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0月19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北大荒的新天地——密山垦区
密山垦区是北大荒的两大垦区的一个,这个垦区在北大荒的东半部。包括黑龙江省的密山、虎林、宝清、饶河四县和附近各县的部分地区,总面积约有五万平方公里,可垦荒地有一千五百万亩。这里全年无霜期有一百四十天左右,结冻期在11月上旬,解冻期在3月下旬。垦区的东部边缘和苏联只有一江之隔。垦区的大部分地区都是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三江汇流”冲积成的一块块的大平原。平原的土壤十分肥沃,黑土层一般有三市尺深,有些地区五、六尺深。新开垦出来的土地,望去是黑油油的一片。这块千里沃土上不但适合种植大豆、小麦、水稻、玉米、高粱、马铃薯,而且可以栽培甜菜、亚麻等经济作物。
垦区不仅有千里沃野,同时还有山、有林、有水、有草。垦区除了前面说的三条大江以外还有兴凯湖、小兴凯湖、穆棱河、上虎林河、哈马通河等水流,这些大小江河的水可以发电,可以灌溉。这些江河湖泊还盛产各种鱼类,有名的大马哈鱼,就出自这里的乌苏里江。
完达山是一条横贯垦区境内的大山。这座山有茂密的森林,有人参、木耳、虎、鹿、熊、种狐等可供采猎的森林副业产品。完达山还为我们发展工业准备了各种资源。据调查,这里储藏有金、锡、铜和其他稀有金属。这个地区的煤、煤油、油母页岩的储量也很大。
完达山南北一带还有不少水草丰美的天然牧场,有名的牡丹江种畜场就在这里。
密山垦区已经建立两年多了。1956年夏季一万多铁道兵的复员官兵进住到这里,开始了大规模机械垦荒和农业生产。1957年垦荒一百七十一万亩,播种一百零八万亩,同时建立了十四个大小不等的农牧场。今年春天垦区又来了六万名转业军人。1958年是大跃进的一年,密山垦区在党的社会主义建设总路线光辉照耀下,再加上有了大批的生力军,垦荒的面积将达到四百五十万亩,并开始建立了各种工业、副业生产。这块沉睡了千万年的荒地,被这些是兵、是工、也是农的人们叫醒了。亲爱的读者们:我们现在替这块大地向你们汇报:北大荒现在已经开始不荒了。(附图片)
丰收的马铃薯


第7版()
专栏:

荒原上工农业双星争辉
密山垦区由于贯彻执行了“边开荒、边生产、边建设、边积累、边扩大”的建场方针,开荒、生产和建设同时并进,预计今年全年可开出荒地四百五十万亩,播种二百六十万亩,均比1957年翻一番半。为了使开出的荒地尽快地投入生产,当年开的春荒也尽一切可能种上了大豆,或抢种上荞麦。
经过伟大的整风运动以后,垦区的转业官兵和广大职工,个个干劲更足,人人都争上游,农业生产获得空前大丰收。1957年全垦区生产粮食八千多万斤,1958年跃到两亿斤,比1957年翻一番半。1957年这里生产大豆四千三百万斤,今年跃进到七千万斤,比1957年也增加了二分之一以上。
黑龙江是我国水稻生产最北的地区。在气候严寒、无霜期短的情况下,这里的一些农场仍获得大面积丰产。如密山农场八百七十亩水稻,今年平均亩产一千七百三十三斤,其中一百五十亩,平均亩产一千八百六十七斤以上。这个场的三百六十亩小麦,平均亩产量也达五百三十三斤。
为了促使1959年的农业生产再来一个全面跃进,放出大面积的高产卫星,全垦区现在正掀起深耕、积肥和兴修水利的高潮。根据全区的计划,今冬明春要组织四万五千人大兴水利,工程量达三千四百多万土石方,包括大中小型水库六十多个,这些工程的排灌面积达五百一十万亩。密山垦区的治水方针是“以蓄为主,结合排灌”。这些山区和平原水库建成后,这里的山上和平原也将出现“满天星”“葡萄串”式的水利工程。
垦区的畜牧业也和农业生产并肩前进。垦区各场饲养的猪越来越多了,现在各场养猪的总头数是四万四千头,比1957年翻三番;养牛五千七百头,养马八千九百匹,比去年也都有增长。为了解决冬季副食品的供应,已组织捕鱼队,开展群众性的捕鱼运动。将来这里的水库建成后,将有计划地放养鱼苗,发展渔业。
密山垦区完达山的森林资源十分丰富,为了支援工业建设和解决农场基本建设用料,今年将伐木一百万立方公尺,争取伐木二百万立方公尺,并兴建木材加工厂五处。
密山垦区的转业官兵和广大职工,在大力垦荒发展农牧生产的同时,还紧紧抓住了工业生产和副业生产。
目前垦区各个农场、分场、生产队都积极响应党中央把钢产翻一番的伟大号召,为实现今年生产一千零七十万吨钢而战斗。预计到年底将建成各式小高炉和土炉一千一百五十六个,炼铁一万六千七百六十吨,炼钢二百五十吨。为了确保钢铁生产任务的完成,需要开采铁矿九万五千五百吨,炼焦四万二千五百吨,制造耐火砖三千吨和鼓风机二百五十台。
现在各场都成立了钢铁生产办公室,负责指挥炼钢、炼铁。八五二农场组成了一支五百多人的钢铁大军,采矿、建炉和炼铁。密山农场已建起各式小高炉八十四座,产铁一千零九十吨。永安农场兴建二十三个土高炉和一百个土炉投入生产后,可产铁一千五百吨。
密山垦区还举办了炼油工业,以煤、油母页岩、草炭和松叶、松根、松节为原料进行炼油。永安农场年产三百吨的炼油厂一处已基本建成,牡丹江农场一座年产三千吨的炼油厂正在筹建中。
垦区还建设了与农业、牧业、林业生产相适应的各种农副产品加工厂、木材加工厂、化肥厂等。1958年预计新建各种工厂二百三十六座,连同原有的,将达到二百七十四座。一个日处理甜菜一千吨的大型糖厂已在虎林动工兴建。这个厂建成后,可年产白糖两万六千多吨。为了综合利用甜菜,糖厂还附设了酒精废蜜、人造纤维等工厂。为了解决工业需用的动力,垦区内计划兴建若干水力和火力发电厂(站),构成一个电力网。一个发电能力一万二千瓩的火力发电厂已动工兴建。云山水库将建立发电能力四百瓩的水力发电站一处。
为了解决垦区内大量农、林、渔、牧和工、副业产品的外运以及场间的交通运输问题,农垦局已修建了密——虎铁路。在修建铁路的同时,还修了七百五十五公里的公路。(附图片)
八五○农场发电厂外景


第7版()
专栏:

颂“北大荒”
华明
读了这个专页之后,在我们面前立刻呈现出一幅令人神往的“北大荒”的美丽的图景。北大荒已不荒了。那里田野里曾经密密地长满金黄色的麦子和大豆,同全国各地一样,今年农业生产获得了空前大丰收,翻了一番半。那里有成群的猪、牛、马,猪比去年增加了三倍。那里一队队的人正在修建水库,要使水库像“满天星”“葡萄串”一样地布满在这块大地上。那里天空中树立起了高大的烟囱,建立起了很多的工厂,特别在党中央提出为一千零七十万吨钢而斗争的口号以后,“北大荒”的人们也同全国人民一起在为钢铁而勤劳地工作着,他们已建立起小高炉土高炉八十多座,出铁一千多吨……。“北大荒”的人们,立下了宏伟的志愿,要把“北大荒”改造成为第二个江南,不,要超过江南,他们唱着:“垦荒大军兵十万,红旗插上完达山,苦战三年变粮仓,要叫江南赶密山。”
两年以前呢,“北大荒”还是一个荒凉地方,尤其是冬天,千里冰封,万里雪飘。初到这里的人,不光没有住处,连道路都得要自己走出来。为了开发这个荒地,还是严寒的冬天,人们就开始同风雪斗争,他们是大风大雪苦干,小风小雪大干,无风无雪猛干。终于,用他们的英勇铁臂,创造出一个美丽的“北大荒”来。
“北大荒”的变化,给我们一个启示:社会主义时代的人,真是翻天复地的英雄好汉。他们敢想前人不敢想的问题,敢做前人不敢做的事情。“北大荒”沉睡了几千年,过去,谁也没有胆子把它开发成为第二个江南。谁站在它的旁边只会叹息:它什么时候苏醒过来呢?可是仅仅两年的时间,在英雄好汉的奋战之下,不仅长出了庄稼,而且办起了工厂。这正如毛泽东同志在“送瘟神”诗中说的:“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
在我们祖国,像“北大荒”这样富饶而美丽的地区是不少的,那里不仅有广阔的土地,而且土质肥沃;那里不仅有无数的森林,而且地底下有丰富的宝藏;那里不仅可以发展农业、畜牧业,而且可以发展工业。那些地方或者有人正在开发,但很迟缓,或者那些土地还在沉睡着,等待着人们去唤醒它。
到那些地方去,当然也会遇到很多困难,像在“北大荒”的人们一样,没有住处,没有道路。但这对于具有崇高理想的人来说,是一件小事,没有房子自己修建,没有路自己走出来,没有粮食自己种。困难只会吓倒没有崇高理想的人。群众说:人有多大“胆”,就可办多大的事。这“胆”不就是远大的理想、宏伟的志愿吗?
愿有更多的人去开发边疆那些“宝地”,愿全国出现更多的新的美丽的“北大荒”。


第7版()
专栏:

场场有学校
处处有歌声
随着生产的发展,这里职工的文化生活也大大地活跃起来了。垦区正在大搞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各农场都办了小学、中学、农业技术学校、红专学校。农垦局还办了新型的农业大学和畜牧大学。各场还建立了幼儿园、邮局、食堂、百货商店。各农场的业余文艺队、乐队、剧团和电影放映队经常在田间演出。在乌苏里江畔、兴凯湖边、完达山麓的南北,到处都听得到赞美劳动的优美歌声。(附图片)
工余活动——跳舞、打球


第7版()
专栏:

用自己的双手修了铁路
密(山)虎(林)铁路是密山垦区的第一条铁路。这条铁路是铁道兵密山农垦局修筑的,是一条垦区的交通运输大动脉。这条铁路全长一百零一公里,由今年3月动工兴建,8月25日正式通车。密虎铁路的修通,使这个辽阔的垦区的交通更加便利了。
密虎线修筑者绝大部分是今年由全国各地转业、复员来的官兵。这些人根本没有修过铁路,可是这条路就是他们修成的。
密虎线是它们计划修筑的铁路的一段,铁道兵农垦局筑路大队正在进行延长这条线到大和镇的工程。目前正突击修建虎林至迎门顶子段。这段线长三十三公里。筑路大队的队员们决心争取在今年12月底完工通车,以便让北大荒的木材早日参加祖国建设。(附图片)


第7版()
专栏:

星星
成立预备师
为了随时准备着响应祖国的召唤,垦区各场、院、校都成立了预备师、预备医院。原来永安农场一分场现在已是“永红一连”了,分场的农工组织成三个步兵排,机务队编成一个坦克排。这些是农又是兵的人说:我们平时是生产劳动大军,战时是打击帝国主义的精锐兵团。
改装爱克斯光器
垦区第一职工医院放射线科柳树仁、东乃儒、王林等同志,在通宵不睡,失败了再研究、再试验苦干中,终于把一般透视用的爱克斯光机,改制成能做间接摄影、断层摄影、计波摄影、双人透视、连续摄影、膝关节充气造影、牙科遮光筒摄影和骨盆测量等多种用途的万能爱克斯光机。这项改装,共给国家节约五万多元。
办农业大学
拥有一千多学生的密山农垦局的第一所大学——农业大学,已经开课了。这所大学设有:农业经济、农业机械、农学三系和一个畜牧兽医分校(在牡丹江种畜场)。
“勤工俭学,校场合一,半工半读,自给自足。”是这个学校的办校方针。这所大学,是学校,又是农场;这里的学生,是学生又是农业工人。这个学校根据生产季节采取:全日上课;半日劳动,半日上课;全日劳动三种学习方法。


第7版()
专栏:

拖拉机牵引播种机播种小麦  (本版照片由郭沫水、吴守业、董云波摄)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