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1月6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国务院关于发展中药材生产问题的指示
全国解放以来,中药材生产有很大的发展,总产量逐年增加,基本上满足了广大人民的需要。但是,最近以来,在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当中,有些地区在抓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作物生产的同时,对于培植和采集中药材所必需的劳动力,还来不及给予应有的照顾,致使部分中药材生产下降。加以收购工作抓得不紧,今年上半年全国药材收购只完成了年计划的三分之一,比去年同期还下降了四分之一。这样,就使得某些中药材的供应出现了紧张的情况,如除四害用的马前子,消灭血吸虫病用的木香、槟榔、红花,防疫避瘟用的朱砂、薄荷,治疗乙型脑炎和梅毒用的麝香等都不能满足需要,有的品种距离满足需要还很远。随着爱国卫生运动全面深入地开展和人民生活进一步地改善,广大人民对于预防和治疗疾病的要求更加迫切,对于中药材的需要量大大增加。因此,各级人民委员会对于中药材的生产和供应工作,必须引起足够的重视,必须充分发动和依靠群众力量,发展中药材生产,改进收购工作,作到充分生产,充分供应,以便迅速地改变中药材供不应求的状况。
为了作好发展中药材生产的工作,现作如下指示:
一、实行就地生产、就地供应的方针,是发展中药材生产解决中药材供应问题的根本办法。
几年以来,中药材生产很不稳定,一方面是由于中药材多属于野生植物,既容易遭受自然灾害,又不能列入农业社的生产规划,因而生产没有保证;另一方面,现在中药材生产地区过于集中,所以往往一地歉收就影响全国的供应。实行就地生产、就地供应的办法,就可以使药源建筑在可靠的基础上,并且可以改善经营管理,降低运输和保管费用,减少商品损耗。
实行就地生产、就地供应的方针,必须打破“地道药材”不能易地引种和非“地道药材”不处方、不经营的迷信思想。最近几年以来,各地在引种外区品种方面已经有不少成功的事实。如山西引种的人参,四川、湖北、河北、安徽等省引种的生地,都已经试种成功。湖北省今年引种的生地,就已经能够满足本省的需要。这些经验都是值得认真推广的。对于这部分引种的药材,各地应当对其质量,进行鉴定,凡是有医疗价值的药材,都要使用。为了保证疗效,还应当请当地医生研究,在处方时,根据药材的性能和质量,对其分量多寡,斟酌使用。至于“地道药材”在易地引种的时候,由于各地土壤、气候和群众对药材的种植、加工技术等条件不同,需要有一定的试验阶段,才能使引种的药材具有比较好的医疗效果,而且经过试验以后,也还可能有一些地区对于某些药材品种仍然不能引种。因此,原有的“地道药材”生产基地必须担负国内地区之间的调剂任务,同时,它还要供应出口的需要,所以实行这种就地生产、就地供应的方针,决不是要削弱“地道药材”的生产,而是必须加以保护和有计划地发展。
为了实现上述方针,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委员会必须在短期内作出发展本地区中药材生产的具体规划。各地在引种外区品种的时候,由于土壤、气候对中药材的品质有影响,必须经过试验以后,再逐步推广,并且争取很快地达到自给。为了保证规划的实现,应当在全国各地召集一些中药材生产和加工的现场会议,这项工作,由国务院第五办公室商同有关部门具体安排。在实行就地生产、就地供应的方针以后,中药材的产销情况将会发生很大变化。中央各有关部门和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委员会必须加强对中药材产销的综合平衡工作。
二、积极地有步骤地变野生动、植物药材为家养家种,是发展中药材生产和解决中药材供应问题的另一项带有根本性的措施。
中药材有80%以上是野生动、植物。如常用的四百八十七种植物药材中,就有野生药材三百九十二种。在没有纳入具体规划的时候,各地的野生药材生产就不易稳定,采集和捕捉的工作也不易得到保证。而且在封山育林、水土保持、开垦荒地、精耕细作、取消地界、消灭病虫害等运动中,如果不将野生药材的生产和采集也纳入规划,当会发生一定的影响。因此,为了满足人民的医疗需要,必须保护和发展有医疗价值的野生动、植物药材,并且根据可能条件逐步地变野生为家养家种。只有家养家种,才能够有计划地进行生产,才能够采用科学的饲养和管理方法增加生产、提高质量和降低成本。几年以来,各地在试养试种野生动、植物药材方面已经取得了不少成就。如四川、贵州、吉林等十一个省试种的野生药材已达一百五十余种;河南、山东、广东、辽宁、浙江、湖北等省试养的全蝎、白花蛇、蛤蟆、土元、獐子等也已成功。事实证明,变野生为家养家种是完全可能的。
变野生药材为家养家种,应当主要依靠公社来进行。要提倡“社社试养,社社试种”,发动大家都来试养试种。各地植物栽培场和中药材经营部门,应当在当地党委的统一领导下,对于公社的家养家种工作给予协助;同时,对于一部分重要的品种,也应当自行建场试养试种。这项工作,应当首先在原产区进行饲养和栽培,待取得经验以后,再行推广。在试养试种和推广中,有些单位如果资金困难,必要的时候,可以采用商业部门预付货款或者采取其他适当的办法加以扶助。
由于野生药材变家养家种要有一个过程,而且也不可能将所有的野生动、植物药材完全变为家养家种,所以各地在加强家养家种工作的同时,还必须注意野生药材的保护和采集工作。否则,必然会给今后的供应工作带来很大的困难。为此,各地对于采药和封山育林、水土保持等项工作,应当统筹安排,对于采药所需要的劳动力也应作妥善的解决,以便使采药与农副业生产密切结合起来。
三、在安排中药材生产的同时,各级人民委员会还必须加强对中药材经营工作的领导。
中药材的经营工作很复杂,联系面很广,同时也关系到整理、继承、发扬祖国医药文化遗产的问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委员会应当认真加强对中药材经营工作的领导,使中药材的经营工作能够适应人民健康的需要。
中药材经营机构,国务院在1957年已经决定交由卫生部门统一领导。根据一年来的经验,中药材经营机构交由卫生部门统一领导,不仅密切了医药结合,而且在当前大跃进的新形势下也便于人民公社医药卫生工作的统筹安排;同时,对于取缔伪劣药品,提高药品质量,保证人民健康也有重大意义。因此,中药材的经营机构仍应由卫生部门领导。
目前,各地在全面安排钢铁生产和秋收、秋藏、秋耕、秋种以及农产品收购、调运等项工作的时候,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委员会应当把中药材的收购和调运工作作为全面安排的项目之一,以便完成中药材的收购和调运任务,保证中药材的及时供应,满足人民的医疗需要。
国务院 1958年10月31日


第7版()
专栏:社论

发展中药材生产的锁钥
今天,国务院发布了“关于发展中药材生产问题的指示”。在这个指示中指出:中药材的生产要实行就地生产就地供应,积极地有步骤地变野生动、植物药材为家养家种。这是发展中药材生产和解决中药材供应问题的基本方针,也是逐步满足人民医疗需要的根本办法。
中药材是除四害、讲卫生、消灭疾病的重要物质力量,它对于增强人民体质,提高劳动生产率,加快国家的社会主义建设有重大的意义。中药是中医用于治疗疾病的必需武器,中药和中医是一个不可分割的整体。几千年来,我国广大人民依靠它治疗疾病,它对于我国民族的生存和发展有巨大的作用。自从1954年党中央发出改进中医工作的指示,坚决纠正过去卫生部门不适当的限制、排挤和歧视中医的错误以后,卫生部门对于中医问题有了根本的转变,中药的生产也有了显著的改善。从1955年起,许多省份和有关业务部门对于药材的生产作了具体的安排,有些省份将某些药材品种纳入国民经济计划,有的地方拨出了土地,建立了药用动物饲养场、药物植物种植场、苗圃,有的地方新发现了不少药源等,中药材的产量有了很大增加,1957年比1953年中药材收购总值增加642%,供应增加639%。但是,最近以来,由于工农业生产的飞跃发展,人民生活的逐步改善,以及爱国卫生运动的开展,人民对于中药材的需要量增加,加之有些地区在抓主要农作物生产中没有同时抓中药材的生产等原因,目前某些中药材的生产和收购反而有所下降。这种情况是必须改变的。否则,就会直接影响疾病的治疗,影响人民的健康和国家的建设。
发展中药材生产的关键,是实行中药材就地生产就地供应,有步骤地将野生动植物药材变为家养家种。这样做的好处,是可以人为地将自生自灭的野生动植物有计划地进行生产,使中药材的产量建筑在比较稳定、可靠的基础上,不至于因为野生植物药材遭受自然灾害,致使采集药用植物、捕捉药用动物没有保证,或因一地歉收而影响全国药材的供应。要做到就地生产就地供应,把野生动、植物药材变为家养家种,必须破除对“地道药材”的迷信。认为“地道药材”只能产于某一地区,而且质量一定好,这个观念在人们头脑里已根深蒂固,沿习已久。有些中药材经营部门非“地道药材”不经营,有些医生处方指名要“地道药材”,人们更不敢把“地道药材”在本地引种。事实证明这是错误的。某些所谓“地道药材”是完全可以引种的。例如人们一向认为怀生地、东人参最好,生地只能产于豫北少数几个县,人参只能产于东北。但是事实上,湖北省光化县1957年引种生地十七亩,每亩高产二千斤,质量不亚于怀生地;山西省新绛县1957年由东北引种人参,今年已在五年参苗中收参籽二十斤。不仅我国甲地植物药材可以在乙地引种,而且野生动、植物药材也可以变家养家种。河南、山东、广东等地试养全蝎、白花蛇、蛤蟆、海马、獐子等都已成功。这些事实有力的说明“地道药材”不能引种,引种了质量一定不好是没有根据的。强调“地道药材”,只会限制药材生产的发展,影响药材的供应,这对于人民健康和国家建设是不利的。因此,必须打破“地道药材”的迷信思想,应当从中药经营、中医和中药材生产三个方面着手,彻底克服非“地道药材”不经营、不处方、不敢生产的思想,大力种植原来非本地生产的药材,开展野生动植物药材家养家种,提高中药材产量。
实行就地生产就地供应的方针,是否可以忽视“地道药材”的生产呢?当然不能!因为“地道药材”产地是我国药材生产的基地,不仅生产的药材质量好,而且群众有丰富的生产经验。还要看到,各地引种“地道药材”是有一个试种过程的,试种以后,有些地区可能不适于某种药材的生长,这些地区需要的一部分药材仍然要由其他地区来供应;出口和大城市、工矿区需要的药材,有许多也要由原来的生产基地来供应。所以,即使实行就地生产就地供应的方针以后,地区之间的调剂仍然是少不了的,原产区仍然要有计划地发展“地道药材”的生产,绝不应当因此影响“地道药材”的生产和供应。同样,变野生动植物药材为家养家种以后,也不能忽视野生药材的保护和采集工作。
过去一段时间,由于农业生产的大跃进,有些地区和有些农业社的领导力量都忙于粮食、棉花、油料等主要农作物的生产,对于中药材生产有所忽略。这种现象是可以理解的,但是,这种情况必须改变。要知道,中药材的生产,不仅对增强人民体质,保障工农业生产有重大政治意义,而且对于发展人民公社多种经营,增加收入,改善农民生活方面也有极大的作用。某些地区尤其是山地和少数民族地区,中药材生产是农民农副业收入的重要来源之一,如山西省平顺县西桥沟乡1956年仅党参、大黄、青壳等药材的收入,每人平均达六十四元,全乡农作物收入仅占药材收入的11.2%。平顺县只是山区产药材的一般县份,在西南、中南、华东、东北主要产药材的县份,农民采集种植药材的收入比平顺县还要多。由此可见,即使从经济意义来说,中药材生产也是不容忽视的。各地人民公社在工农业并举,大搞钢铁生产,大力发展农业生产的同时,也要抓中药材生产,要“社社试养,社社试种”动、植物药材。各地对于封山育林、水土保持、采集和种植药材要统筹安排;在规划劳动力的时候,对于采药所需要的劳动力也应当规划在内,使中药材生产与农业生产密切结合起来。
中药材的生产和经营是有关整理、继承、发扬祖国医药遗产的重大问题,它影响广大群众的健康和收入,涉及地区之间、城乡之间以及许多部门之间的关系。因此,在实行中药材就地生产就地供应,把野生药材变为家养家种这一方针的时候,要求地区之间、部门之间发扬“人人为我,我为人人”的高尚共产主义精神,主动密切联系,沟通情况,各方协作,互相支援。我们相信,坚决贯彻执行国务院发展中药材生产的明确方针的结果,中药材的生产一定会有一个大的跃进。


第7版()
专栏:

广泛合作探索科学秘密
中苏友谊遍布科学领域
新华社5日讯 今年中苏两国通过多种方式实行了极其广泛的科学合作。中国的科学技术事业在自力更生的基础上,得到了苏联的卓有成效的援助。
今年中苏合作的范围,遍及自然科学技术和哲学社会科学的各个领域,包括自然资源的研究;工农业生产中的重大科学技术问题,如冶金、煤和石油的综合利用、电力设备和电力系统、大型、精密机械仪器的设计制造、化学工业新技术、高浓度磷肥、改进农业技术等问题的研究;水利技术和水利土壤改良;运输装备新技术和综合发展运输的研究;无线电电子学中的新技术;若干主要疾病的防治和新药物的研究;各种计量基准的建立和研究;自然科学中若干重要理论、实验技术和空白薄弱学科的建立和发展;以及哲学史和现代哲学问题、经济学、历史学、语言学和文学、国际工人运动的研究等许多方面。合作研究的主要项目达一百数十项。
在合作过程中,苏联提供了精湛的技术经验,送给我们先进的科学技术资料和器材。苏联真诚无私的兄弟般的帮助在发展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中起了重大的作用。
我国工人和科学技术工作者在兴建我国第一座实验性原子反应堆和回旋加速器的工作中,得到了苏联供给的世界上最先进的设计资料和设备,以及苏联优秀专家的具体帮助。
今年苏联在研究和平利用热核反应方面找出了一个新的、极有希望的途径——奥格拉装置。苏联为了表示对中国的友谊,特地把这项足以振奋全人类的科学新成就首先在中国宣布,并且特地派专家到中国来作这一方面的学术报告。这种友好的行为在国际科学合作中是罕见的。
我国计算技术科学的迅速成长,也是同苏联的合作和援助分不开的。中国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在今年“八一”制成的我国第一架快速通用数字电子计算机,就是参考了苏联供给的技术资料制成的。苏联科学院正在为我国培养研究制造电子计算机的青年专家。在我国建立计算技术研究所的过程中,苏联科学院计算技术研究所毫无保留地向我们介绍了他们的研究成果,又赠送了许多箱器材。苏联谢尔巴可夫、斯梅格列夫斯基两位专家来我国计算技术研究所帮助工作时,又带来了大批制造电子计算机的器材和资料,作为礼品赠送。
对黑龙江的综合考察是中苏科学合作的重大项目之一。从今年4月下旬起,中苏科学家一百七十余人,在黑龙江及其主要支流、大小兴安岭、伯力、海参崴一带进行了大规模的科学考察。考察结果确定了在这个区域内的防洪、发电、航运、农业、林业、渔业、地质等方面的重要资料。根据考察队提出的初步数据,黑龙江水电站第一期工程的装机容量即可达二百万瓩以上。中苏地质学家们在中方黑龙江沿岸地区发现了铁、铅、钼和萤石的埋藏,并根据河谷沉积物重砂取样的试验结果,确定含有金、锡、铜等矿物。
在工业技术方面,苏联提供的资料发挥了重要作用。根据苏联供给的基本建设设计资料,我们已经设计和正在设计许多项工业企业和大小工程。根据苏联供给的制造图纸和生产工艺、产品配方等资料,我们已经试制成功和正在试制大批重要新产品,包括钢材、机械设备、仪表工具、油漆等等。我国第一台电视设备的制成,也得到了苏联的技术援助。
中苏两国专家互相访问考察和参加学术会议,对于交流两国科学技术经验、发展我国科学事业也起了良好的作用。中国专家赴苏考察,都有很大收获,他们全面而系统地了解了苏联有关科学技术水平和发展道路,学得了许多新的知识,有助于解决我国科学技术上的重大问题。例如在地质勘探、寻找石油等工作中,都采用过中国专家在苏联学得的新方法,取得了很大成效。中国专家应邀参加了苏联的肥料等会议以后,进一步明确了发展氮肥和磷肥等化学肥料和细菌肥料的方向以及对氨水、泥炭、石炭的利用;对开辟城市污水肥源和抗生素的利用很有启示作用。根据中苏两国共同进行和苏联帮助中国进行重大科学技术研究的协定,苏联派来许多专家直接帮助我国科学技术工作,也作出了很大的贡献。例如鲍达柯夫专家协助我们解决了黄河、沱河两大桥的设计,并指导了公路勘测、桥涵观测等工作。
两国相应的科学技术机构直接连系的建立,更加促进了两国科学技术经验和情况的迅速交流,如苏联乌克兰纸浆造纸研究院把研究总结直接送给中国有关研究机构;中国皮肤性病研究所送给苏联有关医药研究机构医治指甲菌病的膏药、独角莲膏等。双方都认为这是一种十分迅速、方便、有效的合作方式。


第7版()
专栏:

女子日间六百公尺集体联合跳伞
我国运动员打破世界纪录
上海自行车运动员王成林百公里成绩达到世界水平
本报讯 我国优秀女跳伞运动员李淑花、崔秀英、李淑惠,5日上午在北京良乡机场举行的一次跳伞表演中,打破了女子日间六百公尺集体联合跳伞的世界纪录。她们的距靶中心点分别是三点三七公尺、十五点九五公尺、十七点八六公尺,平均距靶中心点十二点三九公尺。这项世界纪录原是苏联女运动员1955年创造的,成绩是距靶中心二十一公尺。
这次跳伞表演是中国人民航空俱乐部为欢迎苏联支援陆海空军志愿协会主席别洛夫上将而举行的。别洛夫上将目睹我国跳伞运动员的优异成绩,十分高兴。他和李淑花等握手,祝贺她们的成就,并赠给她们每人一枚纪念章。
本报讯 上海市自行车运动员4日举行了男子一百公里公路自行车比赛,优秀运动员王成林以二小时十八分五十九秒四的优异成绩获得冠军。王成林的成绩超过了意大利人班尼德蒂在1942年创造的二小时二十分四十四秒八的成绩,仅次于北京市自行车选手李郁棣在10月20日创造的二小时十二分十八秒九的成绩。据了解,这次王成林所创造的成绩是这个项目世界上第二个最好的成绩。
王成林是上海市的清洁工人,他的职业——踏粪车和他的业余爱好有着密切的联系,他目前保持着上海市五千公尺和一万公尺自行车的上海市纪录。


第7版()
专栏:

将军的记忆
新华社记者 袁木 于民生
毛主席握着一位少将的手,看着他那结实的身体,看着他那健康的笑脸,久久地打量着他,仿佛记起了什么往事似的。
“你是——”毛主席慢慢地说着这两个字。
“我叫游好扬!”少将激动地回答。
“啊!游好扬,游好扬!认识,认识!”
毛主席是那样地高兴,满脸笑容地看着游好扬,把游好扬的手握得更紧了!
在10月29日毛主席接见志愿军代表团的时候,游好扬少将的心在不停地剧烈跳动,他的脸上泛起了一阵又一阵的红光。他有多少话语要告诉毛主席啊!
紧紧地握着毛主席的手,游好扬感到无比的温暖,看到毛主席的身体比过去更加健康,游好扬感到无比的幸福!游好扬尤其不能忘怀的是,虽然他离开了毛主席身边已有二十多年,毛主席还能认识他。
那是1935年冬天的事情,党中央和毛主席率领的红一方面军的一、三军团,走过了雪山草地,进入了陕西,准备同陕北红军会师。途经陕、甘交界的太白镇、王家角一带,突然和胡宗南匪军打上了。当时在毛主席身边担任党中央政治局警卫排排长的游好扬,在夺取敌人一个山头阵地的战斗中,一颗枪弹穿过了游好扬的脖子,他和几个重伤员一起,暂时转移到比较安全的山腰的散兵坑里。这时,战斗还在继续进行,毛主席和周恩来同志等冒着枪声来到了战场。当他们走到游好扬和其他伤员面前时,立刻停了下来,像慈母般地察看着他们的伤口,询问着他们是怎样受伤的。毛主席和周恩来同志体贴入微的谈话,使游好扬和其他伤员得到很大的安慰,他们都骤然感到伤口的剧疼减轻了。
毛主席取出带在身边的那只军用水壶,倒了一杯水,俯身送到游好扬嘴边,笑着对游好扬说:“喝吧,小鬼,喝了会舒服些的。”这时,毛主席又和周恩来同志等一起,去拾了一些敌人的破大衣和破被子,把担架铺得厚厚的。毛主席轻轻把游好扬扶上担架,给他盖上大衣,把那双赤脚裹进大衣里,然后关照担架队员们:“他的伤口很重,要多照顾他。雪深路滑,下山的时候,要走慢一些!”毛主席一面亲手折下一些树枝,把担架伪装起来,一面再三嘱咐担架队员们注意防空,小心敌人的飞机。毛主席和周恩来同志一直招着手,目送担架到山下。
四个月以后,游好扬伤愈出院已是万物复生的春天了。当游好扬怀着无限感激的心情重见毛主席的时候,毛主席又是那样的关怀他,问他伤口医治的情形。游好扬告诉毛主席,伤口很快就治好了,只是两只脚因为冻得太厉害医治了很久才好。毛主席十分恳切地叮嘱游好扬,应该好好保护脚,因为今年冻坏了不注意保护,明年仍旧会冻坏,年复一年,成为习惯性的复发症就麻烦了。毛主席还告诉游好扬,脚冻得太厉害的时候,不要用热水洗,那样会越洗越坏。
事情过了二十多年,当年的警卫排长游好扬,今天已经肩负着指挥万人大军的重担。在那长征的道路上,在抗日战争的艰苦年代里,在解放战争中和朝鲜战场上,在那些同各种各样的敌人作殊死斗争的日子里,每当游好扬回想起毛主席对他的关怀和教导,他浑身就充满了不可战胜的力量。今天,当游好扬再次会见我们的伟大领袖的时候,他简直没有办法表达出自己的复杂感情。对党和毛主席的关怀报答不尽的心情,伴随着许多往事,涌上了他的心头。
1930年,在江西中央苏区——游好扬的家乡,是党和毛主席的指引,把一个贫农的儿子、十五岁的放牛娃娃,领上了革命的道路。游好扬同他的大哥和二哥一起,怀着“跟毛主席当兵去”的意愿,参加了红军。长征期间,留在家乡担任村苏维埃主席的游好扬的大哥,不久就被千方百计企图扑灭革命星火的国民党反动派捉去枪杀了。游好扬的二哥同他一起在长征的道路上走过了雪山草地以后,也为革命而光荣地牺牲了。面临着那些艰苦岁月里的严峻考验,在我们的党和敬爱的毛主席的亲切关怀和教导下,年青的革命战士游好扬度过了许多困难的关头,坚定了革命的意志。
1937年抗日战争开始以后,游好扬离开了毛主席的身边。他接受党分配给他的新任务,离开党中央政治局警卫排,先后担任八路军三五八旅的连长、营长和团长的职务。他再一次会见毛主席已经是十年以后的事情。在这十年的战斗生活中,每当游好扬遇到困难的时候,他就想起了毛主席当年扶他上担架的情景,想起了毛主席那种平易近人的光辉形象。这种幸福的回忆,曾经不止一次地成为鼓舞他前进的力量。
游好扬第三次见到毛主席的时候,中国人民解放战争正处在一个重要的历史时刻。那时,毛主席正在领导全国人民进行保卫延安和解放全中国的伟大事业。游好扬同他的许多战友担心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安全,曾经多次向上级建议,希望党中央和毛主席尽快地离开延安和陕北。游好扬焦急地说:“毛主席啊,只要您老人家过了黄河,我们就放心了。您到了黄河的对岸,一样地也可以指挥我们作战呀!”但是,党中央和毛主席为了稳定陕北的战局和鼓舞人民的斗争信心,却一直坚持在陕北,奠定了解放战争最后胜利的大局。毛主席对革命的那种坚如磐石的胜利信心,他那永远和人民同甘苦共患难的伟大光辉形象,不仅在当年曾经有力地鼓舞游好扬的斗争勇气,并且是永远地引导他战斗前进的巨大力量。
又是十多年过去了,游好扬和他的战友们从朝鲜凯旋归来,又回到了毛主席的身边。游好扬怎么也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他想起了中国人民志愿军怎样高举着毛主席军事思想的红旗在朝鲜战场上戳穿了美国纸老虎,取得了辉煌的胜利,想起了志愿军怎样根据毛主席要热爱朝鲜的一山、一水、一草、一木的指示,在同朝鲜人民并肩作战中建立了不朽的战斗友谊;……这一切都使得游好扬深深地感到,正是毛主席的伟大思想,在中国人民抗美援朝运动中发出了无限的光辉和伟大力量。
在幸福的会见以后的这几个夜晚,游好扬激动地重温了毛主席的许多教导。他无比深刻地体会到,作为毛泽东时代的一个人民战士,是何等的光荣!但是,游好扬想得更多的是,他,一个经过党和毛主席长期培养而走上革命道路的放牛娃,对党、对祖国、对人民的贡献,又是多么的微小!这时,游好扬是既兴奋而又不安,怎么样才能报答党和毛主席的无比关怀呢?他下定决心,今后要在建设祖国和保卫祖国的伟大事业中,作出更大的贡献。


第7版()
专栏:

谁说山西不长参
人参和鹿茸都是名贵药材。人们在传统上却把人参的种植和鹿的饲养看得很神秘,说:“人参是关东宝,长在深山活不了”。又说:“梅花鹿要吃灵芝草,晋南土硬山小,鹿不服水土,也没草料”。在大跃进中,山西省绛县药材公司大胆地试种人参、试养鹿,并已获得成功。
经过一年试种、试养,目前在大金山等地已植参五万零一百三十株,基本上全苗,参体长四至五寸,生长情况比东北也不差。由吉林省双阳县购买的二十只纯种梅花鹿,今年已新育三只小鹿,由于水草饲料足,饲养管理得好,三季度锯茸四副,从颜色质量来看,都达到和超过关外水平。
试种参、试养鹿的成功,给他们极大的鼓励。现在他们正朝着更高的目标努力,他们的行动口号是:
参茸川广上中条,
四大怀货把家搬;
今年采购不出县,
明年争取供晋南。
采刨药材大进军,
荒山变成药材山;
种药育林大协作,
百味野药入田园。
收购药材增四倍,
群众收入百万元;
医药结合超登封,
人强马壮闹生产。(附图片)
英韬插图


第7版()
专栏:

沅江枳壳丰收
今年湖南省沅江枳壳获得丰收。下树的鲜枳壳一百多万斤,可加工干货两千五百担,比去年增产13%,产品质量也有很大提高。
沅江枳壳丰收,主要是加强了枳树培植工作,如首建乡南竹农业社的一千多株枳树,都经过培土、追肥、修剪整枝、防治病虫等。
湖南省卫生厅在该县召开了全省枳壳收购现场会议,专门研究和布置了枳壳的收购和加工工作。将过去集中加工改为分散到产区农业社加工,减少了加工损失。


第7版()
专栏:

光化县药材种植面积增七倍
湖北省光化县是以粮棉生产为主的县份,历来在药材方面只出产全虫、土元、半夏等几种野生药材,家生药材从没有人培植过。
1957年光化县开始试种药材,一年内共栽培了生地、红花、白芷、二丑、白豆、麦冬、白术、菊花、山药、牛夕、杜仲等十二种植物药材,占耕地面积一百五十亩,今年年初药材的种植面积已增至一千二百三十一亩,药材单位面积达到一般水平,质量也达到了“道地”货标准。
开始引种时,该县先采取示范性的试种。经过一个生产期后,全县试种的十七亩生地,产量竟达四万多斤,亩产平均超过两千斤,收入三万元。这一事实对农民启发很大,它说明光化县的土质、气候和自然条件完全适合药材生产,产量和质量不低于过去主要产区。
实践证明:只要坚决依靠党政领导,走群众路线,破除迷信,棉粮产区同样能发展药材生产。


第7版()
专栏:

云南发现砂仁和马前子
云南省药材公司工作组在该省文山僮族自治州发现大量野生“砂仁”、马前子、黄连等药材。在麻栗坡县的天保等地山沟中,绵延五十华里的大片“砂仁”,生长良好。据估计全县最少也有四万多株。当地农民已具有人工栽培经验,该县豆豉店农民杨在福于1953年从农民王世清家移栽一株“砂仁”,现在已发展到三千多株,每株结“砂仁”七至十五粒。麻栗坡县还发现大量的马前子。


第7版()
专栏:

动物药材有些什么用途
张颖才
中药材来源于植物、动物、矿物很多方面,而动物药材占着很大的比重。汉代“神农本草经”记载药物三百六十五种,其中动物药材就有六十五种。明朝李时珍“本草纲目”和清朝赵学敏的“本草拾遗”收载的动物药材增至五百六十六种。动物做药材的范围很广,有的用骨,有的用皮,有的用血,有的用角,有的用分泌物或副产物,有的全身都是药。
我国的动物药材,来自四面八方。生在野山中的虎、麝、鹿,生活在水中的龟、鳖、蚌、蛤,能飞捕食的蝙蝠,地上爬的穿山甲,白花蛇,藏在土墙石缝中的蝎子、土鳖虫,昆虫中的蜘蛛、斑蟊,栖居树上的蝉,河边草地的青蛙,以及热带的犀牛和寒带的羚羊等等。动物药材用途很广,现简略说它几种。
麝香:有通窍、辟秽、搜风、驱邪的作用,近代证明它还是杀菌、解毒、兴奋神经、通经窜络的药品,治疗乙型脑炎和大脑炎等许多严重疾病也有相当成效。据不完全统计,用麝香配制的中成药,计有一百一十六种之多。麝香是雄麝腹脐后所生的毛囊中分泌的一种奇香液体,产量很小,因此在猎取时,应有计划的予以保护和进行人工饲养。
虎骨:无论水煎、酒浸或熬胶,都有追风治疗痿痹的作用,为健骨、风寒湿痹、筋骨疼痛的特效药,凡是治疗手足麻木,行步艰难,腰痛腿疼的疾病,都不能离开虎骨。需用虎骨作原料的中成药,用量很大,如治疗风湿病的虎骨药酒,在国内外均受欢迎。虎生长缓慢,繁殖力小,目前生产还赶不上需要。
熊:熊油、熊胆、熊掌等,都有医疗价值,特别是“熊胆”,用途最大,是去翳明目,杀虫治疳,镇痉兴奋,补偿胆汁不足的药材。李时珍本草纲目论熊胆曰“退热清心,平肝明目,去翳杀蛲虫”。在夏季,广大人民预防中暑霍乱最喜欢服用“万应锭”,里边就有熊胆的成分。
蛤蟆:最常见的一种动物,在东北产的用腹内的油,药名为蛤蟆油,是治疗神经衰弱的滋补药材。在华东华北一带所产的,用眉棱分泌的白浆汁、药名叫蟾酥,是治疗外科疾病的主要药品,止痛消炎的效用显著,近代临床证明还能治疗心脏衰弱症,在治疗咽喉病的特效药“六神丸”中,就有蟾酥成分。
以上两种药材,在医疗事业上需要量很大,生产较容易,要大力发展。
蝎子:药名叫全蝎,也叫全虫,有很大的医疗效用,李时珍说可治“小儿惊痫风搐,大人痎疟耳聋、疝气、诸风疮、女人带下阴脱”。近代发明是治疗麻疯,大骨节病等的有效药,凡是治疗惊癎风邪等病的成药,大部需用蝎子配制,目前用蝎子制造的成药,计有三十六种,现因野生产量不足,部分地区在研究人工饲养。
蕲蛇:又名白花蛇,产在南方一带深山中,主要用途是通治诸风,如大人中风,神经麻痹,口眼歪斜,半身不遂,骨节疼痛,以及麻木不仁等疾病,在配制中成药“回生再造丸”,“大活络丹”及各种治疗风湿药酒中,都是不可少的药品。
其他动物药材的医疗作用也很大,比如治疗感寒解表用的蝉蜕,软化坚结的鳖甲,解热通经络的蚯蚓,温热滋补药鹿茸,鹿肾,海狗肾,滋阴益血的龟板,利肺定喘的蛤蚧,生肌明目的珍珠,镇静安神的玳瑁,惊痫风湿药蜈蚣,姜蚕等。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