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1月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人民热爱毛主席
——随毛主席视察散记
 张治中
这次我荣幸地随从毛主席视察各地,经湖北(武汉、鄂城、大冶、黄石)、安徽(安庆、舒城、合肥、芜湖、马鞍山)、南京、上海、杭州等地,自9月10日至29日历时十九天,沿途见闻实多,没有预备发表,只想就各地人民群众真挚、狂热地爱戴毛主席的情景描写一二。这是广大人民群众所喜闻乐道的。特别是台湾方面经常在捏造什么“大陆人民不断掀起反共抗暴运动”这一类谎言,看了我这篇报道自然不攻自破了。
现在全国人民都坚决信仰、拥护共产党、毛主席,愿意永远跟着共产党、毛主席走。而各地人民群众对毛主席这种真挚、狂热的爱戴是中外古今所罕有的。这就完全证明了共产党、毛主席早在广大人民群众中树立了无比崇高的信仰,获得了史无前例的拥护。“毛主席,像太阳,照到那里那里亮”,这话真一点不错。他到那里,那里就轰动,就沸腾,就狂欢。谁要想形容人民群众对毛主席的爱戴情形,谁就一定会觉得自己的嘴巴和笔杆简直太笨了。即使使用电影摄影机和录音机,我想也只能表现一些表面的情况,而人民群众内心的真挚爱戴自己亲爱的领袖的感情,怎能描写其万一?我这里只能略叙一些片断的印象。
先从毛主席视察武汉大学说起吧。进学校时已经天黑了,参观完化学系和物理系办的几个小型工厂后我们就到了校本部面前的广场。那里,黑压压地站满了人群。武大、水利学院、测量学院、民族分院四院校的全体师生一万三千多人都集中了。毛主席刚在台上出现,下面就立刻掀起了一片欢呼声、鼓掌声,他们尽情地跳呀叫呀:“万岁!”“毛主席万岁!”不断从人群中传出来,真是声如雷动!他们一定在想:这是多么光荣、多么幸福的时刻呀!能够看到自己敬爱的领袖。
毛主席从台阶往主席台走,边走边举手和大家招呼,然后和大家一起鼓掌,然后从台的这边踱向那边,又从那边踱向这边。在强烈的汽灯下,大家把毛主席看得清清楚楚,万多双眼睛跟着毛主席在转动,万多颗心在激动地跳跃,多少人兴奋得掉下热泪呀!毛主席就在他们的鼓掌欢呼声中离开了。
事后据说,当晚他们学校竟轰动了,多少人兴奋得睡不着觉,多少人在彻夜交谈着今晚不平凡的会见。特别是和毛主席握过手谈过话的人,不厌重复地一遍又一遍把经过告诉别人,写信告诉自己的亲人,多少人跑进实验室和工厂,开会讨论,修改跃进计划,他们都决心加倍的努力来报答毛主席的关怀。
有一天,毛主席由汉口经过长江大桥时下车步行,一路看到挑的、抬的、提的许多劳动者,毛主席都和他们问话握手。一位劳动妇女手上抱了一个婴儿在桥上走,毛主席抚摩着婴儿的头满脸笑容注视着。这位妇女一下想不起来,这是谁呢?怎这样面熟!忽有人说:“这是毛主席!”这位妇女猛地醒悟过来,激动地欢叫:“我这孩子有福气呀!看到了毛主席了!”一大群人都纷纷说:“啊!毛主席!我看到了,真幸运!”
参观武钢时,毛主席在厂房前刚下车,就被四面八方的工人群众簇拥着,那样宽大的厂前广场和厂房,黑压压地挤满了人。毛主席走到那里,那里就响起了暴风雨般掌声和欢呼声。毛主席和站在两旁的工人握手问好,结果群众越来越多,连路都被堵塞了,后来许多干部在前面开路,好容易才进了厂房。那一天天气特别热,又跑到炼铁炼焦的地方,加上到处人群拥挤,大家弄得混身大汗,好容易才走到汽车旁边,我吐了一口气,和陪同参观的中共湖北省委第一书记王任重说:“我们算是突出重围了!”
参观武汉重型机床厂时,毛主席坐车刚进工厂大门,工人们就四面八方集拢来,越往前走群众越多。每到一个车间,甚至有些工人情不自禁地离开了岗位跟着走,争先恐后地看到了还要再看。鼓掌声,欢呼万岁声,真连耳朵都给震聋了。王书记对工人们大声喊:“你们工作去吧!生产去吧!不要跟着了!”谁听他呢。中共湖北省委书记张平化和我说:“工人同志们简直发狂了!”我说:“这也难怪,今天正是他们最幸福的时刻。他们这种举动是完全出自真诚、难以遏制的热情表现。”
在参观大冶钢厂时,工人多,该厂正在扩建中,基建工人也多。他们的欢呼声、鼓掌声、万岁声连机器的巨大轰隆声都被淹没了,解说的人无法作介绍。本来王书记陪毛主席在前,张书记陪我在后,紧紧跟着的,结果都被冲散了。我和王、张远远被挤到后面来了。我听到一个工人问另一个工人:“你看到毛主席没有?”那个工人兴奋地答:“看到了,我还想再看一次。”说完就又往前挤。今天秩序是维持得不够好,王书记说:“应该要他们党、团、工会好好地开会检讨一下!”我说:“这也难怪,工人们的狂热情绪是没法阻挡的,厂方事先也没有料到会有这样情况。”王书记说:“热情当然是好的,但总要有秩序。”我们费了很大的力气才冲出了重围,大家都是满头大汗混身湿透。毛主席还是那样从容地看着听着,满脸笑容,不停地向工人群众举手致意。
毛主席参观安庆第一中学,刚在校门下车,就被学校对门的一家看见了,有人惊喜地叫:“是毛主席!”立刻群众就围拢过来,拥向学校,逼得学校赶快关上大门。学生们看到了毛主席,欢呼万岁,鼓掌跳跃,他们对领袖的热爱是多么天真纯洁呀!我和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兼省长黄岩说:“学生们简直狂了,他们长了那么大,恐怕从来没有像今天这样高兴过!”“今天毛主席到他们学校来,他们能够瞻仰到毛主席的颜色,这是多么幸福的时刻呀!”黄省长说:“毛主席到学校一趟,鼓舞的作用非常大,不仅鼓舞了这个学校,而且安庆和全省的学校都受到鼓舞。”
校外群众越聚越多,街道又窄,主席从学校出来群众就沸腾起来了,好容易才排开一条出路上了车。车行不远,到了安庆机关干部办的小高炉。这些机关干部正在紧张地劳动,手上稀脏的,毛主席和他们握手,他们也顾不了自己手脏,争先恐后地来和毛主席握手。曾、黄两书记都说:“不要握手了吧!”但大家那里会听,这是多难得的机会呀!看到了毛主席还握了手,在他们将是永生难忘的。
这回却被群众重重包围了。也不知是怎样的,大概我们进厂看小高炉时群众就传开了,厂外街上早已挤满了人群,毛主席一出来就被群众密密层层地包围着。费了好大力气才上了车,但是车前车后都拥挤了人群,车子没法开走。维持秩序的同志想把群众往两旁推开也推不走,刚推开一下,车子也只能走上几步,群众又拥上来一定要看到毛主席。汽车喇叭用劲嘶叫,人们充耳不闻。群众这种对领袖的热爱情景是很难用笔墨形容的。和我同车的黄省长发急得很,他说:“你看主席会不会怪我们?我们并没有通知群众,他们自己涌来的,我们也没有办法。”我说:“没有什么,主席不会见怪的。”我们被包围了好久,好容易才一段一段地把车子开出去,往合肥的公路进发。
在毛主席离开合肥的一天,安徽省领导同志有鉴于过去参观时群众过分热情因而影响秩序的经验,并且为了使更多的群众能够瞻仰到毛主席的丰彩,满足他们的愿望,事前就招呼群众站在马路两旁,请毛主席站在敞篷的吉普车上行进。毛主席从未到过安徽,安徽人民群众是多么渴望看到自己敬爱的领袖啊!
据中共安徽省委书记张恺帆副省长告诉我,原定通知群众十五万人,但是自动集合的很多,连郊区农民都很多闻风而至,估计群众在二十至三十万,等于合肥市人口的半数。从我们住处一直排到火车站,长达十多里,两旁站得密密层层的,有工人、有农民、有市民、有教师、有学生、有机关干部、有解放军、有红领巾,他们为了要看到自己敬爱的毛主席,竟忘记了头上飘拂着的雨点,忘记了脚下泥泞的道路,带着欢欣鼓舞幸福期待的心情等待着。
毛主席由曾希圣书记陪同站在第一部敞篷的吉普车上,我和中央公安部罗瑞卿部长、黄省长、张副省长站在第二部敞篷的吉普车上。车辆缓缓前进,所过之处,立刻掀起了人海的浪潮。“毛主席万岁!”“共产党万岁!”欢呼声、鼓掌声,就如同波涛一样,在十多里长的马路上震荡着,呼啸着。人们蹦着跳着,挥舞着手臂,极其热烈而有秩序。汽车刚进火车站,附近的群众看到了毛主席还不算,还跟着蜂涌进入月台,拥到车厢旁边,欢呼万岁。毛主席几次从车厢中走出来向群众招手致意。火车已经慢慢地开出车站,群众还恋恋不舍地站在那里,不肯散去。
当天的情形9月29日安徽日报登载得详细,我引用几小段如下:
“六十多岁高龄的毛主席,在汽车驶过市区的三十多分钟里,一直站在汽车上,神采奕奕地对人们频频挥手。人们一面尽情欢呼,一面贪婪地端详着主席慈祥的面庞。年轻的姑娘摇动着手里的花束,手拉手跳跃着,大学生们手舞足蹈,抛起了他们的帽子;带着孙子的老祖母,把她们的孙子举得高高的,指点着毛主席高大的身影。合肥市一万多少先队员,挥舞着千万条红领巾,宛如滚滚翻动的火龙。多少人兴奋得流下眼泪!一个汽车司机登在汽车上一面鼓掌,一面连声高叫:‘幸福!幸福!十二万分幸福!’”
“……江淮人民公社副主任胡恩发,五十多岁了。他正生病在家,听到院子里闹闹嚷嚷的,一打听说是要见毛主席去,就坚决拒绝了别人的劝阻,冒雨赶到合肥。看到了毛主席之后感动得流下泪来,他对人说:‘这比我二十年前从上海做工回来看到久别的老娘幸福舒坦多了!’……”
“合肥市的市民们,从六、七十岁的老奶奶到幼儿园里的小宝宝,都为见了毛主席而感到无限温暖。庙后街居民委员会主任李道英对人说:‘见了毛主席,我连做梦都笑醒了。’……庙后街幼儿园的小宝宝们看见了毛主席后,满街跳跃快乐地嚷道:‘我见到毛主席啦!’
‘毛主席还笑着用手指着我们呢!’”
火车开出站台后,同行的罗瑞卿部长和我说:“今天这种‘夹道欢送’的做法,是主席多次出来视察的第一次破例。”原来毛主席不管到那里去,都是轻车简从,不但不要群众接送,就是连地方党政领导同志也是不让接送的,而这次合肥二十多万人民竟有机会见到自己敬爱的领袖(毛主席这次在安徽各地会见的群众共有四十多万),我实在感到特别高兴。我和毛主席说:“今天群众情绪这样狂热,他们对领袖拥戴敬爱的情景实在使人感动。”毛主席谦逊地说:“这是他们感到自己已经当家作主了,他们是国家的主人了。”我说:“这话对,不过要是没有党和主席正确英明的领导,国家不能这样快强大,人民生活不能这样快改善,他们也不会有今天这样热烈欢乐的表现。”“过去人们都是愁眉苦脸,而今天人人喜笑颜开,这就是最大的转变。”毛主席含笑说:“是的,他们都已经看到我们社会主义的光明前途,看到自己的美好远景了。”
这充分说明全国人民最敬爱的领袖,怎样热爱人民群众,怎样全心全意为人民创造幸福。(附图片)
毛主席参观安庆第一中学的土高炉 新华社记者 侯波摄


第6版()
专栏:

全国马拉松锦标赛大放异彩
五人成绩超过奥运会冠军
八十一人打破全国纪录 三十二人达到健将标准
本报讯 1958年全国马拉松锦标赛3日上午在北京举行。我国优秀的马拉松选手创造了世界水平的成绩。前四名运动员的成绩都超过了奥运会最高成绩,第五名的成绩也超过了第十六届奥运会第一名的成绩。八名运动员超过今年10月12日在科恩斯举行的第二十八届国际马拉松赛冠军的成绩。总共有一百多名选手参加的比赛,有八十一人打破全国纪录,三十二人达到运动健将标准。
获得冠军的是内蒙古选手郑昭信,成绩是2小时21分29秒,另一个内蒙古选手张云程以2小时21分43秒4取得第二名。
郑昭信今年不到二十三岁,是内蒙古体育学校的教员。郑昭信和张云程都是1955年才开始练习,而且都是第一次参加马拉松比赛。郑昭信的成绩是今年世界上第二个最好成绩,今年最高成绩是2小时15分17秒,是苏联选手波波夫创造的。
第三名是云南省的李存业。成绩是2小时22分42秒8。
三十五岁的山东老将酉云亭获得第四名,成绩是2小时22分48秒2。
第五名是山西省的崔世一,2小时24分41秒4。第六名是长跑老将辽宁省的张希苓。
正在我国访问的世界著名长跑家、捷克斯洛伐克老将扎托倍克和他的夫人扎托倍克娃坐汽车观看了比赛,在饮水站前,他经常停下来,看看时间,并帮助工作人员倒水给运动员喝。郑昭信到终点后,他马上跑过来和郑昭信拥抱,祝贺他的成功。
马拉松赛跑,是一种超长距离赛跑,全长四十二公里一百九十五公尺。一般都在公路上进行。马拉松是希腊首都雅典东面的一个地名,公元前四百九十年希腊人在马拉松地方抗击入侵的波斯军队大胜,有一个叫裴德匹第斯的战士,从马拉松奔跑到雅典报告胜利消息,他在雅典广场高呼“胜利”后力竭而死。1896年第一届奥林匹克运动会在雅典举行,特别举行了一次从马拉松到雅典的长跑来纪念他,并列入国际竞赛项目。我国开展这项运动的时间还不久,开展较好的省份,也不过几年时间。但我国运动员已创造出优异的成绩。(附图片)
全国马拉松锦标赛比赛途中。左第一人为第一名郑昭信 新华社记者 刘东鳌摄


第6版()
专栏:

林伯渠由银川回到北京
新华社3日讯 代表中共中央、中央人民政府和毛主席到银川祝贺宁夏回族自治区成立的,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林伯渠,今天下午乘火车回到北京。
到银川祝贺的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民族委员会副主任委员谢扶民也同车回到北京。
到车站迎接的有,习仲勋、张苏、龚子荣、萨空了、谢鹤筹等。
林伯渠在1日晚间乘车离开银川时,宁夏党、政、军和各人民团体负责人以及一千多名各族群众到车站送行。在林伯渠由银川城到车站的途中,五千多各族各界群众,夹道欢送,欢送的人们满怀激动的心情,热烈鼓掌,高呼口号,感谢党中央和毛主席对宁夏回族自治区的关怀。


第6版()
专栏:小资料

马拉松赛跑成绩
△世界最高成绩:二小时十四分十四秒(威斯卡利——芬兰)。
△奥林匹克运动会最高成绩:二小时二十三分三秒二(扎托倍克——捷克斯洛伐克)。
△第十六届奥林匹克运动会最高成绩:二小时二十五分(米蒙——法国)。
△1958年(截至10月)世界最好成绩:二小时十五分十七秒(波波夫——苏联)。
△1957年我国最高成绩:二小时五十二分三十四秒六(张亮友)。
△1958年(截至10月)我国最高成绩:二小时二十八分二十八秒八(傅生海)。


第6版()
专栏:

小学生住校五大好
史东小学总结:培养集体主义精神 教学劳动密切结合 师生关系更加亲密 培养儿童独立生活能力 减轻家长负担和解放农村劳动力。
本报成都电 记者刘宗棠、范眭报道:四川省内江县顺江人民公社史东小学实行学生住校后,显示了极大的优越性,公社、教师、学生、家长四方面都很满意。中共内江县委认为这是加强儿童社会教育,培养共产主义新人的一项重大措施,现已在全县重点推广。史东小学学生住校是在9月底开始的,一个多月来,效果很好。据该校总结,学生住校有五大优点。
一、能更好地向儿童进行共产主义教育,培养学生的集体主义思想。学生住校后,生活、劳动、学习都在一起,学校成了一个大家庭。史东小学又根据“行动军事化、学习战斗化、生活集体化”把他们组织起来,这样,学生不仅在课堂,而是随时随地都受到集体主义教育。学生住校以来,一个突出的变化是处处关心集体,相互团结友爱。一些过去不遵守纪律,不关心集体的学生,已有显著的转变。
二、把学生劳动教育推向一个新的阶段,使教学和生产安排得更恰当,结合得更密切,生产和教学质量都有很大提高。学生住校后,全校师生统一成立了一支劳动大军,老师当生产队长,学生是队员;一边生产,一边教书,生产和学习有机地结合在一起,学生不必跑路回家吃睡。使劳动时间增多,教学时间却没有减少。
三、学生住校后,教师和学生同吃、同住、同劳动、同学习,师生关系发生了深刻的变化。老师像父母一样爱护学生,不仅教书,而且教人,对学生的学习、生活都要过问。学生对老师也比任何时候更加尊敬和热爱。
四、培养儿童独立生活能力。史东小学在学生住校后,立即领导学生建立组织,一切生活都由学生自己管理,并发动相互帮助照顾,大同学照顾小同学,高年级照顾低年级。所有煮饭、洗衣、种菜、环境卫生等都由学生自己去做。过去有些学生由于家庭溺爱,年龄已经大了,但洗脸、洗澡和整理床铺都还要别人代做。现在一年级的小学生也能自己照顾自己。
五、减轻家长负担,解放农村劳动力,子女多的家长,能安心生产,无后顾之虑。史东小学在开始实行学生住校时,曾遇到一些保守主义的反对。他们认为小学生年龄小,不适宜住校,有关吃、住等问题也不好解决。事实证明,只要紧密依靠党委、依靠公社,充分发动师生和家长,一切困难都容易克服。史东小学只用了三天时间,就把吃、住、行等问题都全部解决。一个多月来,学生生活很好,许多家长来看望自己子女后,非常高兴,一再向学校表示感谢,认为比在家里照顾得还周到。


第6版()
专栏:地方馆介绍

教育结合劳动 百花万紫千红
在“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展览会”上
江西:继承老区教育的光荣传统
江西馆引人注意的老革命根据地的教育历史资料、实物,摆满了几个桌子。一杆列宁小学儿童团站岗放哨用的木枪,一座徐特立同志(当时苏维埃中央文教部代部长)亲自领导列宁师范和中央农业学校教师改装的轧棉机,清楚地说明了苏区教育为革命战争服务、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生动情景。
为了继承和发扬党的革命教育传统,支援开发山区建设,今年6月,中共江西省委决定在全省各大型综合垦殖场创办共产主义劳动大学。这是一所实行勤工俭学、半工半读,新型的无产阶级的大学。学生中90%以上都是工人、农民和工农子弟。它是目前国内规模最大的大学,包括一个总校和四十六个分校,有学生二万二千多人。
这个省的中等学校到今年年底要产铁一万九千二百八十二吨,产钢九千一百四十八吨。大部分学校都建立了机械厂,普遍办起了农场,现在全省学校拥有耕地约四万二千余亩。
在一个大型长方桌上,摆满了五光十色、琳琅满目的瓷器。这些都是景德镇陶瓷学院学生和景德镇第二小学学生们亲自制作的。景德镇第二小学少年瓷厂红领巾的“八只小卷花猫”的情态、色彩和卷花技术等方面的质量,都超过了国际水平。
上海:广泛同工厂农业社挂钩
上海馆介绍了各学校同工厂、农业社等挂钩以及自办工厂的情况。仅中学就已经同二千六百个工厂、近四百个农业社、一百多手工业合作社挂钩。各学校自办的工厂,其中许多是高级的、大型的、精密工业的,如交通大学办的造船厂、复旦大学办的电子管厂等。中等专业学校、技工学校和部分普通中学,利用各校原有设备,改实习工场为工厂;小学生们也到工厂去参加力所能及的生产劳动,或自办少年工场。在农村,各学校则办了许多颗粒肥料厂。最近上海出现了学校变工厂、工厂变学校的局面;部分中学已经实行半工半读,要把中学生培养成三级技工。
上海各高等学校的科学研究,在同科学研究机关、生产单位实行全面大协作的基础上,订出了科学研究规划。展览馆介绍,今年国庆节,十二个学校的科学研究成就共献礼七千三百多项,其中较重要的有七百六十二项。这里展品,有一瓶瓶的染料,是华东化工学院的成果,这个学院已研究出一百多种活性染料,包括常型、B型、C型、D型、E型等种,有活性黑十多种,还有酞青染料、爱尔新兰,这些方面都赶上和超过英国、西德。
从今年下半年起,上海市掀起了大办业余教育的运动,遍及各行各业各区。目前全市已经有六千二百多所业余学校,其中职工的二千八百二十多所,农民的二千零八十多所,市民的一千三百二十多所。
上海馆还详细地介绍了上海第二医学院抢救上海第三钢铁厂工人丘财康的事件。
福建:学习·劳动·战斗
福建是祖国的前哨。福建省的广大师生特别是厦门市的师生们,正在英勇的对敌斗争中经受着锻炼,他们一手持枪,一手拿书,边学习、边劳动、边战斗,坚持进行教学和科学研究。这里还展出了云霄、晋江等县学校师生奋勇支援前线的事迹。
福建馆还特别设置了一个“卫星台”,台上陈列着坚持对敌斗争的厦门大学等几所高等学校和部分中等专业学校,在尖端科学方面的成就,其中有世界上第一套完整的“文昌鱼”标本,文昌鱼是一种从低级向高级过渡的生物,对研究生物进化有极重要的意义。这里还有压倒美国的高级玻璃,达到国际水平的半导体研究产品等。
在展览馆陈列着许多种反映福建地方特色的手工艺品,有脱胎漆器、竹器等,还有平潭实验小学贝壳工厂的产品。
福建原来工业基础薄弱,现在仅是中等学校就办起了冶炼、机器、化肥等类工厂一万二千六百五十八个,农场三千零四十六个。(附图片)
这些瓷品是江西景德镇市第二小学的小朋友们创造的 本报记者
 郑霞孙摄


第6版()
专栏:

诗歌之乡
本报记者 于明 朱树兰
唱得黄山点头笑
唱得太阳不下坡
汽车在合肥到浦口的公路上,驶过一座高大的跃进门,我们便像是浸沉在诗歌的海洋里了。嘹喨的秧歌、山歌声,从四面八方飞来,此起彼落,一车的人都被这歌声所吸引。我们向车外张望,啊!原来是一队队在田野里生产的社员,他们边劳动边唱歌,在整个田野里汇成了一支大合唱。汽车经过的村庄,每家的墙壁上、村口的土坊上,都写满诗歌和画幅,汽车路两旁用白石子垒的是诗句,在有些屋顶上、远远的山坡上,也都有诗句。我们知道,这是被人们赞誉为“诗歌之乡”的巢县司集乡到了。
到达司集乡不一会,天就黑了。社员们扛着锄头回家吃晚饭,于是,歌声又从四野向每个村庄汇集。白天静静的村庄,这时为欢乐的歌声笼罩。晚饭后不久,社员们便聚在一起举行晚会。他们不讲究什么装束,不论是老的少的,男的女的,走上土台子就放开嗓子唱,那种自然的态度,开阔的胸怀,在一般音乐会上是很少看到的。
晚会一开始,便有二十多个姑娘用“丫头调”唱起了“幸福歌”:
姑娘喜欢唱山歌,唱遍巢湖和滁河,
唱得黄山点头笑,唱得太阳不下坡;
姑娘喜欢唱山歌,出口就唱幸福歌,
歌颂共产党领导好,歌颂毛主席恩情多。
难道只有青年们这样歌唱吗?不,你看,五岳社的老黄忠队上台了,坊集的老奶奶队上台了,苏长来领着一家五口在合唱,疏寿祥带着孙子在合唱,一群儿童也上台唱起来。白发苍苍的老奶奶汪长荣唱道:
莫笑我牙齿不关风,唱歌要唱东方红。
六十四岁的疏寿祥唱道:
叫我唱歌就唱歌,肚里山歌几稻箩,
如今世道我不唱,留着精神干什么?
这样的歌唱会,在几天之内就举行了三次,不同的节目有五六十个,参加歌唱的人数有七百多个!但是,我们听到的还是太少了,全乡两万一千多人,参加歌唱运动的就有一万五千人,能够创作诗歌,自编自唱的达一万三千多人,全乡光是老奶奶合唱队就有二十五个。中年妇女梁英芝,能随口唱八十多个曲子,青年女歌手胡吉英、江道英、吴华芝能唱一百余支歌。参加这些晚会,听到遍野歌声,就会使人想到我们的时代是多么雄伟,我们的生活是多么幸福!
诗满墙头歌连片
劳动诗歌唱不完
司集乡的每个村庄,都是诗画满墙。全乡办了九个文艺刊物,也只能刊登干部群众创作的一部分。最大的文艺园地要算这些土墙了。从5月到现在,全乡创作了二十五万首诗歌,画了二十多万幅画图,大半都靠写在墙上和群众见面。在油坊集,有一条小街,走五十二步,两边的诗画就各有三十篇左右,除了门窗,几乎是平均一步一诗一画。这些诗画不但数量多,而且简直是珠宝累累,美不胜收。在油坊集,有这样一首积肥诗:“村村肥泥堆连堆,堆个懒龙通上天,遇到社员一声吼,吓得懒龙滚下田。懒龙摇身猛一变,变做庄稼戳破天。秋后粮食堆满仓,懒龙堆子又还原”。
一首抗旱诗写道:“天上银河万里长,牛郎织女各一方,车尽银河天上水,男耕女织永成双。”诗的旁边还配了牛郎织女相会的画,这些诗画把抗旱的人们的劳动诗化了。一首形容群众干劲的诗写道:“青年劲头大,万箭一齐发,触天天即破,碰地地即塌,江河要驯服,大山要搬家;诸神都退位,由我来当家。”气势磅礴,充分表现了群众的力量。
在这里,对技术的宣传也用墙头诗和画,既简洁又明了,群众说:“技术画上墙,好似百宝囊,技术样样有,真是活课堂,看画又念诗,明了如指掌。”
在这里,我们有一个最深刻的印象:司集乡的诗永远作不完,司集乡的歌儿永远唱不完。这里的群众做什么就创作什么诗,做什么就唱什么歌。他们把这种创作方法叫做“望风采柳”,“照风挂牌”。他们把诗歌当作政治鼓动的工具,劳动之中出诗歌,所以政治任务越大,劳动越紧张,诗歌创作也越多,歌儿唱得也越欢。
今年春天,中共司集乡党委书记徐守勤,为了鼓舞干部和群众在大跃进中的干劲,他首先写了一首墙头诗:“好的我就学,快的我紧追;人骑快马,我驾火车;别人跑步走,我就插翅飞。”为人们传颂一时。后来,便在乡干部会上,结合对中心工作的宣传进行创作了。徐守勤创作了打破大家迷信的诗:“诗满墙头歌连片,人人进学把书念,坚决冲破文化关,作家诗人田头见。”这样一提倡,在5月份,全乡创作便形成了高潮。全乡在夏天有一百多天没有落雨,群众日夜抗旱,但是二十多万首诗歌,绝大多数正是产生在这个时间内。针对着鼓舞人们抗旱的干劲,干部开会、下乡检查工作,都进行创作;群众在田间劳动就你一句我一句“凑”起来,全乡二百六十七小队变成了二百六十七个诗歌创作小组。他们彼此竞赛对唱,鼓舞斗志,坊集社在5月份组织了青年老年歌咏竞赛晚会,一个晚上就创作了三百多首。他们创作了“车不能车用桶挑,桶不能挑用瓢舀,舀也舀不到地下掏,滴水也要润禾苗”的战歌,向干旱奋战,家家户户都把洗脸洗锅的水都存起来用在田里;全乡打了二万八千多眼井,平均每户便打了一眼以上的井。他们把十三华里长的一条干沟一夜挖成了小河,他们写道:“干沟一夜变成河,天上王母好害羞,开河比我撤河快,如今老身甘认输。”8月初,全乡把百里外的巢湖水,凿渠引上了黄山,他们又唱:“黄山三百六十洼,巢湖三百六十岔,一山一水百里远,如今两家并一家。”他们就是在整整一百多天的日夜抗旱中,用诗歌鼓舞着劳动,在劳动中又创作了大量的诗歌。他们终于战胜了干旱,保住了丰收。
司集乡群众现在创作和歌唱的热情,越来越高涨了,石桥社的社主任张春政五个月来已创作了九百多首诗歌,他计划今年要创作一千五百首到二千首,其他乡社干部和群众,也人人都有一个惊人的创作计划,全乡今年要向创作百万首诗歌的目标奋斗。文艺的神秘感,在他们面前完全被打破了。在这里,人们会感觉到:“作家千千万,李杜(李白杜甫)也平常。”在这里,人们会感觉到,通过诗歌等文化活动,人们的集体主义精神在成长。在这里,人们还会感觉到,诗歌是体力劳动和脑力劳动相结合的产物,共产主义文艺的萌芽产生了,它不但会在司集乡永远兴旺下去,而且将在全国所有城乡永远兴旺下去。(附图片)
前往司集乡参观的安徽省各县文化科、局长在抄写墙头诗 何竟成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