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1月25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欢迎老干部写革命回忆录
本报评论员
老干部写革命回忆录,并不是一个新事情,远在二十年前,延安“解放日报”就曾经发表过不少老干部写的革命故事。新中国成立以来,已经出现了好些老干部写的革命回忆录,如“红旗飘飘”丛刊,“光荣的中国人民解放军”(第一卷第一集“星火燎原”)等,就刊登了许多这类文章。但是,大规模地发动老干部写革命回忆录却是当前全民大跃进中,在文艺战线上所提出的一个新的任务。这项工作有着重大的意义。
首先,革命回忆录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革命斗争的历史纪实。近四十年来,在党所领导的各个地区、各个时期的革命斗争中,有着无数可歌可泣的故事。无数优秀的革命战士在革命的烈火中锻炼成钢。有的同志为革命献出了宝贵的生命,有的同志今天还继续在社会主义建设中贡献出自己的力量。由这些活着的老同志把自己亲身经历过的革命历史写下来,不仅是对先烈们最好的纪念,而且可以深刻地教育今天的青年一代以及我们的后代。同时,这些革命回忆录还将大大丰富我们的党史的宝库。
其次,党提出的建设社会主义文学的任务。这个任务不只是文艺工作者的任务,也是全党全民的任务。只有全党全民办文艺,专业文艺工作者和群众业余创作结合起来,我们的任务才能胜利完成。现在我们的文学首先要反映当前建设社会主义的一日千里的现实生活,歌颂亿万人民创造奇迹的光辉劳动和他们崭新的精神面貌,反映我们生活中已经或正在出现的共产主义萌芽并促进它们的成长。与此同时,我们也需要反映革命历史题材的作品。这一方面作品的产生,除了专业文艺工作者的创作外,必须依靠散布在各个岗位上的老干部。因为要表现这方面的题材,必须对革命历史斗争有丰富的生活经验和理解,而老干部在这方面则具有特别优越的条件。优秀的革命回忆录,不论是以什么形式出现,它都将是我们革命文学的一个组成部分。因此,发动老干部写革命回忆录,不仅有着政治思想教育方面的意义,而且是文学工作中不可缺少的一个部分。
第三,还应该考虑到我们的许多老干部年龄都比较大,其中有些同志已经年近古稀。如果不及时地把他们所熟悉的革命历史纪录下来,将来就会永远无法查寻。这些极其宝贵的材料如果湮没了,将是我们革命史和文学史的一个不可弥补的损失。
当然,我们主张老干部写革命回忆录,并不等于说老干部只能或只应该写革命回忆录。我们的许多老干部也可能而且应该尝试文艺的各种形式,表现生活的各种题材,特别是创作反映当前现实的报告文学、小说、诗歌、电影、文艺评论。许多老干部已经在这方面作出了很好的成绩,还有许多老干部已经订出了这方面的计划。这都是非常可喜的现象。但是,正如前面提到的,老干部在写革命回忆录方面有着特别优越的条件,甚至可以说有着义不容辞的责任。所以,我们愿意特别强调地提出老干部写革命回忆录的问题。
目前,许多地区已经在大力组织老干部写革命回忆录,如河北省展开了“歌颂大跃进,回忆革命史”一千万件的群众写作运动,许多文学刊物也编辑了不少革命故事和革命回忆录专栏或专号,有的编辑部和出版社在组织力量帮助老干部写回忆录方面作出了出色的成绩。在这个工作中,我们认为有几点经验是值得注意的:
一、党委宣传部门对这个工作的重视和大力支持,是做好这个工作的重要因素。要把组织老干部写革命回忆录的工作看成是对人民进行革命思想教育的一个部分。订出具体的规划,组织力量进行工作,有些老干部担任着繁重的领导工作,如果条件容许的话,设法使他们有时间从事回忆录的写作,这是需要根据具体情况作细致的安排的。
二、各地作家协会分会、部队宣传工作部门、文学刊物编辑部、出版社等要做好帮助老干部写回忆录的工作。老干部中间,有一部分是有较高文化水平和写作能力的,但也有一部分文化水平较低,缺少写作经验。这就需要组织一部分专业作家、文学编辑,以较长的时间协助老干部写作。“文艺报”第二十一期发表的解南征帮助老干部写回忆录的经验对各地是有参考价值的。
三、老干部是革命回忆录的主要创作者,许多老干部对于这个工作表现了积极热情的态度,产生了不少优秀的作品。这就说明,写作并不是什么神秘的事,只要敢想敢说敢做,加上刻苦学习、钻研的精神,任何人都是能够写作的。不少革命回忆录的作者,过去都是从来没有搞过写作的,但他们在有关编辑的帮助下写出了动人的作品。所以只要打破迷信,大胆写作,一定可以写出好的回忆录来!


第7版()
专栏:

领袖、导师、慈父和战友
读“跟随毛主席长征”
李希凡
读完了陈昌奉同志的“跟随毛主席长征”,我抑制不住内心的激动,对于一个参加过长征的老革命战士来说,这是多么珍贵的回忆啊!陈昌奉同志不是一个作家,而是一个解放军的军区副司令员,但是,他的充满着激情的笔触所记录下来的这历史的片段,却比某些作家写的文艺作品,更能打动人心,更能引人入胜。我想,这首先是因为作者所记录的真实生活就具有深刻的典型意义,其次应该说是作者所描绘的生活是自己的切身经历,因而,比之某些作家描写间接的生活,贯注了更加深厚的感情。所以使得这个回忆录在很大程度上,具有着丰富的文艺特点。
“长征”,我们党所领导的、这震动中外的艰苦卓绝的斗争生活,它本身就是永远写不完的伟大史诗。多少可歌可泣的故事,流传在那两万五千里的英雄路程上。而这个时期,又是处在中国革命的伟大转折点的时期——党中央纠正了左倾机会主义路线,建立了以毛泽东同志的思想为中心的正确路线。人们多么渴望知道(那怕是最微小的细节)伟大的领袖在那艰苦的年月里,怎样领导着中华民族的优秀儿女们,跨过雪山,通过草原,战胜了数不清的困难,杀奔抗日前线!“跟随毛主席长征”,虽然没有从正面描写毛主席在这一时期的政治领导生活(因为作者当时并不接触这方面的生活),但是,作为毛主席当时的警卫员、勤务员的陈昌奉同志,却从他所接触到的日常工作和生活里,记述了伟大领袖的艰苦、朴素、谦逊、阶级友爱等崇高的品质。作者的那些不可磨灭的印象,看来都是一些平凡的记述,但却具有非常丰厚的激动人心的内容,使你读了以后,久久地不能平静下来。像第六节“渡过金沙江,进入彝族区”里,有一段描写进入宿营地的毛主席的小故事,它是怎样激动着作者和读者的心啊!
进入宿营地,陈昌奉给主席搭了一个铺,可是,没有找到办公桌,摆不开办公用具,他就没有注意这件事,忙着去给主席打开水了。天亮后,主席回来看到没有办公桌,便用严肃而又温和的语气批评陈昌奉说:“现在重要的是工作,吃饭喝水是小事,江那边有我们两三万同志在等着哪!这是几万同志的性命呀!”于是,主席给了陈昌奉一个幽默而又带有教育作用的处分——罚他不睡觉,坐在桌旁陪主席工作,然而,刚坐了一会儿,主席就又笑着叫充满内疚心情的陈昌奉去睡觉了,亲切地告诫他:“记住,无论现在和将来,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工作。”
这个小故事的情节虽然很简单,但是,在主席这些简短的对话里,跃动着多么深厚的革命者的感情。看了这个小故事,使我很快地联想起新闻纪录片“延河之歌”的一个镜头——主席居住过的延安窑洞的灯光。解说词告诉我们,在抗日战争的年代里,主席每天在这里工作到深夜。……数十年如一日,我们伟大的领袖,为党为人民一直就是这样永不疲倦地工作着!“无论现在和将来,对我们来说,最重要的是工作”,这是多么深刻有力地表达了一个伟大革命家的思想感情!它应该成为每一个革命者的座右铭。
在这本回忆录里,更多的记述,是作者和主席相处时期的工作和生活上的亲密的战友关系。陈昌奉同志跟随毛主席长征的时候,不过是一个十六岁的孩子。正像他所说的:“与其说是我照顾主席,还不如是主席照顾我”,应该说这是作者总括了这本回忆录的主要内容。作者生动地记述了在跟随毛主席长征的工作过程里,怎样受到了主席的无微不至地关怀、培养和教育,使读者深切地体会到,这给这个年轻的红军战士,后来成长为解放军的军区司令员,奠定了一个多么良好的基础。也使我们清楚地看到了,伟大的领袖和他的周围的工作同志,有着多么深厚的战斗友谊和多么亲密无间的同志关系。
陈昌奉同志怀着敬爱的激情写道:“主席告诉我革命道理,教我识字,帮我学文化。当他知道我惦念家时,就代我写家信。夜行军下大雨,主席怕我摔倒,就从我手里取过马灯,自己提着给我们小鬼照路。尤其难忘的是在过六盘山时,我一连发了几天疟疾,身体虚弱,当快爬到山顶时,我冻得混身发抖,竟昏倒在山上。主席以为我又犯了疟疾,便把他的皮衣服脱下来给我穿上,自己却穿着一身夹衣,顶着刺骨的冷风。”
所有这一切,都是多么深刻、生动地告诉了我们,毛主席对于他周围工作的青年人,不仅是伟大的领袖和导师,而且还是慈爱的父亲和亲密的战友。因此,作为一本革命回忆录,“跟随毛主席长征”不只从许多精采的生活故事里,为我们记述了伟大领袖的为党为人民可敬可爱的忘我的革命工作精神,从思想上教育了我们一个革命者应该怎样工作,而且也从伟大领袖的待人处世的生活态度里,教育了我们一个革命者应该怎样生活,一个共产主义者应该怎样融洽无间地生活在集体里。
我们欢迎陈昌奉同志的“跟随毛主席长征”,我们欢迎,也殷切地希望更多更多的老同志,为我们写出更多更多的这样的革命回忆录来。


第7版()
专栏:

共青团员的榜样
——介绍“老共青团员”
 柳笛
我常常想:生活在今天这样一个光辉灿烂的社会主义时代的青年,该是多么幸福!党的亲切教导和无微不至的关怀,使一代社会主义的新人幸福地成长着!党给青年人创造了适合的生活环境,党给青年人安排了鹏程万里的工作岗位。有谁能比我们这一代青年更幸福,更有希望!可是,这种幸福是怎么来的呢?老一辈的同志是怎样度过他们的青春的呢?
一口气读完了“老共青团员”(工人出版社出版)这本书,问题得到了回答。这是一本感人心肺的革命回忆录,是一本记述从“九·一八”到“七·七”这个时期,党的优秀儿女们在日寇占领下的东北,对敌人进行英勇斗争的书。可以说,书中主人公何有所走过的革命道路,在很大程度上就是作者本身的回忆和自述。全书质朴无华,没有任何浮夸和渲染,使人感到异常亲切,书中所有的人和事,都充满了感人的力量,每一个情节里都凝结着作者的革命激情。
一个老共青团员令人难忘的光辉形象,出现在我们面前!
故事一开始,就把我们带回到了那个苦难的年月里。饥饿、压迫,使得九岁的何有父母双亡。父亲在矿坑里被煤砸死了,母亲被地主踢死了。乡亲们托人把这个孤苦零仃的孩子从山东带到了东北,去找他穷苦的舅舅。就这样,生活的激流把一个年幼的孩子推进了社会的熔炉。何有在这熔炉中顽强地成长起来了。他在街头流浪、在鞋厂里做苦工,每天干十八、九个小时,鞭打、辱骂折磨着他。他不明白:为什么做鞋的人没有鞋穿?为什么码头上粮食堆成山,人们还没有吃的?为什么商店里有各式各样的衣服,人们还没有穿的?为什么……为什么……。是的,何有幼小的心灵对这些是不明白的。但是,他终于明白了。生活告诉何有:什么是好,什么是坏,应该赞成什么和反对什么。这个被人看不起的穷孩子,以后竟变成一个坚强的革命者了。
作者怀着深切的激情,对何有的成长过程写得入情入理。在何有还是一个不懂事的孩子的时候,就显露了劳动人民所固有的舍己为人的高贵品质。流浪在哈尔滨松花江畔的何有,有一次在汹涌澎湃的江水中奋不顾身地救起了一个名叫沙沙的苏联小孩,因为这个机缘,他到了中东铁路上去工作。而当他第一次领到了工钱的时候,他首先就想到要帮助帮助他那在一场水灾中相识的难友周全父女。何有最初这种无私的思想幼芽,成了他以后忘我地进行革命斗争精神的源泉。
可以看得出,作者在塑造何有这个形象上,是十分谨慎的。这里所用的笔墨简直节约到了最大限度,但是何有那种忠实于革命事业,忘我的革命精神,却像一颗宝石在他的青春中闪耀着炫目的异彩。何有在中东路工作的时候,从党的地下工作者老程师傅和苏联同志那里,开始接触到了革命的道理。这个出身贫寒的青年小伙子凭着自己的阶级本能,刚一接触到革命,就如饥如渴地追求它,贪婪地从中汲取滋养。甚至他为了寻求光明,冒失地闯越中苏边境去找沙沙和比斯克夫;他在受尽了日寇折磨的时候,不顾一切危险,吵着嚷着问“哪里有共产党?”
这样的革命青年是会找到党的。何有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了。何有入团的形式那么简单,只不过是和程师傅作了一次谈话,可是,这次谈话多么令人难忘啊!
“‘什么条件?’何有着急地问。
老程摸着下巴,看着何有,说:‘坚决地反对地主资本家,不打倒日本鬼子不停止,砍脑袋也不投降,也不供出自己的同志,不泄露秘密,坚决执行决定……。’接着又说:‘干这个事,不仅不挣钱,还得交团费呢……’
没等老程说完,何有两眼放光,忙说:‘我够条件!’又说:‘只要反对地主、资本家,打日本鬼子,叫我干啥就干啥!……除了饭钱,其余的全交上,行不行?……’
‘好,’老程严肃地说,‘你不是没有父亲,没有母亲,没有家吗,从此以后,你就有家了!共产党就是你的家,你要做一个好儿子啊!’”
不错,何有真正地找到家了,这是一个不寻常的家。故事的发展向我们证明:何有不愧为党的好儿子。无论在出生入死的流血斗争中,还是在吃草根、喝桦树水的深山密林中进行游击活动,以及后来的地下斗争中,何有都是听党的话,坚决执行党的指示的。在撞翻敌人的铁甲车、白林子战斗炸敌车、打围子抢救刘升……一系列的对敌作战中,何有表现了一个革命者的机智、勇敢的英雄品质。而革命斗争中的每一次锻炼和考验,都更加激发了他坚强的革命意志。何有从党那里汲取力量,也从同甘共苦的战友那里汲取力量。共青团员金文俊毅然处死反革命父亲的行为,老游击队员马大汉身受重伤以后,为了不致拖累其他同志突围,冷不防用猎刀结束自己生命的可歌可泣的事迹,以及妇女群众用开水烫死鬼子的英雄行为……这些都给何有增加了无敌的斗争力量。只要党需要,何有什么都可以干。
何有就是这样在革命斗争的千锤百炼中成长起来的。故事发展到党派何有夫妇到革命圣地延安去学习,就结束了。然而,真实的故事并没有结束。听说,以后何有在革命斗争中不幸被敌人打瞎了双眼,但他的革命意志却更加旺盛了,至今他还在顽强地工作着。实际上这本书就是那个双目失明的何有口述而成的。写到这里,我想起了生活在今天的共青团员和青年们。这一代的青年正在大搞共产主义思想自觉运动,大力发扬劳动不计报酬、工作不讲条件的共产主义劳动态度。我们老一代的共青团员们,他们在几十年以前的艰苦斗争中,何止是不计报酬,不讲条件,甚至连自己的生命都慷慨地贡献给了我们壮丽的事业。想到这些,我们该怎样加倍的努力向老一辈的同志学习啊!


第7版()
专栏:

胜利从何而来
——读“转战南北”
曾田家
现在我们生活在幸福的社会主义社会里,大家正以无比的欢欣和愉快在工作,万众一心为建设更加美好幸福的生活而奋斗。但是,胜利是如何取得的?它经过了一些什么曲折、艰苦的道路?许多人,尤其是我们这些年岁轻一些的人,未必了解得那么清楚,体会得那么深刻。俗话说:“看现在,想过去”。过去确是值得想一想的。李立同志写的革命回忆录“转战南北”,给我们提供了极为宝贵的材料,虽然他写的只是我们革命历史中的一个小的片段,但是它却生动而具体地表现了我们的党,我们的革命部队的英勇无畏的革命精神,使我们学到了许多东西,明白了许多道理。
“转战南北”写的是:王震将军率领的三五九旅,为了给日寇严重打击,渡黄河,跨长江,深入南方敌后活动。日寇投降后,他们又突破国民党军队十个军和十几个保安团的重重包围,回到中原解放区和革命圣地延安。这支英雄部队转战南北,历时二年,跋涉祖国山河达两万五千里——这是又一次伟大的“万里长征”。
以寡敌众,以劣势对优势,为什么能取得胜利?这是人们要问的问题。现在我们正在学习毛主席“论帝国主义和一切反动派都是纸老虎”的文件,这个问题文件早已解答,而“转战南北”则以具体生动的事例证明了这些道理——决定战争胜负的主要因素是人,是人心的向背,而不是武器。看看我们的部队是些什么样的人,他们和群众的关系是怎样的吧。
三五九旅在南下途中,每经过一个村庄,都有三五十个群众自动集中起来帮助部队带路,一个单位需要几个人就有几个人。而在部队同志有危险的时候,群众则冒着生命危险和一切困难,予以保护和帮助。受伤住院的战士张玉庭被国民党军队抓去了,他从监狱里逃了出来,躲在农民贺永善家里,贺家有四口人,自己饭都吃不饱,贺永善的妈妈为了不让张玉庭饿着,出去向人家讨来一些食物,给张玉庭充饥。反动派来搜查的时候,他们就把张玉庭隐藏起来。当张玉庭要去找部队的时候,贺家卖了一担青苗,老妈妈并把自己亲手纺成的二斤棉纱也卖了,给张玉庭做路费,又派儿子一路送他。书中像这样动人的事例还不少。这说明群众是如何热爱我们的部队。他们把他看做人民利益的保护者,看做救星和希望。
事实的确是如此。书中对部队爱护群众,关心群众疾苦,也有不少动人的描写。群众没盐吃,部队把盐送给他们;群众受到敌人抢劫,部队马上加以保护。部队在长沙以西二十里渡江时,担任警戒的一个排没来得及渡江,留在江岸这边。群众来报告说敌人在村里把耕牛、被子都抢光了,希望救命恩人八路军快去。这个排在远离主力部队的情况下,为了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和群众一起把敌人打跑了,把敌人抢去的东西全部夺回来了。
“军爱民,民拥军,军民本是一条心”,这样的部队是不可战胜的!
书中对我们部队的革命乐观主义精神,官兵平等亲密无间、患难与共的优良作风,以及战士们英勇顽强、不怕一切困难的意志,都有淋漓尽致的描写,感人至深。战士们,指挥员们亲热地把他们的司令员王震将军称为王胡子,对他信任、关心,而王震同志和其他领导同志也对战士们备极关怀。一次,王震同志病了,看见高铁同志病得厉害躺在路上,他就从担架上爬下来,要高铁同志坐上,高铁同志看见王震同志的病也很重,无论如何也不愿坐。两人争论起来了。
“你坐上嘛,我的病不打紧。”
“那怎么行,你是司令员呀!”
“司令员又怎么样,谁病重就该谁坐。”
王震同志不跟他多争了,爬起来就向前奔。高铁同志这才坐上担架,这是多么动人的场面!
此外,书中还给我们介绍了不少的英雄人物,他们都是值得我们学习的榜样。这里有侦察英雄窦虎,有力斩鬼子八人的连长朱新阳,有九旅的“李逵”颜龙斌,有王震同志的警卫员尹光甫同志。在1945年6月的一次战斗中,一颗手榴弹落在王震同志的身旁,紧跟在他后面的尹光甫一个箭步跨上去,两手将王震同志推倒地下,用他自己的身体躺在王震同志的背上,使王震同志得免于难,继续指挥战斗,而他自己却光荣的牺牲了。
“转战南北”是一本生动的革命教科书,它使我们更加清楚地了解革命的艰辛,更加深刻地体会到党和人民军队的伟大,同时它鼓舞我们继续前进。愿这样的好书更多的出现。


第7版()
专栏:小资料

几种革命回忆录
“在毛主席周围”
本书描写了1937年毛主席来到延安,直到1948年离开陕北的十一年间的生活。作者蒋秦峰原是中央警卫团的干部。他根据自己的记忆和其他同志的追述,记录了这一时期毛主席和其他中央领导同志的生活。
“我的一家”
这是革命妈妈陶承同志用自传体写的对敌斗争的真实故事。徐特立、谢觉哉同志都为本书写了序言。
“红旗飘飘”
这个革命斗争回忆作品的丛刊,已出九集。其中有革命烈士遗著,有历次革命斗争参加者的亲身经历的记述,也有革命烈士的亲友、战友、部下所写的文章。
“革命故事小丛书”
包括六本书。一、“党的忠实儿子:烈士刘谦同志的斗争故事”。二、“女将军”,是魏巍访问了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一位女将军——李贞同志后所写的一篇访问记。三、“高举红旗三十年”,是写七十七岁的老妈妈张龙地在闽西老革命根据地坚持斗争的故事。四、“一颗红心为革命”,是写大别山老革命根据地红安县的革命妈妈徐大妈——徐正修的故事。五、还有巴金等写的记述上海钢铁工人丘财康的“一场挽救生命的战斗”。六、芷汀写的“老电工”,是记述在石景山发电厂坚持斗争的“老电工”的故事。
“在红军长征的道路上”
书中描写了红军长征时可歌可泣的故事,也记述了各地的今天的新面貌。
“红军儿女”
本书包括两篇描写红军英雄人物的真实故事。一篇是“红军儿女”,写的是红军女战士李珊在湘赣边区坚持三年游击战争的故事。另一篇是描写红军战士朱赞珍在赣南油山地区的艰苦斗争的真实故事。
“南征北战二十五年”
写的是中国人民解放军某部红二连的故事。红二连是1928年在鄂豫皖苏区成立起来的,这是一支有名的钢铁连队,他们走过雪山草地,转战在华北平原、大江南北,现在正驻守在云南边疆。本书以真人真事为基础记述了这个连队二十五年来光荣的斗争历史。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