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0月8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农业科学要解决大跃进中的新问题
编者按:我国的农业生产大跃进,不但把古今中外的很多丰产纪录远远地抛到后面,而且把农业科学上的各种陈腐理论也彻底打破了。农民群众在农业科学的这一破旧立新的事业中已经作出伟大的贡献。但是,农民群众丰富的生产实践经验,还有待于总结和提高,使它成为系统的完整的理论,反过来再去指导和推动农业生产更大的跃进,这不仅需要农民群众的努力,还需要农业科学工作者共同的努力。为此,本报曾在9月11日邀集在京的一部分农业科学工作者开了一次座谈会,讨论了农业生产大跃进给农业科学工作提出的亟待研究和解决的一些新问题。参加这次座谈会的有:中国农业科学院副秘书长刘春安、中国科学院昆虫研究所副所长蔡邦华、农业科学院畜牧研究所副所长徐矶、农业科学院作物栽培育种研究所副所长方悴农、北京农业大学土壤农化系副主任叶和才、农业科学院作物栽培育种研究所研究员朱光焕、农业科学院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工程师陶鼎来、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助理研究员汪可宁、农业部经济作物局技师戈福元、杨树藩。下面便是他们的发言记录。
学习农民伟大的创造精神
他们的实践打破了农业科学上很多陈腐的规律
刘春安
农业生产大跃进以无数生动的事实证明,农民具有极大的创造精神,他们在生产实践中创造了许多新的经验,解决了农业科学上长久不能解决的问题。农业科学工作者必须向农民学习。如在品种问题上,过去认为“好的”或“不好的”,是在低产的条件下决定的,有的品种所以低产,是因为没使它发挥潜在的力量。在大跃进的形势下,水、肥、土等条件变了,品种的优劣也就发生了变化。低产的在水饱肥足之后变成了高产的,过去认定的某些品种“退化”的说法也不适用了。所以今后选育品种,必须依据新的条件来进行。
以深耕施肥来说,在大跃进中农民创造的经验就打破了土壤学、肥料学上记载的“规律”。过去怕深耕了要减产、倒伏,现在实践却证明深耕正是增产、防倒伏的条件之一。过去深耕之所以减产和倒伏,是因为没有同合理施肥结合起来。合理施肥后,肥料本身对作物起了作用,而且肥料也可以促使土壤的结构改变。密植也一样。过去怕密植了要倒伏,现在证明越密越不易倒伏。还有湖北省水稻采取掇秧的经验也值得重视。几年来早稻的产量是稳定的,可是晚稻有问题,产量不稳定,因为晚稻到10月底11月初不收,天气冷了就瘪子多。今年湖北早稻在抽穗前几天把十几亩田的秧移掇在一亩田里继续生长,在空出的田里立即插上晚稻,时间提前了一个月。这样,晚稻不但可以稳定,而且也可以大大提高产量。如果不栽两季稻子,掇秧后空出的田也可以栽一季绿肥或其他作物,晚稻也可以用掇秧的办法。这样种小麦就有充分的时间整地,可以使小麦的产量大为提高。如果不种小麦而种绿肥,同样可以高产。
再说施肥问题。由于作物产量大大提高,肥料的吸收量也起了变化。过去肥料中氮、磷、钾的比例,是一比零点五比零点七,现在变了,氮是一点九,磷是二,钾是四。为什么会发生这样的变化呢?因为谷与草的比例不同了,过去谷与草是一百比一百,现在谷是三万斤,草不是三万斤,而是比谷子重量少多了。过去一千斤谷需施二十斤氮肥,现在不必施那么多了。这说明深耕以后,土壤本身的肥力增加了,很可能是土壤里的微生物有了发展。这都是值得研究的问题。


第7版()
专栏:

研究农业机械不能模仿而要创造
陶鼎来
农业丰产以后,对农业机械化提出了两个问题。一个是由于农业生产的大跃进,劳动量的加大,需要加速实行机械化。一个是旧样式的农业机械装备,不能适应今天农业发展的需要,需要创制新工具。
目前,由于工业生产大发展,有条件大量制造农业机械。问题在于我们应该制造什么样的机械?例如,要什么样的拖拉机,是以大马力的为主,还是以小马力的为主?这就是当前需要考虑的一个大问题。过去,我们曾设想要推广小型万能拖拉机,这在农业丰产普遍要求深耕的情况下,如果小型拖拉机不能解决深耕问题就不一定如此了。有些人过去认为,我国只要把外国拖拉机加以改进就行了。现在看来,更主要的应当是根据我们的特殊要求,来创造我们自己的拖拉机或其它动力。如果能用电犁,许多地方就可以不要拖拉机。
农具方面的情况更是如此。过去在这个问题上,教条主义很多。例如深耕的问题,国外文献很少有超过二十五到三十公分的,深耕工具很少超过犁的范围。犁的设计原理,可以说仅是从几何学的观点推算出来的。现在我们既要深耕,又要松土,还要解决阻力过大和深层施肥等问题。这就使人感到必须打破陈规,自己去创造。
目前最重要的是要创造一些新的工具,特别是深耕机械,需要赶快创制。我们过去所看到的农业机械学,主要是根据国外的耕作经验写的,现在显然需要根据中国自己的耕作经验,创造一套我们自己的理论。过去我们认为,要在农业机械科学方面赶上世界水平,只有向外国学习,掌握外国的技术。现在看来,主要的应当是向国内农民的经验学习。只要我们能够总结自己的经验,就必然可以达到和超过世界水平。这样的一条道路,没有比现在更明显的了。国外的谷物联合收割机,最多只能收割亩产六百斤的麦子,而我们一些丰产田的亩产量却是几千斤,几万斤,我们的收割机就不仅在个别机构上要有所改变,在收割所应用的原理上,也必须有所创造。我们过去认为,农业机械距离尖端科学比较远,现在看来,有许多问题可能需要好好利用尖端科学才能解决。


第7版()
专栏:

棉花丰产亟需解决的问题
蕾铃脱落棉田荫蔽劳力不足
杨树藩
现在离棉花收获完毕还有两个月,但是“卫星”已露苗头。据估计今年总产量将比去年增加一倍以上。
今年棉花生产不仅是水、肥、土等基本生产条件有了很大改变,在生产管理上也打破了陈规,加强了棉田后期管理,改变了过去一到后期就不中耕、不灌溉、不追肥的老习惯。
今年棉花生产情况的改变,出现一些新的问题需要解决,例如:一、蕾铃脱落问题。虽然这是一个老问题,但是在高额丰产的情况下,解决这个问题的要求更为迫切了。二、棉田荫蔽问题。这是由于土、肥条件改变、密植和棉花枝株高大而产生的。今后棉田株行距的排列等需做进一步的研究。三、劳动力不足问题。除在劳力的组织安排上解决外,更重要的是工具改革;如深耕、播种、中耕、施肥、治虫以及拔棉柴等,都需要改进和创造省工、效果好、效率高的工具。


第7版()
专栏:

加快肥猪生长率提高母猪产仔率
徐矶
前几个月,我曾到湖南去研究发展集体养猪的若干技术问题,当时我所考虑的主要问题是发展猪的数量。以后,我在报纸上看到了一口猪一天增重十三、四斤的报道,亩产青饲料一百二十万斤和肥猪一年养到一、二千斤,母猪一胎产仔五十头的大胆计划,这启示我们应当从注意养猪数量,转到注意质量。
一口猪一天增重十斤以上的事例,说明在良好的饲料条件下,再加上技术措施,可以大大提高肥猪的日增重量。但是,现在这样高的日增重量还不能持续;怎样维持很高的日增重量,并使它直线上升,这是摆在我们面前的一个研究课题。其次,增加养猪头数需要相应增加劳动力和猪舍。如果我们能够使肥猪半年内长的肉相当于现在一年内长的肉,或者更多,那么,即使饲料没有减少,也可以节省劳动力和畜舍,加速资金周转。用什么办法来达到这个目的呢?第三,目前母猪产仔的最高纪录是一胎二十九头,一般母猪产仔猪一胎只有十一、二头;如果母猪产仔率提高,就可以少养母猪,多养肥猪,并且降低仔猪成本。怎样在不过于降低仔猪初生体重的条件下,大大提高母猪产仔率呢?这些都是新形势带来的新问题。当然,这还不是问题的全部。


第7版()
专栏:

烤烟大增产 大破老习惯
应赶快研究深耕、质量、追肥和种早烟的问题
戈福元
烤烟的生产今年也在大跃进,总产量比1957年增加了三倍,将超过美国1957年产量的八百至一千万担的产量。以往,烤烟一般亩产一百四、五十斤,最高也不过八百四十九斤;今年一般亩产四、五百斤,而亩产千斤的县和亩产万斤的卫星田也已露出苗头。由于生产跃进,也就动摇了过去的栽培技术观点。
烤烟一向被认为是“浅耕作物”,大跃进打破了这种看法。河南省的烤烟今年就耕了一点五尺到二点五尺,结果比以往浅耕的植株密,叶片大。明年他们计划要耕得更深,一般将是三尺,甚至到五尺。可是深耕很费劳力,而在烤烟区劳力又一向是很紧张的,这就给农业科学工作者提出了一个问题:烤烟地究竟翻多深合适和经济效果最大?
烤烟的产量与品质如何兼顾也是一个问题。过去认为亩产六百斤左右,可以保证质量。今年看来,亩产千斤到两千斤的,也可以保证质量,可是亩产万斤的,保证质量就有困难,应该赶快研究。
还有一个问题,就是提倡搞早烟好还是提倡搞晚烟好?要增产,就要想法增加叶片的厚度和数量。根据今年情况看,设法增加叶片数量是主要方向,但这样就得延长生长期,看来搞晚烟在生长期上就受到限制。而在前几年我们是强调搞晚烟的。倒底怎样,也是一个值得研究的问题。
再就是密植的问题。过去的经验是密植了要“底烘”,产量、质量大受损失,因而河南、山东等烟区每亩都不超过二千株。今年这一条又给打破了。贵州省每亩植到三千到五千株,最多的到一万八千株,密如浙江的黄麻,也没有发生“底烘”的问题。他们今年的“卫星田”则提出每亩要植四万多株。这就提出一个问题:如何追肥?肥料可否一次施足而不再追?
我认为烤烟科学工作者应该和农民一道到生产实际中去,解决各种科学理论问题。


第7版()
专栏:

有了人经营 地力大无穷
土壤肥力以地质发展速度发展的理论彻底破产
叶和才
土壤在作物生长发育过程中的作用,从来没有人怀疑过。关于土壤肥力概念的含义,是随着生产的发展不断丰富和提高的。这种含义对于人们认识土壤和改良土壤有着极其重要的意义。今天,在农业生产大跃进形势下,人们对土壤肥力发展速度的认识就具有更重大的意义。
对土壤肥力发展的概念,历史上有过各种各样的了解。过去有过土壤地质学派和土壤农业化学派等派别。土壤地质学派从形成土壤的那些岩石和岩石风化残体的角度来看土壤和它的肥力,认为土壤肥力是以地质发展的速度发展的,土壤农业化学派把土壤看作储存养料的仓库,把土壤肥力的发展看作是主要依靠施肥的数量来决定的。这两种学派的看法,是走错了路的。
马克思早就提出,在土壤肥力的概念中包括人为因素和社会经济因素的作用;人为因素的作用是随着社会的发展而加大的。特别是在社会主义社会里,在我国当前一天等于二十年的大跃进中,为什么土壤肥力的发展不能加速呢?所以能够很快提高,正是因为土壤肥力的潜力很大。土壤潜在肥力被挖掘出来是党提出破除迷信、大搞技术革命的一大收获。


第7版()
专栏:

药剂防治大面积小麦锈病的创举
证明土农药中有极为丰富的科学宝藏
汪可宁
农业生产的大跃进给植物保护工作提出了许多新问题,其中有一些在过去一直是认为难于解决的,但是今年都一一迎刃而解。小麦锈病大面积的防治就是一例。
今年上半年,中共安徽、江苏两省省委都以极大的决心和魄力,动员了全省的广大群众,在数千万亩的麦田上用药剂来防治小麦秆锈病,取得了很大的成绩。破除了大面积上不能用药剂防治小麦锈病威胁的迷信。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在防治过程中,安徽省广大农民群众发挥了敢想敢做的精神,大胆地创用了各种土农药进行防治。用土农药防治面积,占全省总防治面积的38.7%,解决了石灰和硫黄供应不足的问题,这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情,但是,有不少的植病专家却曾经对土农药的效果表示怀疑。最近我们农业科学院植物保护研究所和北京大学生物系合作,对很多种土农药进行了温室接种鉴定,证实其中对小麦锈病有预防作用的种类确属不少,包括大家所熟知的猫儿眼、红蓼等在内,可以肯定这里面有着能为当前生产服务的极为丰富的科学宝藏。证明了中央所提出的土洋结合的方针是完全正确的。


第7版()
专栏:

密植是高产的主要因素
朱光焕
过去人们总认为作物不能高度密植,如果过于密,就不能通风、透光,并容易发生倒伏等现象。以小麦为例,过去在石家庄等地的试验结果表明,播种量每亩超过二十斤时,增产便不显著,甚至减产。但今年农民的小麦高额丰产事实告诉我们,小麦的播种量增加到每亩五十斤或更大一些时,不但能不倒伏,不减产,反而大大增加了产量。玉米也有同样情况。过去的试验认为像金皇后之类的品种,密度增加到每亩二千株以上时,往往不能增产。但是今年玉米高额丰产地的出现,说明密度加大是增加产量的主要因素之一。如淮北阜南县一亩玉米超过两万株,产量达到五千三百多斤。
过去密植不增产的理由主要是忽略了和密植有关的其他条件,如深耕、施肥,特别是磷钾肥的使用。农民的实践证明,采用综合的技术措施,其中包括增加密度在内,产量可以提高几倍,甚至几十倍。今年农业飞跃发展确实给了我很大教育。使我们认识到思想必须大解放,必需以新眼光对待新事物。


第7版()
专栏:

改造旧理论 重建新理论
大跃进提出了不少研究的新题目
蔡邦华
今年我国农业大丰收,突破了古今中外的一切纪录,也是任何科学经典著作中所找不到的。我们农业科学工作者,必须对旧的一套资产阶级科学理论,进行彻底的改造,重新建立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新的科学理论。
我认为在建立新的农业科学理论上,下面几个问题值得注意。
①适合于深耕的工具,必须大胆地研究和设计,从速解决劳动力不足的问题。
②高度深耕后,对于土壤理化性能的改变和它在增产上的理论根据,首先必须有新的研究和评价。
③大量施肥后,对于土壤微生物的发育消长,和它对于作物生长发育的关系,是否是不断提高生产的关键问题之一,应该进行研究。
④关于消灭病虫害方面,在深耕、多肥、密植、人工光照、人工通风,以及施行其他增产措施后,作物生态,昆虫生态,都起了绝大变化。地下害虫和病害,以及地上害虫及病害的发生消长,都有了几乎变化莫测的新情况。所以老的一套病虫防治和预测方案,都须适应新情况,重新考虑和研究。
⑤作物栽培经过新的增产措施后,生理情况也有变化,对于倒伏、结实、落花落铃、抗病抗虫等性能,也必须按照新情势加以研究。
⑥新的栽培制度,必须有一套新的管理制度。例如人工光照和通风,在高度密植后势必有一套空中操作和管理制度。在高额生产的要求下,大田作物可用人工气候室来经营,因而作物生长就可以减少或取消地域性的限制。以目前而论,一亩水稻卫星田的产量,如供给一人食用,几乎可吃一两百年之久。这些情况又说明今后农业必定走向工厂化的道路。
⑦密植问题,是农业增产中突出的新问题。以水稻而论,过去每亩仅植八九千蔸,解放以来,逐步发展到五万蔸上下。今年更有新的发展,有密植到十万蔸以上的。同时还创造出掇秧法,把数十亩或数百亩将近抽穗的稻,移植于一亩田内,进行高度的集约管理,每亩密植有达八十万蔸的。这样空出的田亩,能得到充分经济利用,更有利于消灭越冬螟虫。这在农作制度上提高了一步。总之,高度密植,必须结合高度深耕和大量施肥。深耕、密植、多施肥互为作用,在提高产量上,起了综合性的决定作用,这已被了解为增产上的重要规律,为农业工厂化奠定了良好基础。


第7版()
专栏:

作物栽培学上的革命
掇秧法解决了农业大量增产中的三个问题
方悴农
1958年的农业生产大跃进,在农业科学上打破了许多陈旧的观点,许多问题都须在新的生产实践的基础上,求得新的认识和新的理论。
8月里,我们在江西兴国工作,正在为如何提高间作晚稻的产量以实现县委提出的粮食亩产一千二百斤的任务而动脑筋想办法时。湖北麻城建国一社亩产三万七千斤早稻的消息发出来了,这对我们是一个很大的启发。于是我们提出“桠禾(间作晚稻)搬家”的建议,经过三昼夜苦战,把二十多亩“桠禾”都移到这二亩七分六厘的稻田里来,又经过七天的时间把移走“桠禾”十五亩多不积水的稻田都耕翻后种上甘薯。原来他们对这些“桠禾”亩产百斤的信心也不大,现在他们不论水稻和甘薯,都插上牌子要争取亩产万斤。可是也有些农业科学工作者,却怀疑这种“掇秧”的方法在生产实践上的意义,甚至诬蔑这是一种为着放卫星的“取巧”办法。我们以为1958年湖北群众首创的水稻“掇禾”的经验,具有极高科学价值的创造,是作物栽培学上的革命。因为:
一、即使在每亩七、八万蔸的密植基础上,“掇秧”移植以后,仍可腾出三分之二以上的稻田面积提前四、五十天栽种后熟作物。这对后熟作物的高产创造了最可宝贵的时间条件。
二、克服在高度密植的条件下水稻拔节期容易发生徒长和后期营养不足的矛盾。稻田经过重新翻耕、施肥和移植,无疑可以抑制徒长,并为后期发育创造更好的条件,使水稻茎秆矮,谷粒饱满,瘪谷少,得到更高的产量。
三、采用这种方法一亩地上能得到数万斤甚至十数万斤的巨额产量,这就为今后农业工业化,特别是在不良气候条件下用人工控制的农业生产奠定了科学的基础。
我们深刻地体会到,1958年真是“一天等于二十年”的大时代,过去许多农业科学工作者总想让农民按照自己的办法来办事,农民不接受就认为他落后,从来也没有考虑到原来是自己落后。过去研究一种新东西,总是经历多少年,还拿不出手。现在,解放了思想的农民群众的创造,像雨后春笋,一个比一个更先进地在向我们示范。这不仅是许多作物高产卫星田的栽培技术,过去我们连想都不敢想,就是新品种的培育,像水稻和高粱远缘杂交等,作物选种家们还在争论不休的东西,现在广西的蒋少芳,江西的何来昌这些敢想敢做具有共产主义风格的青年也都已培育成功。他们只用了三四年的时间,就把大量的种子提供到生产上去。
这种形势,逼使我们不得不考虑到今后农业科学研究工作只有彻底打破那些陈旧的观点和做法,虚心地当群众的学生,才能把革命群众丰富的实践和创造,提高成为新的农业科学理论。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