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2月19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正在建设中的工厂怎样跃进?
武汉重型机床厂的做法是:
加快建设速度 缩短试生产时间 增加产品种类
本报讯 记者张沛报道:规模巨大、具有头等装备的武汉重型机床厂的建设工程,已经处在竣工的前夕了。我国历史上从来不能生产的那些机床中的“巨人”,即将从这里源源输出装备其它的新建工厂。由于这个工厂的建成,大步前进的我国机器工业的水平又将达到一个新的高度。
一个飘雪的日子,记者访问了这个占地数十万平方公尺、有八个庞大的生产厂房的工厂。从访问中我觉得有三件事值得向大家介绍。
一件事是这个厂按照原来的计划,分两期建设,要到1960年底才能全部建成生产。以后决定两期工程并为一期,提前一年半建成。这个果敢的计划即将实现,今年上半年可全部竣工,下半年正式投入生产。但是这个加快建设速度的计划,也曾一度遇到波折。要提前一年半竣工,当然会给基建工作带来一连串的困难,因此,1957年有一部分同志对这样的速度发生怀疑,主张削减年度建设计划。这样,提前一年半竣工的计划就处在失败的边缘。或者是放慢建设进度,或者发挥干劲如期完工。两条路任人们选择。工厂党委在武汉市委的支持和协助下,坚决选择了后者。他们采取了多种措施:请市委帮助召开甲、乙、丙(设计)方会议,共同解决加快进度中的各种问题;派人到北京取得上级的帮助;召开职工代表大会,通过整改高潮掀起建设高潮。结果情况很好,各项计划都超额完成,提前一年半完工,变成很有把握的事了。由此可见,只要真正经过努力,建设工程的进度不仅是可以加快的,而且可以大大提前。很显然,工业企业特别是现代化的大工业企业的建设,提前一年、半年甚至一个月投入生产,是最大的增产节约。相反,拖延工程的竣工时间就变成一种巨大的浪费了。
再一件事是这个工厂今年下半年就要成批生产九种重型机床,其中有七种是新品种。工厂刚刚竣工就能成批生产新品种的产品,自然是事先已经做好了周密的生产准备工作。一般的生产准备不去细述,有两点应当提出。一是在1957年,这个厂就确定了试制四种产品。那时两个主要的加工厂房尚未盖好,机器也没有安好,怎么试制呢?他们想出了办法:选择这四种产品中较小的一类,到制造同类型机床的济南第二机床厂、齐齐哈尔第一机床厂等老厂去试制。方法是由本厂派出人马到老厂去,试制的产品纳入生产计划。另一点是厂内生产准备,利用已建好的模型库的空场地,先安装好几台大型设备加工重型机床的大零件,小零件由已建好的工具车间供给,铸件由外厂协作。这样,在厂房尚未盖好时,他们已里里外外练了一年兵,制成了三台重型机床,由此熟悉了图纸、掌握了加工的工艺过程、提高了管理和技术水平。结果是大大缩短了工厂建成后的试生产时间。正因为有了这个基础,今年下半年才可能成批生产七种新品种的重型机床。这一点比起一些新建工厂要经过相当长时间的试生产,才能正式生产发挥经济效能,当然有利得多。既能迅速满足国家对重型机床的需要,又能提前为国家创造财富,完全是一件好事。
第三件事是增加产品的种类。这个工厂按原来规定只生产五种类型的十七种规格的重机床。在建设过程中他们派人到各方调查,发现原来规定的产品种类,不能满足建设的需要,因而也就不符合国家提出的在第二个五年计划内机械装备应自给90%以上的要求。因此他们就重新制订生产大纲,把产品的规格增加至六七十种。同时还及时把加工厂房的设计作了相应的改变。
综观上述三件事,都是工业建设中一些值得注意的问题,在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中我们更应当力求加快建设速度、缩短试生产时间和尽可能地增加产品的种类。


第2版()
专栏:

要尊重技术和程序 也要相信人的创造力
陈之衍
从武汉重型机床厂的报道中,引起了一些感触,想在这里谈一谈。
工业基本建设的快慢好坏,技术往往是一个强大的因素,有时甚至是决定性的因素。比如一个大工厂究竟需要多少时间建成,这在事先都是经过仔细的科学计算的,其中牵涉到许多复杂的技术问题。这些都是客观存在,人们不可以灵机一动,把需要两年建成的工厂,说是两个月就能盖好。我们应当尊重客观规律,尊重技术和程序,不能胡来。但是有一点我们也必须弄清楚:任何时候,人总是一切技术活动的主宰。群众的创造力和革命精神可以加速技术活动的进程,从而把我们的工业建设,推向高速度发展的道路。过去有许多例子已经证明了这一点。武汉重型机床厂的例子也说明了这一点。
所谓加速,并不意味着省掉一切应当做的事情,而是意味着把一天做的事情,在半天内统统做好。例如基本建设应当按程序进行,没有设计就不能施工。新工厂正式生产以前,必须要试生产,这也是程序必需的,程序是现代科学技术所要求的,它体现着客观规律,谁要违犯,就会犯错误。但程序并非僵死的,人们的创造力可以缩短每一个程序的时间。武汉重型机床厂不是就想出办法,大大缩短了试生产的时间吗?如同高速切削机床一样,是加快转数,而不是省去转数。毫无疑问,使转数加快的是人,而不是机器本身,我们必须相信社会主义制度下人的巨大创造力。
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有成百上千项的大工程,如果每项工程都能按原计划提前一个月、三个月、半年竣工,这不仅能为国家创造巨大的经济价值,而且有着重大的政治意义。
我们相信这样的好消息一定会一个接着一个传来。


第2版()
专栏:

只有苦干 才能跃进
新华日报评先进指标和苦干之间的矛盾
本报讯 2月14日南京新华日报以“要跃进就得苦干”为题发表社论。社论说:“回顾一下运动中的思想发展过程,是很有教育意义的。去年党的三中全会以来,大家都在谈论着认识跟上形势。这样谈论了,也这样努力做了,经过党中央和毛主席的教育,经过大鸣大放大辩论的推动,经过生产运动本身的启示,人们已在步步前进,不断地前进。比如从某些右倾保守到鼓起干劲,从缓进到跃进,从‘定心’指标到‘出汗’指标,从措施无力到措施得力,从坐办公室到走出办公室,这都是很大的进步。看不到这些进步是不对的。但是必须承认,这些进步还是不够的。认识上固然还不够还不巩固,实践上则尤其不够。站在运动激流中的人们,处处感触到、时时体会到,现在先进的指标与苦干之间的不平衡是最突出的矛盾,只有下决心苦干,才能解决这个矛盾。当指标还不够先进的时候,一般地干干,也许还显不出尖锐的矛盾,但是当指标跳了几跳以后,情况就不同了,一般地干干已是很不适应的了。只有决心苦干,急起直追,赶上前去,才能打破这个不平衡,达到平衡,并为将来在新的基础上的新的不平衡开辟道路,推动大生产运动的不断前进。必须看到,当苦干跃居中心以后,跃进已经和苦干联系在一起。”
社论说:“在马克思主义者看来,苦干革命、苦干建国,这是革命人生观、世界观的强烈表现。……所有无产阶级的革命战士,都应该发扬这种苦干的革命精神和革命作风,充分发动群众苦干,干部自己带头苦干,做出样子。”
社论说,有人认为“‘天寒地冻,群众已经干了,再要苦干,未免缺乏群众观点。’看来,说这种话的人,对自己、对群众都存在着浓厚的小资产阶级温情主义。他们有许多错误思想和糊涂观念:一则,他们不了解,我国又穷又白,在革命的胜利基础之上,人民迫切要求改变我国经济上和文化上落后的状况,要求建设繁荣、富强的祖国,争取过富裕、幸福的生活。这正是我国六亿人民的强烈愿望、迫切要求和最大的利益。今天我们充分发动群众苦干,干部带头苦干,正是为了实现人民群众的这个迫切要求。实现人民群众的强烈愿望,是代表群众的最大利益,是最大的群众观点,怎么反而是什么脱离群众和什么缺乏群众观点呢?二则,他们不知道,名称虽然同为苦干,但在两种不同的制度下,它的内容和含义却截然不同。在一切剥削制度下,劳动人民是为剥削阶级苦干,是受剥削者的皮鞭和饥饿的驱使,被逼迫着、被勒索着、被监视着去苦干,并且是在极恶劣的生活条件和劳动条件下,饥寒交迫、满腹辛酸去苦干,这种苦干,是奴隶式的,的确是苦不堪言的,是劳动人民要坚决反抗的。但是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情况就完全不同了。……劳动人民的苦干,是为自己也为整个社会苦干,是自觉自愿为一个伟大的前无古人的事业苦干,是在初步改善了生活和劳动条件,而且还要继续不断地随着生产发展逐步改善生活和劳动条件下苦干。这种苦干,是欢欢喜喜、心花怒放的苦干,是劳动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强烈积极性高涨的必然结果。在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看来,这种苦干同时就是愉快。其所以称为苦干者,乃言其干得猛烈,干得紧张,干得不平常,干得多快好省,是拿出了全副本领、全套解数、全身精力来大干特干、创造性地干。……谁如果以为我们今天提倡苦干,就是不体念群众,就是缺乏群众观点,谁就是分不清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和剥削制度之下苦干的根本区别,划不清两个制度两种苦干之间的界限,也就是不能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上来分析何者为苦、何者为不苦的问题。”
社论最后说:“建设的成就是不会自然到来的,大跃进也不是凭空可以实现的,让我们全党同志和所有革命志士,同人民群众一起,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切实苦干,坚决跃进吧。我们还得再重复一遍:只有苦干,才能跃进;不苦干,就不能跃进;要跃进,就得苦干!”


第2版()
专栏:

发挥有利条件 提前建成武钢
争取一号高炉一号焦炉今年提前投入生产
新华社武汉18日电 据长江日报报道,武汉钢铁公司副总经理韩宁夫12日在中共武汉钢铁公司委员会全体委员(扩大)会议上说,根据冶金工业部的指示,中共武汉钢铁公司委员会最近重新修订了今年的建设计划指标,决定总投资额比原计划增加10%,保证一号高炉提前到今年10月1日投入生产,一号焦炉提前到9月1日投入生产。其他工程也都要求相应地提前。
韩宁夫说,武钢建厂总规划规定,一号高炉原定在1959年一季度末投入生产。去年年初,根据国家生铁平衡需要,冶金工业部和武钢确定把一号高炉提前到今年年底建成并投入生产,一号焦炉提前到10月1日投入生产。现在武钢在全国大跃进的形势下,为了发挥革命干劲,和响应党中央提出的在十五年或者更多一点时间内,在钢铁和其他主要工业产品的产量方面赶上或者超过英国的号召,再度修订计划。
韩宁夫说,完成今年武钢的建设工程是一个十分光荣而又艰巨的任务。武钢是我国第二个五年计划钢铁产量增长的主力,提前建成武钢就能加快钢铁工业的发展。一号高炉提前一天投入生产所产的生铁,就能制造十万部双轮双铧犁。因此,必须想尽一切办法,力争在今年国庆节把一号高炉建成出铁。
韩宁夫说,冶金工业部已把武钢建设工程列为今年黑色冶金工业建设的第一位。并且作出了几项决定,以便加速武钢建设工程。
韩宁夫说,根据勤俭建国的原则,冶金工业部要求武钢今年节约投资一千万元。韩宁夫最后说:现在有利的条件是,武钢建设得到中央和各厂矿的重视和支持,以及苏联专家的帮助。但是,在设备、设计、材料、劳动力等方面还存在一定的困难,特别是设备问题困难很多,要求各省市有关部门和各地有关工厂大力支持。


第2版()
专栏:

利用假日做好生产大跃进的准备
上海职工打破常规过春节
据新华社上海18日电 上海一百多万职工打破常规,以“春节不回家、节前节后不缺勤、勤俭节约过春节”的实际行动,欢度第二个五年计划的第一个春节。
上海天天有大批已经买好车票、船票准备回乡过节的职工和干部,纷纷到车站和轮船的售票处去退票。上海北站的一个特设的退票处,到16日为止,一共退了一万六千六百多张车票。
许多正在讨论今年增产节约计划的工厂,职工们决心利用春节假期作好节后生产大跃进的准备工作。今年生产任务比去年增加将近一倍的上海电机厂,有些车间今年需要迁装机床,进行技术改革,有些平时不能停车检修的设备也要在春节检修。这个厂的机电车间全体工人,没有一个人回乡,全部留在厂里做检修和迁装机床的工作。公私合营华元染料厂许多青年工人退了车票以后,组织了一支“春节检修青年突击队”,进行全厂机器设备大检修。
除夕是亚浦耳灯泡厂的休息日。玻璃车间二百多工人看到过去灯泡的玻璃泡经常供不应求,他们照常生产,今天休息一天后,明天就上班,争取三天内增产十五万只玻璃泡。
许多常年旧规,今年都被扫除了。林德兴医疗器械厂二十多个职工把已经订好的三桌酒菜退掉,在14日晚上开了一个茶话会,大家兴奋地谈到了国家的远景和个人今后的打算,还表演了许多节目,大家都感到满意。有些工人说,这样的茶话会比吃一顿要有意思得多。


第2版()
专栏:

松江化学厂职工热情支援朝鲜农民
春节期间加紧生产
据新华社哈尔滨17日电 松江化学厂八百多名职工打破常规,春节照常生产,加紧制造化学肥料,支援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农民春耕生产。
这项紧急任务是国家最近向松江化学厂提出的。根据国家的要求,这个工厂要在2月底以前为朝鲜人民生产出两千吨磷肥。各车间、各科室和医务所的职工们接到这个任务后,纷纷贴出申请书,要求在春节假期中继续坚持生产。


第2版()
专栏:

去年优待劳动日工作做得很好
烈军属残废军人普遍得到关怀
据新华社18日讯 在全国农村的烈属、军属、革命残废军人中,约有30%左右无劳动力或缺少劳动力的户,在1957年中受到了农业生产合作社给予劳动日的优待。
 1957年是全国各地农村对烈属、军属和残废军人由代耕办法改变为实行优待劳动日办法的第二年。实施这个办法的结果,烈属、军属、残废军人的生活更加有了保障。据湖南、山西、江苏、安徽、广东、甘肃、陕西、河北、湖北、江西、四川等十一个省的五百一十个县、市的统计,享受优待劳动日的烈属、军属、残废军人有四十三万六千零二十七户,平均每户约享受六十个劳动日的优待。河南省修武县有享受优待劳动日的烈属、军属、残废军人五百三十八户二千四百一十五人,他们自己做的加上农业社优待的劳动日,全年平均每人有九十一点七个劳动日,比一般社员多八点三个劳动日。陕西省城固县团结乡,1957年享受优待劳动日的有二十六户烈属、军属和残废军人,其中与一般社员的生活水平大体相等的共二十一户,高于一般社员生活水平的有五户。
为了发挥烈属、军属、残废军人的生产积极性,农业合作社一面评定对他们优待劳动日的数目,一面评定他们自己能做的劳动日,并且认真地安排具有半劳动力的烈属、军属、残废军人进行农副业生产。山西省忻县董村乡红光农业社对劳动力弱的烈属、军属、残废军人张全生等十五人,统一安排作饲养、种菜、积肥和保管工作;对只能做些轻微劳动的郝福年等十九人,也安排了点种、间苗、拔草、棉花整枝、打场、选种等轻活。由于在分工分业上进行了照顾,六十八岁的张全生自己做的劳动日比过去增加了一倍半。
拥军优属的光荣传统,在优待劳动日工作中也得到了进一步的发挥。各地农业社干部和社员群众,对烈属、军属、残废军人都很尊敬和关怀。辽宁省沈阳、绥中等地,对一户只有一口人的烈属、军属、残废军人,都按一户两口人优待,一户只有两口人的按三口人优待。许多地区还组成了优抚小组或指定专人,照顾烈属、军属、残废军人中无依无靠的孤寡老弱户的吃水、打柴、洗衣等日常零活和疾病等。例如山西省潞安县共建立了四百三十七个优抚小组,负责照管全县三百二十九名孤老无依的烈属、军属、残废军人。
优待劳动日的办法在各地推行以后,人民群众的负担也大为减轻。在代耕时期,有些地区的人民一年要负担十个工左右,现在采取优待劳动日办法后,一般地区的负担,只占社员纯收入的1%以下。陕西省子长县冯家乡在代耕时期每个劳动力每年平均负担八斗代耕粮、二千四百斤柴,1957年优待劳动日后,平均负担不到一个劳动日。
各地的优待劳动日工作虽然取得了一定成绩,但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各地正在结合春节拥军优属活动进行检查、纠正,并部署1958年的优待劳动日工作。


第2版()
专栏:

春节慰问烈军属
据新华社大茅山18日电 江西省下放到大茅山垦殖场的干部,今天向附近花桥农业社的四十多户烈属、军属和革命老战士进行了慰问。土地革命时期的乡苏维埃主席邵正元把干部接到家里,拿出糖果招待客人,他说,你们来到大茅山就是到了自己的家里。老革命女战士张金香向前来慰问的干部说,过去大茅山人民和红军一起打过白匪,今天我们在一起搞生产了。


第2版()
专栏:

干劲在沸腾
——十三陵水库工地速写
本报记者 傅冬
一过昌平镇,就看见一队队一群群的人背着铺盖朝明十三陵走。看得出来,他们是去水库工地的。
这几天报上登的水库的消息真多,机关的干部也闹着去修水库。听说这个水库的面积比颐和园的昆明湖大三倍,装的水多二十倍。水库的坝有一里多长,八、九层楼高。运的土比官厅水库多一半还多。我记得官厅水库修了三年,可这个水库要在三、四个月里修好,这真叫人吃惊!
到工地,头一个感觉是气魄真大。在长四、五里,宽一里多的工地上,有二万多人在劳动。山上山下黑压压的一片。好几个推土机在两个大山上走。它们不是平着走,是斜着走,远远看去,像挂在半山腰里。平地上有十几辆推土机、拖拉机在碾坝基。工地上的小铁道像蜘蛛网似的,到处都是。数不清的人推着车送土。他们像在跑,又像是在飞,脚底下像腾云驾雾似的。我以为车里的土不多,问了一下,回答说一车一吨,把我给吓了一跳。
我到设计处去,刚坐下不一会,见两个人急冲冲地进来要设计图。工作人员杨新民感慨地说,现在什么也跟不上群众的干劲。往常修水库,是先勘测,再设计,再施工。可现在平着来,有时还倒着来。群众向施工处要活干。施工处没图,就逼着设计处要设计图。可设计处又有什么法子呢!好些设计前应有的资料,到现在还没拿到手。
我想到供应处打听一下物资供应的情况。我心里想,这么大的工地,起码也得有几百个人干供应工作。可是去了一看,院子很小,屋里只几个人。一个干部在打电话。他打完电话对我说:“从来办事没这么痛快过。你只要说十三陵水库几个字,比什么都灵,天大的难事,几分钟就解决了。”
我说我要找采购员谈一谈。屋里的人回答说:“我们这里没采购员”。怎么没采购员?我正纳闷。他们笑着说:“从另一方面说,我们的采购员,也可以说很多很多。”这是什么意思?我听不明白。一位名叫高慎的工作人员向我解释:“我们这里的东西差不多都是送来、借来或租来的,买的不多。借东西只要说出口,人家就给送来。清河制砖厂听说十三陵水库要小铁轨,马上就拆下来。买东西也只要一个电话打过去,货就送上了门。”
我们正谈着,一位同志插进来说:“现在全北京都是我们的供应处,都是我们的采购员。”他说,前几天他去北京市的仓库去提货,有三个装卸工听说是水库的东西,一定要给装车。装了一个地方还不行,还跟着车子跑了好几个地方,叫他们回去,他们怎么都不肯。末了,一个钱也不要。原来这三个装卸工报名去修十三陵水库,没被批准。今天可逮着机会了。
我走到工地上。看见一大群解放军正从山上往山下运土。天那么冷,可是有些人穿着单衬衣还流汗。
一位战士告诉我:把这些土(打坝身用)运到工地中心,一来回七里多,刚来时,一天只能跑六趟,后来加到七趟,现在一班能跑八趟了。八趟,也就是说,五个人推着二千斤重的斗车一天跑六十里。
正说着,他忽然指给我看一个人:“你瞧那是我们的边政委,他和大伙一样,一天到晚在推土。”说完,他又指着一个人说:“那是我们的卫生员,他也一样上阵推土,大伙病了,他也没耽误。真是个好样儿的。”
战士张金选干的真欢,他说:“我们不但要保卫好首都,我们还要把首都建设好。”
向西北走,在一群人里,我看见一位女同志,头上包着个毛线头巾。正想给她说句话,可是她已挑起土走了。一位老头伸出手指头指着她说:“那是石油学院的下放干部周曼霞,来我们社两个月了,好样儿的,你们瞧,她担的那两筐沙,有百十斤重,可她挑起来轻飘飘的。”
听见西山头上有人喊加油干呀!加油干呀!就走了过去。原来是五大队的年青小伙子在喊,他们常常这样喊着和半山腰上的解放军比赛。他们干了一阵以后,就坐在一起唱起了歌:“……步伐整齐,信心坚强,投入山间激战一场,……十三陵水库早日修成,幸福的生活有保障,……我们是国家的主人,我们是开山的英雄汉,今天的工作是为了明天的幸福生活,我们要用自己的智慧和双手建设伟大的祖国……”这是谁编的歌?一打听,原来是队里一位叫李正泰的青年农民编的,曲子也是他谱的。他说他到工地以后很感动,就编了这歌子。
指导员于德润说,大伙这样卖劲,不是没原因的。过去,这地方的人常常受洪水的灾害,有了水库,我们就不再受水害了。我们可以利用水库浇灌三十万亩地,还可养鱼、养鸭子。还可以点上电灯。他的眼前似乎摆着一幅美丽的图景,越说越高兴。
天黑下来了。工地突然变亮了。一百多盏聚光灯,照得工地像白天一样。这些灯多么熟呀!每年“五一”“十一”我们都在天安门前看见它们。它们照过毛主席慈祥的脸,它们也照过欢乐的人群。它们现在到工地上来了。听着扩音器的音乐,我恍惚间回到了天安门,看欢乐的人们在舞呀!舞呀!是的,这里的人也是在舞,但他们舞的是建设的舞步,是社会主义劳动的舞步!
已经夜里九、十点钟了,但“十三陵水库报”的编辑还在看稿。桌上的稿子,堆得像小山一样。他们说,工地上的模范事迹太多,小报两天出一期登不下,最近打算改成一天一期。他们还说,编辑部的人虽然一天只能睡几个钟头,把眼熬红了,但看了那些鼓舞人的稿子,累也不觉累了。
到修建总指挥部,见各屋的灯都亮着,想找办公室的人谈谈,又怕人家下班了,正犹疑,那里的同志说:“你去吧,我们这里是‘四无’,没有冬天,没有黑夜,没有假日,没有上下班;有的就是干劲。夜里三点钟找人都行。”
夜晚,我在医疗站找到了住宿的地方,一夜没阖眼,白天看到的那些人,那些事在我脑中打滚,我平静不下来。这一夜拖拉机的走动声和播音器的歌声,一直没断。
我想着这些动人的场面,我想找确当的字眼来形容这些场面,可是我找不到。人们的这种干劲,像抗日战争期间打日本鬼子的劲头,也像抗美援朝时打美国鬼子的劲头。这种社会主义的干劲,这种共产主义的干劲,我看是没有确当的字能形容的。我们的国家,我们的人民,不是一步步在走,也不是一步步在跑,而是像战士们说的:“像喷气式飞机似的一个劲儿的往前飞。”
离开工地,看见一群群一队队的人背着铺盖向工地走来,人们要在劳动中过春节。(附图片)
在十三陵水库工地上,劳动的人群在春节期中,继续向沙滩和山坡进行着紧张的搏斗。 本报记者 刘长忠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