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讨论教育改革问题
教育结合生产劳动 培养共产主义新人
新华社24日讯 据塔斯社莫斯科讯:第五届苏联最高苏维埃第二次会议今天在克里姆林宫继续举行。
代表们开始对教育改革问题进行讨论。昨天的会议上苏联高等教育部长叶留金做了关于高等教育问题的报告。
他指出,全民讨论表明了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苏联部长会议提出的劳动生产与理论教育相结合的国民教育改革的基本原则受到了全体苏联人民的热烈支持和一致拥护。大家认为这是对青年进行共产主义教育的必要条件。
叶留金说,苏联拟定从1959年开始,在三年到五年之内完成对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他说,在1959年到1965年期间,苏联高等和中等专业学校的入学人数将有八百万人左右,估计将培养出二百三十万名专家,而1952年到1958年期间只培养了一百七十万名专家。这样高等学校培养出来的专家人数将增加40%,有些部门如工业、建筑、运输和交通方面的工程师将增加90%,农业方面的专家将增加一半。
叶留金强调指出,随着高等教育制度的改革,应当提高专家的理论水平。高等学校在发展科学、技术和文化方面的作用也将不断提高。他说,目前在苏联高等学校工作的有十三万名以上的教授和教员,占国内全部科学工作者的一半。
叶留金告诉代表们说,苏联高等教育部已根据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和苏联部长会议的提纲和讨论这些提纲时提出的建议制定了高等学校教育制度草案,这个草案的基本原则是教育和劳动生产相结合。
在昨天的会议上苏联部长会议中央劳动后备管理局局长泽连科做了关于专业技术教育的报告。
他指出,在未来的七年中,苏联国民经济在生产上将广泛实行综合机械化和自动化,因此对工人技术水平的要求将大大提高,必须扩大和加强固定专门学校对干部的培养工作。
泽连科说,改革专门技术教育制度规定建立统一类型的学校,以代替现存的工艺、铁路、矿业、建筑、技术学校和工厂附设学校。
泽连科说,新的专门技术学校准备把八种以上的基本专业教授给工人和农村劳动者。
在昨天的会议上,俄罗斯联邦教育科学院院长凯罗夫还做了关于改革苏联一般中学教育的报告。


第4版()
专栏:

阿根廷报纸对比苏美明年预算
苏联致力和平建设 美国热衷扩张军备
新华社24日讯 塔斯社布宜诺斯艾利斯23日讯:阿根廷报纸极为注意莫斯科正在举行的苏联最高苏维埃会议。今天这里的晨报都以显著地位刊登了会议开幕和苏联财政部长兹维列夫作报告的消息。
各报纷纷着重指出,苏联国家预算规定,收入超过支出,大量增加发展经济的拨款和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福利。当地报纸认为,苏联国家预算草案规定不是增加而是削减国防开支,这件事有特殊的意义。“号角报”将苏联和美国的国家预算作了一番比较以后,强调指出,艾森豪威尔总统将向国会提出的美国1960年国家预算草案规定了“和平时期惊人的巨大的”军费开支。“民族报”在报道苏联最高苏维埃开会消息的标题中指出:“苏联拨出巨大资金来进一步发展科学”。“时报”强调指出,苏联国家预算是“和平预算”。该报写道:“当帝国主义国家和它们的附属国家的国家预算赤字不断增加的时候,苏联的国家预算不仅没有赤字,而且收入将超过支出一百五十五亿多卢布”。
新华社24日讯 据塔斯社伦敦23日讯:英国不少报纸特别注意苏联1959年国家预算草案中规定对教育和科学研究工作大量拨款这件事。报纸同时指出,预算中对国防的拨款再一次减少。
英国“工人日报”写道:苏联计划再一次增加对社会文化设施的拨款,增加住宅建筑的拨款和工业方面的投资。对于预算规定缩减国防开支,报纸强调指出,这是苏联最近五年来一贯的特点。


第4版()
专栏:

发电能力世界第一 建设规模空前巨大
斯大林格勒水电站提前开始发电
新华社23日讯 据塔斯社报道:伏尔加河上全世界最大的斯大林格勒水电站已经提前一年在12月22日开始发电。它的第一台水轮机在当天二十二时四十分(莫斯科时间)向附近的工业企业送出了第一批电流。
这座水电站的总发电能力为二百五十六万三千瓩,比今年8月全部建成和投入生产的列宁伏尔加水电站(旧称古比雪夫水电站)的发电能力还多二十六万瓩,这样,它就成为已经发电的世界上最大的水电站。
斯大林格勒水电站每年将发电一百一十亿度,而在水量大的年份里将发电一百四十亿度,这差不多为1931年苏联所有发电站生产的电力的一倍半。
通过斯大林格勒——莫斯科高压输电线和斯大林格勒——顿巴斯高压输电线,斯大林格勒水电站发出的电力将供应顿巴斯、莫斯科州、坦波夫州、沃罗涅日州、梁赞州和邻近的伏尔加河流域的城市和乡村,得到它的电力供应的农村地区将高度电气化。
这座巨大的水电站的投入生产标志着已经进行了二十多年的改造伏尔加河的宏伟计划的接近完成。水电站的建成将使伏尔加河下游的面貌发生很大变化。它将改善伏尔加河运输干线最重要一段航线上的航运条件。斯大林格勒水库的深度将达三十公尺,巨型客轮和货轮将在这里通航。这个水库还将大大改进伏尔加河流域和里海附近低地的干旱地区的灌溉情况。
斯大林格勒水电站是在1950年决定建设的。在建设过程中,单是建设水电站堤坝就挖出和移走了一亿三千万立方公尺的泥土,浇灌了四百四十万立方公尺的混凝土。建设者们挖掘了面积达七十公顷的水电站基坑,横过伏尔加河架设了一条四公里长的索道。在周围一百二十平方公里的水电站建筑工地上同时有数百台各种各样的机器和机械在工作。
访问过这个建设工程的英国动力学家西特林说过,他曾在意大利、法国和美国看到许多建设工程,但从来没有看到过像斯大林格勒水电站那样惊人的建设规模。
斯大林格勒水电站一共有二十二台水轮机,每台的发电能力为十一万五千瓩。要把它的一台水轮机运到建设工地需要三列火车车皮。水电站的水库——斯大林格勒水库是苏联最大的人造海之一,它蓄水后面积达三千平方公里以上。(附图片)
建设中的苏联斯大林格勒水电站一景。


第4版()
专栏:

中匈人民战斗友谊与日俱增
匈驻华大使为匈军事代表团举行招待会
西格蒂参赞和贺龙元帅在会上先后讲话
新华社24日讯 匈牙利驻中国大使诺格拉第·山道尔今天晚上为匈牙利军事代表团访问中国举行招待会。
贺龙元帅,国防部副部长黄克诚大将,国防委员会副主席张治中,出席了招待会。
诺格拉第·山道尔大使因病没有出席招待会,委托大使馆参赞西格蒂在招待会开始时讲了话。他首先感谢中国人民和中国人民解放军对匈牙利军事代表团的热情接待,感谢毛泽东主席对代表团的接见。他说:“我们把这种热情接待看作是伟大的中国人民对于匈牙利人民的兄弟友情的表现。”
西格蒂在赞扬了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事业中取得的巨大成就以后说:“我们两国人民的关系日益密切。我深信,匈牙利军事代表团这次的访问,更加强了我们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特别是匈牙利人民军和中国人民解放军之间的战斗友谊。”
匈牙利国防部长、军事代表团团长雷维斯上将也在招待会上讲了话。他说,通过这一次在中国的参观访问,我们和中国人民解放军的战斗友谊更进一步加深了。伟大的中国人民积极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劳动,也给我们留下很深刻的印象,并给我们提供了有益的经验。
贺龙元帅在热烈的掌声中讲了话,他说:“通过代表团在我国的访问,同我国广大人民和官兵的接触,会见和交流经验,我们两国人民建立在无产阶级国际主义基础上的固有的兄弟友谊,得到了进一步的加深,两国人民军队之间的战斗友谊也更加密切了。我们两国虽然相隔万水千山,但是,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为维护以苏联为首的社会主义阵营的团结,以及为捍卫世界持久和平的共同意志和决心,把我们紧紧地联系在一起,我们之间亲如兄弟的友好和合作关系必将与日俱增。”
应邀出席今晚招待会的还有杨成武上将、甘泗淇上将、陈伯钧上将、陈锡联上将、陈士榘上将、萧向荣中将、成钧空军中将、张雄海军少将等中国人民解放军各军种兵种将领和中国驻匈牙利武官胡彬甫上校,以及驻京陆、海、空军军官和士兵代表等。
外交部副部长曾涌泉,各国驻华使节和武官,也应邀出席了招待会。


第4版()
专栏:

不许毒瘤放毒危害德意志人民
民主德国判决西柏林特务
新华社柏林23日电 据“新德意志报”报道,德意志民主共和国法兰克福—奥得专区法院宣布判决了四名受雇于西柏林间谍机关、披着宗教外衣的间谍。
犯有间谍罪和煽动民主德国公民离开祖国罪以及其他罪行的特务罗伯特·弗拉特,被判处四年又四个月的劳役,犯有煽动民主德国公民离开祖国罪以及走私、扰乱金融等罪行的另外三名被告,被判处一年三个月到三年四个月的徒刑。
受雇于西柏林间谍机关的特务弗拉特披着耶稣会神父的外衣,在民主德国进行各种罪恶活动。


第4版()
专栏:

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
召开各级党委书记会议
新华社24日讯 据塔斯社华沙23日讯: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召开了统一工人党全国各省、县、市和区委员会书记会议。会上讨论了为迎接第三次党代表大会而展开的运动和党组织当前面临的中心任务。
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扎姆布罗夫斯基在会上作了关于目前形势和党的工作的报告。他强调指出,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今年10月间举行的第十二次全体会议的决议和这次会议所通过的各项指示,受到了波兰劳动人民普遍的赞同。他接着谈到了有关迎接第三次党代表大会的问题,以及各地讨论1959年波兰发展计划和10月全会关于波兰在1961—1965年期间发展的指示的初步结果。他最后说,波兰统一工人党第十二次中央全会所提出的纲领的基本思想是:在广泛战线上展开社会主义进攻,同时发展国家工业和农业,增加国民经济基本建设投资和消费,发展生产力和大力发展住宅建筑,加强社会主义民主原则,使工人阶级和城乡劳动人民更广泛地参加国家和国民经济的管理。
在讨论扎姆布罗夫斯基的报告时,许多县委、市委和区委书记发了言。
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哥穆尔卡同志最后总结了这次会议的工作。
波兰统一工人党中央委员会政治局委员洛加—索文斯基、莫拉夫斯基、奥哈布、腊帕茨基、西伦凯维兹,中央委员会书记格雷克、克利什科、马特温、雅罗辛斯基等人参加了这次会议。


第4版()
专栏:

捷蒙签订经济合作议定书
新华社布拉格23日电 捷克斯洛伐克和蒙古两国政府代表团经过会谈以后,22日在这里签订了1961到1965年两国经济合作和换货议定书。
据会谈后发表的公报说,捷克斯洛伐克将对蒙古某些经济部门的发展,特别是建筑工业和食品工业的发展给予帮助。办法是进行研究和设计工作,协助建造工厂等。
公报还说,捷克斯洛伐克将向蒙古运送一座发报台的设备以及为蒙古的经济发展所必需的其他机器、设备和产品。蒙古将供应捷克斯洛伐克以各种纺织品、原料、兽皮、皮革制品、肉类和其他物品。


第4版()
专栏:

蒙古贵宾在京参观两个展览会
盛赞我国工业成就勉励学生努力劳动学习
新华社24日讯 以丹·莫洛姆扎木茨副主席为首的蒙古人民共和国政府代表团,今天在对外贸易部副部长李强陪同下,先后参观了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和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展览会。
蒙古贵宾们今天上午以极大的兴趣,观看了全国工业交通展览会的冶金、机械、原子能、轻工业、纺织等分馆内的各种展品。贵宾们在参观后为展览会留下了极其热情的题词,题词中说:“我们衷心希望中国人民在自己敬爱的中国共产党和毛泽东主席的领导下,在发展工业特别是发展重工业方面,获得更大的成就。”
下午,当丹·莫洛姆扎木茨副主席等贵宾们到达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展览会会场的时候,受到迎候在那里的教育部副部长林砺儒等人的热烈欢迎。贵宾们接着参观了展览会的综合馆和内蒙古自治区馆。在内蒙古自治区馆内,内蒙古自治区的乌云高娃等三个蒙古族学生,亲切地向丹·莫洛姆扎木茨副主席介绍了内蒙古自治区教育事业大跃进,高等学校进行教学改革,以及蒙古、汉等族学生办工厂、办农场和办牧场的情况。参观后,丹·莫洛姆扎木茨副主席等贵宾在灯光下为展览会题词,勉励中国学生坚持贯彻执行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在学习和劳动中做出更大的成绩。


第4版()
专栏:

德人民军歌舞团赴汉口
新华社广州24日电 德意志民主共和国人民军埃里希·魏纳特歌舞团结束了在广州为期五天的访问演出,今日上午十时乘专车赴汉口。
歌舞团在广州作了四场精采的表演,受到了两万多观众的热烈欢迎。
贵宾们在广州期间,参观了广州起义烈士陵园、毛泽东同志主办的农民讲习所故址以及其他名胜古迹,并向广州起义烈士献了花圈。贵宾们还参观访问了中国出口商品陈列馆、华侨制糖厂和番禺、新滘等人民公社,并为新滘人民公社的社员们表演了精采的节目。
今天,广州驻军首长郭成柱少将、广州市副市长孙乐宜等五百多人到车站欢送贵宾。


第4版()
专栏:

捷体育运动今年战果辉煌
在国际比赛中夺得十五项冠军
全国每十人中就有一个运动员
据新华社布拉格电 记者杨翊报道:捷克斯洛伐克的运动员今年一共刷新了一百七十八项全国纪录,并且在国际比赛中为国家赢得十五项冠军和十一项亚军。
球类运动方面,今年8月在布拉格举行的有二十个国家参加的欧洲排球锦标赛中,捷克斯洛伐克男子队第三次获得冠军,女子队仅以一场之差次于苏联,而列居亚军。
捷选手斯蒂佩克和维纳诺夫斯基是今年在匈牙利举行的第一届欧洲乒乓球锦标赛的男子双打冠军,男子队还取得了这次竞赛的男子团体第二名。
在莫斯科举行第十四届世界体操比赛中,捷著名运动员博萨科娃获得自由体操和平衡木两项世界冠军和全能亚军。
此外在欧洲滑冰比赛和国际摩托车比赛中,捷选手们也赢得了四个第一名。
捷克斯洛伐克体育运动所以取得这样巨大的成果是同捷克斯洛伐克共产党长期以来对体育事业的关怀和全国体育活动一向具有广泛的群众基础分不开的。在捷克斯洛伐克,大约十个人中就有一个运动员,全国一千三百万人中有两万个足球队和二十多万业余足球运动员。目前正在准备中的第二届全国体育运动大会(1960年举行)将有六十六万人参加各项竞赛。


第4版()
专栏:

人人争作体操 运动选手辈出
保体育运动空前活跃
据新华社索非亚24日电 记者李成报道:保加利亚体育协会中央委员会副主席格·格奥尔基耶夫最近在本社记者对他进行的一次访问中说,保加利亚的体育协会出色和光荣地完成了今年党交给它的任务。
格奥尔基耶夫说,保加利亚的体育运动正在以飞快的速度发展,不断普及和深入到广大人民之中。1956年保加利亚举行了五万四千七百五十六次各种体育比赛,1957年只上半年就举行了四万三千八百零九次。今年参加共和国运动大会(1958—1959年)第一阶段的总人数为一百八十二万二千五百七十三人。比1956年全年参加各种比赛的人数还多六十几万人。大会在这种情况下出现了五万八千名各种运动选手,三万九千一百四十三人达到“劳卫制”各项标准。
到1960年,保加利亚积极参加体育锻炼的人数将比1957年增加一倍,达到“劳卫制”各项标准的人数也要增加一倍。
格奥尔基耶夫说,今年体育协会在普遍推广生产体操方面获得了很大成绩。目前保加利亚的工厂、企业和机关当中很少人不作生产体操。
在广泛群众性的体育运动基础上,保加利亚运动员的技术水平提高了。现在,他们在篮球、排球、自由式摔跤和古典式摔跤、体操、举重、象棋等项目方面已经稳稳地进入世界前十名的行列。


第4版()
专栏:

阿人民热烈开展体育活动
据新华社地拉那24日电 阿尔巴尼亚体育运动今年获得了进一步的发展。
阿尔巴尼亚“人民体育报”主编奥·帕卢希对本社记者说,目前在仅有一百五十万人口的阿尔巴尼亚,已经有九百二十多个运动团体和小组。运动员达八万多名。
各种体育活动深入群众是阿尔巴尼亚体育发展的一个特点。例如,在参加全国运动会(明年举行)第一阶段选拔赛的五千四百多个运动员中,极大多数来自工厂、农村和部队的。参加足球选拔赛的竟达一千二百五十人。几乎每个城镇都有自己的足球代表队和足球场。(附图片)
苏联全能体操世界冠军鲍里斯·沙赫林在做表演


第4版()
专栏:

繁荣的北极圈
本报记者 李楠
从莫斯科搭上北极航空队的飞机,当天晚上进入北极圈,第二天到达叶尼塞河岸的伊加尔卡。一夜之间,地面的景物完全改变了。昨天大地上还看不到一点雪迹,第二天却穿上了全身北极冬装,涉过积雪一公尺深的原野,进入这个苏维埃政权时代的新城市。放眼一看,宽阔的街道,美丽的楼房,一片明亮的灯光,映着白雪的红旗奔入眼帘。街市的规模和苏联其他地方的城市没有分别,只是昏淡的黄昏景色,纷飞飘落的雪花更别具一番风光罢了。
走进住的地方,突然感觉温暖如春。主人给我们准备了丰盛的晚餐:当地出产的肉类、牛奶、鲜鱼、马铃薯、蔬菜,应有尽有。主人为我们提出了庞大的参观计划,有工厂、农庄、农场、码头、高等学校、文化机构、科学机关。突然之间,我们心中泛起了一个奇怪的想法:难道我们真的置身在北极圈之内吗?
大自然逞肆淫威的场所,万里无人的原野,北方民族走向死亡的区域,政治犯苦受折磨的不需要铁栏的牢狱,这曾经是昔日的北极圈。但今天我们所看到的北极圈,却是大自然被驯服了,现代化的工业和城市建设起来了,农、林、渔、牧、猎全发展起来了,文化科学发达,人民生活温暖幸福。
在苏维埃政权时代,苏联人民苦战几十年,扭转了北极圈的恶运,改变了北极圈的面貌。木材工业中心
在北极圈内,如果问起当地特有经济部门,人们一定回答除了渔业、猎兽而外,还要加上木材工业。伊加尔卡是北极圈内的木材生产中心。这儿一切都和木材有不可分割的联系。美丽高大的楼房是木材建成的,街道是木材铺砌的。夏天,在叶尼塞河上流来一排排的木筏,供应整个漫长冬季生产的需要。
我们参观了在苏联数一数二的木材联合工厂,工厂有三千工人,每年生产木材三十多万立方。工厂生产过程从堆砌木料到运送制成的木材都是机械化了的。这里的工人有的是北极圈内的居民,有的是各地来的青年,他们都习惯和热爱北极圈内的生活。
到处都是木材。在临近码头的大片地区,木材堆得像一幢幢的房屋似的,组成了一条条整齐美观的街巷。专门运送木材的机车来来去去。这些木材也要一直等到明年才从河道中运走。
木材使这个联合工厂,使伊加尔卡,使北极圈这一带地区同苏联各地,同世界各地联系起来。今年有三十六艘世界各国万吨以上的远洋船来到伊加尔卡,载运珍贵的木材。当我们访问木材联合工厂的时候,正听到苏联颁布七年远景计划的消息。在七年远景计划中,这个北极圈内的木材中心要增加一倍多的产量。
北极圈内的共青团城
伊加尔卡是北极圈内的共青团城。苏联人民建设北极圈从这里开始。这个城市的成长令人想起那难以忘怀的第一个五年计划的年代。1929年第一批二百五十二个人首先登上了这块野兽横行、荆棘丛生的河岸,度过了北极圈内的第一个冬天。在年底他们就建成了一个小小的木材工厂。第二年开始建立第一批房屋,开辟第一条街道。这第一批小木屋现在还保存了几座。
走在伊加尔卡街头,处处感觉到当年第一批建设者的传统,感觉到这是建设者的城市。随便问问遇到的人吧,不是机械工人就是建筑工人。问问他们的愿望吧!回答总是热爱北方,愿意终身建设北方。在风雪交加中,汽车运来建筑材料,推雪机发出隆隆声响。满脸红光,一身干劲,不畏零下三十度北国风寒的男女青年们在劳动。终于坚冰和厚雪退却了,狂风也停止怒吼了,露出了建设场地。这真是北极圈内一幅最美丽的图画。
在我们来访问的时候,伊加尔卡又完成了一件建设上的一大胜利:在不能承受压力的永久冻土带上,建成了第一个大型石头建筑物。我们曾到这里的冻土实验站地下隧道去看了看一层土壤一层冰条的冻土情况。副站长告诉我们,在冻土上建一座木头楼房也不容易。看了这个实验站,才了解为什么伊加尔卡的人们把第一座石头建筑当成一件大事。
这儿的医生比美国还多
北极圈内过去那种文化教育卫生落后的情况完全改变了。在医药卫生方面,伊加尔卡后来居上,医生数目比苏联许多地区都多。当地同志告诉我们,伊加尔卡城市和乡村一万人中有二十九名医生,而美国一万人中只有十三名医生。人们还记得在第一批到来者当中,有三名医生,现在已有医生五十多人,中等医务人员一百多人了。过去猖獗在苔原上的传染病早已完全绝迹。
伊加尔卡的医院竟有八所之多,设备现代化,还有医治恶性肿瘤的各项设备。至于托儿所、幼儿园、接生站不仅完全满足需要,而且还有富余。
这个不太大的城市有十三所俱乐部、四座图书馆、十三所学校、两座博物馆。在一所博物馆里,有当年斯大林、斯维尔德洛夫流放在这一带地区的文件和纪念物。我们看着这些纪念物,当年革命者在北极圈所度过的苦难岁月如在目前,和眼前的幸福生活成了鲜明的对照。
“熊窝”上种粮冰窟里捕鱼
今天北极圈经济生活的特点是农、林、渔、牧、猎全面发展,工业更不必说。最使我们感动的是在这样严酷的条件下,北极圈的人们积多年的苦战成果,发展了农业。
我们参观了一个从1930年成立的农业实验站。实验站所在地过去名叫“熊窝”。顾名思义,是野兽纵横的地区。站长巴申告诉我们,这里温度在零上的时间只有两个多月,地面上太阳的照射不够,地面下是植物不能生长的冻土。但是实验站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品种,摸索出了一套耕作方法。巴申同志说,太阳热力不够,我们就在地面撒下黑灰,吸收更多的热力。我们是为争取一天两天而奋斗,结果我们比南方地区要早一个月吃到马铃薯和新鲜白菜。
使我们惊奇的是北极圈内的收成竟比许多地方都高。这儿的马铃薯平均收成是每公顷十二公吨,白菜是二十公吨,大麦三十公担。
过去北极圈内没有饲畜业,现在国营农场和集体农庄都建立了专门的饲养场。伊加尔卡从1935年开始饲养二百多头奶牛,现在已增加到二千多头。平均挤奶量从一千八百七十公升增加到三千多公升,最高的达四千多公升。
我们在叶尼塞河上去参观了严冬冰下捕鱼情况。在雪橇经过的地方,看到一对对的冰窟。捕鱼人从一个冰窟放下鱼网,从另外一个冰窟把捕得的鱼拉起来。在零下四十度的严寒下,鱼一出水面颤动了几下就僵硬了,但捕鱼人劳动半天,却丝毫不感觉严寒可畏。
猎兽是北极圈内一个最主要的部门。北极圈内的居民是打猎的能手。夏天一群群野鹿来到苔原上,冬天毛色纯白的北极狐在野雪上活动,都是猎人们施展身手的对象。我们参观了猎人过冬打猎的木屋,参观了专门饲养珍贵野兽的养兽场。北极居民称呼皮毛是“柔软的金子”。这种黄金可以说遍布北极圈各个地区。
红军照耀着苔原
叶尼塞河对岸苔原上的基洛夫农庄庄员们特别赶着鹿拉的雪橇来接我们去农庄参观。鹿拉的雪橇跑得快,跑得稳,是北极圈的很普遍的交通工具。北极圈内的当地居民过去只从事捕鱼和打猎,过着在苔原上到处流浪的生活。组织了集体农庄以后,他们才结束了贫困的流浪生活,发展了多种经济,过着定居生活。
在叶尼塞河上,远远就看见河岸上闪耀着一颗红星。进入农庄以后,这颗在农庄管理处屋顶上的红星更加明亮。也许因为有漫长的北极夜的缘故,我们发现北极圈的居民爱在屋顶上、起重机上安置一颗红星。红星在北极夜空更显得灿烂美丽。
基洛夫农庄庄员已经完结了一个冬天北极夜里的劳动日。家家户户灯火通明,无线电播送着莫斯科的广播。到处雪积得厚厚的,烟囱上高耸着雪帽,电线上挂着雪的美妙的花环,低矮的仓库几乎埋在雪堆中去了。
进入每家庄员的房屋,立刻感到无限的温暖。主人们热诚地招待我们。我们吃了叶尼塞河里的鲜鱼,喝了新酿的美酒。
我们参观了农庄的饲畜场和养兽场,这里优良的设备,井然的秩序,连同穿着白罩衫的庄员们的表示着生活快乐和殷勤好客的满脸笑容,给我们留下了深深的印象。
这就是苔原上的生活,这就是北极圈内的生活。夜晚被征服了,严寒被战胜了。北极现在成了温暖幸福的区域,成了苏联人民劳动英雄主义的象征。(附图片)
伊加尔卡木材联合工厂到处都是木材 苏联 基夫宁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