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2月1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积极稳步推行基本农田制
山西增种部分非基本农田为大丰产创造条件
内蒙古实行少种多收促进农牧生产一齐发展
本报讯 记者杨义报道:山西省在推行“基本农田”制度中,为了使计划充分可靠,本着求实的精神,采取了积极稳步逐步实现的办法,为明年“基本农田”的更大丰产积极创造条件。
今年山西由于全省推广“基本农田”制度,变广种薄收为少种多收,对改造低产区生产落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作用。10月间,中共山西省委在县委书记会议上,作出了继续大力推广这一制度的决定。计划1959年平均全省每人建立二亩“基本农田”,把四千六百多万亩耕地进一步减少到三千二百万亩。这项重大改革布置到基层以后,各地农村干部和农民十分拥护,积极执行。但是在具体执行中产生了两种不同的思想和作法。一种是有些地区的领导干部不仔细分析当地的具体条件,过多地退耕、缩小了耕地。另一种情况是有些人对少种多收的作法仍有顾虑。他们说:“不种百亩地,难打百石粮”,晋南地区有些干部、农民认为,山区不收平川收,水地不收山地收,多种总比少种保险,不愿退耕。中共山西省委分析研究了这些情况以后,认为这些偏向都可能会影响到“基本农田”制度的认真贯彻和粮食产量的迅速增长。为了在实行“基本农田”制度中,避免骤然缩减耕地影响粮食总产量的增长,为贯彻“基本农田”制度,逐步创造条件,逐步实现,省委决定采取既是积极推广又是逐步实现的办法,要求各地坚定不移地贯彻“基本农田”制度。首先保证现有三千二百万亩“基本农田”种好、高产。同时在“基本农田”之外,再扩大种植八百万亩非基本农田耕地。这样既可以积极地推广和有助于贯彻“基本农田”制度,又增加了全省粮食产量不断增长的保证系数,同时也照顾了地区和群众习惯,便于农民接受。
目前,省委积极稳步贯彻“基本农田”制度的新部署已经下达到农村各地。各级领导部门根据这个新精神,除了大力抓保证“基本农田”的增产措施外,同时根据当地具体条件,实事求是地有计划地增加了一部分非基本农田耕地,使计划更加充分可靠。雁北地区在保证建立的四百二十万亩“基本农田”重点经营以外,再种植非基本农田耕地一百零五万亩,晋南地区计划在八百八十万亩“基本农田”外,再扩大种植非基本农田耕地四百万亩。按照省委对各地的要求,明年全省在建立三千二百万亩“基本农田”的同时,从非基本农田内再挑选八百万亩种植油料、蔬菜和粮食。
现在,山西省农村各地为确保“基本农田”在明年取得高产丰收,开展的规模壮阔、进度猛快的、以建设“基本农田”为中心的冬季基本建设运动已普遍展开。到目前为止,全省已深翻地二千三百七十多万亩,动工兴建的大、中、小型水利工程已达七千多处。并且大力开展退耕地利用工作,在退耕陡坡地和荒山上造林三千万亩。在今冬明春保证三千二百万亩“基本农田”全部实现水利化,80%的“基本农田”都成为“大雨不成灾、无雨保丰收”的保证水地,其余20%的“基本农田”在最需要用水季节保浇一到两次。与此同时,各地都制定计划、提早准备在“基本农田”上全面贯彻水、肥、土、种、密、防治病虫害、改革工具、加强田间管理八项增产措施。晋南地区为了作好非基本农田种植工作,正准备建立专业队、实行责任制;雁北地区正突击翻耕非基本农田耕地。
本报讯 内蒙古自治区最近召开第七次农村工作会议,一致决议在农业生产上坚决贯彻执行“少种、种好、高产、多收”方针,以实现明年农业生产的更大跃进。
这次会议是自治区实现农业耕作制度革命的动员大会,也是一次深刻的整风会议。
会议根据内蒙古自治区今年农业生产的实际经验,认为要取得明年农业生产大跃进的胜利,必须对广种薄收,粗耕浅作的耕作制度进行彻底的革命。内蒙古自治区地多人少,平均每个农业人口有十多亩耕地,每一农业劳动力平均有三、四十亩,因而长期形成广种薄收的习惯,单位面积产量一直很低。今年虽然获得空前大丰收,但自治区农业历史遗留下来的落后面貌,还没有根本改变,单位面积产量还低。
会议认为,建立基本农田制是从根本上改变自治区农业生产落后面貌的带有决定性的措施。这一措施对于自治区农牧业生产的高速度发展有着极为重大而深远的意义。首先,历史上遗留下来的土地利用不合理的状况将得到改变。有些地区宜农不农、宜牧不牧、宜林不林的失调现象,在建立基本农田过程中将得到扭转,使农牧业得到合理发展。其次,可以从根本上改变自治区广种薄收的习惯,能够集中人力和物力实行精耕细作,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第三,从发展畜牧业来说,由于腾出了大量土地,就给在农村建立巩固的饲料基地创造了有利条件。第四,可以加速实现农业机械化。第五,改广种薄收为少种多收,将有可能很快地改变自治区“七百多万农民搞吃”的局面,从而腾出更多的人力搞工业。
会议认为,要保证实现上述方针,还必须坚决地全面地贯彻执行农业的“八字宪法”。今冬明春必须以水、土、肥、工具改革为中心,同时作好其他各项措施的准备工作。
关于整顿巩固人民公社的工作,会议提出了七项任务:(1)要紧紧抓紧对生产的领导;(2)抓紧进行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教育;(3)要把人民生活工作搞好;(4)要切实作好今年的收益分配;(5)必须积极地正确地处理经济问题;(6)健全人民公社的体制;(7)要改造落后乡。
这次会议还研究了如何加强党对农业生产大跃进的领导和加速发展畜牧业、林业和副业等问题,并且相应地提出了具体措施和方案。


第3版()
专栏:

革命的精神 踏实的步伐
本报评论员
许多地区已经开始实行“基本农田”制度,逐步改变广种薄收为少种多收。这标志着我国的农业生产开始进入了一个新的发展阶段。
实行“基本农田”制,就要缩减一部分耕地面积,以便集中使用人力和各种生产资料。这是同几千年来人们习惯了的粗糙的耕作制度相矛盾的。正是因为这样,现在还有些人对于少种多收缩手缩脚,他们觉得“多种总比少种保险”,因此不大愿意退耕部分耕地。这说明这些人的思想还没有解放,对我国农业生产的新形势还认识不清。我们今天提倡少种多收,是有可靠基础的。经过1958年的努力,全国各地不但出现了无数块亩产粮食上万斤以至几万斤的小面积高产“卫星”,而且出现了很多亩产粮食上千斤以至几千斤的大面积高产田。防御自然灾害的条件越来越有利,增产措施越来越具体,增产经验越来越丰富。在这样的基础上实行少种多收,难道不是比广种薄收能更大地增产吗?同时,按照今年农业生产水平和发展速度,人民对粮食的需要,很快可以得到满足。
我们肯定少种多收的方针必须坚持,“基本农田”制度必须积极推行,但是这并不是说,这样一个根本性的耕作制度的改革,一下子就实现。因此,有些同志不分析本地的具体条件,企图一下子缩减过多的耕地面积,是不妥当的。耕作制度的改革应当有一个逐步前进的过程。随着生产水平的提高,才可以逐渐缩小耕地面积。
这里最重要的对本地各方面的条件实事求是地进行具体的分析。南方和北方、山区和平原,条件各有不同:土壤有好坏,人口密度有大小,复种指数有高低,这些条件也因地而异。既然各地具体条件不同,实行少种多收的步骤和方法也应当有所不同。例如在人多地少、复种指数很高的地区实行少种多收,应当首先随着单位面积产量的提高而逐步降低复种指数,而不能首先缩小耕地面积。总之,由于1959年还只是实行少种多收的第一年,大家对于有关少种多收的安排还缺乏经验,因此在推行少种多收的耕作制度中把步子放稳一些,还是必要的。中共山西省委决定,在贯彻“基本农田”制度当中,既要积极推广,又要逐步实现,并且在“基本农田”之外又加上一点“保险系数”,再扩大种植非基本农田耕地,这样就把全省农业生产的加速发展放在更加稳固可靠的基础上。
从推行少种多收这一新耕作制度中,我们可以体会到一点,就是马克思主义者对待自己的任何事业,都须要把革命干劲和实事求是的科学精神结合起来。我们敢于同数千年来沿袭下来的广种薄收的耕作制度和这方面的习惯势力决裂,开始实行从来没有人实行过的少种多收的耕作制度,这充分表现了我们共产党人敢想敢干、敢于打破陈规旧习的革命风格;而在实际贯彻这种改革的时候,我们又要头脑冷静,深思熟虑,根据各方面的具体条件妥善地制订前进的步骤和方法,这样就可以避免工作过程中不应有的偏差和挫折,使我们立于不败之地。改革耕作制度的工作如此,其他工作也是如此。


第3版()
专栏:

北京近郊公社
大力生产冬季蔬菜
据新华社讯 北京近郊各人民公社争取生产更多的蔬菜,供应首都市场。不少公社响应中共北京市委的号召,准备把育苗用的阳畦全部利用起来,赶种一茬菜。
北京郊区今年冬季的温室和阳畦蔬菜生产有了很大的发展和改进。温室间数比去年增加50%以上,阳畦增加一万多畦,根茬菜增加一万亩,风障地增加四千多亩。生产的品种有菠菜、油菜、芹菜、西红柿、黄瓜和茄子等。
今年郊区温室生产中的一项重要改进是推广了日光温室。这种省煤、省劳动力,成本也较低的温室已发展到四千二百多间。目前温室第一茬西红柿正在陆续上市,青韭、蒜黄也开始收割。阳畦生产今年也有很多改进。有的人民公社简化了拉盖蒲席的技术,提高了阳畦保温防寒作用。许多公社把小畦改成大联畦,扩大了栽培面积。


第3版()
专栏:

山东 临田诊断,治好发黄病
喂足肥料,消灭三类苗
本报讯 如何消除麦苗发黄、干尖和疯长的现象,在山东省已经找到了好办法。现在这个省的人民公社正针对麦苗生长的不同情况,采取抓两头带中间的管理方法,促进丰产田正常生长,迫使三类苗块块升级,力争全面大丰收。
山东省今年种植的六千五百多万亩小麦,由于种的好、管的好,现在一般都生长旺盛。但是,也有不少麦田的麦苗成片成块的发黄、干尖;有些卫星田的麦苗,还发生猛长、疯长现象,最近各地对这种不正常的发育情况进行了认真地调查研究。经过实地观察证明,麦苗所以发黄、干尖,一是在抢种时没有来得及施足底肥,没有“饱饭吃”;二是基肥施的虽然较多,但不均匀或者施的过深,在小麦根部还不太发达的时候,一时使不上劲;三是翻地技术掌握的不好,表层生土过多,加上又没有经过精细的耙耢,造成土地透风跑墒,影响小麦吸收水分和养分。疯长的小麦,据调查大都因为地翻得深,施肥多,种后追肥、浇水也都比一般麦田多,遇到今年天气暖和,所以形成猛长。各地在研究分析弱苗和疯苗的原因时,对补救这些麦苗的办法,也作了积极大胆的探索。各地通过观察对比研究出的办法是:对弱苗(即发黄、干尖的麦苗)应追施含氮素较多的速效肥,如尿素、人粪稀,并迅速浇水和镇压。对疯长苗则采用暂时停止浇水,尽快镇压,追施磷、钾肥料以增加秆硬,控制高长。
现在,山东省大抓小麦高额丰产田,迫使三类麦苗升级的麦田管理运动,已经进入深入持久的高潮阶段。许多地区对麦田进行了全面分类排队和插标,实行了层层分片包干专人负责管理的办法。
中共山东省委鉴于麦田管理已进入深入阶段,再次向山东全党发出动员令,要求各地在封冻前,将现有的肥料全部追到麦田里,每亩追肥要达到三万斤到五万斤,保证亩亩追肥,不漏掉一块地,彻底消灭三类苗。并要结合追肥,普浇一次冻水。
(曹学璞)


第3版()
专栏:

四川火花社管理麦田有新办法
据四川日报消息 四川南充县火花人民公社为了实现明年小春作物大面积高产计划,目前除作好全苗、追肥、中耕、治虫等田间管理外,对小麦采取了“压苗”的新措施。
群众鉴定这一新的增产措施有三条好处:一,可以促使麦苗根部发达,增多须根,并伸入土壤下层多吸收土壤中的水分养料,达到根深秆壮不倒伏;二,能使麦苗分蘖早,分蘖多,而且均匀整齐,能获高产;三,压苗以后,麦苗靠近土壤,能保水保肥,减少杂草生长。根据社里已压的麦苗,仅五天时间每株分蘖两根的占3%,一根的占5%,与附近同时播种的比较,可提前十至十五天分蘖。据了解,通过压苗一般每亩可增加20%的麦穗。
压苗的做法简单,一般有两种,一是顺着一个方向用脚踩,一种是用直径一尺五至二尺的石滚压。压的时间一般掌握在播种十天左右,剥开麦苗基部冒出分蘖嘴嘴时压为适宜。但压苗前,必须松土整平,以免压坏麦苗。


第3版()
专栏:

及早防治小麦条锈病
中国农业科学院陕西分院植物保护系
小麦条锈病,也称黄疸病,是小麦最严重的一种病害。采取一切办法防治条锈病,对争取明年小麦更大丰收,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根据几年来对小麦条锈病的调查研究,证明关中地区小麦条锈病的发生与早春越冬过来的病菌有关;早春的菌源又与冬前麦苗的发病菌源有关;冬前麦苗上的病菌,又来自早播冬麦地区;早播冬麦地区病源来自高寒地区的春麦和春麦的落粒自生麦苗上。根据这个流行规律,可以看出,防治小麦条锈病,不是在明年大量发病时期,而是要把好秋苗关、返青关和抽穗关,在每一个阶段都要进行防治。
第一阶段主要是要彻底消灭小麦秋苗上的发病菌源,不让它越过冬天。先是要进行检查,当发现有黄色锈病胞子堆的叶片,就应随即用铲子等工具就地铲土埋掉,并铲断病叶。这一阶段特别应注意的是:要一株不漏的细致检查处理,并每隔十天检查一次,至结冻为止。这一阶段搞的彻底,会大大减少春天的发病率。
第二阶段必须消灭早春越冬病菌,和经过繁殖已形成的传染中心,不让它扩大传染。约在2月底至4月上旬,应该进行这一工作。其检查、处理方法和第一阶段相同。在麦苗较高的情况下,应采用药剂防治,喷洒氟化钠、氟矽酸钠和其他效果较高的土农药。
第三阶段是全面喷药,控制锈病的发展。在4月上旬孕穗期内,大田发病病株为千分之一时,就应抓紧进行防治。这一时期用农药防治应以有效土农药和零点五度的石灰硫磺合剂为主。自喷第一次后,每隔七至十天应连续喷治三次。
防治条锈病的土农药和化学农药:一、土农药 对条锈病有效的有茶子饼、红蓼草(辣蓼)、牛舌头草、野棉花、苋麻、猫儿眼、槐豆子等。此外1%的食盐水(一斤盐加一百斤水)对锈病也有防治作用。二、化学药剂。常用的有石灰硫磺合剂、氟化钠、氟矽酸钠、代森锌等。氟矽酸钠、氟化钠两药药效高,不能喷的过多。最好用于防治早春麦苗期的锈病。药具毒性,喷药后应把手洗净再吃东西。代森锌主要是防护作用,对抽穗期未被感染的麦株可喷药保护。


第3版()
专栏:

劳动热情高涨
歌声到处飘扬
陕西群众生活丰富多彩
本报讯 陕西省各地在实现生活集体化后,群众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到处飘扬赞扬社会主义制度好的歌声和笑声;社员的劳动热情更加高涨,田间管理,兴修水利都搞得很好。
陕北、关中地区的人民公社的食堂除了把饭菜做得又多又香外,一般还给社员家里留了一定数量的作饭用具,必要时社员可以把米、面领回去自己做。全省有许多人民公社的食堂设了小卖部,社员可以自由购买。
冬天到了。各地人民公社的缝纫部积极给群众准备冬装。临潼县人民公社的缝纫部给社员缝制的冬装,不仅式样新,而且用料节省,针线扎的牢,取活日子早。宝鸡县贾村人民公社贾村大队还给单身汉、五保户和多子女户发了六十三套新棉衣。
由于人民公社的规模大,人力多,还给开展群众性的文娱活动带来了非常有利的条件。
关中地区群众,成立了许多小型剧团或自乐班,在每天晚上或公休日进行演唱。长安县韦曲人民公社社员何芝芳是个刚摘掉文盲帽子的家庭妇女,可是,农业生产大跃进以来,她已经写了上千首诗,并且把自己写的诗套在剪纸内,使诗中有画,画中有诗。最近她已经把她自己剪的剪纸套诗寄给了敬爱的毛主席。西安市红色人民公社七十二岁的王益善老婆把自己的院子画满了画。
陕西农民的体育活动也得到了蓬勃的发展。仅大荔、蓝田、安康三县不完全统计,即有各种运动队三千三百七十二个。安康县人民公社的营、连都有运动场地。汉中专区的人民公社中有许多营、连经常举行跳高、跳远、长跑、武术、拔河和竞走等体育活动。陕北绥德、延安县有许多人民公社,每月都举行运动会。(附图片)
吉林省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延吉县老头沟人民公社的女社员们,在果园里劳动休息的时候,欢欣的歌唱。
郎琦摄(新华社稿)


第3版()
专栏:

结合生产大搞文化娱乐
永兴县和平公社做到有劳有逸
本报讯 湖南省永兴县和平人民公社在生产劳动中,由于保证了社员的休息,便出现了生产干劲高涨和文化娱乐活动丰富多彩的局面。
公社党委会根据生活改善后群众的新要求,安排了群众的集体生活和休息娱乐时间,规定了紧密结合生产开展文化娱乐活动的制度。
在最近两个月的紧张劳动中,社员们已看了两场戏和一场电影。由于有劳有逸,人人精神舒畅,到处是一片热热闹闹搞生产的新气象。田野里锣鼓喧天,间或送来一阵阵愉快的劳动歌声。田间黑板报、大字报、土广播,样样齐全。在全社十五个球场上,刚刚放下锄头的青年社员们,在休息时间兴致勃勃地打起篮排球。晚上,是社员们自由支配的休息时间。他们有挟着书本进红专大学的,也有到阅览室、图书馆看书报的,演员们却忙着在排演精彩的节目。在欢乐的有节奏的劳动生活中,尽管社员们每天劳动紧张,都很快消除了疲劳。全社六十五吨生铁生产任务已超额完成,农作物都及时收割和播种了。现在,社员们又投入了新的战斗——兴修水利。
(张芷生)


第3版()
专栏:

饲料喂得多 毛猪生长快
四川普遍开展生猪催肥运动
本报讯 四川省各地抓紧公社化和粮食大丰收的有利条件,正在开展一个催肥猪运动。全省计划春节前要把现有的七百万头八十斤以上的架子猪全部喂成大肥猪,以满足外调任务和保证本省春节需要。运动开展较早的地区,现已收到显著成效。宜宾县催喂的四万多头架子猪,现在每天平均长肉二至四斤,比原来每天长肉四至六两增加了七至十倍。苍溪县在二十多天的时间内,已将全县原有的五万四千多头三类猪(病、弱猪)基本消灭,大多数并且跃升为一类猪。
四川省今年毛猪发展很快,据9月底统计,全省已由去年年底的二千五百多万头,增加到三千七百多万头,10月份农村公社化后,毛猪数量又有增加,预计年底将发展到四千二百多万头。各地在大量发展毛猪同时,还注意加快毛猪肥育速度,一年来供应了省内外大批肥猪。但是,根据调查,发现肥猪出槽速度仍然不能适应需要,特别是部分地区人民公社前一阶段时间由于生产紧张,没有妥善安排劳力,社员私猪入社后,饲养管理工作没有及时跟上,以致有些毛猪养得不好,肥猪出槽时间拖长。为了迅速改变这种情况。各地普遍掀起了群众性的把猪喂肥喂好的热潮。
各级党委非常重视这项工作。南充专区各县,从县到公社,各级党委书记亲自挂帅,帮助各人民公社作出规划。宜宾专区人民公社训练了大批技术员、饲养员,建立了专业化的快速育肥队伍,分片包干、划段负责。各级专管毛猪生产的干部,还深入猪圈建立催肥的“试验田”。
加强饲料供应,改进饲养方法是催肥猪的重要一环。各地人民公社普遍进行了毛猪排队,根据大小、强弱等不同情况,分圈饲养,分槽配料。营山、西充、苍溪、仪陇等县推行了“四定”(定人、定时、定猪、定膘)和三改(改每天喂两顿为三顿或四顿、改善猪圈设备、改良饲养工具),同时还加喂精料,大量贮备青饲料,保证个个毛猪吃好、吃饱。彭县、安岳等县还专门为三类猪设立了“营养院”或专业场,细养精喂。另外,各地还大力推广各种先进的快速育肥法,如割尾巴、耳朵、割甲状线,打牛奶针等。宜宾市郊区人民公社推广了这些先进办法后,肥猪出槽数在一个月内增加了一倍。 (刘宗棠)(附图片)
到喂猪的时候了 (原载辽宁日报)


第3版()
专栏:编后

一个好办法
四川各地积极催喂肥猪,看来好处不小:第一,它是在短期内继续有效地增加城乡人民肉食供应的保证;第二,在发展副业生产中,它是使人民公社和广大农民在一个很短期间增加现金收入的重要办法。所以,四川各地在这个时候对这个工作大抓一把,是作得很对的。
现在,各地催喂肥猪都有许多好条件:人民公社集体喂养生猪和催喂肥猪,在饲养管理技术上已经有了很大改进;今年各地农业生产大丰收,使催喂肥猪有了大量的青饲料和精饲料;在这个时候,各地应当拿出力量,依靠人民公社积极养猪,千方百计催喂肥猪。


第3版()
专栏:

棉花姑娘周廷英
湖北省今年出现了五十多万个棉花姑娘,她们培育的棉田大都获得高产。这些棉花姑娘的带头人便是周廷英。她在1956年种了两亩多棉花获得亩产籽棉四百一十三斤以后,全省开展了一个“学廷英,赶廷英”的棉花姑娘运动,从此,湖北农村青年姑娘和妇女搞棉花丰产试验的才风起云涌。从棉花产量上说,已有些棉花姑娘超过了周廷英;但是她们的口号仍是“学廷英,赶廷英”。大概是忘不了她们的带头人的缘故吧。几个月前,我曾到襄阳、枣阳等县访问。在那里遇到的一些棉花姑娘,差不多都能给我讲一套廷英怎么搞棉花丰产的故事。那里的墙壁还留有“学廷英,赶廷英”的斗大白粉字。
周廷英是湖北省随县雨水人民公社的一位姑娘,今年才二十一岁。可是两年前就已经是个出色的棉花姑娘了。
1956年元月,原首义农业社派周廷英到县城农业技术训练班去学习。在那里,周廷英听了随县植棉能手,全国劳动模范何绍和介绍他1955年亩产皮棉二百一十四斤的经验。这位年轻的姑娘当时心想:别人是一双手,我也有一双手,他做得到,我为什么做不到呢?从此,周廷英就决心要搞棉花丰产田。几个星期后,学习结束了。周廷英回到家里就去找本村跟她要好的两个姑娘——邓世芳、傅光英,悄悄商量搞棉花丰产试验的打算。这两个姑娘立即同意和她一同来搞。随后,周廷英去找本队的生产队长,把她们的打算又告诉了他,并请求给她们一块地。队长说:“随你们挑一块吧!”廷英心想:如果挑好地,将来成功了,大家会说我们是挑的肥肉,不会服气。她就挑了队里最差的一块地。那块地,离她家一里多远,面积有二亩二分。
周廷英她们搞棉花丰产试验田的消息,很快在社员中传开了。许多人在背后嘀咕道:“只见女人会纺纱,没见女人会种花。别让她们几个黄毛丫头把地糟踏了。”周廷英有个特点,就是有股稳劲,不管别人怎样讲,她总干她的。据曾在周廷英那个队里工作了三、四年的县妇联干部鲁同志告诉我:“你别看廷英只二十多岁,可一点也不浮躁,有老大嫂那种沉着劲。”
开始的时候,这三个年轻姑娘对于植棉确也不太内行。播种时,行距弄成两尺多宽。后来周廷英赶到二十里外劳动模范何绍和那里参观回来,设法在行子中间用移栽办法加一行,才达到一亩五千株。她们也不认识棉花的害虫。她们在棉田里一发现虫,就捉下来,用瓶子装了拿到驻社的农业技术干部那里去问。每次总要问清楚是什么虫,有什么特征,怎样治。经过勤学苦钻,现在周廷英已能识别棉花各种主要虫害,会调配各种杀虫药剂了。
事情总不是如人们想像的那样容易。正在棉花需要追肥的时候,队里只按一般田的肥料分给她们。周廷英请求多给一点,社员们冷言冷语地说:“三个毛丫头绣花一样绣了那块地,还要多给肥,将来收的棉花都不够本。”社员冷树正当着面说:“你们又是什么整枝,又是什么打顶心。我看你们是以试验为名,想混些工分。”她的两个伙伴听了这些话,真不想搞下去了。傅光英对她说:“搞了这块鬼地,又累人,又受气,不搞了。”周廷英连忙对她俩说:“如果半路不搞了,不更遭人耻笑吗?只要将来增了产,就不怕他们闲话了。”她虽然用了这些话鼓励她的同伴,但自己也有点沉不住气了,就跑去找党支部书记兼社主任邓克明,请求帮助。邓克明对她说:“你们要继续搞下去,不要灰心。我从社里另外调几十斤化肥支援你们。”这些天真的姑娘把化肥抬回来后,为怕社员们讲怪话,还是趁黑夜里偷偷施的。傅光英这次跟我谈起这件事还好笑地说:“那时真胆小,其实这有什么怕的,丰产了又不是我们自己的,还不是大家增加收入,怕他们讲啥!”
经过她们三个年轻姑娘的苦干,这一年,二点二亩地共收籽棉九百一十斤,比1955年这块地的产量高五倍。合作化以前在这块地上种了二十七年棉花的冷德彩老汉说:“我在这块地里种了二十多年棉花,最高一年才收三百多斤籽棉,她们一收就是九百多斤,这些棉花姑娘真有门。”
从此,棉花姑娘周廷英的名字就在全省传开了。各级妇联组织学习、讨论她的事迹。在1957年仅襄阳专区就涌现八千多个棉花姑娘。
1957年周廷英她们在另外一处,又搞了一亩棉花丰产地。实产籽棉一千零九斤。
今年她们由原来的三人增加到七人,搞了十亩丰产试验地,其中最高的一亩实产籽棉六千二百零八斤半。据周廷英的伙伴傅光英谈,她们培育这一亩棉花费尽心血。真是像抚育婴儿一样培养出来的。5月初一次寒潮来了,近50%的棉苗冻坏了。周廷英领着大家到处找苗子移栽,才保全了苗。后来又遇天旱,她们几个人为了车水抗旱,曾一连几个夜晚没有睡。6月中旬的一天,暴风雨骤然袭来。她们怕棉花被狂风吹坏,在几个男社员帮助下,冒着风雨在棉田边搭起了防风棚。为这次搭防风棚病倒了好几个姑娘,周廷英病了一个多星期。
人民和党给这位带头搞棉花姑娘运动的周廷英以很大荣誉。从1956年以来,周廷英曾先后当选为湖北省农业劳动模范,湖北省团代大会代表,全国妇女代表大会代表。全国各地群众还给她寄来大批祝贺信。最近她又出席了全国妇女建设社会主义积极分子代表会议。(附图片)
罗重璋文 苗地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