力,进行开辟航道,筑坝蓄水等工程,但由于当时缺乏统一领导,全面规划,这些工程主要对一个部门发生作用,还不能从多方面发挥它的效益。
最近,在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和黔阳专区,已经有了一些综合治理综合利用小河道水利资源的典型事例,这对于湖南山区工作干部是很大的鼓舞。吉首县用民办公助的办法,整治并综合利用了一条千年死水——丹青河。这条河在吉首境内长五十五公里,上下游的水位差达五十四公尺。从去年9月间开始测量设计,由于沿河群众积极参加,只花三个月就整治好了。现在,这条小河上建立了四座简易船闸,常年可以通行载重三吨到五吨的帆船(只此一项,每年就可节省二万多个靠肩挑背负来运输的劳动力);建立了十七座巨型筒车,一年四季可以提水灌田;安装了水碾十三部,可以作为碾米、榨油的动力。吉首县领导机关还计划逐步在沿河建立榨油厂、酿酒厂、粮食和饲料加工厂、农具修配厂等小型地方工业,将来这些工厂都可用小型水电站和水轮机作动力。会同县广平河也作了同样的综合治理和利用。
不久前中共湖南省委召开的农业生产会议上,许多山区的县委书记在讨论生产大跃进的时候,一致认为省委提出的整治和综合利用山区的小河道,对于促进和发展山区生产、交通有巨大的作用。并认为现在已经具备了综合治理、综合利用山区小河道水利资源的条件,因此,湖南省领导部门决定作出全面规划,并先在试点进行工作,取得经验后即在全省推行。


第5版()
专栏:编后随笔

一把金钥匙
湖南省在新春又开始了一件新的工作——逐步使全省山区的小河道为人民作出大贡献。这样作可以一箭三雕:灌溉农田,改善交通,发展工业。
过去,人们谈到利用水利资源,每每忽视了小河道。这是因为人们只看到它的短处:河流短,水力小,位置分散。但是,湖南省的同志从另一方面来看这问题:小河道虽短,但终年有水,大可利用;位置分散,正好利用来联系广大的山区。基于这种认识,一反过去不加领导的态度而为统一领导,全面规划,综合利用。于是一向不大为人注意的小小河道,现在,成了打开开发山区、繁荣山区、建设山区的金钥匙。
南方有许多山区自然条件和湖南大同小异,如果都能学习湖南的办法,把千千万万小河道综合利用起来,那作用真是不可估计。


第5版()
专栏:

河北省领导部门发出进军号召
苦战三月力争夏季大丰收
要求各级党委第一书记带头打响第一炮
本报讯 据河北日报报道:河北大部地区秋麦即将返青,部分早熟作物正在播种。河北省领导部门认为必须抓紧时机,立即造成一个规模壮阔、声势浩大的力争夏季丰收的高潮。24日,河北省委和省人委共同发出指示,要求全民紧张动员起来,把一切农活安排好,把所有劳力组织好,千方百计,克服困难,鏖战三个月,打响第一炮,力争实现夏收粮食八十亿斤,争取一百亿斤的计划。
1958年河北省农业生产计划最后修订为粮食总产量达到二百五十亿斤,并且争取超过。实现了这个计划,河北省就可以基本上改变缺粮面貌,实现粮食自给。为了实现这个光荣艰巨的增产计划,首先要求今年夏收作物面积扩大到四千五百万亩以上,总产量达到八十亿斤,争取一百亿斤。实现了这个计划,对于进一步地鼓舞广大干部和群众的革命干劲将会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同时也将为实现全年生产计划奠定下巩固的物质基础。
指示说,打响全年生产大跃进的第一炮,必须广泛地培养大面积丰产田。通过丰产田的先进示范作用进一步带动一般田的普遍增产。小麦丰产田应当进一步扩大,连同其他早熟作物丰产田扩大到二千万亩,平均亩产三百二十斤。实现了这个计划,加上一般增产的二千五百万亩,不仅八十亿斤的产量可以确保,而且一百亿斤的争取指标也有可能实现。
指示说,在力争夏季作物大丰收的斗争中,对于全面加强田间管理必须紧紧抓住以下几项关键措施,按照生产需要一直贯彻到丰收实现。
第一,秋麦返青前抓紧时机进行轧麦、耙麦,作好麦田保墒和补苗工作。
第二,去秋缺雨,冬季少雪,今年春麦底墒更差,因而及时灌水就更成为力争丰收的一项主要措施。各地对现有的和继续发展的水利设施要尽先用于灌溉夏收作物,必须及早作好提水工具的安装和灌溉沟渠的整理,保证浇水及时。
第三,要求春播早熟作物,大量施足底肥,以促进根系发育,健壮生长;并对所有夏收作物都能普遍施上追肥。
第四,为保证春播作物的苗壮苗旺,在增肥增水的情况下,必须早锄多锄,作好松土除草保墒,利于作物根系发育,并作好春播早熟作物的拌种浸种防病防虫工作,特别地下虫害严重和历年易生麦红蜘蛛的地区尤须加强事先的预防和及时的检查除治工作,保证不因虫害减产。
指示说,夏收作物较多的地区,这第一炮要求由各级党委第一书记带头打,夏收作物较少的地区也要由一位书记或政府负责同志专责领导。省委和省人民委员会将组织检查组,由书记、省长率领分赴各地检查推动以麦田管理和春耕生产为中心的生产高潮。


第5版()
专栏:

“变淮北为江南”
安徽省淮北宿县桃山农业社1954年把三百多亩粒米不收的老鳖窝改种水稻成功后,稻田面积年年扩大。今年改种稻田的面积将由1957年的二千余亩扩大到四千七百五十余亩。下图是桃山社的社员们正在挖塘蓄水,扩大种稻的灌溉水源。
左图:“日出之前一方土,日落之后又一方”这个生动的口号鼓舞着大家的干劲。淮北濉溪县一个工地上的人们在日落时还不收工。
  新华社记者 齐观山摄


第5版()
专栏:

打好跃进的第一仗
田喜盈
今年各地区和各个农业合作社所制订的生产计划,多是大幅度增产的跃进计划。为了保证计划的实现,首先要保证夏收作物大丰收。河北省最近提出“鏖战三个月,打响第一炮,力争夏季作物大丰收!”的战斗口号,这不仅对河北省有重大意义,对全国也有重大意义。
我们知道,夏收作物(主要是小麦)在长城以南、淮河以北的广大地区的农业生产中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没有夏季丰收,光靠秋季丰收,要完成全年生产计划是不可能的。反过来,如果夏季作物大丰收,加上秋季作物的丰收,就能保证完成全年计划。即使秋季遇到一些灾害,日子也比较好过。这是说的北方。在南方各省来说,夏收作物也不可轻视。南方小麦产量虽然比北方小,但是商品率大。如果小麦大量增产,就能使国家获得较多的商品粮,同时也能使农民增加收入。夏收作物中的油菜,主要是南方各省生产的,这一项对于保证国家油料生产计划的完成更有重要意义。所以,夏收在南方各地虽然被称为“小春”或“小季”,但是决不应当小看它。
今年夏收作物的生产,具有空前有利的条件,就是水和肥料大大增加了。春旱和缺肥历来是争取夏收作物丰收的最大障碍。现在很多地区这种障碍基本上不存在了。我们应该利用这样的大好条件,积极扩大春季灌溉面积,更多地给庄稼追肥,并且加强其他培育措施,以保证夏收作物的大丰收。
要打好这第一仗,不能没有坚强的指挥。现在迫切需要的是各级党政领导机关把致胜的主动权掌握到手里,抓紧时机,采取措施,组织力量,积极行动,把田间管理做得十分周详,精益求精。河北省从省到专区,正在以负责干部为首组织大批干部分赴各地检查,要求做到乡乡走到、社社检查、分类排队、发现问题、解决问题、发现先进、鼓励先进、推广先进经验,这是十分必要的。一个规模巨大的加强麦田管理的群众性运动,即将在河北省的广大地区出现。
今年各地农村工作干部和乡、社干部都在准备种试验田,现在是大家大显身手的时候了。客观形势要求农村工作同志们赶快到农业社里去,到生产队里去,首先把夏收作物的试验田划定,并且认真地培育起来。只要各地能普遍通过种试验田切实改进了生产领导,争取夏收作物大丰收这一仗是能够打胜的。


第5版()
专栏:

少花钱多办事 不花钱也办事
吉林一百个农场今年要有盈余
新华社长春26日电 吉林省一百个国营农场经过勤俭办场的大辩论,决定贯彻少花钱多办事或不花钱也办事的原则,今年做到不但不赔钱,而且要盈余一百四十四万元。
各农场首先决定把非生产开支减缩到10%以下。除工业产品外,筐篓和小农具一般由职工自己动手做。今后新建畜舍,一律修成简朴的牛马棚、猪羊圈和鸡鸭架,造价每平方公尺降到十元以下。职工宿舍普遍采用自建公助办法,开支要比过去减少80%。
各农场还以革命精神紧缩机构,推行适合农业特点的各种组织劳动制度。各农场脱产管理人员将大大精简,使脱产管理人员从占总人数12%减到1.5%—2%。各场一律取消科、室机构,成立在场长领导下的综合办公室,掌管日常事务。在作息时间上,改变不问忙闲、遇假日就休息的习惯,提出和农民一样“起早贪黑”的口号,实行农忙不休息的办法,保证完成生产任务。
各农场从2月起推行包产、包成本、包利润的“三包”制度,实行新的付给劳动报酬办法,即每月预付60%—80%的工资,其余在年末结算时再付,如果完成计划或超额完成计划时,便可得到全部工资或获得超额奖励。推行“三包”制度后,劳动效率已普遍提高,长春畜牧农场出勤率上升到100%,刨粪、送粪、纺麻绳等六项作业各超过劳动定额50%—100%。在春节期间,全省一百个农场普遍实行轮流休息,歇人不歇车,突击送粪。
在反浪费、反保守、勤俭办场的基础上,各农场重新修订了粮食生产指标。今年就有二十五个农场每垧产粮指标达六千斤。争取再有三年,全省各农场每垧产粮从1957年的二千一百四十四斤提高到六千斤(每亩四百斤),保证五年计划三年完成。


第5版()
专栏:

曙光农场从亏损到盈余
丁履枢
黑龙江国营曙光农场,1956年由于经营管理不善,盲目花钱,生产成本增高,全年共亏损七十八万多元。人民日报在1957年3月发表“降低国营农场生产成本”的社论,曾对这个农场提出了批评。
1957年,曙光农场接受党报批评,发动全场职工全面地检查了1956年的工作,坚决贯彻勤俭办场的方针,以致在和前年大致相同的情况下,获得了二十二万多元的利润。
曙光农场贯彻勤俭办场方针是从制定精打细算的计划着手,大力削减各项费用。场部首先总起来算大帐,算收入,算支出,把收入建立在稳妥可靠的基础上;着重压缩成本,特别是削减间接生产费用,使成本从计划上降低下来。再据此确定每个生产队的计划控制指标。然后,场长亲自率领农业、机务、会计、供应等部门的负责人,深入到第二生产队,具体地协助算细帐,制定计划。他们通过查田定产按地块确定产量后,集中力量压低成本。首先算技术措施。开始时产生了单纯为降低成本不注意保证增产的偏向。例如怕成本高就不想使用粪肥了。纠正这一偏向后,在技术措施上压低的成本是:(1)改单独作业为复式作业,普遍减少了一遍耙地;(2)采取晒种和种子处理,把种子发芽率由85%提高到90%。其次是算物资消耗。发动职工本着利用旧家底过穷日子的精神,一项一项地细算,把消耗减少到最低限度。接着彻底清查家底,除根据算细帐制定的计划满足需要外,多余物资一律冻结。再次是算农机具修理费,按每台拖拉机、每台农具,一台一台的细算,分别定下来。最后总起来算单位面积成本和粮食每斤成本,反复的算,直到成本低于场部指标为止。
领导干部在第二生产队摸好试点之后,然后分头深入各生产队,同样协助算细帐制定计划。这样算细帐,在降低成本上起到很大的作用,特别是在物资消耗和费用支出上,大大降低下来。例如各生产队算细帐以前提出的物资供应计划中,要求购买麻袋一万条,经过算细帐清查家底后,各个生产队的麻袋不但不缺,反而交回场部一千多条。春耕期间本来要求供应零星生产工具费一万九千元,算细帐后减为五千元。农机具修理费用也比原计划减少三万多元。通过这种方法制定的计划,使单位面积成本比1956年降低了47%。
为了发动群众加强农场经营管理,该场在算细帐制定计划的基础上,实行了财务包干制度。场部把成本支出总额和各项生产费用,分开大项目,明确地定出来,分别包给生产队,要求只准降低,不准超过。生产队里为了依靠职工贯彻包干制度,把土地划分成若干个专责区,按制定计划时讨论确定的每块地的产量和用工、用物标准,分别包给各个小组,按小组实行包产、包工、包物和固定专区(固定土地)的“三包一固定”的专责制度。把生产工具(低值易耗品)分别交给小组自行管理,属于个人使用的交给个人保管,属于小组公用的,组内指定专人管理。对于每块地每项作业用工多少,都明确地定出来,由小组掌握,不准超过。这就使经营管理上具有了比较广泛的群众基础。场部则按业务系统严格控制各项支出。属于技术措施方面,计划外的必须报经农业技师审查、会计室同意,并经场长批准,方准进行。
由于职工们一致努力节约,物质消耗大大减少。例如前年麦收时苫粮食全部是四元多一领的席子,去年全部是职工们自己割草编的草帘子;前年各项物资丢失损坏难以数计,去年则根本没有损失,因而使低值易耗品的摊消费用由十一万二千多元,降低为二万五千多元。机具修理方面,由机务工程师统一控制,根据每台机车完成的工作量,发给带金额的修理券,因而修理费用由四万七千多元降低为一万九千多元。
这个农场还加强了基层核算工作,这在减少停工、窝工,提高劳动效率上起到很大的作用。
通过上述一系列的工作,1957年的生产成本大大降低下来了。小麦每公顷成本由1956年的二百五十八元降低为一百六十元,大豆由二百十三元降低为一百四十三元。总起来按单位面积成本计算比1956年降低了五十三万九千多元,比计划降低了九万三千多元。
曙光农场的事实,生动地说明,认真贯彻勤俭办场方针,是办好农场的根本关键。这个农场从严重亏损变为生产有利润,是十分鲜明的对比!
曙光农场在经营管理上虽然已经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可是他们还存在不少问题。例如管理机构庞大(非生产人员占职工总数的17%),以及非生产支出中编余人员工资和干部培养费过多等。以上二项如能加以改进,就可以降低成本十万元以上。另外,畜牧生产搞得不好,赔了八万二千多元。由此可以看出这个农场在降低成本上还有巨大的潜力。


第5版()
专栏:

北京市农业劳模大会提出宏伟目标
今年实现农业纲要棉粮增产指标
据新华社26日讯 争取在今年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规定的粮棉增产指标,是今天闭幕的北京市农业劳动模范、积极分子在讨论“北京市郊区1958年农业生产大跃进奋斗纲要”中提出的目标。这个大会是23日开幕的,参加会的有两千多名农业劳动模范、积极分子和区、乡、社干部。
这个大会还保证今年首都所需要的蔬菜充分自给和猪肉的基本自给(包括首都生猪生产基地通县专区在内);郊区农民口粮、食油和牲畜饲草、饲料自给;全面实现农田水利化;基本上消灭一切荒山、荒地,完成绿化首都的任务。
这个大会充满了革命干劲。各区、乡、社的代表纷纷在会场上贴出了互相展开竞赛的大字报和决心书、保证书。每个区、乡、社都提出了他们的先进增产指标和具体措施,一些去年已经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规定的粮食增产指标的农业社,都提出了过“长江”的保证,有的还要争取成为“千斤社”。
中共北京市委农村工作部部长赵凡在会上作了总结发言,他要求各级党委要作到书记动手,全党全民动员,春夏秋冬,紧张到底,所有农业社要作到十好十比,就是要整好地,选好种,施好肥,浇好水,播好种,保好苗,除好草,防治好病虫害,收获好,交售(交公粮、售粮)、分配、保管好;十比就是要比思想,比干劲,比指标,比措施,比行动,比领导,比方法,比出勤率,比成本,比产量。
北京市副市长张友渔在会上把奖旗、奖章和奖品发给三百三十五名模范单位的代表和三百五十名劳动模范和模范干部。
在大会结束以前,中共北京市委第一书记彭真到会作了重要讲话。他号召大家把整风坚持到底,彻底打掉官气、暮气、阔气、娇气、骄气,开展反浪费反保守、比先进、比多快好省的群众运动,争取提前实现四十条纲要。他还要大家立即抓紧准备排水灌溉机械,以备防旱,争取今年的大丰收。
全市少先队员向大会献一个有八台拖拉机的红领巾拖拉机站,支援农业生产大跃进。(附图片)
计划今年达到“四、五、八”粮食指标的县(市)数
舒适绘


第5版()
专栏:陕西农村珍闻

陕西农村珍闻
沙漠里的鱼湖
陕北神木县境内的“红碱淖海子”,经去年勘察,发现盛产淡水鱼类。每遇大风吹来,常有几斤重的大鱼随风跃上岸来。当地人民谈,湖内有几百斤重的鲤鱼,并且产量很大。
“湖边野鸭很多,每年在野鸭产蛋期间,只要沿着湖边走不远就可以拣回一大筐野鸭蛋,蛋味鲜美。
现在,陕西省水产部门已经规划开发这个湖的鱼产。
可织布的野葛麻
葛麻是遍生于陕南平利县荒山老坝和路旁河边的一种野生植物。它的纤维可以织布,织成的葛布结实耐用,色地浅黄,不用印染就很漂亮。据初步调查,平利县每年产葛麻约两千五百万斤,可制成一百五十万斤纤维,相当于三十万亩棉田所产棉花。
平利县在最近将兴建一座葛麻纺织工厂。
虫糖
陕北靖边张家畔、柳桂湾一带农村利用一种虫子的分泌物来熬糖。当地人把这种糖叫作虫糖。虫糖的滋味、色泽和普通红糖一样。
这种分泌糖液的小昆虫寄居在柳树上,称为油汗虫,约有扁豆大小,呈黑红色,每年7、8月最多,栖息在柳树枝上,不走动。在它下边的枝叶上这时候就有一种白色的粘状分泌物,农民们称为油汗屎,这便是熬糖的原料。在虫子最多的树下,这种粘状物往往流到地面上,凝聚成厚厚的一层。 (新华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