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2月1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社论

大力发展茶叶生产
我国茶叶生产历史悠久,但在解放前受到反动统治长期摧残,树衰园荒,产量不断减低,1949年只产八十二万担,仅为历史上最高年产量四百五十万担的18%。土地改革初步解放了生产力,农业合作化后群众生产情绪更加高昂,加以八年来各级党政领导采取了不少的积极措施,如发放长期贷款,实行预购,对缺粮的茶区保证供粮,适当提高茶叶收购价格等,有力地促进了茶叶生产的恢复。1957年全国茶园面积较解放初期扩大了一倍,产茶二百二十七万担,为1949年产量的二点八倍。八年来出口的茶叶,可换回钢材三百四十二万吨,保持了国内市场的平稳,对改善山区人民生活也起了一定作用。
但是,现在茶叶产量还仅及战前常年产量三百四十万担的三分之二,和最高年产量四百五十万担的二分之一。新园开辟尚少,部分荒茶园尚未垦复,现有茶园单位面积产量也很低,每亩平均只有干茶五十斤左右,仅及苏联茶园单位面积产量的三分之一。茶叶品质几年来虽有所提高,但高品质的茶叶仍感不足。
在全国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今天,茶叶生产能不能大跃进呢?肯定能够的,因为:茶叶一般不与粮、棉争地;茶树对自然环境的适应性强;旱、涝灾害比粮、棉为小;秦岭和淮河以南广阔山区均宜植茶,现在全国有十五个省包括六百四十九个县产茶;南方各省现在荒地还很多,茶园面积大有扩展的余地;我国人口众多,茶区群众又普遍有生产和制造茶叶的经验;所有这些都是有利的条件。就是现有的衰老茶树,也可以台刈更新,“返老还童”,延长采摘时间。如采用挖野茶苗与无性繁殖的方法解决种苗问题,把现有缺株茶园补植起来,就等于茶园面积增加一倍以上。仅仅把单位面积产量提高一倍,就可超过历史上年产最高水平。
现有的茶园,增产的潜力也很大。1957年已有单产一百斤以上的县、市有七个,其中最高的农业社达到三百一十斤,丰产茶园有亩产高达四百五十八斤的,安徽祁门解放后生产增长四倍,湖南涟源增长七倍。这些事实都足以说明增产潜力之大。但这是需要人们努力争取的。不努力就不能增产,甚至会减产。在同一地区如湖南双峰县星星社1957年比1956年增产21%,而毗邻的大埠社则减产26%。其他地区也有这种情形。这种对比值得人们深思。
当然,当前茶叶生产和粮食生产是有矛盾的:第一,茶区粮食增产任务大,容易忽略茶叶生产;第二,粮、茶生产季节劳动力难以安排;第三,肥料不够,同时满足粮、茶的全部需要有困难。但是,事实证明,只要全面规划,具体安排,这些矛盾是可以解决的。中共祁门、安溪、涟源、婺源、五峰等县县委,全面安排了粮、茶、林及其他农副业生产,加强了具体领导,粮食、茶叶和其他农作物均能增产。祁门粮食每年由外地调入,粮食增产任务重,县委提出在今后两三年内达到粮食自给,争取多余;同时也要求茶叶生产在1957年增长24%的基础上,1958年再增产20%;安溪县委提出“茶粮两丰收”的口号,1958年要求粮食、茶叶在1957年基础上增产20%;婺源是个缺粮县,现已变为余粮县,与粮食增产同时,茶叶的数量、质量均能有所增长和提高。这些事实都说明粮、茶生产的矛盾是能够解决的。尤其应当注意的,是农业合作化以后,粮、茶和其他农作物所需劳动力可以统一合理的安排,这就更增加了有利的条件。许多地区采用算细账、活路排队的办法,已经建立或健全了粮、茶三包责任制,做到了粮、茶生产两不误。湖南涟源提出“男下田,女采茶,老婆婆带娃娃”,这些具体经验各地都可以采用。
粮、茶争肥是个矛盾,但茶叶所需肥料主要是农家肥,特别是肥土、野草和绿肥(商品肥料只能配合使用),这些都可以就地取材,成本低,肥效大。浙江淳安县井坪社的一块茶园,间作赤豆当绿肥,每亩用种子二斤,加上自己劳力,共花工本三元五角,而每亩茶园的产量却由四十九斤提高到一百二十八斤。这个事实说明,只要发动起群众的干劲,肥源是取之不尽的。
我国是六亿人口的大国,目前国内茶叶消费量平均每人每年只有一两多,远远低于埃及平均每人每年消费一斤半的水平。我国兄弟民族地区,也只有三十五两。如果全国每人每年消费二斤,即需要一千二百万担以上,再加出口的需要,则为数更大。因此必须大力发展茶叶生产。


第3版()
专栏:

茶叶生产要迅速超过历史最高水平
茶叶工作会议交流种茶经验研究茶叶生产大跃进
本报讯 中华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为了大力扶植茶叶生产,最近召开了茶叶工作会议。除农业部和产茶省供销合作系统代表出席外,还邀请了部分重点产茶县的中共县委、县人民委员会、县农业局及部分产茶为主的国营农场和农业社负责人参加,会议主要内容是交流茶叶生产初制、采购工作的经验,特别是地方党政对茶叶生产的组织领导及增产丰产的具体经验。十三个重点产茶县代表介绍了经验。祁门、安溪、淳安、涟源、婺源、五峰等县的共同经验是:只要党委加强领导,专人负责、发动群众,全面规划,统一安排,组织力量,农业、茶叶生产都能够丰收。仅就这次会议带来的材料统计,每亩单产干茶一百市斤以上的有七个县、市二十四个社,有的社高达三百一十斤,丰产园有亩产四百五十八斤的。高产县、高产社的经验是:勤耕作、多施肥。三耕一锄(锄草),三、四次施肥,防冻防虫,是增产丰产的主要措施。三采(及时采、分批多次采、留鱼叶采),三分(老嫩分采、分装、分制)是改进提高茶叶品质的可靠做法。经验也证明:采购部门协同农业部门在党委统一安排下,帮助农业社安排茶叶生产,进行生产、采摘、初制的技术指导具有很大的作用。
会议期间,朱德副主席曾到会作了重要指示。他首先指出,解放后几年来茶叶年年增产,茶园面积不断扩大,超额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这是由于党和政府采取一系列措施扶植起来的,成绩不小。但是现在产量还没有恢复到战前水平,这是不能令人满意的。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地区,气候温和、雨量充足,可以大量种茶。现在很多地方能产茶,而没有生产,南方各省约有山地三十三亿亩,如果以其中1%种茶,就有三千多万亩。茶叶不仅是国内人民的饮料,兄弟民族生活必需品,而且是重要出口物资。增加茶叶生产是长期需要的,我们是共产主义者,应该为全世界没有茶叶的人民服务。
朱副主席接着指出,茶叶不与粮、棉争地,采摘次数多,生长年限长,收益大,许多农民有种茶经验,所以我国发展茶叶生产的条件是充分具备的,只要劳动力调配得好,全面规划,争取迅速超过历史上最高生产水平,是完全能够做到的。
朱副主席还指出,发展茶叶生产的办法,首先是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其次是垦复荒芜茶园;第三是开辟新茶园,扩大茶树种植面积。有条件的地区可以同时并举。
朱副主席最后着重指出,发展茶叶生产关键在于党委的领导。省委、地委、县委要负责任,要重视这个问题,把它当作一件大事去做。每一个可以种茶的农业社,要有种茶任务,结合绿化,水土保持,作好增加茶叶生产的规划,不是小搞,而要大搞,要形成高潮。亚热带地区不但要种茶,还要种咖啡。
朱副主席的指示,使到会代表,进一步明确了茶叶生产大跃进的方向,受到极大的鼓舞,增强了革命干劲。代表们一致认为:茶叶生产潜力大、经验多,只要党委加强领导,全面规划,统一安排,放手发动群众,统一组织技术力量,抓住增产丰产的主要环节,茶叶生产肯定能够大跃进。


第3版()
专栏:

“短穗扦插”是解决茶树种苗的好办法
福建省1956年以前大部地区多用种籽繁殖,供应茶树种苗,因种籽产量有限,易受气候影响而减产,远不能满足大量开辟新茶园及补植旧茶园缺株的需要,加以种籽繁殖容易失去原有品种特性,该省农业厅1955年开始注意采用无性繁殖,特别是在安溪发现用短穗扦插的办法很好,经过政和、福鼎等地试验,成活率达70%至80%,于是在1956年和1957年大量推广。两年来,特约农业社及国营茶场扦插繁殖,成活出圃的有一亿株,连同压条繁殖的一千多万株,可种植四万多亩茶园,该省两年来,共扩种茶园五万多亩。主要是依靠扦插繁殖的种苗来种植的。1958年计划垦辟六万亩,70%可采用扦插种苗栽植,并争取今后基本上不再依靠种籽繁殖种苗。
“短穗扦插”在苏联、锡兰、印度、日本等产茶国家亦都采用,是无性繁殖种苗的方法之一。将茶树上一年生的枝条剪下长约一寸包括一节一叶的插穗,最好在春季春分至清明期内插在苗圃中,一般秋季就可出圃移植于苗园内。经验证明短穗扦插的主要优点是:在苗圃肥培、灌溉、管理较好的条件下,插条发根快、根群发育盛壮,比种子育苗来得快,并且能保持优良品种的特性,同时由于插穗短、用材省,可以大量繁殖,较种籽繁殖可提前一二年采收。在春、秋扦插采用枝条对母树来说,只要管理好、施肥足、采摘合理,就可以大大增产。在目前茶籽产量不能满足大量垦辟茶园需要的情况下,这种先进方法,可以普遍推广。


第3版()
专栏:

茶园种绿肥 茶叶可增产
以盛产“炒青”著名的淳安县临歧区秋源乡井坪农业社,在茶园内种植绿肥,使茶叶产量年年增加,单位面积产量由1954年的五十八斤半,提高到1957年一百一十斤半;1955年全县茶叶减产6.1%,而该社比1954年增产43%。
井坪农业社的茶园80%以上是在高山,从1954年起采取了远山茶园种绿肥,近村茶园施土肥的做法。每年麦季在远山茶园内间作赤豆,秋季把赤豆嫩茎叶就地翻埋作绿肥。1955年间种赤豆作绿肥的面积占该社茶园总面积的四分之一,1956年间作绿肥的赤豆面积扩大至二分之一。
茶园种植赤豆作绿肥的好处是:成本低花工省;肥力大产量高;能保持水土;能改良土壤;既能抗旱又能防冻;促进社员及时中耕除草。例如:每亩种植赤豆绿肥的成本只需三元左右,而所产绿肥效果能抵三十斤左右化学肥料,价值五元多,成本降低了40%(化肥施肥工尚不在内)。
该社这一成功经验证明,今后推广绿肥作物上山,是解决目前茶园肥料不足的一个重要方向,值得推广。


第3版()
专栏:

拖拉机要在大跃进中显威风
拖拉机站站长会议要求机耕地比畜耕地增产20%以上
据新华社16日讯 为了积极组织拖拉机站服务区的农业生产大跃进和不断地降低机耕作业成本,最近闭幕的全国农业机器拖拉机站站长会议总结交流了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全国拖拉机站工作的成绩、经验和缺点,提出了改进办法。出席会议的一百四十六个站长中,有二十一个已经提出了组织服务区生产大跃进和降低作业成本的社会主义竞赛的倡议书。
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我国拖拉机站工作发展迅速,成绩很大,积累了较丰富的经验。在此时期,出现了注意勤俭办站的长治站(山西省)、马嵬站(陕西省);做到统一安排,全面指导,因而连年增产的茂陵站(陕西省);开展多项作业,受到农民欢迎的怀德八一站(吉林省);在合理规划土地上,做到既利增产、又利机耕的沈阳站(辽宁省);适应增产要求,改装机具有成绩的宿城站(安徽省);用自己的机器,使苦海变粮仓的黄骅站(河北省)和安全生产,三年无事故的临猗站(山西省)等。
会议指出随着国家工业化的不断发展,今后除积极提高与充实现有老站外,在适宜地区还将有计划地发展新站。为了把现有的拖拉机站办好,这次会议首先要求全国各拖拉机站1958年在当地跃进指标的基础上,机耕地一般比当地畜耕地增产20%以上,并在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的机耕面积上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指标,各站还应培养千亩以上的高额丰产田。会议还强调指出,各拖拉机站要坚持“勤俭建国,勤俭办站”的方针。要求1958年以站为单位做到生产费用和作业报酬收支相抵,并有盈余;全国要有半数以上的站,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费,达到收支相抵。要求在今后一年或者两年之内全国各站都计算固定资产折旧费,达到收支平衡,并有盈余。会议认为实现上述任务是艰巨的,但是可能的,必须做到的。会议指出了实现上述任务的有利条件。
这次会议还着重对我国农业机械的经营方式进行了研究。第一个五年计划时期在农业机械的经营方式上,出现了把拖拉机、农业机械交给农业社经营使用,拖拉机站只收折旧费,机械仍为国家所有的“国有社营”的经营方式(北京拖拉机站已经试行一年)和由农业社出资购买拖拉机、农业机械的“社有社营”的方式(黑龙江省拜泉县兴业社已经试办一年)。会议认为,这两种经营方式是具有生命力的,它是根据我国的经济情况和社会条件产生的。会议要求1958年在有条件的地区积极布点试验,为以后推行这种方式创造条件。但是会议也特别指出,现有拖拉机站的经营方式“国有国营”目前仍是主要的,必须千方百计把它办好。


第3版()
专栏:

富顺县三月实现水利化
本报讯 四川省富顺县经过三个月的苦战,实现了水田旱田全部水利化。到2月中旬止,去冬今春兴修的七千二百多处水利工程已基本完成,可灌溉田地四十九万多亩,超过计划220%,相当于解放前灌溉面积三倍以上,加上原有水利设施,使全县所有水旱田都能种双季稻。
在兴修水利中,全部贯彻了依靠群众、勤俭治水的方针,全县兴修水利工程比1955年多一倍,但国家贷款只占1955年的二十分之一。


第3版()
专栏:小资料

五年来拖拉机站的发展和成就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我国农业机器拖拉机站工作发展迅速,成绩很大。截至1957年底,全国已有拖拉机站三百八十三处,拥有拖拉机一万二千多标准台(每标准台十五马力计算),机耕面积达二千六百多万亩,比第一个五年计划原定的指标分别超过了近一倍、三倍多和六倍多。
许多事实证明:在土地栽培和田间管理等条件完全相同的情况下,机耕地较畜耕地的产量要高。一般情况是,每亩麦田增产二十—三十斤,杂粮增产四十—六十斤,水稻增产四十—一百斤,棉花增产六—十斤(皮棉)。1957年已有天津东郊,陕西省兴平、汉中,河南省安阳,四川省郫县等十三个站,服务区全部机耕粮田已经达到或超过农业发展纲要指标。甘肃省敦煌、浙江省慈溪等三十七个站的全部机耕棉田目前有的达到一百斤到一百四十六斤,有的达到八十斤到一百斤,有的达到六十斤到八十斤。
使用机械耕作,提高了单位面积产量,农业社的纯收益也相对增加。农业社由于机耕所得的纯收益占增产产值的百分比是:棉花、水稻一般70%左右,小麦50%左右,杂粮30%到40%左右。
五年来,拖拉机站内部的经营管理工作逐年改善和提高。作业项目逐年增多,机具效率逐年提高,作业成本逐年下降。五年来拖拉机站在培养干部、积累办站经验和对农业机具的试验研究、改装创造等方面也都获得了一定成绩。
(摘自新华社消息)


第3版()
专栏:

抓桑又抓蚕 蚕丝大发展
五年内将跃居世界第一
据新华社16日讯 我国蚕丝生产将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飞速跃进。根据这次全国桑蚕柞蚕生产会议上各省代表拟订的初步规划,桑蚕产茧量和产丝量,在五年之内,将超过战前,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一位。1962年全国桑蚕产茧量可达到战前最高年产量(1931年的四四一点六五万担)一倍,远远超过世界第一产丝国日本。1967年的产量还将远远超过世界曾经有过的最高总产量。
农业部、对外贸易部、林业部、纺织工业部和全国供销合作总社为促进蚕丝生产联合召开的全国桑蚕柞蚕生产会议,经过十天的讨论已经在13日结束。
朱副主席在会上讲了话,他说,发展蚕丝生产,对于增加群众收入,扩大就业,供应国内外需要,为国家建设积累资金和换取外汇,都有重大意义。各级党委必须把这个工作重视起来。因为只有各级党委重视领导,才能从上到下地做透关于发展蚕丝生产的宣传教育工作,才能避免重粮轻桑的偏向(重粮是对的,但轻桑是错的),才能在干部、技术和种苗等方面,给群众以支援,才能及时地发现喂养、加工、价格等方面的问题并及时解决这些问题。我国发展蚕丝生产的条件是充分具备的。我国广大农民群众历来有养蚕的经验和习惯,地无分南北都适于养蚕,人无分男女老幼都能够养蚕。因此,我国蚕桑事业的发展是有伟大前途的。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奋起直追,我国的蚕丝生产就一定能够赶过世界上一切产丝的国家。
会议还听了各地大量的有关种桑、养蚕、放养柞蚕的先进典型经验报告。这些报告说明:合作化以来全国已经出现了一批亩产“千斤叶、百斤茧”的桑园,很多丰产典型。所有这些对各地代表都有极大的鼓舞。会议期间代表们兴奋地拟订了各自省区的蚕丝生产跃进规划。浙江、江苏、四川、广东老桑蚕区要跃进,全国几乎所有省区的桑蚕生产都要跃进,河北、山东、湖南等省的代表提出在十年内赶上或超过老蚕区。生产的柞蚕黑龙江、山西等省的规划也将赶上或超过山东等老区。特别是河北省发展桑蚕的跃进规划在会上起了极大的推动作用。河北将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时期的前三年,在全省五十三个山区县普遍栽桑,从第四年起发动农业社和社员普遍养蚕。到1962年以山区每户社员养一张蚕种计,加上平原地区所养的,全省产茧就可达到一百四十三万担,跃居全国第二位。
会议认为:迅速发展蚕丝生产的关键首先在于栽桑和恢复柞林,鉴于过去有过重蚕轻桑的现象,会议要求各地今后抓桑又抓蚕,桑蚕并重,争取蚕丝生产大跃进。


第3版()
专栏:小常识

茶有多少种?
我们日常饮用的茶叶,是从茶树上采下来的嫩芽嫩叶,经过一系列的加工过程制成的。茶叶是世界上三大饮料(咖啡、可可、茶叶)之一。
茶叶内含有咖啡因、单宁、芳香油、植物性蛋白质和维生素丙等成份,有醒脑利尿和防病等作用,有令人喜爱的香气和滋味。因此长期以来,茶叶就成为广大人民所喜爱的饮料,特别是兄弟民族,茶叶是日常生活的必需品,人们“可以一日无食,不可一日无茶”。同时茶叶又是我国出口物资之一,出口一吨红茶可以换回十吨钢材,出口一吨绿茶、可以换回十二吨钢材。
现在世界上产茶国家有二十多个。其中产量多的是印度、锡兰、中国、日本、印度尼西亚。按产量大小说,印度占第一位,锡兰占第二位,我国居第三位。我国产茶历史悠久,远在公元前2737年,我国劳动人民已经发现了茶树,起初当作药物,后来逐步成为饮料。公元780年,中国学者陆羽,搜集民间种茶、制茶经验,编著了“茶经”,这是世界上第一部茶叶专门著作。
我国秦岭、淮河以南的广大山区和丘陵地带,气候温和多雨,适于植茶。现在全国茶区共十五个省六百多县,其中主要产区为浙江、安徽、福建、湖南、湖北、四川、云南、台湾等省。近几年来,四川西部阿坝藏族自治州和昌都地区等高寒地带,也在试种茶树。
我国茶叶种类很多,同是茶树采下来的鲜叶,用不同的加工处理方法,可制成下面几种茶叶:
红茶
将采下的鲜叶,经过萎雕、揉捻、醱酵、干燥等四个过程制成的。因为经过醱酵过程,所以成品茶呈黑色。沸水冲泡后,汤色红艳,有苹果香气。红茶主要产在皖、闽、滇、湘、川、鄂、赣等省。市场上商品名称有“祁红”、“闽红”、“滇红”、“宜红”、“湖红”、“川红”、“小种”等十余种,其中“祁红”、“滇红”品质最佳,极受国外消费者欢迎,我国所产红茶主要供应出口。
绿茶
采下鲜叶,经过高温杀青,停止叶内酵素活动,然后再经过揉捻,干燥制成绿茶。因为不经过醱酵过程,所以成品保持青绿色。用沸水冲泡后,汤色微黄带绿,味浓厚。我国是世界上产绿茶最多的国家,而且由于自然条件优越,品质良好。绿茶产区遍及南方各省,其中安徽、浙江、江西等省产的绿茶最为著名。绿茶按干燥方法的不同,又分为“炒青”、“烘青”、“晒青”三种。“炒青”主要供应出口,商品茶名称有“珍眉”、“贡熙”、“珠茶”等。“烘青”、“晒青”主要供应内销或边销。国内市场上著名的商品茶如“龙井”、“瓜片”、“毛峰”、“碧螺春”等,都属于“炒青”或“烘青”一类。
乌龙茶
是采用特殊的制造方法,使茶叶边缘醱酵中间不醱酵,所以有人称为半醱酵茶或“绿叶红镶边”。主要产在福建、广东、台湾三省。商品茶名称有“铁观音”、“乌龙”、“奇种”、“色种”、“水仙”等。著名的武夷山所产“岩茶”,就是乌龙茶一类。广东、福建和东南亚侨胞中,很多人爱饮这种茶。
花茶
是采用窨制的办法,将茉莉、玉兰、珠兰、玳玳等鲜花的香气,转移到制成的绿茶上面。所以窨制后的花茶,既有茶香,又有花香。用什么花窨制的茶叶,在市场上就叫什么花茶,如“茉莉花茶”、“玳玳花茶”等。
紧压茶
将制成的茶叶,经过再加工蒸馏压制,成为各种不同形状的块状茶(有砖形,碗形,圆饼形,柱形等),它的特点是色深味浓。主要销在兄弟民族地区。市场商品名称有“黑茶砖”、“青砖”、“米砖”、“花卷”、“紧茶”、“饼茶”、“金尖”、“芽细”、“西边茶”等。内销市场上的“沱茶”也是这一类。紧压茶主要产地为湖南、湖北、四川、云南、贵州等省。


第3版()
专栏:

春节不停工 加紧赶工程
十三陵水库工地一片欢乐声
本报讯 春节期间,在北京市昌平区的十三陵水库工地上,到处沸腾着欢乐的劳动歌声。这个蓄水量达六千六百万吨的水库,能浇地二十五至三十万亩。为了争取在洪水期前完工,目前有二万五千四百多人,正在昼夜赶修。参加修水库的有民工、军队、学生、机关干部、商业职工等,他们提出并实现了“春节不停工,加紧赶工程”的口号。苏家坨青年突击队向参加修水库的全体民工提出过春节不回家的挑战后,各民工队纷纷应战。松兰堡乡唐陈氏今年五十六岁了,和儿子一起参加了十三陵水库的兴修工程。母子俩早就商量好,要在水库工地上过个大跃进的幸福年。女青年突击队的九十八名女队员,个个都写了春节不回家的决心书。很多人还给家中写了信,叫家中放心,修好水库,再回家欢聚。
中央国家机关干部、中学生和军队参加义务劳动的一万五千多人,也都在十三陵水库工地上和民工一起欢度春节。北京制药厂一百三十多名工人,春节放假也不休息,他们利用假期到十三陵去修水库。昌平区级机关干部献出了自己节约下来的五百多元,买了菜和其它礼品到工地上,慰问全体民工,并和民工一起欢度这个难忘的春节。 
  (李友林)


第3版()
专栏:

国有社营和社有社营
农业机械经营管理的两种新方式
北京农业机器拖拉机站和黑龙江省拜泉农业机器拖拉机站出现了把拖拉机、农业机械下放到农业社使用管理和驾驶员下放到社当社员的农业机械经营管理新方式。北京拖拉机站采取的是把拖拉机、农业机械交给农业社经营使用,拖拉机站只收折旧费,机械仍为国家所有的“国有社营”的方式;拜泉拖拉机站采取的是把拖拉机、农业机械卖给农业社,由农业社出资自营的“社有社营”的方式。
1957年北京拖拉机站把十六个机耕队、五十七台(混合台)拖拉机、一百七十三名驾驶员下放到张郭庄和田村等十六个农业社,拖拉机、农具仍为国家所有,农业社交付折旧费取得使用权,油料、修理和工资等费用由农业社负责,机耕队全体成员则成为社员;同年,拜泉拖拉机站把热特25K拖拉机二台及相应的农具设备卖给兴业社(机具折价,分三年支付),驾驶员也下放到社成为社员。根据北京、拜泉两地一年来试办的结果,初步摸到农业社自营拖拉机和农业机械有这样一些好处:
第一、拖拉机下放以后,生产者直接掌握了生产工具,成为农业社生产组织和生产计划的一个组成部分,农业社可以根据生产需要灵活运用拖拉机和农具,和拖拉机站代耕的方式相比,无论在安排上、调度上、使用上都得心应手,因而使农业社增产增收。北京张郭庄农业社过去寒露后播种小麦占全部小麦播种面积的三分之一,拖拉机下放到社后做到了随收秋,随耕地、随播种,缩短了播种时间,小麦在寒露前基本播完。拜泉兴业社往年粮食产量不比周围社高,1957年自购二台拖拉机后,由于作到耕作适时,耕种较前细致,1957年在同样自然条件下,粮食产量比周围社各种作物的单位产量都有增加,共增产十三万多斤。这个社1957年由于自己有了拖拉机,共增加了一万五千二百多元的收益。
第二、开展了多项作业,增加了作业时间和工作量,降低了作业成本。拜泉县兴业社1957年自购的一台热特25K机车九个月共作业一点二万多折熟亩,而拖拉机站同样的机车,1957年全年工作量只七千多折熟亩。这个社自营的拖拉机利用率比拖拉机站高77%。由于利用率提高,作业成本大大降低,拖拉机站1957年每折熟亩成本为一点五元,而兴业社自营的拖拉机每折熟亩成本只零点七七元。比拖拉机站低一半。
第三、提高了作业质量。拖拉机下放后,驾驶员成为农业社的社员,他们劳动的好坏,产量的多少,直接和他们的收入有关,所以他们很关心作业质量,扭转了过去单纯追求数量的偏向。农业社对质量的要求,也可自行作主了。驾驶员下放到农业社之后,个人的收入也有所增加。拜泉拖拉机站下放到兴业社的驾驶员的工资收入比在拖拉机站时增加了30%—40%左右。并有自留地,家属也参加了生产。
第四、可以充分利用农业社的公共积累,节省国家投资,依靠群众的力量加速农业机械化的速度。全国农田排灌机械、农业机械化会议上各省提出第二个五年内农业社可自购拖拉机三十五万多混合台
(折合十三万标准台)。这些拖拉机如果全部由国家经营,至少需投资二十亿元左右。由群众自营,国家就可把节省下来的资金投到更重要的建设上去。
北京、拜泉两地采取的拖拉机、农业机械经营的两种新方式,对这两个地区来说是有它优越性的。但是随之而来的物资供应、技术指导、人员培养训练和修理配件等问题,应该由有关部门及时协助解决。
(新华社16日讯)


第3版()
专栏:

河南禹县农民们为1958年农业大丰收创造有利条件,尚沟乡农民黑夜在赶修水坝。    本报记者 吕相友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