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0月6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依靠群众保证农业生产不断跃进
中共甘肃省委第一书记 张仲良
甘肃缺粮情况已根本改变
甘肃省一千三百万人民,正万分兴奋地庆祝今年农业的大丰收。全省粮食总产量由去年的八十五亿斤增至今年的二百亿斤,净增率约140%。这一增长速度,在甘肃省是史无前例的。甘肃省解放前粮食总产量是三十九亿斤。1950年到1957年的八年过程中,粮食总产量增加了四十六亿斤,只等于今年一年增产量的40%。粮食的亩产量,1949年是一百零一斤,到1957年为一百七十五斤,增加七十四斤;今年亩产量一跃为四百零五斤,比去年增加二百三十斤,提前实现了农业纲要四十条“四、五、八”的指标。按每人平均粮食数量计算,1949年每人三百二十一斤,1957年每人七百斤,1958年每人平均有粮食一千五百四十斤,全省缺粮或粮食不富裕的情况,已得到根本改变。
今年甘肃省粮食大丰收,是一个极为辉煌的胜利。这个胜利,是甘肃各级党组织坚决贯彻执行党中央的各项政策,高高举起毛泽东同志的旗帜前进的结果!这个胜利,是通过全民整风运动和反右派斗争,打退了右派分子向党的进攻,清算了党内右倾机会主义思想,巩固和更进一步加强了党的领导的结果!这个胜利,是全省人民积极贯彻执行八届三中全会、南宁会议、成都会议精神,破除迷信,解放思想,拔白旗、插红旗,树立敢想、敢说、敢做的共产主义革命精神的结果!这一胜利,是我们积极学习各兄弟省各种先进经验的结果!
几年来,甘肃省在农业生产上遇到的困难是非常多的。今年的粮食丰收,就是向各种困难作斗争中得来的。回顾过去走过的道路,现实斗争给了我们很多经验和教训,使我们对于如何正确地贯彻执行党的政策,全面地执行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及早地实现由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的过渡,有了更深刻的体会。
农业丰收是思想丰收的结果
今年的农业丰收,乃是一次思想上的丰收。思想工作和政治工作永远是一切工作的灵魂和统帅。党中央和毛主席一直是这样教导我们的。在任何时候、任何一项工作、任何一个角落都贯彻执行这个指示,已经成为甘肃省推动各项工作不断跃进的无穷力量。思想是灵魂,政治是统帅,拔白旗,插红旗,就是要在各项工作中建立党的思想的绝对统治,就是要坚持不懈地向一切违反党的路线的现象进行不调和的斗争。甘肃农业生产的实践证明:客观上没有低产的作物、低产的土地、低产的自然条件;有的只是低产的领导思想和低产的落后措施。千条万条,党的领导第一条。实际斗争使我们从理性上和感性上完全懂得了“插红旗寸土不让”的伟大意义。这个斗争不仅反映在社会主义改造方面,而且也反映在改造自然方面,就是说“要革自然命,必先革思想的命。”
回忆1955年秋季以前,当“甘肃落后论”者强调甘肃落后,有意抹杀人民群众革命干劲,使农业合作化事业裹足不前的时候,农业生产发展速度是缓慢的。由于“甘肃落后论”者用反动的形而上学的观点去观察事物,不懂得经济落后地区的人民是革命性最强的人民这个辩证关系,所以总是夸大客观事物中不利于革命工作的一面,企图否定改造社会和改造自然过程中党的领导作用和人的主观能动作用。我们向这种倾向展开了斗争。这场斗争,在理论上是辩证唯物主义向形而上学的唯心主义的斗争;在革命实践上是前进向后退的斗争。当这种右倾机会主义思想受到批判以后,全省马上出现了社会主义改造的高潮,接着掀起了农业生产的高潮,兴修水地四百三十多万亩,增产粮食二十六亿斤,净增率31%,创造了粮食增产新纪录。但是,这次的思想革命没有持续下来,斗争的不够彻底,为时不久,党内的右派分子和社会上的右派分子勾结起来,想否定我们的成绩。他们吹毛求疵地寻找我们工作中个别缺点和错误,大加攻击,说我们这也不好,那也不对,各项工作都冒进了,向党展开猛烈的进攻,给实际工作造成了极大的困难。结果,1957年农业生产的任务分配不下去,粮食总产量没有增加多少,出现了农业生产上的“马鞍形”。全民整风和反右派斗争,特别是贯彻八届三中全会和成都会议精神以后,批判了各种右倾保守思想,人们破除了迷信,解放了思想,树立了共产主义的革命精神,在全省范围内更猛烈地掀起了波澜壮阔的社会主义高潮。农业战线上展开了以水利为中心巨大的向大自然进军的运动。只以水利为例,原计划修水地一千五百万亩,而现在已完成一千七百七十七万亩,等于解放前水地的三点八倍,等于解放后至1957年八年间新修水地的二倍多。随着武山东梁渠之后出现的五千余条引水上山渠道,长二千多华里的引洮工程,标志着我省水利事业的新阶段,标志着甘肃人民已经从宿命论的束缚下解放出来,不再等待大自然的赐与,不再是自然界的奴隶,而是自然界的主人,已能够自觉地发挥人在自然面前的主观能动作用,研究和掌握自然的规律,对大自然进行系统的改造,从大自然那里夺取自由,夺取财富。
1957年的“马鞍形”给我们的教训是深刻的。这却是一件大好事,它使我们提高了认识,使我们认识到两条路线的斗争的艰苦性和长期性;使我们认识到纵然在大跃进的形势下,两条道路和两条路线的斗争仍是要继续下去,丝毫不能有所放松。今年大跃进的形势,给我们带来新的问题,也发生了某些新的困难。有的人被困难吓倒,向困难投降,成了大跃进中的怀疑派。这时,我们教育全党干部要勇敢地去克服一切困难,教育大家要认识到工作中存在困难是正常的现象,如果工作中没有困难,等于没有斗争,也就不需要进行工作,也就不需要党的领导了!这样,我们在全省范围内组织了约有十五万人参加的检查团,检查了水、肥、土、密、管等工作,树立对立面,拔白旗、插红旗,消灭三类田。在这个过程中,我们用多快好省的做法,斗倒少慢差费的做法。少慢差费的做法,反映在思想领域中,就是右倾保守思想,是社会主义前进道路上的绊脚石。由于我们坚持不断地向右倾保守思想作斗争,“插红旗寸土不让”不但成了省委的指导思想,而且成为全省干部和人民群众的实际行动,这就大大的加强了党的领导,迅速把党的政策贯彻到实际工作中去,保证了农业生产不断地跃进。
人民群众的革命性
是完成各项事业的保证
旧社会给甘肃人民留下了经济上的贫困和落后。农业方面也是如此。经过几年来的工作,虽然我们在全省内完成了各种社会改革,经济上有了发展,而广大人民的生活并不是很富裕的。1957年每人平均粮食不过七百斤。既不能给扩大再生产增加很多的积累,更不能大大提高人民的生活水平。党中央和毛主席提出全国人民苦战三年根本改变各地区的面貌的号召以后,给我们的鼓励是很大的。当时,我们意识到放在我们肩上的担子是很重的,然而我们仍然有实现这一光荣任务的信心。这个信心,来自毛主席对我们的教导。毛主席说:“除了别的特点之外,中国六亿人口的显著特点是一穷二白。这些看起来是坏事,其实是好事。穷则思变,要干,要革命。一张白纸,没有负担,好写最新最美的文字,好画最新最美的画图。”这给我们思想上的启发很大。就是教给我们要紧紧抓住人民群众的革命性这一最富有生命力的因素,依靠这个力量去完成社会主义丰功伟业,因为千百万群众的革命意志,就是完成各项事业的根本保证。这使我们深刻领会到党中央和毛主席经常指示我们贯彻群众路线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在省党代表大会第二次会议期间,我们制订出苦战三年根本改变甘肃面貌的计划,大胆地把实现水利化时间由十年缩短到三年。我们所以有这个胆量,是因为我们看到了千百万群众多年来一直向往改变经济面貌的希望。甘肃是个更穷更白的地区,人民就更具有强烈的革命性。省委教育各级党的组织和全党的干部,在执行这个计划时,必须紧紧依靠群众,想群众要想的事情,说群众要说的话,做群众要做的事,支持群众任何积极性。同时,我们还教育干部,要想依靠群众必须衷心的相信群众,要知道广大人民群众的愿望和行动是符合社会发展规律的,领导干部就是要在思想上、工作方法上反映出这个客观存在,适应这个客观规律。
从去年10月间开始形成的大跃进的高潮到现在,无数事实雄辩的证明走群众路线这个真理的伟大力量。通过农村全民性整风运动,发动群众大鸣大放,贴大字报,展开大辩论的结果,广大群众起来和党站在一起粉碎了右派分子的进攻,打垮了各种右倾保守思想,在斗争中提高了共产主义觉悟,掀起了农业生产大跃进的高潮。由于省委提出兴修水利、战胜干旱威胁为中心的农业增产运动,反映了广大农民多年来的愿望与要求,农民们用加倍的力量创造了过去人们不敢想像的奇迹,来回答党对他们的关怀。群众不仅敢于让水上山,而且敢于修建长达二千华里的“山上运河”——洮河工程。今年原计划新建水地三百万亩,经过群众讨论,计划一直是直线上升,增加到一千五百万亩,现在完成了一千七百七十七万亩,明年全省即可实现水利化。这又比年初的计划提前了一年。水土保持工作,原计划今年实现一万个“邓家堡”,控制水土流失面积四万平方公里,结果现在出现了一万五千八百多个“邓家堡”,控制水土流失面积五万零六百平方公里。由于甘肃省人口少,土地多,技术差,在整个农业大跃进的过程中,我们遇到的困难是相当多的,如缺人、缺钱、缺技术、缺材料,每遇到困难我们就要给群众去讨论。结果什么都有,很少有人叫苦。今年在农业战线上虽遇到很多困难,大家却没有伸手向国家要东西,以自力更生为主地克服了许多困难。
为了使广大干部和群众保持经常的联系,能够及时了解群众的困难,及时发现与推广群众中的发明创造,我们大力开展了干部参加体力劳动,干部种试验田的工作。全省下放劳动干部一万四千七百多人,其中有七千七百多人参加了农业生产劳动。经过参加体力劳动,不仅改造了干部的思想,而且密切了干部与群众的关系,巩固和加强领导机关与群众的关系。全省县级以下机关干部,70%的人同群众一起种了试验田十一万多亩,放出了很多“卫星”。一方面经过试验田,树立了榜样,破除了迷信,解放了干部和群众的思想;另一方面,干部由外行变成了内行,对贯彻群众路线有着重要的作用。干部参加体力劳动,同群众一起种试验田,与群众建立了共产主义的平等关系,增加相互间的信任,这是贯彻群众路线的重要组成部分,因此我们坚持了这种制度。
不断革命就能不断取得胜利
不断地提出农业生产的新任务,不断地进行农业技术革命,不断地用新的战斗口号去鼓舞群众,也是我们今年粮食丰收的根本保证之一。我们共产党人是不断进行革命的人,是永远不满足现有成就的人,是永远由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的人。由于甘肃旱灾频繁、童山秃岭、气候干燥、水土流失严重,粮食产量低,甘肃人民改造大自然的任务特别艰巨。为了尽快地改变自然面貌,我省在制定农业生产规划,确定每个时期的工作重点,或提出一个方面的具体任务时,都充分注意到不断革命这个问题。几年来在水利建设事业上,从平川到高山,从局部治理到整体规划,从单纯灌溉到综合(包括发电、航运)利用,逐步提高了水利化的水平。现在,由十六万人正在突击挖凿的“山上运河”,就是水利事业不断革命的结晶。这个工程的完成,不但解决一千五百万到二千万亩的土地灌溉问题,而且可以发出大量的电,帮助农村实现电气化,还可以通航,更重要的是能够根本改变干旱地区的气候。在水土保持工作上也是如此。现在,全省完成水土保持工作的地区,已经开始削山填沟、土地连片、大修水平梭田,为山区的灌溉和机耕创造条件。这种步步提高、步步提出新的目标的做法,是向大自然进行不断革命的有效措施。广大农民是拥护这种做法的,因为他们从这里看到了更美好的未来,增加了战胜自然的决心和毅力。
农业技术上的不断革命,也给粮食丰收带来了可靠的保证。甘肃地广人稀、干旱多灾的历史,给农业技术留下了不少落后的习惯。由于广种薄收,产生了不深耕、施肥很少、不密植等耕作粗放习惯。不改变这种落后状况,虽兴修水利,仍然不能大量增产。过去,我们曾注意到农业技术的革命,但声势不壮。今年,省委特别强调提出了这方面的革命。我们根据节气、作物生长的状况,不断提出这方面革命的具体内容。结果,几千年来一直沿用的二牛抬杠已被七百万个新式农具代替了。施肥量也比过去大量的增加了,夏秋作物一般作到了三水四肥或四水五肥。优良品种的种植面积有了显著的扩大。这些改革,对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具有决定意义。全省有一百万亩春小麦、四百万亩秋粮平均亩产千斤,创大面积丰产纪录,这是不断进行农业技术革命的结果。
前述的几个方面,就是我们领导农业生产大跃进的基本经验和体会。当然,其他方面的经验还是有的,如加强规划,组织全面的协作,树立典型推动一般,组织群众性的评比检查,加强党基层组织的建设充分发挥其作用等,对保证今年粮食增产都曾发挥了不小的作用。
明年争取达到平均亩产千斤
现在,全省一千三百万人民,正在巩固已有的胜利,继续前进。现在,近百万的劳动大军已走上钢铁战线,成百万人正在为发展四千万亩深翻地而紧张劳动着,十六万个强壮的男女青壮年战斗在洮河工地上,积肥运动正在农村中广泛地进行着,各地正在收割秋季作物,数百条尚未完成的引水上山渠道工程正在加紧施工,大批的农民正在走向新开办的工厂和矿山。这时,在全省各地出现了劳动力不足的现象,这又是可喜的现象,它恰恰证明甘肃的社会主义建设的高潮还在向前发展。全省已经人民公社化了,这将进一步充分发挥劳动潜力,完成更多的工作。当前,我们的任务是进一步加强对人民公社的领导,加强对钢铁生产的领导,加强对明年农业生产准备的领导。我们有决心也有信心在这几个方面取得更辉煌的胜利。记得今年年初,“秋后算账派”等着秋收后向我们算账,而今天这些人在铁一般的事实面前一声不响了。现在,也可能又有人在那里安排我们明年的下场,等待我们明年在农业生产方面再出现一次“马鞍形”。肯定的说,这种期待是白费的。省委在大抓钢铁的同时,正在人民公社化的基础上展开了明年农业生产的准备,制定了具体的指标和水、肥、土、密、种、管等措施,准备大战今冬明春,保证使明年粮食产量在今年的基础上再加一番,争取平均亩产千斤。只要我们继续坚持政治挂帅,走群众路线,不断革命,我们就能够取得预计不到的胜利,让甘肃人民的生活更加富裕,更加美好!


第3版()
专栏:

时机紧迫 突击种麦!
山东决定集中力量在“霜降”前大干二十天
河南省委指示用50%的人畜力作好秋收秋种
本报讯 大干苦干二十天,保证把小麦种足种好,这是中共山东省委在2日晚召开的各地市委电话会议上提出的战斗号召。
会上,省委第一书记舒同就抢收、抢耕,保证适时完成种麦任务问题作了报告。他说,根据山东农时季节要求,秋种任务最迟要在“霜降”(10月24日)以前全部完成。同时,目前许多作物已经成熟了,还没有及时收获,这一工作作不好,一年苦战所创造的丰富的劳动成果,就会在到手的时候遭受不应有的损失。因此,秋收秋种任务与时间、劳力、畜力、农具之间发生了严重的不相适应的矛盾。这些矛盾如果不能想尽一切办法加以解决,必将发生不是为了图快就浅耕粗种,就是违误农时,不能按质按量地完成秋种任务,并且由此对钢铁生产大跃进发生不利的影响。舒同号召各地应当严重地正视这个问题,要立即动员起来,大干苦干二十天,最好争取半个月,确保秋种八千万亩小麦的任务保质保量、又快又好的胜利完成。为此,舒同要求各地认真作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要妥善安排当前的钢铁生产和秋收秋种工作。在全党全民大炼钢铁的运动已广泛发动起来的情况下,在秋收秋种任务已到刻不容缓的最后紧张阶段的情况下,有必要在“霜降”以前集中主要力量,迅速突击一下抢收、抢耕、抢种工作,以保证今年丰产丰收和争取明年更大的跃进。
二、从各级党政领导机关到人民公社的广大社员群众,组织两条战线,开辟两个战场,齐头并进,双管齐下,保证钢铁生产和秋收秋种有机结合进行。在农业战线方面,要组织不同的作业组织,实行分工负责,流水作业,达到边收、边耕、边运肥、边播种。
三、在当前的农业生产战线上,必须抓住重点,兼顾全面。既要集中力量使八千万亩小麦不失时机的种足种好,又要拿出必要的力量作好秋收——适时收割,颗粒还家。
四、继续大搞技术改革,大量节约人力、畜力。他特别推崇绳索牵引犁和临沂专区大搞简易轨道的办法。
五、继续提倡县乡社队之间的大协作大支援。
六、为了加强当前秋收秋种工作的领导,各级党委第一书记除了继续大抓钢铁生产之外,应抽出一定的时间抓秋种工作,认真作到一手抓工业,一手抓农业。(曹学璞)
本报讯 中共河南省委紧急指示各级党委在大搞钢铁的同时,要保证适时种好小麦,力争为实现明年全省小麦亩产千斤打下良好基础。
指示说:“寒露”将至,秋收种麦已到最紧张的时候。为保证在大搞钢铁的同时,适时翻完土地、种好小麦,特作如下紧急指示:
一、各级党委必须明确大干钢铁是全党的首要任务。但是在大干钢铁生产的同时,必须把秋收种麦抓起来,不能有所放松。当前农业生产中心任务是:保证收好秋,翻好地,施足底肥,完成扩大麦播面积,种好小麦,打下明年小麦千斤省的物质基础。某些把农业生产和钢铁生产对立起来的看法和单打一的作法,应加以克服和防止。
二、各级党委的第一书记必须在大干钢铁的前提下,一手抓工业,一手抓农业。应确定一位书记或副书记和适当数量的党委委员专门领导农业生产工作。凡是没有确定的应确定下来,没有固定的应固定下来。各地可根据小麦不同的播种季节,在播种最紧张的半个月里,应保证有50%左右的劳、畜力投入秋收种麦运动,突击把小麦种好。
三、关于种麦的具体问题,应迅速就地解决。对于小麦种子问题,应普遍进行一次检查、翻晒,进行发芽试验。如种子量不够时,应发动人民公社就地解决,保证每亩播种三十斤。对于扩大小麦播种面积问题,主要是有计划地减缩红薯和晚秋作物面积,也可以适当地改一部分早棉为棉麦间作。防治地下虫的土壤处理工作应抓紧进行,以保证全苗。对于牲畜工作应加强饲养管理,注意合理使役,保证满膘。
四、省委决定除组织力量进行检查,及时总结交流经验外,计划组织省直机关干部帮助农民翻地。各地、市、县委,各级机关、学校、部队都可以组织深翻大军支援翻地种麦,为争取明年小麦千斤省而奋斗。 (阚枫)


第3版()
专栏:

粮食亩产三千斤 皮棉亩产二百斤
安国县一年跃过长江
新华社天津电 河北省安国县人民战胜三十年来没有过的大旱,今年粮食作物(包括小麦在内)亩产可达三千二百斤,比去年增产五点八倍多。棉花亩产可达二百斤(皮棉、下同),比去年增产三倍。花生亩产可达五百四十八斤,比去年增产二点六倍。现在全县农民正昼夜不停地收割空前丰登的庄稼。
安国县农业生产的大跃进,是全县人民认真贯彻执行总路线的胜利。春播前,中共安国县委提出“不甘过黄河,保证过长江,决心实现万(斤)薯、百(斤)棉、千斤粮”的战斗口号,并领导社员群众展开了深翻土地、水利建设、推广良种、增施肥料、抗旱播种、除虫锄草等运动。广大群众的增产热情一波推一波,后浪赶前浪,步步增高。深翻土地的时候,全县十五万社员风雪不停,在地头食宿,上午打冻,下午深翻,晚上轮班鏖战,经过三次突击,将全县三十九万亩春白地深翻一尺二寸以上。在兴修水利运动中,社员们克服了天寒地冻、资金不足、技术缺乏等困难,建成机井一千三百多眼,社会主义大井二十多个,安装机器九百台,战胜了连续二百天没雨的大旱。
在各个生产环节中,全县采取大鸣大放大辩论的方法,持续深入地宣传了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使总路线的精神在人民群众中产生了巨大的力量。春季,在制定跃进计划时,有些乡、社干部和社员信心不足,以致计划不能落实。这时,在各级党组织的领导下展开了全民大辩论。经过摆事实、讲道理、算细账,有力地批判了各色各样的右倾保守思想。大秋作物播种时,旱象日益严重,小麦生长也慢,有些人又对实现跃进计划表现动摇。全县又展开了抗旱保丰收的大辩论,十六万多社员鏖战十天,把十八万亩小麦普遍浇水、追肥一次,大秋作物也按时播了种。这样的鸣放辩论,至目前共已进行了十四次,使群众干劲步步提高,保证了农业生产的大跃进。


第3版()
专栏:新民歌选

要吃甜水把井开
要吃甜水把井开,
要吃鲜果把树栽;
要想日子过的美,
要把公社建起来。
——内蒙古


第3版()
专栏:新民歌选

谷多歌也多
谷子多,歌也多,
万担谷子万支歌,
上垅刚唱歌一首,
下垅又扮谷几箩,
车船运谷像穿梭。
——贵州


第3版()
专栏:新民歌选

霎时金川变金山
远看金川大浪翻,
近看糜谷长过肩,
抢收大队月下战,
霎时金川变金山。
——宁夏


第3版()
专栏:新民歌选

亩产万斤是平常
千年铁树开了花,
保守思想大解放,
粮食从此大增产,
亩产万斤是平常。
——安徽


第3版()
专栏:

防霜冻 保丰收
农业部紧急通知
本报讯 农业部于10月4日发出关于加强防霜工作的紧急通知。通知说:9月下旬东北、西北和山西、陕西、河北等地已经出现初霜。据气象部门预测,黄淮流域10月中、下旬可能先后出现初霜,一般将比常年提早十天左右。目前这些地区的棉花和一部分晚熟的甘薯、荞麦等杂粮作物还没有充分成熟,为确保丰产丰收,各地必须抓紧预防霜害的工作。
通知中说:熏烟是防霜的有效办法。这种办法可以和田头积肥造肥运动结合起来,利用秋收作物的秸秆落叶,普遍在晚熟作物的田边设立熏肥的土堆,按时进行熏肥,既可防霜又能造肥,并且节省人力、柴草。
已成熟的作物,在霜冻来临前,要组织群众星夜抢收,防止受冻。晚稻、棉花、花生、甘藷、荞麦等尚未充分成熟的作物,除熏烟外亦可分别情况采取喷雾器喷水、洒水、或复盖、压土、盘蔓等方法进行防护。对晚稻和棉花,同时可以采取排水晒地,棉田深中耕等办法,促使早熟,避免受冻。
通知指出:防霜是一件严密的组织工作,组织不好很难收效,因此各人民公社要指定专人负责,统一指挥部署,统一行动,打好秋收的最后一仗。


第3版()
专栏:

公社的一日
本报记者
山中的战斗
9月26日早晨,太阳还在山那边没有露出头来,浙江新登县石门乡的几十个村子里,就响起了锣声、哨子声或号声,男男女女的社员,成队地奔赴各自的生产岗位。人民公社一天的战斗生活又开始了。
这里是新登人民公社的石门耕作区,也是全公社炼铁土炉燃料——木炭的主要供应地。
从早晨开始,到处活跃着森林砍伐队、烧窑队和木炭运输队,在山顶上、山腰里、山谷中、山脚大路边,都弥漫着木炭窑散发出的浓烟……。
第四连第三排的男女公社社员正在建造一只新的木炭窑,这只窑要创造一窑出二千多斤木炭的成绩,比过去提高产量一倍以上。设在第四连旁边的属于耕作区的砖瓦厂,也把一只砖瓦窑改成木炭窑,计划每窑产木炭一万多斤,来满足钢铁生产的需要。
在第二连,连长金德潮带着第二排的二十多个妇女和几个老年社员来到离家六里的考涧坞,他们要在这个深山里把木炭窑建造得遍地都是。托儿所和食堂也跟着搬上山来了。金德潮的妻子罗祝香,过去由于五个孩子牵累,每天忙得不可开交,没有上山生产过。现在,孩子和家务事再也不用罗祝香操心了,每天,她高高兴兴地跟着丈夫一起上山,安安心心地搞生产。这天,她帮助老年社员程老五建造木炭窑,干起活来已经很熟练了。
这一天,运输队的社员们也在创造新的成绩。四连一排设置了一根数十丈长的竹绳运输线,把高山上的大量木柴从空中运到山下的大路边来,效率比过去快许多倍。向离此四十里的城阳镇送木炭的队伍,展开了多送快送的竞赛,有的社员每人每次已能送炭一千多斤,比过去提高了一倍。
设在第五连的一只小高炉,这一天第一次生火炼铁,这是全耕作区投入生产的第一只炉子。各个连队都支援这只炼铁炉,有的送炭、送矿石,有的敲炭、敲矿石。新登第三钢铁厂的厂长也率领几个工人来帮助炼铁,其中绝大部分是原先住在这个耕作区的农民。他们一边炼铁,一边教技术。下午三点多,第一炉铁水流出来的时候,炉子旁边筑起了人墙,八十多岁的老太太也带着孩子来参观了,到处是一片欢笑声。
入夜,红专学校上课了,男女青年们在这里专心学习。山边和山上散布着灯火,小高炉的马达声响彻山谷,人们在加紧工作。
中秋夜诗会
中秋节夜晚,月色清明,阵阵秋风为人们带来了寒意。山西太原市郊西南方向跃进人民公社的社员们在紧张劳动以后,自动集合在一起吃月饼、水果,赏月。许多爱好诗歌的社员作诗、诵诗,举行诗会。被称为优秀作品的是社员武荣魁和李全忠合作的“唱唱晋祠大丰收”:
挖矿上了鸡笼山,丰收庄田望无边;
红一片,黄一片,红黄相映实好看。
高粱穗子像雨伞,玉米棒子一尺半;
谷子穗大籽粒满,稻田滚滚赛江南。
去年亩产八百斤,今年跃进三千三;
土地潜力难计算,全看咱们怎动弹。
今年跃进开了头,明年打个主力战;
现在许个丰产愿,明年此刻再狂欢。
连日来,在村西马坊沟苦战的炼铁大军建成的一百多个炼铁炉,已经陆续出铁。中秋节这天全盘人马不休息,又建成了一批新炉。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共青团员张银牛和社员们一边苦干,一边编了一段“大战马坊沟”的快板:
马坊山,马坊沟,石头上边垒石头,
草不长,禾不收,自古咒它“气死牛”。
千军万马雄赳赳,沟让路来山低头;
满山遍沟铁水流,穷山沟变成富山沟。
在另一个小组里,大部分是青年男女,大家吃吃喝喝,说说唱唱,十分高兴。在旧社会饱受饥寒之苦的老农民郭祉触景生情,回忆起往事。他说:
别人过节想爹娘,我想过去苦时光:
成天吃不饱三顿饭,腊月穿不上棉衣裳。
地主家人吃月饼鬼有份,长工渣也不得尝。
青年人不知过去苦,幸福时代正赶上;
这样幸福从何降?多会也莫忘共产党。
郭老汉一席话,说得青年们鸦雀无声,一个个拿起工具干活去了。
初中新生入学考试
9月25日,四川郫县东风人民公社新开办的初级中学举行新生入学考试。来自全社各大队的小学毕业生一百多人参加了入学考试。这些孩子是幸福的,他们将来不出公社就能够一直读到大学毕业,因为社里已作出开办高中和大学的规划。
新生第一堂语文考试的作文题是“人民公社好”,要作好这篇文章,孩子们只凭课本知识是不行的,因为小学课本上还没有人民公社这个名辞。但是,在公社建立以来的一个多月里,孩子们的体会是深刻的。一个十四岁的女孩王祖春写道:“公社刚成立就买了拖拉机,修了水电站,有了幸福院,队上还办了集体食堂,社员都鼓足干劲,力争上游,为增产而献计。”
为了明年多增产
中秋早晨五点钟,山东历城县北园人民公社下坡干活的号声还没有响,向麦田里送粪的车辆就已往来如梭。田野里许多个熏肥火灶,早已升起浓浓白烟,把空气清新的早晨变得云雾弥漫。布满田间的翻地大军,边干边唱:干哪干,保证每亩小麦打两万斤。中秋佳节不休息,为的明年多增产。这一天他们深翻了二百亩麦田,一尺半深。
钢铁战线上的一千多名建炉社员,苦战了三个昼夜,仍然是精神饱满,干劲冲天。他们在“不怕苦,不怕累,保证产铁五十吨,向国庆献礼”的口号声中,到晚上基本完成了三十五座土高炉和一万个坩锅的建筑任务。
不平常的一天
在我往郫县东风社肥料厂的路上,遇到技术员杜世康和化验员刘忠余等四人。
他们告诉我,今天厂里有件大喜事,他们正是向公社党委会去报喜的。
杜世康把一张大红捷报打开,原来他苦战一周试验了八次的土法制造水泥,这天上午最后试制成功了。他打开一包灰色的水泥让我看,就像机制的水泥一样。他高兴地说:“原料到处有,将来可以大量制造,公社修建新的居民区就方便了。”
幸福院里幸福人
9月27日,我们访问了河北安国县先锋人民公社四队舍二村幸福院。院内墙壁洁白,地扫得干干净净,一排十六间的正房,都安装着玻璃窗,擦得明亮,院内绿树成荫,还种着许多蔬菜和花草,好像个小花园。院里共住着十四个七、八十岁的老人,有一个炊事员和一个服务员侍奉着他们。我们走进幸福院的俱乐室,有三个幸福的老人正在饭后闲谈,对我们热情地招呼让坐。我们问他们有什么娱乐?七十多的老人张文林指着墙上挂的二胡、横笛和桌子上的象棋笑着说:“公社里怕我们闷的慌,买了这些玩艺,我们都是庄稼人谁会那个呀!闷的慌了就找些零活干,一来增加生产,二来锻炼身体。”在征求他们对幸福院有啥意见时,刘占山老人喜笑颜开地说:“同志!我们入了天堂啦,还有啥意见。”接着他说:“我缺儿少女,无依无靠,过去干活回来还得自己做饭,生活那有个甜!现在入了幸福院,松心啦!一天三顿饭有人侍奉着,我觉得越过越年轻,越活越带劲,这是托毛主席的福啊!”我们信步走向夫妻宿舍、男女宿舍去参观,个个院里都干干净净,被褥铺得厚厚的,桌子上陈列着风景镜、茶壶和茶碗,墙上贴着画和幸福的祝词。有的老太太在做自己的棉衣,有的老人在看报纸。当我们告别这些幸福老人的时候,身体动转艰难、耳聋眼花的张有余老人,眼里含着激动的泪花,双手合掌地说:“请你们替我写信给毛主席,祝他老人家幸福无疆。”


第3版()
专栏:

赶制新农具争取大丰收 
靳尚谊速写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