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2月1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又多又快又好又省地培养下一代
项南代表谈只有实行勤工俭学才能促进我国教育事业的大跃进
我完全同意国务院向大会所做的两个报告,衷心拥护汉语拼音方案的推行。
解放以后,我国的学校教育有了很大的发展,拿今年在校的学生数来和一九四九年相比较,大学生是四倍多,中学生近六倍,小学生近三倍。学校教育这样快的发展速度是史无前例的。我们的国家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支出的教育经费是一百零四亿元,单是助学金一项就支出六亿元,现在大学生里约有百分之八十的人领取人民助学金,这件事充分反映了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和国家对于青年一代的关怀。但是我们的国家,是一个又穷又白的国家,是一个经济、文化都很落后的国家,正因为文化落后,所以要求我们更快地发展教育事业,正因为国家还很贫穷,又不能无限制地增加教育经费,这是一个矛盾,这个矛盾能不能解决?也就是能不能在不增加国家开支的情况下多办一些学校?能不能少花一些钱多培养一些学生?根据这个时期各地的实际经验来看,答案是肯定的。办法就是党中央和毛主席多次指出的,要依靠群众,走群众路线,发挥群众办学的积极性,实行勤工俭学,提倡多办民办中学、民办小学和多办业余学校。
最近许多地方的学生在经过社会主义教育提高了觉悟以后,开展了勤工俭学的活动,他们一边劳动,一边学习,实行半工半读和半耕半读的办法,这是一件有重大意义的事情,它不仅可以使学生培养得多,而更重要的是可以使学生培养得好,克服旧社会所遗留下来的最大祸害之一——书本脱离实际,使我们培养新一代的工作,也像经济建设一样,做到又多又快又好又省。
在不增加国家开支的情况下,能不能多办一些学校?多培养一些学生?事实证明,完全可能,这就是充分依靠群众,实行勤工俭学。
我们共青团中央最近开了一次会,会上反映了许多这方面的情况。河南长葛县第三初级中学上学期全校享受助学金的学生是五百四十九人,合五千七百六十七元,实行勤工俭学后,降为三百二十四人,二千七百三十七元,钱数降了一半还多。这个学校六百零六个学生在去年暑假八十天内做了三万二千五百一十四个劳动日,挣了一万六千二百五十块钱,每个学生最多的挣了七十一块钱,最少的也有十二元。河北丘县一中二百零一名学生,在去年暑假和春假一共做了六千九百四十九个工,平均每人收入四十一元。这样一来,原先享受助学金的学生,有百分之七十提出要求减少,有的还要求放弃全部助学金。邯郸地区有的学生一年收入一百多元,除了自给,还可补贴家用。这些学校的经验证明:实行勤工俭学,的确能够减轻国家的负担,解决学生全部或一部分的费用,因而可以扩大学生的队伍。这些学校的经验又证明:实行勤工俭学,还能帮助我们解决如何培养新一代、如何使培养出来的学生符合社会主义的要求和规格的问题。它能够使学生在获得文化科学知识的同时,受到体力劳动的锻炼,养成劳动的习惯,学到劳动的技能,树立艰苦朴素的风气,密切与劳动人民的联系,转变旧社会遗留下来的鄙视体力劳动和劳动人民的恶习。这些学校的经验还证明:实行了勤工俭学,就不用在学生临毕业的时候临时抱佛脚,再来向学生进行“突击”式的劳动教育了,也不用到了生产岗位以后才去学当“练习生”,所以说勤工俭学是具体实现学习和劳动相结合、知识分子和工农相结合、脑力劳动和体力劳动相结合的一个重要途径,是培养有社会主义觉悟的、有文化的、身体健康的劳动者的一个重要方法。
实行勤工俭学会不会妨害学习的质量?事实证明,不但不会妨害学习的质量,而且会使学到的东西更牢靠,更实际,这是培养又红又专的知识分子的好办法。
实行勤工俭学以后,会不会妨害学生的学习质量?如果领导得好,不但不妨碍,而且能够提高学习质量。还是拿长葛县第三初中做例子,这个学校去年毕业的学生二百九十五人,升上学的七十五人,升学率占百分之二十五,而同一时期,许昌专区各校平均升学率只达百分之十五。虽然学习质量并不能完全看升学的多少来作标准,但从这里可以看出,由于学生是用自己劳动所得来念书的,这就更容易体会到一粥一饭的来之不易,更能提高学习的自觉性;由于边学边做,那就不单是把书本念得烂熟,而且能够融会贯通,使学到的东西更牢靠、更实际。现在再说一说那回家生产的二百二十名学生的表现,这二百二十名学生,半年时间,就有五十三名被乡里评为生产模范,又可见勤工俭学不仅不会妨害学生的学习质量,而且对他们的思想作风、学好功课、劳动锻炼都有好处。
普遍实行勤工俭学以后,是不是有那么多的门路?会不会和工人农民争活做、闹矛盾?我们说问题不大,主要看怎么安排,何况学生是未来的劳动者,迟早总是要劳动的,并不发生谁争谁的活的问题。具体来说,凡是有条件的都要像薄一波副总理在报告中所说的那样,由学校单独举办或者联合举办实验工厂、实验农场、实验牧场,一面从事教学、一面从事生产劳动、力争在一定时期以后使学校经费达到自给、半自给或部分自给。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西安第一航空技工学校和贵州出产茅台酒的仁怀县群力农场业余初级中学的做法,值得大大提倡。至于暂时没有条件的,在农村,可以从事农业和手工业劳动,如打柴、割草、种菜、积肥、养猪、养兔、养蚕、捕鱼、结网、砸石子、挖药材、编竹篮、编草帽辫等。经过这些努力,我们的学生在劳动生产上或许会比孔夫子高明,不会四体不勤、五谷不分。当然,这样一来,学校就得考虑适当减轻课程分量,给试验农场规定一定的生产任务,改变放假的办法,使假期适应农业季节的需要,例如把暑假改为麦收和秋收秋种假。在城市,可以参加基本建设、运输、手工业和服务性的行业的劳动,如搬砖、筑路、测量、当服务员、当家庭教师、打毛线、糊纸盒、包香烟、缝补、刺绣以及在学校里刻钢板、印讲义、整理图书、修理家具等。总之,工作多得很,都可以按照年龄、性别的不同和身体强弱等条件,实事求是、量力而行。
美国和日本的好多学生都是半工半读,苏联也在试行勤工俭学,我们的国家经济和文化比这些国家都落后,我们的学生又有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没有理由不实行勤工俭学。
去年我访问日本北海道大学的时候,他们的学生会长告诉我,全校有百分之六十五的大学生是半工半读的,有的人给电影院扫地,一天得三百日元(约合人民币一元多),有的到饭馆端菜、有的到煤矿做临时工。据美国“大众科学”杂志一篇文章上说,美国大学生几乎有三分之二是半工半读的,就像耶鲁和哈佛这些供富家子弟念书的学校,也差不多有一半学生自食其力。依靠揩玻璃、出卖书报、当餐厅侍者、驾驶出租汽车、油漆房屋等工作来维持生活。当然,我们的国家和资本主义国家的情况不同,勤工俭学的意义也就根本不同,但勤工俭学这个办法我们却应当而且能够采用。现在苏联有些学校也正在试行延长学制,实行三天念书三天劳动,或半年读书半年劳动的办法。我们的国家比苏联穷,比美国、日本也穷,文化又比他们落后得多,为什么他们能够这样做,而我们却不能这样做?我国学生有艰苦奋斗的光荣传统,我国现在许多领导人过去就是勤工俭学锻炼出来的。所以一切有志气的革命青年是会衷心拥护这个办法的。经过伟大的整风运动,许多学生已经进一步认识到,青年时期还是艰苦一点好,应当和工农群众打成一片,再不能像旧中国的知识分子那样,从小学到大学,整整十七年的时间,只是摇头晃脑,完全和劳动脱节,和社会实际生活脱节。这种脱节现象,正是知识分子轻视劳动人民、产生空空洞洞、脱离实际、片面偏激、目空一切、尾巴翘得一万公尺高的最大根源。所以许多学生都痛感需要过艰苦的生活,需要亲身参加劳动,在劳动中来改造自己,充实自己。
总之,勤工俭学可以减少国家开支,扩大学生队伍,增加工农学生成份,提高学习质量,有助于我们培养出合乎社会主义规格的、又红又专的人材,这的确是一件有关我们国家教育根本方针的事情,所以应当积极地有步骤地在全国学校普遍实行勤工俭学的办法,使我们的教育事业从数量到质量也来个大跃进。


第2版()
专栏:

  生产跃进人心暖 不怕风雪刺骨寒
巴彦胡代表介绍肇源县群众的干劲说
山河都可改,跃进亦不难。要坚决的跳,狠狠的跳,今年跳到黄河北,三年跳到黄河南,十年之内过长江。粪肥不足可以多攒,种子不纯精挑细选,畜力不足开展“黄牛训练班”,时间不足起早贪黑的干。
我衷心拥护大会的各项报告,并认真贯彻执行。我仅就黑龙江省肇源县为一九五八年争取全县亩产四百斤的情况汇报一下。
我们县的生产高潮是处在如下两种情况下开展起来的。第一、一九五七年全县遭受了特大的洪水灾害。淹没百分之四十二的合作社,二百多个屯庄,一万八千多间民房;淹毁百分之四十三的农田。灾民占全县农业人口的百分之五十。第二、去冬降了几十年来少有的三尺多深的大雪。天气也比每年冬天冷的多,冻地四尺多深,滴水成冰。
在这种情况下,能不能掀起生产高潮,能不能跃进呢?当时有两种看法:一种是,经过对主客观情况的分析对比,认为能够大跃进;另一种是:黑龙江是祖国的最北方,冰天雪地,无霜期短,每年一作,人畜力少,肥料也少,负担地多,旱涝也多,所以认为跃进不可能。这些同志只看到了困难的一面,消极的一面,缺乏对实际变化中的情况进行调查研究,缺乏对新形势的全面分析,没看到广大群众的积极性,因而存在有保守思想。当然灾情是很严重的,困难也不少。但是,在中央和省委的正确领导与亲切关怀下,受灾之后,广泛的发动了生产自救与重建家园的工作。经过二个多月的艰苦斗争,把大水排了出去,新房子又盖起来,合作社又恢复了原状,牛马羊又领回了村庄。同时国家也给予了必要的扶助和救济,灾民生产自救的干劲大受鼓舞,现在一部分灾社的收入,已达到灾前一般社的收入水平,大部分灾社预计在一季度内,赶上灾前一般社的收入水平,所以灾区的生产高潮和一九五八年的生产准备也迅速的搞起来了。这里我想着重谈一下,为全县实现四百斤,掀起的冬季生产高潮的情况。
到底能不能跃进
经过调查研究证明:从一九五四至一九五六年的三年中,全县已有六十五万多亩土地的产量实现了四百斤至六百斤。其中不仅有四万三千亩大豆和八千八百多亩小麦,而且有二万八千多亩跨过了黄河——达到了五百斤至六百斤;永利乡红旗社平均亩产达到六百斤。这就足以说明,黑龙江省不仅能够实现四百斤,而且可以超过四百斤。
为什么产量有高有低
在同一地区,同一作物,同一年份,同一领导的情况下,为什么这部分土地高产,其余土地产量不高呢?这个问题,曾在县人民代表大会,党代表大会,全县四级干部大会,各乡、社,通过大鸣大放,进行过大辩论。除检查回忆了过去领导不够,急需抓紧赶上去外,对已实现亩产四百斤的土地,就其主要增产原因方面,概括了十八个字:水利好,粪肥多,种子优,禾苗全,病害少,耕作细。对没有实现四百斤的土地,作了三条分析:(一)低洼地带,汛期备受洪水侵袭,雨季积水成灾,土质碱性强、渗透不好。全县累计八年来因涝绝产面积为一百八十万亩,相等于全县在八年中少收一年,约损失四亿斤粮食;(二)沙丘地带,土质贫瘠,干旱缺水,土壤中含有机质和石灰质少,产量太低;(三)平原地带,土质较好,有机物含量占百分之十三左右,但每年施肥量少,每亩仅在两千斤左右,加之春季雨少,秋季雨多,旱涝不均,影响增产。
从一九五五年全县试种了三百六十亩水稻丰产后,到一九五七年水稻发展到六万亩,既增产又解涝;宏伟社修建了三十里长的排水、蓄水、防水工程后,全社三万三千亩土地丰收了;新站乡修建了四十里长的工程,保护了三万亩洼地免于内涝等事实证明:全县已经进行的三百五十多公里长的水利工程都收到了不同程度的效果。但是没有收到更高效果的主要原因是:缺乏防、治、利等左右上下的全面综合治理措施。
  找到增产关键,大力发动群众
关键抓住之后,县人民代表大会和党代表大会都分别的做出了决议,一致认为,必须下定最大的决心,拿出革命的干劲,彻底发动群众,掀起以水粪为中心的生产大跃进,迅速变水害为水利,争取一九五八年每亩实现四百斤。经全县三级党组织的保证,在二千五百多人参加的全县四级干部大会上议定:“山河都可改,跃进也不难。要坚决的跳,狠狠的跳,今年跳到黄河北,三年跳到黄河南,十年之内过长江。粪肥不足可以多攒,种子不纯精挑细选,畜力不足开展‘黄牛训练班’时间不足起早贪黑的干”。总之,大家一致认为:困难挡不住英雄汉,男女老少一齐干,有什么困难克服什么困难。把党的八届三中全会精神,从党内到党外,从干部到群众又进一步作了宣传,广大农民通过制定一九五八年生产计划,普遍的学习和热烈的讨论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由此,农村更加沸腾了,人心振奋了,干劲越来越大了。群众说“生产跃进人心暖,不怕风雪刺骨寒”。虽然冒着几十年来少有的三尺多深的大风雪和零下三十多度的严寒,顺势进行了男女老少齐发动。高潮迅速的形成了。其特点是:干部决心大,群众干劲足,行动范围广,参加人数多,工作进度快,生产质量好。二个月来参加人数达十三万人,占全县人口的百分之五十一。积出粪肥二百七十万吨,占计划的百分之九十(为一九五七年的百分之四百),已送出冬粪一百四十万吨(等于一九五七年全年施肥量的百分之二百),修出厕所两万六千多处,挖出尿坑四万五千多个,盖出马棚两千八百多间,改良土壤一万亩,拖冻槎子五十万亩,打井五百多眼,完成防洪,排涝,水田等土方工程一百二十万方。冻地层四尺多深,大镐刨断了,换一个再刨,农民说:“一镐没刨动,二镐硬如钢……五、六镐后刨裂缝,八、九镐后装满筐”;“别看地冻四尺深,冻手冻脚不冻心,镐比地硬,心比镐还硬”。像社员曹奎五的双手震破五个裂口,他用线缝上,用布包好,脱下棉袄,还干的汗流满面。他说:困难不怕,血汗可流,每亩四百斤不能不收。社员赵金小组每日每人平均完成冻土六立方(超过夏季日土方量),引起了许多社员学习他们的先进纪录和干劲,同他们提出挑战。为了昼夜一齐干,农民创造了多快好省的“冰灯”,从远方沿松花江看去,好像是蜿蜒如蛇的长城,实际就是上万农民干夜班的冰灯。白天红旗招展,夜晚灯火齐明。他们说:坚决响应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号召,拿出真心实力来搞生产大跃进,迅速的把黑龙江变成祖国产粮更多的谷仓,三年过黄河,十年跨长江。这种豪迈的心情已经成为全县农民的行动目标。如和平、老虎背两个乡,在三至五天内就打出六十多眼井,不顾天冷,蹲在二尺深的井水里掏泥。沿海社的四千亩水田干线工程,十五天的计划,七天七夜就全部完成。老虎背乡的三里长干线工程,男女老少一齐干,三天三夜完成了。因此许多老农民说:“北大荒”的冬天,也变成了春天;黑天变成了白天,老汉也赛如青年了。由于各项生产任务的齐头并进,加上生产救灾与粪肥数量的巨增,车马过分繁忙,如不抓紧在冬季把粪送出去,将使施肥计划落空。为了解决这个困难,妇女也付出了巨大的劳动,她们除了大量的积肥选种外,并大量的参加了送冬粪运动。仅以愉快乡为例,就有四百六十七名妇女拉着一百二十个爬犁(雪橇)送冬粪;永利乡妇女大量用人力送粪后,将缩短四十天的送粪计划。由于变冬闲为冬忙,耕马的使役率提高,并因受灾的影响与一九五八年生产任务的繁重,普遍感到饲料不足。经过在重点乡社试点的结果证明可以在全县内掀起挖掘代用饲料的运动,以缓和饲料不足的困难。经全面发动后,在不到三十天的时间里,搞出八千五百吨代用饲料,平均为每匹耕马积蓄了五百五十斤左右。同时在这个基础上又经过阶级友爱、互助互济的教育,以四个非灾乡帮助一个重灾乡,采取这样包干帮助的方法解决了四个严重缺马料的灾乡。预计到二月下旬全县每匹耕马平均可搞到七百斤代用饲料。为了坚决完成全县积肥计划,在许多农业社自己提出:“挖出包泡底,推倒老墙根,所有粪源大翻身,坚决实现四百斤”的口号下,有的社把三尺多深的冰层刨开,从泡底挖泥取粪(含多年的腐植质),并开展了“粪坑挖净,粪源找净,厕所起净;大街扫光,粪蛋拣光,畜圈起光,城粪下乡;锅台、炕洞、碾台、井台、老尿窝、破房框都来个大翻身”的积肥运动,七十多岁的奶奶,八十多岁的爷爷也领着孙子、孙女来拣粪。早晨起来可以到处看见社里队里的积肥员按户挑尿,绝大部分农民家里都设置了马桶,男女老少、学生、干部,清晨起来拣粪的习惯已形成风气。这种情况在我们那里过去是没有过的。宏伟社给李大娘编了个顺口溜说:……雪下三尺刮北风,妇女攒粪不消停,有位大娘本姓李,年过六十零四冬;妇女选她当组长,她愿挂帅去领兵,拣粪赛过青年汉,不亚当年穆桂英……。头台乡东大社两对新婚夫妇,为坚决完成当天的突击任务,当晚都没入洞房,他们说:“为了生产跃进忙,我们先不入洞房”。像兄弟争先,叔侄比赛等事例也是很多的。由此可见,我县农村经过社会主义大辩论和农业发展纲要的学习讨论,以及在全国各地生产跃进的鼓舞推动下,社会主义觉悟有了空前的提高,一股政治上的热情,大大的推动着生产的积极性,因而克服困难的勇气十足,劳动积极性充沛,到处都呈现着团结、进步、活泼、前进的朝气,从而给农村带来了许多移风易俗的新气象。农民用生动活泼的口号表示出他们热爱党和毛主席,热爱社会主义的纯朴心情;也用他们的实际行动和勤劳的双手改变着农村的旧模样。在继续坚持做好一切物质、思想、组织、领导等准备工作的基础上,按全国农业发展纲要的计算方法,一九五八年将在全县九十万亩土地上,为争取实现亩产四百斤而奋斗。从现在已完成的积肥计划看,每公顷施肥量将由过去的二万斤,提高到六至八万斤,水稻将由一九五七年的六万亩发展到十八万亩,混种面积将达到六十万亩。并通过农村整风、整社、整党,及制定一九五八年的生产跃进计划,各农业社都把实现四百斤的要求,具体的从土地农具到每亩作物的株数,都分别“包”到队、组。并通过民主讨论确定了生产责任制,地块负责制和工种专责制。从各种作物的面积到扶犁点种的技术,均由专人负责,一包到底,负责全年,规定了奖惩制度。
乡乡社社都要开办技术训练班
为了提高农民的技术水平,使广大社员,既有“勇”又有“谋”完成今后农业生产任务,通过一九五二年丰产经验的检查总结,结合生产规划,首先在瓦房乡的永合社进行了全民性的技术训练(主要对象是男女社员,社、队干部)。主要内容以作物栽培技术、土壤、粪肥、种籽、病虫害等农业基本知识的训练为核心,通过“献计献策”,大鸣大放,大辩论的方法具体消化。试点结果,效果良好,收获很大。不仅推动了生产高潮,也增强了增产信心,把原计划亩产指标提高四百六十六斤。社员徐斌说:虽然干这么多年农业,对农业这方面的知识懂得太少,不用说别的,玉米杂交授粉我都不明白怎么搞。从而进一步使社员认识到农业技术的重要性。社员宋老汉说:大白菜起了虫子,都说是虫王见怪,我烧了香,供了面,他也不收兵,这回我算明白这虫子的历史了,再闹虫有办法了。经过这样试点以后,农民要求一年搞二、三次才好,我们也把这个工作当成农村的一项重要建设工作去完成。因此在进一步加强总结推广一九五二年“整地保墒、合理密植、保苗、增肥、早期排种”的增产经验的基础上,在全县的乡乡社社普遍的开展了全民性的大规模技术训练工作,将在春节后全部完成第一期训练。今后将紧紧结合生产需要每年开展二、三次技术训练,把农民的技术知识提高到更好的水平。
下放干部,加强基层领导
为加强领导,充实基层,乡委书记、乡长均由县委的部长、县人委的科局长去担任。全县一百七十个农业社,已派下一百四十名区委书记、区长、委员级干部,担任了主任、支部书记的领导工作。农民对这批从土改就和他们在一起生产、斗争的老战友,表示了热烈的欢迎;下去的干部也都表示了极大的决心和写下了保证书。如组织部副部长王勇说:坚决为党和人民的大业,在农村干到白头到老。下乡之后,一定和农民同甘共苦,提前实现四十条。所以他们下去之后,群众的积极性更高了,干部的事业心更强了。加上工作方法和作风的转变改进,各项工作都立竿见影的迅速收效了。
现在,我们县的冬季生产高潮正在深入发展之中,但我们绝不骄傲,还要不断的同右倾保守思想和因循守旧的观点进行不懈的斗争,学习全国各地的先进经验,在党的领导下,彻底发动群众,有始至终的把握住增产的关键,用忘我的劳动和愚公移山的革命毅力,同时间赛跑,放下架子,打掉官气,和农民一道的工作、劳动,克服前进中的一切困难。我们坚信: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英明领导下,信心百倍的去努力工作,为我们祖国的伟大建设事业贡献出我们一切力量。
以上发言如有不当之处,请予批评指正。


第2版()
专栏:

  饶兴礼代表谈十月农业社正确处理集体和个人之间关系的计划
两年扩大公共积累两倍 增加社员收入一倍
丰年多积累歉年少积累生产越发展越要多积累
我完全同意李先念副总理“关于一九五七年国家预算执行情况和一九五八年国家预算草案的报告”、薄一波副总理“关于一九五八年度国民经济计划草案的报告”、彭真副委员长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的工作报告”和中国文字改革委员会主任吴玉章“关于当前文字改革工作和汉语拼音方案的报告”,建议大会通过。我今天想就增加生产,扩大公共积累,正确地处理积累和对社员的分配的问题发表一点意见。
我们湖北省浠水县望城乡十月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从一九五二年成立初级社到一九五五年转为高级社三年内共积累资金两万元,截至一九五七年底又发展到五万五千元。现在全社已有抽水机七部,大板车十四部,脱粒机四部,双轮双铧犁十六部,七寸步犁和改良犁十三部;已修建板车路五条;并举办了小学一所,成立了卫生室、剧团、俱乐部、广播室各一个。社员收入也由一九五二年的每人平均约五十元,一九五五年每人平均约六十七元,增长到一九五七年的每人平均约一百元。由于在生产增长的基础上的公共积累的不断增加,因而社的生产资料也有了很大的增长,社员的物质文化生活也相应地有了一定程度的改善,反转来又促进了合作社的日益巩固和生产的更大发展。我们深刻地体会到,只有正确地处理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即正确地确定社内积累和对社员的分配的比例,在生产增长的基础上,在社员收入逐年有所增加的情况下(特大灾害年景除外),不断地增加社的公共积累,扩大社的基本建设投资,这样社内生产的更大发展,社的组织进一步巩固,才有雄厚的物质基础。为了在生产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积累、增加收入,我们计划一九五八年争取全社水田平均亩产粮食一千四百斤,一九五九年平均亩产粮食二千斤,两年内基本上达到公共积累增加两倍,社员收入增加一倍。
但是,农业社如何正确地处理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的问题,在过去,特别是在一九五六年以前,我们在思想上是不够明确的。社干思想上是强调少留多分(这在办社初期是应该的),强调社员增加收入,对于社的公共积累的增加则注意得不够,对它的重要意义也认识不足;社员则在依赖社的思想的支配下,片面地强调改善生活,他们认为过去有钱就买田买地,现在不能剥削别人了,当然只有改善生活。这种错误思想在一九五六年表现得最明显,全社有五十余户全年超支三千多元,其中绝大多数户都不是缺乏劳力、家大口阔的困难户。超支的主要原因就是没有树立勤俭办社、勤俭持家、以社为家的思想。如一九五七年社员家庭副业收入二万四千余元,一九五六年只一万元,一九五七年蔬菜是自种自食,一九五六年一般是买菜吃,一九五七年平均每户养猪三点七头,一九五六年平均每户却不到一头。
我认为正确地处理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的原则应该是:“丰收年多积累,歉收年少积累,生产愈发展,积累愈多”。具体办法是:分配给社员的部分,以上年分配的绝对数作基数,因增产而增加的收入部分,再确定一个积累和分配的比例,增产多,分配给社员的比例小,增产少,分配给社员的比例稍大,最高以不超过增产部分的百分之四十为限;如因人力不可抗拒的特大自然灾害造成减产,社员的收入不能达到上年分配的绝对数时,应该以维持社员的最低生活为原则,组织社员生产度荒,不动或尽量少动社的公共积累。这样处理集体和个人之间的关系的好处是,在正常年景下既照顾了社员个人收入的逐年有所增加,又能保证不断地比较迅速地增加社的公共积累。两年来,我们社的实际分配情况是:一九五六年农副业总收入十六万九千元,分配给社员的十一万二千元,占百分之六十七,积累一万七千元,占百分之十,一九五七年总收入十八万元,分配给社员的十一万七千元,占百分之六十五,积累一万八千元,占百分之十。虽然一九五七年社员收入部分占总收入的百分比比一九五六年下降了百分之二,社员的实际收入却比一九五六年有所增加,而社员的公共积累也稍有增长。一九五八年全社农副业总收入计划为二十八万元,拟按上述原则进行分配,即以一九五七年实际分配给社员的数字作基数,因增产而增加的收入部分再以百分之三十分给社员,这样社员的实际收入就是十六万六千元(十一万七千元加四万九千元),分配给社员的总数只占总收入的百分之六十,而社员的实际收入仍较一九五七年增加百分之四十三,社的公共积累却可增加四万二千元,占百分之十五。较原有数五万五千元增加百分之七十六点四。一九五九年全社农副业总收入计划为三十五万元,预计分配给社员二十一万元,占百分之六十,增加社的积累五万二千五百元,占百分之十五。这样在两年内就可以达到公共积累增加近两倍,社员收入增加近一倍。
为了达到上述计划,必须坚持党中央和毛主席一再指示我们的勤俭办社、勤俭持家的原则,不断地扩大积累、扩大生产。只有这样才能在生产增长的基础上进一步扩大积累,增加收入,才能进一步巩固农业生产合作社,真正地把农业社办得“棒打不散,刀砍不入”。我们社里十三队的生产队长张细娥,在社内找不到理想的对象,到别的社去吧?又舍不得离开自己的社,这个例子就已经初步显示了社的公共积累增加的优越性。在基本建设方面,我们计划在一九五八年购置万能拖拉机一部、脱粒机二部,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达到每个生产队在大型工具方面有武汉制造小型万能拖拉机一部、脱粒机一部、大板车二部,在生产、运输各方面减轻劳动负担,缓和劳动力的紧张状况,以便进一步地精耕细作,更多更快地提高单位面积产量。我社每人平均占地不多,又无荒地可开,因此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就具有特别重要的意义。为了组织农业生产的大跃进,争取两年内公共积累增加两倍、社员收入增加一倍的计划的实现,全体社员的生产热情空前高涨,全社男女劳动力六百四十五人,每天投入兴修水利和积肥的占百分之八十,现在水利任务已全部完成,全年的积肥计划也已完成百分之七十。目前全体社员正在进一步寻找肥源,增积肥料,加强田间管理,坚决顽强满怀信心地为实现两年内亩产粮食二千斤,为进一步扩大社的公共积累、巩固社的组织、提高社员的物质文化生活水平而奋斗。


第2版()
专栏:

  汉字简化和汉语拼音方案便利了少数民族学习汉字汉语
达浦生代表说,以汉语作为全国的共同的语言,以汉字作为全国的通用文字,这对于巩固我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使我们少数民族接受汉族老大哥的帮助,向汉族老大哥学习,对于我们各个少数民族的发展都是有很大益处的。
我完全同意彭副委员长、李先念副总理、薄一波副总理和吴玉章主任的报告。拥护大会对资产阶级右派分子的严肃处理。
关于汉字简化工作和汉语拼音方案,对于提高我国人民文化水平、促进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益处,吴玉章主任已经作了全面的说明,我衷心拥护。我是一个少数民族,我想从少数民族方面对文字改革工作和汉语拼音方案问题,谈一点意见。
我认为简化汉字工作和汉语拼音方案,不仅对于汉族劳动人民是一件大好事,就是对我们少数民族的人民,也是一件极大的好事。今天,我们国家在政治、经济、文化上实现了空前的团结和统一,全国各族人民的最大利益就是巩固各民族的团结,为建设社会主义这个共同目标而奋斗。全国各族人民除了使用本族的语言文字外,还迫切需要一种全国共同的语言和全国通用的文字。汉语就是全国最适当的共同语言,汉文就是全国最适当的通用文字。
以汉语作为全国的共同语言,以汉字作为全国的通用文字,不仅是由于全国有六万万人使用汉语、汉文,事实上汉语、汉文已成为全国的共同语言和通用文字,还因为这样做对我们少数民族进步和发展有很大益处。因为汉族不仅在人口方面占全国人口总数的百分之九十四,而且在政治、经济、文化等方面都是我国最先进的民族,是我们全国各个民族的老大哥。我国各少数民族要改变自己的落后状态,要发展成为社会主义的先进民族,没有汉族老大哥的帮助是不行的,不向汉族兄弟学习是不行的。以汉语作为全国的共同语言,以汉字作为全国的通用文字,这对于巩固我国各族人民的团结,使我们少数民族接受汉族老大哥的帮助,向汉族老大哥学习,对于我们各个少数民族的发展都是有很大益处的。
我们少数民族学习汉语、汉文,常常感到有很大的困难,不容易学。我们回回民族是和汉族使用同一语言和文字的;汉语、汉文就是回回民族的语言和文字。这是回族较其它少数民族更为有利的地方。但是由于回族分居各地,各地的方言也不尽同,汉文也得好几年的功夫才能会认、会用,所以文盲很多。现在简化汉字工作和汉语拼音方案推广以后,就能更便于我们各族人民学习普通话,学习汉字,提高文化,能够更快地学习汉族各方面的先进经验;而汉语拼音方案又作为我国少数民族创造文字的共同基础;这样也便于汉族人民学习少数民族的文化,也更有利于全国各族人民的大团结,有利于各族人民的互助、互学,有利于社会主义建设事业。这种对各族人民有共同利益的极大的好事,我们少数民族怎能不衷心地拥护呢。
我提议,我们应该积极地推进汉字简化工作和汉语拼音方案,在这个工作方面也应该鼓起干劲,来一个大跃进。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