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0月4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保证工农业同时跃进
陕西注意发挥群众主观能动作用,挖掘劳动潜力
本报讯 陕西省各地在统一安排劳动力中批判保守思想,劳动群众千方百计挖掘劳动力的潜力,克服劳力不足困难,有效地保证了工农业生产的全面跃进。今冬明春陕西省农田水利基本建设规模比过去大大增加,单是水利、水土保持工程就有六十亿土方、石方,超过去年一倍还多。一般估计,现在每亩地加工所用的劳动力,也比过去增加两倍以上。秋收、秋种、深翻地、积肥等都需要大批的劳动力。新的钢铁工业高潮以及交通运输等建设事业,据有关领导部门计算,就需要一百八十万到二百万个劳动力。因此,许多县在安排劳动力中,深感劳力缺乏。
但陕西有些地方在开始计算安排劳动力中,曾经发现一些干部存在着保守思想,他们把劳动力当成固定不变的自然力量来计算,看不到人的主观能动作用,看不到劳动力的雄厚潜力和现在使用劳动力方面的浪费。因此他们越计算就越加感到劳动力不足。虽然目前陕西全省各地绝大部分地区建立了公社,举办了大量的托儿所、食堂和缝纫组,广泛进行着农具改革,这都给解放和合理使用劳动力提供了许多有利条件,但是有些干部并不计算这些有利因素。有的地区把妇女或者四十五岁以上的男人都当成半劳动力,实际上现在许多妇女、五十岁左右的男人都是全劳动力。有的人以为运输必须由全劳动力担负,实际上车子加滚珠轴承以后,重活变成了轻活,许多辅助劳力都能胜任。有的人看不到劳动在重复、浪费。
在进一步安排劳动力时,陕西省不少地方抛弃了仅仅在干部中算账的老办法,依靠和发动群众进行安排,这样就有效地解决了劳动力不足的困难。西乡全县有十一万个劳动力,其中三万四千人炼铁,六千人修公路和水利,干部计算只能有六万个劳动力投入突击深翻地。但是在发动群众以后,群众动员了各种人力,参加深翻地的达到八万人,一天翻地一万亩。
陕西各地在安排劳力中提供了以下一些好办法:一、在建立公社的基础上统筹兼顾,划分战线,组织各种建设兵团和专业队。各县按当地任务组成了钢铁、水利、秋收秋种、运输等建设兵团。各个公社也都组成了各种生产专业队。组织这些专业建设队伍的好处是:组织严密,劳动纪律好,便于调动和提高劳动技能,劳动效率高。
二、按各项任务的轻重缓急和先后,互相结合,合理调配和使用劳动力。长安县三万人上山完成治山任务以后,马上转入炼铁。他们还把修水利和植树结合,修水利时带上树籽植树,毕数功于一役。
三、在改进农具的同时,大力改进有关炼铁和运输工具和操作方法,提高劳动效率。西乡县水利建设兵团改进了打眼操作方法,效率提高了十一倍多,每人每日由完成一点五个石方提高到十七个以上,即此一项如在全县推广就可节省出80%多的劳动日。
四、充分利用水力;克服不必要的重复劳动。有的地区利用水力代替人力拉炼铁炉的风箱和运输矿石、燃料;有的地区在公社建立后重新调整土地,化各个生产队过去的远地为近地;有的还把打场、沤肥、羊圈和猪圈搬上山或搬到地头,都节省下大量劳动力。
(吴钢)


第3版()
专栏:

实现翻地绳索牵引机化 江苏秋耕速度大大加快
新华社南京3日电 江苏省继实现轴承化之后,又在9月底超额完成了六十一万多套绳索牵引机的制造和推广的任务,成为全国最先实现深翻土地绳索牵引机化的省。
绳索牵引机越来越多的投入深翻,使江苏省深翻土地的速度越来越快。江苏各县市从今年夏种时就开始了深翻土地的试点工作,不少地区在早秋作物登场后,就抓紧农时的空隙,掌握“收一块,翻一块”的原则,全面开始深翻,到9月中旬,全省深翻土地五百万亩。到9月底,深翻土地的速度就猛增到一千万多亩,在翻土的质量上较前一阶段更有显著的提高。江都县小纪人民公社,建立了一万五千多人的深翻野战兵团,集中了二千二百多部绳索牵引机,自带粮食,自带背包,扎营田头,夜以继日地进行大面积深翻。绳索牵引机是这个野战兵团的重武器,每机五人操作,每日耕作量三到五亩,深度一尺二到一尺五。据绳索牵引机投入战斗的六天统计,共深翻土地三万多亩,占这个公社整个秋播面积的35.7%。他们打算在10月5日前,将八万四千亩三麦田全部翻完,预计可比往年提早一个月,节省三十万到五十万个劳力。江浦县上游公社野战团为了充分发挥绳索牵引机的战斗威力,训练了四百多名绳索牵引机手,要求个个会使用、会安装、会修理。这个野战团还设了一个修配厂,每个战斗连还配备一、二个有技术的木匠,负责较大部件的修配,做到“歇人歇牛不歇机”。
六十多万套绳索牵引机投入深翻,解决了今年秋收及秋种期间劳动力紧张的矛盾,确保不误农时。今年江苏全省三麦、油菜和蚕豆、豌豆的秋播面积共四千三百万亩,按照作物的茬口先后,分期、分批的进行深翻播种。现在第一阶段深翻一千三百万亩的任务已基本上完成。第二阶段一千万亩深翻工作又已开始。


第3版()
专栏:

“见人”和“见物”
程浦
在我们这个古老的农业国里,耕作已经进行了几千年,可是到了今天,古老的土地似乎忽然变得年青起来,它以从来没有的充沛的活力为我们哺养了空前丰盛的庄稼,使农产品的产量神话般地飞快地增长起来了。若问这个奇迹从何而来?直截地说,就是因为亿万人民在整风和总路线的鼓舞下,鼓足干劲,向大自然英勇进军,以空前的规模,改变了直接决定农业生产的水肥土等物质条件,充分地发掘了土地的增产潜力。大家知道,在如何对待客观条件的问题上,一年来曾经有过不少的争论。那些靠天吃饭的“条件论者”,因为惯于“见物不见人”,总是把某些不利条件看成是农业生产只能缓进不能跃进的根据,使自己成为客观条件的奴隶。而促进派的态度却恰恰相反,他们坚决认为,在我们的先进的社会主义制度下,依靠广大人民的集体努力,可以迅速改变农业生产的某些不利条件。事实果然如此,现在,大大改变了的水肥土等物质条件,已经在抗御自然灾害和促进高速度增产事实上显示了巨大的威力。
今天我们的农民就是根据已经变化了的生产条件,按照新的经验和方法去管理土地和庄稼。这就不能不引起耕作技术和方法的一系列的革新。比如密植的密度标准、深耕的深度标准、灌溉次数、施肥量和各种肥料施用比例等等,现在不但否定了人们以往的经验和习惯里的尺度,而且突破了现代农艺学上的规定。这应该说是一个带有革命性的变化。为什么会有这么大的变化?就是因为水肥土等条件改变了,土地的增产能力大大提高了,促使农民迅速改变多少年来的沿袭的耕作技术和方法,使耕作技术、方法和新的物质条件相适应。正因为这个原故,今年各地的农业生产中就出现了许多看来很奇怪的新鲜事。例如,人可以坐在高度密植的水稻禾苗上而压不坏庄稼。这样的水稻亩产不是几千斤,而是几万斤。一块甘薯田由于耕了几尺深、上了几层肥料,地下竟结出几层甘薯,挖出一层又是一层。这样的甘薯田亩产不是几万斤,而是几十万斤甚至上百万斤。这些奇妙的新鲜事都与水肥土等条件的变化有极密切的关系。有的农业科学家还发现,过去认为不好的或者退化的品种,现在有的已经成为高产品种。原因是过去水肥土等条件太差,这些品种的潜在的优良品质表现不出来;而现在它们忽然得到了最好的生长条件,勤劳的农民似乎在鼓励它们说:“水和肥料要多少有多少,尽量地吃尽量地喝吧!还给你们准备了又深又松软的地下宫殿,你们的脚愿意伸多远就伸多远吧!”于是,这些庄稼就按照农民的意愿丰满地生长发育起来,一下子把潜藏了多少年的优点都表现了出来。这时人们才发现它们原来不是低产的劣种,而是高产的良种啊!事情就是这样突兀奇特,似乎令人难以置信,然而这却都是事实。
这里可以看出,水肥土等物质条件的变化,给农业生产带来了多么深广的影响和多么值得注意的新问题。同时这也使我们感到,古老的土地的内部是一个多么复杂而奥妙的世界!虽然人们已经依靠它生存了千百万年,然而关于它的秘密和潜力,我们远还没有摸清。如果要问:一亩地究竟能长多少棵庄稼、结多少穗?它一年能出产多少产品?恐怕谁也答不上来。
这里谈到水、肥料、土壤等等的变化,谈到了土地的增产潜力,所有这些,都是“物”。为了以最高的速度发展农业生产,我们的确需要更深刻地认识一下这些“物”及其相互关系。如果说“条件论者”是“见物不见人”,那么真正的辩证唯物主义者应该是“见人又见物”,正确地认识和安排人和“物”之间的关系。在发展农业生产方面,对于水、肥料、土壤等等这些“物”的性质、作用和它们的相互联系认识得越深刻、越具体,就越能更有效地挖掘出农业迅速增产的潜力。“见物不见人”的“条件论者”是不是真正能够正确“见”到这些“物”的巨大作用及其相互关系了呢?不见得。既然他们不能“见人”,那末他们“见物”的眼力也就很有限。当然乍一看来,“条件论者”很重视客观条件,很重视“物”,可是实际上他们眼中的客观条件,是不能改变,尤其很难迅速改变的;他们所“见”的“物”,都是僵死的、静止的、支离破碎而互不联系的“物”,似乎那些“物”的内部和彼此之间并没有发生任何物理的、化学的和生物学的微妙变化!正是因此,他们才“见”了“物”,仍然不敢去触动“物”,不能依靠广大群众的智慧和双手去创造有利的物质条件,加速生产的发展。所以在严格的意义上讲,“条件论者”是既没有“见人”,也没有“见物”。
农业生产是千百万人和自然界之间的剧烈斗争。在这场斗争中赢得任何一个巨大胜利,都必须强调“见人”,即充分估计人的作用,充分发挥人民群众的无穷无尽的智慧和力量,运用有组织的力量去向大自然奋力冲击。同时也要“见物”,即正确地认识和发挥各种物质条件的作用及其相互作用,不断地研究生产斗争的客观规律,不断积累生产斗争的经验。这样,随着每一次斗争的胜利,我们就能一步一步地探索到自然界的秘密,就能向自然索取越来越多的财富。


第3版()
专栏:

国庆佳节庆丰收
本报记者 金凤
粮帅升帐
一尺来长的玉米,五尺多高的棉花,一丈多高的烟叶,大南瓜似的红薯和累累的花生,呈现在人们的面前,构成一幅灿烂夺目的丰收图景。
河南鲁山人民公社一个县一个公社,五十万亩庄稼,今年粮食亩产将达到四千斤,总产量二十亿斤,约等于去年的十倍。全国劳动模范苏殿选看着这些丰收的果实禁不住连声赞叹。他种了四十多年庄稼,从来没有见到过这么好的收成,真是看着稀罕。从前老人说:金斗银斗不如地里打上二斗三斗。老玉米一百来斤就是那个年代农民的最高盼望。解放以后1950年他当互助组长,每亩收了三百多斤,就选上全国劳动模范到北京去见毛主席。几年来,他领导的农业社总是走在人家前面,可是紧走慢走去年每亩粮食收了五百多斤,每年增加不到10%。今年一年产量翻了十倍,每亩要收到五千五百多斤,这真是多少年想像不到的好年景呵!
吃饭不要钱
鲁山人民公社的队伍出发了。当他们走到街上,广播器里传来北京天安门庆祝国庆大会和游行的声音,公社社员的情绪顿然更加振奋。他们步伐整齐地和着北京的步伐,和着全国人民的步伐,向毛主席报喜。走在最前面的公社民兵师警卫连的排长黄志远,是复员军人。1952年他编在摩托部队里参加过北京的国庆检阅,看见过毛主席。这时,他忍不住高喊毛主席万岁!队伍热烈地随着他喊毛主席万岁!今天,全中国该有多少人怀着满腔的热爱在喊着这一个带给他们无限幸福的名字啊!
就在今天,鲁山人民公社宣布了吃饭不要钱,实行伙食供给制,红薯可以各取所需。人民几千年来的愿望——“吃饭不用愁”,今天在毛主席的领导下实现了。
当公社的游行队伍穿过鲁山的大街小巷,公社食堂的炊事员们,已在忙忙碌碌地把刚蒸好的一笼笼热气腾腾的白馍端出来,把刚炸好的焦黄油亮的油馍拣起来,把一碗碗扑鼻香的猪肉盛出来。公社的社员都回来了,一家家、一户户围着桌子团团坐下,孩子们大声欢呼:“娘,俺们这么多肉。”“娘,还有油馍,还有白饽,还有酒哩!”他们活像一群小麻雀。母亲们忙着给大的夹肉、添菜,给小的喂馍、喂汤,做父亲的却舒舒服服喝起酒来。
为毛主席的健康干杯
六十四岁的翟兴旺看妻子只管给孩子们夹吃的,自己很少吃菜,便夹了一大块肉送到妻子面前说:“托毛主席的福,咱们今天又喝酒又吃肉,你也吃几块,别尽给孩子吃,孩子们大了有他们吃的。”妻子秦秀英听了,眼圈一红,又想起闹饥荒那年送给人的孩子来:“留在身边该有十七八岁了。”秦秀英的前半生差不多就在逃难逃荒中混过,饥饿把这个不到五十岁的妇女折磨成又干又瘦的小老太婆。解放后,分了土地,她家劳力不强,日子过得还是困难。成立高级社时,社里有了照顾,粮食够吃了;但是做些干的她总是先尽丈夫和两个孩子吃,她自己总是吃些剩汤剩饭。今天她真有些不大相信这么好的饭食,竟让每个人随便吃不要花钱。她忍不住悄悄问她丈夫:“孩他爹,到月底咱们还该算账吧!”“不,这不会跟你算账要钱啦,你就放心吃好了!”刚走过来给他们斟酒的管理处主任李泉水凑巧听到他的话,哈哈笑着说:“这可真是盼到好光景了,这该有多美。”“主任,你请干一杯。”秦秀英笑得满脸打皱,欢天喜地站起来要给李泉水敬酒。泉水一面给秀英斟了一杯,自己又举起杯来大声说:“咱们今年有这样的大丰收,能过上吃饭不掏钱的好日子,这都是共产党毛主席领导我们的。咱们大伙今天喝了庆祝酒,要拿出更大的劲头,争取明年更大的丰收,明年咱鲁山公社小麦要争取亩产五千斤。来来来,咱们大伙为明年更大的丰收,为毛主席的健康干一杯!”食堂里的人全都站起来了:“为毛主席的健康干杯!”大家同声喊着,高高举起酒杯。毛主席,但愿你能看到这个场面,看到中国的千千万万农民,欢天喜地地在公共食堂里欢庆丰收,为你的健康干杯!


第3版()
专栏:

新民歌
公社粮食顶破天
天上彩云朵朵飘,
地上禾苗映青浪;
天上云彩聚成团,
公社粮食顶破天。
——广东高要


第3版()
专栏:

改变落后习俗  破除迷信思想
云南边疆万顷稻田丰产
四川郫县亩产粮食三千斤 江苏江阴中稻产量超过三年
据新华社昆明电 云南省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到处传来丰收喜讯。在澜沧江、怒江、红河沿岸的亚热带平坝,和高黎贡山、哀牢山脉的峡谷之中,万顷稻田已大部收割完毕。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和西双版纳傣族自治州,水稻亩产千斤以上的就有八十七个乡和二百五十多个农业社。
去冬以来,由于扩大了复种面积,今年红河、德宏、怒江等三个自治州粮食亩产量都已达到八百斤的指标;瑞丽、昌宁、金平等十三个县粮食作物亩产超过了千斤或双千斤。原来随收随吃收完吃完的地区,今年每人都获得了上千斤的粮食。景洪、勐腊、勐遮等七个县和怒江傈僳族自治州的四县,平均每人粮食达二千五百多斤。
云南边疆原有生产基础十分落后,所以各族人民要求改变落后面貌的心情更为迫切。去冬以来,在党的领导下就以冲天的干劲掀起了规模空前的生产高潮。半年多的时间内兴修水利的受益面积达二百多万亩,相当于解放以前云南全省水利面积的一半。过去只能在旱地上种苦荞的山区民族,今年在山腰上开出了成片的梯田。各民族打破一切阻碍生产发展的习俗和迷信,在寨子里普遍修起了厕所和畜厩;今年每亩的施肥量都在万斤以上,完全改变了种“白水田”的落后生产习惯。
本报讯 记者孙跃冬报道:四川省郫县今年粮食产量跃进一倍多的事实,驳倒了所谓自然条件较好、原来产量较高的地区不能高速度大面积增产的谬论。据初步计算,郫县今年粮食总产量达七亿一千多万斤,比去年增产一点八倍;平均亩产量由去年的一千多斤跃进到三千斤左右。
郫县为什么今年能获得高速度增产?首先,中共郫县委员会紧紧抓住思想教育工作。全县结合农村整风展开大鸣大放大辩论,批判了否定一切先进技术的观点,并总结了去年出现的高额丰产典型经验作为活教材。在群众情绪高涨,信心增强的基础上,全县展开轰轰烈烈的农业基本建设运动。全县两月内改造低产田八万多亩,超过八年来改造面积的总和;结合整理排灌水系和坟园,共扩大耕地面积一万多亩。
郫县的经验还说明:要大跃进就要打破陈规,大胆改变旧的生产技术和旧的耕作制度,依靠群众想办法和虚心学习其他地区的先进经验。
全县还不断开展群众性评比检查运动,促进各种作物生产全面平衡发展。现在,郫县已在四级干部会上制订出1959年的跃进计划,决定深耕一尺五,每亩施肥二十万斤。一个更大的跃进又将开始。
本报讯 位于长江和太湖之间的江阴县,今年中熟稻占全年粮食产量近90%,总产量达二十二亿斤,比去年增加五倍;单产比去年增加三点二倍。这一季产量比1955年到1957年三年中全年粮食总产量的总和还要多。加上夏粮和少数的晚稻,全县九十二万人口平均每人粮食可达二千八百一十五斤。
中熟稻的高产卫星群分布在全县三十五个人民公社。平均单产在三千斤以上的有五个人民公社,五千斤以上的有十万亩田,有些地方突破了万斤关。
今年,全县农民平均每人收入将从去年的七十六元提高到一百元至一百二十元,全部超过了当地富裕中农的生活水平。很多人民公社的积累都在百万元以上,成了“百万富翁”。
(古平)


第3版()
专栏:

谁说大豆不能高产?
睢宁十二万亩大豆亩产超过一千斤
莒县爱国公社一亩大豆亩产一万一
本报讯 江苏省睢宁县十二万亩春大豆平均亩产一千零六十九斤,比去年亩产一百二十六斤增产了七倍以上。
在二十五个种植春大豆的乡内,千斤乡有十六个,其余的乡亩产都是八百斤到九百斤。
在栽培技术和田间管理上,主要有三条经验:一、在春玉米出苗之后,开始点播春大豆。玉米秆高,豆子矮,高矮搭配,互相起了帮助作用。春玉米行内有了大豆复盖地面,可以保墒,水分不易蒸发;大豆旁边有了玉米做依靠,豆藤爬在玉米秆上,利用空间向上生长,落花很少,结荚较多。大豆前期喜阴,在玉米棵中并不影响生长,到需要充分阳光期,玉米已经成熟收割,对大豆毫无影响。大豆和玉米间作,不但对玉米有利,也使大豆生长环境完全有了改善。二、在田间管理上,除了深耕细作,多耙多锄,全部畦田化以外,重要的一条经验是,按照大豆生长的需要,充分供给水分。三、多施基肥和追肥。施肥抓住三个环节,即苗肥(苗齐苗旺)、秆肥(秆子粗壮)和穗肥(多结荚子),因而保证了春大豆的生长和结实。
新华社济南3日电 山东省莒县爱国人民公社二大队十一生产队队长张方成等三人培植的一亩春大豆,经县委驻社工作组王兴福、大队总支书记张连济等五人验收,实产一万一千七百斤。
这亩“卫星田”原是比较肥沃的平原地,今春筑成了引洛河河堤,施肥九万斤,挖穴后用水点种一万八千墩,种籽是新农十八号,在生长期间锄耪三次,追肥两次,除虫多次。大豆一般棵高二市尺,最高的二尺五寸,秸粗像大拇指,每株结豆荚多的有八百四十个,少者也在四百个以上。


第3版()
专栏:

第一个人民公社
——访五年来乡社合一的蚂蚁岛
本报记者 伊心恬
三访蚂蚁岛
我到舟山群岛的蚂蚁岛访问,这已经是第三次了。记得第一次是在蚂蚁岛解放后不久,那时遭受蒋军严重摧残破坏的惨象犹历历在目,破船烂网,到处都是;第二次是在岛上办了渔业合作社以后的1954年,看见的是一片欣欣向荣的新面貌;这次访问,蚂蚁岛又完全变了样。在沈家门渔港坐上蚂蚁公社的航船,两个多小时就到了蚂蚁岛。海上停着一对对写有蚂蚁社字号的机帆船首先吸引了我。接着看到的是小高炉、加工厂、广播站、文化宫、大会堂、幸福院、红专大学、人民医院,还有新装设的电灯、电话……新鲜事物实在太多了。
蚂蚁岛是舟山群岛的一面红旗,各地前来参观访问的人连年不断。为什么蚂蚁岛的生产和各项工作一直跑在前面?当毛主席指出人民公社好后,人们才明确了:这个海岛五年来实行一乡一社、乡社合一,和工农(渔)商学兵全面结合,早已经基本上是人民公社的性质,因而显示了比一般渔业社有着更多的优越性,推动了生产力迅速发展,使全岛渔民摆脱贫困,走向富裕。现在的蚂蚁岛已经是社有百万收入,户有三个一千:全社公共积累平均每户超过一千,纯收入每户平均达到一千,投资存款累计平均每户也有一千。这个数字大大超过了富裕渔民所有的家当。
一岛一乡一社
蚂蚁岛位于舟山本岛的东南面,和沈家门渔港遥遥相对,全岛方圆六平方里,共有居民五百八十六户,二千七百一十七人,90%以上都是从事渔业生产的渔民。1953年岛上渔民在党的领导下,组织了四个渔业社。这一年渔业产量提高几倍,公共积累由办社时仅有十元增加到一万三千元,各渔业社就增船添网,积极扩大渔业生产。
蚂蚁岛二百多年来都是从事近洋捕渔作业。在扩大生产中,有限的近洋渔场就成为争相发展的对象。各社因争好渔场不断发生纠纷,但由于社小资金少,又很难发展远洋捕鱼作业,因此各社社员都有并社的要求。1954年春,蚂蚁乡党支部分析研究了上述情况后,通过社干部和社员讨论,把四个社合并为一个大社。从此以后,蚂蚁岛就一直是一岛一乡一社了。
蚂蚁岛实行一乡一社五年来,一直是两个机构,一套人马,乡社合一。乡里三个干部也是社干部。渔业社的管理委员、社员代表一般都是乡人民委员会委员、乡人民代表,县的各项工作和乡里所有行政事务都在社里贯彻执行。
蚂蚁岛小社并大社、实行乡社合一后,立即统一安排渔场,统一调配各小社的人力物力,原来各社互争近海渔场的矛盾很快的解决了,各生产队的劳力、渔具也平衡了,而且通过人力调配,互相交流了各种捕鱼技术。更重要的是社大人多资金多,历史上没有过的远洋捕鱼也就不断发展了。两年中积累了十五万元,同时发动社员投资十多万元,社里依靠这些公共积累建造了大捕船和机帆船。
五社合一
蚂蚁岛小社并大社、乡社合一后,生产迅速发展。但是供销社不能满足需要,鱼货很难及时推销,烂掉不少,渔具供不应求;信用社也不断发生资金困难。因此,1955年春,在中共舟山地委工作组的帮助下,就开始实行生产、供销、信用三社合一,在渔业社下面设立供销部和信用部。三社合一后,对促进生产起了很大作用,但不到一年,由于整个工作受到“马鞍形”的影响,供销社生活资料部分和信用社又分了出来。
去年以来,蚂蚁社全民整风开花结果,渔业生产突飞猛进,但岛上的供销社、信用社、手工业社和渔民家属组织的农业社都和渔业社发生一些矛盾。今年3月间,在中共普陀县委工作组帮助下,蚂蚁岛党总支发动社员大鸣大放大辩论,“要不要实行五社合一?五社合一有什么好处?”各社社员通过辩论,克服了一些错误想法,消除了某些社员怕吃亏的顾虑,一致赞成五社合一。于是蚂蚁渔业社又进一步扩大了,成为一个无所不包的大社,全岛成为一个大家庭。大社下面设立渔业、农业、手工业生产队和供销、信用两个部。
五社合一半年来,全岛成为一个整体,工农(渔)商学兵拧成一股绳,产生了巨大的力量。
首先集中全社资金,扩大公共积累,用于各项生产建设和兴办文教福利事业。半年来新建造了六对机帆船,比过去几年建造的增加一倍。资金多了,岛上迅速地办起了一百八十三个工厂,其中有规模较大的水产联合加工厂、机械修配厂、钢铁厂、渔网厂等。
此外,岛上文教福利事业也越来越多了,最近办起来的有渔业红专大学、渔业中学、海上中学、文化宫、图书馆、产科医院、科学研究所等等。
五社合一后,人力物力也大大增加了,全社根据生产发展需要,进行统一调配和使用。首先从渔业、农业、手工业生产队里抽调了三百多劳力参加工业生产,同时从农业队里抽调四十多身强力壮的男女社员支援渔业队发展远洋生产。全社普及了公共食堂、幼儿班、托儿所、缝洗组以后,所有妇女、老年半劳力和老弱残废,都担任了力能胜任的工作,做到不闲一个人;岛上所有渔具、农具也充分利用起来,各得其所。
“前方(出海)后方互支援,各行各业大协作”,是五社合一后一个显著的特点。今年夏季渔汛中,远洋队和近洋队出海大捕黄鱼和墨鱼、海蜇,后方的工人、农民、渔民就日夜突击结绳网三百多顶。特别是妇女社员连续五天五夜搓草绳结网五百多顶,使近洋队因此增产鱼货二十多万斤。供销部、信用部也从采购供应渔具、运销鱼货和发放资金等方面支援渔业生产;渔业中学、海上中学大搞技术改革。因此今年夏汛产量是历史上没有过的,一汛就等于去年全年产量。
五社合一使蚂蚁岛渔业社性质起了巨大变化,推动了生产力高速度发展,受到全岛人民一致赞扬。当毛主席指出人民公社好后,蚂蚁岛在五社合一的基础上迅速地转为人民公社了。
向技术进军
随着捕鱼工具的不断改进,蚂蚁岛的渔民已经掌握了现代化的捕鱼技术。今年3月蚂蚁岛五社合一后,社里立刻从渔业、农业、手工业生产队抽调一批优秀青年男女社员到舟山、上海去学习轮机手,同时通过带徒弟办法培养大批技术人材。现在已经有二十多名青年成为老轨(轮机手)、加油等专门人材,他(她)们驾驶着机帆船到处捕鱼。几年来蚂蚁岛培养出远洋捕鱼技术人员共有一百二十二人,他们已成为熟练的捕鱼能手。
当蚂蚁社提出苦战三年实现机械化捕鱼的口号后,又订出了培养渔轮、电气加工等全套技术人材二百五十人的规划。刚成立的渔业红专大学的轮机、电机、水产等系已有四十多个学员在半工半读,这个大学还准备把学员增加到二百二十八人。渔业中学、海上中学也在培养各种技术人材,无数的又红又专的新生力量正在这个小岛上成长、壮大。
分配制度
蚂蚁岛三年来一直实行接近工资制的“评定底分、按月预支、常年分配、汛汛奖励”的分配制度,就是在不同渔汛中根据各种生产内容和每个社员的劳力技术条件,评定每人的底分,基本上固定每月的预支定额和每个劳动日报酬。1957年中平均每月每个劳动日预支八角,底分多的社员每月可预支四十四元,一般社员预支三十二元左右,到年终分配时再补足预支的差数。超额完成计划的,有提成奖励。
蚂蚁岛成立人民公社后,社员们一致赞同在按月预支基础上改为工资制。
穷岛变富岛
不说过去的贫穷,显不出今天的富裕。蚂蚁岛渔民过去的生活是怎样的呢?解放前国民党卖国贼军把全岛一万多支近洋桩竹全部破坏,渔船大多敲毁,渔民财物被抢劫一空。“草子根,挖干净,苦莲菜,整株吞,小娃卖给沈家门,小娘卖给峙头人。”这就是当时岛上渔民悲惨生活的写照。现在呢?请听群众的歌颂吧!“小小蚂蚁岛,完全新面貌,产量年年高,生活天天好,机帆船对对造,渔轮生产就要到,托共产党毛主席的福,穷岛变成黄金屋”。
现在,蚂蚁人民公社公共积累和公共财产已经超过一百万了,全岛公共财产占所有公私财产90%以上。随着生产发展,收入增加,蚂蚁岛渔民的经济生活、文化生活也迅速提高。现在全岛渔民家家有存款,家家在社里投资,多的几千元,少的也有百多元;过去住茅房的五十多户贫苦渔民,现在搬进了新盖的一百多间瓦房;岛上一千多间年久失修的房子,几年来陆续进行了修理;绝大多数渔民已超过了当地富裕渔民的收入水平。
岛上已有四百八十多人进了小学、中学、大学。学龄儿童已经全部入学,所有青壮年渔民都具有高小以上的文化程度。在文化宫里,渔民们自己组织了戏剧队、歌舞队、篮球队,文化生活很活跃。
捕鱼工具的不断改革,标志着生产力的飞跃发展。蚂蚁岛1954年以来由破船、小船到新船、大船,现在已有机帆船九对,计划今年要发展到十三对,社里提出苦战两年建造渔轮十对。渔民们机械化捕鱼的理想就要实现了。
蚂蚁岛人民一刻也不停地向着共产主义前景奔跑,今年计划产量要比去年增加十倍,收入要达到六百多万元。现在,烘干、运输、电气加工厂以及码头正在加紧兴建。近来,蚂蚁岛又接连实现了无文盲岛、健康岛、八无岛、绿化岛、安全岛……。未来的蚂蚁岛是我国海上的乐园,是我国渔岛中的一面旗帜。


第3版()
专栏:

郫县合兴乡红光农业社今年粮食翻两番,七十一岁的老社员陈三爷拿起粮食连声称赞:“很饱满,很饱满。”
  本报记者 陈捷 张齐才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