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百花齐开放 万紫映千红
群众文化网遍布全国城乡
本报讯 随着生产大跃进,群众文化活动也出现了空前繁荣的景象。各种群众文化活动组织如雨后春笋,飞速增加。据截至8月份止的不完全统计,全国城市和农村的俱乐部已建一百零一万九千多个,比1957年增长329%;业余文工团和业余剧团已建四十三万四千七百多个,社办图书馆(室)有四十七万三千八百多个,比1957年增长264%;文化站有五万一千九百多个,比1957年增长二十一倍;文化馆有二万二千七百多个,比1957年增长八倍。遍布全国的群众性的文化网已经形成。
群众文化活动大跃进,首先表现在各种活动的大普及上。山西昔阳县已经建立了八百三十一个俱乐部,在全民中普及了歌唱、创作、艺校、展览、出版、戏剧、墙画、剪纸、幻灯、图书、说唱、舞蹈和广播等十几项文艺活动。全县十六万余人口中,能歌唱的有十四万五千多人,能演戏的有五万五千多人,有十一万多人能创作,已经创作了三百多万件;有群众画家三万五千多人,在全县画了三十六万多幅墙画。群众文化活动大跃进,还表现在群众文化活动的广泛性上。不仅是青年人参加活动,老大娘、老大爷、少年儿童,以及幼儿园的娃娃也都参加了各种文化活动。像浙江省丽水县南马人民公社有“牧童队”,平湖县黄姑人民公社有“爷爷队”,嵊县城关镇有娃娃队。还有许多人一家子都参加文化活动。江西乐平县观峰乡雷天才家,祖孙四代组成一个业余剧团。许多基层已差不多是全民能写、全民能画、全民能唱、全民能演。在广泛的群众文化活动中,已经涌现出数量极多的出色的工农业余作者,据不完全的统计,全国已有群众创作组一百零二万九千五百多个(未包括北京、天津、新疆、河南)创作了难以数计的作品。
生产跃进带动了群众文化工作的跃进,文化工作的跃进又紧紧服务于生产,推进了生产。在群众文化活动中,群众还创造了许多配合生产推动生产的新的文化活动形式。像福建等地已经广泛建立的“红旗馆”(红旗台、红旗榜),陈列的内容主要是工农业的新产品、新纪录和新的创造发明,以及各种先进人物事迹。馆中展出的实物和照片,可以随时更换,谁有新的创造发明,谁把纪录刷新,谁的事迹就可以进红旗馆。红旗馆成了比先进、比战绩、放卫星的检阅台。它鼓舞着人们的斗志,推动了各项工作跃进。江西兴国县中岭俱乐部把内有灯光、外有字画的夜光报搬到夜战的田间,既照了明,又起了宣传作用,还成了灭虫灯。
“生产紧张,文化跟上”,随着生产的不断跃进,群众文化活动也将出现更美更好的面貌。在全国文化行政会议后,在继续贯彻文化大普及的方针指导之下,群众文化活动,更将出现一个新的高潮。(附图片)
陕西省咸阳县五一社农民诗台 任国钧摄


第7版()
专栏:

深入开展群众文化工作
本报评论员
在工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同时,几亿劳动人民浩浩荡荡,向文化艺术的堡垒进军,迅速形成了一个新的文化革命运动。这个运动突出的表现为文化大普及,创作大繁荣,组织大发展。亿万劳动人民摘掉了文盲的帽子,并且在刚刚摘掉文盲帽子以后,立即提笔赋诗,挥毫作画。到10月底为止,全国群众创作已达八亿八千多万件。有些地方,村村社社已经处处诗画,在紧张的劳动当中,常常是一片歌声。人们歌唱着社会主义社会的幸福的今天和更为幸福的共产主义的远景,歌唱着劳动人民的共产主义风格,从而更推进了生产和建设。文化工作与生产劳动紧紧结合,就为实现文化大普及开辟了广阔的道路。
广大劳动人民,进行着轰轰烈烈的文化革命,已经初步得到巨大的成果。目前运动正在更加铺开,更加深入。如何继续大力发展和如何巩固提高,是当前的重要课题。
在文化革命进入高潮的同时,我们看到,运动的发展是不平衡的,地区之间悬殊很大,有的地区已形成全民的文化运动,造成轰轰烈烈的局面,也有的地区群众还未充分发动起来,依然冷冷清清。在运动已经铺开的地区,各种活动项目的开展也是不平衡的,除诗歌活动在全国范围内开展得比较普遍外,其他项目就比较差了,有的相差很大。文化革命是六亿人民的伟大的文化翻身运动,是广大人民的共同需要。群众要求成为文化艺术的主人,全面地掌握文化艺术。任何地区都不应处在文化革命之外,而要加强领导,大力发动群众,迎头赶上去,消灭群众文化革命运动的空白点;已在单项活动上取得胜利的地区,也要再加把油,百尺竿头,更进一步,争取文化艺术活动全面开花。我们要为在全国范围内彻底实现文化大普及而共同努力。
在运动已经铺开的地区,要使运动继续发展,就应当重视在普及的基础上正确解决提高的问题。具体地说,要全面地解决业务辅导问题。在业务辅导问题上,要充分地走群众路线,首先是群众交流经验,实际观摩,深入研究;其次要专业与业余相结合,专家与群众相结合。运用这两种方法,达到互相帮助共同提高的目的。在实行辅导中,应该积极提倡群众创作的题材和形式上的多样性。“做什么,写什么”,正是群众文艺创作的主要特点,也是群众文艺运动能够开展的一个重要的原因,应该继续发扬。但是,人民的生活是丰富多采的,它的实际状况常常是以一件中心工作为纲,带动一切,随之就产生了一系列的变化。作为思想教育的武器的文学艺术,除了反映人的劳动生产之外,要进一步地反映人们的思想感情、新的精神面貌、新的社会关系,以便全面地深刻地反映人们的生活面貌和精神世界,为群众文艺创作打开更广阔的道路,使群众创作得到更大的发展。
引导群众文艺创作向多样化的方向发展,要根据群众实际接受的可能,逐步向前引导,要巩固他们的成绩,启发他们的思想,不要简单的硬性的提出要求,使他们望而却步。
人民对文艺生活的需要是多种多样的,应当多方面的满足他们的需要,同时他们又有多方面的艺术才能,应当充分地发展他们的才能。我们祖国的文化艺术遗产本来就是丰富多彩的,目前我们处在一天等于二十年的伟大时代里,生活的内容异常丰富、异常壮丽,也需要多种多样的艺术形式来反映这个伟大的时代。目前的群众创作运动开始向多方面发展,许许多多的艺术形式逐渐被采用。我们应该看到这种形势,正确地指导运动前进。
在提高的方法上,也应该多种多样。推广群众创作的优秀作品、举办展览、会演、进行各种评比竞赛、大搞训练班、专业文化工作者对群众辅导,等等,都是很好的方法。我们应当及时地把群众的经验集中上来,再坚持下去。如今工农兵逐步地掌握了文化,欣赏力与鉴别力也逐步提高,他们能够根据自己的生活实践、阶级觉悟、对文化艺术活动的体会来评论作品。我们应当组织群众参与文艺理论批评工作,逐步形成群众文艺理论批评的队伍,这样不仅可以指导运动,同时也为文艺理论的建设工作开辟一条崭新的途径。
群众文化大普及是一个天翻地复的运动,是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民族的新文化的主要内容。只有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为政治服务,同生产结合,才能实现文化大普及。我们要以不断革命的精神,在普及的基础上提高,在提高的指导下普及,使群众文化工作多快好省地向前发展,让劳动人民都能有丰富多彩的文化生活。


第7版()
专栏:

文化高潮中的浪花
——记河南登封县背阴坡村的文化活动
登文
在伏牛山背面的山角下,有个二百多户的村子,这就是登封县的有名的文化村——背阴坡。
“昔日的背阴坡,贫苦穷人多”。在旧社会里,这个村的群众受着八大土豪的压榨剥削,没吃逃荒人多、卖煤人多、不识字的多、穷人没地种的多。
现在,你只要踏进这个村子,就会感到浓厚的文化气息。在村头上、大路上,一群群的男女社员下地去,肩扛工具,手拿书报,说着笑着,走着看着。村里用白石灰粉饰过的土墙上,到处是色彩鲜艳的充满现实主义和浪漫主义情调的画。有一幅画着一个儿童用车子推着一个大鲜红桃子,有一幅画着三个人上梯子到云里去剥一穗肥大的玉米穗子。各种各样。除了壁画以外,这里最多见的是小黑板,差不多每家都有五、六块。大门口、当院里、堂屋里、厨房、甚至床一边的墙上,厕所的墙上都是小黑板。在扫盲的时候,这些小黑板作巩固生字的工具。而现在小黑板上都是农民自己编的诗歌。在诗歌的一旁还用拼音字母注上音。农民们人人口袋里装有钢笔、日记本和书报。
在党的领导下,全体农民经过两次扫盲运动和三个月的苦学苦练,在今年正月已经把青壮年文盲全部扫除,到今年8月又把一些老幼文盲也全部扫除。现在全村农民都摘掉文盲帽,达到人人会写作,人人会看报,人人都入学学文化。许多老年人也都每天扶着拐杖戴着眼镜到民校学习。
人民掌握了文化以后,编写了大量的民歌快板。不但音韵优美,语言生动,思想性也非常高。正像一首诗描写的一样:“农民作家上百千,群英会师文化山,笔杆尤如花果林,结出桃李枝压弯。”还有歌颂这村的诗是:“背阴坡,背阴坡,背阴坡村诗人多,八十老公写诗篇,几岁玩童会创作。文化回到人民手,人人赛过苏东坡。”农民诗人白贵永,今年已经六十三岁了,他也是今年春天才摘掉文盲帽子,现在入了业余中学学习,这个老农民学习起来真是精神饱满。怕孙子们吵他,他偷偷下到红芋窖里学习,今年他编了民歌百余首,县里已把他推为河南省文联会员,他有一首自己“抒怀”的民歌是:“人人都说我年老,看我年老我心不老,我好像枯藤逢吹雨,一定要学老梁灏,梁灏八十中状元,我的年龄比他小,他读书为的状元官,我读书为的技术高”。不但他编,他媳妇,他孙女都会编,三人都一同入了业余中学。人称白贵永家是:“三代中学生”。
在背阴坡,男女老少互相比赛写诗诵诗,诗歌成了他们谈话中的口头语,诗歌成了表扬先进、批评落后的有力工具。老农民麻有才扫盲毕业后,觉得能看报写信,不用再学习了。他儿子麻德坡和他是同学,就在家里写了一首快板批评他:“叫父亲听我言,我把学习谈一谈,扫盲你才毕了业,你觉着文化全学完,学习好比逆行船,后退容易,前进难,你再有半年不学习,你所学的全忘完,希望你继续上学苦钻研。”麻有才着实听了儿子的话,拿着书本上学去了。文金环是白学敏的妻子,扫盲以后,白学敏心里想,妇女识点字就行了,不必再上学。在升入高小班时,他自己买了两本新日记本,写上自己的名字,没给文金环买。金环知道后,马上在小黑板上写了一首诗:“只管自己不管人家,没有日记本怎能学文化?”白学敏看后,马上给爱人一本新日记本。
在背阴坡村,像这种小诗话、故事,每天每时都在产生着。这半年来,他们写出了快板民歌七万八千多首,通讯、特写三十多首,小剧本十几个。
背阴坡和我们祖国各地一样,正在起着深刻的变化,在白纸上画上了又新又美的图画。有一首诗描写得好:“背阴坡文化坡,民歌唱的日不落,读书声音风雷动,笔飞墨舞诗歌多,家家户户把书读,男女老少会写作,文化回到人民手,诗成江海歌成河”。


第7版()
专栏:

漫山遍野是熔炉 处处炉边有歌声
文艺大军为钢铁服务
本报讯 为了响应文化部提出的“抓紧时机,动员一切力量为钢铁服务”的号召,各地文化部门都积极地组织文艺大军分赴钢铁前线进行各种文艺宣传活动。
在“钢铁生产到哪里,文化活动到哪里;中心任务是什么,就宣传什么”的口号下,文艺大军边炼钢铁、边宣传,展开了深入地写钢铁、唱钢铁、演钢铁、画钢铁、展览钢铁的高潮。山西省盂县在九万人的钢铁大军中,组织了一支万人以上的包括创作、音乐、美术、表演等骨干的群众文化艺术队伍。他们在钢铁工地上运用展览、表演、歌唱、幻灯、广播、黑板报、跃进台、点将台、红旗等等形式展开了活动。福建省莆田县把60%的宣传工具搬上钢铁基地,进行了多种多样的活动。该县钢铁基地还普遍建立了红旗台(放卫星)、跃进台(比指标)、比武台(比干劲)、英雄台(表扬先进人物)等。
各地为了更好地、经常地开展钢铁基地的宣传鼓动工作和文娱活动,还建立了各种文化艺术组织。如安徽省肥东县在全县各个钢铁基地建立了文化馆(站)三十六个、俱乐部三百三十多个、文工团一百五十多个、图书流动站(组)四百六十个,另有文化车二十六台,共有活动分子和文化干部三万一千多人。这些组织运用群众所喜闻乐见的形式,开展宣传鼓动工作和文化娱乐活动。
各地组织了群众性的文化艺术队伍到钢铁工地进行巡回演出和慰问演出。湖北省浠水县就组织了两万人,到工地进行演出活动。江西省万安县组织了二十五个业余剧团,分赴钢铁基地进行巡回演出和慰问演出。他们演出了“为了钢铁”“警惕”“决不能松劲”“大搞钢铁”等节目三百多场,观众达十八万余人次。山西省襄沁县九十七名盲艺人在县集中三天编写了宣传钢铁的作品二十件,每人学会说唱一至数篇,分赴工地进行曲艺演出。
各地的文艺大军,采取了就地取材的方法,掀起了为钢铁服务的创作高潮。如河南省禹县就在全县钢铁工地上建立了二百四十多个由钢铁战士组成的文艺创作组。这些创作组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就创作出“父子英雄”、“炼钢炉边”和各种形式的文艺作品达二十万件以上。湖北省麻城县两路口钢铁工地还开展了一人一篇诗运动,五百三十多名钢铁战士在两天一夜的工夫,就创作六百一十三篇,参加创作的人占全体钢铁战士的93%。江西省瑞昌县范正钢铁厂七百余名工人,在紧张的劳动中,开展了一个“为钢铁而战,为钢铁而写诗歌”的炉前读书、写作、唱歌运动。他们以炉为单位建立了写作组,采取“人人编、集体审、大家唱”的办法进行活动。目前,该厂已经掀起一个“文章千万篇”的高潮,呈现着“漫山遍野是熔炉,处处炉边有歌声”的愉快的新气象。 (张兴满)


第7版()
专栏:

不寻常的诗画选集
安徽省阜阳县王人乡在乡党委领导下,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内,全乡创作墙头诗十四万三千四百首,“技术上墙”画五百六十幅,诗画合一的墙头诗画二万一千三百四十幅。王人乡党委编选了一本“诗画选集”,就是从这二万多幅中精选一百幅,由公社的石印厂印刷的。
从这本选集中,我们可以看到王人乡开展诗画运动的成绩是很大的。同时也可以看到我国劳动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不仅政治上翻了身,而且文化上也翻了身。劳动群众才是文化的真正创造者。他们有无限的智慧和创造力。
这本选集中所选的,从乡党委书记起到普通农民、妇女、老太太的作品都有。七个乡党委书记全都带头写、画,第一书记陶叶华同志一夜曾写诗十一首,并亲自修改画稿。他写的一首“人心倾向共产党”的诗是:
红旗飘展向东方,葵花开放向太阳,人心倾向共产党,生活前景向太阳。
群众对这个运动歌颂是:“书记开了口,全党来动手,诗歌似海水,绘画满墙头。”
从这本选集中可以看到,王人乡的诗画运动是密切配合了政治运动和生产的。内容题材虽然是那样的丰富多彩,但都体现了一条“政治挂帅”。政治思想性很强,能及时跟着中心工作连写带画,所以配合了党的政治教育,促进了生产。在选出的一百幅画中,歌颂今年工农业大丰收的有四十八幅。有一幅画画着一个很高的粮仓,上边站一人,粮仓半腰是一片星光,诗写道:
全国歌唱丰收年,满仓粮食顶破天,劳动人民仓顶站,只见星月在下边。
这是多么丰富的幻想呵!
总之,在这本选集中,每一篇作品都闪烁着劳动人民的才能与智慧的光芒。
这是一本不寻常的“诗画选集”,创作、编选、印刷完全由一个人民公社自己做,从这里便可以看到未来的文化大繁荣的曙光。
和平


第7版()
专栏:

安徽省阜阳县王人乡壁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