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0月4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社论

根据党的教育方针来改革教材
河南省农林业教育工作者,在中共河南省委农村工作部、省人民委员会农林厅的领导下,对于农林业学校的教材进行了一次彻底的改革。在短短五个多月的时间,新编了高、中、初三级农林业学校整套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教材。新编的教学计划、大纲、教材体现了党的教育方针,教材的政治思想性、教材与生产实际特别是与河南的生产实际的联系大大加强了。河南农林业学校教材的改革,使教育和生产的结合又向前跨进了一步,给今后的教学改革打下一个良好的基础。
根据党中央和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方针,对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进行一次大改革,是目前教育工作中的迫切任务。各级各类学校目前正在大力贯彻执行教育和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方针。这是一个深刻的教育革命,它势必会引起学校内部一系列的变革。社会主义的教育结合生产劳动、理论联系实际、脑力劳动结合体力劳动;资本主义的教育脱离劳动,理论脱离实际,脑力劳动脱离体力劳动,两者是完全对立的。新的教育方针开始执行以后,旧的东西必然被破除,跟着就需要建立新的教学制度、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教学计划、大纲、教材必须根据教育方针,彻底地加以改革。目前我国的工农业生产一日千里地前进,迅速地改变着国家的面貌。这种形势也迫使学校教育加速地进行改革。这在各级农业学校表现最为明显。尽人皆知,今年我国的农业单位面积产量几倍几十倍的增长,各种作物都出现了“卫星”。这一事实不仅意味着我国的农民为国家创造了大量的物质财富,而且意味着我国在改造自然、改进农作物耕作等方面科学技术的新发展。我国各级农业学校的原来的教学内容,从农业大跃进的形势来看,已经远远地落后于实际。农民种的高产水稻亩产量已经以万斤计了,而学校讲的还是六百斤、一千斤;小麦亩产量已达到七千、八千多斤,教课书中却还说它是低产作物;群众在作物栽培、植物保护、土壤的改良、施肥、灌溉等方面有许多革新、创造,而学校讲的仍然是旧的一套。许多生产的实际问题例如小麦、水稻倒伏、棉铃的脱落问题,群众在生产中已经解决了,而书本上却讲不出个所以然。凡此种种,都逼使农业学校不论在教学内容还是在教学组织、教学方法上进行一系列的改革,否则,农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生就不能促进农业生产,不能帮助农民提高科学技术水平。
教学计划、大纲、教材的改革,是教育改革的重要内容。大家知道,教学计划、大纲、教材是进行教学的行动纲领,是教师进行教学的主要依据,如果没有一套体现党的教育方针的、没有一套在政治思想和文化科学知识方面符合于我国社会主义建设需要和符合于我国实际的教学计划、大纲、教材,就不能实现对于学生的政治思想教育,实现教育和生产劳动的结合。因此,教学计划、大纲、教材的改革是有重大意义的。
那么,教材怎样进行改革呢?河南省农林业学校教材的编写工作提出了许多有益的经验。其中最根本的经验就是编辑教材必须从本国和本省的实际出发,和生产实际结合,坚决克服教条主义。他们在新编的教材中不仅在专业课方面大量增加了乡土材料和群众的生产经验,而且普通课也增加了与生产实际密切相关的材料。这条经验非常可贵,这是针对过去教材中的主要缺点所采取的正确措施。过去各级各类学校的教材中都或多或少的存在脱离政治、脱离生产、脱离我国实际的教条主义现象。有些教材的内容不是分量过轻就是分量过重,有些教材的内容不切合或不完全切合我国的实际,因而学生纵然学了一大堆书本知识,但到生产实际中,不是不会应用就是用不上。这次河南新编的教材就基本上克服了这些缺点。农业学校的特点是主要为本地培养人材,同时农业生产也有很大的地区性,各地自然条件、经济基础、作物品种、耕作方法等都有很大差异,因此课程中大量增加乡土教材是完全应该的。至于普通学校或其他学校不一定要求同等的分量,但是,也必须和我国的具体实际相结合,并且也尽可能地与本地的具体情况相结合。
教材的改革是一个破资产阶级思想和教条主义思想,立无产阶级的理论联系实际思想的斗争。河南省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有人就主张编教材只能照旧教材的蓝本去编,否则,就破坏了教材的系统性、科学性。有人甚至这样说,只有书本上的知识才是知识。有人在编写作物教材的时候,对我国以及该省群众创造的并且已被实践证明的先进生产经验,不肯采用,而偏偏从书本上去抄引日本、英国等国的材料。在这些人的眼里,所谓系统性、科学性就是按原有教材的编排系统,照书本上的材料照抄照写。这不是什么系统性、科学性,而是对书本的迷信,对于外国的迷信。这种所谓“系统性”、“科学性”是要大破特破的。编辑教材要有系统性、科学性,这是完全对的。对于原有的一些教材的编排系统不能一概否定,但更重要的是不能照葫芦画瓢,而应当从具体的客观情况和主观条件出发,何者该废,何者该立,根据不同的学科、不同的对象而有所差别。例如过去中等农业学校的土壤学这门课程,教材的编排系统一直都是从土壤的形成讲到各种各样的土壤分类,不管这些土类有用无用,都要面面俱到的去讲。这是以土壤形成的历史为系统来讲的,对专学土壤的人,有这一讲的必要;但对于中等农业技术学校的学生来说就不需要过细的样样都讲。我们编教材不是为系统而系统,为知识而知识,而是使学生学了以后能够更好的理解、更好的应用。因此,编写教材的时候,不仅材料应当有所选择,教材的结构系统也应当有所考虑。这次河南新编的土壤学教材就改变了原有教材的编排系统,另行组织了新的系统,削减了一些与我国无关的东西,增加了河南的地质史料以及长葛县深翻土地、内乡和新乡等地改造上浸地和盐碱地的实际材料,而把土壤学说、土壤的分类等放在最后去讲。这样的系统不是由古及今,由外国及中国,而是由中国及外国,由今及古;既有理论又有实际,学生容易接受。这样的系统比之原来的教材系统不是更好吗?
编写教材的方法同样要跳出旧的圈子。过去,教材的编写工作大都集中在中央少数专门机关和少数专家身上,让他们关门闭户、单枪匹马的去干。这些同志也辛辛苦苦地编出了许多教材,但由于方法不对头,力量单薄,教材的编写总不合需要,有些教材甚至在长时间内编写不出来。这次河南教材的编写工作也一反常规,采取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发动群众编写教材。参加编写教材的人员不是什么专家,绝大多数都是从未编过教材的年青教师。他们的资料来源不光是大宗的图书杂志,还亲自到群众中搜集了大量的丰富的活生生的实际材料。他们不是单枪匹马,而是取得了群众和有关部门的协助。他们不懂的问题就向老农、向有关部门请教,同群众一起座谈、一起研究。群众提供材料、出主意,直接间接参加了教材的编写工作。这是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也是多快好省的方法。教育是人民的事业,办教育要走群众路线,编教材也要走群众路线。我们应当把中央和地方的力量结合起来,把专家的力量和群众的力量结合起来,要使专家和教师经常地接触实际、接近群众,并且经常地及时地总结经验。编教材也要两条腿走路,中央编,地方编,专家编,教师和群众也编。在这方面也要破除迷信,打掉依赖思想,不要以为编教材是神秘的,只有专门机关才能做,不要只伸手向上边要,而要自己动手,自力更生。河南省可以依靠自己的力量编写出一套完整的教材,其他省也一定能够做到。问题在于政治挂帅,在于党委加强这一工作的思想领导,在于走群众路线。
各地学校已开始教材改革的尝试。现在不少下放农村劳动锻炼的高等农业学校的师生,也计划组织师生完成改编教材的工作。这是一个非常可喜的现象。我们相信,在各地教材改革的基础上,经过分析研究,综合最好的东西,就可以编出普遍适用的教材来。我们必须在文化革命的浪潮中,使教科书也彻底地翻身。


第6版()
专栏:

教材改革中两条道路的斗争
汤绍文 郑重
为了编写一套为河南省农业跃进服务的教材,河南省农林厅组织了一部分教师和学校的领导同志对已往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材进行了全面的改革。在进行教材改革的过程中,充满无产阶级思想与资产阶级思想,社会主义道路与资本主义道路的斗争,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和官僚主义主观主义的工作方法的斗争。
编写教材是以老的方法,只靠现成的图书资料,坐在办公室里编写呢?还是跳出旧圈子,除了阅读必要的图书资料以外,再从现实生活、生产当中收集大量活生生的材料,使教材的内容丰富多采?编写教学计划、大纲、教材之初,首先在这个问题上就遇到种种思想障碍。有的人认为,我是学农业机械的,应当到城市大工厂去,乡村的农具改革有啥学头;教普通课的教师认为最好到大学或高中去,到农村有啥用;专业课的教师下去不是先做群众的学生,而是做钦差大臣,等等。对于这些思想问题,一方面组织鸣放,辩论、扫除暮气,一方面坚决组织教师到生产基层中去,向广大的工农业先进生产者学习,把他们生产斗争的宝贵经验加以总结,研究他们增产的关键,向先进生产者请教,当个好学生。事实证明,这一措施是完全正确的。由于许多教师长期和生产实际脱离,不下去是不可能编出好的教材来的,例如,最初有的专业编的教学大纲中所拟的某些作物的讲授重点,教材中所讲的某些理论,与生产实际情况根本不符合。将近两个月的农村调查,搜集了三千一百九十三种资料,总结了三百四十个先进生产经验和高额丰产典型。有了丰富的资料,不仅大大加快教材的编写,而且也提高了教材的质量。许多教师亲自看到和听到了先进生产的事迹以后说:“参观调查两月半,胜读十年书。”这给编写新的教学计划、教学大纲、教科书打下了良好的基础。
编写教材从哪里找根据?最初有些人认为只有书本知识才是真知识,才稳妥可靠,专家的话,就是根据就是真理,轻视群众的力量,对于群众在农业生产中的伟大创造革新看不到眼里,认为这是低级的东西,不能选入教材。编写作物栽培学时,有人就提出以某某教授的栽培学为蓝本进行编写。有的认为编写教材就是抄书,抄的好就算不错了。结果怎样呢?编写的玉米都是三百斤五百斤的技术理论,编的棉花教材举的是暹逻、印度的材料。姑且不谈它的产量高低,它的理论如何,暹逻在世界地图上早已改变了名称,这不是笑话吗?党组织及时分析了这一情况,重新组织了部分教师到生产现场,到展览馆进行参观学习,并展开辩论。如植物学过去认为有些内容非抄书不可,我们即提出植物学原来的理论认为植物开花以后基本上不吸收养分了,但是,有许多事实否定了这种说法,如西平县和平农业社亩产七千三百二十斤的小麦,在开花后灌浆水,促使小麦籽粒饱满,使小麦获得丰收,再照抄旧的理论,显然是不对的。又如也有人认为栽培的技术措施不抄可以,但作物的形态学却非抄不可。针对这种情况,我们就组织大家参观一棵高粱,这一棵高粱收了六十斤,它的形态已起了质的变化,由此说明作物的形态也必须要有新的理论加以阐明,不能照抄旧书。通过辩论,从根本上克服了教条主义的编写方法。
面向生产,面向地区,面向农村,这是我们编辑教材的方针。但是在编写教材的过程中,在这个问题上也有斗争。例如,编农业机械化教材的就强调这门课程不能结合生产实际,只能编高度机械化,不能编半机械化,如果编土法改良农具那就更不像样子了。他们看不起小型的改良农具在现阶段对农业生产的作用。这种情况在其他专业也都不同程度的存在着。事实上每门教材都能结合而且也必须结合生产实际,就以农业机械来说,长葛县农民创造的深耕犁,改良收割机与各种提水工具,它具备了高度机械化农具所没有的各项优点。这些工具,在农村马上不能解决电力的情况下,手摇的、脚踏的就能促使农业生产大跃进,使农村以更快的速度,走向半机械化与机械化。这怎能说农业机械不能结合生产,不能把这些有意义的改革选入教材呢?
编写教材能不能多快,快了能不能好,也有争论。当时领导上提出到7月底要编出高、中、初三级农业学校各科的教材,有些人认为这是不可能的,有的说每本书几万字、几十万字,光抄写也得一个月。参加编写教材工作的郑州农业机械化学校的教务科长刘祚堂,公然把有些人提出的跃进措施讥讽为“阿Q精神”“是讨饭的怀里放个馍,自己哄自己。”对于这些论调,也给予了有力的回击,并且依靠群众找到了多快好省的编写方法。如编写玉米教材的同志,搞了几天,翻了许多资料,但仍然找不出玉米增产的关键。于是栽培组的同志就和农业局技术人员在一起座谈,结果不到两小时就从根本上解决了问题。公社经营管理的教材是采取土洋结合的办法编出来的。编教材的教师在遂平卫星社、新乡七里营人民公社等和土专家一起研究,很快完成编写任务,并使教材重点突出。
在短短的五个多月的时间,能够编出这样多而又符合党的教育方针的教材,是实现政治挂帅,党组织始终加强政治思想领导,展开了两条道路斗争的结果。在教材的整个编写过程中,党组织一直运用了大鸣大放、大字报、大辩论这一有力的武器,充分发动群众,及时解决思想上的争端和编写教材中的实际问题。另外,党支部也采取搞“试验田”“抓两头带中间”的领导方法,掀起学先进赶先进的热潮。编写教材的进度总是不平衡的,有先有后,经过几次辩论后,发现植物保护、数学、作物栽培小组的有些教材编写的较好,党支部及时组织了经验交流,先进小组、先进个人介绍了他们编写大纲、教材的方法,并介绍他们编写得较好的教材。对落后思想也毫不迁就,认真的展开批评,插红旗,辨风向,兴无灭资,才大大加快了教材编写工作。


第6版()
专栏:

面向生产 面向本省 面向农村
河南彻底改革农业学校教材
本报讯 为了革新农业学校的教学内容,彻底纠正教育脱离生产实际的现象,河南省农林厅组织一百二十六名农业学校的教师,从3月初开始到8月下旬止,全部重新编写了农业专科学校、中等和初级农业学校的教材。新编教材计有作物栽培、植物保护、畜牧兽医、农业机械等十六个专业,教科书一百五十本,约三千七百万字,另外,还编写上述学校的教学计划和教学大纲。
这次编写教材的方法是打破常规,跳出旧的圈子,编写的第一步是先务虚,下乡、上山,到农业社和生产单位去进行调查研究,总结先进生产经验。参加编写教材的同志组成十四个专业小组,从3月中旬到6月7日两个多月内,他们分别跑遍了河南省七个专区七十一个县,共访问一百七十八个农业合作社,一千三百零七个生产单位,直接从群众中收集了三千一百九十三种参考资料。此外,还从农业部门和科学研究机关搜集了大量资料,为编写工作奠定了良好的基础。
这次新编教材内容突出地体现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为生产服务的方针,鲜明地表现了河南地区的特点,和当地生产实际结合很密切。例如,作物栽培学过去教材的绪论是一般的讲国民经济的用途、作用、栽培历史和它的分布情况,新编教材的绪论是讲我国今年小麦产量压倒美国。教材各章的内容密切结合河南生产实际,如作物形态,过去的教材只一般的讲作物的形态,此次教材则密切结合河南地区特点去讲,如小麦播种期间河南正是干旱季节,但小麦正需要水,因而教材着重讲采取深耕、细耙、抗旱等措施,来改变这种情况,又如春天小麦拔节时,小麦要求温度高,但河南的气候却忽冷忽热,年年遭冻害,新编教材着重讲防止冻害的措施。水稻、玉米、棉花、烟等作物教材也都具有这些特点。在作物栽培的教材中,直接取自群众的先进生产经验约占三分之一到二分之一。其他各科教材和生产的结合也显著加强了,数学初级和中级教材绝大部分取自于生产中的实际问题,并且还增加了数学实习课,即到野外、到田间去进行实际操作。化学课大大增加了钢铁、水泥、化肥、沼气的生产原理和生产过程。这次新的教材不少已打乱旧教材的编排系统,另行组织了新的系统。因此,这次新编的教材理论和实际联系很密切,能够培养学生成为既有理论知识又有实际技能,既能掌握农业专业生产知识,又能熟悉工业生产的社会主义多面手。
在编写过程中,始终贯串了无产阶级的教育思想和资产阶级的教育思想,多快好省的编写方法和少慢差费的编写方法的斗争,不断清算了资产阶级的编写观点。原参加教材编写工作的郑州农业机械化学校教务科长刘祚堂,对于领导和群众提出的编写教材的跃进规划,诬蔑为阿Q精神。也有拒绝把群众的先进生产经验编入教材,例如农林干校的学科主任慕承辉担任编写红薯的任务,群众生产红薯的产量已达到几十万斤以至百万斤,他编写教材不引用这些材料,而引用英国、日本的材料。有的说编得快就编不好。对于这些问题,党支部始终贯彻放手发动群众,通过大鸣大放大字报的方式,反复开展了两条道路,两种方法的斗争。对于通过辩论仍然坚持原来立场观点的,有的则停止他的工作,有的把他编写的教材交给别人编写,例如慕承辉编写的红薯教材,作物栽培组的同志同他开会辩论多次,他仍然坚持原来的立场、观点,拒不修改,最后由作物栽培组的同志将他编的教材全部作了改写。
参加编写教材的绝大多数教师,发挥了高度的社会主义革命干劲,跋山涉水,风雨无阻地进行调查访问。例如在商丘专区,教师们冒着八级左右的大风雨,分赴几十里外的农业社进行调查,有时背着行李一天越几个山头跑几十里以至百余里路。每到一个农业社,他们大都是一边劳动,一边调查访问,或是白天参加劳动,夜间召集先进生产者座谈,总结先进经验。在编写中,教师们纷纷订出跃进规划,数学组提出了“头悬梁,锥刺股,三天三夜一本书。”的口号。将近两个月的时间里,大多数教师几乎每天都写到深夜两、三点钟。通过了五个多月的教材编写工作,教师们的觉悟大大提高了,他们深深体会到政治挂帅的重要性,他们说这次编写工作是思想、业务、身体三丰收。


第6版()
专栏:

适应技术和文化大革命需要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全民学汉语
本报讯 记者金昌范报道: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现正展开一个全民性的汉族语言学习运动。自治州广播电台开办汉语和朝鲜语学习广播讲座,在9月3日播送了第一课。
这一运动是今春首先在机关干部中形成的,当时各机关朝鲜族干部普遍把掌握汉语作为红专的一项基本措施,出现了人人学汉语、人人讲汉语的新气象。经过半年,自治州和各县市一级许多机关已经可以开会不设翻译,直接用汉文书本进行学习的干部日益增多。延边医院有70%的朝鲜族职工上业余汉语大学,已有三十多名大夫改用汉文写病历,在他们的影响下连病房的轻患者也组织了民族语言学习互助组。最近,自治州许多机关和学校纷纷举行誓师大会,决心在最短期内精通汉语,以便“学汉族、赶汉族”,适应技术革命、文化革命的需要。延边四所高等院校已决定三个月达到90%的教员改用汉语讲课,现在四个院校二千四百多名师生正组织协作和竞赛,突击学习汉语。
目前,学习汉族语言的高潮已由机关、学校遍及州内各地农村和厂矿。全州已经扫除了文盲,有的朝鲜族农民说:要以扫除朝鲜语文盲的干劲扫除汉语文盲。
全民性民族语言学习运动的形成,说明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各民族已经在共产主义思想基础上,建立了新的民族关系。通过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广大干部和群众认识到过去在各民族之间有过一些隔阂,最主要的是由于在自治州占多数的朝鲜族中少数人对汉族的印象淡薄,错误地认为汉族落后、朝鲜族优越,不认识汉族是主体民族和汉族对少数民族的帮助,在实际工作中对汉族也往往忽视或不够尊重。由此,在民族语言问题上也同样发生保守排外的倾向,不少人强调朝鲜语文“纯化”,反对吸取汉语新词汇,甚至排斥学习汉语。民族主义分子更公开攻击讲汉语的朝鲜族干部说:“伤害了民族尊严”、“背叛了本民族”和“被同化了”等。经过整风和社会主义教育运动,辩明了是非,共产主义思想觉悟空前提高;各级党政部门也迅速改进了过去培养汉族干部和发展汉族学校教育上不够重视等缺点,并加强了经常性的民族团结教育。从而,各族人民中正气上升,能够自觉地尊重各民族的风俗习惯,各民族之间的合作也更密切起来。不仅各族干部能够从工作、学习到生活上打成一片,在许多民族联合社里也出现了各民族联合的业余学校、俱乐部、公共食堂和幼儿园等。这样,“学习汉族的先进,赶上汉族先进水平”和“加强以汉族为中心的各民族大团结”的思想,进一步被多数朝鲜族人民所掌握,出现了声势浩大的学习共同交流各民族思想的工具——汉语的运动。


第6版()
专栏:编后

可喜可庆
延边朝鲜族自治州全民学汉语的报道,令人欢欣鼓舞。这说明朝鲜族人民在社会主义的新的民族关系上,大大跃进了一步。
语言是表达思想的工具,没有彼此相通的语言,很难做到互相了解,取长补短。绝大多数汉族和少数民族人民都体会到这点,早就互相学习语言,促进各族之间的关系更融洽,共同进步。这是对我国社会主义建设有利的。但是,一些民族主义分子却以此当武器,向党和人民展开了疯狂的进攻。他们说少数民族学汉语是“伤害了民族尊严”、“背叛了本民族”,等等。现在,延边朝鲜族自治州粉碎了这些谰言,在全州范围内掀起了学习汉族语言的运动。有些朝鲜族干部把掌握汉语作为红专的一项基本措施。这是一件可喜的事!我们各族的社会主义的大家庭同民族主义分子所料相反,学习汉语以后,各族之间更加互相尊重,更加发扬了各民族的优点。我们的大家庭一定会更团结,更幸福,更富强!


第6版()
专栏:

决心做文化科学的主人
上海求新造船厂工人 朱李山
我是上海求新造船厂的一个青年车床工人,同时又是我们工厂造船大学、哲学研究学院和业余中学的学生。生活在社会主义制度下,我感到非常幸福。我从心底里深深体会到,在党的领导下,我们工人不但成了国家的主人,还要成为文化科学的主人!
我出身在一个极其穷苦的塌车工人的家庭,父亲得了严重的眼疾,没有钱医治,还要带病给资本家拖一千多公斤重的货物,结果成了双目失明的瞎子。九岁,正是应该在小学读书的年龄,可是我却做了童工,每天到渔篮店编渔篮和帮大人推塌车。有时,连一天两顿的玉米粉也没得吃,只好带着年幼的弟妹们上街讨饭。十五岁起,我在一家小机器厂做了学徒工,每天从清早到深夜工作十四、五个小时。生活的重担压得人透不过气来,哪里还谈得到学习文化和科学。
1952年我由劳动局介绍到求新厂工作时,除了几个数目字,一字不识。几年来,经过党的培养教育,我成了一个六级技术工人,由文盲提高到初中二年级的文化水平。今年我又进了业余造船大学金属切削专业和哲学研究学院。每个星期一晚上,我学习语文、制图等专业杂志和书籍。学习,已经成了我的日常生活中一个重要的部分。
我在私营小厂作学徒时从来没有见过一张图纸,现在碰见图纸一般都能看懂,自己也能画画草图,计算齿轮的角度,研究技术革新了。我用在车床的车头中加入有斜度的套筒等办法,解决了比车床还长的船上尾轴的加工问题,打破了用压板压住曲轴(柴油机主件)进行加工的常规,解决了长期存在的曲轴加工时的变形问题。最近我又和搭班工人合作,将曲轴加工由低速改为高速切削,使加工每一根曲轴直档部分的时间由一百四十多小时缩短到五十八小时。
学习了什么是主要矛盾,抓住主要矛盾可以更好地推动事物的发展以后,我们求新厂的工人就用这个哲学上的道理,分析出我们工厂当前的主要矛盾是生产需要迫切与生产周期太长的矛盾,为了解决这个矛盾,必须政治挂帅,大闹技术革新,用一切办法实现党委提出的将造船生产周期由三百五十一天缩短到八十二天的跃进指标。而实现生产大跃进的主要障碍之一,就是我们的计件工资制,它使计件制工人不能像计时工人那样毫无顾虑地放弃旧的生产定额实行新的定额,还影响工人之间的团结。以我来说,每月基本工资是九十点六元,可是每月收入一般都有一百二十元或一百三十元,甚至一百六十多元,这是不合理的。因此,我和一些青年工人一道坚决要求在我们工厂取消计件工资制,全部实行计时工资制。这个要求已经由领导上批准,正式实行了。
在业余时间内,除了学习和参加义务劳动以外,我很喜欢看小说和电影,打台球和游泳。现在我们一家人住在新工房里,大弟弟也成了工人,妹妹和另外三个弟弟在学校学习,父母亲在家里愉快地度过晚年生活。我们的生活和过去相比,真是一个天堂,一个地狱。我们一家人都知道,今天的幸福,完全是亲爱的党带给我们的。
两年前的国庆节,我光荣地参加了党。今天又是祖国第九个国庆节了。在这大跃进的时代,我打算两年内在哲学研究学院学好辩证法、唯物论和历史唯物主义,三年至五年内通过文化技术学习达到高等专科学校毕业的水平,决心做一个有高度政治觉悟的掌握现代文化科学知识的工人,为共产主义事业贡献我的一生。


第6版()
专栏:

新编农业教材的主要特点
河南省农林厅 刘垣
从今年3月起,河南省农林厅组织了全省中等农业学校一百二十六名教师和学校的领导干部,开始编写农业学校教学计划、教学大纲和各科教材。新编的教学计划、大纲、教材计有高等农业专科学校的农作物、土壤肥料、植物保护、畜牧兽医、农业机械、农村公社经营管理六个专业的教学计划,六十七种教学大纲和教材;中等农业学校农作物、土壤肥料、果树蔬菜、畜牧兽医、农业机械、公社会计六个专业教学计划,六十种教学大纲和教材;初级农校的农业、畜牧兽医两个专业教学计划,十二种教学大纲和教材;此外,还有农林干部学校的农业、畜牧兽医班两种教学计划,十六种教学大纲和教材。
这次所编的计划、大纲、教材与过去的大纲、教材在内容和编辑方法上都有很大的不同。这里只就教材的主要之点加以简略的介绍。
这次所编各专业的教材内容体现了教育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的教育方针,教材内容的政治思想性加强了,开始改变了过去教材中单纯传授知识、传授技术的观点。通过下乡参观调查,总结先进生产经验,使参加编写教材的同志受到了深刻的教育,深深地体会到没有党的坚强领导,没有广大群众的冲天干劲,根本不可能取得今年的丰收。因此,在教材的编写中特别强调了教材的政治思想性,政治做统帅,这一精神贯串在教材的各个部分。过去有些人认为政治思想教育只有在绪论中才可以贯彻,在其他各章节内容上就与政治无关了。新编的教材改变了这种脱离政治的偏向,例如讲小麦时,第一章就讲我国今年小麦压倒美国。在作物栽培技术的每个章节同样地贯彻了党的方针政策,从播种、田间管理直到收获,有先进的科学技术知识,又有党的关于这方面的指示。如讲到小麦的田间管理时,返青、拔节后需要抓紧追肥灌溉,促使小麦迅速生长的时候,便结合着讲党提出的加强田间管理消灭三类苗的指示。又如贯彻新技术必须发动群众,讲作物病虫害防治时,不仅讲每个病虫害的为害情况、发生规律和先进的防治方法,而且对于如何依靠党委,发动群众,训练农民技术员,开展大面积的防治也作了充分的阐述。这样就使学生能掌握防治病虫害的先进科学技术,并且使学生懂得必须组织群众才能消灭病虫害,保证丰收。
面向生产,面向地区,这是新编教材的另一个特点。农业生产有较强的地区性,各地自然条件不同,生产基础不同,在农作物的栽培技术、牲畜饲养管理、耕作方法等是有很大差别的。在过去的教材中往往是外国、外地的材料多于本国本省的材料,对于当地生产经验注意不够,学生在学校里学的东西到生产中应用不上;有些群众也这样反映,学生学的办法虽好就是行不通。这次新编的教材就克服了这些缺点,例如河南省目前需要解决的是如何实现党提出的实行土地大翻身,充分发挥水利和肥料效能,如何大力改良上浸地、盐碱地等问题,这次新编的土壤学教材就根据河南的这些特点,增加了许多新的内容,打破了旧教材的编辑系统,组织新的系统,教材中用不少篇幅阐述了长葛县马同义深翻地的方法,内乡县改良上浸地的经验,新乡小河乡大量增施有机肥料改良土壤的经验,并以上述事例说明土壤的理化性质,同时以群众习用口语着重说明河南省各种土壤的性质以及利用和改良的途径。对于威廉士的土壤统一形成学说、土壤分类只作简要介绍,使学生具有一般知识就行了。这就克服了过去强调土壤只研究自然发展规律、自然肥力而脱离生产的偏向。如作物栽培学从介绍每个作物的生物学特性开始直到收获,都是紧密结合河南省的地区特点,结合生产需要编写的。
教材的第三个特点是教材中贯串了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过去的教材虽然常常提到米丘林生物科学是农业科学的理论基础,但在教材的具体内容、特别是农业技术措施上,往往违反辩证唯物主义的观点,例如讲到播种量、种植密度、施肥等措施都讲得过死,常常是只能这样,不能那样;某些作物的产量只能这样高不能多产等等。生产实践证明,各项栽培技术措施不是孤立的,而是互相影响的。土壤深耕水源充足,就可以大量的施肥,就可以增加播种量,增加种植密度,发挥无穷的增产潜力。在新的教材里特别注意了科学的唯物辩证的观点,当介绍了某些作物的高额丰产经验之后,指出在现在基础上采取更加完善的措施,将能创造更高的产量,播种量、种植密度、施肥量、灌水方法等技术措施都不能墨守陈规,应大力发挥独创精神,培养学生敢想敢干敢于革命创造的共产主义风格。
这次教材编写工作,由于时间短促,除了几种教材之外,有些教材未能进行细致审查修改,因此一定存在着许多缺点,甚至在科学性上还会有错误之处。但是我们认为这次新编的教材在结合生产结合实际等方面是有显著改进的。我们相信有了这样一些教材作基础,今后不断的加以修正补充,就能够使教材逐渐趋于完善,有助于为祖国培养更多的又红又专的技术人才。


第6版()
专栏:编后

北京师范大学物理系四年级的同学在讨论他们自己编写的力学教学大纲。   杨百顺摄


第6版()
专栏:

福州市的水上居民在解放前过的是牛马般的生活,特别是妇女们百分之百的都是文盲。现在她们组织了识字班。在当地小学教师的辅导下积极开展扫盲学习。这是她们在船头练习写字。 
   潘其西摄(新华社稿)


第6版()
专栏:

在乌鲁木齐市胜利路居民区内,有一位五十高龄的塔塔尔族老太太。她的名字叫麻依·加玛勒(左第一人)。她从1951年以来,就在这一带坚持扫盲工作。这是她在辅导学员补习功课。 新华社记者 武纯展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