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从“按劳分配,按需分配”的正译想起的
林陵
这次八届六中全会的文件里改正了“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和“各尽所能、各取所值”的译法,是有重要意义的。它向我们理论工作者和翻译工作者提出,对于牵涉政治原则问题的名词和句子的译法,必须严肃认真地研究,有错即改,以免由于错译而造成认识上、思想上的模糊和混乱。
“各尽所能,各取所需”和“各尽所能,各取所值”的译法,现在改为“各尽所能、按需分配”、“各尽所能、按劳分配”,就把原来的意思正确地表达出来了。“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意思,原来是空想社会主义者提出来的,自从马克思和恩格斯把它提炼成含义明确、用字简洁的口号以来,已经一百多年,不确切的中文译语流传了五十多年,直到现在才得到了改正。
类似这种不适当的译法也还有。例如:“不断革命”一词本来是马克思和恩格斯引用布朗基的学生们最先提出的口号加以阐述而获得广泛传播的,因为托洛茨基错误地利用这一名词,被斯大林批驳过,翻译的人为了把斯大林所用的俄文字“不断革命”译得有别于托洛茨基所用的拉丁字的“不断革命”,便创造出“不间断的革命”和“不停顿的革命”等词,使读者看了,以为它们有不同的含义。其实这是一个词。只要有的加引号,有的不加引号,就可以把问题说清楚,而不必搞出几个不同的名词来,使读者糊涂。
又如“个人崇拜”,原来的意思是“把个人当偶像敬拜”,译为“个人迷信”或“个人膜拜”,就比较切近原意。汉语中的“崇拜”一词并没有什么宗教的色彩,意思同“敬仰”差不多,因而把“个人迷信”译成“个人崇拜”,就造成一种印象,似乎对于那些崇高可敬的人的正当的敬仰也应当加以否定。这也是翻译时考虑不周而造成的不良后果。
有些译名包含重大的理论问题,由于翻译的错误,使概念模糊,其后果就更加严重了。例如“消灭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工人与农民之间的、城市与乡村之间的本质差别”里的“本质差别”一词过去一向是翻译得不错的,或者加几个字,译为“在本质上的差别”,但后来有些书上改译为“重大差别”就发生了问题。在俄文里,“本质的”一词确实也有“重大的”的意思,在某些场合可以译为“重大的”或“严重的”,但是在这一场合,就无论如何不能译为“重大差别”。因为进入共产主义社会,要消灭的正是工农之间、城乡之间、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之间的本质上的差别,而不是程度上有所高下的“重大差别”。要消灭的正是“质”的差别,而不是“量”的差别。
翻译的任务在于把一种语言所表达的思想,改用另一种语言正确地传达出来。关键就在于正确。不正确的翻译非但不能完成任务,并且还会发生误会,造成思想混乱,那就为害不浅了。


第8版()
专栏:

最可爱的人在最可爱的地方
顾文荣
今年3、4月初,一批批归国的志愿军同志来到北大荒,北大荒的3、4月,仍然是千里冰封,寒风凛凛。多么辽阔的荒野,一眼望不到尽头,他们就在冰冻的沼泽地上,搭起了草棚,筑起锅灶,溶冰饮雪,开始了他们新的战斗。
有一支曾经是志愿军钢铁运输线上的七名铁道兵组成的勘测队,他们一到北大荒,像接受出击命令一样接受了测量将要被开垦的处女地,他们带着干粮和仪器,踏着膝盖深的白雪,走向茫茫无际的荒野。荒野啊荒野,一走就是近千里,他们一步步踏过冰河深雪,馒头结成了冰疙瘩,硬得咬不动,他们解开棉衣,把它放在胸前,用他们身上的温度,使它变软,顺手抓一把白雪,同馒头一起塞进嘴里。天黑了,可是哪里有村庄,哪里有人家啊,七个人挖出一块雪地睡了一宿。
没等到解冻,垦荒的战士们就开始了翻田,轰隆隆昼夜忙个不停的拖拉机,哪里来得及翻那么多的荒地啊!他们要让祖国多增加粮食,必须多翻土地,他们每十几个人组成一组,背着犁一步步把大地翻个身。北大荒上的寒风,吹在脸上像刀割一样,可是他们背上却又流着汗,一阵休息,背上像结了冰一样冷得刺骨,艰难吓不倒他们。
一天我遇见了曾经是志愿军空军某部队一位排长,名字叫姜耀志,他在抗美援朝战争中屡次立功。他身体瘦瘦的,饱受风霜的脸显得黝黑透红,穿着一套旧棉军装。队里的同志说起大家刚来到这里的时候,沼泽地软绵绵到处渗水,近百个人,就在这个地方搭起三个草棚,草棚里铺了一些野草,这就是他们临时的家。姜耀志一个人起来守夜照顾着大家,有时候,在风雨中夹着冰雹的夜里,他也守望着,让劳累了一天的同志们睡得又香又甜。10月天盖房子砌墙暂时还没有砖,他们就用泥块堆起来代替。他领导的一个生产队,干劲最足,由于他处处带头,感动了大家,全队平均每人每天割一垧二,他自己创造了一天割一垧四的最高纪录,同志们都说他是个“飞刀手”。
北大荒的处女地是一望无边,北大荒更有绵绵相连的原始森林,多么丰盛的财宝资源,古木直插云霄。这里冷得格外早,一千多人的伐木队,没等到盖好小屋,就上山伐木了。菜蔬吃不上,粮食都得靠自己下山背……,这些都不在他们眼里。10月1日那天,正是天安门前举行盛大检阅时,他们就动工开始伐木,他们紧拉着锯,猛举着斧。
北大荒已经开始不荒了,今年此地的大豆小麦水稻全都像祖国每一块土地一样获得了丰收,今年的粮食产量由去年八千多万斤跃到二亿斤,他们还在这封冻期特别长的地区,创造了历史上从来没有过的春麦冬播,最近,他们还成立了预备师,他们一手拿枪一手拿锄,他们立下了宏伟的志愿,要把北大荒超过江南,他们豪称自己是北大荒人,但他们也永远是最可爱的人。


第8版()
专栏:

海蒙古 拉姆苏荣女儿眼睛色褐黄,拿来彩笔和纸张,俯在高高桌子上,一笔一笔画理想。一棵大树朝上长,枝儿穿起绿衣裳,鲜花上面落蝴蝶,周围一片好风光。松鼠在跳果已熟,万紫千红花无数,一道彩虹天空架,虹下儿童在欢舞。条条大江蓝悠悠,戈壁是海傍绿洲,牧民赶羊去海滨,渔夫纷纷论丰收。儿童初次乘上船,逐波荡舟真好玩,什么白鸟儿远处飞,那是海鸥把翅展。妈妈看画好惊讶,女儿照啥画这画?黄沙怎能成蓝水,沙漠怎能长鲜花?幸福女儿哈哈笑,妈妈怎能不知道,改造沙漠成大海,苏联榜样实在好。父亲开口插一言,女儿画的必实现,不知戈壁开花时,我们是否在人间?妈妈你听爸多怪,那时我们一定在,我成专家造海洋,戈壁改名和平海。
(乌兰汗译)


第8版()
专栏:

黔川行(外一章)
辰戈
车儿颠颠地,从广西开进贵州。灰色的天总是低低地照头上压来,偶尔夹杂着丝丝细雨。前后左右都是望也望不出去的重重叠叠的山,曲曲弯弯的路。曲路两旁的山坝里,可以看见几户或几十户茅屋人家。荷锄、扶犁、牵牛去深翻地的人满坝都是,硬把山刨下二尺,翻出红色的碎石粉来,拌上肥料。在遵义以北,黑神庙一带,可以看到整个高高的荒山头都翻了个,惹人注目的大字刻在山上:“青年红苕山”。
车在贵州高原上行驶的确难如上青天。本是削山为路,车半傍山,半临深谷。爬上,爬下,陡弯接连不断。过乌江时,半是数十丈高的绝壁,半是数丈绝壁下淡蓝色的湍急的乌江,又美,又险,伴江而行约有一个小时的时间,才爬上乌江对岸的山上,乌江为山隐没了。由遵义往四川的赶水走,过黑神庙不远,见两座高山夹住一条又小又尽是陡弯的路,这就是长征时有名的娄山关。在这金顶山上走,过桐梓,就到了名险七十二拐。车儿拐拐上山,一路云雾缠绕。到了山顶,又拐拐而下。到了松坎北的崇水溪,溪上驾着一座桥,桥这端属贵州,桥那端便是四川了。
初行黔川的人,一路提心吊胆,捏把汗。驾车的司机却从容沉着,如行平坦的公路。哪个汽车上没有红牌牌、奖状,的确难以找到。车前一个红牌:“安全行车二十五万公里”。车里一面奖状或一面喜报。有的车儿,驾驶员的玻璃窗上贴着一个、两个、三个卫星,上面有的高达日行三百六十公里。车里的司机,特别是由都匀到贵阳一线,一个在开车,马达轰隆隆地山响;另一个在司机旁搭上小床缩在被子里睡觉。白天他开,晚上他开,连轴转,保证钢铁运输线畅通无阻。有的旅客见蒙头睡觉的司机很好笑,道:“你真有本事。”司机在被里道:“你要困了,一样能睡着。”
望望车外,高峰接天,下是深谷,谷底行人像小蚂蚁一样。车儿急上,急下,陡转,颠颠地飞奔。再望望这些不知疲倦的司机,乘客的心里热呼呼的,真想大声地歌颂这些英雄的人们!
三峡夜渡
船过奉节正是清晨四点钟。两岸高山夹着湍急的长江,把船儿直送进夔门。黑黑的两座又陡又高的枯峰夹住船,两壁之间还没有长江大桥的桥洞大。巫山那儿,也是如此。不过,山更高些,江也宽些。至于兵书宝剑峡,牛肝马肺峡,只是夹江陡壁奇形怪状,并不十分险。最险恶的要数青滩,一个大漩涡一个大漩涡套在一起。大船行此还好,小船孤帆顺漩涡而转,冲上一个漩涡,又落入一个漩涡,再又箭似地爬上第三个漩涡。只要舵不断,饱经风险的船夫是有把握通过这一系列漩涡的;舵若断了,船儿就转进涡底,落进江心,也可能正好安放在江底的山峰上。青滩之险,看得最清,因为船到这里,已清晨七时,金光由右面陡峰斜泻入江,江水也成金黄色了。
三峡夜渡,别有风味。四周都是黑漆漆的奇形怪状的险峰,下面是黑得发亮的江水。船头两只大眼睛横扫江面,两只眼睛一看十数里。波涛万顷,夹杂着马达的轰鸣,引水员在船头上不停地叨唠:“向左,向左。”整整叨唠一通夜没歇气。船儿两侧,都是红色的黄色的灯,这就是航标。航标在江转山角的角尖上有,在险滩突出点上有,在山上也有。山上的航标,红蓝黄三个灯,山那面江面没船,三个灯都是亮的,等船过了,红的蓝的灯熄了,只有黄灯悬在绝壁上。要是有个航标灯看不见了,离得老远,船上汽笛几声长鸣,撕破夜空。待走得近了,可见到小船儿冲破惊涛骇浪,到那熄了灯的航标那里。船头的探照灯照见一个人在那儿点灯,要是没点着,那夜里守望航标的人就用手高举两个灯笼,站在航标那儿的小船船头,等着船儿过去。夜守航标的人,他的家在哪儿,搜寻一下黑漆漆的危峰,那危峰腰部露出灯光,隐绰绰见到一幢小房子,这就是他的家。就是他们,白天用铁耙疏通航道,用铁锤测定江水深度,把一个个航标钉好;而到了漆黑的夜晚,他们又把天上的繁星搬到江面,让人间的船儿在银河里安全的航行。


第8版()
专栏:杂志架上

夏衍谈写电影剧本的方法
需要发动广泛的创作力量来从事电影剧本的写作,但是一个电影剧本它究竟不像一首民歌那样简单。最近“中国电影”杂志连续发表了剧作家夏衍同志的“写电影剧本的几个问题”的论文,对于准备试写电影剧本的文艺界和文艺界以外的同志们肯定是有很大帮助的。
作者通俗地亲切地告诉读者许多关于这方面的有益的知识,其中包括作者自己的创作经验,自己的独到的艺术见解,有丰富的具体的例子。文章是谈创作技法,但是处处强调技法的目的性,要求表现鲜明的时代脉搏,要求技法与主题思想,艺术与政治紧密地联系起来。其次,作者着重指出,由于电影具有广泛的群众性,电影作者必须照顾中国广大群众的艺术欣赏习惯,就是首先要使观众充分地了解影片内容,因此不宜采用太洋派的手法。作者把这一点提高到艺术工作者的群众观点来谈。他把编导比做故事场景的“导游者”的见解也是很精辟的。
目前,文章还未结束,就已发表的关于影片的开端、结构、脉络等章节看来,作者所谈的虽则是电影剧本的创作方法,但也涉及一般文艺的创作方法。这是一篇好论文。不准备写电影剧本的人也可以看,可以借此加深对电影的理解。文章引用了李笠翁、乔梦吉等古代戏剧家的精彩的创作理论,使之古为今用,也使读者增加了宝贵的民族艺术理论的知识,使论文增添了中国色彩。 (春)


第8版()
专栏:小常识

冷暖怎得知?
微风
天气冷了,气象台每天在报纸上和广播中发布的天气预报,更加引起人们的注意和关心了。在天气预报中,我们常常听到“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等名词,到底它们是怎样测得的,它们对人们冷热感觉的影响又如何呢?
“气温”就是空气的温度。空气的温度不但在不同地点、不同时间会有变化,就是在同一地点、同一时间的不同高度上,气温也是不同的。各气象台所报的气温,除了特别情形指明高度外,一般是指地面气温。所谓地面气温,是同高空的气温相对而言,并不是真正贴近地面上的空气的温度。为了使所观测到的气温具有代表意义,各气象台的气温记录都是在统一规定的标准条件下测得的。这些统一规定的标准条件就是:温度表的置放位置是在平坦宽阔和长满浅草的场地上,并且离地面二公尺高,空气要畅通和不能受太阳光直射,(因此把它放在百叶箱内,以满足这后二个条件)。这样测得的气温,就可能与一般居民所看到的温度表上的数值有相当大的差别。
气温是随时间变化的,一般下午二时前后气温最高,早晨日出之前气温最低。在一天之内气温最高的一次叫做最高气温,气温最低的一次叫做最低气温。但例外的情形也是有的。例如当很冷的空气从别处流来时,有时会使下午的气温比早上还要冷。在这种情形下,最高气温和最低气温出现的时间就都改变了。
气温主要随纬度、海陆、高低等条件而不同。一般纬度越高的地方气温越低,纬度越低的地方气温越高。例如西伯利亚常年都要比我国冷,而我国北方又经常是较南方为冷。此外,一般夏季海洋上的气温较陆上为低,但冬季海洋上一般又没有陆上冷的厉害。气温的分布还与高度有关,一般越往高处气温越低。例如夏季我国地面气温很高很热,但到了五公里左近的高空中,气温却经常在摄氏零度以下。同样,高原地区或高山上气温要比平原为低,例如位于我国西南部的康藏高原上的许多地方常年积雪不化,比北方的气温还要低。
冷热的感觉主要是由温度的高低所决定,但感觉温度与实际温度有时候还有出入。冷热感觉决定于热量的得失,如果热量流入身体,就会感到热;流出身体,就会感觉凉。热量流入、流出的速率大就冷;速率小就热。热量的传送虽然主要随气温差别而变化,但同时还与风速和空气的湿度的大小有关。当空气中的湿度大时,空气传送热量就快,因而如果是在冬季同样气温的情形下,空气中湿度大时,我们就会觉得特别阴冷,空气很干时,我们感觉冷的程度就会轻些。另外,风速的大小与热量散失的速率也有关系。在同样温度的情形下,风大时会显得特别冷,风小时感觉冷的程度就会轻些。


第8版()
专栏:

乌兰巴托的苏赫——巴托尔广场(速写)
李琦


第8版()
专栏:

破浪前进 华君武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