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2月25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高产地区更高产
福建省海澄县人民委员会
我县粮食生产是福建省最高的一个县。高产地区能否大跃进,产量能否成倍或数倍翻上去呢?这个问题我们与“怀疑派”、“保守派”和“条件论”、“地区论”者意见是有大分歧的。但是我们胜利了,今年我县大丰收的事实回答了这个问题。今年全县人民在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十万零四千二百三十一亩粮食作物,总产量比去年增长194%,近两番。难道这不算是大跃进吗?
今年所以取得空前的丰收,我们体会主要有下述几点经验:
一、坚持政治挂帅,加强政治思想教育,充分发扬民主,不断开展群众性的鸣、放、辩论,引导和促进广大干部、群众解放思想、破除迷信,进一步鼓舞劳动热情,使干劲不断推向高潮。这是保证思想、粮食两大丰收的主要环节。
在整个思想教育的发展过程中,我们特别注意掌握各种先进和落后思想的不断斗争。经验证明: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是开展一切工作的有力武器。我们在插秧密度不够时,在肥料不足时,在烤田不及时时,……在有任何困难的时候,都开展群众性的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这样,不论什么问题都可迎刃而解。全县在秋季比较大规模的鸣、放、辩论约达五十万人次,并写了大字报近三十万张,使群众真正达到畅所欲言,充分发扬民主,从而进一步解决了思想问题,不断提高革命干劲和钻劲。此外,我们还通过参观、检查、现场会议等方式,用实际事例教育干部和提高群众认识,保证了整个秋季增产运动始终饱满进行。
二、全面大胆进行技术革命,基本上围绕着农业八字宪法作为争取秋季特大丰收的技术措施。其中,我们特别抓住了早、密、深、肥、管、改等六大措施。由于领导决心大,思想发动充分,使新的技术为群众所掌握,因此,在增产上获得了显著的效果。
1、早:我县农民原来就有早插的经验和习惯,普遍流传着:“大暑插不死,三丛一升米”的农谚,但由于过去思想没有解放,对于早插能促进晚稻早期生长认识不足,所以还不够大胆。今年在总路线的照耀下,全县大暑后五天就基本完成插秧任务,比过去提早七天完成。在抢插时,全县农民为了和季节赛跑,各地还以社、队组织二万多个劳力的大协作。港尾红旗公社新厝生产营由于改变过去立秋插秧的习惯,今年在大暑前就全部完成,结果获得四百三十亩山田亩产一千八百三十斤的大面积丰收,比去年增产六倍多。
2、密:密植是几来年的增产经验。今年全县根据稻田肥沃、土层深厚、灌溉便利等特点,全县推广了1×5寸、2×2×5的单垅和双垅的长方形密植规格,每丛插8—10本,使单位面积苗数比去年增加四倍左右。根据莲花公社921大队鉴定,同等土地同样条件,只是由于密度不同,产量就有很大差别:1×5规格亩产二千九百五十一斤,比2×2×5寸的规格的秧田增产五成多,比4×5寸规格的秧田增产二点八倍。
3、深:过去农民虽说,“田地一深耕,瘦土变黄金”,但对于秋季深耕没有习惯,一般都是夏收后踩下稻头,过过“拉达”就插秧。今年为了适应密植和不倒伏的需要,全县彻底改变了过去的耕作习惯,全部水田都采取深犁的办法,其中有60%深耕六寸以上,40%达到八寸左右。为了解决夏耕时间急促、耕牛不足的困难,全县除了推广适应深耕的双铧犁外,还把90%的旧犁,改造为丁字深耕犁,使它比旧式木犁深耕一至二寸。
4、肥:为了适应晚稻生长期长、需要更多肥料的特点,整个秋季生产都开展着突击和经常相结合的积肥、造肥竞赛。全县共积秋肥五亿五千多万担,折为土肥二十八亿担,平均每亩肥料达二万担(其中基肥约一万四千五百担)。在夏种前我们就开展一个全民性的半个月的突击积肥竞赛运动,每天有十二万人投入积肥、造肥运动,先后共积肥二亿五千万担,保证了晚稻基肥的需要;同时群众都已养成经常积肥的习惯,除各公社、队共有肥料厂一千五百多个,先后制造土化肥七十八万斤外,还根据不同地区大量发掘肥源。
5、管:从开始浸种一直到收割入仓,我们一点也不放松田间管理的一系列工作。8月中旬,全县组织了四级干部五千多人、群众十万人下田开展战八关(治虫、追肥、补苗间苗、除草、排灌、防倒、抗碱、防风等)和四保(保株、保穗、保粒、保质量)的田间管理运动,形成了一个“人不离田,大战田间”的新局面,做到了“先天不足,后天补上”“缺啥补啥”的要求。在田间管理上,我们还突出抓住了合理排灌,适时烤田,防止倒伏,重施穗肥,保证穗长粒饱。
6、改:整个晚稻在耕作和管理过程中,我们始终贯彻了技术和工具相结合的改进运动。在深耕时,我们推广了深耕工具二千八百三十二部;插秧时,我们又推广直播机、直播器一千零七十七架,插秧船八千七百四十四只;中耕除草时,全县又推广了中耕除草器一万六千多支。一直到收割时,我们还制造快速收割器四千三百架,改良和制造打谷机三千八百多架。这样,在整个劳动过程中,已逐步实现操作半机械化,不但提高工作效率,解决劳力不足的困难,也进一步保证了劳动质量。
三、深入田间,加强领导,保证各项措施完满地贯彻和执行。各级党委在领导争取秋季特大丰收运动时,都从思想上充分认识到工农业同时并举,一手抓钢铁、一手抓粮食的重要意义,并做到互相推动,共同跃进。在领导方法上,我们是根据农事活动,不断开展社会主义的劳动竞赛,大搞群众性的高额丰产试验田,来指导全面工作的不断跃进。最后,我们在大跃进中虽然取得特大的丰收,但也有不少缺点和问题,特别是在技术措施方面,还没有完全跟上大跃进形势的要求,这是明年更大跃进中必须十分注意的。


第3版()
专栏:

棉花不打顶赢得大丰收
中共山西解虞县委第一书记 陆达
今年,解虞县的棉花获得了空前大丰收。全县十八万三千二百五十一亩棉田,平均亩产皮棉二百一十斤,比历史上最丰收的1957年,提高了二倍半。
我们是怎样赢得丰收呢?
我们今年在棉花管理上来了个大胆的技术革新,叫做“过五关斩六将”。五关是:全苗关、壮苗关、保蕾保铃关、后期加工关、防霜防冻关。斩六将是六大措施:土、种、密;灭三灾;消灭落后苗;防落铃;不打顶;试验棉花安度严冬,四季常青。
一、土、种、密
一年来的实践证明,深耕是增产的中心。根据试验田观察,深耕二十六公分的,比二十二公分的多产籽棉一百六十一点一斤。因为深耕加厚了松土层,便于多施肥,大大加强了土壤的保水保肥和抗旱能力。深耕也奠定了密植增产的基础,充分发挥地力,促进根系发育。如果深耕达到三尺五寸,则效果会更加显著。今年我们还坚定不移地抓住了密植,一般每亩在五千株左右,比往年增长了25%左右,只此一项,全县增产籽棉五千万斤。我们又普遍采用了岱字十五号优良品种,这比已经退化的斯字棉衣分率高4%至5%,绒长增加了三点三毫米。根据小田试验,如果选用便于高度密植的优种,密植可以达到一万株左右,在现有品种中“一○八夫”、“鸭朋棉”是适宜于高度密植的。
二、灭三灾
棉花有三灾,即旱、涝、虫。去冬县委作出一条决议:“在1958年内基本实现全县水利化”。经过苦战一冬大干一春,在红五月又来个五万人会师大突击,人们的愿望实现了,水浇地由1957年10月的二十六万亩扩大到六十二万亩,占全县总耕地的82%。可是旱神走了涝鬼来,7、8两月遭受百年不遇的洪水涝灾,九万五千亩棉田遭受水淹。怎么办?我们就“来一个变害为利”、“向涝灾索棉,向洪水要粮”。三万劳动大军日夜抢险,排除了内涝,抢救了五万九千余亩棉田,蓄起了大量的水,并引洪灌溉一万一千亩棉田。
棉花灭虫是一关,我们采取了
“无虫则防,有虫则治,防治并举”的办法。经过一系列的战斗,今年棉蚜寄生率由以往的22%降低到4.62%,棉铃虫由以往的5%降低到0.4%,这就大大减少了蕾铃脱落,保证了丰收,基本上实现了无虫县。
三、防止落蕾落铃
防止棉花蕾、铃脱落是多年没有解决的问题。根据以往的调查,蕾铃脱落达70%左右。今年呢?落铃率降低到50%,有些卫星田落铃率降低到30%左右。蕾铃脱落看来原因是多方面的,如高温、雨涝、缺肥、虫害、通风不良、光照不足及经管不善等,而且多在炎夏高温期,那时恰是棉花盛花期。因此,防止蕾铃脱落的办法必须是综合性的多方面的,今年我们采取了十大措施:
1、早种。这可以促进棉花早出苗、早现蕾、早开花、早结实,力争在高温期到来之前下部多结铃。今年4月3日开始下种,比以往早种十天,效果良好。
2、多中耕,一般在十次以上,雨后深中耕尤为重要。施一次肥,中耕一次,浇一次水,既利于防狂长,又可以减少蕾铃脱落,促进棉苗正常发育。
3、多施肥。打足底肥,增施追肥。掌握前期氮,中期磷,后期氮,特别是后期多施肥,并使氮磷合施,有机质肥料与无机质肥料合施,以土为主,土洋并举的原则,采取每次少餐,集少成多的办法。
4、又早又狠地彻底消灭虫害。
5、浇水。伏天要勤浇浅浇,避过中午高温早晚浇;雨后浇,可降低地温,促进发育,防止落铃。
6、防雨。花期淋雨,不利授粉,需搞防雨设备。东风公社南梯农场张其荣同志采取热搭顶篷雨撑伞的办法,很好。雨后还要摇株落水,结幼铃摘花帽。
7、排涝。
8、通风。为了便于棉花通风透光,我们来了个革命措施,八万亩麦田,实行棉麦大套种,棉田近邻不种高秆作物。
9、整枝打杈,封垅后打大叶剪空枝。
10、人工多次辅助授粉,可增加成铃率达50%。
四、不打顶
早打顶还是晚打顶,这是多年争论的问题,同样今年又遇到这个问题。农民说7月打顶,一些技术干部说8月打顶,一个来自狭隘的经验主义,一个来自教条主义。棉花正在青嫩时期,远距霜降三个多月就来打正顶吗?打掉正顶就是打掉跃进指标,就是损伤青春时代的生命力。怎么办?来一场大辩论。县委召开了社长以上的干部参加的王村现场会议,经过一场大辩论,制定了“坚决推迟打顶”的决议。技术干部有促进派,也有促退派,为使他们当好参谋长,专门召集他们进行辩论,取得了一致认识。可是事情的发展并非完全一帆风顺,仍有人暗中打掉棉花的脑袋。又来一次分片检查,现场辩论,就地较量,看谁输谁赢。经过现场观察,不打顶与打了顶的相比,时间相差十天,不打顶的就多长二个果枝,十个铃,五点六个蕾。实践经验使我们的观点发展了,索性来一个不打正顶。猛虎连的经验很快地推广开来,保证了80%以上的棉田没有打正顶。
坚持不打正顶是与抓紧后期加工紧密相连的。以往由于农民不进行后期加工加肥,因而棉花后期发育无力,停止生长。这样不打顶当然毫无意义。可是今年的情况是
“棉花不死加工不止”。不打顶就便于后期加工,多长果枝多结桃。根据大田检查,不打正顶比打正顶的每亩平均增产一百六十八斤。
五、安度严冬,四季长青
越冬试验田里的棉花,现在仍然青枝绿叶。社员们正在给卫星田增添棉被,围墙,加上暖气设备,玻璃门窗,使它安度严冬,四季长青。


第3版()
专栏:

冷浆田长千斤稻
中共江西黎川县委副书记 王国本
去年冬天,黎川县曾经有人预言,1958年粮食亩产五百斤是不可能的。时间仅仅过了一年,事实如何呢?全县三十一万二千二百三十七亩水稻,平均亩产不是五百斤,而是一千多斤,接近一倍地跨越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粮食生产指标,比1957年增加四倍多。
这是一个翻天复地的变化。从此,在一贯低产的黎川县,粮食问题已经基本上解决了。
落后面貌能改变
黎川县位于赣东边境,武夷山系横贯其间。全县山峦重叠,气候寒冷。半数以上是山排冷浆田和硬板田,耕作不易,而且田多人少,绝大部分为一季晚稻,解放前平均亩产只有一百五十斤。
解放以来,粮食产量逐年提高,1957年平均亩产二百九十七斤。这种增产速度是缓慢的。主要原因是,领导思想受自然条件的束缚,缺乏向自然环境作斗争的勇气。
怎样才能改变黎川县山区落后的自然面貌呢?我们认为,要改造自然,首先要认识自然,摸索出改变山区落后面貌的客观规律。
1956年,县委几个领导同志分头深入基础较好的幸福社和“五一”社,和社员共同研究增产的途径。幸福社这年由“春分”后七天浸种,改为“惊蛰”浸种。这一年,将一千五百五十七亩一季晚稻改为双季稻,亩产达到四百四十四斤。“五一”社改种的双季稻,亩产也达到四百一十七斤。经过一年的实践,使我们体会到:必须打破常规,提早季节,将单季变双季,相应地推行一系列的先进增产措施。
幸福社和“五一”社取得大面积丰收,并不是得天独厚,而是人们鼓足干劲战胜自然的结果。既然这两个社能在贫瘠的土地上取得丰收,为什么全县其他地方不能呢?
1957年冬天,农业大跃进的声浪传到武夷山区。县委初步提出了“实现双季化,亩产跨纲要”的计划。但是,习惯势力对人们的思想影响是很深的。“山区落后论”、“唯条件论”蒙蔽了人们的眼睛,看不清飞跃发展的形势和前进的道路。县委对这种自甘落后的右倾保守思想展开了坚决的斗争。县委用幸福社、“五一”社增产的事例,驳斥了保守分子的悲观论调,全面地分析了当前飞跃发展的形势。因而,人人思想解放,增产信心百倍,区与区、乡与乡、社与社之间开展了农业增产挑战竞赛,形成了“人人争上游、个个争第一”的浓厚气氛。
三个高潮,三大战役
通过前一阶段反右倾保守思想的斗争,我们深深体会到:放手发动群众,大搞群众运动,集中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是取得胜利的根本原因。那么,下一步在组织行动,向自然决战,实现增产计划的战斗中,更必须大搞群众运动,把全县人民的积极因素都调动起来。在这一年中,我们通过组织三个高潮,三大战役,充分发动了群众,争取了时间,争取了主动,终于取得了粮食生产的全面大丰收。
三个高潮,是指水利高潮,积肥高潮,冬翻高潮。
去冬今春向自然进军的初战胜利,为实现1958年农业大跃进奠定了良好的物质基础和思想基础,广大干部、群众进一步相信自己的力量,破除了迷信,纷纷提出修订增产计划。“惊蛰”前后,即着手领导群众浸种播种。许多山区农业社采取田头生火,提高气温,家家烧温水浇秧田,提高水温等办法,战胜了寒潮。
“清明”前后,即全面开始插秧。插秧,是争取今年大丰收的第一次战役。县委进行了周密布置,各级党委亲临前线,层层包干,各部门、各行业全力支援,全县人民奋战二十天,终于在“立夏”前六天完成早稻插秧任务。
夏收夏种,是争取今年大丰收具有决定意义的另一次战役。因为,相当于去年五倍的三十万亩早稻和二十万亩晚稻需要在“立秋”前完成。如果按全县劳动力计算,平均每人每天要完成一亩多田的收种任务。在这种情况下,有右倾保守思想的人又动摇了,他们提出压缩晚稻栽种计划。县委坚决否定了这种促退的作法,对夏收夏种作了新的战略部署,提出“前方后方协同作战,苦战二十天完成收种”的口号,组织占全县总人口60%以上的七万大军,猛攻“双抢关”。全县一千五百多名干部走向田间指挥战斗,全民总动员,在“立秋”前三天全部完成夏收夏种任务。这一巨大的胜利,不得不使右倾保守分子目瞪口呆。他们那种甘愿作自然的奴隶,不敢轻举妄动的“爬行”思想,在“一天等于二十年”的飞跃发展的形势面前,又一次碰壁了。
同样地,全县人民拿出了夏收夏种的革命干劲,在大搞钢铁“淮海战役”的情况下,突击七天,顺利完成了秋收冬种任务,这是又一战役的胜利。
扭 转 了 乾 坤
1958年是不平凡的一年。一年以前,某些人把在黎川县亩产粮食五百斤看成是一道不可逾越的天河,现在,这种陈腐的观念已彻底粉碎了。以前所谓的“千山万山山连山,悬崖底下冷浆田,一年受尽千辛苦,粮食不能吃到年”的境界,已被黎川县英雄的人民,以扭转乾坤的气魄,根本加以改变了。从此,黎川县已经由过去人们被自然奴役进入到人们征服自然的新阶段。


第3版()
专栏:

叫河水流上山坡
——访治水英雄李大贵
本报记者 田庄
如果你坐着飞机穿过鄂北上空往下了望,就会发现:在这个群山蜿蜒、丘陵起伏的地方,到处是一条又一条的渠道,连结渠道两旁的便是数也数不清的塘、堰和水库,它们在阳光的照耀下,金光闪闪,看去十分美丽,这就是湖北省襄阳专区创造的西瓜秧式的自流灌溉网。
襄阳专区的西瓜秧式自流灌溉网,无论在湖北还是在全国,都是很有名的。它的特点是,拦河扎坝,盘山开渠,引水上山,使河水、渠道、塘堰和水库连接起来,做到常年蓄水,忙时用水,不仅减少和消灭旱灾,变旱地为水田,而且可以变车水为自流灌溉。由于拦河坝像“瓜蒂”,引水渠像“瓜秧”,而沿渠道两旁的塘堰和水库,像结满了瓜藤的“西瓜”,因此,当地群众都把这叫西瓜秧式的自流灌溉网。这是我国水利建设上的创造,它迅速地改变着素以农业低产著名的襄阳专区的面貌。
西瓜秧式自流灌溉网是怎样创造的呢?当你与襄阳专区的干部或是农民接触的时候,他们都会向你介绍许多创造西瓜秧式灌溉网的英雄人物,而其中最受人们敬爱的就是李大贵。今年春、夏,我在这里访问的时候,就曾不止一次地听到关于李大贵引水上山的故事。
那是1954年的事。
均县有个只有二十一户人家的李家湾,那是个非常寒苦的地方。红橙色的土地就像大火烧过一般,当地人都是这样形容它:“天晴一把刀,下雨一团糟”。解放前,这里流传着这样一只歌谣:“遭孽莫过李家湾,湾后荒山,湾前河滩,不是干就是淹,一年四季受饥寒……。”
解放后,农民翻了身。在党的领导下,他们组织了互助组,到了1954年,全村的人又高高兴兴地参加了农业社。当时的社主任便是受尽了折磨,吃尽了苦头的李大贵。这一年,李大贵已经入了党,现在又被大伙推举出来领导农业社,他越发感到自己责任重大。他想,解放几年来,虽说生产一年比一年强,生活一年也比一年好,但同其他地方比起来,还是很苦,一年到头吃的不是杂粮就是红薯。怎样才能使大家的生活好起来呢?这样一种光荣的责任感像大河里激起的浪花冲击着李大贵,使他不能平静下来。有一天,他心事重重地走到村外,迎面就是哗哗作响的大柏河。大柏河,对李大贵来说这是多么熟悉呵!每年夏天,它咆哮着穿过李家湾,到了冬天,它又显得那么温驯而又可爱。但是,这条已经横躺在李家湾前千百年的大柏河,却从没有给李家湾的人带来幸福。现在,不知怎的,李大贵一下子被大柏河里的清澈的水吸引住了,他久久地呆在那里,心里想:“如果把水引上坡来,把旱地改成了水田,该多美气呵!”
这是个多么伟大的理想!当然,这里面也包含着多么大的困难呵!自从有了这个念头,李大贵就像着了迷似的,不管在地里干活也好,吃饭睡觉也好,他都思索着这样一个问题:“怎样把水引上山坡呢?”李大贵自小就在这里长大,对李家湾附近的地形摸得烂熟。他想,水总是从高处往低处流的,俗话说:“水流百步要低三尺”,如果从远处引水,不就可以把水引上山了吗?于是,他沿着大柏河朝北走了一里多路,到了一个大河滩,从河滩上向西一看,奔头坑与河床高低差不多。这下可把李大贵喜坏了。但是,他知道这是件不简单的事,所以在没有完全弄准以前,他没有对任何人说,只是天天到滩上转来转去。就在这时候,县委书记陈玉文到这里检查生产来了,李大贵就带着陈书记到河滩里看新改的几亩水田的稻谷,看罢了,陈书记坐在树荫下乘凉,大贵便涉水到了东岸,伏在沙滩上面朝西瞄来瞄去。
陈书记问:“大贵,你在干什么呀?”
“看渠道。”李大贵一面回答,一面爬了起来,走到书记跟前,把闷在心里几个月的事情,一五一十地对书记说了。
“能行吗?”陈书记带着几分惊讶。
“从奔头坑上开条渠道能行!”
陈书记知道李大贵从来不说空话,不管做什么事情,只要说出了口,准能做成功。于是,就拍着他肩膀说:
“那就鼓起劲来干吧!”
这一下李大贵的胆子壮起来了。当天晚上他就召开了社管理委员会,把引水的事儿对大家说了一遍。他原来估计大家一定会支持他,没想到他的话还没说完,有人就开腔了:“想的真好!自古水往低处流,那有河水上山坡?”也有的说:“要能行,祖先八辈子早已搞了,还等到我们这一辈?”大家七嘴八舌地嚷嚷着,会就是这样不欢而散了。
社员们知道李大贵要引水上山,也大都不相信,有个叫李大金的社员还编了一只歌:“说倒歌,唱倒歌,自古那有河水流上坡”。
李大贵有这样一个特点,只要对大家有利的事情,而又有可能办到,他就会不顾一切反对,一定要干下去。为了把水引上山来,他每天从河滩到陡坑,从陡坑到陡坡进行观察,虽然从地形上看来,河床比西岸略高,但是肉眼看的谁又能保证一定准确呢?有一次,他突然想起过去当民兵时打枪瞄准的事来,他想,如果用一根竹筒子看,不是看得更准确吗?于是,他就拿来一根细竹筒,又根据“细不过线,平不过水”的道理,把一碗装满了水的碗,放在一条长凳上,然后像打枪瞄准一样,从竹筒里的小眼眼朝西岸看,结果发现奔头坑一带的确比河床低,可以引水上山。这下李大贵高兴极了,连忙跑回村里把这个消息告诉社员们。谁知有些社员仍是摇头不相信,特别是上了年纪的人更是议论纷纷。有个叫杨学成的老头,冲着大贵笑笑说:“想把河水引到李家湾,这不是旱地里拉船,胡乱搞!”还有个外号叫“大嘴”的朱培新,硬要跟李大贵打赌,说,水要能上山坡,他就把姓字勾掉。在这以前,李大贵的父亲、哥哥和妻子也对他不满意,这样一来,全家都劝他多一事不如少一事。但是,李大贵没有一丝动摇,他想到陈书记的话,又想到解放前那一连串痛苦的日子,他引水上山坡的决心更大了。
为了争取社员们的支持,他反复地进行测量,同时,还邀请了许多干部和社员同他一道看竹筒,测渠道。日子一久,有些人就慢慢地改变了自己的看法,说:“竹筒子测量有些板眼,就照着他的意见办吧。”接着,他又召开了社员大会,向大家说清引水上山的事,得到了大部分社员的拥护,便动起手来修渠道。前后只花了四天半的时间,就挖好了一条长达四百公尺的引水渠。于是,大柏河的水破天荒地爬上了李家湾。这一年,总共改水田三十亩。从这以后,李大贵年年领导着社员挖渠引水,到了今年,这个只有一百八十多户的农业社(现已成立公社),水田已经扩大到二千亩,今年光稻谷就收了九十六万多斤。社员们是这样地高兴地唱道:“兴修水利好处多,绿水笑着上山坡,山青稻香水磨响,日子越过越快活。”
李大贵引水上山的创举很快地传开并且推广了。特别是与均县相邻的光化县,进一步发展了李大贵引水上山的经验,做到了河连渠,渠连塘,常年蓄水,忙时灌田,因而更加受到了全区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欢迎,仅在去冬今春四个多月的时间里,这个专区就修筑了较大的渠道二万七千多条,其中长达百里以上的有一百二十四条。而在这些蛛网般的渠道周围,便是无数的塘、堰和水库。这就形成了西瓜秧式的自流灌溉网,保证了全区今年粮食和棉花都获得了史无前例的大丰收。
现在,李大贵——这位治水英雄,已被全区选为参加全国农业社会主义建设先进单位代表会议的代表。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