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1月6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

满眼春光又一年
葛德
又来到全世界劳动人民伟大节日的前夕了。
我们报纸称颂社会主义阵营各国劳动人民迎接十月革命四十一周年的景象是:“社会主义大家庭春色满园”。这不只是描绘了社会主义大家庭里欣欣向荣的景象,而且表达了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中的人们的欢愉心情。当大自然把冬季推到我们面前的时候,我们,生活在社会主义大家庭里的人们,却觉得到处都春色宜人,百花争艳,东风扑面,精神健爽。
是谁整个地改造了大地的气候?是共产主义者!是我们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劳动人民,还有全世界上的劳动人民,共同掀起了吹遍世界的东风,缔造了这个美丽宜人的春天!但是当我们追寻这个美好的春天的起源的时候,便不能不回顾到四十一年前,正是列宁和他的党领导的俄国人民,在四十一年前的今天,使地球上升起了第一颗人类的太阳,这是冲破黑暗云层的第一道亮光。从那以后,十月社会主义革命的光芒,已经照耀了整整四十一年。生活在暗雾中的人们,睁开了眼睛,奔向光明,同黑暗展开了胜利地搏斗,于是,东风大长了,春天到来了。今天,除过一些黑暗的角落以外,世界上已是大地皆春了。这就是为什么每逢到十月革命节,全世界人民便情不自禁地要对它作最高的歌颂的原因。
然而,我们并不是只知讴歌自己光辉的过去和现在,而是更加致力于光辉的未来。我们清楚地了解,摆在我们社会主义阵营人民面前的是:世界上的黑暗尚未驱尽;理想的共产主义人间尚未建成。这双重的光荣任务,都特别需要全世界的革命者、首先是社会主义阵营各国人民进行全面的共产主义大协作,共同地跃进再跃进。
以苏联为首的我们的阵营,正同以美帝国主义为首的反动阵营进行着和平的但是剧烈的竞赛。我们要时时地结算账目,检阅力量,促进今后更大的跃进。长自己志气,灭敌人威风。十月革命节,正是我们共同检阅自己力量的一个日子。我们说十月革命节是我们共同的节日,也是包含着这样一层意思的。
今年的账目结算得很好,结论是:“我们就要走到最前头”!这个声音,足以震碎另外一些人的心脏。下一个目标已经规划好了:站到前头去。
站到前头去,这是肯定的。这不仅有报纸上刊载过的那些“满园春色”的事实作证,也不仅有赫鲁晓夫同志宣布过的计算得很准确的数字作证,而且有我们社会主义阵营中的全体人民作证。我们深深懂得,跃进是怎样一回事,而社会主义阵营里共同大跃进,对于敌人来说,将是怎样一种可怕的力量!大跃进,恰好就是我们社会主义阵营中当前最大的特色。伟大的苏联人民,他们用国际主义的泉水,灌溉整个社会主义阵营的园地,在我们共同的耕耘中,使鲜花开得更鲜艳,使果实结得更丰硕。而美国,却像一只生着许多吸血管的大臭虫,它爬在整个资本主义世界上面,只能靠了吸食那里人民的鲜血使自己肚皮膨胀起来,这种日子还能过得长吗?
账目结过了,更大的跃进又要开始了。这样的账年年要结,而每结过一次账,我们便更上一层楼,来一个更新的飞跃。这正是马克思列宁主义思想的活跃性格,这才是解放了的劳动人民的本色!


第8版()
专栏:

振奋人心的事
想想看,这是件多么振奋人心的事!由我们工人自己演的影片“黄宝妹”,在四个月前,还在不成熟的酝酿中,今天,这部风格新颖的影片已经跟我们见面了。我们工人在拍电影这件事上的干劲,也是很足的。
我们国棉十七厂工人看到“黄宝妹”这部电影,骄傲和幸福的感情是双倍的。黄宝妹是我们厂里的,她的事迹和她本人出现在银幕上,也同时把我们国棉十七厂的跃进风貌带给观众了。
“黄宝妹”使我们又一次激动地想起今年3月13日那一场战斗。在那一次通宵苦战里,我们十七厂工人一夜间创造了五十多个奇迹,黄宝妹小组只用了四小时半时间,就消灭了细纱接头白点,光辉地实现了她们的保证。黄宝妹,这个在党培养下成长起来的细纱女工,刚刚从工会里回到原来的生产岗位上不久,就和她的小组竖起了一面红旗!电影“黄宝妹”记录了这场战斗,是非常真实的。
看了“黄宝妹”以后,我曾经转过一个念头:在整个电影里,黄宝妹这个人似乎不够突出。但是后来,另一位同志的话使我受到启发:黄宝妹这个人身上的一切,包括她的先进思想和先进事迹,都是和她的集体分不开的啊!
上海国棉十七厂 亓梦麟


第8版()
专栏:

向黄宝妹学习
以工厂生活为主题的影片,我们已经看过很多了;但是像“黄宝妹”这样的影片还是第一次看到。“黄宝妹”是一部非常真实的作品,它反映了纺织工人在跃进的巨浪中怎样苦干,巧干,而且也向我们显示出:先进人物的先进思想具体表现在哪儿。这部影片给人很亲切的感觉,看到黄宝妹小组里发生的许多事情,就像发生在我们周围一样。
看了黄宝妹和她的小组消灭白点等先进事迹,我深切地认识到,黄宝妹能一直保持着劳动模范的光荣称号,始终成为一面红旗,主要原因就是她虚心、诚恳,有不断革新的精神,有高度的共产主义觉悟。这部影片给了我巨大的精神力量和鼓舞,使我深深感到,我们纺织女工在发展国民经济中发挥了多么重大的作用!
我是一个细纱落纱工。过去我总认为一个落纱工不会有什么创举。看了“黄宝妹”以后,我的这种思想消除了。我要诚恳地向黄宝妹学习,在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解放思想开动脑筋,贡献出自己一切力量。
北京国棉三厂 段承璧


第8版()
专栏:

多拍些这种影片
“黄宝妹”除一位演员外,其它都是工人演的。不管青年、老年,也不管男工、女工,我看都演得很好。可见我们工人也能当演员。宝妹和技术员争论检修机器时掉泪了,她能这样表演真不容易,你看,她表演得那么自然,没啥束手束脚。别的同志也是老像老,少像少。张秀兰白花出得多,发脾气时像真的一样。调弄堂后,宝妹忙煞忙,她却笃笃定定坐着喝茶。后来宝妹听说她有病,在放工后到她家里弄药倒开水,她在床上偷看宝妹的镜头,表演得很逼真。我看了觉得她又可笑又可爱。
在这部电影里,我也参加拍了几个镜头。说真话,我拍戏时是很激动的。解放前,一个毛头姑娘啥人看得起,就是看电影也是不容易呀,衣服脏些,电影院就跑不进去,想不到现在能走上银幕了。像这种由工人演的、反映工人生活的影片,我觉得以后还可以多拍点。
上海国棉七厂 李素兰


第8版()
专栏:感人的事迹 难忘的记忆

平息了一场灾祸
姚绍先
一个春天的晚上,学徒工孙士先正在餐厅地下室冷冻机房检查贮存阿莫尼亚的气罐,一个不小心,碰坏了气罐上的玻璃管计算器,阿莫尼亚气马上从玻璃管内喷出来。倾刻间,整个厨房和餐厅都充满了这种气体。阿莫尼亚气还在源源不断地喷出来,当时在场的人都焦急万分,束手无策。
正在这紧急关头,一个人像阵风似地从餐厅外跑来了。他是刚刚下班。大家定睛一看,原来是苏联专家马林优连科。他正准备到餐厅来吃饭,远远地闻到了这股难闻味道,知道是阿莫尼亚出了事故,就赶忙跑了进来。可是我们又没有防毒面具,到其它单位去借吧,已经来不及了。说时迟,那时快,马林优连科顺手抓起了擦桌子的抹布,用水浸湿,一边堵自己的嘴和鼻子,一边往机器房跑去。等我们去阻挡他的时候,他已经冲进去了。一条狭窄的小道路,愈往里进,毒气愈浓,如果再往前走,就有死亡的危险。跟在马林优连科后面的一个中国同志,不得不把他拉回来。回来后,马林优连科又向我们打听是否有第二条路可通机器房,我们告诉他只有从餐厅的窗子跳到地下室的围墙内,然后再从机器房的小窗子爬进去。他听了立即就跳到漆黑的地下室围墙内。有一个电工,也连忙跟在他的后面跳了进去。他们走近机器房的小窗户,“砰”的一声把窗子打开,一股浓厚的毒气迎面涌了过来。马林优连科他们二人,从窗子里钻进去后,合着眼摸到机器房的小门旁。这里的空气已很稀薄,呼吸非常困难。摸呀,摸呀!约摸有三分钟的时间,总算找到了闸门,把它紧紧地关上后,一场即将爆发的灾祸才平息下来。
马林优连科回到餐厅外面来时,脸色已经苍白了,他身上的白衬衣几乎变成了黑衬衣,汗珠和眼泪从脸上掉到地下,也浸透了他的衣服。我们还没来得及慰问他,他倒先问我们:“中国同志受伤了没有?”当我们回答他一切都好时,在他泪汗交加的脸上露出了笑容。


第8版()
专栏:

一个电梯司机看到的
北京友谊宾馆电梯司机 王长贵
我是一个电梯司机,每天接待苏联专家和国际友人,苏联同志在各方面表现的高贵品质,给我们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在去年寒冬的一个深夜里,为了等候在外工作还没回来的苏联专家,我一直在电梯上值班。“同志,您为什么还不下班休息……。”原来这是一位工作到深夜还没休息的苏联科学专家,现在他要下楼到大院子里散散步去,可是他跟我说完了话,并没有下楼,返回房间去了。不一会,这位老专家抱来很多水果和别人送他的高级糖果给我吃,还关切的说“天不早了,你需要休息,可以让他们(指在外工作的专家)走上楼去……。”
在我们这里住的还有一位专家的爱人,她是位医生,有两个孩子在上学,她教导孩子们上下楼不要坐电梯,以节省电和延长电梯的寿命。她向来是自己来打扫房间和倒水的,夜晚,她常常把大楼里不必要的电灯轻轻地关上,见到我们搬东西时就热情的跑来协助。今年春天有一次我感冒了,她看到我有些不舒服就说:“王同志,大风……病啦,对?”。虽然,她中文说的并不通顺,意思我却全明白,不一会,这位慈祥的母亲让一位护士给我拿来了药片,告诉我:“医生还要你多喝些白水,要保体温”。她和全家在不久前,已经回国了,临分手的那天早晨,我也来看她,跟她握手、拥抱,我清楚的记得,我当时激动得流下了热泪。


第8版()
专栏:

给一位苏联水利专家
三门峡工程局 孙肖平
你头顶烈日在黄河边视察,
不戴草帽也不撑伞,
脸上的汗水揩不断,
身上的汗湿透了衣衫。
你仿佛看到清清的河水,
看到金黄的麦浪和林立的烟囱,
大约是因为太兴奋了,
你禁不住一阵阵鼻子发酸。


第8版()
专栏:

友谊花开儿子来
包头市第一医院 郭瑞
产科病房的外室,有一位苏联专家兴奋而又焦急地不时来回走动着,有时又停下来侧耳细听。突然,一阵洪亮的婴儿哭声,从临产室里传出来,接着走出来一个年青的大夫,满面笑容地向大家报告:专家夫人顺利地生下了一个男孩子!专家马上跑过去和大夫握手。在座的许多人都一拥上来向他祝贺。专家这时眼睛里闪着泪花,只是说:“谢谢大家,我太幸福了!”
别列也娃夫人今年三十八岁了,结婚已有十多年,没有生过孩子,可是她多么想要一个孩子啊!过去曾经很多诊治,但获得孩子的愿望总是没能实现。别列也娃夫妇来到我国帮助建设包钢时,听说中医对于“坐胎”很有经验和疗效,就去请教了一位大夫。经过大夫苦心诊治,别列也娃夫人果真很快地怀孕了。但不知什么原因,别列也娃夫人在孕后大约四十多天就产生了些不良的反应:子宫内出血不止。人们根据她的病史来考虑,这究竟是病呢,还是真的妊娠了呢?另一位年青的蒋大夫细心地诊治后沉着地诊断为妊娠,进行了保胎等一系列的医疗措施。经过多方面的救治,终于没让胎儿流掉。
在一个晴朗的日子里,别列也娃夫妇抱着他们的儿子出院了。专家向医生们表示了万分的感谢,说:“我们给中国人民带来苏联的友谊,可是在中国却给我们带来无比的幸福!”别列也娃夫人抱着孩子激动地说:“这是从中国给我在莫斯科的妈妈带回去的最高贵的礼物!我相信在中国共产党领导下和发扬了的中国医学是世界上最先进的。”(附图片)
〔赵志方插图〕


第8版()
专栏:

歌颂中朝友谊
郭沫若
过末辉里人来末辉里,道已入金刚。玉黍悬檐下,蒿樱笑路旁。秋酣群岳醉,日晕众云狂。烈士碑前立,鲜花当瓣香。
过温井岭群岳并吾肩,飞泉云外悬。山途三万转,温井九重天。海色来空际,晴光照大千。平生多阅历,景物叹超前。金 刚 山 道 中越过温井岭,山光逈不同。奇峰添瘦骨,红叶逊苍松。雄浑谢骄气,庄严吐秀容。宋人得我意,愿作高丽氓。
(注)宋人有诗句云:“愿生高丽国,一见金刚山”为朝鲜同志所乐道。金刚山在东海岸上,海中尚有海金刚,奇峰秀色,佳景万千,确实名不虚传。
游万物相群岳着花衣,寒霞泻玉溪。环观万物相,骈列众仙姿。鬼面崖思舞,洗头盆待题。未能上天险,烟雨望中迷。
(注)“万物相”为金刚山中之一区域,有三仙峰、独仙峰、天女峰、鬼面崖、天女洗头盆、天险台等胜迹。游时遇雨,闻登天险台须缒崖而上,作罢。
在寒霞里雨后松增翠,群峰列画屏。温汤融暖玉,皓石灿寒星。新月天心吐,晴云峰顶横。匪缘双听远,万籁实无声。
(注)旅邸附近有温泉供客浴,水甚温暖。
谢警卫战士有鸟双飞逈,星旗柱上高。师团劳警卫,战地恣游遨。友谊凝鲜血,心期扫异臊。相将策骏马,驰骋汉江?。
游三日浦三首
一晴辉三日浦,镜里二乾坤。海上金刚渺,崖头碧血熏。芙蓉卅六朵,弥勒万千尊。洞壁题诗在,蓬莱信有文。
(注)三日浦亦金刚山区域内一胜境,乃一淡水湖,与海为邻。湖中与四周多奇崖,如躲体罗汉。可遥望海金刚,但因离军事分界线过近,可望而不可及。战时,烈士多在此被美寇枪杀。一岩洞中有杨蓬莱题壁云“镜里芙蓉三十六,云过螺髻万二千(案指金刚山万二千峰),中间一片沧州石,合着同来海客眠”。杨蓬莱乃明嘉靖时朝鲜诗人。
二艳说花郎道,何处觅安详?能歌能射御,有貌有文章。忠爱持家国,柔弱胜刚强。三日殊嫌短,愿共地天长。
(注)唐时朝鲜分为三国,高句丽最强,百济次之,新罗最弱。新罗奖励花郎道,初以女姓为花郎,后以男姓为之。美貌多才,矢志忠君爱国,以此鼓舞士气。新罗得唐助,竟灭亡其强敌。花郎有名可考者为永郎、述郎、安详、南石等四人。据传说。花郎曾游此浦,原只作一日游,因风景优美,竟流连三日,故有三日浦之名。

垂钓仙亭畔,得鱼二寸长。
钓鱼非有为,与物在无伤。
望海怀英烈,临风忆永郎。
释鱼入浦水,其逝乐洋洋。告别金刚山,乘汽车遵东海而北,赴元山市,途中书所闻所见,七首。
一羁留亘三日,告别寒霞桥。海与天相接,山同日共高。白云化青鸟,红叶作笺条。寄语山灵道:再来谅匪遥。
二汪洋见大海,一片碧琉璃。圣洁和平境,时污虎伥蹄。人而不爱国,兽也竟蒙皮。白日昭昭只,英灵幸来仪。
三苍天无二色,溟涬漾微波。万岁逢村起,三时遵海过。断桥遗战迹,滞穗起农歌。到处题标语:友情永不磨。四长途劳警卫,发动一师团。车辆交通断,旌旗夹道看。同声呼万岁,举手累千番。如此真情谊,弟兄又二难。五驱车过歙谷,忽见侍中湖。湖光接海色,苍璧联青玞。土隔一衣带,水分两具区。惜哉寇在迩,美景费踌蹰。六亦有洞庭在,湖中耸君山。松青沙渚白,水厚海天宽。隔海仅寻丈,产鱼甚斑斓。行兴疗养院,劳者好盘桓。七行道日将晚,山山入雾帷。村牛息驾待,农妇戴盆归。灯光透远市,水色映余辉。又到元山站,欢呼腾万雷。
回长寿园苍苍长寿园,四望尽松山。一水塘中镜,数艘岸畔惊。钓鱼鱼不至,采蜜蜜蜂喧。只为人情暖,宵深不觉寒。
(注)长寿园在平壤郊外,代表团住宿于此。有一水库为众山环绕,可钓鱼弄舟,地甚清静。
在新义州告别
告别在今日,钦迟意满怀。
国骑千里马,人具万金财。
鸭绿江流碧,白头山颂谐。
和平统一后,同上海云台。
〔完〕


第8版()
专栏:诗情画意

种得坡田玉黍林,参天绿叶已成荫。
学兼文武追先进,公社千秋劳动音。
左海诗 叶浅予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