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2月7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在衣帽间所见
春城
散戏了,观众纷纷到衣帽间去取大衣,穿上,走了。近来,观众中这样的人却多起来了,当他们从衣帽间服务员手中接过衣服后,并不就那么完事大吉,而是一边向服务员微笑颔首,一边说了声谢谢。近来,我也看到很多人在商店买了东西,或者参观了一个地方之后,在离开的时候,往往还要向售货员道谢,向守门人员告别。
是形式,但形式背后有内容。是礼貌,但礼貌背后有思想。这里有对服务人员的态度问题,是平等的,而不是居“高”临“下”的。这里有对服务性行业的看法问题,不应把服务性行业和其他行业之间看作有高低贵贱的鸿沟。
在阶级社会里,剥削阶级不劳动,白享受,还要压迫劳动者,却反而看不起供养他们的劳动者。在剥削阶级的思想占有统治地位的社会里,劳动人民在思想上也受到这种思想的烙印,也往往把服务性的劳动看作是“下等”的。
在我们社会主义社会里,剥削阶级消灭了,劳动人民的思想解放了。在商店里、食堂里、一切公共场所里,从事服务工作的人和所谓被服务者的关系是平等的,由于社会风气的改变由于服务人员的工作的改进,我们经常看到他们彼此之间有了一种亲如一家的气氛。但是旧思想的残余不可能一朝一夕就完全彻底清除,它们还会不时冒出头来。本月4日人民日报副刊程克同志文中所谈到的一件事就是个很能说明问题的例子。那个人所以要在车里吵起来,而后来又默无一言,无非是由于他脑子里有一个轻视服务性工作的观念在作怪。应该说,这种现象还不是个别的,它同我们的国家在建设方面的伟大成就是不相称的,也是对我们社会主义事业有妨碍的。我们需要更进一步地发扬社会主义的道德风尚,要使大家成为有礼貌、有思想、有文化的人。
我们党提倡各级干部要以普通劳动者的姿态出现,要尊重劳动人民。党一向反对官僚主义、官气、摆架子。从报纸的通讯中我们常常可以看到我们党的领导人怎样谦逊、亲切、和霭地和劳动人民相处。从许多革命的历史故事、回忆录中,也可以读到我们的领袖怎样热情、体贴地对待战士、勤务员、炊事员……的令人感动的故事。我们应该从这些生动的光辉的事迹中吸取教训。
在抗日战争的年代里,毛主席曾经为一个因烧炭而牺牲的中央警卫团的战士张思德同志写了追悼的文章。在文章里,毛主席特别提到了普通的战士和炊事员。他教导我们:不管人们做什么工作,地位如何,只要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就应该关心他们,重视他们。如果一个人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这样的死就比泰山还重。这篇文章的题目就叫“为人民服务”。毛主席借追悼一个战士的死的机会,为我们阐明了为人民服务的高尚思想。
售货员、售票员、炊事员……许多服务性行业的从业员,他们可能是默默无闻的,但他们所从事的是高贵的事业,社会主义事业,人类解放的事业,他们是毛主席的为人民服务思想的实行家。让我们向他们致敬吧!


第8版()
专栏:

谈秦腔几个传统剧目的表演
梅茵芳
我们很高兴,看到了陕西省戏曲赴京演出团一、二、三团在首都的演出。这不仅是他们的戏好,还因为这些剧种很早就和革命运动相结合,成为革命斗争的有力武器,使人们对它产生了深厚的感情,现在,我想来谈一谈我看过的几出秦腔的印象。
“三滴血”是一出反主观主义的好戏。它通过一个悲欢离合的故事,说明了违反科学、迷信书本的错误。樊新民所创造的晋信书,把一个封建社会里食古不化、死啃书本的老学究主观武断的顽固思想充分地表达出来了。马少波同志在一次座谈会上说这个戏是秦腔里的
“十五贯”,这话说得很好,但我觉得过于执和晋信书虽然都是典型的主观主义者,在造型方面却各有巧妙不同。过于执是俊扮,晋信书是丑扮;朱国梁扮演的过于执创造了符合苏昆独特风格的人物形象,樊新民则发挥了秦腔传统袍带丑的特点,排除了低级趣味的庸俗表演。这个戏里刘毓中演的周人瑞这个老人失子后悲恸欲绝的心情,从那几个招式中就深深地打动了观众,他是衰派行当出色的老演员。萧若兰、陈妙华、雷震中等都演得好,我们很熟悉他们的表演艺术。青年演员全巧民的贾连香是初见,她塑造的这个鲜明活泼少女的形象,给我留下了很深的印象。
“游西湖”是很有人民性的,李慧娘不仅是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女子,而且她是个反抗复仇的鬼魂。马蓝鱼扮演李慧娘,在“鬼怨”一场中,她把慧娘的悲愤心情和善良性格,在那如泣如诉的歌唱和矫捷轻盈的舞蹈中,刻划得很细致。“救生”时,马蓝鱼和扮演裴生的李继祖把传统的甩发、吹火、扑跌技巧,用来表现他们处于千钧一发时的紧张心情,十分成功。由于马蓝鱼纯熟的掌握了吹火技术,所以它和剧情严密地结合一处,不是卖弄技术。慧娘的满腔愤怒、她对贾似道英勇的反抗,在那口喷烈火朝廖寅扑去的表演中体现出来,这和罗四奎演的廖寅的表演是分不开的。当然,若是吹火技巧更进一步结合着慧娘掩护裴生逃走,刻划她用火去逼退廖寅的追杀,那么吹火更能显出气氛的紧张,有助于慧娘的性格描写。紧接着的“鬼辩”一场,把慧娘的形象提到了英勇高洁的峰巅。贾似道不仅是压迫人民的统治者,而且他敢于审鬼,由此可见他是多么凶残,但是慧娘这时挺身而入,大闹了贾府,惩罚了横行人间的贾似道以及他的爪牙。老艺人田德年把贾似道演得十分出色,他没有从表面刻划这个恶魔,他几次发笑都各不相同,很能表现贾似道的内心世界。最后,贾似道被慧娘吓得昏死过去,苏醒过来时“哎”的一声,正意味着代表四万个被侮辱被损害的弱女子的李慧娘,她站了起来,最后终于战胜了代表封建统治阶级的贾似道!慧娘这个复仇的女鬼,真是壮丽极了,也勇敢极了!
“白玉瑱”是清代陕西剧作家李石山十大本戏之一,它揭示了元代人民反抗元蒙残暴统治和阶级压迫的斗争生活,作者继承了明代传奇的传统,以现实主义与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手法来描写这个题材。“白玉瑱”的戏剧性很强。李应真演的尚飞琼是闺门旦的路子,去年我带了剧团到西安演出,我们剧团的同志曾教她“牡丹亭”里的“游园惊梦”;我还亲自为她与另一青年演员段菊林排过“惊梦”的身段。这次看到“梦订”一场感到她已把“惊梦”的身段运用在这一场里,在表现飘忽悠荡、迷离惝恍的意境以及与李清彦会面时的娇羞脉脉、半推半就的神情都与杜丽娘、柳梦梅的情景相似,这里可以看出剧作者在创作时曾受了“牡丹亭”的影响,而演员也吸取了“游园惊梦”的表演手法,把观众引导到诗情画意中,造成前半部戏的高潮。
“店遇”一场是脍炙人口的,李清彦被元顺帝的爪牙恶僧捉住,在起解的途中与投水遇救的尚飞琼
同住旅店,一墙相隔,尚飞琼用手指戳破了纸窗,看到法绳系颈的梦中郎,悲恸欲绝,但终于未能交言,这是剧情最能震荡人心的地方,扮演李清彦的蔡志成和扮演尚飞琼的李应真都突出地体现了剧中人在这种情景中的内心变化,唱、做及表情都给观众以深邃的艺术感受。但我对这场戏想提一个意见。我记得去年在离开西安之前,曾看过琬琬腔的“白玉瑱”,“店遇”一场剧本内容基本上与秦腔相同,但处理的方法却不同,琬琬腔的这一场戏,捉拿李清彦的解差是睡在这间店房里的,当尚飞琼在隔壁听到李清彦的声音,用手指戳穿纸窗,从小孔中看到李清彦,而李清彦也看到她,正想互相询问,由于有人监视而不敢说话。这样,就从复杂的环境中造成紧张的气氛,加重了演员的表现力量,而且是入情入理、无懈可击。这次秦腔的“店遇”一场,李清彦独住一室,解差要到最后起解时才上场,我认为却减少了剧情的紧张性。首先这一对眠思梦想的少年男女,在患难中忽然相遇,在大段唱念的时间里,始终未交一言,这对于入世不深的一对少年情侣的性格来说,表现出他们的顾虑重重,勇气不够,就显得空虚无力,相反地如果李清彦旁边有解差监视,那末这两个人的恐惧、顾虑和不敢交言就有了根据,同时观众还要替他们两人担心。这样,剧情就显得紧凑而更有说服力,并能把戏推向高潮的顶尖。
“火焰驹”是彦贵卖水的故事,也是秦腔的传统好戏。当年,我们曾看过河北梆子的“卖水”“打路”“祭桩”,也是很吸引人的。河北梆子这个戏是从秦腔里演过来的,情节大致相同。这次看到秦腔“火焰驹”,戏中“打路”一场,非常动人,把观众带进极度震荡人心的境地,和这对婆媳同悲共戚,而去憎恶那势利阴险的黄璋以及那些权奸。孟遏云是秦腔中的正工青衣,我在西安看过她的“武家坡”,这次她在“火焰驹”中演李母,出色地创造了这位爱子心切的母亲形象。她不是用贫婆子那种路子去简单地刻划这个官宦人家的老太太,而是恰切地表达出李母的身份,可以看出她把青衣和老旦的演技熔合在一起了,这是一个成功的创造。萧若兰演的黄桂英,有层次的表现出她在被李母突然打了一掌后的惊讶,和后来那种委屈而又忍耐的内心痛苦,观众看到这里,对这一对婆媳的误会,不由得也要心酸泪下。宁秀云演的周瑞菊,戏虽不多,却恰如其分地在这场悲剧中起了烘托的作用。“火焰驹”是一出群戏,许多人物都有鲜明的性格,“打路”一场就可以说明整出戏是如何精湛动人了。
陕西戏曲赴京演出团在首都的演出,不仅传统剧目给人难忘的印象,而且现代戏也取得了可喜的成功。如“鹰山春雷”“闹粮”“梁秋燕”;又如从皮影搬上舞台的琬琬腔——华剧,演唱都很动人,我就不一一列举了。陕西戏曲赴京演出团在首都的演出,令人感动的是像刘毓中、孟遏云、田德年等老艺人,和青年演员同台演出,有时老艺人戏不多,甚至演次要人物,这都充分说明了他们奖掖后进、扶植新生一代的苦心,而青年演员的表演,确实没有辜负党和前辈们的培育提携!


第8版()
专栏:

留声机的秘密
浙江上虞县下管炼铁厂工人 沈暨王
唐万泉师傅家里有只十分精巧玲珑的留声机,嘹亮悦耳的声音常常吸引来左邻右舍许多听众。后来留声机突然不哼气了,听上了瘾的人们去他家探听原因。只见唐师傅正坐在八仙桌前,一心一意地摆弄着一堆大大小小的齿轮。据他说留声机坏了,这都是那留声机的零件。
从此他家窗前,每天深夜总是雪亮一片,玻璃窗里清晰地映出一个聚精会神工作着的人影子。白天唐师傅提着饭盒子上班去,人们惊奇地望着他那布满红丝的眼睛,总禁不住问他:“你夜夜不睡,究竟在搞些什么名堂?”他呢,也总是笑嘻嘻地千篇一律的回答:“修留声机呗!”
日子一久,不但外人不相信,连他的老伴也疑惑起来了。
一天,女儿从乡下回来,娘特意弄了几样小菜。席间,娘问长问短亲热得不得了,做爹的却只顾吃饭,一边吃一边还用筷子蘸着汤在桌子上划着小圈圈。划着,划着,一不小心将女儿最爱吃的一碗榨菜肉丝汤打翻了,溅了女儿一身油。这下老伴可发作了:“老糊涂,神智也不清了,一天到晚蹲在屋里划圆圈,吃饭也划起圈圈来了,你到底是怎么了?”骂得唐师傅也发了火,他把饭碗一放,就跑进卧室去,嘿!父亲哪里还像生气的样子,又坐在八仙桌前玩弄留声机零件了。……
入夜,谢厂长从工业部开完技术革新跃进会议,低着头若有所思地走回厂来。咦,三号高炉旁怎么有点点星火在闪动?他不出声地走近炉旁,猛然喝道:“谁!”他用手电筒一照,只见一个人正弓着腰,曲身伏在鼓风机上。鼓风机已经被揭开了盖子,零件放了一地。
那人急速地回过头来,朝着手电筒的亮光,微微地眯起眼睛。哦!原来是唐师傅。党支书老陈也在,他正吃力地把一样零件从机器上搬下来。
“老谢回来啦,快过来帮我托住它,这鬼东西真沉!”
“你们究竟在干什么呀?”
“前次我们不是研究过三号高炉出铁量太少的问题吗?”陈支书透了口气,缓缓地说:“为这事唐师傅已经足足花了三个月的心血。他看准了毛病一定出在鼓风机上。他苦心地钻研了一架调节机,可以使风力增加三分之一……”
“不,最强时可以增加一半。”唐师傅纠正他的话。
“哦,了不起!”厂长亲热地拍拍唐师傅宽阔的肩膀。“你怎样研究出来的呢?”
“说穿了,实在也没有什么。”唐师傅忸怩不安起来。“我看到留声机的‘发司’转得快,就联想到要是鼓风机上也能配上一个,多好呢!”
修留声机的秘密,从此也就真相大白了。


第8版()
专栏:

一只竹篮
雅堂
河北无极县东风公社陈有信家中的一只竹篮留传了三辈,到现在仍用着。
奶奶用过这只篮,
领着爹爹讨过饭。
母亲用过这只篮,
篮篮野菜度荒年。
嫂嫂用过这只篮,
金黄米饭送田间。
我今挎起这只篮,
公社食堂领花卷。
吃花卷,想恩人,
是党除了穷命根。


第8版()
专栏:

手握门镮心里想(唱词)
张永枚
耳旁边锣敲敲鞭炮声响,
社员们一家家搬进新房。
来到那楼房前再三看望,
走一走站一站摸摸新墙。
手握着新门镮我低头暗想,
想起了去年的苦战时光。
那时候卫星田缺少肥料,
秧苗儿要肥料像人要吃粮。
南风吹绿秧苗沙沙发响,
好像说快施肥呀我的姑娘。
快施肥我才能又高又壮,
若不然我只得又瘦又黄!
泥土墙含肥料又省又好。
泥土墙能造肥战胜肥荒,
下决心拆泥屋搬到屋外,
你拿镐我拿铲推倒土墙。
拆东墙想起我的老爷爷,
逃兵荒越墙走死在他乡;
拆西墙想起我年幼时候,
受饥寒靠墙站哭到天光。
想过去望将来又何挂牵,
拆南墙拆北墙推倒旧房!
咸墙泥变肥料撒进秧田,
放卫星每亩地二万斤粮!
荷花开为秧苗拆掉泥屋,
菊花黄大丰收盖起楼房。
破旧的立新的万事改样,
苦未尽甜已来信心更强!
手握着门镮我把房门开放——
好呀!新墙壁玻璃窗满屋的阳光!
1958、11 番禺南村人民公社


第8版()
专栏:土壤世界

土壤里的一群小战士
高士其
土壤是个大战场,日日夜夜都在进行着非常激烈的生命斗争。参加作战的,除了形形色色的动物和植物外,还有庞大的微生物大军。它们的数量大得惊人,根据最新的估计,在每一克重的土壤里,它们的数量可以达到一亿到十亿之多,其中以细菌部队的力量最为雄厚和活跃。
一般说来,在生命活动的竞赛中,细菌部队是以数量多、繁殖快和醱酵能力强获得优胜的。在自然界里,哪里有有机物和水分,那里就有细菌的存在。
土壤是细菌的根据地,每一颗湿润的土粒,都是它们的集中场所。它们的繁殖非常快,一遇到可吃的东西,就一而二,二而四,四而八……一直分裂下去,大约每隔二十分钟就分裂一次。但是,它们繁殖的快慢,还要看环境的条件来决定。
第一,要看土壤的酸碱度。一般细菌都是喜欢在略带碱性的土壤里居住。在这种土壤里,它们能繁殖得更快。如果土壤变成酸性,它们的活动就减弱了。
第二,要看季节,这是和温度有关的。有些细菌喜欢温热;有些细菌喜欢寒冷;但大部分的细菌都是喜欢在正常的气候里繁殖,所以它们的生命活动,以春秋二季最为活跃。
第三,要看湿度。在干燥的土壤里,细菌活动大受限制,湿度在50—70%左右,最利于细菌的生长繁殖。
第四,要看氧气的供应情况。有些细菌需要足够的氧气才能生活,这类细菌叫做好气菌,有些细菌不需要氧气,在有氧气的环境里,反而不能生存。
当细菌部队参加土壤的战斗的时候,会给农作物带来什么影响呢?
有许多种有机质或有机肥料,植物不能直接吸收,这就必须经过细菌的作用,把它们分解,使它们变成植物可以吸收的状态。例如硝酸盐就是这样产生出来的。
有些细菌的活动,可以把空气中的氮固定起来,成为植物所需要的氮素肥料;有些细菌可以把土壤中不易溶解的无机盐类都溶解了,帮助植物获得无机养料中的某种元素,例如磷等。
还有些细菌,由于新陈代谢的结果,能把有机质变为腐植质,产生了一种有机酸,可以把土壤的粒子胶结起来,变成稳固的团粒,提高土壤的肥力。
植物在它们发育生长的过程中,有的时候还能吸收抗生素和维生素,这些有机物质,是由其他微生物如真菌和放线菌等所分泌出来的。
但是,也有些微生物的作战,对于植物的生存,起了破坏的作用。这些微生物,有的因为吃得过火,把土壤中的硝酸盐和硫酸盐都还原了,使植物不能利用;有的减低了根系的氧的浓度,造成了对于植物生长不利的环境;有的甚至产生了危害植物生命的毒素;更有的简直盘据在植物上面使农作物发生了病害。
怎样使土壤微生物的生命活动朝着有利于农业增产的方向发展?是目前正在研究的问题。这个问题,有一部分已经由细菌肥料的施用而解决了。
细菌肥料种类很多,如根瘤菌和固氮菌等都是最常用的。它们都能吸收空气中的氮,把它固定起来,变成植物的养料。细菌肥料,可以用人工的方法来培养,这是科学参加土壤的战斗以后的事。
让那些有益的菌种——土壤里的一群小战士,发挥它们最大的效用,为农业生产服务吧!
〔编者附记〕高士其同志写的“土壤世界”这一专栏,陆续刊登了“土壤——绿色植物的工厂”、“土壤是怎样形成的”、“土壤的性质”、“把死土变成活土”、“土壤的建设者和改造者——肥料”,连这一篇共六篇,现在已经全部刊登完毕。


第8版()
专栏:读者·作者·编者

读者·作者·编者
帮助我们认清毒草、莠草
本月2日人民日报第七版刊载了陈荒煤同志写的“坚决拔掉银幕上的白旗”,这篇文章值得我们很好地去读。我们过去看这些电影,也感到有问题,或是觉得不舒服。但在思想上并不明确,有的甚至还认为是好的。这篇文章澄清了许多错误和模糊的看法,帮助我们提高了对毒草、莠草的识别能力。因而我也想到报纸应该加强影评工作,发动观众写影评,人人动手,及时铲除毒草、莠草,及时消除某些坏影片的毒素。必要时还可展开一些讨论。
南开大学 高潮
对多种经营的报道集中有力
人民日报11月18日第一版在头条地位报道了阳谷县全面地大量地发展家畜家禽生产,并在标题中鲜明提出农、林、牧、副、渔样样都要抓。农业版新闻中陆续介绍了不少集体养鸡、养猪的经验,22日评论员又指出了目前人民公社大力发展集体养禽事业,已经是“水到渠成”的必然趋势了。你们组织这方面的报道,是很集中有力的,对实际工作有指导意义。
青岛市商业局养鸡厂矫健
读“让青春在边疆发射光芒”
读了12月2日人民日报上赵奇、格来写的“让青春在边疆发射光芒”一文,很受感动。这些响应党和祖国号召参加祖国边疆建设的青年人,不畏险阻,排除万难,战斗在拔海四千公尺白雪茫茫的草原、渺无人烟的盆地和仰不见天的林海中,他们有远大理想,丝毫不觉得艰苦,而时时感到幸福和自豪。这是很值得我们学习的。读后我想到:我今年毕业,一定坚决响应号召到边疆去,同他们并肩前进。
北京机械学院 王玉川
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好经验
11月19日人民日报第六版上刊登了江苏句容县黄梅人民公社大同大队开展共产主义教育的初步经验。他们的作法是领导务虚认清形势,首先辩通干部思想,把思想武器交给贫农和下中农,驳倒“吃亏”论,提倡共产主义劳动态度。这样的经验对开展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教育工作有很大的帮助。希望你们今后在这方面继续深入报道。
四川达县张家人民公社 何成宣、冉隆锡
希望经常有这样的专页
人民日报11月30日副刊“前沿—乡村”专页编得好。通过对厦门何厝村的英雄人物、英雄事迹的描绘,真切地反映出沿海人民的战斗生活。他们在党的领导下,男女老幼鼓足了革命干劲,不顾敌人的炮火,炼钢、种庄稼,而且支援自己的部队。专页中有的诗歌、文章是这些英雄人物和集体写的,更令人感到亲切动人。
愿编辑同志经常下去发动群众自己写、自己画,编出这样的专页。
江苏徐州第五中学 徐文


第8版()
专栏:

洗衣服(剪纸) 安徽涡阳中学 朱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