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2月2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迎春曲

我们这里没有冬天
冰心
那天同几位朋友在一起,大家都说北京的气候,似乎一年比一年暖了,而且一年比一年短,几乎短到没有冬天。我们记得小的时候,北京的冬天长得很,夜中踡缩在被窝里,总听见呜呜的卷地的北风,窗纸像鬼叫一样,整夜地在呼啸。早起夹着书包,冒着风低着头向前走,土道当中被车轮碾过的雪,压成一条一条小沟似的烂泥,不小心一脚踩下去,连小棉鞋都陷在泥里,拔不出来!胡同两旁的门洞里,永远有几个踡伏着的人,要饭的,拣破烂的……冻得发紫的脸,颤抖的四肢,衣衫像枯叶一样,一片一片地挂在身上,嘴里发着断续的呻吟。看到这些痛苦的形象,我们脚下不自觉地走快了,就在我们“慌不择路”的时候,我们的小棉鞋就陷在泥里了!
就这样地寒冷,踡缩,泥泞……过了悠长而灰黄的几个月,忽然间,我们身上觉得暴燥,把棉衣一脱,原来春天已经来到了!但是夹衣穿不到几天,又得换上单衣,原来夏天又在眼前了,所以我们总说是北京没有春天。
这几年的冬天,大不相同了。北京照旧刮风下雪,而下过的雪都整齐地堆在两旁,光滑的柏油路上,太阳一晒,风一吹,就像没下过雪一般。最痛快的是:大门洞里再看不见那些痛苦的形象,听不到呻吟的声音。从那里出来的,是上学的,上工的,上班的男女老幼,衣履朴素而整洁,嘴边带着宁静的微笑,昂首挺胸地往前走。
尤其是去年——1957年,就仿佛没有冬天。虽然在气候上,也刮过风,下过雪,冻过河,但是在人们口中,就没有听见过“冬天”两个字,什么“消寒”,“冬闲”,“冬眠”,都成了过了时的词汇。就在我执笔之顷,人们身上的棉衣还没有脱,北海的冰也没有化,草也没有青,柳也没有绿,而春意早已弥漫在北京的城市了!
其实,又何止是北京城郊?在我们辽阔广大的国土上,六万万人民的心里,冬天就没有来过!
也不是冬天没有来过,在如火如潮的革命干劲里,“五年看三年,三年看头年,头年看前冬”,我们同心协力地在田野上,在河滩上,在工地上,在……把春天往前拉了三个月,人民心里光明温暖的春天,把严冬给吞没了。
这是几千年来的一个大跃进!从此冬天失去了它传统的意义,它变成了春天的前奏!
我们不必像英国的诗人雪莱那样,吟一句软软的慰籍和企望的:“冬天来了,春天还会遥远么?”我们干脆说一句大白话:“我们这里没有冬天!”
1958,2,20北京。


第8版()
专栏:

透过重庆的夜雾
萧旗
黑色的绒幕轻裹重庆
战斗的城堡依然不能平静
透过茫茫夜雾我举目四望
灯火通明呀灯火通明……
不呵,透过夜雾我看见了
那窗口吐露的不是灯火
是重庆憧憬未来的目光
我看见那不是灯火
是烟囱用红霞写新生活的篇章
是勇士的宝剑闪烁锋芒
我看见那不是灯火
是一只幸福的母舰
浑身披挂着光荣夜航
我看见那不是灯火呵
是翅膀的羽毛发亮——
滔滔大江边雄踞的山鹰
明朝将扑扫时代的浪涛高翔……


第8版()
专栏:

排队和社会主义
锺怀
这几年来,在人们的日常生活中,有一种突出的现象,就是排队。买东西要排队,到饭馆吃饭要排队,看病挂号要排队,理发要排队,看戏、看电影要排队,搭电车、公共汽车要排队,买火车票、轮船票要排队……。不仅排队,而且队伍排得很长,有从一条街排到另一条街的;排队所花的时间很久,有从半夜排到天明,也有从清早排到下午的。
对于这排队现象,有各种各样的看法,真是“仁者见仁,智者见智”。有人触景生情,深深慨叹“今不如昔”。过去要买什么有什么,那像现在!这种人自有他的道理。不正是因为过去大多数人要什么没有什么,他们那一小撮人才能要什么有什么吗?这里且不去多说。有人认为排队现象越来越多,这是人民生活普遍提高、生产的发展还赶不上生活的需要的表现,是好事不是坏事。他们不反对排队,可也不乐于排队。他们总希望能少排些队,排队的时间越短越好。不过,也有人在“排队”和社会主义之间划上了一个等号。“排队么?这是社会主义呀!”我就曾听到一个商业工作者这样说。大概同这种想法不无关系吧,有些商店、服务行业、医院、娱乐场所对于排队现象,不管它多么严重,也是无动于衷,不想去稍微改变一下的。甚至有这种事情:排队的人越多,它把营业或服务的时间规定得越短。某地轮船票发售所,卖船票要你上午去排队领牌子,下午去排队买票,而发牌子的时间却只有一个钟点。北京某医院的内科很难挂上号,有时候一两个月都不挂号,某日可以挂号了,但时间只有两小时——下午三点至五点,而且据工作人员说,“早一分钟也不给挂号,迟一分钟也不给挂号”。于是,还没有到发牌子和挂号的时间,在这些单位的门前,早已摆开了一字长蛇阵,就是理所当然的了。
社会主义的优越性,果真就表现在这一字长蛇阵上么?叫人将信将疑。最近看到报上一条消息,才解决了这个疑问。那消息说,北京市与人民生活有密切关系的副食品商店、影剧院、火车站和电车、公共汽车公司等单位,已经或正在积极采取措施改进工作,消灭排队候购、候乘的现象。是要消灭排队现象,而不是保持,更不是发展排队现象?怎样消灭?就是“积极采取措施改进工作”。据报纸报道,北蜂窝副食品商店等单位已经采取了种种措施,例如调整工作时间,调整劳动组织,事先做好卖货的准备工作,打破某些陈规旧习……。而其实,这种种措施又可归纳为一条,就是尽量便利顾客。
把前面谈的某些单位的做法同北蜂窝副食品商店等单位的做法一比,我这才发现它们的区别是在于:前者尽量便利自己,为了自己的方便,顾客(或病人)的队伍排得再长再久都无不可;而后者是尽量便利顾客,为了顾客少排队和不排队,营业时间可以规定为“从早晨到晚间十一点”,剧院的经理、会计可以参加售票,卖百货、水果的店员在早晨可以参加卖菜卖肉……。
问题很明白了。原来排队现象固然是同社会主义有关联的,但是怎样对待排队现象,也是一个同社会主义有关联的问题。你是容忍这种排队现象、听其自然呢?还是设法减少和消灭排队现象呢?这难道不是一个有没有社会主义工作态度的问题?
如果现在还有人面对着眼前的排得长长的队伍,慢条斯理、心安理得地说什么:“排队么,这是社会主义呀!”我倒要请他把北京市的北蜂窝副食品商店等单位当作镜子照一照自己。


第8版()
专栏:

顶嘴
北京王府井百货商店 孙一津
服装部的售货员小赵,人人都说他精明能干。在顾客挤得三层四层的时候,他都能应付过来。可是他总少不了收到顾客的批评意见。这一点小赵一直想不通。
午后三点多钟,比较清闲,小赵总是在这个时间里抽空清理布票。这次刚刚拿起布票,迎面来了一位顾客。
“同志,拿件制服上衣给我看看。”
售货员小赵一看这位顾客的身材,不胖不瘦,个头不低,他估量穿七号甲蓝华达呢上衣准合适,伸手拿出一件。顾客穿在身上也的确很合适。但是,顾客说:“拿八号的看看。”
顾客穿上了八号的上衣,就问小赵:“你看怎样?”小赵一看,袖子和身长都长着一大块,就说:“太大。”又说:“你听我的没有错!”顾客又要求试试六号的,小赵说:“六号的太小,您穿不得。您听我的没有错。”
顾客有些生气了,脱口说:“不能全听你的,只能听你60%。”
小赵一听,满肚子是气,心里想:我实心实意地想让你买件合适的衣服,你反而只听我60%,真是岂有此理。好吧,你要六号的我就给你六号的,随你便吧。随手扔出一件六号上衣。顾客拿过来一试,问小赵:“怎样?”
“你瞧着办吧!”小赵气呼呼地答道。
顾客一听,就发了火:
“你这是什么服务态度?!”
小赵的火性子也上来了,不甘示弱抢白道:“这是你自己找的!”
顾客气愤地说:“我花钱找别扭来啦?”
小赵又回了一句:“问你自己吧!”
这时,顾客不再想挑上衣了,看了看小赵的服务号码,扭头向意见箱走去。
为这件事小赵在小组会上,受到了同志们的批评。小赵感到委屈。他想:顾客凭钱买东西,我们凭货卖钱,谁也用不着客气。我也不是不愿意顾客买到合适的衣服呀。每当顾客走近柜台的时候,我就已经打量好他的高矮胖瘦,只要顾客一说买什么服装,我拿出一件,准保合适。可顾客偏偏不听我的话,实在难办。想来想去想不通,别扭了一夜。
第二天该着小赵休假,一早便骑车回家。他家住在海淀。快到家门口的时候,才想起来没有给孩子买点礼物。于是来到镇上的供销合作社里。
小赵站在糖果柜台前面,掏出钱来。
“我买三角钱的糖。”
营业员称了三两多菠萝糖给了小赵,便走开了。
因为糖块很大,所以三两也才只有六、七块。小赵想了想,向营业员提出一个要求:
“同志,你给我换一换吧!”
“这种糖不坏,好吃,别换了。”营业员没抬头答道。
小赵本来心里就不痛快,偏偏在这里又遇上了一个不热情不顺心的营业员,他压住火儿又一次要求道:
“换一换样数多一些。”
营业员又漫不经心的答道:
“你三角钱买不全。”
这句话可把小赵的火性子触发了,他喊道:“你这是什么服务态度?你就这样对待顾客吗?你像一个营业员吗?”
营业员见小赵这样暴躁,立刻问道:“你换那种?”
可是小赵气呼呼地扭身走出门口,嘴里嘟囔着:“真倒霉,花钱买糖惹了一肚子气。”
这时,他猛然想起昨天那位顾客对他说的“花钱找别扭”,真是有道理。
他推着自行车边走边想,一桩桩的与顾客顶嘴的往事都涌现出来,他低着头,推着自行车只管往前走。越想越痛恨自己,干嘛要同顾客顶嘴呢?大家都能设身处地想一想,事情不就完了吗?


第8版()
专栏:

反六气
一个青年团组织开会时,提出反对六气,现把他们提出的这六个口号摘出来:
联系群众, 反对官气;
振作精神, 反对暮气;
谦虚谨慎, 反对傲气;
勤苦节俭, 反对阔气;
坚强勇敢, 反对娇气;
严以责己, 反对怨气。


第8版()
专栏:

爸爸说我笨
志国
阿姨问我,昨晚的戏好看不?啊呀,想起来可真别扭,怎么说好呢?
昨天爸爸说晚上带我去看戏,刚吃完早饭,我就老问:几点啦?盼着天快黑。
爸爸有个习惯,干什么总是磨磨蹭蹭的,真急人。吃过晚饭,好不容易才吵得爸爸穿上大衣,出了家门。可是,一路上他不是翻翻书报摊上的杂志,就是看看杂货店的橱窗,我尽拉着他走,差点儿把他的袖管也拉下来了。
“嘿!好长的队,”爸爸看了看手表说,“真糟糕,再等三辆汽车也挤不上。”
“都是你,老是那么慢慢的……”我差一点急得要哭起来了,你说,我怎能不急呢?
不知道怎么的,爸爸不声不响地把我抱起来,三脚两步就跑到队伍的前头。我想:这是干吗呀!我可是一年级小学生了,小弟弟才要抱哩!只听见爸爸说:“同志,对不起,小孩半路上闹肚痛,吵着要回家,让我们在前面排一下吧!”这一下可把我迷糊了。我摸摸肚子,我几时闹肚痛呀?我想问爸爸,可他连瞧也不瞧我一眼。
车还不来,爸爸大概也抱累了,把我放下,抽起烟来。
旁边两位叔叔在谈二郎神。我知道,这戏我看过。我就和叔叔说:二郎神还有天狗哩!一个叔叔说我真乖,一个叔叔问我肚子还痛不痛?
“我的肚子一点也不痛!”我说,“现在爸爸带我看戏去。”我拉了爸爸一下,“爸爸,还有几分钟呀?”
不知怎么的,大伙儿都笑了。爸爸似乎才被笑声惊醒。我想,你们笑什么呀,说看戏有啥好笑的。我看看爸爸,咦,爸爸脸为什么红了呢?北风吹的?还是对面马路上霓虹灯照的缘故呢?怎么大伙儿又尽瞧着爸爸呢?我真想不过来。
上了车,爸爸在我耳旁说了声:“真笨!”怎么回事呀,我不懂。
到了剧场。和平常一样,爸爸摆着脑袋,低低地跟着台上唱。周围一些叔叔,不知道为什么捧着肚子直笑。喔,我想起来了,为什么车站上的人要笑呢?爸爸说谎了,对,说谎了。我偷偷地看了看,有没有人还瞧着我们,摸摸脸,不知道为什么直发烫。什么也看不进去。
我在想:阿姨不是说过:好孩子要诚实吗?爸爸也对我这么讲过呀,可是,爸爸他……。


第8版()
专栏:

有趣的数字
每个人大约有八万根头发,每天脱落三十到一百二十根。每根头发平均生存二到四年,每天长十分之二到十分之五毫米(一毫米等于二分之一的芝麻粒大)。每人的毳毛大约有九十万根。每人还有二万根硬短毛。


第8版()
专栏:街头巷尾

街头巷尾
送礼
我们的领导同志,在一次会议上号召我们同农民“走亲戚”、“送礼”。我们一听都笑了,怎么号召起“送礼”来了,后来才知道这送礼是送粪给农民,支援农业生产。这一来大家劲头可大了,只我们宝鸡新秦公司的职工,两天多就给农村送了肥料五万多斤。
我们都高兴地说:在农业生产上咱们工人也尽了一点力,应该让所有的工人们都学习我们这样做吧;谁知领导上告诉我们说,我们还是向别的地方学习的。人家陕西省绥德县手工业生产联合社共青团支部的青年们,十二天的时间就为农民积了二十一万八千多斤肥。
(陕西宝鸡市新秦电厂江秦)
洗衣服
解放军某部来到了上海西郊区的一个乡里。宿营以后,战士们要去洗衣服。衣服泡好后,用脸盆端着准备到外边去洗。刚走出大门口,就遇上了两位下放到新民一社不久的女同志,她们笑容满面地迎上来说:“你们是半夜起床来的,走累了,还没休息,衣服叫我们洗去好啦。”战士们说啥都不肯让。因为他们是到郊区来帮助农民兄弟兴修水利、消灭钉螺的呀,怎好叫群众帮助洗衣服呢?这两个下放干部看没方法说服同志们,便假装不高兴地说:“是你们嫌洗的不干净吗?”这一来,同志们只好说:“那么等一会再说吧”。说完把衣服放下就向屋里去了。一会出来,衣服和脸盆都不见了。当他们在驻地附近找了几个圈子,回到门口时,只见洗好的衣服已统统晒在竹竿上了。 (上海驻军某部 向阳)
一盒“莲藕粉”
我是前年3月从马来亚归国的华侨。1月22日,我买了一包广州特产——半塘“莲藕粉”,准备请一个去北京的朋友带给我的爱人。事前我和朋友约好,送到火车站去交给他。但是,当我跑到广州火车站的时候,列车快要开行了,在匆忙间一位列车广播员把那包“莲藕粉”接过去,热情地告诉我,等列车开行以后,他将替我设法把它交给我的朋友。当我从车站回来后,却发觉我的朋友因事耽搁了没有动身去北京。我的那包“莲藕粉”独自跟火车北上了。当时我想,“莲藕粉”上虽写有收物人的姓名和地址,但我没有办理任何托运手续,我的爱人一定不会收到“莲藕粉”的了。不料2月1日,我接到爱人的来信说:“莲藕粉”已经由车站的工作人员送到了。(广东东莞新洲邮政代办所 严守驹)


第8版()
专栏:小常识

关于肥料的一些小知识
为什么硝酸铵肥料不能与石灰和草木灰混在一起使用?
人民日报今年1月23日第三版刊登的“怎样运输和保管硝酸铵肥料”,一文中说:“硝酸铵不能和石灰、草木灰混在一起,以免降低肥效”。为什么呢?因为硝酸铵作为肥料,是利用其中所含的氮。硝酸铵中的氮,有一半存在于硝酸中,另一半则存在于铵中。铵有一个特性,就是当它遇到碱性物质时,就会发生化学变化,而能放出游离的气体氨(又叫阿摩尼亚)。这样氮也就作为气体氨的一部分而逸散在空气里。如果碱性物质足够多的时候,铵中的氮就会全部变成氨气。因此不能把硝酸铵同碱性肥料——石灰、草木灰等一起使用。
同样道理,凡含有氨的肥料如硫酸铵、?砂(氯化铵)和人畜尿等都和硝酸铵一样,在存放和使用的时候,都不能和碱性物质混在一起。如果混在一起,硫酸铵和氯化铵中的氮将会全部丢失而无肥效。
 (雪犁)
生粪不能肥田
人和其他动物的粪便内含有大量的氮素,所以是很好的肥料。但是没有经过发酵的生粪却不能用来肥田。因为植物不能直接吸收生粪里的氮素,须在粪便中加入适量的污泥、树叶和水搅拌后放置一定时间使之腐烂发酵才能用。发酵,是粪便内的细菌大量繁殖,能分解粪便内的有机物,使之部分变成可以溶解的含氮盐类,这才能被植物的根部吸收成为养料。同时粪便中往往夹杂着尿,带有碱性如未经发酵即用之肥田,就会使土地起碱。许多植物不能在碱土里很好地生长。发酵后尿素分解成含氮盐类,土地就不会起碱了。 (吉)
墙土或炕土为什么能作肥料?
农村的炕都是同锅台连在一起的,烟筒就从炕里面通过。每天煮菜烧饭所烧柴草的烟也都要经过烟筒。柴草中的植物蛋白质燃烧之后,其中的氮元素变为氨气放出,炕土借着烟筒的作用吸收了这种氨气,长期经烟熏过的炕土就可用作氮肥,效力比一般河泥高四到五倍。
农村的土墙经过长期风吹、日晒、雨淋后,在墙根常发现许多像碱一样的白霜,这就是硝酸盐类的物质。硝酸盐含有许多氮元素,所以也可以作肥料。经比较证明用这种多年的墙土作肥料,比一般河泥的肥效高两、三倍。北方的许多农村在冬末春初时都要扒一次炕,一方面增加了肥源,另一方面又作了清洁卫生工作,确是一举两得的好经验。
(香)


第8版()
专栏:

一夜之隔 张乐平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