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2月26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祖国的统一 民族的团结 党的领导——
各民族发展进步繁荣兴旺的保证
乌兰夫在内蒙古自治区党代表会上作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报告
本报特约新华社呼和浩特25日电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乌兰夫在最近举行的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的报告中,对内蒙古自治区地方民族主义言行进行了批判。
乌兰夫说,社会主义和资本主义两条道路的斗争,在内蒙古自治区突出地表现在马列主义民族观与资产阶级民族主义思想的斗争上。党一向反对任何妨碍民族团结的大民族主义倾向和地方民族主义倾向,特别注意在汉族的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中防止和纠正大汉族主义倾向。我们曾经几次进行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我们经常地反复地教育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一切工作都要注意民族特点、地区特点,反对生搬硬套的作风。这些斗争的锋芒都是针对着大民族主义思想倾向的。在整改中,在民族政策执行情况的检查中,仍然要继续批判大民族主义思想倾向,只要资产阶级和资产阶级思想影响存在一天,这种思想倾向就会存在一天。所以,防止和纠正大民族主义思想倾向仍然是我们今后长期的政治任务。
地方民族主义已成为当前主要危险,必须坚决反对和批判。
乌兰夫说,近一两年来,在社会主义革命的不断胜利中,资产阶级及其他剥削阶级不服气,企图挣扎反抗,这种情况就不能不反映到某些蒙古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知识分子、国家工作人员、甚至一部分党员的思想中来。因此,地方民族主义有了新的滋长。在去年资产阶级右派向党猖狂进攻的时候,蒙古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地方民族主义者也在民族问题上向党猖狂进攻。他们从民族关系上,从党的民族政策上来反对党的领导,反对社会主义,企图使蒙古民族及其他少数民族脱离中国共产党的领导,脱离社会主义道路。很明显,地方民族主义已经成为当前的主要危险,必须坚决反对和批判。在内蒙古全区来说,绝大部分的蒙古族及其他少数民族干部是好的,地方民族主义者为数是极少的,而且在党内和国家机关中不占重要地位。但是,就地方民族主义思想倾向来说,在蒙古族及其他少数民族的知识分子和国家工作人员中,在不同程度上相当普遍地存在着,这是由于一部分人还保持着资产阶级世界观,大多数人对民族问题的看法,对民族关系问题的处理,还缺乏阶级观点和阶级分析的方法。所以,他们在这一个或在那一个问题的看法上,就可能成为民族主义者的俘虏。这样,有民族主义思想倾向的人,他们的民族主义思想倾向如果不加以批判,切实纠正,任其发展下去,也可能成为资产阶级民族主义者。应该指出,有地方民族主义思想倾向的人与地方民族主义者在性质上是不同的。地方民族主义思想倾向是思想问题,是人民内部矛盾的一个方面。地方民族主义者在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右派。对地方民族主义者反党反社会主义破坏祖国统一民族团结的言论行动必须坚决地严格地予以批判,但是除了其中极恶毒的分子以外,一般的我们仍然按照人民内部矛盾来处理。对有地方民族主义倾向的人应该适当批评,采取团结—批评—团结的公式,使他们改变资产阶级的民族观。
乌兰夫对地方民族主义的几个基本观点一一进行了批判:
反对民族团结,就是破坏祖国统一,从而也破坏了民族的利益。
地方民族主义者主张民族分裂,反对民族团结。他们主张以现在的半农半牧区为界限,把自治区分成蒙族区和汉族区,把蒙汉杂居区的蒙古人都搬到牧区,把区外蒙古人搬到自治区来。他们说,中国不是蒙古人的祖国,主张把内蒙古从祖国大家庭分离出去。他们主张汉文不能作为自治区通用文字之一。他们捏造所谓蒙汉民族“一贯斗争论”,而看不到蒙汉劳动人民和平相助,看不到蒙汉民族共同命运,共同斗争,看不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新的民族关系的形成。
我们知道,内蒙古蒙汉劳动人民由于长期相处,经济互助,文化交流,形成了不可分离的密切联系。几百年前就有汉人来此居住,从事手工业、商业、农业,带来了文化和技术,促进了经济的发展。固然,在大汉族主义的反动统治时代,曾经对蒙古民族实行统治、掠夺、分割同化政策,使蒙古人民遭到深重的灾难;但是就在那个期间蒙汉劳动人民仍有经济互助、文化交流和政治团结的一面。由于长期历史的发展,今天,内蒙古地区有三十多万蒙古人民聚居的广大牧区,有八十多万蒙古族、六百多万汉族及达呼尔族、朝鲜族和其他少数民族的农民杂居的农业区和半农半牧区,另外还有近百个民族杂居的城镇,并且有三千三百多公里铁路和一万三千多公里公路相联,形成了工业、农业、牧业不可分离的整体。这是内蒙古经济的整体,是民族关系的整体。
内蒙古自治区在历史上、地域上、经济上、政治上、文化上是祖国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与祖国有京包路、包兰路、滨州路和华北、西北、东北相连。它每年以大批粮食、牲畜、皮毛、乳制品、盐、碱及其他矿产品供应全国;全国各地又以布匹百货及其他工业品供应自治区。
从政治方面说,从帝国主义入侵中国近一百一十年期间,蒙汉人民就共同陷于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和官僚资本主义的压迫剥削之下,他们有着共同的反帝反封建的要求,这一共同的命运和共同的政治要求,使他们在政治上团结起来,共同进行了民族民主革命。特别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蒙汉各族人民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肩并肩地进行了长期的斗争。在国内战争中,在抗日战争中,许多蒙汉各族人民的优秀儿女的血凝结在一起。蒙汉人民长期同生死共患难,终于在党的领导下取得了革命的胜利。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国民党反动统治被推翻,以工人阶级为领导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建立,国内民族关系发生了根本的改变。民族平等团结互助代替了民族压迫。在进行了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地区,各民族内部的剥削阶级被消灭或正在被消灭,民族压迫的阶级根源也就消灭了和正在消灭着。今天各民族之间的关系,就是共产党领导下的兄弟般的平等友爱、互助的关系。
蒙古人民从长期的经验中深刻地认识到,只有蒙汉族人民团结起来,才能取得革命的胜利,取得民族的解放;只有团结才能建设社会主义,才有民族的兴旺繁荣。
民族团结是民族关系的最高原则。“国家的统一,人民的团结,国内各民族的团结,这是我们的事业必定胜利的基本保证。”破坏民族团结就是破坏祖国的统一,就是破坏社会主义建设,就是破坏民族利益。可以想像,如果使地方民族主义者的反动企图得逞,内蒙古民族将会陷于何等悲惨的境地。
共产党是工人阶级的统一的先进部队,不能把党按照民族成份划分开来。
地方民族主义者还恶毒地歪曲党的性质,攻击党的领导,他们把党不看作是工人阶级的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不是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统一,而是把党按照民族成分划分开来。他们认为只有本民族的人,才能懂得民族情感,才能代表民族利益,汉族党员是大汉族主义者,觉悟高的忠于党、忠于社会主义事业的民族党员都是民族“叛徒”。他们污蔑内蒙古党委是大民族主义,他们恶毒地说:“内蒙古的大民族主义像流行性感冒一样,到处流行。”这是对党的性质和党的民族政策的诬蔑。
“中国共产党是中国工人阶级的先进部队,是工人阶级的阶级组织的最高形式。”它的成员不论是什么民族成分,都必须具有无产阶级的立场、观点,都必须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作为行动的指南,都必须在党中央和各级党组织领导下进行工作。共产党是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为指南的工人阶级的统一的先进部队,不是各民族各阶级的联盟。不能把党按照民族成分划分开来。
工人阶级要解放自己,必须解放全人类。中国共产党不仅代表工人阶级的利益,也代表全体劳动人民和国内各民族人民的利益。它没有与工人阶级、全体劳动人民、各民族人民利益不同的利益。而且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代表各民族人民的利益。
我们共产党人认为,民族是一定历史时期的产物,它像任何事物都有它的发生、发展和衰亡一样,它也有它自己发生、发展、衰亡的过程。但是,民族的逐渐衰亡,民族界限的逐渐消失,是在各方面高度发展的共产主义社会的事,是一个自然发展过程,不是人为的过程。我们应该强调指出,只要民族界限存在一天,我们就必须重视民族特点,按照民族特点来正确运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普遍真理。“一个无产阶级政党,如果忽视了民族特点,就必然脱离生活,脱离群众,就必然会使社会主义事业遭到损失。”我们党的政策是充分发展各民族的政治经济文化,消灭历史上遗留下的经济文化落后状态,使各民族跻于社会主义民族的行列。中共党章总纲中说:“中国共产党必须用特别的努力来改善各少数民族的地位,帮助各少数民族的自治,努力培养少数民族的干部,促进各少数民族的经济和文化的发展,实现各民族的完全平等,巩固各民族的团结友爱关系。各民族的社会改革,应当由各民族按照自己的愿望,采取适合自己的民族特点的步骤去完成。党反对任何妨碍民族团结的大民族主义倾向和地方民族主义倾向,特别应当注意在汉民族的党员和国家工作人员中防止和纠正大汉族主义的倾向。”这就是中国共产党对国内少数民族的基本纲领。
中国共产党领导内蒙古人民所取得的伟大成就,使每个人都会认识到,只有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才能结束内蒙古民族几百年来的分割状态,建立起统一的自治区;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能求得民族解放,才能取得民主改革和社会主义改造的胜利,才能消灭剥削阶级;只有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才有今天经济文化的大发展,才有今天和明天的幸福更幸福的生活。大量的事实说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是中国各民族利益的代表者。
中国共产党一向是大力培养民族干部的。但是,党认为,只有把民族干部培养成为忠于工人阶级、劳动人民和社会主义事业的干部,他才能真正成为民族利益和民族情感的代表者。一切保持资产阶级和其他剥削阶级的立场观点的人,是不能代表民族利益和民族情感的。
地方民族主义者借口“反对同化”,实质上是反对社会主义。
地方民族主义者更恶毒地全面地攻击党的各项政策,反对社会主义改造和社会主义建设。他们企图把内蒙古人民拖出社会主义轨道,恢复到民族分裂、民族落后衰退的道路上去。
地方民族主义者的最基本口号是“反对同化”,最基本的论据是“蒙汉人口的比例是一比七”。
在内蒙古自治区内,蒙汉人口一比七的比例,是长期的历史发展的结果。在今天他们之间的关系是以工人阶级为首的劳动人民之间的关系。正是因为在一百四十万平方公里的土地上,有七百多万汉人和一百多万蒙古人及其他少数民族和平相处,团结建设,才形成内蒙古今天这样各种经济相互支援相互发展的局面。谁都知道我区牧业发展较快,但如果不是在这种多种经济的形势下,能不能有这个发展速度呢?肯定是不可能的。所以,汉人多对自治区建设,对国家建设,对蒙古民族都是好事。
地方民族主义者认为“反对同化”这个口号可以煽惑内蒙古民族人民来反对共产党领导,反对社会主义。在反动统治时代,大汉族主义者曾经对内蒙古民族采取过“同化”政策。所以,有些人产生一种怕被同化的心理是可以理解的。“同化”政策是压迫民族的反动统治者从政治、经济、文化上消灭被压迫民族的政策,不仅是少数民族反对的,也是中国共产党一向坚决反对的,这是内蒙古民族人民亲自看到的。
地方民族主义者歪曲事实说:解放后蒙古语文在点上发展了,在面上倒退了。他们指的点上发展了,是指培养了一支蒙古语文工作者队伍,出了几十万册蒙文书。但点的发展与面的发展能够截然分开吗?这些书是为蒙文工作者看的呢?还是要为广大群众读的呢?这一支蒙文工作者队伍是为自己而工作,还是要为群众而工作呢?事实上点的发展正是面的发展的原动机,正是为着面的发展。据上半年粗略统计,在校蒙古学生有十二万多人,他们中的绝大部分都以蒙古语文授课,有十二万九千多农牧民参加蒙文扫盲。每天都有蒙文报纸、广播、出版物对群众进行教育,这不是面是什么呢?事实上,蒙古语文在解放后是大大发展了,而不是倒退了。
为什么地方民族主义者这样歪曲事实,颠倒黑白呢?他们企图抓住一部分人怕被同化的心理,从这个地方打开个缺口,来全面地反对民族团结,反对共产党,反对社会主义。在他们举了种种“被同化”的论据之后,他们就会自然得出这样的结论:要反对同化,就要蒙汉分开,分住两个单元区;要反对同化,就要“内蒙古独立”,就要脱离中华人民共和国;要反对同化就要反对工业建设,反对修筑铁路;要反对同化就要反对在牧区建立经济文化中心点,反对建立饲料基地;要反对同化就要反对建立民族联合社等等。总之,因为“越进步越冲淡民族,到社会主义蒙古民族也就汉化完了”,所以要反对同化,就要反对社会主义了。这就是蒙古族中的地方民族主义者的真面目。地方民族主义者实质上是资产阶级右派分子。他们与全国资产阶级右派一起,从民族问题方面来反对共产党的领导,反对民族团结,反对社会主义建设。这就是他们的阶级实质和政治目的。
乌兰夫说,蒙古族中的地方民族主义是自治区地方民族主义的主要危险。但是,我们也应当指出其他少数民族的地方民族主义也是相当严重的。达呼尔族一部分干部的地方民族主义发展到这样地步,他们为了要建立自治州,以致莫力达瓦旗的党委会不执行内蒙古党委在莫力达瓦旗建立达呼尔族县一级自治机关的决定,而且使旗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与内蒙古党委的决定相反的建立自治州的决议。达呼尔族在我区和黑龙江省共有四万多人,在内蒙古地区有两万一千人,有一万四千人住在莫力达瓦旗,其余的都散居在其他各旗。他们不顾人少而又散居的客观情况,要求建立自治州。内蒙古党委根据各方面条件,不同意他们的意见,决定在莫力达瓦旗建立达呼尔族县一级自治机关,但是,莫力达瓦旗旗委没有执行这个决定,反而使旗人民代表大会通过了建立自治州的决议。这是地方民族主义发展所产生的严重错误。
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同时,仍要克服忽视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的倾向。
乌兰夫说,在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同时,要认真地贯彻执行党的民族政策。我们在执行民族政策上,基本上是好的,但也有许多缺点和错误。一部分干部在某些工作上仍有忽视民族特点和地区特点的倾向;在半农半牧区,还曾有违反“禁止开荒、保护牧场”政策的现象;民族联合社中各民族社员的合理安排和互利问题还没有得到完全解决;民族社员之间互相尊重风俗习惯还不够,排斥和不够信任的现象还存在;对于民族语文的学习与使用,有些机关和干部还有不重视的现象;民族干部的培养还不能完全适应工作的需要;区内少数民族经济文化的发展还缺乏全面规划。在整改阶段中,应当专门划出一段时间检查民族政策的执行情况。在检查民族政策的执行情况中,要检查和克服大民族主义思想倾向。
乌兰夫最后说,两种民族主义都是资产阶级世界观在民族问题上的反映,要有效地反对大民族主义和地方民族主义两种思想倾向,必须加强共产主义世界观、共产主义民族观和国际主义爱国主义的教育,必须加强民族政策的教育。


第4版()
专栏:

内蒙古自治区党代会向全区发出战斗号召
反右倾反浪费 工农牧业齐跃进
决定把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
新华社呼和浩特电 争取整风运动全胜,克服右倾保守思想,掀起生产高潮,实现工、农、牧业生产大跃进。这是中共内蒙古自治区第一届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向全区党组织提出的战斗号召。这次会议在6日到10日在呼和浩特市召开,出席会议的有代表全区二十万党员的蒙古、汉、回、达呼尔等民族代表三百零一人,列席五十六人。
中共内蒙古自治区委员会第一书记乌兰夫在会上作了“争取整风全胜,克服右倾保守思想,掀起生产建设高潮”的报告,书记处书记杨植霖、王铎分别作了“内蒙古自治区第二个五年计划轮廓建议和1958年国民经济计划的报告”、“关于内蒙古自治区农牧业发展规划的报告”。
这次会议检查了自治区的工作,一致满意的认为,从1956年7月第一次代表大会到现在一年半的时间里,内蒙古各项工作都取得了巨大成就。在思想战线上经过几个月紧张的反右派斗争和深入的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资产阶级右派分子向党、向社会主义的猖狂进攻已经被打垮。城乡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和坏分子的反动气焰也被打下去了,农村互助合作组织进一步得到巩固。在经济战线上由于加强了领导,贯彻执行了勤俭建国、勤俭办企业、勤俭办一切事业的方针,完成和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和国家在自治区的重点建设计划,进一步改变了自治区的经济面貌,为第二个五年计划建设打下了良好基础。
会议认为:代表们的革命英雄主义干劲,反映了自治区八百多万人民群众革命热情的新的高涨。这个革命干劲表现在讨论和确定新的工、农、牧业生产大跃进的振奋人心的指标上。
在工业方面,会议确定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基本建成包头工业基地。森林工业比现在扩大一倍以上。冶金、化学、机械、煤炭、电力、纺织、食品等各种工业部门都要建立起来;在十年到十五年内,使自治区成为祖国以钢铁为中心的重工业基地之一,并成为森林工业、食品工业的基地之一。会议要求大力普遍发展地方工业,使地方工业产值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增长三点五倍,赶上或超过农牧业产值。加上中央下放工矿企业产值,到1962年地方工业产值在自治区工农业总产值中将占60%—70%。
在农牧业方面,会议确定:一、粮食产量,在八年、七年或更短的时间内,全区平均每亩产粮四百斤,其中四个灌区要求在五年达到原订十年规划的指标。把合作社完全巩固起来,一年到三年赶上和超过富裕中农的生产水平和收入水平。二、畜牧业生产,在十年内牲畜总头数达到五千万头到六千万头,每年递增10%到12%。三年实现牧区合作化,五年基本解决人畜用水,消灭无水草原。五年之内基本实现定居游牧。三、水利方面,五年完成原订十年水利建设指标,使农田灌溉面积由1955年的八百七十八万亩,增加到四千五百万亩,作到每人平均六亩水地,基本实现水利化。四、水土保持。六年完成原订十年任务,控制水土流失面积十万平方公里。八年造林四百万公顷,封山育林四百万公顷,五年内完成绿化任务。五、除四害。城镇两年实现,农村四年实现。牧区定居地四年消灭老鼠、蚊、蝇、虱子,五年之内消灭狼害。
会议指出:为了给第二个五年计划作出一个良好的开端,今年必须使各项生产有一个飞跃的发展。会议决定今年粮食总产量达到一百零四亿斤,牲畜总头数达到两千四百零六万头,生猪达到两百三十万口,地方工业总产值达到四亿多元,造林面积十万公顷。
会议认为,取得工农牧业生产大跃进,掀起一个全面的生产建设高潮,使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做到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关键在于党的领导。会议要求首先加强政治思想的领导,坚决开展反对右倾保守思想和反对浪费的斗争。认真贯彻执行勤俭建国、勤俭办企业、勤俭持家的方针。集中全力领导好以工、农、牧业生产为中心的经济工作和文化教育工作,同时加强政治法律工作,进一步巩固人民民主专政。
为实现党对上述工作的领导,会议决定这次下放干部要抽调一批地委级和相当于地委级的干部加强旗县;乡总支书记一般都应由原区委书记、县科长和县委委员充任;工矿企业领导薄弱也应当调整加强;中等学校都要建立起党的领导核心,要抽调一批适合作学校工作的较强的干部到中学去当校长和党委书记。
会议还要求各级党委迅速派出得力干部,把应征和必须征购也能够征购的粮食征购起来。
会议认为,反对地方民族主义是自治区两条道路斗争中的一个重要方面。近一年来地方民族主义有了新的滋长,因此,必须将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斗争进行到底。会议还强调提出,在反对地方民族主义的同时,要检查民族政策的执行情况,反对大汉族主义。会议通过了关于开除破坏民族团结和社会主义事业的资产阶级地方民族主义分子、内蒙古人民出版社社长特布信的党籍。
会议充分发扬了民主,贯彻了整风精神,开展了思想交锋。在预备会议期间,代表们采取大鸣大放大争大字报的形式,向内蒙古党委和自治区一级领导机关提出许多批评和建议。内蒙古党委和自治区一级领导机关对代表们所提出的两千一百一十三条意见,件件都作了交代和处理。


第4版()
专栏:

拉萨开始传召节活动
新华社拉萨24日电 一年一度的传召节23日正式在这里开始。这天早上,一万多名喇嘛齐集在拉萨大昭寺里念经祈祷。
传召节是西藏地区最隆重、热闹的宗教节日,要连续进行二十一天的活动。几天以后,达赖喇嘛就要从布达拉宫移居大昭寺,主持讲经和辩经等宗教活动。
尽管拉萨市的人口骤然增加很多,市区秩序仍然很好。在这里的人民解放军和汉族工作人员,十分尊重西藏的风俗习惯。围绕大昭寺的八角街上,禁止行驶机动车和自行车。
传召期间,几万份宣扬保卫世界和平、祖国和西藏地方建设成就的宣传品,将分发给参加传召的喇嘛和朝佛者。中共西藏工委、西藏自治区筹备委员会、西藏军区还将联合发放布施。


第4版()
专栏:

周总理接见日本钢铁代表团
新华社25日讯 周恩来总理25日下午接见了日本钢铁代表团团长稻山嘉宽,副团长中岛正保、清水芳夫和代表团全体人员。
接见时在座的,有对外贸易部副部长雷任民,中国矿产公司经理商广文和中国五金进口公司经理李琢之。
在座的还有廖承志。


第4版()
专栏:

周总理接见威尔逊
新华社25日讯 周恩来总理25日晚上接见了英国工党议员、前贸易大臣哈罗德·威尔逊。
接见时在座的有外交部西欧司司长黄华,中国人民外交学会秘书长吴茂荪。


第4版()
专栏:

前来签订第四次中日贸易协定
日本通商使节团到北京
新华社25日讯 前来同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签订第四次中日贸易协定的日本通商使节团,25日下午由日本国会议员促进日中贸易联盟代表理事池田正之辅率领到达北京。这个代表团共包括日本国会议员促进日中贸易联盟、日本国际贸易促进协会和日中输出入组合三团体的代表等十七人。
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同日本通商使节团关于第四次中日贸易协定的谈判在去年秋季就已进行并曾取得一致意见,这次代表团是在接到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席南汉宸今年1月15日给他们的电报后前来中国的。南汉宸的电报中说:“据日本友人称,由于各位先生的努力,贵方完全同意1957年10月31日双方一致通过的第四次中日贸易协定草案和备忘录。我们欢迎贵代表团前来签字。”
今天到机场欢迎代表团的,有中国国际贸易促进委员会主席南汉宸和副主席李烛尘等多人。
在北京的日本和平人士西园寺公一等人也到机场欢迎。


第4版()
专栏:在各地报纸上

在各地报纸上
蠡县基本消灭四害
河北日报24日一版头条以鲜红的大字标题表扬蠡县奋战两年基本实现四无的辉煌成就,称之为史无前例的壮举,消灭四害的先锋,并发表了“学习蠡县,赶上蠡县”的社论。二版发表了蠡县县委会消灭四害的经验,四版画刊介绍了蠡县郑村乡实现四无以后,进一步进行扫除的情形。中共中央和国务院在“关于除四害讲卫生的指示”中,曾提到河北的蠡县。这个县的人民鼓足革命干劲,使全县在2月16日基本实现了“四无”。一版还报道了中共河北省委组织参加省四级干部会议的各地、市、县党委负责干部一百多人到蠡县参观的情形。
今年就要成为千斤县
24日大众日报在“全面水利化,亩施万斤肥,土壤大改良,技术齐革新”的专栏标题下,报道了寿张、黄县争取今年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宏伟规划。寿张县的战斗口号是“跨黄河、过长江,保证每亩千斤粮”。他们具体地提出了大力增种高产作物、大兴水利、大量施肥、积极推行技术改革等四项增产措施。在争取今年水利化中,要坚决贯彻“把天上的水蓄起来,河里的水用起来,地下的水挖出来”的方针。黄县的规划要求今年粮食产量翻一翻,实现千斤县;同时还要带动渔业、副业生产大跃进,争取做到每人平均占有粮食一千七百斤,收入一百五十元。
万能技师
在大跃进的年代,群众中有多少聪明的、英雄的人物涌现出来!23日的山西日报发表了两篇通讯,报道这些群众的智慧和创造。在记者岳峰写的一篇通讯里,生动而有趣地介绍了高平县米山乡的“万能技师”和他们的创造。这是几个普普通通的农民:一个是肯想好研究的社员李增福,一个是胆大肯干的木匠牛福义,一个是手勤爱试验的修自行车工人李安松……还有木匠、铁匠,这一伙人带领群众一块钻研苦干,使全乡大部耕地水利化,还培植了果树,养了蜜蜂,还开办了小工厂,周围乡都来这里修锅驼机,双铧犁。另一篇“依靠群众便能多快好省”的通讯,介绍了潞安魏家庄群众在水利上的创造。山西日报在“要相信群众能自己解放自己”的社论里,论述了这两个典型,说明依靠群众的重要。
五十个新厂矿投入生产
22日,甘肃日报传播了一条喜讯:西和、清水、秦安等九个县新办的五十个厂矿投入了生产。这些厂矿突出地体现了地方工业面向农村的方针。像西和县依靠农业社开办了一个泥煤厂,解决了群众烧炕的燃料问题。清水县的铁木农具修配厂、秦安的翻砂厂,也都直接为当地农业生产服务。
这批厂矿的经办形式也是别开生面的:有的是供销社和农业社合作;有的是群众集资,下放干部当工人和管理人员,有的是手工业社集体投资。
质量如何?
安徽省去冬今春兴修水利工程真是又多又快。质量如何呢?这是人们关心的。23日安徽日报发表的两条消息,给了人们满意的回答。一条消息说,水利部两位苏联专家在安徽省许多县份参观后,对群众兴修的水利工程质量表示满意。另一条消息报道各地对已竣工的工程进行了检查验收工作。检查验收的结果表明,绝大部分工程的质量和效益合乎标准。各地进行这一工作一般都很认真,例如宣城、繁昌等县采取“插牌鉴定”的办法,对工程质量好的插上“标准段”、“标准塘坝”的红牌子;对工程质量一般符合标准的,插上“争取更好”的黄牌子;对不合标准的,插上“立即加修”的白牌子,并注明何处需要加修,需做多少土方和用多少劳力。
“外省丰产经验”
23日,浙江日报二版出现了一个新的栏目:“外省丰产经验”。一篇题为“大胆的试验,惊人的成就”的文章,介绍了湖北麻城县中一乡五一第二农业社林世猛等三人所种试验田亩产籽棉一千二百七十多斤的经验。这篇文章是浙江日报的记者张云啸写的,他为了介绍这个经验,特地访问了负责种试验田的该社副主任、党分支部书记林世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