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2月2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要切实整顿党的组织和公社的组织,保证党和公社的各级领导成员必须是忠实于人民利益和共产主义事业的积极分子,并且吸收在大跃进运动和公社化运动中受过考验、合乎党员标准的优秀分子入党。
——摘自“关于人民公社若干问题的决议”
吸收大跃进中的优秀分子入党
北京、广西各级党组织有计划地发展新党员
据新华社讯 北京市各级中共党组织有计划的接收在整风、反右派斗争和工农业生产大跃进中涌现出来的积极分子加入党的组织。到目前为止,全市今年被吸收入党的已经有二千多人。
这些新党员一般都经过党的长期培养和历次运动的考验,立场坚定,能密切联系群众,具有较高的共产主义觉悟。西城区最近吸收的四十八个新党员中,有四十名有突出的发明创造和先进事迹,其中有全国工会积极分子,先进工作者,突击手等。北京市第二建筑工程公司构件厂新党员孙培森是全国青年积极分子代表大会代表,他几年来在各项社会工作和历次运动中一贯积极,在党提出多面手的号召后,他苦学苦练很快掌握了汽车司机、机械检修、混凝土搅拌等六种技术。
许多单位发展党员工作都是党委书记挂帅,动员全党的力量来进行的。这些单位都对新党员进行了严格的考察审查,保证了新党员的质量。北京有线电厂党委书记、支部书记都亲自抓建党工作,因此,这个厂下半年接收的党员,质量一般都好。发展新党员的工作还大大推动了生产。海淀区温泉乡吸收了三十六名新党员后,不但新党员在工作中发挥了更大积极性,而且鼓舞了广大群众的政治热情,及时完成了秋收和超额完成了深翻地的任务。
据新华社南宁电 广西僮族自治区各级党组织最近结合钢铁、粮食两丰收的全民总结、评比工作,接收了一批经过考验、具备共产党员条件的积极分子加入中国共产党。
据11月底的统计,全区共发展僮、汉、苗、瑶、侗各族新党员九千四百六十六名。
这一批新党员中,绝大部分是工农业战线和其他工作岗位上的功臣模范。据环江县暖和钢铁厂对三十四名新党员的调查,其中立特等功的十名,立甲等功的二十四名。临桂县新发展的二百二十五名党员,全部都是功臣模范。新党员中各级领导骨干和妇女党员也都占一定的比重。环江县一百五十七名新党员中,有一百二十九名是队长以上的骨干。各地新接收的妇女党员一般在三分之一左右。
各地在接收新党员以前,对群众广泛进行了共产主义思想教育。都安、马山协作区还印发了五千多份“建党参考材料”、一万多份党员模范事迹介绍和一万多张大字报、标语,宣传党的基本知识。在一些工地和公社,举办了业余党校,吸收共青团员和积极分子参加学习。同时在各种运动中,各级党组织还有意识地分配培养对象到各种艰巨的工作岗位和领导岗位上,锻炼他们独立工作的能力和联系群众的作风。柳州市红星铁工厂将培养对象安排到各战斗排担任排长,他们都出色地完成了自己的任务,受到了锻炼。在办理新党员入党手续时,一些地方还广泛听取群众对发展对象的意见,开展批评与自我批评,保证了新党员的质量。


第6版()
专栏:

根据生产特点办好业余教育
重庆建设机床厂合理安排学习时间进行教学改革
本报讯 中共重庆建设机床厂党委从生产实际出发安排职工业余学习时间和领导业余学校进行教学改革。从今年7月初到现在,业余学校一直都坚持了照常上课。职工学习热情很高,按时参加学习的经常都占学员总数的95%左右。参加学习的人数由6月份开学时的三千人增加到目前的四千七百多人。
这个工厂过去因为忽视职工业余教育的特点,生搬硬套普通中学的一套规章制度和教材,不切合生产实际,也不切合成人的需要。学校规定的修业年限也太长,遇到生产任务一紧,又耽搁学习,使修业年限更加延长。所以实际上这个业余学校的学习过去常常停停续续。学员们反映说:这样学下去,胡子学白了也毕不了业。
工厂党委详细研究了这个问题。认为要使业余教育适应当前生产大跃进的形势,只有紧紧抓住这两环:一是合理安排和保证职工的业余学习时间;一是从生产实际出发大力改革业余学校的教学工作。党委针对车间分三班生产的情况,采取“抓两头补中间”的办法来安排业余学习时间,并且组织教师根据成人的要求和特点改革了学制。
“抓两头补中间”的办法是,将上早班、晚班的工人安排在晚上六点到八点五十五分学习;上中班的工人在这个时间内正在工作,就安排他们在第二天上午九点到十一点五十五分补学习。工人都每周学习两次。这样,使每个职工的学习都不会因生产而受到影响。因为学校的学员太多,党委还采取分部学习的办法,把一部分车间的学员分在每周的前两晚学习,另一部分在后两晚学习,使教师和教学设备潜力能很好发挥。
在改革学制上,党委也根据工人要求尽快提高文化和成人理解力强、坚持力强的特点,将原来螺旋式上升的高、初中教材,变为直线上升,删减重复部分和与本厂生产联系少的部分。原来规定要八年才能达到高中毕业程度,现在改为五年一贯制;并将不适应工厂业余教育特点的学年制改为学时制(共二千四百个学时),小学时制(即四十五分钟一学时)改为大学时制(八十分钟)。这样,学校就可以根据生产的松紧来灵活安排学习的阶段和课程的多少,不受学年制中学期的限制,也可以不放寒暑假。这样做,不仅加快了教学速度,使学生学习的连贯性增强;并且使教师更有充分的时间进行课堂复习与提问,便于当堂巩固,解决了职工们没有时间复习课程的矛盾。
党委抓的另一个环节是业余学校的教学改革。过去业余学校的教学情况是,学员生产上急用的教师没有教,教师教过的原理、原则又不会教给学员实际运用。针对这样的情况,党委首先组织教师下车间劳动,今年4月起,业余学校的教师每人每周至少下车间劳动一天,和工人订立师徒合同,拜师学艺。教师参加劳动后,和工人的关系密切了,在共同劳动中,他们开始切身体验到工人为什么迫切要求学习科学文化,了解到工人生产上急切要解决的困难在那里,马上要学习些什么。他们也体会到要怎么编教材,怎么讲授工人才懂得透,懂得快。数学教师们把自己在车间劳动时发现的和学员们提出的生产中经常要运用的数学原理及计算方法汇编起来,作为教材的重要内容。他们还创办了“教学与生产”的黑板报与墙报,发动学员们一起参加教学改革,解答学员们生产中遇到的疑难问题。目前数学教师正动手编写一本“工厂实用数学,包括机械实用数学和电工实用数学两部分,根据生产需要将数学教材进行彻底的改革。语文教师和学员共同劳动后,知道自己过去教学不受职工欢迎的原因是教学上存在严重的厚古薄今思想,于是他们自动批判了这种思想,大量选取密切联系当前形势与反映劳动人民在大跃进中的英雄事迹等文章作教材;并且根据职工们经常写生产总结、订计划等的需要,增加了应用文的讲授与写作。教师们参加劳动后,和工人在语言上也比以前更接近,讲起课来也通俗易懂了。教师们还找到了不少好的教学方法。
(黎素芬)(附图片)
成都西南无线电器材厂工人郭兆有在给业余学校学员上课,向大家讲解他创造的瓷粉吸铁机,怎样代替人工吸铁,提高了工效六倍。
新华社记者 孙忠靖、陈 捷摄


第6版()
专栏:

中等技术学校造出了飞机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制造的“红旗一号”上天
本报讯 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在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中,自己设计、制造的“红旗一号”农业多用途飞机上天了。今天下午在首都西郊飞机场举行了试飞典礼大会。
参加试飞典礼的有该校全体师生和协助制造这架飞机的有关单位代表、来宾等六千多人。中共中央政治局候补委员康生、教育部部长杨秀峰、第一机械工业部副部长钟夫翔、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航空司令部副司令员曾克林少将、以及苏联专家等人参加了试飞典礼,并在会上讲了话。典礼由康生同志剪彩。
康生同志在讲话中说:一个中等技术学校,在党的领导下,能设计、制造出飞机上天是一件大事情。但是,在现代航空工业科学上他又是一件小事件、小物件。他指示师生们不要骄傲,学好基础理论知识,今后做出更好的、更多的、更尖端的飞机。他在讲话中还说,“红旗一号”的上天,与苏联党和政府、苏联专家的帮助分不开的,我们表示衷心感谢。最后,他勉励师生们继续努力,向科学高峰前进!
杨秀峰部长在讲话中,希望北京航空工业学校和其他学校,都要进一步使教学、生产劳动和科学研究更好地结合起来,更好地贯彻执行党的教育方针,争取更大的成绩!
“红旗一号”飞机,除发动机和仪表是苏联制造的以外,师生们是在技术力量薄弱,设备简陋的情况下,经过一百一十五天的奋战,在有关单位协助下,自己设计和制造成功的。参加设计和制造的三百六十多名学生、教师和工人,平均年龄还不到二十一岁。但是,在党委领导下,教师、学生、工人“三结合”,克服了种种困难,终于使飞机上了天。
“红旗一号”是一架单发动机、上单翼尾撑式飞机,最大飞行速度为每小时一百八十公里,最大飞行高度为四千公尺,有效载重量是四百五十公斤。它是一架农业多用途飞机,可用于农业上除虫害、施肥、播种和短途运输、救护等,也可用作短途客运或作跳伞运动机。
不久前,曾试飞过“飞龙一号”和“延安一号”的飞行员张兴远,今天担任“红旗一号”的试飞员。他驾机在三百五十公尺以上高空飞了一个“8”字形,然后从欢呼的人群上空掠过。飞机着陆后,张兴远向大会报告:飞行情况良好。


第6版()
专栏:

宣传队 促进团 生产突击队
介绍汤源县香兰乡的游动党校
合江地委宣传部
在黑龙江全民学理论展览会上,汤源县香兰乡委党校的经验特别吸引着各地来参观的代表。这是一所“学习、工作、劳动”三结合,半日学习,半日劳动的游动性党校。哪里先进就到哪里去学习;哪里落后就到哪里去促进。它既是党校,又是宣传队、促进团,还是生产突击队。他们在生产劳动中学理论、学党的方针政策,立即又运用理论推动生产、工作,同时提高了思想和工作水平。
这所党校是在多次思想斗争,破除了“条件论”、“正规论”及种种“迷信观念”以后办起来的。大跃进的形势要求乡里的工作很快跟上去,但当时香兰乡的部分党员却还存在严重的右倾保守思想,使党的意图不能很好贯彻下去。中共香兰乡党委决定尽快提高党员水平来推动各项工作跃进。春初,采用了每月党员集中学习一次的办法,但时间太短,不大解决问题。以后又改为每周集中学习一次,遇有重大政治任务临时集中学习,可是工作一忙,这种学习形式又变成布置工作的会议,根本不能从理论上提高党员的水平。于是,究竟应当怎样办党校呢?在党委常委会上展开了一场论争。有的人把办党校和生产对立起来,认为党员抽出来学习会影响生产大跃进;有的认为乡里没有理论教员,没有成套教材,没有校舍,没条件办党校。另一些人却认为从乡的实际情况出发依靠全党、依靠群众可以办党校,党校教员可以由党委领导干部、较强的党支书同立场坚定较有基础的学员担任;教材可以根据当前形势和党的中心工作、上级指示、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党章等进行讲解。他们还算了这样一笔账:假如一条腿走路,完全依靠县委党校培训,那就要三年多时间才能把全乡党员干部轮训一次,不能满足实际需要。正好省委在勃利县召开现场会议推广吉兴乡办的全乐红专学校经验,这就更鼓舞了香兰乡办党校的信心。“条件论”、“迷信观念”破除了,他们确定了办党校的方针:从客观形势出发,为生产服务,为政治服务,联系学员思想实际进行教学,目的在于提高党员觉悟、改造思想并推动生产、工作。
就这样,香兰乡游动党校在8月17日开学了,第一期培训学员二十六名,9月1日结业。党校教学一开始就紧密与生产任务和政治形势结合起来。那时全乡正集中了70%的劳动力在平原工地兴修水利。工段分散在七处,领导力量薄弱,原计划二十五天完成的任务,开工二十天才完成十分之一。党委决定把党校搬到最落后的红星工段去促进,半日学习,半日劳动,和群众生活在一起。学员先辩论了兴修水利对发展生产和贯彻总路线的重要意义,批判了“东北不怕干,不用修水利”等错误思想。学员的思想明确了,劲头鼓起来,就在修水利劳动中深入地摸清工程进展迟缓的原因,主要是政治思想工作差,领导缺乏信心,群众怕耽误秋收,影响分红,因此劳动纪律松弛,最严重时,一天有十六名社员装病不出工,劳动效率很低。党校决定从政治思想工作着手,结合当时反对美英侵略中东的政治形势对社员们进行一次国际主义和阶级教育。他们在工地上运用小型报告会、辩论会、大字报、黑板报等各种形式展开轰轰烈烈的宣传活动,提高了社员的觉悟,一致表示要保证提前完成工程任务,反对美英侵略。党校又帮助群众研究完成任务的措施,改进运土方法,歇人不歇车昼夜轮番干等,仅仅五、六天时间,就把红星工地落后面貌扭转过来,工程进度由第六位跃为第三位。
促进了落后工段后,党校又分头到日久、双合、双全三个较先进的工段去学习、总结经验。曾经有些学员认为“先进工队就是先进,没啥工作可做”。辩论后,大家认识到事物不是静止的,随时都在发展变化,先进工地同样有落后面,而且领导工作不仅抓薄弱环节,也要抓先进带动落后。他们到工地总结了经验后,决定抓各类劳动力典型,培养标兵,提高定额。如帮助日久工地王绍廷改进操作方法提高挖土定额一倍,帮双合工地的一位妇女由挖土三立方公尺提高到八立方公尺。这样,领导心里有了底,召开现场会,推行新的生产方法,劳动效率就大大提高。
劳动、工作、学习三结合的培训方法同时增强了学员的党性。当他们再学习党章关于全心全意为人民群众服务的问题时,有的党员就自动检查了曾想“脱袍让位”、“要求换肩”、“怕累”等缺乏政治责任心的错误思想。党员宫运和在大会上批判自己忘了本,贪图安逸,背着党委偷偷上山干了一冬活,一年不过组织生活等严重错误。毕业前夕他愉快地接受了到双鸭山开矿的艰巨任务。女党员崔莉芬过去长期不参加劳动、不做工作,经书记三次动员才来党校。但半个月的学习、劳动提高了她的觉悟,她激动地检查自己像刘介梅一样忘了本,表示决心要在工地上立功,带动日久工队妇女劳力由五名增加到二十五名,被评为全工地的“穆桂英队”。
党校结业前夕,又以红星工队由落后变先进为例辩论了“为啥一切工作必须政治挂帅,必须走群众路线”。学员辛成文回忆这十五天学习的收获说:“我们不仅参加了劳动和工作,更重要的是学会了如何深入群众做思想工作。”袁中庆说:“这回才算真正体会到政治是灵魂的意义。”
现在,党校的二十六名学员有90%担任了领导生产工作,有二十名当了生产标兵,80%担任了红专学校的理论教员。


第6版()
专栏:

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理论刊物
“新疆红旗”半月刊创刊
新华社乌鲁木齐21日电 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主办的理论刊物——“新疆红旗”半月刊,已在本月20日分别用汉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三种文字创刊发行。
在“新疆红旗”创刊号上,有中共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委员会书记处书记赛福鼎和曾涤撰写的文章。赛福鼎在以“巨大的成果,深刻的教育”为题的文章中,论述了自治区大办钢铁的群众运动在政治、经济以及其他各方面所取得的巨大收获。曾涤在以“要继续狠抓钢铁”为题的文章中要求各级党委坚定不移地依靠群众,以钢为纲,大搞群众运动,超额完成明年钢铁生产和建设任务。


第6版()
专栏:

面向工矿部队 面向农村牧区
民族出版会议确定今后出版工作方针
新华社22日讯文化部、教育部、民族事务委员会最近联合召开了全国少数民族出版工作会议。
在党的关怀和领导下,我国少数民族的社会主义的出版事业,解放九年来已经从无到有、从少到多地发展起来。到目前为止,已经建立了一个中央民族出版社和十个地方民族出版社,用蒙古、藏、维吾尔、苗、彝、僮、布依、朝鲜、哈萨克、傣、佧佤、哈尼、黎、柯尔克孜、傈僳、拉祜、景颇、锡伯等十八种民族文字出版了各种图书,其中包括马克思列宁主义的经典著作,特别是毛泽东同志的著作,党和国家发布的政策文件,以及社会科学、自然科学、文学艺术、教科书、辞书等等,同时也用汉文出版有关民族问题方面的著作。据统计,全国从1952年到1957年底,共出版了各民族文字的图书六千七百五十一种,共六千一百二十一万册。这些图书,对于扩大党在各少数民族人民中的影响,巩固祖国的统一和加强各民族之间的团结,对于推动少数民族地区的社会主义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繁荣和发展少数民族地区的文化教育、科学技术等各方面,都起了配合和促进作用。特别是用蒙古、维吾尔、朝鲜等三种文字出版的“毛泽东选集”和用四种少数民族文字出版的“红旗”杂志,在少数民族人民的政治生活和文化生活中,具有重大的意义。
为了适应少数民族地区业已出现的大跃进、大发展、大团结、大协作的新形势,会议经过充分的讨论,进一步明确了今后少数民族出版工作的方针必须是面向工矿、部队,面向农村、牧区,以工农兵及其他劳动人民为主要对象,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宣传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思想,宣传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和各项重大政策,宣传爱国主义和伟大祖国的发展,宣传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民族观和党的民族政策,普及科学文化知识,为巩固祖国统一,加强民族团结,促使各民族在社会主义基础上的发展和繁荣服务。
这次会议采取整风精神,通过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的方式,对民族出版工作中的反动的地方民族主义思想、资本主义思想和宣传宗教迷信思想等,进行了集中的揭露和批判。会议也批判了民族出版工作中的右倾保守思想,不同程度的忽视政治、脱离实际和脱离群众的错误倾向。
会议并就继续克服民族出版工作中的地方民族主义思想,培养又红又专的干部队伍,以及迅速、正确解决少数民族文字教材,正确对待少数民族语文中的新词术语、汉语借词等民族出版工作中的一些重要问题,进行了充分的讨论和研究,并取得了一致的认识。
会议期间,文化部副部长钱俊瑞、教育部副部长陈曾固、民族事务委员会副主任汪锋、萨空了,曾作了有关文化、教育、民族政策和民族出版工作的方针任务方面的报告。


第6版()
专栏:

万丈高楼从地起
萧敏
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从地起”。修建一座高楼大厦,先要打好基础。基础打不好,建起的大厦就不会稳固。学习也是这样。要深造,就要具有起码的文化水平和某些方面的基础知识。
最近,有些业余学校、半工半读学校在进行教学改革中,对于基础课的摆法还有不尽适当之处。有的学校根据“砍、并、补”的原则,砍掉、合并了重复和不适宜这类学校用的一些教材,这是好的;但是,也有的却不适当地削弱了基础课,这种做法就值得商榷了。因为基础课是学生必修的课程,基础课分量是否适当,教得好坏,对于进一步提高这类学校的教育质量关系很大。
有这样一种说法:“做什么,学什么”。这种说法对不对呢?回答是又对又不对。说它对,是因为“做什么,学什么”,做和用,教育和生产紧密结合起来,学生容易接受,收效大,对于克服过去教育脱离生产、理论脱离实际有积极作用。但是,这种说法不全面,好像从事那行职业的人,学校只要给予本行专业所需要的知识就够了,至于其他知识乃至较广泛的基础知识教或不教、教多教少似乎无关重要,这就不好了。
业余学校不是单纯的工艺学校,只培养学生某一方面的技能,它还要逐步提高工农群众的文化技术水平,在可能条件内,给学生较全面的基础知识,对工农群众的深造、自学以及他们的全面发展都会有好处。因此,我们的原则是,在缺乏劳动课的学校里要强调劳动课,在缺乏基础课的学校里要强调基础课,使所有的业余学校都各向自己所缺的方面发展,逐步向理论和实际的更完善的结合前进。
当然,业余学校和半工半读学校的情况很不一样,条件各不相同,基础课何者设,何者不设,何者该增,何者该减,应当视师资等具体条件而定,不能离开实际去空谈。但是,有条件并且已经开的基础课,在进行教学改革中,一定要把基础课摆得适当,不要过分减少。


第6版()
专栏:

云南各族青年热烈参加马拉松赛跑
新华社昆明21日电 马拉松赛跑运动目前正在云南广泛展开,各族青年参加这次运动的已达一万多人。
曲靖县于12月14日举行了第一次马拉松赛跑,一千四百九十二人参加了这次比赛,其中一千四百六十三人跑完了全程。出现等级运动员二百六十四人,其中二级运动员三人。宜良第一中学11月份曾举行了第一次马拉松赛跑,只有十一人参加,而在12月15日举行的第二次马拉松赛跑,就有一百三十九人参加,达到等级运动员标准的有八十人。
昆明市高等院校学生对马拉松赛跑也发生了浓厚的兴趣。云南大学最近举行马拉松赛跑,有一百四十八人参加,跑完全程的就有一百四十三人。昆明工学院曾先后两次举行了马拉松比赛,在批准参加的一百六十人中,出现六名二级运动员,五十一名三级运动员。
较边远的云县和临沧,最近也第一次举行了中学生的马拉松赛跑。


第6版()
专栏:

苗家的心像炉中火
——访湘西深山中的苗族钢铁工人
本报记者 王濯非
湘西的11月,是初冬季节。在连绵不绝的苗岭中,松竹并茂,一片翠绿,惟有一丛丛的红色枫树,点缀其间,好一幅美丽的图画!就在这美好的季节,在青松翠竹的山岗下,记者访问了一个被称为“小鞍钢”的湘西花垣县小排吾钢铁基地。这里有二百多个土高炉,一万两千多工人,其中苗族钢铁工人占绝大多数,他们是小排吾钢铁基地的主力军。
我没有到这个钢铁基地去以前,在花垣县一个人民公社访问的时候,就有很多苗族社员向我夸耀苗岭中的“小鞍钢”,并自豪地说:我们已有了钢铁工人,真是好得很、好得很!
苗家的这种心情是容易理解的。他们生活在祖国的社会主义大家庭中,能够和各族人民一道,为一千零七十万吨钢贡献出自己的力量而感到骄傲。有一首苗歌唱出了苗家的这种可贵的心情:
山下笑来山上唱,放下锄头进铁厂。
苗家的心像炉中火,为的一千零七十万吨钢。
到“小鞍钢”去
11月下旬,一个天气晴朗的日子,记者到“小鞍钢”去了。
小排吾的苗岭中有丰富的质量很好的铁矿,有些矿石已露出地面,在山坡上用脚踏几下就可以看到矿石。可是这里的苗家从来没有炼过钢铁,也没有过钢铁工人。苗家一直把炼铁当作一件非常神秘的事情。他们知道山中有矿,但不敢炼,把矿石当作神仙。
“小鞍钢”的土高炉是建在山坡上的,有的山坡上有三排高炉,有的有四排高炉,一排高过一排,那种雄伟的气魄,真像城市中高大的建筑群。在高炉旁,有许多打着赤膊头上还围着苗家头帕的苗族男工,舞动铁棍,汗流浃背,在灼热的炉前紧张劳动。还有很多颈上围着银圈、身穿花边衣裤的苗家妇女在鼓风箱前,在捶矿车间,一面歌唱,一面劳动。
我到了厂长办公室。年轻的李厂长热情地向我介绍情况,谈到了苗家迷信鬼神的事情,并告诉我一件有意义的但又有趣的事情:在小排吾的山上,有一块露出地面的一人多高的矿石,形如牙齿,苗家把这块矿石称为“神牙”,谁也不敢动它。今年,党号召全民大搞钢铁,苗家破除了迷信,才大胆地把“神牙”拔出来,送到炉中炼铁,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深山中的苗家才有了钢铁工人。
李厂长还说,一经破除了迷信以后,苗家人炼钢铁的干劲真可以冲天。他接着向我介绍了很多关于苗族钢铁工人的模范事迹。我根据李厂长的介绍,访问了一些在钢铁战线上大显神手的苗家新英雄。
苗家的新英雄
年轻的苗族钢铁工人石老世是“共青团炉”的炉前工。11月3日,石老世炉中的铁水和渣子凝结在一起,成为“牛脑壳”了(苗族工人把这种凝固物叫做牛脑壳),塞在炉中取不出来。
适巧,11月5日是“小鞍钢”的“卫星日”,他怕赶不上放“卫星”,非常焦急。当炉内还热气腾腾、炉底还烫脚的时候,他穿着湿透了的单衣和草鞋,钻进炉中,使劲敲打“牛脑壳”。他每半小时出来休息一次,衣服被烤干了,又用水湿透衣服再钻进去。就这样,他连续工作了五个小时,才把“牛脑壳”全部取出。
在这五小时的忘我劳动中,他头热晕了,脚烫伤了,领导上要他休息,他不去,又积极地参加迎接“卫星日”的准备工作,一直到他的炉子在5日一点钟流出光闪闪的铁水时,他才放心地去休息。
记者在炼铁炉前见到了这位朴实的苗家钢铁工人,他正满头大汗在炉前紧张劳动,苗家的另外一些工人热情地告诉记者:我们的石老世已被评为甲等模范了,真光荣!
在钢铁基地上,还流传着另一个动人的故事:苗族工人石成英的炉子和一个妇女炉竞赛的时候,妇女炉有了“牛脑壳”,铁水不流了,风箱也不通了,妇女们急得没有办法。
这时,石成英和他的同伴们就主动地帮助妇女炉取“牛脑壳”。石成英脱掉上衣,紧靠炉口劳动。炉中喷出火花,把他的脸上和身上烫出不少血泡,他也不管。他把别人的困难当作自己的困难,一心一意地帮助别人。经过半天的努力,妇女炉就正常生产了。竞赛结果,妇女炉日产量达到一千四百斤,比石成英炉子的产量高,红旗飘扬在妇女炉上。
石成英的炉子虽没有得到红旗,但他们同样高兴。他们说,只要能为国家多出铁,不管在谁的炉子前都是一样劳动。钢铁基地的党委会认为石成英的炉子是政治挂帅的炉子,称为思想红旗。
两个女滕树梅
在钢铁基地上,苗家妇女也不示弱,无论在炉前工中,在鼓风手中,在捶矿手中,都有苗家的模范妇女。她们和男人一样能干,并干得很出色。
在捶矿班,有两个苗家妇女,名字都叫滕树梅。一个二十九岁,高一些,就叫大滕树梅,一个十九岁,矮一些,就叫小滕树梅。她俩都是捶矿能手。
一天,小滕树梅捶了一千五百斤矿石,而别人一天只捶五百斤到八百斤。
有人问她:你怎么能捶这么多?
她很直率地回答他说:捶的矿石多,铁水就流得多,怎么能不多捶呢?
小滕,她十二岁时就没有父母,那时她还有一个八岁的妹妹和一个六岁的弟弟,完全依靠政府发救济金和救济粮生活。合作化后,她家是五保户,有吃有穿,无忧无虑。成立人民公社后,她的妹妹在幼儿园工作,弟弟在小学读书,她到“小鞍钢”捶矿。她满怀激动的心情对记者说,不是共产党,我们苗家的孤儿那能有今天。
大滕树梅的干劲更大,他曾在一天中捶了一千八百斤矿石。她在捶矿车间常高声唱道:我的手比铁还硬,我的心比钢还坚,要捶遍万宝山,要捶起钢墙铁壁,要捶到解放台湾,要捶走美帝野心狼。”
大滕树梅在团结方面、吃苦耐劳方面都是很出色的,捶矿车间来了新工人,她都热情地关心照顾,有时,她先到捶矿车间把场子打扫得干干净净,让新工人舒舒服服地捶矿。有的工人病了,她主动地到卫生所领药,打饭给病人吃,耐心地照顾病人。她的事迹是显著的,工人们评她为特等模范。小滕也光荣地在钢铁战线上参加了共青团。
记者在访问她们时,小滕树梅很高兴地向记者谈她前天入团宣誓时的情况。大滕树梅紧接着说,我年纪大一些,不能入团,但我有决心争取参加共产党。她又笑容满面对小滕说:过去以社为家,现在以厂为家。
× × ×
离开小排吾的那一天,记者在访问苗族工人时,在工地上看到一首歌颂小排吾的诗,诗中有两段这样写道:
前日我打排吾过, 荆棘野草满山坡,
炊烟依稀行人少, 山前山后寂寞多。
今日我打排吾过, 开矿英雄满山坡,
铁水奔流如水涨, 工人高唱超英歌。
正如这首诗中所说的,苗岭中的小排吾在大炼钢铁的热潮中,确已涌现出大批的英雄模范人物。11月间,工人进行了评比,共评出五百多名模范人物,钢铁基地的共青团委员会在11月间,共吸收了八十多名优秀的青年钢铁工人入了团。在这些模范人物和优秀青年中,绝大部分是苗族钢铁工人。由此也可看到,苗族钢铁工人在祖国的大家庭中已迅速地成长起来了,他们在各族人民为钢而战的共同任务中,将会献出更大的力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