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2月2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迎春曲
——街头诗一束(上)
田间
献给南水泉乡
山是万宝山,
树是摇钱树,
手脑两勤快,
宝贝就出土。
龙王
何愁不下雨,
龙王在人间——
山边挖大渠,
村边造水站。 (注)
要问龙王他是谁?
农业社的社员!
(注)在怀来县南水泉乡和官厅水库的附近地区即将造一座电力扬水站。
再造一座长城
红花搭成城楼,
绿叶编成墙垛,
再造一座万里长城,
拦住飞沙走石。
让苇子和果树,
长在官厅湖畔。
宝瓶和宝剑(注)
泉水好像一只宝瓶,
手臂好像一把宝剑。
要把宝瓶背在肩上,
向保守思想决一战;
再高高地举起宝剑,
把涝洼地变成稻田。
(注)英雄董存瑞,幼年时候曾希望找到一只宝瓶,把泉水带到他的村子:怀来南山堡。
树和种子
一粒种子撒下土,
一棵树苗就能长出。
丢掉了一粒种子,
就是丢掉一棵树。
锄头和稻叉
锄头上看年景
——庄稼话
锄头上会滴水,
稻叉上会挂火;
锄头和稻叉,
时刻不离手头,
住在深山野谷,
播下你的种子,
你也能够收获,
几担谷子和水果。
和荒地打一仗
山谷隆隆地震动,
岩石摇摇地发抖,
这是英雄的锄头,
正在和荒地决斗。
荒山终于卷起旗帜,
弯下腰来低下头。
给山区
山区如同一座宝库,
金的门槛银的窗户;
一年二十四个节季,
每一个节季都有“秋”。
山区到处都有得收,
就看我们伸不伸手。
拟动员令(一)
高山是一面铜鼓,
敲吧,祖国在欢呼。
锄头在空中一响,
生活就前进一步。
拟动员令(二)
树木是旗,大地是鼓,
兄弟们,快挥起锄头,
飞砂走石;冰雪激流,
已经为春天让开一条路。
关于一寸土
哪怕是一寸土地,
得到辛勤的栽培,
就会有几担果子,
和亩产千斤的谷穗。
算一算这一笔账吧,
生产潜力能有几倍?
一个号召
长城虽说很古老,
我们倒是很年轻;
鼓起革命干劲,
跨过万里长城——
“遍山栽起摇钱树,
水库变成聚宝盆!” (注)
(注)这是怀来县委在千人大会上的一个号召
决心书
手臂好比是长剑,
决心好比是火焰。
站在党的前面,
写下一封决心书:
要用雪亮的长剑,
使地球摇摇发颤,
在一个春天里,
栽起千亩果园!


第8版()
专栏:

拦河坝畔度春节
金凤
李泽民县长刚刚赶到拦河坝畔,天已经全黑下来,坝上的大桅灯已在闪闪发光。他走进席棚,正在席上打扑克的小伙子们一齐站了起来,他笑着招呼大家把带来的花生、枣和香烟满满摆了一炕,又掏出一卷红纸,说:“我和大伙一起过春节。来吧,来来来,咱们先去把春联张贴起来,好好过个节。”小伙子们高兴得蹦了起来,有人赶着去打浆糊,有人跑到坝上去把大桅灯取了来。
“茅草庐舍度除夕”,李县长边贴边给大伙讲解:“这一句是说咱们大伙离开了家,在这茅草搭的工棚里过大年夜。你们都是头一次不在家过年吧,咱们这是为的什么呢?”
“看守堤坝浇水田”,不知有谁轻轻念了一句下联。
“对啦”,李县长接着说:“咱们这是为了看守大清河上的拦水坝,为了这道坝能引大清河的水来浇咱霸县的五十来万亩土地,这种作法就叫做打破常规过春节。”他指着已经贴好的第三句笑着说:“咱们虽是打破老规矩,咱们也是一样吃花生、放鞭炮、贴春联。你们听,这不是水中鞭炮响连天吗?”
他正讲到这里,淘气的小李早就拿了鞭炮跑到高高的堤岸上放起来了,只听得“呯嘭”两响,美丽的火花直往上窜,照亮了大清河上的天空。那清脆的回声,在水面迥旋着。接着一连串鞭炮的繁响,在河上升腾起来。
李县长笑着叫他们回来,把又一副春联和横批张贴起来。上联是“十八万亩千斤稻”,下联是“四万亩双百斤棉”,横批是“咬紧牙关,苦战三年,实现五化”。他说:“这就是咱们的奋斗目标。”接着又解释道:“五化,就是水利化、机械化、电气化、高产化和绿化。到那时候,种地有机器,家家点电灯,每亩一千斤,全县到处绿树成荫,咱们的日子就美满了。”
他回到棚里在席上盘腿坐下,一面剥花生一面又和大伙聊起来,“小伙子们,咱们得加劲干。前些日子我上黄骅县去参观,人家那是苦海盐边,从来不长庄稼的荒滩上,有个互助社,在那里开荒种稻。去年九千亩地,平均亩产一千零二十三斤。人家那是咸水碱地,咱们的水又多,甜土又多,好条件比他们强多了。只要今年多上肥,保管也能打千斤。”
十九岁的小李说:“可不是,咱们过去收得少,就是没上肥,今年咱们每亩保证送到万斤肥,就能实现大跃进!”
这时候,李芬副县长又拿着酒和酒菜进来,向大伙敬酒。看守河坝的十三个社员中就数张万袋老爹年岁大,他今年五十九岁了。李泽民县长先敬他一杯酒,转过身来又让小高说:“最小的也得喝一口!”小高一面推,一面笑着叫:“我不是最小的,最小的小三来了!”草帘一动,十七岁的小三果然走了进来,李县长要他喝酒,他怎么也不肯喝,却央求李副县长说起故事来。
李芬副县长就是离这拦河坝不远大清河畔下码头村的人,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年代,他都在大清河这一带打游击。那个时候,他和小三小高他们一样,不过是十七八岁的青年,但是他没有小三他们那般有福气地总是待在父母身边,过安生日子;十七岁的李芬,就埋伏在大清河堤边打鬼子,到苏桥去烧岗楼,躲在大苇塘里过春节。
“咱们大清河畔的小伙子那时是赫赫有名,叫敌人胆战心惊的,我们村里六个小伙子,有一次就直闯天津,杀死一个鬼子,拿出一挺机关枪来。”
李泽民县长接着说:“大清河的小伙子如今也个个是英雄好汉,从来没有打过坝的大清河,不是在你们手里低了头!去年冬天你们打起了坝,让大清河水倒流,给咱们县浇上五十万亩地吗?要不浇……”共青团员张启来接口说:“咱们的地就要毁了。蓄不上水咱们还能种稻吗?”“可不是!”李县长笑眯眯道:“咱们那才五天五夜,日夜不停打出这道六十公尺长二十公尺宽的拦河坝来。今年咱们再使上劲,大跃进就有希望了。”
“要不,”小高总是又说又笑,嗓门挺大:“咱们干嘛崩崩的跑来守住这坝,过年也舍不得走,就是为了这千斤稻嘛!”
“你舍得不在家过年?”李县长有心逗他。小高全不在意,他说:“俺光棍汉一条,有啥舍不得?不比人家张启来,牵肚挂肠的,人多着咧!”李县长笑着问启来:“是结婚了吧?你们还有几个没结婚?”又是小高抢着回答:“我们这里十二个人,倒有九条光棍好汉。”
“那你们什么时候结婚呐?”李芬副县长插进来问他们。
小伙子们一下都难为情起来,全不张嘴,连小高也不吭声了。
忽然坐在那一头外号叫“大闺女”的王福顺,瓮声瓮气说道:“未来的丈母娘说了,非等咱们煎茶铺乡达到千斤乡才准可结婚哩!”大家一听哈哈大笑。
这时候,电话铃响了,这是县委书记召开的电话会议,布置早熟作物的播种。听完会议,小伙子们又闹腾开了。李治荣唱开了评剧“小女婿”,王淑贞唱起京戏“借东风”。老成持重的张老爹和靳大伯不住出去看闸、看水,上游的雄县放了闸,这边的水就不住的涨,涨了两公分,又是两公分。李泽民县长也坐不住了,走到电话机边,拿起耳机,指挥各地闸口堤防注意水情。电话铃不住地响。王泊洼的下九号堤决了一个小口,一个赶着回家过年的行人不小心掉到洼里去了,那里正在组织抢救;王各庄闸口水涨到七公尺,这儿的闸门也得提一提,多给天津放一些水……
尽管节日已经在炮竹声中来临,拦河坝上依然是一个紧张的夜。王淑贞也悄悄走了出来,把手电照了一下,水位上升到六点八公尺;又照了一下水面,水流得很急,但是很有节奏。他的心思不知不觉飞奔到家的方向去了,这个时候,三个孩子该早已睡下;七十一岁的老母亲和年轻的妻也许还在灯下给孩子赶缝新衣。三天前,自己回家时,妻子说她年前年后就要生产,现在会不会已经生了呢?她是需要人照应的,难怪她提出要他留在家里。可是大清河坝关系着全县好几十万人的衣食,他怎么能安心待在家里?反正社里会有人好好照顾她。
天渐渐亮起来。王淑贞和张老爹靳大伯都上伙房?饺子去了。大清河上,这里那里传来一阵阵鞭炮的声音,回声在河上连成一片。靳大伯笑着说:“听,这声音多热闹,就像胜利那年,咱们拿鬼子岗楼那回一样。”结了婚的张启来却走到大堤高处,望着北方,侧着耳朵倾听有没有他家乡的鞭炮声。


第8版()
专栏:

不需要这种“冷静”
黎庶之
最近以来,什么工作都在大跃进,人们为伟大的战斗目标所鼓舞,热情洋溢,一个劲地要把工作做得更多更快更好更省。但是也有这么一种人,他们把别人的大跃进视为“冲动”、“说大话”,把自己的保守落后视为“冷静”、“实事求是”。言下之意是他们稳妥可靠,别人是感情用事、不够切实。
看来,有这种思想的人只是少数,但是这种思想的危害却是很大的。一则,它障碍着人们的大跃进;二则,它把一种错误的观念传布给人:仿佛革命的志气、革命英雄主义的气概都是“冲动”,都是“说大话”,而安于现状、缺乏革命胆略的态度反而是什么“冷静”,是什么“实事求是”。这实在是颠倒是非的说法。
大跃进是不是“冲动”、“不冷静”、“说大话”呢?也可以说是冲动。但这是强烈的革命热情的冲动,是成熟了的历史条件唤起的革命精神的冲动,或者像列宁所说的那样,是群众的历史首创精神、决意实行“冲天尝试”的那么一种冲动。具有这种冲动,才是具有革命热情和革命意志的表现,是对于伟大的时代和伟大的社会主义事业,有呼吸相关、脉搏相通的感情。反之,“任凭风浪起,稳坐钓鱼船”,“冷静”得与群众建设的大风暴完全脱节,对伟大的时代和伟大的群众运动毫无反响,那么,这种“冷静”算个什么货色呢?
然而,我们这种革命热情的奋发,又截然不同于那种头脑发热,不冷静分析客观情况的一时感情冲动。当前的大跃进,是这样一种新形势:主客观条件已经充分具备,飞跃前进已成必然。有中国共产党这样坚强的马克思主义政党作领导,有六亿人这样强大的解放了的生产力作基础;有这样广大的人们的思想上的解放的推动,又有全面规划一切通过试验这样可靠的措施作保证,这难道还不是放手大干力争上游的大好时机。所以,它不但不是“不冷静”,而是冷静得很,周密得很;是冷静、周密、深刻、切实地分析了客观情势的结果,是真正的实事求是,而毫无说空头大话之意。
保守落后,果真是“冷静”,是“实事求是”吗?他们的确是既“冷”又“静”,他们的革命意志衰退,甚至失去了革命热情,以至面对如此伟大的时代而无动于衷。他们冷到了四肢发凉,静到了变成一洼死水,眼看就要生霉发臭了。这是一种近乎死亡的“冷”病和“静”病,那里还能谈得上“实事求是”。“实事求是”从来都是“革命精神”的别称,同暮气保守是毫不相干的。把“实事求是”当作维护保守落后的盾牌,这实在是对于“实事求是”的曲解。
列宁说过:“谁要是把冷静地说明客观情况的理论曲解为对于现存秩序的辩护,……尽可能迅速地丢弃‘革命的幻想’而转向于‘现实主义的’修补工作,那他就不是马克思主义者。”(列宁:“马克思致库格曼书信集”俄译本序言人民出版社单行本第七页)这倒满像是给这种“冷”、“静”病患者对症的针砭,是需要他们好好咀嚼和回味的。


第8版()
专栏:大家谈

这就是干劲!
铁路工人 王凡
在一片鼓起革命干劲,力争上游声中,有人问我,咱们铁路工人的干劲表现在哪里?我立时就想起了这几件事:
列车牵引重量,解放前只能拉一千多吨,去年京广线(北段)牵引定数是二千五百吨,今年元月份又改为二千七百吨,而前天我们编了一列车是三千吨,现在有些机车乘务员竟要求要拉五千吨了。
我们车站的生产指标主要是车辆中转时间,元月份我们车站定的中转时间指标是三点四小时,还有些小组没能完成任务,2月份压缩成一点八小时,而昨天有的小组竟能完成一点七小时了。
装卸作业所过去一个小组卸一个煤车需要三四十分钟甚至一个小时,而现在只用十四分钟就可以卸空一个煤车。
这些变化都是发生在几天的时间里,人们的劲头一下提得那样高那样足,以致促使周围的一切事物突然都起了那样大的变化,好像一下就前进了几千里。就凭这种干劲在十五年内就一定能够在钢铁和其他主要产品方面赶上或超过英国。
但是干劲和保守思想又是死对头,要想解放出干劲来,就非克服保守思想和打破不合理的陈规不可!想想看,机车工人如果不敢去触动那“牵引二千五百吨”的定额,能够一跃而为五千吨吗?


第8版()
专栏:医药·卫生·健康

望闻问切
朱颜
望、闻、问、切,是中医看病的四种主要的诊断方法。
相传在春秋战国时期,名医扁鹊能望见人的五脏症结。有一次,他到齐国去,一见前来接待他的齐桓侯的神色,就知道齐桓侯有病,而且预测病势将日趋严重,叫齐桓侯及早医治。但齐桓侯还不自知有病,没有听信他的劝告。过了些日子,扁鹊又和齐桓侯见面,看出后者的疾病已经难治了,因而望而退走,齐桓侯也终于病死(见史记扁鹊传)。这虽然是个故事,但也足以说明祖国医学在距今约二千五百年前就发明了看望病人形色和神气来诊病的方法,这就是望,到了后来,望的内容更加丰富了,病人的面色、表情、神志、眉眼、毛发、皮色、姿态、肥瘦、高矮、营养状况,以及舌头、舌苔、大便、小便、痰唾等等,都在大夫望的范围里了。
望是诊断病情的有效方法之一。因为有病就会有病像现出来,正如有思想问题迟早会暴露出来一样。常言说得好,“有诸内,必形诸外”。所以有些有经验的老大娘,看见孩子眼睛水汪汪、脸上出现红点子,也知道是出麻疹;看见孩子眼眶眶陷下去(是一种脱水的病像),也可以知道是泻肚子。一般人也都可以从“骨瘦如柴”、“病容满面”等现象看出病情的严重程度。记得曹雪芹在描写林黛玉咳嗽、吐血、气喘等肺痨症状之后,还这样写:“贾母看黛玉神气不好,便出来告诉凤姐等道:我看这孩子的病,不是我咒她,只怕难好”(见红楼梦第九十七回)。从这段描写里,姑不论贾母的为人及其他,单从望这点来说,贾母确是有经验的了。望就是看,人们请大夫医病,常常叫请大夫看病,恐怕就是来自望的意思。
望,果然可以“以表知里”“视其外应,以知其内脏”(见黄帝内经),但也容易被假象骗过。许多事物(包括生病在内)的表里往往不一致。有些病人外强中干,里头有病,外表似乎很好。就好像坏橘子似的,金玉其外,败絮其中。所以诊断病情还须结合闻、问、切等诊法加以全面分析。
闻就是辨听病人的声音,呻吟、咳嗽、气喘、肠鸣、矢气(即放屁)、呃逆(即打呃)等等,都在其内。大夫知道,声音洪亮为实,声音微弱为虚,暴咳声浊多痰为风寒,久咳无痰声嘶属肺痨,惊呼多痛,谵语多热,等等。
问就是探问病人的感觉和发病前后的有关事项,如起病时日、饮食、居处和生活习惯等等。古代医书中早就提出:“临病人,问所便”、“系之病者,数问其情”、“诊病不问其始,忧患饮食之失节,起居之过度,或伤于毒,不先言此,卒持寸口(即忙于切脉),何病能中”(均见黄帝内经)。到后世,越问越周到,明代名医张景岳曾经把必问的项目归纳成“十问”;明代李廷的“医学入门”则记述了“诊病六十问”。
切就是切脉,主要是辨别脉搏的快慢、强弱、深浅、粗细、匀不匀等状况。几种主要的脉象,如浮脉,主表症;沉脉,主里症;迟脉(跳得慢),主塞症;数脉(跳得快),主寒症;促脉、结脉、代脉,都是间歇的脉,均主危症。古代切脉的部位很多,头上脚上都要切,后来只取手腕部的挠骨动脉处来切。大夫用三个手指头按这处的脉搏,靠从近手掌这端起,依顺序叫做寸脉、关脉、尺脉。一般说,寸脉主上身的病,关脉主中部的病,尺脉主下身的病。
现代诊断学中也有切脉一项,主要是数一数脉搏的次数,看搏动匀不匀,触知脉搏的大小、强度和弹性等。比起来,似乎还是中医的切脉更精细些。远在汉代张仲景的“伤寒论”里,就已记载了“浮、大、数、动、滑、沉、濇、细、弱、弦、微、迟、促、结、代”等各种脉象。晋代王叔和更搜集了许多材料,写成一部“脉经”,讲得更详细。
望、闻、问、切是祖国医学诊断方法的一个整套,应该结合起来,才可能准确的判断病情、指导治疗和推测预后。黄帝内经早说过:“善诊者察色按脉,先别阴阳,审清浊而知部分,视喘息、听声音而知所苦,观权衡规矩而知病所主,按尺寸、观浮沉滑濇而知病所生”。
我看,这四种不仅是诊断疾病的方法,也可以作为考察一个人的思想本质的方法。


第8版()
专栏:

有趣的数字
△心脏的重量大约不超过半磅,大小像一个拳头。但它的工作很惊人。它在一小时内所做的工,可以把它自身升高到六千英呎的高处;在二十四小时里所做的工,可以把三十二吨重的物体升高一呎。心脏一生大约可以做到十七万七千呎磅的工作。
△人每次心跳,自心挤出的血液量约有41/2英两。每滴血液循环全身一次费时最短为十五秒钟,平均是四十五秒钟。每滴血每日大约能流行一哩,如在人生七十年中,它能流过二万五千哩。


第8版()
专栏:

柳江网鱼 陆田
(套色木刻,第三届全国版画展作品)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