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2月2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烧煤要讲究方法
我家有七口人。在这寒冬季节,连烤火带做饭,每月只用煤末三百斤。在冬天以前,每月有二百五十斤也就够了。我曾经访问过一些人家,他们用煤量都比我家高。这说明节约家庭用煤的潜力还很大。这里,我先把烧煤的方法介绍出来,供姐妹们参考。
一、使用煤末的家庭,如果把煤和得好,每个火炉一天节约一、二斤煤是很容易办到的。煤和土要保持适当的比例,土多了火不旺,煤烧不透;土少了煤块易碎,煤渣里会夹带黑煤。土和煤的比例大约是一比四。和煤要勤翻多捣、拌得均匀,煤的燃烧力就强,又不容易碎。
二、根据所做菜饭需用的热量添煤。易熟菜饭少添煤,难熟菜饭适当多添煤,不要使菜饭做好后炉内还有过多火力,也尽可能不中途添煤。
三、充分利用火炉的余热。家庭里平时所需的开水和少量温水,一般应利用做饭后的火炉余热,尽量不要专为烧水通开煤火。晚间封火后,把明晨需用的水添在锅内,放在炉上,第二天做早饭时就可减少热的消耗量。
四、不用火时即时将火封闭,既要保持火炉不灭,也不让炉内存煤发生炽烈燃烧。掌握好这种封火方法,晚上稍微多添进一点煤,次晨通开火不用添煤,就能做熟一顿简便早餐。有些家庭不封火,表面看来好像火炉燃烧的时间短了,实际上每升一回火要多消耗几斤煤,另外还要消耗一些木柴。
采用以上方法会多少添些麻烦,但从节约燃料支援国家生产大跃进的重大意义来说,从勤俭持家来说,我们是不应该嫌这些麻烦的。
节约家庭用煤的方法一定还很多,希望参加家务劳动的妇女同志们共同研究试验,多介绍一些好经验。
张秀清


第8版()
专栏:

  做衣服尽量买同一种布
许淑贞是八个孩子的妈妈。她爱人每月工资收入七十多元。这些钱要养活十口人,还有四个孩子上学(一个上中学,三个上小学),在北京这样的地方,可真是够紧的了。可是许淑贞是位勤俭持家的能手,把家里安排得井井有条,不但不拉亏空,每月还能储蓄三、五块钱。这里不妨列举一两件小事来谈谈:
他们家给孩子们添衣服的时候,总是尽量买一色的布。许淑贞说这有几个好处:第一、大小孩子的衣服套着裁,能节省布;第二、将来衣服穿破了,把几件破衣拼凑在一起,还能给小的改着穿;第三、裁衣剩下来的布块,好统一安排用处。他家大人孩子一年要穿几十双鞋,从来没有买过鞋面布,都是利用裁衣服剩下的小布块拼凑着做的。
许淑贞从来不肯把破得不能穿的袜子扔掉。她把破袜子拆成纱,搓成线,纳鞋底用。甚至孩子们穿破了的棉鞋,她也要把棉花拆出来,留着再用。
许淑贞常对人说:“想起解放前的日子,到现在还心酸。现在一家十口,吃得饱,穿得暖,可是日子好了也不能忘本。”为了减轻国家的负担,许淑贞决定从今年开始,不再给孩子们申请学费补助了。
     小华


第8版()
专栏:

  孩子长大了用粮反而减少了
我有四个孩子,爱人在人民银行工作。大孩子在水利学校读书,二孩子上初中,三孩子上小学,小女儿在幼儿站。全家六口人,全仗爱人每月八十多元收入维持生活。我除了操持家务以外,还担任家属委员、扫盲教师和街道卫生等工作。空闲时还作些针线活,也能补助一些零用。
现在我想介绍一点节约粮食的经验。
我家五口人吃饭(大孩子住校)。1955年粮食订量一百二十三斤半,1956年节约了七斤,去年又节约三斤,现在每月只剩一百一十三斤半了。孩子们虽然一天比一天大,可是我没要求过增加粮食,也没要求过补助,用粮反而一年比一年减少。因为我懂得,粮食是宝中之宝,国家要建设就少不了粮食。根据我几年来的经验,节省粮食的原则是:吃发面不吃死面,吃汤面不吃捞面,吃蒸饭不吃捞饭,吃省饭的菜不吃费饭的菜。实际情况是这样,五口人吃捞饭每顿用二斤半米,吃蒸饭有二斤米就够了,还能剩一碗饭;吃捞面要用三斤面,吃汤面有二斤就够了。另外,吃带馅的包子也比吃馒头省面。我常用白菜帮子和蝦皮做馅蒸菜包子,三斤面能蒸五锅,比蒸馒头多吃半顿。
希望勤俭持家有经验的主妇们,多多介绍经验。
赵淑贞


第8版()
专栏:

  谈谈孩子的固执
固执,是行为中的重大缺点。有这种缺点的人,常常要固执己见,蛮不讲理地来满足自己的愿望。例如,六岁的格里沙走到桌旁,想把闹钟拿来玩。父亲不许。“我要嘛!”格里沙说。“我要钟!”
父亲和母亲给他解释,钟是不能够拿着玩的,因为它不是玩具,拿着玩可能把它碰坏或是打破。但格里沙不愿听,并且坚持地喊着:
“把钟给我呀!”
当父亲走了以后,母亲为了免得格里沙吵闹,就把钟给了他。但格里沙并没有玩钟,他只是紧紧地、很得意地抱着钟,他的整个神气表现出:对他说来重要的不是钟,而是达到了自己的目的。
这就是固执的表现。
神经质的孩子多半是固执的。由于神经衰弱,这样的孩子们很容易在剧烈刺激下处于反常状态。应该让这样的孩子去就医,并且给他安排合理的生活制度。家长们对他们的态度必须是温和的、平静的,千万不能用任何激烈的,嘲笑的态度去对待他们。
孩子变得固执起来,往往是由于家长们损害了他们的主动性,不尊重他们的人格,等等。我们来看一个例子:
“爸爸,我的功课全准备好了,”儿子说。“我和同学们去玩一下好吗?”
“你哪儿也不许去,”父亲粗暴地说。
“为什么呢?”
“就是不准去!”父亲断然地说。
这种无理的拒绝和粗暴的方式,自然会使孩子生气。
“我偏要去!”儿子也很生气地、坚决地说。
这时,孩子想要游戏的目的已经居于次要的地位了,他主要的是固执己见。这是父亲自己促使儿子固执的。
还有一些固执现象,是由于家长们过份地溺爱孩子而引起的。孩子受到溺爱,成为全家注意的中心,即使他的愿望是不合理的,全家人也都去满足他。在这种情况下,很容易使孩子变得任性和固执。
有时候,孩子变得固执是由于家长们对他不加管教的结果。例如,有个十二岁的孩子柯里亚,家长们很少管他的事。他一切都可以自由自便,准备功课“凭高兴”,想玩就玩,想干什么就干什么。当家长们开始对他提出某种要求时,立刻遭到他固执的反抗。这并不奇怪,因为柯里亚习惯于只服从自己的愿望。
为了防止和克服孩子的固执,家长们及家庭中所有的成年人,首先应当学会适当地对待孩子的主动性。当孩子的
主动性受到压抑,或是相反地处于没有任何管束的状态时,那么就不可避免地会导致孩子形成许多不好的品质,其中也包括固执。
当孩子有了固执情绪时,怎么来消除它呢?
如果孩子因某件事而固执起来,这时最好的办法是对他不加理睬,也不要去劝他,尤其不要以强迫手段来压服他。在孩子安定下来以前,最好任何教育手段都不要采用。当孩子发现没有人理会他的时候,他很快就会安静下来,这时就很容易说服他了。
有时候,只要转移孩子的注意力,就可以消除固执。例如对年幼的孩子,同他说些别的事;对年龄较大的孩子,可以引他去作旁的事情。
也有这样的孩子,他不愿服从于直接对他提出的要求,而很容易服从以一般形式对大家提出的要求。例如济洛奇卡在午饭时总不好好吃饭。母亲就说:
“吃完饭我们大家去玩。要是有谁不吃饭,就让他留在家里。”
这种一般地提出警告后,济洛奇卡马上就吃饭了。
对固执的孩子采用限期的办法,也常常收到好的效果。不要让固执的孩子马上执行要求,而是过一会儿再执行。
一位母亲对女儿说:
“娜塔沙,该睡觉了。再过五分钟,你就得结束功课”。
“限期”,可以使孩子在感情上有一个准备时间,以克制他最初的习惯上的抗拒性。这对固执的孩子是一种适用的方式。
在教育固执的孩子时,必须善于对次要问题采取让步的态度,不能在一切问题上都强制他听话。在某些无关紧要的地方,如果孩子固执己见,那么可以对他让步,然后要求他无条件地完成主要的事。
(李浩华节译自1957年4月号苏联“家庭与学校”杂志,原作者是苏联教育学硕士杰波达列夫)


第8版()
专栏:

  睡姿
  刘有常
提起人的睡眠姿势,有人就会忆起,不知是在小说还是诗、画、造形艺术、电影、戏剧等哪一类艺术形态里,曾经不止一次地描绘过这种镜头,因而觉得,仿佛只有文学家、艺术家才会注意到这个题目。殊不知我这研究生理卫生的人,也要来谈谈这个题目。不过,文学、艺术家们是从美的角度来谈的,我却只能从健康的角度来谈。
睡眠的姿势多种多样,但不出三个基本范围,即仰睡、侧睡、俯睡。各人都有各自喜欢的睡姿,只要觉得怎么躺着舒服就怎么躺,这本无可非议。但是,不适当的睡姿,却会影响健康,至少是不能使翌日的精力保持旺盛。
先从婴儿谈起。婴儿的睡姿是最值得关心的,因为婴儿头部的许多骨胳都还没有长成和硬化,而他自己又不会翻身。为此,不能让婴儿固定睡一边,大人要帮助他轮流向左侧睡、右侧睡和向天睡。否则,婴儿的头部骨胳会畸形。
健康的儿童和成人的睡姿,一般不用严格规定,但是应尽量避免俯睡。俯睡会使胸部压得太紧,妨碍呼吸和心脏工作。发现儿童有这种睡姿时,就应注意纠正。侧睡和仰睡是较好的睡姿,不过一般认为仰睡更好些,因为它最顺乎身体各部肌肉和器官的自然。
饭后睡午觉,最好仰睡或向右侧睡,因为胃在左腹部。向左侧睡会压迫胃,不利于消化。
上了年纪或心脏有病的人,不适合向左侧睡,这也因为心脏在左边,左侧睡使心脏受压迫,妨碍心脏的工作,而且容易引起噩梦。
肺结核患者的睡姿也很值得注意。两侧肺部都有病变的人,最适宜仰睡。一侧肺部有病变的人,既适于仰睡也适于侧睡,但侧睡时应将病变的一侧睡在下面。这样病变一侧的肺部因为受到压迫,工作减少而休息增多,有利于恢复健康。很多人误以为有病的一侧不能再去压它,而将好的一侧睡在下面,结果好的肺受到压迫而工作能力减少,反而加重了病变一侧肺部的工作,这对病情是十分不利的。
最后,还要顺便谈一下床铺和枕头。有人误以为钢丝床或席梦思床最舒服。其实不然。睡钢丝床或席梦思床垫,不论采取哪一种姿势,身体中段下陷,构成弧形,身体上边的筋肉可以放松,身体下边靠床的部分却被拉紧,胸部和腹内脏器又受到压迫,得不到休息。这类床和垫子价格昂贵,而不实用,远不如铺了稻草或棉垫的木板床好。江南很多人睡棕棚床,这种床平而不硬,比较理想。至于枕头,也不必太软。用枕的目的是要把头放在适当的高度,使颈、背部的肌肉放松,得到休息。仰睡时,用枕不宜高,以免项背部肌肉拉紧,也有人仰卧时不用枕;侧睡时,枕不宜太低,否则头向下垂,一侧颈肌拉紧。


第8版()
专栏:

  煎汤药
  董信章
自古以来,人们就把中药叫作汤药,这是因为中药大都是汤剂的缘故。由于汤药容易被人体吸收,能够较快地收到治疗效果,因此汤药是中医临床的主要处方。但是,汤药煎得不得法,影响治疗效果很大。
首先,煎药用的器皿最好是瓷锅或砂锅。因为这两种锅子传热比较慢,能使药物的有效成分缓和地溶解出来,而且药性也不会变化。千万不要用铁锅、铜锅、铝锅或其它金属器皿煎药,因为药物放在金属器皿加热后会起化学作用,不仅药性被破坏,而且可能发生毒素。
药物放进锅里以后,先用凉水浸泡十多分钟,使之渗透,便于把药液煎出。煎药用水多少,要看药物的体积,一般是水比药高出一寸左右就可,但补剂药要酌情少放些水(如果有些药随水浮起,可以搅拌后再量水位)。煎药的水,井水、河水、天然水、自来水都行,但必须注意清洁卫生和新鲜。
煎药时的火候特别值得注意。补虚、散汗药一定要用文火(微火)煎,使药的有效成分充分的煎出来。泻剂药、发汗药、呕吐药可用武火(大火)煎,但不要过猛,以免煎干。有人不小心把药煎干了,又加些水再煎,这样药效就大大降低了。
煎药的时间要根据药性而定。一般药半小时左右,发汗药十五分钟就够了,滋补性药需要一个钟头。一剂汤药可煎二次,头煎的药液滤出后,再加进比第一次量要少些的水另煎一次。再多煎是没有用的,因为药的有效成分已经没有了。
汤药是许多味药配在一起的。各味药的溶解程度不同,如果同时入锅,往往有的药性已经挥发而失去疗效,有的则还没有溶解,达不到预期的效果。所以,中医处方常常注明某些药先煎,某些后下或冲服。一般说来,寒水石、明矾、石膏等矿产类或硬性药物要先投放,因为它们需要较多的时间才能煎出有效成分来;黄芪、党参、白果、菊花等植物根茎花果类可以后投入;薄荷、钩滕等挥发性很强的药要最后投入。还有牛黄、羚羊角、黄连等珍贵药物,一般不放在锅里煎,而是碾成细末“和药冲服”,以便充分发挥它们的疗效作用。


第8版()
专栏:

  蔬菜小掌故
菠菜 古时,西方有一个波棱国,出产“菠菜”。我国的“菠菜”,就是从那里传入的。人民因为它来自波棱国,便把它叫做“菠?”,后来简称“菠菜”。(见韦绚刘宾客嘉话录)
茄子 据说,吴越王钱镠的儿子是瘸子。当时江、浙一带人民恐怕触犯忌讳,把“茄子”改名“落酥”,一直沿用到现在。
(见王辟之渑水燕谈)
蔓青 三国时诸葛孔明用兵,每到一处,总要叫士兵种“蔓青”。因此,它又名“诸葛菜”。(见刘宾客嘉话录)
山芋 “山芋”的栽种法,是明朝万历(神宗朱翊钧)年间,福建人从海外带回的。它的原产地是吕宋。(见周亮功闽小记)
元荽 本名“胡荽”。晋朝“五胡乱华”时,人民怕胡字触犯胡人,改称“元荽”。它传入中国,已有二千年了,是汉朝张骞出使西域带回的。(群芳谱)
山药 原叫“薯蓣”。因蓣字和唐朝代宗皇帝(李豫)的名字同音,所以改为“山药”。(见周密齐东野语)
菘菜 “菘菜”肥美的时期,在风雪交加的冬天。因为它的抗寒力强,和树木中的松树差不多,就替它题了一个名字叫“菘”。(见埤雅)
黄瓜 它也和元荽一样,在晋朝改的名字,原来的名字叫“胡瓜”。
冬瓜 有人把“冬瓜”写作“东瓜”,认为既有西瓜,就应该有“东瓜”。其实,“冬瓜”的得名,是因为它可以盐腌,可以蜜渍,留到冬天食用的缘故。
(以上两条,同见朱国祯涌幢小品)
花生 相传“花生”在我国约有三百年历史。清朝康熙(玄烨)初年,一个名叫应元的和尚,从日本带回种子试种,很快传布全国。(见赵学敏本草纲目拾遗)
王志韩


第8版()
专栏:

  怎样使自来水笔耐用?
  方孜行
同一牌号的自来水笔,由于使用方法和保养情况不同,自来水笔使用年限的长和短就大有差别。
自来水笔的种类虽多(如金笔、铱金笔等),但是它的使用和保养方法相同。这里介绍一些方法,供大家参考。
一、写字时手势要正确。有的人为了求得特细的笔迹,往往爱用笔尖的侧面或反面(有商标的一面是正面)写字。其实,笔尖反面的加工不如正面细致,用反面写字便显得毛糙、缺乏弹力。时间久了,还会影响笔尖正面的正常弹力,造成出水不畅、笔道粗细不一等弊病。至于用笔尖的侧面写字,因为缝道没有直接接触纸面,很难流利地下水。同时,单靠笔尖铱头的一爿写字,久而久之,便会将铱头的一爿磨掉很多,而另一爿却依然完整,这就会失去协调作用,无法继续使用。正确的写字手势应该是:将笔尖的正面端正地放到纸上,使整支笔和纸的平面保持在45—75度之间。
二、用力要匀称。用力重了会使笔尖的铱头叉开,造成拉纸,甚至使铱头一下揿断。用力轻了,会影响出水。
三、不乱用墨水。不同牌号的墨水的成分和配方互有差异,如果穿插使用,会引起化学变化,产生沉淀作用,伤害皮胆、阻碍笔道。最好经常使用一种墨水,如必须换用另一种墨水时,也要将皮胆内原有的墨水用清水彻底打尽。皮胆内要经常保有墨水,不要到一滴水都没有了再吸水。皮胆内水少了,空气就多起来,写字时容易发生出水太涌和漏水现象。吸墨水时切勿将笔尖接触瓶底,以免损坏笔尖。
四、使笔尖和笔项(装笔尖部分)经常保持清洁和干燥。吸完墨水要擦干净,还应常常用水洗打皮胆,以免塞住笔舌缝道而引起漏水。
五、无故不玩弄笔夹。笔夹的疲劳度一般在一万次左右(即自挂到口袋上到从口袋上取下来算一次)。随手玩弄,势必会缩短笔夹的使用期限。
六、自来水笔用过以后,应即套上笔套,插在口袋上。用笔后不套笔套或平放在桌上,会使墨水漏进笔套里面,也容易发生笔尖干结不下水现象。


第8版()
专栏:

一套茶具
这里摆着一套茶具。但这些不是商店里的商品,而是家庭自制的儿童玩具。这只茶盘是用大“维尔肤”盒盖做的,茶杯是用马粪纸做的,碟子是用小“百雀羚”盒盖做的,热水瓶是用一只装药水的小玻璃瓶和薄铁皮做成的。如果孩子们要为他们的洋娃娃布置房间的时候,最好指导他们亲自动手做一套茶具。


第8版()
专栏:

  满园春色(年画)    王角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