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0月3日人民日报 第6版

第6版()
专栏:

群众发动越透 钢铁跃进越快
中共河南省委书记处钢铁办公室
目前河南省全党全民大办钢铁的群众运动,已经形成高潮,开始跃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全省人民正在以英雄的气概、顽强的精神,乘胜前进,扩大战果。
前哨战的胜利
在钢铁生产上,我省过去的基础很差,去年只生产土铁三千来吨,钢一吨也没有。今年4月间,在工农业大跃进的形势下,确定今年生产铁五十万吨,钢二十万吨。当时就有人怀疑这个计划是否太大,但是省委的决心是坚定的,认为这个计划完全可以实现。在党的八大二次会议决议的鼓舞下,钢铁跃进计划确定今年生产铁一百五十万吨,钢三十万吨。这是河南全党和全省人民的光荣而艰巨的任务。8月下旬,平均日产生铁仅三百五十吨,9月上旬平均日产铁也只达到五百六十八点九吨,钢六十三点七吨。但是全省人民在党的领导下,英勇风发,日夜苦战,9月10日以后日产量开始突破千吨;9月15日冲开了各种难关,扭转了进度迟缓的战局,一天炼出生铁一万八千九百四十四吨,在炼铁前哨战中,打了一个胜仗。参加炼铁的县、市共八十六个,其中:日产一千吨以上的县九个(包括14日产千吨铁的汤阴县在内),日产一百吨以上的县、市十一个。出动的钢铁大军三百六十万人,各种运输车辆四十二万辆。参加生产的各种炉子四万五千八百七十五座,其中:土炉四万四千八百零四座,占97.6%。15日至25日,共产生铁八万三千六百六十五吨,平均日产七千六百零六吨,比9月上旬猛增十二点三倍;钢共产一千五百零一点三吨,平均日产一百三十六点四吨,比上旬增长一点一四倍。真正形成了大规模的全党全民千军万马大办钢铁的群众运动,把钢铁的生产跃进到一个新的阶段。全省人民以实际行动回答了毛主席“要在9月15日来一个钢铁大跃进”的伟大号召。至9月27日止,已出动的钢铁大军有五百二十万人;已建成的各种炼铁炉子十四万八千零四十座。9月28日、29日和30日,又连续发出三颗钢铁大面积丰产卫星。这三天全省共产生铁十八万六千三百五十八点七五吨,产钢九千一百五十六点二一吨。
解放思想,明确方向,采取正确的方针路线是保证钢铁大跃进的首要关键
全党全民大办钢铁的过程,是两种方针、两条道路尖锐斗争的过程。在决定今年生产任务的时候,河南全党首先遇到的一个根本问题,就是采取什么方针和道路的问题,是采取依靠广大群众、全党全民动手,以小型、土法为主,保证多快好省地大办钢铁的方针道路呢?或者是依靠少数人,依靠洋法、大型为主,少慢差费地小办钢铁的方针道路呢?是要求尽可能的高速度呢?或者是宁少勿滥、宁慢勿乱的搞多少算多少呢?当时省委根据党的总路线和河南的现实条件,确定我们当前的方针只能是:以小型为主,以土法为主,土洋结合,点面结合,大中小相结合,建立千千万万土高炉、小高炉,依靠群众,自力更生,全党全民大办钢铁。因为只有这样,才能真正调动全省人民,形成群众运动,才能作到全党全民动手,遍地开花,万马奔腾。但是,在贯彻这条方针路线的时候,经过了两种观点、两种态度的斗争。首先遇到的思想障碍,就是:对钢铁生产的神秘观点、消极态度,他们迷信洋炉,轻视土炉,单纯追求近代化的大型钢铁企业,不相信农民可以大炼钢铁。说什么“光靠土炉、土法,不能保证钢铁丰产”;“钢铁很复杂,不简单,比不得轻工业”。如果不克服这种方针路线上的错误观点,钢铁生产就不能前进。为此,省委明确指出这条方针路线是最切合实际的,是完全符合不断革命的原则和总路线的精神的。因为根据当前条件,我们只能以土炉为主,同时不放松洋炉,等取得大量钢铁后,就可以将小型的、分散的、低级的炼铁炉,加以改造,逐步发展为近代化的、较为集中的钢铁基地。事实证明:这是一条老老实实的、完全正确的方针路线。这是党的大中小相结合、土洋并举的方针和群众路线在钢铁生产上的具体运用。我们正是通过这条方针路线,调动了千百万人民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战胜了各种困难,取得了前哨战的胜利。
政治挂帅,全党动员,提高共产主义风格,贯彻执行群众路线
两个月来的事实证明:贯彻执行党的指示,加强政治思想工作,彻底批判各种右倾保守思想,提高全党认识,进行全民动员,是掀起全党全民大办钢铁运动的巨大动力。我们在全党全民中实行大动员,展开大辩论,坚决地批判了“怀疑论”、“神秘论”、“唯条件论”和“伸手派”、“促退派”。他们看不到人民的巨大力量,冲不破新生事物诞生前所常有的客观困难;他们不是敢想敢干力争上游的共产主义风格,而是迷信多端,因循保守,甘居下游;不是依靠群众,自力更生,而是伸手向上,单靠外援。他们认为:没有设备技术,光靠小土炉不能钢铁丰产,基础差,条件坏,今年只能小搞,不能大搞。经历了一段生产实践之后,在某些干部中产生了动摇退缩情绪,认为只能慢慢来,不能大跃进。有人生怕影响农业生产,没有及时把领导重点转到钢铁上来,即右手抓钢铁,左手抓农业;也有的地区领导干部说:这样下去,就把今年农业丰收赔光了。这种右倾保守思想,只会算小账,不会算大账,不懂得这是关乎整个工业化和农业机械化能否大跃进的关键。而在钢铁生产全面展开后,本位主义和分散主义、无计划、无纪律的现象,又成为钢铁生产发展道路上的主要绊脚石。针对一系列的错误观点,全党全民展开了一场广泛的深入的思想大辩论,在这场斗争中,毛主席对钢铁生产的几次指示,成为我们充分发动群众,战胜错误思想的有力武器。我们的基本方法,就是全党全民、上下结合、开展大动员、大鸣放、大字报、大辩论。主题是:“为什么要大办钢铁?能不能大办钢铁?怎么样大办钢铁?有哪些有利条件和困难条件?用什么办法战胜困难?”“在大办钢铁中每个人应抱什么态度?应如何贡献自己的力量?”等等。
从省直机关到人民公社,都进行过钢铁大动员、大辩论。这场大辩论和反对美帝侵略结合起来,使得全省人民深刻认识钢铁在国家工业化、国防现代化和农业机械化方面的决定作用,认识钢铁生产不仅具有重大的经济意义,而且是决定我们国家能否飞跃前进,早日建成社会主义,并迅速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根本关键。这就为钢铁大跃进打下了坚强的思想基础,保证了四百万钢铁大军斗志昂扬,干劲冲天。宝丰县两个乡,出动三万五千人,不分昼夜,冒雨淘铁砂。五十岁以上的老汉、老太太也纷纷到河滩去淘铁砂,两天淘铁砂一千零六十四吨。登封县郜城乡群众编起五十二个少年卫星连;这种可歌可泣的事例很多。在钢铁战线上也必须开展拔白旗插红旗的斗争。如焦作钢铁厂的总支书记和厂长严重右倾,不负责任,甚至对坏人破坏也置之不理,被停职反省之后,五十四立方公尺高炉的日产量就由二十吨左右立即上升到六十吨左右。这说明马克思主义一多,就能够多出钢铁。事实证明:哪里的政治工作越强,群众思想挖的越深,思想辩论得越透,群众发动越充分,哪里的钢铁跃进就越快,数百里内的干部群众大协作,千百万人日夜苦战,人人献计,人人献物资的事迹就会不断涌现,真是“小土炉是万能炉,既炼钢铁又炼人”。
连续突击,大放卫星,
掀起高潮,推动跃进
我们认为连续突击,放几次钢铁大卫星,是发动广大群众,组织钢铁生产高潮的有效方法。这样作的好处很多:它可以轰开局面,鼓舞士气,破除迷信,解放思想,纠正各种错误论点;它可以全面检阅一下我们的力量“以钢为纲”,带动各方面的工作迅速跟上来;它考验了领导,锻炼了群众,暴露了矛盾,出现由新的不平衡到新平衡的局面,便于在新的生产水平上组织力量,促使各方面工作走向新的高潮。特别是可以促使钢铁大跃进,把钢铁生产推向一个新的阶段。因为办钢铁是极为广泛的大规模的群众运动,经过这样突击几次,放几次卫星,就可以把群众更充分的调动起来,这是敢想敢干的共产主义风格的具体表现,是由渐进到跃进的发展结果,完全符合不断革命的精神。首先,放了卫星就把钢铁跃进到更高的生产水平。如鲁山、禹县、信阳、商城等县和全省9月15日放卫星后,产量都翻了几番。这几个县的铁日产量均由几十吨、一、二百吨跃进千吨,甚至几千吨。而鲁山县8月28日第一次放卫星,是促使全省9月15日大跃进的动力,促使全省产量猛增十三点三倍。其二,大大地鼓舞了广大群众争取钢铁高额丰产和大面积丰产,提前超额完成生产计划的信心,推动钢铁红旗竞赛运动的开展,而“炉前摇头派”则哑口无言了。其三,突破重点,带动全面:它向人们表现出它有多么高的生产水平,这个新的生产水平,冲破了历来旧的平衡,出现了新的不平衡,这就压着各方面工作不得不加快步调,紧跟上来。这就把各种工作都带动起来了:煤炭生产,15日以后日产量比8月增长40%,比9月上旬增长24.5%,一个月内新开八百个小煤窑;机械工业正在快马加鞭,日夜赶制设备;铁路装卸时间大大缩短了,运行加快了;短短二十天内共新修整修公路三千二百六十五公里,大车道、驮运道数万里,桥梁涵洞三千余座,新架设电话线四千七百多公里,安机一千二百多个,新建邮电所一百二十二个,建炉速度空前提高;耐火砖产量比9月上旬提高65%,等等。我们知道:围绕钢铁生产,随时把各方面的工作严密地具体地组织起来,这是保证钢铁重点的重要措施。但是,只有在大放卫星,钢铁生产跃到新的水平时,才能把采矿、挖煤、运输、冶炼、机械、动力、辅助材料、生活供应等八个环节,更有效更可靠地抓起来,并使之一环扣一环密切地衔接起来。
党委领导,书记挂帅,
组织协作,保证重点
钢铁生产真正跃上去,关键在于加强领导,集中力量,保证重点。这就是说,必须及早能把钢铁生产作为各级党委的领导重心,党委统一领导,第一书记挂帅,多数党委委员参加,分工负责,亲临前线,加强指挥,大搞试验炉,突破生产关和技术关。同时,要在党的领导下,组织共产主义大协作,集中一切力量,保证钢铁重点。我们认为:党委的决心首先是书记对于大办钢铁的坚强决心和冲天干劲,是具有决定意义的。哪里的决心大、干劲足、敢想敢干,就发展的快,而且取得了主动权;反之,哪里的党委和书记开始动摇犹豫,三心二意,就跟不上去,形成被动。这是一条深刻的经验教训。现在从省委起到有钢铁任务的地、市、县委和公社党委,都已经是第一书记挂帅,把钢铁生产切实地抓起来了,而且许多党委委员亲自上前线,深入到采矿现场,炉子现场,和群众打成一片,实行“三化”、“四同”(组织军事化,生产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同吃、同住、同劳动、同研究)。表现了高度的革命品质。这种以身作则的模范行动,对群众是一个极大的鼓舞,这是取得重大胜利的关键。为了取得重点经验,许多党委书记和干部亲自办钢铁“试验田”,仅南阳专区就有四百八十个“书记炉”,上千个“干部炉”,据不完全的统计,全省“书记炉”、“指挥炉”、“干部炉”、“实验炉”,大约有一万个。并且普遍地发动了红旗竞赛运动。
为了加强生产管理,我们确定按生产条件和炉群部署划分战区或钢铁基地,组成区域指挥部,强化管理机构,合理组织劳力,统一指挥调度。提出:“管理工厂化、生产专业化、工作计划化、炉子定型化”,同时编成采矿、挖煤、冶炼、建炉、运输、修配等专业大队,或叫师、团、营、连;并普遍进行“六定”、“七定”。在各级党委的领导下,开展共产主义全面大协作,互相支援、密切配合,共同战斗,已经发挥了显著的作用,这是依靠群众大办钢铁的重要组织方式之一。现在城市和农村、山区和平原、部门和部门以及工农之间,开展了广泛的全面的共产主义大协作,这样就使资源、资金、设备、技术、劳力等方面的力量得到了充分的利用,把它们集中地使用到最需要的地方去。保证更有效地为钢铁生产服务。全省范围的人民公社化,为全民大办钢铁开辟了道路,特别在思想、组织、劳力、物资支援上起到了重大作用,保证了共产主义大协作的顺利实现。
我们的钢铁生产虽然向前跃进了一步,但仅仅是开始突破生产关,离完成整个任务还差很远。同时,技术关还未普遍突破,因而生产还不正常,有的质量不高,有些地方还很落后。钢的生产最近才抓。因此,当前工作的中心环节,是进一步增加产量,提高质量,保证正常生产,争取10月上旬能把生铁产量稳定在二万至三万吨,钢产量稳定在五千吨的水平上。为此,必须加强政治思想领导,加强组织、计划、技术的管理工作,作到点面结合,土洋结合,继续抓紧采、挖、炼、运、技、供几个主要环节,密切衔接,一边生产、一边建炉,选定产量高、质量好、生产正常、节约燃料的炉型,普遍推广,及时召开现场会议。我们相信,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领导关怀下,紧紧依靠人民群众,鼓足干劲,乘胜前进,就一定能够获得更大战果,得到更大跃进。


第6版()
专栏:

欢庆九月放卫星 预祝十月大丰产
吉林省上月超额出钢
黑龙江日产钢一千三百吨
本报讯 吉林省超额完成9月份产钢三千吨的国家计划,到9月29日,全省就炼钢三千四百一十四点四一吨。
中共中央政治局扩大会议发出钢产量翻一番的号召以后,全党全民大办钢铁工业的群众运动在吉林全省迅速形成。尽管吉林省人民从来没有炼过钢,但是他们决心在今年生产十万吨钢。许多单位的党、政领导干部都搬到炼钢炉前,吃在炉旁,睡在炉旁,日夜奋战。各地采取土洋并举的方针,加快建设坩锅炉、转炉和电炉。9月26日全省只有二十六个炉子炼钢,到29日就增加到五十五个。现在,全省人民决心在10月份炼二万一千吨钢,平均日产量要达到七百吨。
本报讯 9月29日在寒流和大雨的袭击下,黑龙江省钢铁工人仍创全省生铁最高日产量四百九十四吨,比28日提高了二点一九倍。29日钢的产量也达到了一千三百四十吨。
这两天来,黑龙江省遭到了寒流袭击,气温下降到摄氏零下一点二度,寒风带着滂沱大雨严重威胁着炼铁炉的生产。但是这些困难并没有影响钢铁大军的斗志,他们冒雨坚守在炉旁,各工厂、工地的建设工人都带了工具前去支援,随时抢救在雨水冲击下告急的炼铁炉。哈尔滨各厂炼钢工人昼夜守在炉旁采用加大炉底等新技术使钢的日产量从头一天的九十九吨提高到三百三十四吨。一天产量增加近两倍半。全省正在新建的数百座机械化的小高炉,在大雨中也紧张地施工,29日一天新投入生产的洋小高炉就有五十九座,而原来生产的洋小高炉只有十五座。因此许多地区生铁产量就成倍地提高。


第6版()
专栏:

前线传捷报 生产报丰收
福建钢铁产量加番
据新华社福州2日电 福建前线人民一面担负着支援前线对敌斗争的繁重任务,一面大搞钢铁生产,钢铁生产战线上的捷报伴随着前线胜利消息不时传来。
全省9月份钢产量已达四百三十五点八吨,最高日产量达到九十六吨多,比8月份的平均日产量多七十一倍;铁产量达九千四百九十五点九吨,最高日产量达到一千五百三十三点八吨,比8月份的平均日产量多十七倍。
福建省各级党委都已将工作重心转到钢铁生产上来,第一书记都在炉边扎营。特别是最近强调贯彻“小、土、群”方针,钢铁生产的进度大大加快。以9月30日与26日比,全省铁的日产量翻了三番,炼铁炉激增近二十七倍。目前全省已建成的各种炼钢转炉有一百二十座,炼铁炉有一万四千四百多座。
福建沿海一带人民,在炮声隆隆声中搞钢铁生产的热情非常高。与蒋匪帮盘踞的大、小金门岛相对的南安县成功乡炼铁厂的一支洗铁砂先锋队,经常在敌人炮弹纷飞中抢洗铁砂。洪长火等六人,在一天共洗铁砂十六万六千多斤。


第6版()
专栏:

陕西钢铁日产量激增十倍
本报讯 陕西省全党全民鼓足干劲,急起直追,9月初每天全省只生产十几吨生铁和几吨钢,到29日已增长到日产生铁一百六十六吨,钢九十一吨。
9月中旬,中共陕西省委检查了钢铁生产的情况,提出要力戒泄气和急躁情绪,拿出双倍干劲,全党全民以土为主大搞钢铁生产群众运动。接着,省委第一书记张德生、书记赵伯平、省长赵寿山等分率五个钢铁工作团分赴钢铁前线亲自督战。到9月28日,土炼铁炉已经达到一万零九百七十二座,并已建起十二个土法炼钢炉。


第6版()
专栏:

贵州云南生铁产量猛增
本报讯 贵州省各族人民在9月29日向生铁生产发起了一个总进攻,使生铁生产猛力上升。在这一天中,全省共生产了生铁二千零六十七吨,比头一天增加三分之一左右。遵义、仁怀、正安等三个县在放出卫星向国庆献礼的口号鼓舞下,日产量由原来一百吨以下提高到二百吨以上,成为目前贵州生铁生产战线上的几面红旗。
这个成绩是在充分准备的条件下获得的。27日起,全省动员了三百一十多万劳动大军走上了采矿、挖煤和运输等战线。遵义专区组织起一百多万人马后,采取大协作的办法,把全专区分为四条战线,统一调配劳力进行采矿和运输。
进入29日,全省一个紧张的炼铁战斗开始了。在许多山村里都闪耀着熊熊烈火,青烟缭绕,为土高炉运“粮饷”的牛马车和人力车,在各个山村大道上络绎不绝。各高炉为了放出卫星,炉与炉之间开展了红旗竞赛。金沙县在竞赛中,有十三座土高炉放出了日产两吨的卫星。原来日产量一直没有超过一百吨的茅台酒之乡——仁怀县,在这天的零点起到中午十二时止,就生产生铁一百二十吨,创造了全县生铁生产最高纪录。
本报讯 云南省钢铁战线上百万大军全力奋战,9月29日以生铁日产量提高28.5%达到一千四百零二吨的成绩向国庆节献礼。到9月29日,今年云南省已经生产铁七万六千多吨。
为了力争完成9月份钢铁生产计划,云南全省各县都在28日进行了紧急动员,曲靖专区除仍由县委书记亲自挂帅外,每县都有五至六个县委负责干部亲上钢铁前线,日产量已达五百五十多吨,出现了全省第二个日产百吨县——罗平县。丽江专区29日的生铁产量,比28日提高了一倍。


第6版()
专栏:

内蒙古变化惊人
去年今日一斤钢铁也不出 今年一天流出铁水八百吨
本报讯 去年今天连一斤钢铁也不出的内蒙古自治区,9月26日竟生产出八百三十一吨质量优良的生铁和三十二点四吨钢。这是内蒙古九百多万蒙古、回、汉、朝鲜和达斡尔等族人民获得的战果。
28日午夜刚刚过去,内蒙古广大城镇、农村、牧区和林区的炼铁炼钢炉,就已燃起了熊熊烈火。
在包头市,29日参加钢铁生产的大军达十万多人,开动炼铁炉六百多座。小包钢投入生产刚半月的八十立方公尺小高炉,这天出铁九十八吨。


第6版()
专栏:

天山南北钢铁空前丰收
本报讯 奋斗在天山南北新疆维吾尔自治区的五万钢铁大军,29日获得丰收。这天生产了一百六十四吨生铁和一百二十二吨钢,创造了自治区生铁日产量的最高纪录。
过去连一根铁钉子都要从外地运入的边远地区,如山脉起伏的阿勒泰专区和塔里木大沙漠南缘的和阗专区,也建立了土高炉群,分别流出了铁水。乌鲁木齐八一钢铁厂炼钢车间有一座化铁炉炉底烧穿了,维吾尔族工人组长克里木和汉族工人王振山、王安心同时冒着高温,爬进停炉不久的炉里去抢修,提前十二小时把炉子修好了,保证了炼钢转炉没有缺料。


第6版()
专栏:

新“竹报三多”
 缪印堂


第6版()
专栏:

为完成450万吨钢而战
鞍山钢铁公司经理 袁振
1958年的国庆节到来了,鞍钢全体职工以万分兴奋和坚决战斗的心情,迎接这个伟大的节日。
今年是我国社会主义建设大跃进的一年,全国人民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伟大号召下,在农业战线上取得了辉煌的胜利以后,已经在全国范围内,展开了全党全民大办钢铁工业的群众性运动。鞍钢全体职工在这个热火朝天的运动中,提出了自己的奋斗目标:今年必须超额完成四百五十万吨钢的生产任务,这一任务将比1957年增加55%。全体职工认识到完成这一任务对于全国完成一千零七十万吨钢的重要意义,同时也感觉到这是一项极其光荣的任务。
在党中央和毛主席的关怀下,最近党中央邓小平同志和李富春同志等来鞍钢视察,对鞍钢全体职工的勉励,给了我们极大的鼓舞。在全体职工中,已经普遍讨论了李富春同志的报告,并根据报告精神,展开了大鸣大放大争大辩,正信心百倍地在为提前和超额完成四百五十万吨钢的光荣任务投入了紧张的战斗,现在,鞍钢的钢铁生产虽然有某些进展,但与先进的兄弟单位比较、速度是不够快的。钢铁生产上的主要技术经济指标——平炉利用系数和高炉利用系数——还远落在先进的上钢三厂和本溪一厂的后面,我们落后的原因主要是正如李富春副总理在对鞍钢全体职工的讲话中所提到的是由于在我们部分领导干部和技术人员中还没有彻底解放思想,缺乏共产主义的敢想敢说敢做的风格,还没有彻底的贯彻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因此我们在生产上还不能迅速地达到我们所要求的水平。
生产的发展,必然反映着跃进与保守的两种不同思想的斗争,发展愈快,斗争必将更加激烈。当先进的思想占着统治地位的时候,生产就能迅速上升,相反地,当保守主义思想占上风的时候,生产就必然停滞不前。在完成四百五十万吨钢的战斗中,在思想上仍然是一场严重的斗争。为了提高平炉利用系数,我们采取了扩大装入量的措施,“条件论”者和“秋后算账派”出来预言了,他们说:扩大装入量以后,炉子就坏了,是得不偿失的。在生产中,稍有挫折,歪风更盛,但我们发动群众采取了措施,二炼钢16号平炉在扩大装入量以后,仍创造了每炉钢熔炼时间五点四十分的纪录,特别是听了李富春同志的报告后,二炼钢创造了日产七千零三十吨的新纪录,利用系数达到十点六三,比过去的平均水平提高30%。最近一炼钢九号平炉由于扩大了装入量,两天出了七炉钢,利用系数已可达到十四以上,这些都说明扩大装入量和缩短熔炼时间,并不矛盾,也决不会搞坏炉子,而是完全可以同时并举的。同样在炼铁方面,也遇到保守思想的阻挠。我们认为提高高炉和平炉的利用系数在生产上放卫星插红旗,是完全可能的。关键在于思想解放、政治挂帅,以政治统帅技术,统帅经济,发动群众,大闹技术革命,只有这样,我们才能在生产上有更大的跃进。
完成四百五十万吨钢的生产任务是一场紧张的生产战斗。李富春同志勉励我们:谁有更多的共产主义思想,谁就能够创造更大奇迹。鞍钢职工接受了这个有益的教导,在生产战斗中,我们将进一步解放思想,树立敢想、敢说、敢做的共产主义风格,彻底贯彻群众路线,充分发动群众,在钢铁生产上大闹技术革命,把生产提高到一个崭新的水平。(附图片)
国庆日,鞍钢工人仍在炉旁大干。 新华社记者 孙丕永、肖 野摄(传真照片)


第6版()
专栏:

节日出击
本报上海记者
正当庆祝国庆节的礼炮响彻云霄,红旗招展的欢腾的游行队伍在街头前进的时候,上海全市为钢而战的各条阵线上依然战鼓隆隆。上百万的工人、学生、机关干部,1日放弃休假,走进车间、工地、车站、码头……,全市的幼儿园也打破国庆休假的常规,让孩子们的父母亲安心赴钢铁前线战斗。英雄的上海人民,在9月30日创造日产四千四百六十三吨钢的高产卫星的基础上,决心把国庆节变为丰产节,在10月份放出更高更大的钢铁卫星。
“牢守阵地炉炉红”
国庆日清晨零时,上钢一厂的平炉车间忽然喧腾起来,锣鼓声伴着鼓风机轰鸣,熊熊炉火照得报喜队的大红喜报特别耀眼,炼钢工人们脸上发出红光。扩音器里传出兴奋的声音:同志们向国庆节献礼的指标达到了,9月30日,全车间生产了六百九十吨钢,平炉利用系数达到二十二点四吨,赶过了全国平炉高产红旗的上钢三厂平炉车间。向炼钢工人们致敬!工人们欢呼、雀跃,开始了10月1日国庆节日的紧张劳动。
这次,紧接着战斗的乙班工人继续炼出了三炉快速炼钢,冶炼时间都在四小时半左右,比9月份平均冶炼时间缩短一个半小时。
丙班一号炉炉长、炼钢工周祥生和锺大明、黄介石等几人,30日从早晨七时上班,战斗到晚上十二时,等下一班的工人上工后才回家,1日清晨五、六点钟又来到了厂里。周祥生和他的炼钢小组30日创造了三小时四十七分炼一炉钢(炉产量五十七吨)的空前纪录,1日遇到炉底情况不好,一炉钢超过了规定时间。大家决心立刻把时间抓回来,在烧结炉底的时候,全组配合动作,车间规定三个半小时完成,他们只花了三小时十分就干完了,这一下就夺回来二十分钟。
曾经在战争中失去了一条腿的厂党委副书记陈林,虽然行动不便,30日和工人们一起连干了三十多个小时,1日上午又来到车间。他鼓励大家:10月份要牢守阵地,做到炉炉红,班班红,争取每炉每班都完成计划。工人们向他提出了响亮的保证:一定坚守阵地,不仅要学习上钢三厂,还要赶过三厂,不仅要一天赶过,要一夜赶过,夜夜赶过,把全国高产红旗夺过来!
在钢铁第二战场上
基本建设工人们以空前的速度建成第一批年产一百五十万吨钢的新车间后,现在已投入第二战线,他们决心要以更快的速度再建设起一批年产一百二十万吨钢的新车间。上海第五钢厂转炉炼钢车间工地,又是新辟第二战线的主攻阵地。十天以前,这里还是一片田野,1日,已经竖起了两排巨大的钢筋混凝土屋柱,全市面积最大的炼钢车间雏形已经看得出来。成千的工人和干部为了争取在10月5日完成厂房建筑工程,月内开炉出钢,1日,全体冒雨施工。他们脚蹬草鞋、披着蓑衣、斗篷,甚至在背上随便遮一块草席,在风雨中挖土方、浇灌混凝土。成群的大卡车、胶轮车和手推车并肩接踵络绎不绝地在临时筑起的泥泞的道路上奔驰着运送物料。很多工人早上不到七时就进入工地。陆云生混凝土小队30日从早上七时一直干到深夜,1日清早又冒雨投入战斗。
“满载焦煤下钱塘”
记者来到了烟雨迷蒙的黄浦江边,沿江伸展的港口码头上,各种装卸机械的轰鸣、人们的号子声交响成一片。上海港一万二千码头工人在坚持着紧张的战斗。
在“和平二十号”轮停泊的码头旁,第十九小组的二十四个工人正站在三丈多高的煤堆上,飞速地把这些从东北运来的炼焦煤装上网袋,让起重机吊往皮带运输机上,滚滚运向轮船窗口。这些煤1日就将运往浙江的钢铁工厂。二十四个人分成三个队,展开了热烈的竞赛。
这个小组规定是清晨六时上班。但四点钟刚敲过,他们就来到码头上。他们召开了班前会议,他们提出:大雨不停工,小雨加紧干,尽快把煤装运出去,支援浙江炼钢!
下午二时,该是他们下班的时候了,但“和平二十号”的船舱还没有满载。有人提议推迟下班,大家都争着赞同:船不走,我们也不离开。
当“和平二十号”载着二千七百多吨炼焦煤离去的时候,已经是三点钟了。
“赶在礼炮的前面”
国庆节早晨,天还未亮,求新造船厂的露天工地上灯火辉煌。工人们紧张地突击钢铁厂必需的六套化铁炉和五套热风炉的最后的工作。他们决心要赶在礼炮鸣放以前,全部完成这一批冶炼设备的制造任务。忽然,天下起了倾盆大雨,工人们冒着雨仍在露天工地上坚持工作。四天四夜只睡了六小时的造船车间装配小组长庄伯温,他爬上了高高的吊车,在巨大的化铁炉口,撑起了一把大雨伞防止雨水打进炉内。下了吊车,他又和装配工人们从炉旁的泥浆地面上爬进炉体内,装配最后一个水箱。
1日早上六点钟,工人们已经胜利地完成了这批冶炼设备的任务。市冶金工业局和钢铁厂欣闻这个喜讯,赶紧派人前来验收,并且送来了表示感谢的锦旗和大字报。
1日早上八点正,工地喇叭里传来全市人民庆祝国庆节的隆隆礼炮声的时候,求新造船厂的工人又投入了赶制第二批冶炼设备的战斗了。他们提出了新的保证:要在本月5日和12日分别提早完成原订在10日和15日完成的这批设备。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