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0月8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著名小麦高产地区谷城县有新打算
推广高产经验让高产田更高产 力争明年全县亩产小麦三千斤
本报讯 今年小麦获得空前大丰收的湖北省谷城县,正力争明年成为小麦三千斤县,并要创造四万亩平均亩产达万斤以上的高产“卫星”田。
谷城县是我国著名的小麦高产县之一。今年全县近二十六万亩小麦平均亩产六百二十斤,比去年增产一倍以上。为了适应国家建设和群众的需要,这个县决定将小麦播种面积扩大到三十六万亩,并争取平均亩产量达到三千斤。实现这个目标后,明年全县仅小麦产量就将相当于去年全年粮食产量的四点七倍。按全县人口平均,每人有小麦三千三百多斤。
大量事实证明:这个县的小麦生产还有着巨大的潜力:一方面,全县各类不同地区都出现了亩产小麦达千斤以上的乡、社和两千斤以上的生产队,并且出现了大批亩产小麦达三千斤、四千斤甚至五千多斤的高产田;但另一方面,也还存在着亩产小麦只二、三百斤的落后社和一、二百斤的落后田。而且就是亩产四千斤、五千斤以上的高产田,在耕作上也还存在着许多缺点,如土地耕得还不够深,肥料也并不很充足,以及播种量少、密植程度不够,管理工作还不完善等。因此,广大群众一致认为,只要把一般田提高到高产田的水平,同时又把高产田耕作上存在的缺点加以克服,全县亩产三千斤并争取有四万亩亩产万斤以上是完全有条件的。
为了实现小麦增产计划,中共谷城县委决定在今冬明春继续充分运用几年来领导小麦大面积增产的经验和外地先进经验,不断地用参观评比和大鸣大放大辩论的办法,领导群众互相促进、互相鼓舞,掀起一个声势宏伟规模巨大的群众性增产运动。在这个运动中,将要出现一个干部带头、全民大搞高产“卫星”试验田的竞赛高潮。根据今年高产田的增产经验,在技术措施上,将突出地抓住几个环节,即:深翻土地,增施肥料,适时早播,全面密植,加强田间管理。目前,一个以深翻土地和大搞积肥为中心的小麦播种准备工作已经形成,并且获得了很大的成绩。截至目前止,全县麦地进行深翻的已达三十万亩,一般都深翻到一尺二寸左右,高产“卫星”田更深达三尺左右。全县已积农家肥三亿担,造土化肥一亿一千万担,预计再过几天,所需播种肥料即可全部备齐。按照增产要求,这个县规划一般田每亩要下种三十斤到三十五斤,高产“卫星”田下种五十斤,所需种子已全部备好。 (方堤)


第3版()
专栏:

大搞群众运动工农业双双跃进
贵州生铁生产超额完成年度计划,秋收进度超过往年
湖南涟源县批判单打一思想,炼铁全省第一,秋种接近完成
本报贵阳电 记者肖明评述:在大抓钢铁的同时,能不能大抓农业?在钢铁生产跃进得快的地区,秋收进度能不能同样的快?贵州省9月份取得的经验证明完全可能。
9月下旬,投入高炉生产的劳力,从9月上旬的六十万骤增至三百万,占农村劳动力的三分之一还多,但秋收进度却比去年同期更快。
如何解决工农业生产同时并进中的困难?根据目前贵州省工作进展情况来看,首要的一条,是领导要有决心,要相信群众有克服一切困难的力量,充分发动群众,使每个群众都了解当前形势,了解全国、全省、全县、全社以及自己的任务。现在从不少地区可以看出这样一条规律,就是钢铁生产跃进得快的地区,秋收进度也快。遵义专区生铁生产在全省领先,产量占全省的三分之二,秋收进度也是全省最快的,原因就是他们充分发动了群众。层层领导干部亲自挂帅,分工负责,直接领导钢铁生产和农业生产,也对工农业生产同时跃进起了保证作用。
其次,是从上到下,要既有分工,又有协作。而且这种协作是在人民公社化以后,实现了劳动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的三化基础上的协作,是在共产主义精神、建设工业化祖国热情的鼓舞下的协作。实现了三化以后,使劳动效率大大提高。过去收稻,每人一天不到五分地,现在平均都在一亩以上。绥阳县一夜之间就收割了全县水稻播种面积的10%以上;天柱县六昼夜就抢收完全部稻谷。实现了三化,使劳动力调动十分灵活应时。白天组成收割大军,晚间又去挖煤运料。大晴天是抢抓收割的黄金时光,高炉工人也组成收割队支援农业。城乡之间、高山与平坝、早熟与晚熟地区也进行协作,工、农、兵、学、商,只要能抽出的人力都去抢收,都去运输。
充分发动妇女群众,也是达到双跃进的关键之一。贵州全省三百多万各族妇女,几乎是百分之百地参加了劳动。从今春以来,妇女已逐渐形成为农业生产中的主力。她们占农业战线上劳动力的70%—80%,每个妇女担负的土地面积达九亩左右。在最近搞大协作,给土高炉备运粮草中,妇女劳力占50%左右。而且目前已有五万人转战高炉,有二千多妇女炉投入生产。
目前,全省的农业和钢铁生产双方都处于最紧张阶段。生铁生产在超额完成全年生产计划以后,正在组织第二个战役。农业生产除继续抢收以外,秋耕秋种要大力突击进行,深翻八寸到一尺,人力畜力的需要都多了。因此,“大干钢铁,不松农业”仍然是全省全党全民的行动口号,9月份的良好成绩和经验,就是10月份继续前进的基础。
据新华社长沙7日电 湖南省炼铁基地之一的涟源县大破“双手只能捉一条鱼”论,使全县炼铁和粮食生产比翼高飞。9月29日,全县生铁日产量达二千五百一十三吨,居全省第一位。现在,全县每天有二十五万多农民战斗在铁山和钢铁运输线上,另有十六万多农民战斗在田野。二十五万亩的秋种任务目前已完成90%。积肥工作去年这时尚未动手,现在平均每亩已经积肥二百多担。较大的水库工程也有二十多处提前开工了。
涟源县开始大搞炼铁的时候,正碰上收割中稻的大忙季节,差五、六万个劳动力。怎么办?当时有三种主张:一种人认为反正“双手捉不了两条鱼”,要大搞钢铁,就只好放松农业;另一种人认为吃饭第一,粮食生产第一,要抓钢铁,只要抓几个大厂矿就够了;大多数人却认为右手抓钢铁,左手抓粮食,工农业并举,并不矛盾,劳力不足,大家出主意,搞技术大革命来解决。于是,一场全民性的大辩论在全县展开了。辩论的焦点是:要不要大搞钢铁生产支援国家工业化?抓钢铁会不会影响农业大跃进?两者劳力矛盾如何解决?辩论在9月中旬召开的全县扩大干部会上达到了高潮。参加会议的县、乡、社干部三千多人,张贴了一万四千多张大字报,进行了五天的鸣放辩论,并且到红旗公社参观。红旗公社抽出70%的劳力炼铁,半月内投入生产的炉子由二十六座增加到六十八座,生铁日产量由原来的三点二吨一跃而达到二十吨。由于劳动力安排组织得好,全社农业生产也没有耽误。农业战线上的社员三天三晚修好五百九十八里田间运输道,新添土车四百六十多部,基本实现车子化,一万多亩中稻比原计划提前三天收完,还抢种了一千多亩秋杂粮作物。积肥、深耕、修水利等工作都做得很出色。通过大辩论和现场参观,到会干部认识到工农业的相互关系,认识到“事在人为”,只要发动群众想办法,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人人心情舒畅,个个干劲冲天,回去发动群众突击三昼夜,就把剩余的中稻抢收完。全县二十七万多亩中稻前后共二十天就收割完。
涟源县做到钢铁、粮食生产两不误的主要经验是:
首先,全县劳力在县委统一领导下组成战斗整体,全面规划,统一安排。全县十八个人民公社,每社都有三支劳动大军:一支是约占全社劳动力70%左右的钢铁大军;一支是由富有生产经验的农民组成的农业大军;还有一支是由两三百名青壮年男女社员组成的机动力量,那里有艰巨的突击任务,他们就到那里。
其次,全县抢修了二百一十九点七公里的公路和蜘蛛网似的田间大道,推广了十一万部土车。有十七万套运输工具安装了滚珠轴承,基本上实现了滚珠轴承化。还推广了六万九千多部深耕犁,新建一千一百多部水力带动的万能转盘机,节省了大量劳动力。
再次,全县十八个公社成立七个协作区,每个协作区由一位长驻在那里的县委委员领导,经常按农事季节、钢铁生产任务召开协作会议,社与社间互相支援劳力,互通有无。这样大家的生产都搞好了。


第3版()
专栏:

吃饭不要钱以后……
本报记者 古平
10月1日,马镇人民公社一万八千多人欢度国庆,欢庆丰收。
从半夜起,公社的一百多个食堂就热闹起来了。厨师们忙着杀猪,到塘里捉鱼,有的到菜园里摘菜。全社大办喜筵,庆祝佳节,庆祝丰收。案桌上摆满了猪肉和活鱼,院子里一堆堆茭白、扁豆、丝瓜和韭菜。享受“五保”的老妈妈、老爷爷们主动跑去帮忙拣菜,笑呵呵地围坐在一起,畅谈今年的丰收和公社成立后吃饭不要钱的新鲜事。
马镇人民公社在江苏省江阴县,今年水稻获得大丰收。除去征购粮、种子粮和饲料粮以外,全社按每人一年六百五十斤口粮计算,可吃一年零十个月。有了丰足的粮食,全社在国庆前几天已开始实行吃饭不要钱、不限量的制度。不分男女老少,国庆这天平均每人还有四两肉、半斤鱼,全部由公社开支,举行大会餐。
在第三工区九队的食堂里,贫农尹积福一家和全队一百多个人在一起会餐。尹积福今年六十二岁了,子女小,劳力不强。他过去吃饭很“当心”,老是不敢吃足,怕吃过头要超支;解放前更是有一顿没一顿,终年为肚子发愁。在开始实行吃饭不要钱时,尹积福还有点不相信,开头两天不敢吃足,怕最后还要算账。听了有关政策的宣传和鸣放辩论,心里才踏实了。他激动地对全家人说:我们真是到了天仙佛国了,共产主义才沾了点边儿,好日子还在后头哩。
贫农许由申夫妻俩和四个小孩吃得特别高兴。过去他家年年超支,因为负担重,许由申时常出去捉鱼,想增加点收入。许由申常想,靠一个人劳动要使全家吃饱总有困难,什么时候才能过富裕的生活呢?实行吃饭不要钱以后,许由申高兴得跳了起来,他说:这下生活有了保障了,担心吃不饱肚子的心事丢开了,现在的心事就是怎样才能为公社、为建设共产主义多出力,多流汗。他向社员们保证:以后对生产“负责”,无病不请假,天天出勤。现在他一心在公社,把鱼网也卖了,割稻时带病上工,不肯休息。四个孩子分别进了公社的托儿所、幼儿园和小学,他妻子也天天下田劳动了。
中农许金芳,全家三个人都能劳动。开始实行吃饭不要钱时,心里有点不高兴。他想:吃饭实行供给制,余下来的再按劳分配,自己的收入要减少。他觉得给那些劳力少、吃口多的社员占了便宜,自己吃了亏。社里展开了是不是有人吃亏、有人占便宜的辩论,向社员进行共产主义的思想教育。许金芳耳里听着,心里慢慢转过弯来了。他想:自己的儿子要结婚,要生儿育女,现在吃亏,将来也要占别人的便宜;现在子女多的人家,儿女会长大,成为劳动、建设的新生力量,现在占便宜,将来就要养活别人。他这样一想觉得新社会里人与人之间是“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关系,不存在什么“吃亏”和“占便宜”的问题。共产主义的美好前景把他的心里照亮了,他拥护吃饭不要钱的制度,决心和大家一起鼓足干劲,建设共产主义。
从上海、苏州、无锡等地回家过节的工人,也参加了公社食堂的会餐。他们都为家乡飞跃的发展感到兴奋。上海正泰橡胶厂女工曾金妹说,农村已实行基本生活资料供给制,走在城市前面了,我们也要往前赶,早日实现共产主义。
在二工区的小学里举行的公社成立后的第一次婚礼,吸引了很多人。孩子们在人缝中挤来挤去争着看新娘。在风琴的乐声中,工区主任徐学章给新郎新娘戴上大红花。婚礼开始了,新郎徐曙东的父母亲和祖父母笑盈盈地坐在人丛中。六十八岁的老祖父,不断地站起来把公社买的糖果和香烟散给大家吃。人们笑着嚷着要新郎新娘报告恋爱经过。平常能说会道的新娘孙小妹羞答答地说,她心里有很多话,就是说不出来。大家都知道,孙小妹从三岁起就给人家做童养媳,过了十多年的痛苦生活,解放后才回到自己的家。后来加入了共青团,在共同劳动和工作中,她和团支部书记徐曙东发生了爱情,现在自由结婚了。好几对正在恋爱的姑娘和小伙子们用羡慕的眼光看着新郎和新娘。老人们看着这幸福的情景,感叹地说:旧社会结婚是轿子到了堂前,还要一条牛钱;公社办喜事又热闹又省钱,以后就照这样办。


第3版()
专栏:

哪县粮食产量高?
寿张县亩产五千斤
本报讯 记者胡雷报道:山东省寿张县今年农业全面大丰收。全县粮食作物预计亩产量平均可达五千斤,产量一年翻了十几番。
寿张县已经收获的一万四千亩春玉米,平均亩产五千零三十斤;十万亩地瓜间种的玉米,平均亩产一千三百斤;五万二千亩谷子,平均亩产五千一百五十一斤。高产“卫星”已经成群结队的飞上天空。谷子万斤到两万斤的“卫星”田有三百一十三亩,两万斤以上的六点一亩;玉米万斤以上的“卫星”田三百九十六亩,两万斤以上的十三点二亩。秋玉米现已开始收割,亩产量达三千斤。三十万亩地瓜,一般每墩已长瓜五、六斤重,大面积丰产田,每墩已结二十多斤,预计亩产量最低能达两万多斤。过去一向被称为低产作物的大豆,而今年在十二万亩的大面积里,平均亩产可达五百多斤。全县五十万亩粮食作物预计总产量能达二十五亿多斤,平均亩产五千斤,比去年亩产二百九十斤增产十六倍多。
寿张县的农业大丰收首先是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胜利,是树立共产主义思想,发扬共产主义风格,彻底改变自然条件的结果。去冬以来,寿张县的党和人民,在党的总路线的光辉照耀下,战胜了党内外的右倾保守主义者的几次进攻,拔掉了三百三十六名白旗干部,改变了八个白旗社,一百六十七个白旗队,培养出红专积极分子六万五千人,把红旗插遍全县,高度发挥了人们的主观能动性,使作物按照人们的意志生长,产量按照人们的理想增加。广大群众总结今年大丰收的第一条经验是“地是万宝囊,潜力无限量,增产无止境,单靠决心强,只要干劲大,就能多打粮”。的确,寿张县的人民,为了实现增产计划,从去冬严寒的天气,到今年酷热的夏天,从没离开过工地,干部群众都是吃住在田间。全县从去年到现在共干劳动工四百四十八万个,比去年多57%。基建完成六百七十二万土方工程,全县已经实现水利化,沙地已经深翻一遍,肥料由去年每亩八千斤增到二十万斤,毛猪由去年二十万头增至四十万头。根本改变了自然面貌。
寿张县的党政领导和全体干部,发扬了党的群众路线的优良传统,事事带头干,事事做样子,事事和群众商量。县委书记和县委委员共二十八名,都是经常在田间,一年平均下乡二百天以上,参加体力劳动九十天。全县干部有八千七百九十五名搞了二万八千四百四十二亩试验田,放出了五千三百九十二亩高产“卫星”;带动了六万五千名红专积极分子都搞试验田,学技术。县委在每次大小会议上,都认真贯彻了大鸣大放大辩论的领导方法,一年来群众贴出大字报五百多万张,提出合理化建议四百多万条,大大发挥了群众的积极性。这是寿张县农业大丰收的第二条经验。
寿张县的农业大丰收还由于在农业技术上冲破了几道关,大大丰富了我国的农业科学。他们打破迷信,大胆独创,冲破了旧的科学理论的束缚,摸着了庄稼生长的脾气。他们除了紧紧抓住了地翻二尺、亩施肥二十万斤、全部变成水田、消灭虫害等基本增产关键以外,在密植、防倒伏、玉米授粉、施肥方法上都有新的经验。如密植,往年玉米一般每亩一千八百株,今年一般到四、五千株,丰产田、“卫星”田到八千株(双株);由于创造玉米分期授粉,竟没有一株空棵。谷子往年是四、五万棵,一般科学家认为顶多种到八万株,而寿张县今年一般是十万株到十五万株,“卫星”田种到二十六万多株。
目前,中共寿张县委正带领全县农民,在“继续苦战三年,争取明年实现万斤县”的口号下,一面欢庆丰收,一面开始了紧张的秋种运动。


第3版()
专栏:

需要这样的“农村作风”
张克
寿张县今年粮食作物,预计亩产量平均五千斤。这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出现这样的奇迹,绝不是偶然的,这里边有很多道理值得探索。现在仅就其中一点,也是很重要的一点——领导干部坚持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问题,发表一些意见。
寿张县的领导干部,大都能够深入基层,深入群众。县委书记和全部县委委员,一年中有大半年时间在基层,其中并有九十天左右的时间参加田间劳动。许多干部作到了和群众同吃同住,真正地打成一片,没有半点隔阂。由于这样,干部就能够及时了解群众的要求,并根据这些要求制订工作计划,这种计划也就能很快地变成群众的实际行动;由于这样,干部有事便可以和群众商量,听取群众的意见,集中群众的智慧和经验;由于这样,干部能够及时发现群众中的创造,并在群众中普遍推广;由于这样,干部可以同群众一起种试验田,创造了许多高产“卫星”;最后,就保证了今年全县五十万亩粮食作物,产粮可以达到二十五亿多斤,平均每亩五千斤。
虽然如此,但是有人对这种做法不表赞同,并且把这叫做“农村作风”。说得真好,这是“农村作风”。就是这种“农村作风”保证我们获得了大丰收。要没有这种“农村作风”,换上另一种作风,例如终日坐在机关里发号施令的官僚作风,那就不能获得大丰收。这种官僚作风我们当然不要。道理很简单,有了它,我们不能获得大丰收;没有它,我们就能获得大丰收。
也有人认为这种“农村作风”不能保持清醒头脑,不能掌握全盘。这种认识也是不对的。什么才是保持清醒头脑呢?应该是对当前实际情况最了解,并能掌握事物的发展规律,用以指导客观实际。什么才是掌握全盘呢?应该是对全面情况最熟悉,并可以具体指导全盘工作。要做到这样,就要有“农村作风”,就得深入下层,了解情况,采用个别与一般相结合的领导方法,通过一点指导全盘。这是坐在机关里发号施令的官僚主义者所办不到的。他们所谓的清醒头脑,只不过是空无一物的代名词;他们所谓的掌握全盘,也不过是指手划脚,发号施令罢了。
寿张县干部的“农村作风”,应当大大提倡,它能带给我们粮食,它也能带给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的力量。


第3版()
专栏:

水稻插秧明年半机械化
水稻插秧机会议评选出五台插秧机向全国推广
本报讯 农业部9月初在南京召开了全国第五次水稻插秧机会议,对各地选送的四十台插秧机经过田间试验、评比和鉴定,评选出五台插秧机向全国推广。这标志着我国创造水稻插秧机的历史,已经从试验阶段步入到大量制造、全面推广使用的新阶段。
我国创造试制水稻插秧机是在1952年。几年来,特别是随着工农业生产全面跃进,水稻插秧机的创造研究工作有突飞猛进。在去年10月举行的全国第四次水稻插秧机会议上,各地选送的插秧机只有八台,而真正能够下田插秧的仅有四台。在这次会议期间,送到了四十种型号,90%以上都能插秧。其中属于插秧质量一般的也已赶上去年质量最好的插秧机。据到会的浙江、江苏等十四个省市不完全统计,已经创造的插秧机有六百八十九种,推广了三千零二十台。会议认为取得这些辉煌成就,是由于采取了政治挂帅,走群众路线,发动广大工农群众大干特干的结果;同时是破除了神秘观点,解放了思想,树立了敢想敢作的共产主义风格,因而使插秧机的研究创造发展成为群众活动。
会议期间各地选送的插秧机都进行了田间试验。按照多快好省的原则和标准,评选出湖南醴陵县简易插秧机、江西红旗一号、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南—105、浙江诸暨革新号和该省余姚直插式等五台插秧机向全国推广。这些插秧机的一般特点是:一、插秧效率高,一般都比人插提高工效六倍以上,有的提高到二十倍左右。二、插秧质量好,伤秧、漂秧很少。三、取材容易,结构简单,制造方便,造价便宜,操作简单。四、适于密植。一般每亩能插五万穴以上,多的可以达到每亩三十万穴左右。五、适用于各种不同地区(如山区、丘陵、平原)。
到会代表一致认为从已评选出的五种插秧机所具有的优点来看,普遍推广大面积机插的条件业已成熟。会议要求明年要做到基本上取消用手插秧,做到水稻插秧半机械化。这样对于解放劳动力和促进明年农业生产更大跃进有重要意义。
为了掀起一个轰轰烈烈的制造、推广和使用水稻插秧机的热潮,从现在起要在物质上技术上作好充分准备。今年秋收前大量制造一批,推广一批,并组织一批技术队伍,采取多种多样形式,广泛宣传和传授操作技术,把技术交给人民公社、农业社的社员。会议认为根据多快好省的精神,在推广中应当采取低级与高级相结合,简单与复杂相结合,普及与提高相结合的方针。对于各地制造的插秧质量好、效率高、制造简单的插秧机,现在就全面推广。对于那些插秧质量好、效率高,但制造比较复杂的,现在就大力推荐,有条件的地区也应积极推广。代表们还指出,这次会上评选出的插秧机,还必须在使用的过程中不断总结经验,加以改进,不断提高质量,使之更加完善。
(姜韦才)(附图片)
醴陵简易插秧机
秧夹全长一百六十二公分,秧箱长一百七十六公分。全系竹木结构,仅十公斤重,成本约六元。行距二寸,株距用手自动调节。
一人操作,每日插二到三亩,比人工插秧提高效率八倍左右。
这种插秧机小巧轻便,对土地条件适应性强,烂泥田亦可用,田头四角均可插到,能在每亩三十万穴以内自动调节。
诸暨革新号插秧机
这部插秧机全长一百一十公分,高八十五公分,宽九十公分。以木结构为主,重三十五公斤,成本三十五元。行株距为2.5×3寸(株距还可缩短),一人操作,日插二到二亩半。在同样密植情况下,比人工插秧效率提高六到八倍。
上图说明:1、底座 2、秧爪 3、秧箱移动导规4、秧箱 5、插爪运动导槽 6、控制秧箱左右移动杠杆 7、插爪摇杆 8、拉杆
江西红旗一号插秧机
长一百六十公分,宽五十一公分,高五十五公分。铁木结构(以木为主),秧爪数十行、每行一个,行距五公分。
船底面积为90×49公分。一人操作,每小时能插二分地,比人工插秧高十五倍。
上图说明:1、秧爪推杆 3、撞击杆 3、送秧压板 4、秧箱 5、压板拉紧弹簧 6、秧爪 7、深浅调节杆
南—105插秧机
“南—105”水稻插秧机是采用梳凿纵拉分秧法进行分秧的。可适应早、中、晚三季秧苗的栽插工作。
该机由二人操作,工作幅度为一点二公尺,牵引阻力为五十到六十公斤,适合于人力、畜力、小型拖拉机以及绳索牵引机,工作质量不受前进速度快慢的影响,每天可插二十到二十五亩。
余姚直插式插秧机
全长一百五十公分,宽八十公分,高九十公分。铁木结构(以木为主),重五十点五公斤,成本约六十元。行株距为2×2寸,由二人操作,一人拉,一人插。日插二亩多,比人工插秧提高五、六倍。
上图说明:1、底座 2、秧箱 3、秧箱左右移机构 4、秧爪5、飞轮 6、插秧摇杆 7、拉杆 8、送秧调节器


第3版()
专栏:

插秧机大会演
本报记者 姜韦才
9月上旬一个下午,南京农业机械化研究所的试验农场水田周围,前来参观的农民,学生和机关干部,挤得水泄不通,兴奋地等待着一场各式水稻插秧机的大会演。
三时许,表演开始了。
首先引人注目的是湖南省醴陵县的木制简易插秧机,小巧玲珑,远远一看就像一条小长凳,上面插着两根像弹弓一样的竹梢吊着秧夹柄。插秧机的创造人贺继生在操作时两手握住夹柄,像拿着一把老虎钳子,熟练地从秧箱中夹起秧苗插到田里。灵巧的动作,就像人们吃饭时用筷子取菜一样。随着脚步的移动表演者身后出现了二十行秧苗,又密又匀。表演时,观众们发现别的插秧机都是用秧爪抓秧,而这台插秧机却是用竹片做成的像三个指头一样的秧夹夹秧。这是一个奇妙的创造。秧夹一次插二十棵,比用手插秧提高工效八倍,并且可以控制株距,控制密度,最密每亩可插三十万穴。湖南准备明年制造五百五十万台,全面推广使用。
*
在机器的轰鸣声中,几百只眼睛,又一齐盯住了正在开动着的“南—105”插秧机。插秧机的创始人之一林体强,亲自操作机器表演。随着滚筒的转动,一棵棵秧苗就从秧筒中倾泻出来,笔直的站在田里。这时候观众中许多农民高兴地说:“这简直比手插的还要整齐,要不是亲眼看见,怎能相信这一排秧是机器插的呢”。“南—105”插秧机每亩最少可插五万穴,而且能够控制密度,自动调整株距,最密每亩可插十万穴,一天能插二十五亩,比人工插秧提高工效二十倍左右,这受到参观者的很大注意。
*
随着一阵热烈的鼓掌声,观众们又被浙江诸暨县赵国成等三个木工创造的木制插秧机的精彩表演吸引住了。赵国成一手握着拉杆,一手握住操作杆,一面向后移动着脚步。操作杆往下一压,机器咔嚓一声,秧苗就整整齐齐地插在田里了。这部插秧机一次能插九穴,一天能插十二万穴,比用手插秧提高工效六到八倍左右,并且适合于密植的要求,最密每亩可插八万穴。这台插秧机不久前在浙江省第二次水稻插秧机评比会上,赛过了浙江农业科学研究所的一位工程师创造的铁制插秧机,并且得到很高的评价。
*
参观的人们在这里还看到余姚县“直插式插秧机”,江西“红旗一号插秧机”以及其他几十台插秧机的表演。每一台插秧机的表演,都给每一个观众以极大鼓舞和希望。是的,人们多少年来就梦想着能有一种插秧工具来代替用手插秧,这个宏愿可以变成现实了。


第3版()
专栏:

儿童拣棉突击队(遵化人民公社)
 杨先让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