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1月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山东农业生产的落后局面是怎样改变的
中共山东省委书记 谭启龙
和全国各兄弟省区一样,山东今年农业生产获得了空前未有的大跃进。粮食总产量预计可达八百亿斤左右,比去年翻二点三番;棉花总产量可达一千二百万担,比去年翻两番以上;油料、烤烟、大麻、果品等也都获得空前丰收。这在山东农业生产的历史上是一个惊人的奇迹和伟大的胜利。
这个胜利,使山东整个农村经济面貌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历年来干部和群众最大的压力——粮食问题,今年基本上解决了。这就使我们在农业生产战线上,开始由被动转向主动。
这个胜利,打开了人们的眼界,使大家开始比较准确地摸到了农业增产的底,大大解放了思想。什么“山东特殊论”、“人多地少,北方旱田,杂粮低产”的“条件论”、“落后论”、“农业增产有限论”等陈词滥调彻底破产了。它为今后农业生产的更大跃进打下了良好基础。
这个胜利,对全省人民是个极大的鼓舞。它使社会主义在农村中的阵地更加巩固,更加促进了人们思想觉悟的提高和生产关系的进一步改变,大大增强了干部、群众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的信心。
取得这个胜利并不是一帆风顺的,更不是偶然的。
农业生产的空前大丰收,首先是党中央和毛泽东同志关于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在山东的胜利,是山东的党组织坚决贯彻以反对地方主义为中心的整风运动的胜利。
重新配置革命力量 开展两条道路斗争
几年来,在山东党内,一直存在着两条道路和两条路线的斗争。在省委本身,地方主义分子和右派分子王卓如(省委常委、副省长)、袁子扬(省委委员、副省长)等结合在一起,他们以地方主义、宗派主义、分散主义为表现形式,实质上是搞资本主义。他们一贯顽强的、系统的反对党中央的正确方针路线,反对省委的统一领导。在农业生产和农村工作上,他们是凶恶的促退派。早在1956年秋季,他们就抓住生产高潮中的某些缺点,打起反“冒进”的旗子,向省委大肆进攻。说省委“想早跑到社会主义”,“犯了大错误”,“非检讨不可”。去年秋季制定农业生产规划时,他们仍然以右倾机会主义的观点,反对省委提出的跃进计划,强调这样那样的困难,引经据典,硬说农业生产每年只能增长百分之几,至多百分之十几,讽刺省委是“异想天开,浑身发烧,糊糊涂涂”。而当他们的右倾观点被初步批判之后,到去年冬季,另一部分人,则又以“左”的面目出现,向省委展开了恶毒的攻击。他们说:1956年秋季以前省委是“左倾冒进”,秋季以后是“右倾机会主义”。他们公开反对毛泽东同志关于正确处理人民内部矛盾的指示,强调阶级斗争与敌我矛盾,否认人民内部矛盾是主要的,甚至狂妄的说:如果毛主席了解下边情况,可能不是“夏季形势”,而是要来个“春季形势”了。他们这些攻击,无论是来自右的方面,或者来自“左”的方面,基本目的都是企图制造混乱,把省委“攻垮”。在党内斗争方面,地方主义、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一直怀疑和反对省委遵照中央指示所进行的肃清向明错误影响的斗争;反对对某些长期隐藏在党内的阶级异己分子和重大反革命嫌疑分子的审查和斗争,甚至公开包庇,说他们是“老干部”,“不会有问题”。在党政关系上,他们强调不要党领导的政权独立,强调和省委划分权限。右派分子王卓如、袁子扬等人更公开以“专家”自居,说省委是外行,不懂财经业务,“不当家不知柴米贵”。他们组织宗派小集团、私立仓库、造两本账,对省委明顶暗抗。总之,事情的发展,越来越突出明显地形成了这样一种情况:就是地方主义、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和以王卓如、袁子扬为首的反党右派分子结合在一起,并与省、地、县各级干部中气味投合的人互相呼应,和省委背道而驰。因此党中央和省委的指示在省人委和很多地区不能真正执行。显然,这是造成近年来山东落后局面的根本原因。这个问题不解决,要取得各项工作的大跃进,那只能是梦想。
基于这种情况,一年多来,我们根据中央指示,始终坚决地贯彻了以整风为统帅,采取“以虚带实”和“就实论虚”的方法,坚决与地方主义、右倾机会主义分子,以及党内外一切右派分子展开了反复的、尖锐的斗争。
首先在1956年秋季全省第一次党代表大会上,省委即坚持党的原则,与反“冒进”、反省委的妖风进行了斗争。但是由于当时的条件不成熟,省委根据中央指示采取了团结的方针,强调调动一切积极因素为建设社会主义服务,对他们的错误只进行了适当批评。其目的是为了教育他们,等待他们觉悟。可是,他们完全辜负了党对他们的期望,会后不仅不检查自己的错误,反而认为这是省委软弱的表现,因而更加趾高气扬起来,在工作中,以右倾机会主义的观点,到处吹毛求疵,散布消极空气,或明或暗地进行反省委的活动。于是,在去年11月召开的全省社会主义建设农业积极分子大会上,一场激烈的辩论开始了。在会议上,省委摆出了跃进的计划,和以水、肥、土为中心的增产关键,同时提出:“靠天吃饭,还是改造自然?”“是爬行,还是跃进?”“是生产到了顶,还是增产无止境?”“灾荒是阻力,还是动力?”“农业大有前途,还是没有前途?”“是做自然的主人,还是做自然的奴隶?”针对这六大分歧,放了一把火,组织大家展开了大鸣大放大争大辩。这一仗打的很好,许多劳动模范拿出了生动事实,从各方面驳倒和击溃了保守派、促退派,取得了第一个胜利,从而初步掀起了冬季生产高潮。接着不久,在全省四级干部会议上,又通过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比较彻底的批判了以李峰(惠民地委第一书记)、曹礼琴(泰安地委代理第一书记)为首的反党错误,并在全省传达贯彻,提高了全党觉悟水平,党内开始团结一致,省委的指示也能初步得到贯彻,党政军民开始拧成了一股绳,冬季生产高潮进一步地深入开展起来。但是,问题并没有彻底解决,地方主义、右倾机会主义分子的头目还在隐蔽着。因此,总的来说,山东的被动局面仍没有根本改变。今年春季,经过几次传达贯彻党中央和毛主席关于整风运动的指示,特别是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以后,大家的眼睛更加明亮了。在全党觉悟进一步提高的基础上,从省委书记处开始,到省级各个部门,地、县、乡、社各级组织,普遍深入地开展了整风补课运动。在运动中,一方面通过一定会议,大家摆事实讲道理,分析批判,上下互相结合,“以虚带实”;另一方面,通过实际生产行动、现场会议、参观评比等等,“就实论虚”,有计划地分别将省、地、县、乡、社的主要干部,集中到工作先进地区(如黄县、寿张),活人面对活事,摆出鲜明的对立面,两种事迹,两种思想,两种人物,展开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大家总结经验,检查落后原因。这样“虚实并举”,有力推动了整风运动的深入发展,取得了很大的胜利。在这一场激烈的斗争中,集中地揭发批判了山东党内地方主义、资本主义右倾机会主义分子,和以王卓如、袁子扬为首的反党右派分子。各级组织、各个地区,亦发动广大干部和群众从思想上、组织上插红旗、拔白旗,大破大立,在解决思想的基础上各级组织均进行了整顿,很多部门与地区重新配置了革命力量。从省委书记、常委委员,到地、县、乡、社、队干部,共拔掉白旗、灰旗干部近四万人。在菏泽专区搞的比较彻底,在县级干部中,反掉了近20%。同时,各地在运动中,都提拔了大批积极分子到领导岗位上来,大大地增强了党的战斗力。现在看来,这是一场不可避免的斗争,不取得这场斗争的胜利,不重新配置革命力量,要改变落后局面是不可能的。
整风运动深入开展的结果,使山东整个农村的政治面貌焕然一新。全党真正思想一致了,党中央的方针、路线和省委的指示得到了顺利贯彻,广大干部和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真正调动起来了,到处高举红旗,干劲冲天,各项工作开始活跃起来,呈现出大跃进的新形势,从而推动了社会主义建设事业全面飞速发展。
从今年山东的情况来看,那里整风、反地方主义斗争(实质上是反资本主义)搞得越深越透,那里各项工作就越有生气,生产跃进的幅度就越大。反之,就显得落后。菏泽专区历来是全省产量最低的地方,今年整风搞的早,搞的透,翻身最彻底,粮食产量跃居全省第一。这个事实,大家都非常信服。一年来的事实证明,党中央提出的政治思想是一切工作的统帅和灵魂,“马克思主义能够出粮食”,这是颠扑不破的真理。事实又证明,领导权掌握在什么人手里,这是党的方针路线能否认真贯彻的关键,也是能否充分发挥广大人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的积极性、创造性,促使农业生产飞跃前进的关键。这是一年来在农业生产上我们体会最深刻的一点。
改进领导方法 学习外地经验
在整风运动和反地方主义斗争的基础上,认真转变领导作风,改进领导方法,“抓住先进,推动落后”,“突破落后,压迫先进”,经常保持谦逊态度,虚心学习外地先进经验。这是我们今年在领导农业生产上体会比较深刻的另一点。
我省近年来,在农业生产方面是比较被动的,落后于兄弟省区。但是,群众中的创造和先进经验还是不少的。去年秋后,我们研究分析了这种情况,认为只要把先进经验普遍推广到全省,山东的落后面貌就可以大大改变,而做到这一步是完全有条件的。当时,本着这个精神,我们总结和推广了各种作物、各类地区的高额丰产经验。后来,随着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形势,对这些经验又做了许多补充和发展。去冬今春,我们在平原地区,大力推广了寿张县深翻地的经验,和郓城县沟洫畦田、大地畦田的经验(后来又加上了平原水库和河网化);在山区推广了莒南县大山社和沂水县夏蔚乡“三合一成功”的水土保持、改良土壤的经验;大力推广了黄县、掖县大面积高额丰产的经验等等。对于重要而具有普遍意义的经验,我们采取了特别的措施和办法——有的地区,把这些措施和办法归纳起来,叫做:书记动手,做出样子;鸣放辩论,搞出规划;全面安排,专人负责;集中力量,限期完成。
除了抓住本省先进经验以外,我们认真地学习和推广了兄弟省区的经验,并把它当为改变落后局面的动力。今年各地相互学习的空气特别高,形式多种多样,较普遍的是书记挂帅,四出取经,到各兄弟省区的先进单位,亲自参观、留学,登门求教。从省委开始到地、县、委书记,和各级有关部门的负责人,都分别到河南、湖北、安徽、河北、江苏等兄弟省区进行了数次参观、学习。此外,省、地、县的负责人,还经常分别到基层取经,虚心求教,作为丰富自己、指导工作的一个重要方法。在今年7月间,我们还将全省地、县委书记集中到郑州,参观了河南省举办的小麦展览会,并且辩论了三天。接着又将省委委员和地市委第一书记集中到本省的寿张、高唐参观。这些措施,对于解决思想问题,改进领导作风起了很大作用。同时,我们还聘请了各兄弟省区先进单位的负责干部来我省“讲学”,有的走遍全省,到处介绍经验,有的请进来长期帮助工作。
各方面的先进经验在全省广泛传播,打破了小圈子的局限,使人们的思想开阔起来,给落后地区树立了活的榜样,迫使落后地区不得不找出落后原因,加倍努力,急起直追。抓住先进,推动落后,这是领导上掌握的主要方面。
同时,我们另一只手则抓住落后,具体帮助一部分落后地区检查落后原因,认真研究解决问题,使他们迅速跃居上游。反过来,再以落后翻身的活事来教育落后,压迫先进地区继续前进。这样做的效果很好,像我省菏泽、临沂、聊城等地区,过去在农业生产上产量最低,今年都彻底翻了身。事实证明:物极必反。在这些长期生产落后的地区,干部和群众都憋了一股子劲,有一种强烈的翻身要求,群众一旦发动起来,就可以迅速转化,使他们走向自己的反面。沿黄河区的寿张、范县,去年亩产粮食不过二、三百斤,今年玉米、谷子一跃平均亩产五千斤以上,远远地超过了一些老先进。这就造成了一个新形势,老先进变成了新落后。老先进原来有些人自以为条件好,技术高,自满保守,对有些增产措施思想不通,生产跃不上去,现在条件差的做出了榜样,使他们大吃一惊,思想再不能不通了,形势逼人,不前进不行了。大家互相“逼迫”,互相“促进”,这是今年农业生产大跃进的特点。
彻底打破常规 执行农业“宪法”
在农业增产措施方面,党中央指出水、肥、土、种、密、害、工、管八条农业“宪法”。这是一个完整的农业耕作体系,这部“宪法”,现在大家已经明确认识到了。但是,如何因时因地制宜,抓的准确有力,并不是十分简单容易的事。在这方面,两种思想、两条路线的斗争也是相当激烈尖锐的。有些人总是习惯于老一套,有的害怕困难,有的害怕犯什么“冒进”错误等等。总之不愿或不敢认真的搞。一年来,我们采取了坚定的态度,不断发动群众与上述各种错误思想展开了斗争,强调对增产关键要抓得准,抓得狠,要抓死,抓到家,一抓到底。同时,掌握“抓早、抓主要关键,抓晚、抓薄弱环节”的精神,既要早下手,开好头,争取主动;又要不放松最后时机,坚决弥补缺陷,力争全胜。在八大宪法当中,我们去冬今春,除了突出地抓了水、肥之外,着重地抓了一个“土”字,开展了“深”“浅”之争,全省深翻、深刨、改良土壤五千万亩。在夏播中人们强调劳力不足,不愿深耕,我们反对了这种观点,坚持了深耕。同时,集中力量抓了一个“密”字,专门总结了密植增产的经验,制定了各种作物的密植规格和操作规程,播种前几次组织群众,展开鸣放辩论,展开“稀”“密”之争;播种之后组织了深入检查,进行补种。“密”字在春播时,一部分地区搞的不够好,但到夏播时,就普遍推行了。
在夏秋田间管理上,我们大抓了“肥”字,广泛组织大量积肥、造肥和突击及早追肥,开展了“多、少”“早、晚”之争,结果每亩一般达到了十万斤左右。“强迫”三类苗升了级。在夏收以后,由于农业生产大跃进和同时进行各项基本建设,普遍出现了劳力紧张的情况,我们根据党中央指示,又突出地抓了一个“工”字,在一个月的时间内,实现了主要农具的滚珠轴承化。紧接又实现了车子化,并且制造和推广了各种改良农具。
为了抓狠、抓死、抓到底,我们春夏组织了两次全党全民大检查。同时实行干部入伍(加入群众“三化”队伍),到田(干部到田,整风大字报到田,办公到田,吃住到田),坚决保证把各项增产关键抓起来,贯彻下去。从全省情况来看,今年在几项主要增产关键上,确实“移风易俗”,彻底打破了常规。它不仅保证了今年农业生产的大跃进,而且为今后农业生产更大跃进创造了良好的基础和条件。
这些是改变山东农业生产落后局面的几个主要情况,也是我们一年多以来在农业生产方面的几点主要体会。
继续拔白旗插红旗 争取明年更大跃进
但是,我省今年农业生产的大跃进是很不平衡的。有的彻底翻身了,大部分基本上翻身了,但也有的还没有翻身。因此山东农业生产的落后局面还不能说完全改变。同时,从今年农业生产的大跃进中,使我们更加清楚地看到农业增产的潜力是无穷无尽的。群众说:“人有多大胆,地有多大产”,“只有低产思想,没有低产土地。”这是一条真理。因此我们现在已经取得的胜利,仅仅是一个开端,更大的跃进和胜利还在前面,等待我们努力争取。根据现在各方面空前有利的条件,可以预计:明年在农业生产战线上必将取得更加辉煌灿烂的成就。可是,从山东的情况来看,并不是所有的人都已经认清了这个发展形势。大部分的人思想是解放了,朝气勃勃,力争跃进再跃进。但有一部分人思想仅是“半解放”,勇气不足,甘居中游;也有一种人,仍然满脑子顾虑,促而不进,甘拜下风。此外,还有一小撮“顽固派”,仍在千方百计钻空子,进行各种阻挠甚至破坏活动。经验告诉我们,要继续前进,仍然必须再接再厉,继续取得思想战线上斗争的胜利,要坚决依靠已经解放了思想的广大积极分子;耐心教育和帮助提高“半解放”的人,继续严格批判各种右倾保守思想,使“怀疑派”“观潮派”向左转,坚决与“顽固派”、“促退派”作斗争。要继续插红旗,拔白旗,动员广大人民群众从精神上、物质上做好充分的准备。以坚定不移贯彻执行党中央和毛主席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
我们坚信,只要我们能够这样认真做去,在今年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基础上,明年一定能够取得更大的胜利,为提前建成社会主义和逐步过渡到共产主义创造更好的条件。
(插题是本报加的)


第3版()
专栏:

有问题发动群众解决
刘家坪食堂越办越好
本报讯 “食堂生活大改善,男女老少都喜欢,七天不吃重样饭,比在俺家还美满。”这是山西省屯长县卫星人民公社刘家坪生产大队队员赞美集体食堂的顺口溜。这个食堂办的呱呱叫,人人满意,个个欢迎。
刘家坪食堂创办之初,队领导干部怕社员吃粮超过标准,规定按份打饭,平均分配食物。结果,有的吃不饱,有的吃不了,饭场秩序不好,排队拥挤,每吃一顿饭至少得两个钟头。社员们议论纷纷。党支部书记刘登云看到这种现象,就召集社员开会研究。果然,问题解决了。社员们腾出一座院落作饭厅,各户自带桌凳,每桌一人轮流打饭;同时,取消了限量分配办法。这样,不仅饭场秩序好转,而且粮食也没有超过定量。
吃饱的问题解决了,又发现饭食花样太单调,不能适应大家的需要:吃素的人不能吃荤,老年人啃不动烤窝窝,病人和产妇喜欢吃稀的。针对这种情况,党支部又发动炊事员开展粗粮细作的竞赛,迅速增加了食品花样。早饭有玉米面圪塔、红面窝窝、小米稀粥、玉米糊饭、山药稠饭等七种,午饭花样更多,有玉米面包子、饺子、山东煎饼、玉米面餄餎、面条、金裹银、银包金等十一种,晚饭也有和子饭、大豆米汤、绿豆稀饭等五六种;蔬菜花样更多,烹调可口,社员们越吃越香,饭场上人人欢喜。
吃饱了,也吃好了,新问题又出现了:因为炊具笨拙,不能按时开饭,影响劳动时间。怎样办?党支部还是发动群众来解决。于是,一个改革炊具的合理化建议运动开展了。炊事员提出风箱改土吹风机,菜刀改切菜机。党支部立即组织铁木匠去作,苦战三天,试制成功脚踏吹风机、切菜机等五种炊具。每种工具都是成本低,效率高,操作方便,省人省时间。原来食堂用八个人作饭,还临时派人帮忙,也不能按时开饭。现在只用五个人,轻松松地就把饭做好了。
现在,刘家坪食堂除做到吃饱、吃好、花钱少、用粮少以外,还讲究卫生,供应开水,给迟到的社员热饭,保证社员不吃冷饭冷水,不因食致病。
最近中共长治地委在屯长县召开食堂现场会议,专门总结了刘家坪民主办食堂的经验,向全区推广。


第3版()
专栏:

红旗公社食堂争上游
九十顿饭菜不重样
本报讯 河南省孟津县横水乡红旗人民公社办了三百多个人人称赞,个个叫好的公共食堂,从9月份起已经做到一个月九十顿饭菜顿顿不重样。
在“使所有社员,吃饱、吃好、吃满意”的战斗口号下,全体炊事员发挥了高度的积极性和创造性,即使像野菜和红薯那样的粗食,经过精心烹调,也能做出几十种花样,使社员们如吃“山珍海味”。
现在,这三百零七个食堂,有二百七十九个食堂实行了“一堂三个灶”老弱五顿餐和三水五味台的制度。一堂三个灶,就是在一个食堂中有青壮年灶、老年小孩灶、病人产妇灶;老年人,病人,产妇每天能吃五顿饭;三水五味台是在食堂内设有洗脸水、漱口水、白开水,五味台上放有醋、酱油、辣椒、盐面、蒜汁等调味品,供社员们吃饭时选用。所有食堂都经常在社员中进行详细的调查,了解他们吃饭的要求和味口;特别注意社员们每天在饭厅吃饭的情况、议论和反映,以便及时改善饭菜的花色品种。现在全社已经有二百一十四个食堂做到一个月九十顿饭菜顿顿不重样。社员可以在这里吃到包子、炸酱面、油饼、蒸糕、葱花卷、炸红薯丸子等等。他们也吃菜馍,但做得好吃。有一种叫五香纸卷馍,很像“春卷”,群众非常爱吃。做法是:把南瓜、红薯叶等五种家菜和野菜切成细小碎沫,加上油盐、大料、葱花、蒜汁和其他作料,把白面赶的像薄纸一样,然后把拌好的菜馅卷在里面蒸熟。
这些食堂并不是一开始就办得这么好,这么受群众欢迎。开办初期,有一百五十多名地、富、反、坏分子和有严重资本主义思想的人混入食堂,把食堂搞的一塌糊涂。党委会发动群众,把这些坏家伙从食堂管理和炊事工作中彻底清除了出去,立即调配了三十二名共产党员、六十三名共青团员和八十五名“建设共产主义积极分子”当炊事员和管理人员。这个公社的党委副书记张金生还深入第十七食堂,亲自管理伙食,同食堂工作人员一起创造了上述“一堂三灶”以及许多饭菜花样,马上召开现场会议,于是全公社三百多个食堂的工作都陆续得到改进。   (陈健)


第3版()
专栏:

万春社事事讲共产主义
人人热爱集体 个个关心生产
本报讯 四川温江县万春人民公社采用多种生动活泼的有效形式,对社员不断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因而,群众中人人热爱集体,个个关心生产,共产主义思想得到不断的巩固和发扬。
万春公社建立后,随着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普遍推行,在生产关系和人与人的关系上起了根本的变化。这种变化得到绝大多数社员的积极拥护,但是,也有少数社员感到不是那么愉快和习惯。如食堂办起后,没菜没柴,没锅没碗,一些具体困难亟需解决,可是有些社员就不愿意把自家的柴、菜、锅、碗投资到社。
社党委认为,只有紧紧抓住共产主义教育这条纲,才能使社员的共产主义思想逐步发扬和巩固,才能有力地推动工作、促进生产和巩固公社。于是他们首先通过社的远景规划,进行私有制与公有制的对比教育。这样做的结果,人人认识到剥削、贫困、落后都是私有制产生的,私有制是万恶之源;同时也认识到公有制的好处,只有实行公有制才能走向共同富裕的幸福大道。社员田汉清在诉了私有制的苦以后,看到公共食堂没有柴火煮饭,就把自家的两千多斤柴送到食堂里,他说:“社好大家好,我这点私有财产又算得了什么。”其次,把共产主义教育渗透在日常生产和生活的活动中去。如在实行半供给制半工资制时,又通过评定级别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大大提高了群众的觉悟,推动了生产。因为工资级别的评定是根据每一个人的劳动强弱、技术高低、共产主义觉悟等条件进行的。领导上便紧紧抓住这一环,开展了群众性的批评与自我批评,既评了级别,也等于作了一次思想鉴定,使每个社员又一次地受到了深刻的共产主义教育,共产主义思想随之大大发扬。三大队社员李光福,论他的劳动力和技术都和社员王清元一样,可是评级时就是因为王清元一向大公无私、干活不遗余力,被评为最高级——八级,李光福做活私心较重,只被评为七级。他愉快地接受了群众意见,马上把自家的五床晒垫,一张拌桶借给社里使用。
经过公社不断在日常的生产和生活活动中进行教育,社员热爱集体、热爱公社之风大大增长。全社食堂迅速由四百多个增加到五百多个,全社私猪折价入社工作几天就完成了。社员们的生产干劲也愈来愈大,十四生产大队就有四十多个过去不参加劳动的老弱社员坚决要求参加了适当农活。半月全社深翻地三万多亩,比上个月高四倍多,抢收晚稻效率比过去高一倍多。


第3版()
专栏:

可口的红薯面包
新华社郑州5日电 河南省已有二十多个县实现了红薯面包化。商丘专区二万九千多个公共食堂中,就有二万五千多个食堂吃上了可口的红薯面包。中牟县建立了三百八十一个面包炉,每炉每天生产红薯面包五百多斤。淮阳县公社食堂烤成的面包有枣泥馅的、五香的、甜的、咸的、还有加鸡蛋、糖、油做成的。
红薯面包化,这是河南省各地公社食堂在“粗粮细吃”口号下,取得的一项创造性的成就。
各地做面包时,都彻贯了“大众化”的原则。烤成的面包中,有80%左右是红薯,20%左右是玉米面、豆面和小米面。制作方法是:把红薯蒸熟去皮揉成红薯泥后,放些碱进去,再和杂面掺在一起发酵。发酵后,团成面包放到炉中烘烤,烤法与一般面包的烤法相同。在红薯泥里放碱,是为了和红薯中的酸性中和,避免面包吃到肚里产生过多的胃酸。商丘县双八公社用85%的红薯、15%的玉米面和每百斤掺二斤半白糖、七钱糖精制成的红薯面包,每斤成本只合八分钱。由于红薯面包香甜可口,成本低,又适于长久储存,因此很受群众欢迎。


第3版()
专栏:

支持生产 便利群众
食堂设无人售货部
为了支持生产,便利群众,河南安阳崔家桥商店在崔家桥乡的公共食堂里普遍建立了无人售货部。
据一百零三个食堂的无人售货部统计,半个月来共售货金额达一万二千五百六十元,货款相符,不差分毫。以安洋屯食堂无人售货部十天销货金额五百四十元计算,可节省四百三十个劳力一天买货来回的时间;全乡在半个月内共节省了九千多个劳力一天的时间。社员安福兴愉快地说:“饭后一根烟,好比活神仙,少走六里路,也不多花钱,生产热情高,干劲冲破天。”


第3版()
专栏:

谁来做食堂工作?
何成
河北邢台钢铁饭店青年女炊事员赵永芹说:“我当炊事员感到是件光荣的事,有人瞧不起这行,说在公共食堂里作饭菜、端盘子是‘侍候人’的工作。那是脑子旧,不了解我们的工作重要。俗话说,人是铁,饭是钢,一顿不吃饿的慌。谁不吃饭也不成。再说,我在食堂干活和在家里作饭不同,现在不是为小家,是为公社的大家服务。”(见10月29日本报六版)这话说得很对,食堂工作和其他社会主义建设工作一样,是高尚的工作,光荣的工作。毛主席在“关心群众生活,注意工作方法”一文中,曾要一切革命工作人员关心、解决群众的生活问题,盐的问题,米的问题,房子的问题,衣的问题,生孩子的问题。又说:改善群众生活,是革命者的两大任务之一。事实上,要做好食堂工作,要使做出来的饭菜合乎千百个人的口味,这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这里边大有学问。同样是甘薯,有人只会用白水煮一煮或蒸一蒸,有人却能做各种可口的食品;同是粗粮,有人只能当粗粮做,有人却能把粗粮当做细粮做。
但是有不少社员特别是青年社员,把食堂工作当做是下贱的工作,没出息的工作,说在食堂工作就不如在钢铁前线和秋收秋种前线,可以创造奇迹。因此不愿到食堂工作,即使被指派到食堂工作,也是无可奈何的“当一天和尚撞一天钟”,等待调到其他岗位上工作。而一部分公社领导干部,也认为食堂工作又重又脏,不能让贫农、中农去作,更不能让年青人去作,只能让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去作,甚至说:这样,既有人做食堂工作,又对地主等实行了劳动改造。在这种思想指导之下,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和其他坏分子,也就大批地混进了食堂。
最近就有一位读者来信,反映少数人民公社的食堂工作人员的政治成分严重不纯,其中有地主,有富农,甚至还有正在管制期间的反革命分子。据河北武清、蠡县等地二百三十五个食堂的典型调查,八百五十九名管理员和炊事员中,就有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及其他坏分子一百四十九名,占全部食堂工作人员的17.4%。正因为不注意食堂工作人员的政治成分,所以接连地发生了地主、富农和反革命分子在食品中投毒,社员中毒的事件。
谁来做食堂的工作呢?这个问题现在可以得出结论了,应当是优秀的社员,而不是地主、富农等。因此,应当动员一批优秀的社员到食堂去工作。在这些社员中,既要有对作饭有经验的老年人,也要有富有创造精神的年青人。对于已经混进食堂的地主、富农、反革命分子,要坚决清除出去。现在已有不少地方在这样做,这是对的。


第3版()
专栏:

江苏省江阴县马镇人民公社食堂的女炊事员们在准备丰富的午餐。
新华社记者 汪文华摄


第3版()
专栏:

共产主义新风气
本报记者 周哲生
雨中送伞
连下两场大雨,江苏东海县黄圈人民公社秋种野战兵团驻地的营房,屋顶因秫秸稍薄而漏雨,影响到战士们的休息。修屋吧,没有秫秸。兵团的指挥员正在焦愁,桌上的电话铃响了。兵团副团长时登善拿起电话筒,清晰地听到:“喂!你是老时吧?我是河南呀,听说你们营房漏雨,急需秫秸,我们这里战士们的意见,送一万斤给你们,你们腾不出人手来挑,我们马上派人送过去。”“太好了,简直是雨中送伞!谢谢你们关心,我们去人搬。”时登善很激动。
一会儿,秫秸从鲁南河南岸的白塔人民公社运到北岸,这个野战兵团就用这批秫秸把漏雨的几十间营房当晚加盖好,保证了战士们的睡眠。
白塔人民公社和黄圈人民公社仅一河之隔,秋种开始时,双方下了战表,开展以又快又好完成秋种为内容的竞赛。这天,听到对手破屋偏遭连夜雨的事,白塔公社并没有乘人之危而取胜的心思,他们决定把留作搭食堂用的一万斤秫秸,全部送给竞赛的对方。这个公社的干部和群众说:竞赛,不单是谁战胜谁就了事,而是为了明年三麦增产,大家都跃进。黄圈公社的陈家富对这件事最为感动,他指着腿上的伤痕对干部说:“要是公社早成立,思想认识早提高,我的腿也不会被打伤!”原来在1956年时,陈家富到河南割草,引起纠纷,曾被现在的白塔公社埠后大队社员们打伤。
人家的困难就是自己的
包庄人民公社有两万多亩豆子普遍成熟了,少数豆荚裂开,如不抢收,损失更大。可是当时又要翻地,又要秋种,劳力十分紧张,顾不过来。正在邻近包庄徐(州)海(州)运河工地上的各个人民公社的上万名水利远征大军,目睹这种情况,他们便牺牲了晚间的睡眠,帮助收摘豆子。来自一百里路外的平明人民公社的社员们说得好:人家的困难就是自己的困难,任眼皮打架,也要使豆子颗粒还家。经过兄弟公社社员两个夜晚的协助,包庄人民公社的两万多亩豆子全部登场,达到丰产丰收。
远田变近田
人民公社化以后,中共东海县委农村工作部减少了一件复杂而又头痛的事务,即关于插花田的纠纷的处理。
原来许多小社,都有几十亩以至两三千亩跨乡田和远田,在合作化阶段,虽然进行多次协商,作了一些调整调换,但由于单位多,本位主义严重,都怕吃亏,一直没有很好处理。这些田产量都低于一般田的50%左右,长期是三类田。人民公社建立以后,干部和群众的共产主义思想提高了,不再斤斤计较,跨乡田已经消灭,全县四万多亩远田都变了近田,为大面积丰产提供了条件。
在江苏北部东海县,这种共产主义大协作的风气,越来越盛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