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2月30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农民也是发展工业的基本力量
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向全国农业先进单位代表作报告
新华社29日讯 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国务院副总理薄一波,29日下午在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上,作了关于工业与交通问题的报告。
报告首先指出:1958年的大跃进,是在农业战线上首先开始的。农业战线上所取得的成就,对于工业和交通战线上的几千万职工,是很大的鼓舞;同时,农业战线上的成就和几千万农民兄弟直接动手办工业、办交通事业,都有力地支援了工业和交通部门的发展,大大促进了工业交通部门的高潮的迅速到来。他说:在这里,我和工业、交通战线上的广大职工同志们一起,向你们——全国农业战线上的,和除四害、讲卫生运动中的先进人物,并通过你们向五亿农民弟兄,表示衷心的敬意,热烈的祝贺和亲切的问候。
接着,薄一波同志介绍了今年和明年工业和交通战线上的情况。他说:1958年我国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以远远超过以往任何一年的高速度,得到了伟大的胜利。根据现在的预计,1958年比1957年,工业生产增长60%以上。主要工业产品中,钢增长一倍以上,机床增长两倍以上,煤炭增长一倍以上。随着重工业的迅速发展,轻工业也有很大的增长。棉纱增长43%。交通运输、邮电事业也有很大的发展。1958年我国工业和农业以及其它各项事业的跃进,苏联和其他社会主义国家的跃进,同西方世界的经济危机形成了鲜明的对照。
他指出:1958年我国在工业战线上取得巨大的胜利,归根到底是由于我们认真地执行了党的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一年来的实践,进一步地证明了党的用“两条腿走路”的方针的完全正确。“两条腿走路”的方针,就是:在优先发展重工业的基础上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重工业和轻工业同时并举,以钢为纲、全面跃进,中央工业和地方工业同时并举,大型企业和中小型企业同时并举,洋法生产和土法生产同时并举,以及集中领导和大搞群众运动相结合。这一整套方针,正确地反映了我国的实际情况和客观经济规律的要求,因而它们在实践中显示出强大的生命力。
在1958年大跃进的基础上1959年我国工业的发展将实现一个更加宏伟的目标。按照党的八届六中全会提出的1959年计划指标,我国工业的生产将继续保持同1958年大体相同的速度向前发展,而大多数工业产品增加的绝对数量,则将比1958年大得多。在这里,薄一波同志强调指出:1959年的工业发展计划,仍然是一个大跃进的计划,是一个多快好省的计划,是苦战三年期间一个带有决定意义的计划。按1959年计划指标,我国将生产一千八百万吨钢。这个数字等于旧中国最高年产量的二十倍。这不是大跃进又是什么呢?这个跃进计划是完全有可能实现的。因为计划指标充分地估计了客观可能性。以钢的生产能力为例,截至1959年底,只是大型和中型钢铁厂的能力,就将达到二千二百万吨左右。其他重工业部门的生产指标,特别是电力、运输力和各生产部门之间的关系,也都根据有计划按比例的要求,作了适当安排。同时考虑到人民生活的日益增长的需要,和1958年农业的大丰收,对于轻工业生产也给了相当的注意。
接着,薄一波同志说:当然,要实现1959年的工业大跃进计划,决不是轻而易举的事情,也可能遇到很多困难。我们一定要在战略上藐视困难,继续反对保守,破除迷信,提倡敢想敢说敢做,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与此同时,我们一定又要在战术上重视困难,认真提倡实干苦干巧干,提倡“十分指标、十二分措施”,提倡切实的计算,安排和检查,反对浮夸,反对隐瞒缺点。经济工作一定要愈做愈细致,一定要尽可能地接近实际或者符合实际。在这里,他对于实现1959年工业计划中,关于解放思想和实事求是的问题、客观条件和主观能动作用的关系问题、集中领导和大搞群众运动的结合问题、重点突出和全面安排的结合问题、积极平衡和消极平衡的问题,都作了详细的说明。
最后,薄一波同志说:发展我国工业的基本力量,除了伟大的工人阶级以外,还有工人阶级的伟大同盟军——五亿农民。我国的农民,不是一般的农民,而是在工人阶级领导下进行过民主革命和社会主义革命两次大革命的农民,是已经实现了人民公社化的、高度组织了起来的农民,是对我国的社会主义工业化事业已经做出、而且还将继续做出更大功绩的农民。我国的农民,不仅是用粮食和轻工业原料供应工业,给我国工业提供了世界上最广大的国内市场,而且还给工业提供了大量的重工业原料。我国的基本原料工业1958年所以能够高速度地向前发展,例如,生产钢铁需要的矿石一增加就是几千万吨,煤炭一增加就是一亿多吨,这些原料其中很多就是靠农民来采掘的。从这里人们可以清楚地看见,要使我国工业高速度发展,除了依靠工人阶级的力量以外,还必须依靠五亿多农民的力量。在1959年,广大的农民兄弟,一方面要在农业战线上争取比今年更大的丰收,支援国家的工业化;另一方面,要实行工业和农业同时并举,自给性生产和商品性生产同时并举的方针,加速公社的工业化。国家的工业化、公社的工业化对于农业的机械化、电气化,对于彻底改变我国整个农业的面貌有着极其重大的意义。让我们在工业战线上和农业战线上,沿着1958年胜利的道路,丰产再丰产,跃进再跃进,为促进1959年的工农业共同高涨,为加速把我们伟大祖国建设成为具有高度发展的现代工业、现代农业和现代科学文化的社会主义国家而奋斗。


第3版()
专栏:

发扬群众路线和实事求是作风
高唐县干部努力实行十项要求,进一步密切干群关系
本报讯 中共山东高唐县委依据发扬群众路线的作风和实事求是的精神,坚持革命热情和科学精神相结合的原则,提出十项要求后,推动全县干部进一步转变了作风,密切了干群关系。
经过整风运动之后,高唐县全体干部的思想觉悟水平和联系群众的作风都有很大的提高。在工作中大大地发扬了苦干实干的精神,在作风上作到了与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因而带动全县人民,在各项建设中取得了巨大成就。
中共高唐县委为了进一步发扬这种优良作风,并防止形式主义和浮夸现象的产生,最近在全县干部中,提出:第一、要苦干实干,实事求是;第二、要虚心诚恳,不要骄傲自满;第三、要和群众商量,倾听群众意见,不要自以为是,独断专行;第四、要听党的话;第五、要艰苦朴素,不要铺张浪费;第六、要集体主义;第七、要爱护公共财产;第八、要大胆创造,不要墨守陈规;第九、要关心群众生活,不要脱离群众;第十、要和群众同吃同住同劳动,不要光说不作。
为了具体贯彻上述十项要求,县委确定县机关干部要分批轮流到公社当社员,公社营以下的干部,要与社员同样负担一定的生产任务;公社干部要深入生产队食堂吃饭。在工作方法上,事事抓辩论,摆事实,讲道理,充分发扬民主,每一件工作必须使社员明白为什么干,怎样干,干到什么程度。
县委提出的要求,受到全县广大干部的热烈拥护,从县委书记起,首先以身作则,带头贯彻执行。县委书记邢金岭、张厚基等同志,亲自率领县机关和公社干部三百五十多名,组成群众生活访问团,从11月初,先后三次深入到群众食堂、敬老院、托儿所、幼儿园进行访问,发现问题,就地解决。
各公社干部在县委的影响下,也到处召开小型座谈会、老农座谈会、红专积极分子座谈会、献计会、现场会,虚心听取群众意见,发动群众献计献策,交流经验,促进生产。城关公社连指导员王兆贵,亲自登门访问社员。尹集公社党委书记李平安在领导田寨管理区社员拾棉时,一面和群众讲透道理,一面亲自带领社员实干,九百名社员在他的带动下,五天拾棉花七千二百亩,劳动效率比以前提高25%。社员们高兴地说:“领导能下海,我们能擒龙,干部群众一条心,各项工作打先锋。”姜店公社在突击收残秋时,开始一般布置,进度很慢,后来党委书记亲自带领干部,在辛店生产队二亩已收的玉米地里,拾起不少漏收的玉米,他们便把这些玉米和拣到的其他作物一块展览,让营连干部参观讨论。这样作的结果,全社很快行动起来,两天内共收残棉二千四百多斤,拣收粮食十万零六千余斤,花生三千余斤,蔬菜三万五千余斤,柴草一百八十九万斤。
干部作风进一步的转变,大大地鼓舞了群众的积极性,在群众中出现了“三快”,即集合快、干活快、工效提高的快。


第3版()
专栏:

群众路线是“法宝”——农业先进单位代表会议侧记之二
本报记者 林沫
1958年的农业生产大跃进获得伟大的成就,也取得了丰富的经验。经验何止万千,但农民群众认为最重要的还是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农民们说:“千条万条,党的领导是第一条;千计万计,群众路线是第一计。”这是中国五亿农民的深切体会,也是广大农村工作者的宝贵经验。中共中央副主席刘少奇同志在代表中共中央向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的致词中,引用了来自农民的这句话,再次强调说明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的重要性,要大家接受这个可贵的经验,作为1959年农业生产继续向前跃进的动力。
到会的六千个男女代表们,在学习刘少奇副主席的报告的时候,一面思索领会党中央的精神,一面总结自己的工作。党的领导和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两者是分不开的,没有党的领导,当然也就谈不上如何走群众路线了。对于如何执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代表们各有各的经验和体会。听听这些讨论,真好像百花争艳,各有异香。他们有的善于通过生产领导生产,通过试验教育群众;有的善于向群众进行思想工作;有的从关心群众生活入手,启发群众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方法各有不同,但群众观点却是一致的,时时刻刻把群众当作主人,关心群众,相信群众,依靠群众。
在人民公社开始实行“三化”的时候,长治市红旗人民公社党委副书记苟佩芳同志就特别注意发扬民主,对群众进行思想教育。苟佩芳原是个转业军人,正是在人民解放军中十来年的部队生活使他懂得了:进行一切工作,必须首先注意群众的思想教育。他说,任何工作都要靠人来作,而人是有思想的,对每一件事,都各有各的想法,如果思想不对头,也就不能痛痛快快地干。一年来的农业生产大跃进使他深深感到只有农民逐步克服小农经济思想,具有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思想觉悟,才能想的远,气魄大,干劲足。例如社里要办工业,最初有些农民却有很多顾虑,感到缺少设备,没有技术,农业生产又太忙,对自力更生办工业缺乏信心;但是,他们又感到需要工业,有了农具修配厂能制造新工具,能多出活路;有了化肥厂,可以多增产。想办和不敢办,这就是一个矛盾。苟佩芳就针对这个问题,大讲特讲工业支援农业和工农业并举的好处,说明办工业并没有什么神秘,小工厂自己完全可以办。农民思想上有了认识,把农具厂、化肥厂办起来了。大家使上了新的工具,一个人能干几个人的活,眼见化学肥料能够大大增产,体会到了办工业的好处,群众对办工业的兴趣越来越高,劲头越来越大,社办工业就蓬勃地开展起来了。
干部种试验田,这是一般号召和具体指导相结合的领导农业生产的好经验,湖北省孝感县长风人民公社的副社长官木生同志,早在互助组的时候就使用和爱上了这种领导方法。过去搞密植、深耕和使用良种,起初一般群众不相信,他就先作出样子给群众看。使群众看到了它的好处,心里确实相信了,原来不赞成的人也会变得积极起来。人民公社办食堂,他也是先帮助搞好一个村的,然后组织参观,介绍经验,引起大家的兴趣,群众也就愿意作了。
山西运城县于乡东风人民公社的社主任高鸣钟同志,很能关心群众、了解群众和善于发挥群众的积极性。公社的事务是很忙的,但他仍然保持着参加生产的老习惯。一有功夫,他就爱跑到地里,同社员一边干活,一边拉家常,大家又说又笑,无话不谈。他从这些闲谈中能够摸到群众的心思,听到各种反映。他说,每当他同群众一起劳动上一半天,头脑就感到格外清醒。他说,有些事情群众一时想不通,这是因为群众听的道理太少。所以,当他同群众接触的时候,就经常通过各种具体问题,解释党的方针政策。人民公社初建立的时候,他同社员在地里干活,大家就向他提出了各种各样的问题:小孩子上学怎么办呀?猪还能不能养呀?房子是不是要归公呀?群众听了他的宣传解释,才打消了各种不必要的顾虑,真正懂得了办公社是要加速社会主义建设,使大家生活得更幸福的道理。
高鸣钟很懂得群众的心理,他总是选择最受群众欢迎的方式进行工作,逐步启发群众的积极性。例如有一次他在田间劳动时,发现劳动效率不高,窝工浪费很大。他并不像有些急性人那样,立即出面纠正或批评,而是进一步深入了解,并寻找适当时机发动群众自行解决这个问题。后来在午饭时他又发现这个生产队伙食办得不好,他就引导大家对伙食问题提意见,和炊事员共同商定了改善的办法。在解决了群众的生活问题之后,再进而讨论生产问题,群众的劲头也就更大了。大家提出了改善劳动组织的办法,班与班展开了竞赛,劳动效率就大大提高了。
高鸣钟经常关心群众的疾苦,关心群众生活。村子里有了病人,他就领着村干部去慰问;住在山上的群众缺少生活用品,他经常提醒山下人调剂供应;每到一个村子,他先看食堂办的好坏,托儿所和敬老院是否舒适。他说,我们应该通过自己的工作,使群众深切地体会到,社会主义建设越发展,大家的生活越幸福;我们越关心群众的生活,群众的干劲就越大;干部和群众也就越来越亲密,越过越团结。


第3版()
专栏:

老模范 好作风
苏殿选一贯关心群众的生产和生活
河南鲁山县人民公社马楼分社的代表,六十一岁的老模范、共产党员苏殿选,这次又到北京出席全国农业先进单位代表会议来了。
苏殿选常常说,“听党的话,走群众路线,是作好工作的第一个要领”。这些年来,他在工作中一直坚持着群众路线的工作作风,遇事先征求群众的意见。因此,八年来他所领导的幸福农业社,始终是河南全省的一面红旗。解放前每亩只有百十斤产量的马楼乡,现在改变了贫困面貌,开始走上了丰衣足食的道路。几年来他们社仅支援国家的粮食就有一百五十多万斤。
凡事走在前边,是苏殿选同志最大的特点。每次党号召进行一个新的工作,苏殿选同志总是带头先干。今年秋季种红薯时,社里缺红薯秧,眼看就要耽误播种时间,大家束手无策,他到处打听消息,竟然跑到三十多里远的山区去担。在路上,担子重,路不平,他一连跌了好几跌,腿也跌破了。但他还是坚持着,一直担到家,保证了适时栽种。在全民炼钢铁的运动中,他还跑几十里地送铁砂,社员们不叫他去,他偷偷走小路送去了。
彭河是一条蜿蜒曲折的害河,千百年来也不知给马楼乡人民带来了多少灾难。去年党号召大兴水利,苏殿选便带领技术人员去亲自查看测量,并动员他的两个儿子带头去治河,由于群众发动充分,经过几个月的苦战,就在彭河上游修起一座蓄水五千万公方的大水库,斩断了彭河,把十万亩旱地变成了水田。
苏殿选随时随地都是很关心群众生活的。人民公社化以后,他带头搞食堂,亲自帮助炊事人员工作,改进食堂的管理,把饭菜做的可口有味,让社员们吃饱吃好。社里的敬老院是在他亲自主持下办起来的,他把自己家里的部分家具献给敬老院,让无依无靠的老人们乐度晚年。当时有一位九十九岁的孤寡刘老太太不能走路,苏殿选同志就亲自把她背到幸福院里。社员们在河里淘铁砂,天下大雨,衣服淋湿了,苏殿选同志马上把自己的棉衣送到河里让社员们穿。在他的带头下,许多干部群众献出了棉衣给这些钢铁战士。
苏殿选同志就是一个这样的人,由于他听党的话,坚持走群众路线,关心群众的疾苦,因而取得了群众的爱戴和拥护,这次光荣的被选为出席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的代表。(宋杰、陈之炳)(附图片)
河南省今年夏季小麦空前大丰收。这是小麦大面积丰收的偃师县农村繁忙的麦场。 新华社记者 杨震河摄


第3版()
专栏:

发动社员搞好分配
江南公社正确处理积累和消费关系
本报讯 黑龙江省宁安县江南人民公社今年的收益分配工作贯彻了党的群众路线,效果很好,使国家、公社和社员三方面的利益都得到了照顾。
江南人民公社今年获得了空前大丰收,全年总收入二百七十一万元,比去年增加146%;粮食总产量达三千七百三十三万九千五百余斤,比去年增加156%;全社三千零八十一户,一万三千一百九十人,平均每人有粮食二千八百三十斤。公社广泛发动群众,经过四十余天的反复辩论、研究,根据今年的收入,明年的生产需要和当地人民生活水平等情况,确定以四十三万三千六百元作为上缴各种税款和偿还国家贷款,占总收入的16%;以一百三十万零八百元作为公社生产费、管理费、储备金和各种建设资金,占总收入的48%,比去年增加115.7%;以九十七万五千六百元作为社员分配部分,占总收入的36%,平均每人收入七十三元九角,比去年增加52%。这样,既保证了公社明年生产更大跃进的资金需要,同时也保证了90%以上的社员增加了收入,其余10%的户(除掉劳改分子及其它劳力外流户)基本上也不低于去年收入。
江南人民公社在分配工作中是怎样贯彻群众路线的?
一是算清账目,摸清思想,把今年收入的“账”交给群众进行讨论。公社由书记挂帅,组织各耕作区书记、主任和财务人员清理了一年来的账目,估清了产量,结算出今年的总收入;同时,还算清了去年的总收入、分配与积累的比例及社员的平均收入情况,以便同今年的进行比较,研究今年的分配方案。同时公社领导了解了干部和社员的思想情况,并进行了分类排队。从排队中可以看出,在分配与积累问题上,大多数党团员和干部存在着多积累少分配的思想,他们说:“苦战嘛,生活困难点也要克服”;广大贫农和下中农,特别是欠债户,主张“生产要跃进,社员生活也要照顾”;有些资产阶级思想严重的富裕中农,则极力主张“两多一少一狠”,即:多分,多还社员存款,少积累,狠扣社员的欠款。根据这种情况,公社采取了总结苦战一年成果的方式,把今年的收入、产量数字向群众公布,让每个社员都知道今年到底收入了多少,动员他们对分配问题作进一步酝酿讨论。
二是辩透想通。在辩论过程中,群众采取了算账、对比、摆条件、讲道理、回忆过去、设想未来等等方法,认识到正确安排分配与积累有五大好处:一、保证了明年生产更大跃进的资金需要,也就是保证了全公社人民的幸福日子早日实现;二、保证了社员生活的改善,鼓舞了群众的干劲;三、能培养社员的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思想,使社员更加爱国爱社爱集体;四、有利于克服社员的自私自利资本主义思想;五、能避免挥霍浪费。从而解决了在分配原则上的分歧,制定了积累与分配的正确比例,保证90%以上的社员都增加了收入。
三是边辩边定、步步落实。这样做,既便于鼓舞群众情绪,又便于进一步研究和解决下一个问题。领导上在确定每个做法的时候,都作了反复的调查研究,设法找出一条符合多快好省精神的办法。当一种方法大体上确定之后,立即当众宣布,再次征求群众的意见,补充修改,直到群众满意。例如对债务问题的处理,经过反复五次讨论和修改,最后决定了根据不同情况,采取“还、缓、减、免”的不同办法。既经决定,立即实行,群众十分满意。
江南人民公社在分配工作结尾时,大力宣传了公社生产规划,组织了展览会,使社员看到了公社的美好的未来,人们对生产的目的与意义也更清楚了,他们说:“猛劲干吧,好日子还在后头呢。”


第3版()
专栏:

依靠群众妥贴安排冬季生活
郴县专区自力更生全面解决衣食住烤火等问题
本报讯 湖南省郴县专区各级党委采取积极措施,让群众过好公社化以后的第一个冬天。
这个专区安排群众过冬最大的特点是全面,许多公社从衣、食、住、行,到烤火取暖和防治冻疮疾病,都作了全面安排。在食的方面各地公社首先调整了食堂。资兴县原先有些食堂过大,有的户吃饭要跑三、四里路,经过调整后,全县的食堂一般都在七、八十户左右,吃起饭来很方便。其次,扩种过冬蔬菜,大晒坛子菜,储备过冬。郴县全县二十六万多人,共种蔬菜三万多亩。该县栖凤渡公社党委为了储好坛子菜过冬,还专门开了个座谈会,研究出一百多种作腌菜的办法。另外,为了让社员吃到热菜热饭热开水,用到热水,各地绝大部分食堂都采取了具体措施:郴县栖凤渡石家食堂原先在开饭前就把菜一碗碗盛出来,很快就凉了;现在把菜盛在一个大钵里,到开饭时再舀。这个食堂原先只有一个锅烧水,水烧热后舀到外面缸里,容易凉,也供不应求;现在作了个热水池,随时都有热水用。开水每天分早、中、晚供应三次。对幼儿园的小孩和敬老院的老人照顾更好。冈脚中队幼儿园开饭时,每个桌上一炉白炭火;马头岭中队茅卜幼儿园每个桌下装了个煤炉,又烤火又热菜。在全区的食堂当中,像这样能保证社员吃到热饭菜,喝到热开水和用到热水的食堂,大约占到90%以上。
在穿的方面:各公社都对缺棉衣棉被的户,普遍摸了一次底,然后根据各户不同的经济情况,从现金收入和公益金中抽出一部分资金来,用借支和救济的办法,给他们置办棉衣棉被。全区约有13%的户(占10%的人口)缺棉衣、棉被和过冬鞋袜,计缺棉衣三十多万件,棉被十一万床,棉鞋七十三万多双;到14日为止,据不完全统计,已解决棉衣近十万件,棉被三万床,棉鞋三十八万多双。为了及时赶制出棉衣棉被,很多地方把缝纫和弹花工人集中起来,没有集中的都规定优先缝制棉衣棉被。解决鞋袜问题一般采取了两种办法:一种是成立专业小组,也有的是给妇女安排一定的时间作鞋袜。
住的方面:大多数公社对社员住的房屋进行了一次检查,该调整的调整,该整修的整修。以永兴县为例,共整修了房屋七千二百八十二间。
烤火方面:各县、社都根据过去的习惯,因地制宜地采取了一些措施:有煤的烧煤,没有煤的烧木炭;一般对社员实行定量供应,对敬老院和幼儿园则适当照顾。取暖一般以户为单位。为了保证煤和木炭的供给,很多公社都抽调了一些劳力组成烧炭、挖煤专业组。没有成立专业组的公社,采取的办法是给社员安排一定的时间挖煤打柴,现在全区已有77%的公社解决了烤火问题。
此外,很多公社还抽调了有专门技术的人赶制斗笠、蓑衣,替社员解决过冬的雨具问题。
郴县专区这样细致地全面安排广大群众的冬季生活,是一桩非常复杂的事情,这中间不仅会遇到许许多多的困难,而且会产生各色各样的思想斗争。如何才能办好这样一件意义极其重大而又如此复杂的工作呢?郴县专区的经验是:第一,在解决大大小小的问题上都贯彻群众路线。首先就过冬问题展开全民性的大讨论,把过冬中的问题和困难摆出来,发动群众出主意,想办法。凡是这样作了的地方,困难迎刃而解,群众愉快地过着冬天。永兴县马田公社原来感到今年烤火是个大问题,没有烤火用具,作吗,劳力又顾不过来,并且没有材料。后来发动群众讨论,大家提出以自然村为单位,用黄泥巴筑火炉,并且利用晚上时间自己动手作,结果不花一文钱就解决了烤火问题。永兴柏林公社为了解决困难户缺衣少被的问题,决定开展副业生产,大抓现金收入。但是有些富裕户却抱着无所谓的态度,他们说:搞现金也是一样,不搞现金也是一样,反正没有我们份。针对这种思想,公社组织了一次大讨论,通过讨论,大家提高了认识,都积极行动了起来,仅仅三天时间,就抓进现金二万四千多元,每人平均收入一元五。第二、坚持勤俭和自力更生的原则。今年的工农业生产虽然大跃进了,但明年还要争取更大的跃进,需要大量的资金,因此,在解决过冬问题时,必须从当前的实际情况出发,不要求新求全,应当因陋就简。在这方面,绝大部分地区都作得较好。比如汝城县井坡公社三连,食堂不适用,拥挤不堪,社员们没有澡堂洗澡。为了过好冬天,他们决定把一栋破烂的房子进行改造,经过一番整修,不仅建设了一间既宽敞又明亮的大餐厅,并且还设了洗澡场、老人餐厅和病人餐厅。全部工程只用了五十个工,没有花一文钱。自力更生、大抓现金收入,这是解决置办棉衣棉被和缺零用钱的根本办法。酃县大抓现金收入的结果,每人平均收入十二元多。该县火花公社原先是三无:无钱用、无钱吸烟、无钱添衣。由于开展了副业生产,一月收入现金十五万多元,一下改变了“三无”的情况。(附图片)
赵志方、陈少英插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