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2月29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急和慢
王子野
性急的人和性慢的人对什么问题的看法总是不相同的,两种人永远有架打。最近党的八届六中全会公布了我国明年钢的产量预计为一千八百万吨左右,即比今年的一千一百万吨增加了60%以上,这本来已经是一个振奋人心的指标了。可是性急的人看了还是觉得不够快。
性慢的人却有不同的看法,他们只怕达不到。
能速就速,谁还不赞成快一点建设社会主义?可是凡事总得依据客观法则去办。国民经济的发展就得遵循各部门发展的客观法则,应当努力使各项指标相互保持适当的比例。超越了客观法则的可能,破坏了各项指标的适当比例,就准会把事情弄糟。这叫做“欲速则不达”,反而变慢了。
性急的人心肠无疑是好的。可是有一个毛病就是遇事只凭热情,不太注意客观法则,以为只凭热情就可以做到一切。性慢的人又太自卑了,把主观的能动作用缩得很小很小,把客观的困难夸得天大。因此动一动就怕出错。依着他们最好是躺倒什么也不干才是万全之计。
拿坐汽车来打比方。性急的人坐汽车总是嫌它慢,一叠连声喊着:快、快、快!希望汽车最好能追上飞机。可是汽车的速度是有一个界限的,超过了它非出毛病不可。性慢的人踱惯了方步,一坐上汽车头就发晕,因此不断喊着:慢、慢、慢!最好要汽车跟在毛驴尾巴后面走才安全。
性急的人和性慢的人都有缺点,可是两者比起来性急的人还有一点可爱之处,就是热情洋溢,干劲冲天,像一团火,使人望之可亲。性慢的人则不然,他们冷若冰霜。在我们国家内一切不受人欢迎的保守派、观潮派、算账派都属于这一类。
对于前一种人我们爱他们的热情,但不赞成他们的“急”,因为他们在急的时候就不免头脑发热,以致超越客观情况所许可的条件去盲目行动,勉强地去做那些实在做不到的事情。对这种人来说除了革命热情之外,特别需要有冷静的头脑和实事求是的科学分析精神,这是我们在一切工作中必须坚持的原则。而对那些害慢性病的保守派之流来说,则是要加速加热,使自己赶上去,不要做一个落伍者。


第8版()
专栏:

内蒙古民歌歌唱展览
老舍
内蒙古自治区百万民歌歌唱展览会来京展览。这种展览方法很新鲜:每介绍、解说一类展览品之后,即由歌手表演。它叫我们既看到群众的创作成绩,又听到那些作品该怎么歌唱与朗诵。有的节目还载歌载舞。从作品的本身里,我们可以看到内蒙古人民在全民大跃进中的生活面貌;通过歌唱与朗诵,我们又看到他们的文艺活动的实况与文艺形式的丰富多采。这样,看了展览会就仿佛到内蒙古走了一趟,亲眼看见各族人民怎样如兄如弟地在一起翻地修渠,炼钢牧畜,并且听到看到了他们在劳动与休息中的歌声舞态,亲切动人。
我觉得这次的作品结合表演的展览是叫一种热情支配着,令人看过之后还依依难舍,不忍离开。是的,看那些作品吧,除了一部分传统民歌,几乎都是密切与生产结合的。读了纸上的字句,我们的心就热起来,好像马上能拉住那成千上万的作者的手才好。是,内蒙古各族人民和全国各处的人民一样,都兴高采烈,干劲冲天,在大跃进中各尽所能地作出成绩。他们的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洋溢在纸上,不因地区严寒荒旱而有逊色。看完了纸上的,再一听工、农、牧民那么一唱,或且唱且舞,我们就立刻又被表演者的热情所感动。他们多么会唱啊。是呀,内蒙古人民原是能歌善舞的。他们唱的舞的多么认真哪,这可就不只表现了他们向来就有能歌善舞的传统与才华,而且表现了他们对这一展览多么重视,多么负责,多么热情。他们不只是来表演一下,而是负起借着展览来推动群众创作,闹文化革命,歌颂劳动生产与社会主义等等的重大责任。是的,他们在来京以前,已经在内蒙古各地展览了一个月!我多么爱这些歌手啊!他们把内蒙古人民的革命干劲带到了北京,尽情地歌唱出来,鼓舞了我们,感动了我们!
一听到他们唱啊,我仿佛就看见了各族的英勇人民,与风寒雪重的苍茫雄伟的景色。他们高唱入云,有昂首天外的气概。他们是在草原广野驰骋惯了的人,作了开山辟地的事,决不作靡靡之音。一部分民歌是用兄弟民族语言演唱的,尽管我不懂,可还是爱听。我听得出他们的热情。听罢一曲一诗,我就更了解他们,更爱他们。语言不同,心可是一样啊!兄弟民族在社会主义的大家庭里就都是亲兄弟啊!及至大家合唱的时候,我恨不能跑过去一一拥抱他们!各民族的兄弟姊妹这样相亲相爱,齐声歌赞同一理想,有多么美丽呀!
我爱这个展览,爱那些位歌手、乐师与工作者!我认为这个展览是成功的!
对于民歌的如何估价,民间歌手的如何提高,传统民歌的如何集选,新民歌的如何歌唱与朗诵等等,还都须精心研究,才能逐渐作出结论。那么,在这篇小文里即暂且不提这些问题。不过,这次的既看又听、活泼生动的展览,对研究那些问题会有些帮助,是没有什么疑问的。


第8版()
专栏:

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大厦(速写)
李琦


第8版()
专栏:

“干劲冲天”帽
朝阳
我们这地方的僮族人民,喜欢戴一种细篾编织的雨帽。它比汉族的斗笠小,比草帽大,晴雨都适宜;又由于它编织得精致、好看,人们出门就把它背上。它是用具,也是装饰品。
篾帽上写上“干劲冲天”四字,是县委书记的一句话引起的。县委书记在一次号召大跃进的会上说:“我们要以冲天的干劲来改变我们县的面貌!”听了这报告后,不知是谁,为了表示决心,就在这晴雨不离的篾帽上写上“干劲冲天”四字。接着,许多人也跟着在篾帽上写下这几个字。一时间,戴“干劲冲天”帽就成为了一种风气。
这种帽也不是随便可以戴的。首先,戴的人真要有冲天的干劲。要是干劲差点,群众会不承认。所以,干劲不足的人是不好意思随便把这几个字往篾帽上写的。
有个青年社员覃一安,外号“茅草火”,意思是燃起来轰轰烈烈,可是很快就燃完了,熄灭了。他做事也就是这个样子,开头很有劲,叫喊得比谁都响亮,可是不用多久,劲头就烟消火灭了。他自以为很积极,但选积极分子时群众总不选他。他的爱人韦弟来,是团小组长,为了他这个毛病,不知同他生过多少气。
县里修万宝山水库,各社都派民工参加,覃一安第一个跑去报了名,心想:这次戴得成“干劲冲天”帽了。买了一顶新篾帽,拿回家去,把一支大笔蘸饱了墨水就要往上面写字。
弟来正给他收拾衣服行李,忙走过来,伸手把篾帽拿开,说道:“你不能自己随便往上面写字。”一安瞪着眼道:“怎么,当积极分子还要请过封?”弟来道:“是要请封。要群众封,不要自己封。”一安道:“我第一个报名参加修水库,还不配戴‘干劲冲天’帽?”弟来道:“你第一个报名是好的,可是光报了名还不算数,要看你在工地上表现得怎样。”一安拍着胸脯道:“这你就不用担心罗。我保证拿回一个模范来给你看!”弟来笑道:“你这样子我见过好多次了,就是茅草火,燃得旺,熄得快!”一安道:“这一次我一定有始有终!”弟来摇头道:“这话我也听过好多次了!”一安道:“我这人算完了!连自己的老婆都信不过我了!”说罢,把笔一放,低着头就坐了下来。
见他这副样子,弟来又有些怜惜他。心想:还是从积极方面鼓励他吧。就把篾帽还给他,柔声说道:“不是信不过你,是怕你不能坚持,惹人家笑话。只要你能决心改正,那你就写吧!”一安重新拿起笔来道:“人不会一辈子都这样,难道我就不会大跃进么?”这话说得弟来很喜欢,帮他扶着篾帽,让他高高兴兴的写上“干劲冲天”四字。
到了水库工地,一安干得很起劲。弟来听到了,心里很高兴,想道:“当真嘛,人人都在大跃进,难道茅草火就不能变成榾柮火!”
过了几天就是星期日,弟来早早的吃了晚饭,就到村里去组织人明天到水库工地慰问,忙到半夜才回家。到家一看,大门敞着。心想:解放以后就没有贼了,不会是被窃;莫不是他回来了!三脚两步赶进房,可不是,煤油灯半熄不熄,一安躺在床上正打鼾。
弟来把一安推醒,问道:你“怎么回来了?”一安惺忪着睡眼道:“干了这么些天,还不让人回家休息休息!”弟来有些不高兴道:“看你的毛病又发了!我说,明天一早你还是赶回工地去吧!我们下午就去慰问你们。”一安带着睡意道:“我不回去。”“你真不回去?”“莫吵哩,人家要睡觉。”说罢,翻身向里,又打起鼾来,再推也推不醒了。
弟来愤愤地望了他半晌,猛回头,望见一安的篾帽挂在壁上,
“干劲冲天”四字十分显眼。这字样更引起了她的气:“哼!这算什么干劲冲天!”一时压不住心中的怒火,霍地站起来,跑出门去,在阳沟里抓了两把稀泥,赶进房,把篾帽上的“干劲冲天”四字,唏哩哗啦地涂掉。
一安昨晚赶了半夜路才到家,很累,直睡到吃早饭时候才起床。起来不见弟来,心想到村里去找她,顺便在大家面前显显那顶“干劲冲天”帽。那篾帽是反挂在壁上的,他急着出去,也没有看看,顺手取下就背上了。
他摇摇摆摆的走到村街上,迎面碰着美英那伙调皮的女孩子。美英见了他,吃惊地问道:“怎么,你回来了?”一安笑道:“回来了,过星期日嘛。”有意转转身,让她们看到他篾帽上的“干劲冲天”几个字。哪知美英一看,哈哈大笑起来,指着篾帽道:“一安哥,你的干劲当真是从天上掉到地下了,看,都涂上泥了!”那几个女孩子也边笑边说道:“你戴的原来是干劲落地帽呀!”七嘴八舌,嘲弄得一安满脸通红。他取下篾帽一看,见了上面涂的泥,气的骂道:“是那个多手的,开老子的玩笑!”美英正色道:“人家恐怕不是同你开玩笑,是在警戒你。想想吧,我们正组织慰问队到工地去慰问你们,可是你倒回来了!”“我,我……”一安忽然口吃起来,半天说不出一个理由。一个女孩子道:“干脆,你就说是茅草火燃过了吧!”有个山歌手立刻编了首山歌,唱将起来:“跃进风头猛猛吹,吹倒大山吹起灰,别人冲天你落地,亏你敢把帽子背!”大家一齐唱起来,唱得一安恨不得有个地缝钻下去,也顾不得找弟来,转身就跑回去了。
回到家里,他把篾帽狠狠地往地上一扔,骂道:“不戴这个东西,我看会不会死人!”
过了半晌,冷静些了,他想道:这几天在工地上,自己天天戴这顶帽子,谁见了,投过来的都是钦佩的眼光,为什么今天戴上就被嘲笑呢?这是因为自己在工地上干得不错,配戴;今天呢,自己从工地上跑回来了,做的事配不上这顶帽子了。戴“干劲冲天”帽是一种光荣,这光荣假不得,一假群众就不答应,看来,今天这场羞不能怪帽子,只能怪自己。自己并不愿落后,怎能把帽子扔掉呢?于是,他把篾帽拾起来,用水来洗上面的泥。正洗着,弟来回来了,说了声:“水洗不掉的。”一安抬起头来,含怒问道:“泥是你涂的吧?好呀!”弟来平静地道:“那是你先给你自己涂了泥。我问你,你要在篾帽上写字时是怎么说的?”一安道:“难道我在工地上干得不好?”弟来道:“可是你为什么不坚持下去,跑回来了?”一安没话讲,低下头来。弟来沉痛地道:“一安啊!你为什么老是这样虎头蛇尾,叫我……”她说不下去了,见她那么伤心的样子,一安不禁又愧又悔。他把湿淋淋的篾帽放下,走过来握着弟来的手,嗫嚅地道:“弟来,我……你……。”
半晌,弟来拿起那被水洗去了一半泥的篾帽道:“一安,自己涂上的泥,得用行动来洗。我看,你吃了早饭就回工地去吧;不然,等慰问队把你‘欢送’回去就不好了”一安顺从地道:“好嘛!”
一安回到水库工地,一直到工程结束,都工作得很好。民工队回来时候,村里的人去欢迎。弟来特地买了顶新篾帽,写上“干劲冲天”四字,亲自给一安戴上。以后,一安戴着这顶“干劲冲天”帽到处走动,再也没有人嘲笑,“茅草火”的外号也没有人叫了。(附图片)〔苗地 插图〕


第8版()
专栏:

揭开百病之谜创造对症之药
中共湖北鄂城县委第一书记 石岗
我对医学不内行,提不出什么技术性的意见来。不过我是个多病的人,总希望能得到对症的“特效药”,希望能在最快的时间内治好自己的病。我相信这也是所有病人的愿望。
“特效药”在解放前多是依赖舶来品,解放后,党和人民政府在大力生产特效西药的同时,还十分重视整理祖国医学遗产,挖出了许许多多的“特效药”和“特效疗法”。但是,祖国的社会主义建设事业正在飞跃发展。我们医务工作者是做的关心人的工作,人是我们事业的决定因素,人和时间是最可贵的。我们如何能治好所有的病人,能在最短的时间内治好病人,这仅靠古人和外国人所留下的一点医理是不够的,还必须靠我们自己动脑筋。科学并不是揭不破的秘密,任何一种病源是人探讨出来的,任何一种良药也是人研究出来的,医理也是人从医病的实践中积累的经验。古书上,外国书上,肯定与否定的东西,不一定都是正确的。书上找不到的东西我们可以从实践中找到。今天农业生产上出现了小麦亩产七千多斤、水稻亩产三万多斤的奇迹,古今中外任何一本书上都没有,专家们连想都没有敢想过;但是,劳动人民毕竟从实践中创造出来了。你看!把他们的经验总结出来,该是一本多么有价值的理论书啊!看来,我们医务工作者也必须解放思想,破除迷信,树立敢想、敢说、敢做的共产主义风格,精心实验,深入探讨,揭开百病之谜,创出对症之药。让祖国的医学张开翅膀,同其他各项建设事业一齐飞跃。更好地为人类、为我们共产主义事业服务。
鄂城县人民医院万文继医师,试验成“维他命B1神经穴位注射疗法”,他通过几年来的临床实践证明,效果良好。解决了许多过去认为难治之症,大大缩短了疗期。这种苦钻精神,是值得全县医务工作人员学习的。我们相信在全县医务工作者中将会出现更多的创造发明。
这里我向大家介绍万文继医师的一本小册子,作为全县医务工作者在大跃进中开放出的第一枝花朵献给诸君。
〔编者附记〕鄂城县人民医院西医内科医师万文继,在院党支部的领导与支持下,根据中央关于西医学习中医的指示,经过几年来的深钻苦学,反复实验,根据苏联伟大的医学家巴甫洛夫的神经学说和祖国著名的医学遗产——针灸学的原理,用中医的穴位,西医的药品,创造了一种新的注射疗法——“维他命B1神经穴位注射疗法”。他已经把它编写成一本书出版。石岗同志此文,就是为这本书写的序言。


第8版()
专栏:

中西医合作 让肿瘤低头
木风
近年来,肿瘤,尤其是恶性肿瘤,已经成为威胁人类生命的第一个“罪魁”了。一般说来,不经治疗的恶性瘤子,总是在几个月以至二年左右夺去病人的生命。
不久前召开的全国医药卫生技术革命经验交流会上,人们怀着极其兴奋的心情参观了中医治疗恶性瘤子的效果。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用骨髓细胞分类检查确诊的急性白血病一例,用中药治疗后,获得痊愈,病人并且在治愈后平产一女。这真像个“奇迹”一样。白血病的病人,血液中充满着白血球,有时每立方毫米多至数十万个(正常人只有五千个左右),这个病一般公认为一种白血球的恶性肿瘤。我在医学院读书时,记得老师对我们这样说:白血病后果不妙,“急性三个月,慢性三年”。中医并不知道这种病,但是他能根据症状治疗。比如当白血病病人表现出发热、流鼻血、汗多、苍白、气短、脉搏细而速的症状时,中医认为这是热性病,热邪进入阴分,使阴精内伤,骨髓内热,因此,治疗的原则就是育阴、清热、解毒、止血等等。不过,有些急性传染病的症状类似这种病,中医也可能用上述原则来治疗。白血病和急性传染病竟然可以用同样办法治疗,而且居然治好了,这不是奇迹吗?如何解释呢?这正是需要中西医互相学习互相研究提高的关键。
现在用中医方法治疗肿瘤的效果已经是无容置辩的了。河南省中医用药方治疗食道癌的病例,已在一千人以上;旅大市用“神农丸”治疗各种瘤肿共一百八十八例,好转病例在60%左右。此外,成都市中医治疗骨的恶性巨细胞瘤、河北省中医治疗“何杰舍氏”病(另一种恶性瘤子)都获得了相当好的效果。
但是,中医对一些症状不显著的早期癌瘤,常常不容易发现,因而就可能误过治疗机会。西医却有早期发现癌前期病变的方法,如作阴道癌细胞抹片检查诊断宫颈癌等。如果中医能配合西医的早期例行检查,及时发现病变,那么,治疗效果也许会更好些。
西医对癌肿也不是毫无办法的,外科手术、放射治疗、芥子氮、抗生素……等,也有相当的疗效,然而毕竟还不是十全十美的。当然,中医治疗也不是百分之百的有效。正因为这样,所以更需要中西医合流,加强合作,一切从病人健康出发。
可以预期,不久的将来,当中西合流得到实现的时候,肿瘤的治疗率不再是50%,60%,而是像治疗疟疾、肺炎……那样十拿九稳了。癌瘤将在中西医的合流下低头!


第8版()
专栏:

五指山谣
张永枚
唱个吉庆的歌吧是大地长了骐麟角吗?是黑龙上了天吗?是金鸡展开翅吗?快唱吉庆的歌吧!大地长了骐麟角,——那是高炉呀。黑龙上了天,——那是煤烟呀。金鸡展开翅,——那是铁水的光芒呀!五指山,吉庆的山,五指山到处是吉庆的兆头,快唱个吉庆的歌吧!
椰树旁边左边一棵椰树,右边阿哥砌高炉。树下来了阿妹子,口吃槟榔穿花?。“一颗槟榔扔上天,阿哥吃了心里甜。”炉上阿哥不转眼,刀敲砖头没答言。不抛槟榔抛砖头,阿哥轻轻接在手。炉上炉下相对笑,椰树摇几摇。


第8版()
专栏:

井冈山
王冶秋
开革命文物工作现场会于井冈山一访茨坪,大井、小井及五大哨口之一的朱砂冲,感触实多,诗以记之:
看山要看井冈山,
不倒红旗插万年;
一代风云从此起,
果真星火可燎原。
看山要看井冈山,
绿满峰峦红满天;
岂止青山依旧在,
石头笑得口唇干。(注)
注:当时蒋匪军曾声言要把井冈山石头都得“过刀”。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