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闻联播 文字版 1958-10-18

1958-10-18新闻联播 文字版

思想卫星

第8版()<br/>专栏:<br/><br/> 思想卫星<br/> 邓启文<br/> 我们的国家,目前是一个大放卫星的国家,农业生产上,工业生产上,科学技术上……都放出了不少卫星。我们这些卫星,还不是苏联老大哥那样的人造红色月亮,关于这方面的卫星,我们现在还没有。但是,我们的人民,把自己创造的许多奇迹都叫作卫星。<br/> 我们所有的兄弟和朋友,都为我们的成就而欢欣鼓舞,他们感受得到,这成就不只属于一个国家,一个民族,而是属于全世界的全体人民。但是,他们对于这神话般的奇迹一开始不是没有怀疑的,今天,也不能说就没有人怀疑了;这并不难理解。因为这奇迹的本身,是那样的难以令人置信,在我们自己人民之中,面对着这奇迹的萌芽、生长,不是也有过许多观潮派、算账派的吗?只是当观潮已足、账也结清,事物俱在,他们这才消除怀疑而五体投地了的。<br/> 事实虽然不容否认,但道理未必全都了然,为什么中国人民能够首创这些奇迹?为什么中国人民目前才创造出这样的奇迹?<br/> 简单地回答就是:由于我们在这之前,先放出了思想卫星。<br/> 第一颗思想卫星叫作“全民整风”号。这是规模空前宏大的群众性的政治思想革命,荡除了资本主义、资产阶级个人主义对人的束缚,使得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政治挂了帅,树起了“我为人人,人人为我”“劳动不计报酬”的共产主义红旗,人民自己喊出了“要政治挂帅不要钞票挂帅”的响亮口号。倘不在思想上插起这样的旗子,那种完全忘我的劳动就不会出现,从而也不会有什么农业和工业的高产。这种可贵的劳动是无价之宝,倘真的要计予报酬,岂是区区黄金和钞票所能酬报得了?对于我们的人民来说,共产主义的无尚荣誉和已经在望的生活美景,是任何金山钱海所不能比及的。<br/> 第二颗思想卫星叫“思想解放”号。群众性的思想解放运动,使人们思想上插起了辩证唯物主义的帅旗,用不断革命论武装了自己的头脑,彻底打碎了唯心主义、形而上学给人们思想造成的枷锁,奴隶思想、迷信思想破除了,伟大的共产主义的风格树立了起来。人民自己作了总结:“人有多大胆,地有多高产”;“不怕作不到,只怕想不到”,人们明白了自然万物都要听命于人,供人役使。所谓“移山倒海,呼风唤雨”的玄术,在我们手里变成了现实。伟大的思想同伟大的劳动一结合,奇迹便应手而生,并非玄妙。我们的思想解放运动,实质上就是群众性的对于旧文化、旧科学的批判运动,是新文化、新科学的建设运动。这就是我们正在轰轰烈烈地进行着的文化革命和技术革命。<br/> 第三颗思想卫星叫“群众路线”号。以马克思主义思想作指导的党的群众路线,是贯穿于一切群众运动,一切党的工作方面的总纲,它也是党的建设社会主义总路线的核心。我们在工业、农业、文化科学方面的大跃进,大放卫星,实质上是在党的领导下的群众大办工业、农业、文化科学事业的结果,是大搞群众运动的结果。如果把这总称为群众性的经济建设和文化建设运动,那末在党领导下的群众性的政治思想革命,思想解放运动,就可以称之为群众性的思想建设运动。<br/> 正是这种群众性的自觉地思想建设运动,造成了共产主义思想的大高涨,在我们国家里造成了伟大的共产主义的气势,洋溢弥漫于一切生活领域,推动着一切工作的前进,使我们成为一个飘扬着共产主义红旗的国度。<br/> 共产主义的思想卫星,比一切工业的、农业的、科学技术的卫星,意义更为深远广大,它是产生一切“卫星”的母体,它正在光被全球,照耀世界!

束鹿县的赵树理

第8版()<br/>专栏:<br/><br/> 束鹿县的赵树理<br/> 杨善元<br/> 提起河北省束鹿县辛村农业社长尚明智来,不论是大人、小孩,人人都称他是束鹿县的“赵树理”。真正的赵树理编出了一本“李有才板话”,而束鹿县的“赵树理”——尚明智每天都在编板话,他编出的板话人人爱听。在每一个中心工作到来时他都要编板话,进行宣传。他是见到什么就编什么;中心工作是什么就编什么。他常说:“不论是心里有痛苦,有欢乐都要编出板话来唱给大家听,要不,心里就总觉得憋的慌。”他编出的板话活泼生动,通俗易懂,爱憎分明。远的不说,就说在1957年冬季的农村社会主义大辩论吧,那时候有些社员对社会主义的优越性认识不足。尚明智是从小像光着脚板走刀山一样打旧社会里走过来的人,他更懂得今天的幸福生活是怎样得来的,于是他用激动的心情编出了“辛村今昔对比”的板话:<br/> 过去是:<br/> 低洼旱沙沟,十年九不收,<br/> 飞沙蔽天日,行人也难走。<br/> 产量年年减,旱涝年年有,<br/> 穷人吃糠菜,地富白面油,<br/> 财主享清福,穷人饥黄瘦,<br/> 冬季天寒冷,冻的打哆嗦,<br/> 目睹心发忧,两眼泪交流。<br/> 现在是:<br/> 合作才两年,光景大改变。<br/> 飞沙飞不起,行人不作难。<br/> 穷人变富足,家家有零钱。<br/> 多年缺粮户,余粮头一年。<br/> 拆了破旧房,新房盖几间。<br/> 脱去破衣裳,新衣身上穿。<br/> 来了共产党,苦难到了头。……社员们听了他这段快板后,都感动得流出泪来,说:“社长真正说出了我们大家的心里话!”立刻激起了社员们对村内地富坏分子的仇恨,积极地向散布不满言论的坏分子展开了无情斗争。<br/> 今年农业大跃进以来,他更活跃了。他随时编,随口唱,时时都在鼓舞着社员们的生产干劲。他编出的板话富有一种革命英雄主义的火劲。鼓足干劲、力争上游、多快好省地建设社会主义的总路线公布以后,全国人民欢呼歌唱,乡里召开了全乡社员大会,并又准备下一面大红旗,等着将来奖给实现总路线的模范单位。尚明智以万分激动的心情,在大会上表示了辛村社全体社员们夺红旗、占红榜的决心:<br/> 辛村社,志气刚,<br/> 力争上游盖全乡,<br/> 鼓干劲,献力量,<br/> 多快好省办法强。<br/> 比技术、比首创,<br/> 文化革命闹翻江。<br/> 万斤皮棉万斤粮,<br/> 做出惊人新榜样。<br/> 边劳动、边歌唱,<br/> 做啥唱啥心明亮,<br/> 工业农业齐发展,<br/> 建设祖国保国防,<br/> 夺红旗,占红榜,<br/> 争取每队红旗扬。他念完这段板话后,立刻在全场响起了暴风雨般的掌声,喊起了“向辛村社学习!”的口号。<br/> 8月上旬,县里召开了各农业社长会议,传达了省委关于农作物方面元帅升帐、卫星上天的号召,又到各乡参观了长得好的农作物,尚明智回到社里以后召开社员大会,以满腹激情传达了这次会议精神:<br/> 思想要解放,谷穗放金光,<br/> 敢想又敢做,钻劲要经常,<br/> 争取千斤社,社员生活强。<br/> 各队放卫星,作物要升帐,<br/> 吓破美帝胆,中国永富强。<br/> 尚明智文化水平很低,小时候只上过二年小学,失学后就一直干庄稼活,慢慢地把学的字也都忘光了,但是他很关心社会上的每一变化和发展,很想把这一切写出来告诉大家。在他编板话时有些字不会写,有时为一个字憋半天,他只得画上个符号,以后去请教别人。他在板话上所写的也就正是广大社员所做的和广大社员们的心里话。他是劳动者,又是“快板诗人”。他不但是出了名的束鹿县的“赵树理”,社里的好政治鼓动家,而且还是全体社员拥护赞扬的好社长。你若问他文化水平这样低,为什么却能写出这样受人欢迎的板话来,他会感激地说:<br/> 有了党的好领导,<br/> 老粗也能写文章,<br/> 我能写出新板话,<br/> 是党对我来培养。<br/> 过去咱是人下人,<br/> 今天咱把主人当。<br/> 国家大事咱要管,<br/> 更要把文化主人当。<br/> 又能写又能唱,<br/> 文化革命闹翻江,<br/> 为的推动大生产,<br/> 使人民生活上天堂。

外交官作贼

第8版()<br/>专栏:诗画配<br/><br/> 外交官作贼<br/> 天马诗 英韬画报载:美国驻苏大使馆副武官在第比利斯偷人信件……堂堂外交官员,不顾什么体面,大庭广众之中,竟然偷人信件。信件本是军邮,扒手喜在心头,偷去邀功请赏,这个机会难求。当场被人抓住,扒手手脚无措,人证物证俱在,只好低头认错。要他签字具结,老着脸皮拒绝,借口亏他会找:“违反外交惯例”。好个“外交惯例”,外交官员作贼,所谓美国外交:阴谋、诈骗、盗窃!

女大学生的头巾

第8版()<br/>专栏:新人新风气<br/><br/> 女大学生的头巾<br/> 北京师范大学 黄建成<br/> 公共汽车上下来一位包着花绸头巾的姑娘,直向城里走去。忽然她在路旁一堆黑黑的东西前停住了,高兴地喊道:“好东西!”她四面望了一下,略一踌躇,就把花头巾解下来摊在旁边地上,蹲了下去……。<br/> “咯?咯?……”一位老大爷赶着一辆大车,抽着皮鞭,打着唿哨,从城里出来。见姑娘蹲着挡道,就喊起来:“劳驾哩,劳驾哩!”<br/> “老伯伯,请您等一等,就好了。”姑娘一面说,一面加快地把那些黑东西一捧一捧地放进花头巾去。<br/> “嘚嘞”,老头儿叫住了牲口,伸长脖颈去望姑娘在干什么。这一望不打紧,把个老头儿惊讶得叫起来:<br/> “你这位姑娘怎么了?”<br/> “老伯伯,请你原谅,我马上就拾完了。”姑娘笑眯眯地说,以为老头叫她让路。<br/> 老头儿急得又嚷道:<br/> “给我起来!你你你——唉!多脏呀!谁叫你用手去捧驴粪?”<br/> “老伯伯,我们积肥咧!”姑娘把两条辫子往后一甩,用花头巾包起驴粪,站了起来。<br/> “没见过这样积肥的,看样子你是大学生吧?”<br/> “嗯。”姑娘笑着点了头。<br/> “真是奇闻!这些日子呀,报上登了你们大学生搞什么勤工俭学啦,要当工人农民啦,热轰轰的。真好。可是过去,……算了吧,甭扯过去了。可你积肥为什么不拿粪筐来呢?”<br/> “老伯伯,我是路过,没带东西,可又舍不得这粪,嘿,太好了,还没糟蹋坏呢。”<br/> 这时,老头儿急忙脱下自己的褂子,摊在地上说:<br/> “你积肥,可不能用好好儿的头巾去包,快拿过来倒在这里。”<br/> “不,老伯伯,您快穿上衣服吧。”<br/> “不行,快给我倒下。我的是破的,你的是新的。你们大学生那能这样!”<br/> “不,老伯伯,谢谢你,再见,我走了。”<br/> 老头无可奈何地目送着走远了的姑娘,直到她拐了弯。他捋一把稀疏的胡子,微笑着,连连点头……

天从人命降甘霖

第8版()<br/>专栏:<br/><br/> 天从人命降甘霖<br/> 曰文<br/> 今年2月,苏联用人工方法在莫斯科上空扫清了一片云雾,造成<br/> 了降雨。接着,我国吉林省和甘肃省气象局等单位也先后试验人造雨成功。这是“天时”听从人命的开始。<br/> 这几次人工造雨,都是用的干冰。人们用飞机把干冰带到高空撒出,不久,雨就乖乖地下起来了。<br/> 是不是干冰变成了雨呢?不是,因为干冰根本不是由水组成的,只不过在外表上很像干燥的冰而已。实际上它的成份是二氧化碳,也就是生物的呼吸、有机体的腐烂、燃料的燃烧等所生成的碳酸气。在普通情况下,二氧化碳是呈气体状态而存在的。如果把它加以压力和冷却,则会变成液体。再让液体的二氧化碳从管中喷出,一部分喷出的二氧化碳便凝成雪花一样的东西,这就是干冰。<br/> 由此可见,形成人造雨的水分,是本来就存在于空气中的。<br/> 朵朵的云块,就是由无数的细微水滴所组成,这种水滴往往冷到零下二、三十度也不冻结,所以称之为过冷的水滴。如果气温再急剧下降,过冷的水滴就可能结成较大的冰晶,形成降雪或降雨。<br/> 把干冰撒到空气中,就是要造成气温急剧下降的条件。要知道,二氧化碳的沸点是零下七十八度C,高空的温度虽然也在零度C以下,但究竟比二氧化碳的沸点高得多,所以把干冰撒到高空中,它就迅速蒸发。正好像把水泼到熊熊的炉火中,水会激烈地蒸发一样。蒸发是要吸热的,因此,当干冰蒸发时,气温便急剧下降,使高空中的过冷水滴很快地凝结为较大的冰晶,这就是人造雪。如果下层的气温相当温暖,人造雪便化为雨滴,成为人造雨。<br/> 有时,空中水分不能凝聚下降,是由于缺乏足够的微粒作为凝聚所需要的核心的原故。干冰撒出后,首先便是呈微粒状态而漂浮于空气中的,所以这种微粒本身也有促成降雨的作用。<br/> 干冰除了用于消云造雨以外,还可以用于冷藏食物。在这一种用途上,它比冰要优越得多。因为干冰蒸发时会直接变成气体,不像用冰时的湿漉漉那样讨厌,并且变成的气是二氧化碳,还有防止食物氧化和腐败的功能。如果就产生的低温来说,干冰的效果也高得很多,因为用冰所造成的低温不过是零度C或零度C附近的零下温度,而用干冰则可以达到零下七十八度C。此外,舞台上还可以用干冰来制造烟幕。用干冰来作炸药、灭火剂……效果也很良好。

“诗人就是自己”

第8版()<br/>专栏:<br/><br/> “诗人就是自己”<br/> 朱树兰<br/> 井下当超英好汉,井上当作家模范。<br/> 这副金字对联,贴在京郊门头沟煤矿大门口的松枚牌楼上。走进大门,路两旁五颜六色的诗画牌,一下子就把人吸引住了,诗画牌上都精心地贴着约百来张字迹工整的诗歌和图画。我顺着一块块的诗画牌轻声低吟,耳边像响起无数支雄壮嘹亮的歌声,这歌声汇合成一道激动人心的巨流。这是煤矿工人的社会主义颂歌,你听:<br/> “天上无云难下雨,<br/> 地下无土难生根,<br/> 矿工没有共产党,<br/> 挣断骨头难翻身。”<br/> 一路走过去,都是这样的诗。工人们歌唱共产党,歌唱毛主席;表示了坚决实现总路线的决心;他们赞美新社会,控诉旧生活;……他们心里想着什么就歌唱什么。我旁边的一位同志说:这成了一条诗街了。对!诗街,再没有比这更合适的名称了。在这条进门一直到井口,足有三百公尺长的诗街上,我一遍又一遍地念着煤矿工人的这些诗歌,我像是上了一堂生动的共产主义课程。<br/> 这些诗的作者是谁?都是煤矿工人。像他们自己唱的:过去睁眼瞎,今天当作家。门头沟矿9月初才完成扫盲工作,从9月月中开始,不到一个月时间,一个火热的群众性文艺活动就展开了。到10月9日为止,全矿两千八百多职工已经写了一万一千二百多首诗,最多的一个人写了一百零七首。这种劲头,这种情绪,表现在掘进段工人胡延亭的一首诗里:<br/> “听说写诗不易,<br/> 实际并不神秘,<br/> 只要刻苦钻研,<br/> 诗人就是自己。”<br/> 说起这首诗,那不过是胡延亭开始写的第二天就写出来的。老胡高高的个儿,有一副充满自信的神气。当人们问起这首诗是怎样写出来的时候,他就从上衣口袋里拿出一个小记事本,一边翻,一边说:“我这是刚学着写,写不好。”<br/> 9月中旬的一个夜晚,上完夜班洗过澡已经十一点多了,支部书记老潘来找他,说是中国青年艺术剧院的干部来矿上帮助他们开展文艺活动,希望他带头写诗。胡延亭一听,心想:写诗?新鲜事!头两、三年自己还是个半文盲,这两年断断续续才念完小学五、六册课本,如今,写起字来还不怎么顺心,那能够写诗呢?支部书记像是看透了胡延亭的心思,针对了他的迷信思想,指出煤矿工人不仅在生产战线上要超过英国,也应该是文化战线上的能手,只要敢想、敢干,什么都写得出来。胡延亭一看,这是党交给的任务,能不完成吗?他顾不得回家休息,坐下来就写。开头,胡延亭真不晓得从那里写起,后来:潘支书说的国家大事身边小事都能写这句话忽然提醒了他,一下子,就像堤裂了口水往外涌似的,一口气便写出了五首。第二天进厂,看见不少人写的诗都贴出来了,心里想,原以为写诗很不容易,没有我们煤矿工人的份,现在大家都写出来了,可见并不神秘,真是只要敢想、敢写就能写出来。想着想着,他自言自语说:这个意思不也能写成一首破除迷信的诗吗?如今,这首在矿上人人传颂的诗已经写在诗街另一座高大牌楼的对联上,它将是许许多多刚摘掉文盲帽子就提起笔来、写出我们这个时代最新最美诗歌的煤矿工人的见证。<br/> 门头沟煤矿的工人们今天已经开始写着欢乐和幸福的诗篇,但是,他们不是今天才歌唱的,在解放前那漫长的黑夜里,他们也曾留下过不知多少痛苦哀歌和愤怒的歌。老矿工薄德禄会对你叙述当年的情景,叫你不能不黯默心酸。就拿这汽笛来说吧,解放前,矿上一出事故,汽笛就像哭号似的叫起来,铁门外面马上便挤满了拖儿带女的家属,她们伸着脖子心惊胆跳地害怕自己的丈夫、儿子回不来。人们中流传了这样一首歌:<br/> “汽笛响,似勾肠,<br/> 惊动了妻子吓坏娘,<br/> 爹妈盼儿女,妻子盼夫郎。”<br/> 过去的煤矿工人用他们最深刻、最有力的诗句控诉了旧社会的黑暗,今天的煤矿工人已经开始从主人翁的姿态,用最新最美的诗句来歌颂新生活,他们不朽的诗篇将会同忘我的劳动一样:<br/> 一下挖开九龙山,<br/> 黑金滚滚往外翻,<br/> 黑金赛过长江水,<br/> 千年万世流不完。

记账不再划××

第8版()<br/>专栏:<br/><br/> 记账不再划××<br/> 小队员,回了家,<br/> 帮助妈妈学文化。<br/> 左一撇,右一划,<br/> 大娘认识洋字码。<br/> 1字像粉笔,<br/> 2字像只鸭,<br/> 3字像耳朵,<br/> 4字像犁铧,<br/> 5字像秤钩,<br/> 6字像豆芽,<br/> 7字像镰刀,<br/> 8字像麻花,<br/> 9字像饭勺,<br/> 0字像西瓜。<br/> 学会字码心高兴,<br/> 记账不再划××。<br/> 宁 凤

父子“宣战”(图片)

第8版()<br/>专栏:<br/><br/> 父子“宣战” 高原 刘玉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