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2月1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大胆的改革
  新华社记者 高洁
上海国棉二厂在这次整风中,进行了两项重要的改革。一项是车间党支部书记从去年12月初开始全部回到生产岗位,一面当工人,一面作支部工作;一项是全厂的党群工作组织、管理机构,特别是直接领导生产的工场和车间管理机构,跟生产工人一样改为三班。这项改革现在正在进行。
对这样的变革,上海工业界有的人赞同,也有不少人怀疑,担心这样做会带来企业管理工作和政治工作上的混乱。
不脱产能行吗?
人们比较普遍的疑问是:像国棉二厂这样的大厂,一个车间有二、三百人,过去支部书记脱离生产尚且没有搞好,现在完全不脱产能行吗?
我在国棉二厂访问了好几天,同党委书记、党委委员、车间支部书记、工会主席等进行过多次谈话。我得到的回答都是肯定而简单的。他们一致说:能行,而且比脱产的时候做得更好了。一个多月来的情况是:群众满意,党群关系出现了新的气象。
党委书记邬凌秋一再告诉我:“到现在为止,还没有一个支部书记向我讲干不了的。相反,大多数支部书记都说现在工作好做了;有的眼前虽然有些困难,但是没有一个人退缩。”
她说:“整风开始的时候,各车间的工人几乎都对支部书记提了很多意见。有的工人对调动工作不满意,有的因为没有评上奖,有的没有得到补助金,有的小组工人互相吵骂,等等,都来责怪支部书记。很多明明不是支部书记应该过问的事,也怪到支部书记头上。”
一向比较沉静的党委书记,当说起这番话的时候,还显得有些激动。她说:“群众鸣放出来的这些意见,真使我们大吃一惊。我们的支部书记原来都是生产中的优秀工人,群众关系极好。而现在竟成了群众意见最多的人。为什么?我们研究以后发现,问题正出在支部书记脱离生产的缘故上。因为支部书记脱离生产,支委、车间工会和共青团的干部都不脱产,于是,行政干部遇到有调皮捣蛋的工人,要支部书记去批评、教育,车间里下达生产计划、评比奖励、困难补助、工人吵架骂人、等等事务,都推给支部书记去干。结果,支部书记把绝大部分的精力和时间包揽了行政、工会、共青团的事务和对占车间里百分之零点几的落后工人进行思想教育,对其余99%以上的工人,反倒没有时间去进行工作,脱离了广大的群众。”
支部书记们在讨论了群众的意见以后,立即坚决要求回到生产中去,回到群众中去。工会、行政、共青团的干部和全体党员都极力支持他们回去。群众更是表现了巨大的热情,纷纷争着要支部书记回到自己的班、组去生产。三纺细纱车间支部书记马永贤,在鸣放中群众对他贴了二十多张大字报,占了群众对支部意见的大部分。但是,当他回车间生产的第一天,群众就关心地问他:“你几年不干了,干得了吗?”有的勉励他说:“回来了,了解了实际情况,工作就做得好了。”
下去以后
支部书记回到车间后的第一个大变化,是全体支委、党员都积极主动地做政治工作,过去那种遇事推给支部书记或是相互推诿的现象没有了。一纺细纱车间党员工长王秀之,过去碰到有思想问题的工人,就推给支部书记去说服教育。自从支部书记回车间生产以后,她自己解决了一个老女工的派工问题。三纺细纱车间十八个党员,过去只有十二人做政治工作比较经常,现在这种党员已经上升为十七人。只有一人暂时还借口孩子多、家务忙,不大干工作。很多党员提出:不管有多少工作,我们党员每人干一刻钟,就能顶上支部书记一人干一天。
更重要的是支部书记直接参加生产以后,发现了一些过去不能发现的问题。例如印染工场工人的生产指标问题,过去行政干部认为印染生产是连续自动化的,很难确定某一工人在生产中的具体任务和奋斗方向。不参加生产的支部书记,很难说出这样看法不对。因此,工场行政布置工作时,只提出全工场的要求,对工人不提具体要求;完不成计划时,只能从技术措施上找原因。这次支部书记下去生产,才听到好多工人反映说:个人没有具体方向,我们生产好像瞎子,跟着机器走,不能主动。经过大家研究后得出的结论是:只要有工人操作,就能订指标。生产虽是连续的,但要工人去掌握,如何掌握?应该注意什么、防止什么?这些就是指标的内容。
不再悬在半空中
支部书记们的普遍感觉,是现在不再悬在半空中,工作更踏实了,而且有时间学习了。三纺乙班支部书记马永贤告诉我:“过去我的工作情况是,上班时间工人在生产,不能下车间,不下去又没事干,只好成天动脑筋找副工长、工会组长等来汇报;因为听来的情况都是间接的,谈不上深入。学习呢,更糟。上班时间不好学,下了班,工人放工了,我更忙。我经常是从早上六、七点钟忙到夜里九、十点钟,从脱产到现在,没有正规上夜校学习过,平日看报的时间也很少。连我的爱人对我也有意见。她说:别人也当干部,就没看见像你那样忙的”。
马永贤现在谈起这些,还带着几分无可奈何的神气。谈到现在,他可是浑身来劲了。他说:“现在好了,目前我是一个工区的代理副工长,从一个工区,我可以了解全工段的动向和问题。别的工段都有支委联系,大部分党员也主动干工作。现在开起支委会或是支部大会来,因为大家都了解情况,就不像过去那样,要么支部书记一人说了算,要么拖拖拉拉二三小时搞不清。现在都是三刻钟到一小时解决问题。工作安排好了,大家分头干。现在,我每天下班以后,顶多停留一、二小时就没事了。”
马永贤已决定在春节后恢复上业余中学。
不是一个人的问题
当然,问题并不是支部书记一人回车间生产就完全解决了。支部书记回车间生产以后,要求全体支委、党员更好地在车间里发挥核心骨干作用,共同做好政治工作。这样,改组原来的支部组织形式,便成为非常迫切的问题。
原来的车间支部是以车间为单位组成的,分散在早、中、晚三班,同长日班的党员和支委互不碰头,要召开一次支委会和支部大会都很困难,这也是形成过去支部书记一人决定事情、包揽事务的原因。现在,这个厂已经重新改组支部,以工场(包括生产一种成品如纱、布、色布的各个工段在内)为单位,按轮班组织支部,支委分布在各个工段。这样,同一个支部的支部书记、支委、工人的作息时间完全相同,联系大大方便了。
支部书记因生产和基层党组织变动,也迫使包括工厂党委在内的各个领导部门,不能不改变老一套的工作方法和工作作风。
老一套行不通
张明厂长告诉我,他最近写了一篇幽默小品,假想一个下厂了解情况的干部按老一套方法工作的结果。支部书记已经回去生产了,他还是按照机关工作时间下来跑情况,硬把正在生产的支部书记找到办公室向他谈情况。结果使那个支部书记一次出了几匹次布。另一次只好关了车去应付他的访问。这完全是可能的。过去,上级机关有什么临时任务布置下来,或是明天要来检查工作,党委或厂部打一下电话,就把支部书记找来汇报一通;平日往下贯彻工作也是层层下达。因此,党委可以不出办公室指挥全厂、应付上级。
现在,厂的党委已决定把目前全厂六十多个脱产的党群工作干部精简一半以上,党委委员和专职工作人员只留下十人,工会和共青团专职干部只留十二人。党委委员也都分散下去,一人包干领导几个支部,具体帮助下面进行工作。因此,根本改变了层层汇报情况、层层下达指示的作法。
根据纺织工厂日夜三班连续生产的特点,政治工作活动一般都集中在中午十二时以后到晚上十时以前的中班时间内。因此,党委及其他政治工作人员都改做中班,便于联系各个班的支部书记和群众。遇有国内外发生重大事件,或在一定时期内布置中心工作时,就由党委直接分班下达到全体支委,甚至全体党员。这样,使支委和党员直接了解领导意图,也减少了会议和节省了时间。党委真正成了全厂政治工作的指挥部。党委领导也从大量会议中解脱出来。
怎样才是面向生产?
随着支部书记回到生产岗位和党的组织形式的改变,这个厂紧跟着提出了管理机构面向生产的问题。主管部门最近已经同意这个厂的管理机构进行改组,原则上自工场长以下的管理干部和服务部门(如卫生室、公共事业科等)的干部,全都跟班工作。
厂长说:管理机构面向生产的问题,党在好几年前就已经提出。但是,过去几年,我们实际是只面向了车间,而车间本身也和厂部一样是机关化的。机器日夜二十四小时在不停地转动,二十四小时都有工人在生产,我们的管理干部却是90%的人只在白天八小时内工作。全厂每班有一千三百多工人生产,生产价值七十多万元,而干部跟班工作的只是几十个仅有一般工作水平的工长,全厂有三分之二的生产时间,几乎是在无人领导下进行的。二十四小时内生产上、生活上都可能发生问题,都会有人生病、有人请假,这就出现了每天早上夜班工人放工等天亮,排队候医生、候干部、候车间主任请示工作等等不正常现象。难道这能算是面向生产吗?
“我从1951年来这个厂,干部从三百多人增加到六百多人,但绝大部分都增加到科室。二十四小时的事,全集中在白天八小时干,计算机从五部增加到十五部,还叫不够用。其结果是厂部科室工作忙忙乱乱,机构越来越膨胀,人浮于事。上面发号施令的人多,下面轮班里无人负责。这哪里像个生产单位的组织!”
只要机器在转就要有人领导
全厂职工在讨论机构改革方案的时候,提出了一个总的口号:只要机器在转,就要有人领导。要改革组织,还要精简机构,精简非生产人员。
在厂长室外面的大厅四周,几乎所有的工场和车间都贴了大字报。大家一致拥护撤销车间一级组织,加强轮班的方案。工长和工人们在讨论中,更是双手赞成这个方案。全厂现在最后确定的机构改革方案是:合并一部分科室,取消车间一级;厂部以下,以工场为单位,下面直接领导四个轮班。由正工场长负责领导全面和常日班,三个副工场长分别领导早、中、晚三个班,跟班工作。科室中的服务部门和工场中相应的职能人员也跟班工作。厂一级的党委和行政,也分出一定力量跟班,照顾轮班工作。这样改组以后,全厂将减少干部40%——50%。
厂长很有信心地说:“老实讲,我们这样做有些冒险。但是,大家信心很高。这样改组,我们的管理机构精干灵活了,非生产开支可以大大缩减。多出的干部,一部分可以下放锻炼,一部分充实轮班领导;还有一部分,可以加强对新技术的研究。”
新形势下的新问题
支部书记回到车间,管理机构面向生产,都还不能彻底克服整风中暴露出来的另一些政治工作中的缺点,还需要较长时间的摸索和努力。国棉二厂已把问题提到日程上来了。
一是克服政治工作中的繁琐和形式主义。党委书记很强调地向我谈起当前纺织厂中的竞赛评比奖励问题。她说:“经过解放后几年来的工作,当前纺织厂的生产比较稳定、正常,按照原来的生产指标,很多车间的大部分工人都能按期完成,先进和落后的差距很少。但是,我们领导仍然老一套地每月下达一次生产计划,每周修订一次竞赛保证条件;每季评选一次先进生产者。因为大家都能完成计划,评的时候,只好加进些团结互助好、劳动纪律好等等条件。这些条件又很难有个标准。因此,平日工人苦于会议多,评比的结果没有鼓励先进带动落后,有时反成了工人们不团结的因素。整风中间,工人对评比提了很多意见,就是这样来的。今后对竞赛的指标、评比条件和评比方式、手续都有必要根据新的情况加以改进。”
整风中暴露出的另一个严重问题,是教育党员学会做政治工作的问题。很多党员用心很好,但不懂得方式方法,引起群众反感。例如车间里有工人不执行操作法,党员就去指手划脚地批评一通。访问群众家庭本来是件好事,许多党员也很热心,但因为目的性不明确,平日同群众缺少联系,因此,有些群众就误以为党员是去调查他们的经济生活。现在党员们改变了工作方式。今年元旦,全厂党组织又发起了一次党员交朋友运动,提出有疏远了老朋友的“恢复旧关系”,没有老朋友的交新朋友。到现在,全厂80%的党员都交了朋友,群众反映非常好。
此外,有的支部书记过去习惯于随时随地就事论事地解决问题。现在,一个支部书记要领导好几个工段(相当原来的车间)的政治工作,再用旧的工作方法就不行。必须善于从纷繁的事物中,找出当前生产、思想中的主流,进行有原则、有计划的领导。这不是每一个支部书记都立即能够做到的。又如关于支部书记的业务、文化学习问题,党委也在作进一步的安排。
一切都仅是开始,仅是尝试。然而,从一个多月来的事实当中,人们已经看出了可喜的效果。
革命的干劲!大胆的尝试!这个厂就这样开始了第二个五年计划的大跃进。 (本报特约稿)


第5版()
专栏:

  遍地开花 重点建设 就地取材 就地制造
江西地方工业快马加鞭追赶农业
预计在七年内赶上农业跃进的目标
本报讯 中共江西省委最近提出了全省地方工业总产值七年赶上农业的跃进目标。
江西省1957年农业总产值(不包括副业)为十五点五亿元,地方工业总产值(包括专业手工业)为六点一亿元,仅占农业总产值的39%。预计到1964年,全省农业总产值(不包括副业)将达到三九点九二亿元,初步规划的地方工业总产值那时将达到四十点五亿元。这样,江西省地方工业总产值就将以每年平均增长31%的速度向前发展。这个初步规划是经省委召开的区党委、地、市委书记会议讨论通过的。初步规划中对省直属轻重工业和专区、市地方工业产值的增长,都提出了具体要求。
江西省地方工业总产值七年赶上农业是完全可能的。第一,全省农业大跃进将为工业的大跃进开辟广阔的前途。按照农业生产规划,到1964年农业就可以提供五十万纱锭所需的棉花、五百台麻袋机所需的黄麻、七万纺锭所需的苎麻、日榨七千吨榨量所需的甘蔗、日产八百吨纸所需的原料,还有充分的酿酒、榨油、卷烟、罐头等食品工业所需要的原料。同时农业大跃进需要工业供应大量的生产资料。据初步估算,到1964年需要各种化学肥料七十万吨,七年累计需要拖拉机五千个标准台、排灌设备三十万匹马力,以及大量的各种农业机械和运输工具。到1964年农业需要由工业供应的生产资料总值约为四至六亿元。随着农民购买力的提高(七年估计提高一点五倍),农村对各种生活资料的需要量将大大增加,总值约为十二亿元。第二,省内地下资源丰富。据已有的初步资料,铁矿石可达七亿吨以上,有色金属和稀有金属已查明的品种达四十多种,煤的储量在十八亿吨以上。第三,由于第一个五年建设计划胜利的完成,地方工业建设有了一定的基础。同时还可以得到国营工业支援。第四,江西省地理位置适中,水陆交通极为方便,便于取得外省的技术援助与配合协作;省内交通也很发达,有利于地方工业的发展。第五,全省职工通过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阶级觉悟大大提高,生产建设的热情空前高涨。特别是最近开展的反右倾保守思想的批判,职工们更加鼓起了革命干劲。
为了胜利实现这个大跃进的计划,江西省委提出: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必须立即切实加强对地方工业的领导。县以上党委和政府的工业部门,应该充实和加强,党委书记中必须固定一人专管或兼管工业工作。目前应当迅速地进行一次调查研究,根据省委给各地规定的指标任务,制订出具体的规划。其次,必须贯彻执行“地方工业为农业生产服务,并与农村经济密切相结合”和“多、快、好、省”的方针。各级党政必须从这个方针出发,来考虑和制定发展地方工业的规划,并且修改原订的1958年计划,因为按照原订计划,1958年全省地方工业总产值比1957年仅增长15%。这个速度比七年赶上农业的平均每年应增长31%的要求相差太远,不能适应新的形势和任务。
省委认为,要使地方工业发展多一些和快一些,必须采取遍地开花和重点建设相结合的办法。规模大、投资多、技术复杂的较大型的工业企业,由省兴办;专区、市多办一些中、小型企业;县以下主要办小型企业。此外,要发动农业社依照就地取材、就地制造、就地销售的原则,办一些投资少、收效快、技术简单的小型工业。
七年后,这个规划如果全面实现,江西省的地方工业将大大向前跨进一步。到那时,全省每年将生产九百万吨原煤、三十万吨钢材、五十万吨水泥、六十万吨化肥、五万匹马力的排灌设备、四十万件棉纱、二十万吨机制纸、八万吨糖,十万箱卷烟、一千万双胶鞋、十五万吨食油、七万吨酒和其他许多工业产品。


第5版()
专栏:

  在生产中同群众打成一片
  静宇
基层生产单位的党群干部参加劳动生产,在生产中同群众打成一片,及时地发现问题和处理问题,这是密切同群众联系的好办法。
厂矿企业里工人群众的主要活动是生产活动,而企业的党群工作所要解决的问题,主要是围绕生产活动所发生的各种思想问题和实际问题。及时地发现和解决这些问题,才能不断地发扬工人群众的生产热情,发展生产。可是,过去有不少工厂为使车间支部书记有足够的时间做好政治思想工作,采取了脱离生产专职工作的办法。有些支部书记脱离生产以后,工作的时间解决了,而工作的苦闷却增加了。他们在生产的时间里很难进行工作,插不到工人群众中去,插进去又怕影响生产。下了班,工人放工了,他们又忙于在办公室听汇报。于是,官僚主义、主观主义由此产生,群众对领导的意见也越来越多。
不久以前,上海有许多工厂对于基层单位的党群工作问题曾经展开讨论。在讨论过程中,很多人主张减少企业的党群脱产干部。也有人抱着怀疑的态度,提出:过去支部书记不脱离生产尚且没有搞好工作,现在完全不脱产行吗?但是,根据上海国棉二厂的经验,减少党群工作的脱产人员,让车间支部书记回到生产岗位上去,不仅能行,而且工作比过去做得更好了。过去不熟悉生产情况,随着亲身参加生产活动而熟悉了;过去许多推给支部书记一人办的事情,现在由支委委员大家分担了;过去解决问题迟缓,现在也变得迅速及时了。
当然,并不是脱离生产就会脱离群众。我们的生产企业里有许多脱离生产的专职干部是密切联系群众的。但是由于剥削阶级的思想影响,由于工作方法和思想方法的错误,或者由于机构的不尽合理,也有产生脱离群众的危险。我们的国家有很多事情,需要设立专门机构、委任专职人员负责。如果没有这种机构,工作就不可能做好。但是,也有一些事情,不需要设立什么专门机构和专职人员,或者需要设立这样的机构,并不需要设立专职人员。否则,反而助长了官僚主义。
党中央曾经指出:基层生产单位里基层组织脱离生产人员的数目,应限制在真正需要的范围内。某些中小企业的党、团、工会组织应当有准备地逐步做到没有完全脱离生产的人员。根据部分工厂已有的经验看来,让车间脱离生产的党的干部回到生产岗位上去是完全可能的,也是必要的。问题在于企业领导人员是否下决心采取革命的措施,让基层干部在生产中同群众打成一片。


第5版()
专栏:

  深入开展整风运动 帮助职工提高技术
全总提出促进生产高潮的措施
据新华社9日讯 目前许多厂矿企业在深入开展整风运动的同时,新的生产高潮已经出现。怎样促进这个新的生产高潮更加广泛、深入地开展,这是中华全国总工会在最近召开的群众生产座谈会上讨论的中心议题。
会议在分析了新高潮的形势以后认为,随着全国规模的生产新高潮的逐步形成,工会组织必须主动地加强群众生产方面的具体工作,促使它向着更加深入和持久的方向发展。会上指出当前各级工会组织必须注意和加强以下几个方面的工作:
(一)继续深入地开展整风运动。特别是目前还没有经过深入整改和大辩论的企业的工会组织,必须帮助企业行政把整风进行到底,狠狠地改进生产管理工作。同时,要贯彻整风、生产两不误的方针,以便把职工的劳动热情及时组织到生产中去,发挥更大的作用。
(二)要全面地贯彻勤俭建国和多快好省的方针。目前,工会组织在贯彻这一方针中,首先要结合反浪费的专题鸣放,发动群众充分揭发企业中的各种浪费现象,引导职工提出节约的合理化建议,建立监督和杜绝浪费的制度。其次要发动职工同各色各样的保守思想作斗争。通过讨论今年的国家计划,订出先进的生产指标。
(三)用比先进、学先进、赶先进的方法,把生产提高到先进的水平上。会议分析了钢铁、煤炭、水泥等许多产业中存在着先进同落后之间的差异的情况,指出如果能够把落后企业的生产提高到先进的水平,就能使整个工业生产水平大大提高一步。解决先进同落后之间的矛盾的最重要的方法,就是不断地总结和推广先进经验。为此,就要经常地进行分析比较,组织落后单位到先进单位去参观访问,互相观摩表演,并且要具体地帮助落后单位迎头赶上先进单位。
(四)继续引导和帮助职工提高技术、改进技术、学习和掌握新技术。在当前生产高潮中,工会一方面要积极鼓励大胆试制新产品和采用新技术的创举,另一方面要总结和提倡能够普遍提高职工技术的各种群众性的技术活动,如技术互助、研究会等。同时要利用工程技术人员下放到车间的有利机会,进一步促使科学技术同工人的劳动经验紧密地结合起来。
会议还强调指出,为了使工会组织在领导和促进生产高潮中发挥更大作用,工会本身也要在整风中狠狠地改进工作,特别是要改进竞赛的组织工作和评比奖励等工作。
参加这次座谈会的有各产业工会全国委员会和部分省市工会联合会的生产部长及某些基层工会的代表。


第5版()
专栏:

  辽宁地方工业产值超过农业
全省生产建设和人民生活获益众多
本报沈阳9日电 辽宁省地方工业(包括手工业)的总产值已经大大超过了农副业的总产值。1957年地方工业的总产值相当于农副业的162.64%。地方工业的发展,有力地支援了农业、基本建设和国营大工业的发展,供应了人民生活的需要,并且为国家积累了大量建设资金。
辽宁省地方工业发展的速度较快,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内每年产值平均增长14.6%。1952年地方工业总产值仅占工农业总产值的49.1%,1957年所占比重就增至61.9%,五年来总产值增加将近一倍。地方工业能够很快发展的重要因素,是全省农业生产有了巨大发展。1952年全省农业丰收,促使地方工业在1953年向前跃进了一步,总产值比上一年增长39.7%。1955年农业丰收和1956年农业合作化胜利,又促使1956年地方工业的总产值增长38.8%。近五年内,全省农业向地方工业提供了大量原料,有将近三百万吨大豆、一百七十多亿粒大蚕和大量棉花、苹果等;同一期间内,农民向地方工业部门购买了二十六万四千多台新式农具和一千九百多万件锄头、镐头等。
由于地方工业为农业服务方针的贯彻执行,1957年全省地方工业为农业生产服务的产品总值比1952年增加了240%。各种农业机械不断增加。1952年新式农具只生产十二种,现在增至七十多种。1953年生产双轮双铧犁七百四十多台、水车四千多台,1956年由于农业合作化大发展,双轮双铧犁增至九万四千台、水车增至十万台。1953年生产的柴油机不过八十台(一千六百马力),1957年就增至九百零七台(两万多马力)。此外,大车钢板、畜力元盘机、播种机、铲趟机的产量都有很大增加。今年农业生产将要有一个更大的跃进,这种新形势正在迫使地方工业迅速来个更大的发展。今年地方工业部门计划改良和试制的新的农业机械有二十几种,其中有:蒸气机、煤气机、新式犁、插秧机、山地播种机、土豆播种机等等。同时计划利用本溪多余的焦炉煤气、被放掉的氮气等废气以及鞍山的焦炉煤气,新建两座规模相当大的氮肥厂。
辽宁省工业基础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重点建设工程多,规模大,国营工业的生产规模也不断扩大,需要地方工业的大力配合和支援,同时也推动了地方工业的发展。全省主要工业城市如沈阳、鞍山、旅大、抚顺等地的地方工业,多半是为国营工业和基本建设服务的。地方工业为基本建设和国营工业供应了大批建筑材料和加工品、配件等。像沈阳市第一工业局所属各厂,几乎都是国营工业的不可缺少的协作厂。沈阳市铆铸厂生产的储气缸、冷却器等产品,都是为国营空气压缩机厂协作生产的。鞍山市一些规模很小的铁工厂、机械厂和铆造厂,也为鞍钢加工设备和铆焊金属结构。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全省地方工业为国营工业服务的产品比重很大,平均占总产值的30%到35%。1957年全省地方工业为国营工业服务的产品总值比1952年增加了184%。
近五年来,辽宁地方工业为了供应城乡人民生活的需要,不断增加产量,扩大品种,提高质量。解放初期,辽宁轻工业的基础较弱,日用必需品的数量和种类较少。随着城乡劳动人民生活的提高,市场需要量的增大,轻工业、食品工业和纺织工业都有很快的发展。1952年胶鞋产量只有二百四十五万双,现在增加到九百万双。1952年皮鞋产量仅二十二万双,现在增加到一百多万双。1952年针织内衣产量仅二十多万打,现在增加到七十多万打。近五年内试制成功的新品种就有两千多种。1952年以前没有生产过的产品,像暖水瓶、人造毛皮和绢丝织品等,现在都在大量生产。辽宁的榨蚕丝织品在国内外市场都很有名,现在向三十多个国家出口。1952年榨蚕丝织品的产量只有二百三十多万公尺,现在增加到一千多万公尺。目前辽宁有些轻工业产品,例如胶鞋、皮鞋、搪瓷、棉毛衫裤等,已经足够满足全省的需要。全省地方工业为人民生活需要服务的产品总值比重也较大,约占地方工业总产值的60%左右。
此外,五年内辽宁省地方工业还为国家积累了资金十一亿三千多万元。


第5版()
专栏:

  第一汽车厂为农村生产动力机械
据新华社长春8日电 第一汽车制造厂今年初步确定生产两千台煤气发动机和六百二十台康拜因发动机,支援农业生产大跃进。
三十五马力煤气机的设计图纸已经全部完成,在4月底就可以生产出一千台。康拜因发动机将在3月底先交出三百台,以配合北京农业机械厂生产联合收割机的需要。
这个厂为了对农民负责到底,最近专门邀请吉林、辽宁、内蒙古、河北、山东等地订购煤气机的单位进行座谈,了解用户意见和实际需要,向用户介绍设备性能,保养方法,协助用户解决具体问题。为了用户修理便利,这个厂还专门供给每机一批六十多种易损备件和全套修理工具,随机带到农村。最近,厂里又抽出八百多名职工进行训练,准备随机下乡帮助安装,为农村培养操作手和修理工。


第5版()
专栏:

  兰州到刘家峡铁路勘测完毕
新华社兰州8日电 从兰州到刘家峡的铁路已经完成勘测工作,现在正根据从野外收集回来的勘测资料进行初步设计。
这条铁路是为建设刘家峡水力发电站服务的。初步计算,铁路线长三十七公里,要两次跨过黄河,并通过较多的隧道,工程相当艰巨。


第5版()
专栏:

  新的破冰法
江苏省新海连航运管理部门的职工,为了保证内河封冻后继续通航,创造了一种新的破冰法。这种破冰法叫做前高后低的拖压破冰法。就是用竹子打成一个竹筏,筏上加上一个小划子,里面装有一吨左右的石头,两侧各系一根绳用人来拖。用这种方法破冰比一般用鎯头打的破冰法效率提高十几倍。看,一个竹筏在破冰前进,后面就紧跟着许多装有供应春节物资的船只在航行。 李训敦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