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1月3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工厂成网 遍地丰收 学校倍增
吉林全面大跃进山河面貌新
本报讯 东依长白山,西卧松辽平原的吉林省,在大跃进的一年里,面貌焕然一新。
全省今年1至10月份的工业产值比去年同期增长56.4%,平均三十四天的产值就等于1949年全年的产值。从今年5月掀起全民办工业的高潮以来,全省已建成十二万多座大、小厂矿,平均每天有六百八十座厂矿建成并投入生产。工业网散布全省,处于松辽平原中部的长春市和公主岭市,松花江边的吉林市,长白山麓的通化市,茫茫草原上的白城市,以及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的首府延吉市,都在向着近代化工业城市发展。吉林省今年结束了不出钢铁、不出水泥、不能制造机床的历史。在大跃进的日子里,已建成七万多座炼铁炉,还有数座中、小型钢铁联合企业正在紧张施工;水泥厂共建成九百一十二座;有五十八座机器修配厂转为机器制造厂。截至10月份为止,全省已试制出三千三百九十余种新产品,其中有二百二十八种达到和超过国际水平。
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在吉林省建立和发展起来的汽车、化学、电力、造纸和森林工业,都充分发挥了支援全国的巨大作用。长春第一汽车制造厂除供应各地大批解放牌载重汽车外,近半年来又制成了红旗牌高级轿车、东风牌小轿车、三轴传动高越野性能载重汽车、翻斗车和煤汽车。目前正大搞群众运动,由年产七万辆的生产能力向年产十五万辆的目标,飞速跃进。位于松花江畔的吉林化学工业公司,正在大量生产化学肥料、染料和电石,并以煤炭和电石为基础大力发展有机合成化学工业。吉林省电力工业的发展也很迅速,除丰满水电站以廉价电力源源供给东北各地外,在第二松花江上游即将建设功率比小丰满大一倍多的龙王庙水电站。产量居全国首位的吉林省造纸工业,今年平均每十二天的产量就等于伪满时期平均一年的产量。长白山区的森林工业,正在向机械化方向迈进,今年上半年综合机械化比重比去年同期提高44%,机械化集材比重提高一倍。
吉林省今年的粮食产量(包括大豆)比去年增长40%,平均每人有粮一千一百斤。全省已有十二个市、县实现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粮食生产指标。位于高寒地带的长白山区和西部草原的盐碱土地,都跃为盛产粮食的地方。长白山区的山货野物,如著名的“三宝”——人参、貂皮、鹿茸,今年也先后放出高产“卫星”;山间谷地的参园、鹿场、果园、蜂场,也都在迅速扩大。
全省农村已实现人民公社化。农村正在向着机械化和电气化方向迈进。到目前为止,全省农村已建成小型水电站一百一十七处。
在文化革命和技术革命的高潮中,吉林省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为历年所未有。今年6月末,全省基本扫除青壮年文盲;8月份适龄儿童全部入学,并普及了初中以下的学校教育。全省高等学校由1957年的七所增至一百三十三所,大学生增加了两倍;中等学校由二百六十七所增至三千五百八十八所,学生增加了一点六倍;小学由六千八百五十四所增至一万八千一百七十七所,学生增加近一倍。工厂、农村、机关、团体办起红专学校二千四百六十二所,托儿所、幼儿园、遍布各村,医院、产院、图书馆、乡乡皆有。业余学校达两万所。吉林省已经提出了在十年内普及高等教育的宏伟目标。科学研究事业也由于大搞群众运动而飞跃发展,全省已建成群众性的科学网,共有科学研究机构三千六百二十四所,科学研究人员比去年增加十三倍。拥有十六个研究所的中国科学院吉林省分院已在今年8月间正式成立。
(赵玉庆)


第5版()
专栏:

东岗参场办大学
本报讯 吉林省抚松县东岗国营参场创办的白山参业大学,正在人参生产中贯彻毛主席的农业生产“宪法”。保证三年内为全国培养出一批又红又专的参业技术人材。
白山参业大学设有参业、工业、畜牧、园艺、机械等五个系。拥有参场技工、技术员、参业老工人及中央医学科学院人参栽培试验站的研究生、气象站技术员等土洋教师。全校目前共有学生四百五十五名。
这个大学的教学原则,是理论联系实际,教学和生产密切结合,按照生产内容确定教学内容。7月,人参生产的重点是打落参土(把参地的土打细),参业大学就讲授土壤课。教员从理论上讲解分析以后,再由学生进行座谈辩论,学生韩守月兴奋地说:“我种了十多年人参,只知道老参地不长参,却不知道是什么原因,这回明白了,是因为土壤失去了肥力。”
在学习过程中,丰富了理论知识,也推动了生产。在收获参籽的时期,大学上了参籽课程。学生们懂得了参籽富有脂肪,不宜曝晒等特点以后,即在教师指导下,进行了晒籽操作。他们采取早晚晒、正午盖的办法,使参籽质量良好。
领导上为了鼓励学生积极进行科学研究,已拨给学校二千六百八十公尺人参地作为大学的试验田。师生们在最近的栽参中,大力贯彻毛主席的农业生产“宪法”采取深翻、施肥、密植等措施,力争人参高额丰产。过去栽植人参只翻五、六寸深,并根据旧的习惯,把人参躺着栽在地里;用手指松土。师生们打破这些习惯,在校田里深翻二尺多,同时进行了分层施肥,一部分人参改为立栽,并准备试用机械松土。过去种人参株距五寸多,他们改为株距二寸,并进行了一埯双株、三株等密植试验。通过这些措施,全校计划放出丈(四点四平方公尺)产人参一百斤(今年的最高产量是三十斤)、人参籽二斤(今年最高是八两七钱二)的高产“卫星”。 (李树功)


第5版()
专栏:

扎营田间 抗寒奋战
吉林人民破冻掘冰大搞深翻地
本报讯 吉林省在10月底完成了一般深翻地任务之后,现已进入大搞基本田、卫星田的第二次深翻高潮。截至16日止,全省深翻地面积达五千零九十二万五千亩,为1959年播种计划的113.1%。其中,一尺以上的一千三百六十三万八千亩,占基本田计划的89.1%,三尺以上的一百零四万二千零八十亩,占卫星田计划的38.6%。目前已有永吉、榆树、农安等三县提前超额完成了全部深翻任务。永吉县深翻三尺以上的卫星田比省里规定的每人三分卫星田的指标提高了38%以上。许多县、社干部的试验田一般都深翻五尺到一丈。
吉林省深翻地高潮,从10月初逐步形成。由于各级党委一开始就注意贯彻两条道路的斗争。彻底批判了“习惯论”“唯条件论”和“特殊论”以后,使深翻工作一跃再跃,到10月底,一个月内,就超额6.4%完成了一般田的深翻计划。
目前,地冻近尺,寒风袭人。但决心向大地要粮的吉林人民,正以大自然主人的英雄气概,破冻掘冰,乘胜猛攻,向更深的土层进军。有的用土炸药把冻土层炸开,继续深翻;有的制作破冻层深耕工具;有的创造了破冻深翻方法,扎营田间,抗寒奋战。现在,不少地方,白天浓烟滚滚,夜晚灯火齐明。向冻地开战的爆破声,此起彼伏。西部草原上的双辽县,在10月末完成了一般田的深翻任务后,立即组织了四万人参加的野战兵团,由县委第一书记带领驻扎辽河两岸,决心把三十万亩耕地深翻三尺以上。他们还提出“随翻随耙随镇压,达到地平如镜,埂直如线,分层施肥,使卫星田园田化”的要求,与邻近的梨树县挑战竞赛。大安县深翻一尺以上的土地已达基本田计划的219%,他们最近又提出了“全县亩产三千斤,让所有耕地都放卫星”的奋斗目标,继续增加深翻地,决心在最短期间,把全县所有的耕地都翻到一尺以上。这个县还普遍做到了随翻随施肥,施肥面积已达耕地面积77%以上。松花江畔的扶余县,为提高深翻的速度,从县到乡社、作业区,由各级领导亲自挂帅,逐级成立了团、营、连,明确任务,突击深翻。这个县新建的十九座熬硝厂、九座火药厂,日产土炸药(不用硫磺)九百余斤,及时供应了深翻田的需要。目前,全县的土地上,爆破声??,歌声震天地。全县二万多名战士,在“地冻三尺要深耕,不完成任务不收兵”的口号下,深翻进度与日俱增。农安县结冻后,士气更加旺盛。他们在“一切给深翻让路”的口号下,深翻地的人数由10日前七万多人,增加到10日后的九万多人,翻地进度比原来提高50%。 (蔡明)(附图片)
吉林省永吉县江密峰人民公社在深翻地 新华社记者 蔡明摄


第5版()
专栏:

今日的长白山森林工业
在巍峨壮丽的长白山,原始森林区在翻滚着跃进的浪涛。
长白山森林采伐工地上,工人们冒着严寒大雪,在连绵千里的大森林里,用电锯紧张地在伐木,电锯震荡着茫茫的树海,拖拉机、汽车和森林火车日夜奔驰出没在山林间。
长白山森林,是我国著名森林区,这里蕴藏着大量优质木材,有高寒山地特产的红松、落叶松、黄菠萝、水曲柳、椴、柞等珍贵树木。在过去的年代里,长白山的森林采伐,都是靠着笨重的体力劳动,生产效率很低,伐木工人长年生活在遮蔽天日的漫长的大森林里,生活很苦。解放后,由于党和人民政府对森林工业的重视,和对伐木工人劳动生活的关怀,劳动生活条件才有了改变。1955年森林采伐逐步实行机械化作业以后,不但生产效率显著提高,伐木工人的劳动生活条件也得到很大的改善。在今年大跃进中,长白山各个森林采伐作业区,都订出了跃进的生产计划。现在,从伐木、集材、造材、运材到装车,已全部机械化了。采伐作业区里,新建起了一座座美丽的新林村。(附图片)


第5版()
专栏:

人工养貂
人工养貂的主要关键在于貂的繁殖。紫貂分娩是在4、5月间,因此今年4月,吉林特产研究所养貂场的人们紧张起来。
全场有紫貂六十只,是目前全国最大的人工养貂场。据国外文献记载:由于紫貂性躁而娇,对外界环境极为敏感,人工驯养须两年以后才能繁殖。但这里的紫貂刚刚从长白山捕来半年,八只母貂已面临产期了。养貂工人们决心破除迷信,使即将诞生的第一代人工养貂早日成活。于是他们在3月末尾就开始打扫笼舍,进行消毒,铺好松软干净的乌拉草保持温暖,并对母貂增加养分,维护安静。一进4月,每天有专门人员悄悄地进入围栏,蹑近笼舍,细心静听,一天三次。
4月23日清早,第一胎仔貂发出微弱的呼叫。三个光皮的仔貂在草上颤颤欲动。但从此惊动母貂,第三天三个仔貂再一检查,完全被母貂吃了。30日有两个母貂同时产仔,仔貂的叫声很大。人们不敢再去察看,但过了四天又有一窝仔貂被母貂吃掉,此后连续生了五窝,其中5月9日一窝三个仔貂,为避免被母貂吃掉,移入水貂笼舍混合饲养。水貂温存,母爱很强,只是小紫貂身体孱弱不能吃奶,不久也死掉了。最后有两窝叫声最大的五个仔貂终于保存下来。现在,五个幼貂的平均体重已超过母貂450—500克。
一个月后,人们又紧张起来:紫貂配种的季节到了!
长白山的紫貂,每年6至8月配种,次年4至5月分娩,极为准确。但场内紫貂在今年6月份却没有发情的征候。大家便按照一般牲畜实行人工配种的规律,以妊马血(怀孕40—100天的母马血液)催情,并在食物中混合植物性的性激素进行试验。结果,三天后开始发情。这一期间,饲养人员从午夜二时进入了望台,记录着貂的交配情况。有时还把笼舍转移到附近森林中,以适当的自然环境促进紫貂配种。最后,这些只经过九个月人工饲养的紫貂中,已有三对配了种。
人工养貂两年内不能繁殖的迷信,开始被冲破了!
本报记者 程予(附图片)
这是人工饲养的老紫貂所繁殖的小紫貂
新华社记者 刘恩泰摄


第5版()
专栏:

突破农业翻身的第一关
中共吉林省委农村工作部部长 张士英
吉林省今年秋季的深翻地运动,是同紧张的秋收和全民大炼钢铁运动同时并举的,经过两个多月的全民总动员,日夜奋战,到11月26日为止,共深翻地五千零九十二万五千亩。就全省总的情况来说,已经基本上胜利地完成了把明年全部耕地普遍深翻一遍的要求。而且也基本上实现了基本田翻一尺以上,高额丰产田翻三尺以上,一般田翻七寸以上的要求。这是吉林省农业耕作制度上的大革命,是争取明年农业大翻身的第一关。
吉林省1958年粮食总产量为一百四十亿斤,比1957年增产了40%以上。这和过去几年来农业增产的情况相比较,是一个跃进,但和全国农业增产的速度相比较,增产幅度还比较小。全省农业生产还没有在根本上大翻身。其原因除了一部分地区整风还不够彻底,两条道路和两种作风的问题还没有完全解决以外,主要是在广大干部和群众的思想上,对“宽垅浅耕,广种薄收”和“深耕密植,少种多收”的两种耕作制度的斗争,还没有彻底解决,白旗没有完全拔掉,红旗没有牢固地插起来,许多干部和群众还受着唯条件论、习惯论和特殊论的束缚,思想还没有完全解放。
吉林省的深翻地运动,是一场尖锐的“深耕与浅耕”、“精耕细作与广种薄收”的两条路线和两种耕作制度的斗争过程,也是先进思想和保守思想尖锐斗争的过程。在深翻地运动一开始,省委就提出“翻地先翻心”的号召,事实证明了,要使深翻地运动迅速开展起来,必须发动干部和群众鸣放辩论,树立对立面,批判右倾保守,解放思想。许多地方开始辩论的内容,主要是深翻地能不能增产,一些右倾保守的人和富裕中农提出:“东北气温低,深翻土发凉,长不好庄稼,不但不能增产,反会减产”。长岭县红星人民公社富裕中农唐万才说:“地翻这样深,土翻的乱七八糟,来年非减产不可”,有的富裕中农甚至以有经验自居,提出:“活一千过一万,祖辈八代都没听说过把地翻,小伙子不听老农话,少打粮食可莫怨。”广大贫农和下中农积极响应党的号召,用许多事例说明深翻的好处。他们用大字报和在辩论会上提出“农业要过关,首先抓深翻”,“土地深翻一寸,顶上多上一层粪”,“土地深翻一尺,坏地也会变良田,根深叶茂打粮多,深翻良机莫错过”,“土地翻的深,黄土变成金,分层多施肥,丰收粮满囤”。各地经过一场激烈的辩论,怀疑派、反对派被驳倒了。但是他们并不甘心,又提出“深翻虽然好,就是秋季活多时间短”“关内地少人多能深翻,东北地多人少劳畜力不足,加上天冷上冻早,只能少翻浅翻。不能深翻全部翻”。有的富裕中农提出:“深耕地,费工多,得利小,不如开荒多种地”。广大群众经过算时间、算任务、算进度、比干劲,现场参观,又一次驳倒了习惯论和唯条件论。经过一场大辩论,迅速提高了干部和群众的觉悟和信心。干部普遍反映“翻地要快,全靠政治挂帅”,“翻地先翻心,翻心一寸,翻地三尺”。
在解决了群众思想问题的同时,必须迅速解决干部的两种作风——即官僚主义和群众路线问题,在干部中开展竞赛运动。经验证明,那里领导上有保守思想不走群众路线,那里深翻地的进度就慢;那里领导干部思想没有彻底解放,干劲不足,那里就光叫喊困难。深翻地进度的快慢,不是群众落后问题,而是领导思想保守问题,只要有坚强的领导骨干,就可以带动广大群众前进。双阳县太平乡第六管理区,翻地进度很慢,每天只翻十五亩,经过发动群众辩论,撤销了原来支部书记的工作,选出了新的支部书记来领导翻地,每天翻地进度达到二百五十八亩,提高了十七倍。长岭县黎明人民公社,撤销了阻碍深翻地的富裕中农生产队长彦喜胜,换上了有共产主义思想的贫农姜德和以后,由四副犁杖增加到八副,由每天翻地三十亩增加到一百六十五亩。
在迅速改变了干部作风后,各地普遍提出“书记挂帅、亲临前线”,干部要做到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做好指挥员、战斗员、技术员,工作要抓思想、抓措施、抓进度。长岭县提出:“书记挂帅,支部做保证,党员打先锋,团员做尖兵,全党动手,万民齐出征”的号召,并且普遍地推广了六固定(任务、地块、工具、人畜力、质量、报酬);四落实(落实到管理区、生产队、生产小组和个人);三抓(思想、典型、进度);二保证(数质量和时间);一推广(绳索牵引犁)的方法。因此,一个轰轰烈烈的群众运动,迅速开展起来了。不仅农民群众中的男女老少参加了深翻地运动,许多学校师生、城市居民、职工家属也都组织起来,自带工具和口粮,下乡支援深翻地运动。为了抢时间,抢进度,战胜地冻,开通县的群众形容翻地大军的冲天干劲说:“天上满天星,地下灯成龙,万里无鸟音,只有犁锹声。”乾安县为了突击深翻,组成了野战兵团,就地安营扎寨,群众情绪很高,并编歌高唱:“野战连,是好汉,战场睡,野外餐,分秒必争抢时间,地翻三尺土发渲,明年‘卫星’定上天。”
在短短的两个月时间里,要完成全省五千万亩地的深翻任务,确实是一个很艰巨的任务。光靠猛干、苦干、昼夜干是不行的。因此,各地都召开了“诸葛亮会”,发动群众献策献计,积极开展工具改革运动,通过实践,创造了各种各样的深耕经验。据不完全统计,在运动中,制造和推广了绳索牵引犁三万一千二百三十五台,各种深翻工具六十五万六千件。许多地方创造了人畜力结合的先进经验。在人工翻地中,永吉县推广了“四沟串土,五人联合作战”的翻地法。在深翻地的后期,为了揭破冻土层,采用了“拉刀破土法”,“炸药爆破法”。蛟河县幸福之路人民公社,为了使秋收和秋翻地同时进行,提出了“车不空运,人不空手”的口号,大车下地拉粪,回来拉庄稼,这些经验大大加快了深翻进度,节省了劳动力。
为了加速翻地进度,各地普遍建立和健全了“劳动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组织和制度。许多地方采取了大兵团作战,集中力量分片突击,并采取野外扎大营,吃饭、住宿、学习、开会都在田间。全省共办了农村公共食堂四万七千多处,托儿所、幼儿园六万八千多处,缝纫厂八千多处,使一百三十万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参加了生产。在大兵团作战的时候,人们劳动强度很高,必须关心人们的生活。特别是办好公共食堂,保证社员吃得饱,吃得好,更为重要。深翻队伍集体食宿,努力作到按时休息。
在竞赛运动中,不断创造翻地新纪录,榆树县曾日翻地十五万亩。通过竞赛评比,大检查,大协作,及时解决了进度不平衡和质量粗糙的问题。在热火朝天的竞赛运动中,政治工作一马当先,保证了群众有饱满的和持久的劳动热情。


第5版()
专栏:

勇于改革设计的工人
第一汽车制造厂徒工 陈子林
工人搞设计,
班产二百五,
一厂变五厂,
年产十五万。
这是长春第一汽车厂在开展工人参加设计、向班产汽车二百五十辆跃进运动中工人群众的战斗口号。按照设计,长春第一汽车厂,原只年产三万辆汽车,班产五十辆汽车,可是在全厂开展了蓬勃的群众运动后,“先进定额不敢突破”,“先进的设计不能变动”的迷信,一个接着一个都被打破了。这个先进工厂的设计竟被一向认为不能参加工厂各种设计的工人们勇敢地打破了。红旗首先插在这个工厂的底盘车间转向工部转向器壳小组里。
……6月下旬,厂长饶斌在全厂职工代表大会上报告了工厂的远景规划,宣布工厂在1962年要达到年产十五万辆汽车时,转向器壳小组长朱武喜,十分振奋。他在回车间的路上,一面走,一面海阔天空地想:“如果要年产十五万辆,我们底盘车间也要发展到有现在的几倍大。这样厂区围墙拆除,职工宿舍迁到更远的地方,工人上下班电车不顶事了,都得乘火车啦!……”可是,他又觉得这样想,不符合多快好省的精神。
驳倒“伸手派”
不几天,厂部根据市委的指示,围绕着查生产(查生产管理、产品设计、设备潜力、规章制度)发出向四十万张大字报进军的战斗动员。运动很快在转向器壳小组展开了。短短的三天里,十八个工人,就贴出了二百九十张大字报。党小组长秦凤章和行政组长朱武喜,看到工人提出了很多改进设备、改进工艺、提高生产效率的建议,都很兴奋,认为群众的意见中确实有宝贝。但是,三天后,大字报突然减少了,群众不知再往那儿使劲想主意,合理化建议转入低潮。这时,党小组长秦凤章,在党政工团小组长碰头会上,提出当前运动与工厂远景规划,结合起来考虑。于是把群众合理化建议运动,又推向高潮。就在这时,工会小组长李喜林说:“我看颠倒一下工序,把转向器壳和转向器侧盖,换一换机床加工,大零件放到大机床加工,小零件放到小机床加工,一班就能生产二百五十辆份。”很多人都同意这个意见。秦凤章抓住这个苗头,更明确地提出:
“把班产二百五十辆,作为我们全组的奋斗方向,大家看行不行?”并把这个大胆的想法,汇报到党支部。支部书记指示他说:“这样做很好,但要统一思想,要围绕这个方向,领导大家深入细致的查……”
之后,一场反对“伸手派”的大辩论,就猛烈地展开了。行政副组长田瑞康说:“全组十八台机床中,有十五台勉强可以达到班产一百辆,要不增添设备,不给人,实现班产二百五十,我看没有把握!”还有的人说:“班产百辆时,产量已加一番,不添设备实现二百五十,那有这么便宜的事!”团小组长葛淑琦,闷声不响,不表示态度。行政组长朱武喜也摇摆不定。秦凤章用令人信服的事实,反驳了这些错误的看法。他说:“我们原来设计班产五十辆,是这么多人,班产一百辆,也是这么多人,难道用这些设备,这些人,就不能生产得更多吗?何况现有几台设备,已接近二百五十,别的设备,只要发动群众攻破关键,生产能力也可以提高上去。机器是死的,人可是活的!”朱武喜一听这些话说得很对,觉得自己不该动摇。会后,秦凤章又对田瑞康和葛淑琦说:“大家已经提出了这么多好办法,还没有试验,我们怎能说不行呢!”这样,几个小组长的信心都提高了。
打掉自卑感
经过这场激烈的争论,全组工人向班产二百五十改进的劲头鼓起来了。他们从改进设备,改进工艺,发展到改变产品结构。他们观察了数种不同类型的汽车,发现各种汽车转向器壳的连接管,长短不同,只要把它缩短五十公厘,一年就可以使这个工序节省四十五吨钢材,减少三分之一的加工时间。可是一提修改产品设计,问题就大啦!更改产品设计,向来都是设计师和工程师的事,而且要经过总工程师或国家汽车局的批准。工人是无权过问的。后来秦凤章又把这个情况,汇报到工部,工部主任也觉得修改产品,关系到整个汽车结构的改变,有些犹豫。这个工部是厂长饶斌的“试验田”。在厂长参加“试验田”会议的时候,他问饶斌:“工人建议修改产品设计,这能行吗?”厂长非常肯定地告诉他说:“改产品设计是好事!不能只让工人去管理手套、乳化液、切削油之类,应该让他们参加技术领导和工厂设计呀!”工部主任心里一块石头落了地。他回去就指示转向器壳小组:要关键明确,措施具体,弄清实现班产二百五十,还有哪些关键,要怎样攻破?全厂党组织和行政领导,也发动设计、工艺技术人员,深入现场和工人一起讨论。
这时,工人们胆量更大,劲头更足了。有的工人说:“这两年放不开劲,这回吗?可解决问题啦!”他们白天辩论,晚间画图、设计。几个小组长都搬到车间来,吃在车间,睡在车间。他们整天拿着零件和产品图纸,按每个零件,每道工序,每台机床,逐项检查记录,一个个地研究、争论。最后,制订出一个三不加(不加设备,不加人,不加作业面积)和三上缴(三台机床,三个工人,五十平方公尺作业面积)班产二百五十辆的方案。
工程师服输了
但是,要实现这个方案,还需要突破六关。怎么办呢?工程师任权主张去掉两台低效率机床,增加两台高效率的机床。他认为这样还是合算的。因为把生产效率提高四倍只调换两台机床,并没有增加设备。但秦凤章和朱武喜一计算:这样设备数量虽然没有增加,却需要国家投资两三万元,而且去外厂订货,要一年以后才能投入生产,便坚决反对这种意见。他们主张从改进现有设备,合并工序,增大走刀量,提高车速等方面去闯过六关。工程师认为这样会违犯工艺要求,无论如何不能同意。但工人一定要试验一下。后来,两方争论得面红耳赤。工程师说一句:“你们提的都行,我提的不行!”就离开了。
不久,车间主任和党总支书记,都很关切地问秦凤章:“这六关你们自己能包下来吗?”他很坚定地回答:“我们一定包下来,保证苦战七天七夜过六关!”于是他们说干就干,大胆地试验起来。六个关键中有一关,是加工转向器壳的六角车床。这台机床原来要二十分钟加工一个零件,在班产百辆时,经过工人改进,达到五分钟一个,因此有的工人认为这台机床的效率到顶了。老秦认为这是第一关,只要打破头关,其他五关就容易闯过。开始,他把车速由每分钟二百三十三转提高到三百二十二转,生产效率提高一些,还达不到班产二百五十。老秦没有灰心,一连几个小时眼巴巴地盯住车刀,还是没有提高。老秦沉浸在苦思苦想中。这时,他想起上海柴油机厂加工机油泵合并工序,心里开了窍,把四个工位并成两个工位,采用组合刀具加工,结果用一分四十秒加工出一个转向器壳,班产零件由一百二十辆份增到二百六十辆份,产品质量也提高了。老秦冲破了第一关,连休息也没有休息,又和朱武喜去试验另一台多刀半自动车床。没有想到这是更为困难的一关。操作这台机床的青工方初生,星期天一清早,就把试验用的刀具、工具准备妥当。老秦在全组工人的注视下,以每分钟六百转的高速,开动了机床,紫蓝色的铁屑,带着白烟,接连不断地向外飞卷。但是秦凤章采用高速切削,每组转向臂轴加工时间,只比原来少五秒钟,达不到班产二百五十的要求。这时,小方急得像要哭似的。老秦看到小方的心情很沉重,又提出改用强力切削,把走刀量由零点二三加大到零点七一,试验的结果,生产效率比原来提高一倍,班产量超过了二百五十辆份。这时,心情沉重的小方,高兴得跳起来,每个人脸上,都露出了胜利的喜悦。最后,田瑞康试验的金钢镗床,经过几昼夜的苦战,还没有达到二百五十。这台机床精度很高。由于加工零件长,镗杆产生震荡,产品的数量和质量总是跃不上去,前后试验了二十多次,都失败了。秦凤章说:“试验一千次不成功,也不灰心!”大家从老秦闯过一关又一关的事实中,得到了鼓舞,把火力都集中到这台机床上,结果田瑞康根据设计处设计师的建议试用硬质合金代替铅做减震器,克服了镗杆震动的毛病。镗孔效率,也由一百三十个跳到二百八十个。六大关键被攻破了,十八台机床的生产能力,全部达到和超过了班产二百五十辆份汽车的要求。这时工程师任权也在现场,他亲眼看到这个结果,不禁对秦凤章说:“你们就是行啊!”
转向器壳小组的行动,在全厂树起一面红旗。它把全厂已经开展的大规模的群众运动推向更高的水平。现在,第一汽车制造厂“工人搞设计,班产二百五,一厂变五厂”的技术革命运动,气势雄伟、波澜壮阔。一个新型的社会主义企业即将形成;一个多、快、好、省的更先进的汽车工厂即将出现。(附图片)
秦岭 插图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