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0月17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

人民公社所见
李先念
9月11日我们从北京动身,先后到河北省的徐水、保定、安国和河南省的新乡,17日到郑州,沿途听了地方党委的汇报,访问了一些人民公社,边看、边问、边谈。所到之处,棉花、红薯和秋粮都长得非常好。公社建立以后,群众情绪很高,无论男女老少,都兴高采烈,充满了自信。从他们的诚恳热情,可以看出他们对党和毛主席的无限信任和热爱。现在谈一点我们看到的情况和接触到的问题。
(一)这些地方已经人民公社化了。人民公社大体上有两种形式:一种是一县一社,县、社合一;一种是一县数社,县成立联社。一县一社即是一县一个公社,全县统收统支,统一核算,共负盈亏,原来各社、队的收入统一交县,支出统一由县核发,供给标准、工资水平全县基本上一致。徐水县和修武县就是这样。一县数社即是各基层社单独核算,自负盈亏,县联社可以向各公社提取一定的积累,用于县范围的建设。安国县和新乡县就是这样。一县一社的形式在很大程度上是全民所有制,将来都要走这条路,但是我想,一县一社的作法在目前可能有这样两个问题,如何处理需要很好地斟酌:一个是全县实行统一核算以后,怎样做到不妨碍下面社、队的经营积极性。一个是在安排工资的时候,怎样做到合理照顾原来各社、队的经济条件和生活水平的差别。如果只是削高就低,就会降低一部分人的生活水平;如果大家都向高的看齐,又会影响社的积累,在我看来,县联社的形式,目前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调节各个公社的积累,又可以在一定程度上避免上述一县一社可能引起的麻烦。由集体所有制转为全民所有制是需要一个过程的,在目前情况下,普遍地建立县联社的作法,可能比较更适宜一些。正如中央关于在农村建立人民公社问题的决议中所说:“不要忙于改集体所有制为全民所有制,在目前还是以采用集体所有制为好”。当然,一县一社的形式是一个创造性的试验,也可以试办下去,以便吸取经验。
(二)人民公社大都实行了半供给半工资的分配制度,这是人民公社化发展的一种必然产物。供给部分是社员基本生活必需的部分,工资部分是社员其他开支和生活零用的部分。前一部分是根据当前生产条件按需要分配(按人平均分配)的部分,后一部分是按劳取酬的部分。我们看到的几个公社,供给部分有的实行“七包”(包吃饭,包穿衣,包医疗,包生育,包教育,包居住,包婚丧),有的根据社的经济情况,实行“五包”、“六包”,有的只包吃饭、包粮食,工资部分有的按不同等级每月四元至十五元,有的两三元不等。劳动较好的另外发给一部分奖励工资。供给部分和工资部分所占的比重,以新乡七里营人民公社为例,大体是全年每人平均供给部分五十元,工资部分(包括奖励工资)五十元,供给部分和工资部分各占一半。其他社,有的供给部分比重大些,有的工资部分比重大些。由于人民公社刚刚建立,各地经济条件不同,包的范围不可能一律,工资也不可能一致。但是不管怎样,吃饭不要钱,按月领工资,对农民说来,却是破天荒的大事。过去几年吃粮比较紧张,现在粮食这一关算是过来了。许多公共食堂都是这样:第一天吃得多,超过定量;第二天略有超过;第三天就退到原来的供应数字,或者接近原来的供应数字。这一下,一块石头落地了,农民满意了,干部也放心了。北戴河会议的时候,有的同志提出“吃饭不要钱”,现在看来,全面实行这个办法并不困难。我想,其他生活必需品也是这样,那一种产品丰富了,那一种就实行供给制的办法,按需分配和定量供给的部分逐步扩大,按劳取酬的部分逐步缩小,这样,一步一步地向共产主义过渡。至于说到在吃饭之外,还按月发给工资,农民更加满意。有的公社在第一次发工资的那天,举行了隆重的仪式,男女老少都到了会,农民领到工资以后,有的感动得落下泪来。吃饭不要钱,按月领工资,是一件具有世界意义的事。自从马克思提出共产主义这个远大理想以来,反对的人们有一条借口,就是实行各尽所能、各取所需的办法,会出懒汉。事实不然,实行部分供给制加基本工资加奖励工资的分配制度,人们不愁吃不愁穿了,现在他们考虑的是如何劳动得更好,才能对得起新社会,对得起共产党和毛主席。人们不是变懒了,而是更加勤劳,干劲更足。看来,逐步实行共产主义的经济制度,同提高人们的共产主义觉悟和道德品质,这两件事情是互相促进的。在这里,大家提出这样的问题:农民实行了半供给半工资的分配制度,在农村的国家工作人员怎么办?农村里实行了半供给半工资的分配制度,城市里怎么办?职工和国家工作人员怎么办?看来,形势逼人,这个问题必须及时加以考虑。
(三)人民公社的建立,是我国社会又一次具有历史意义的重大变革,它必然要在生产、分配、交换、消费等方面引起一系列的深刻变化。根据我们在河北、河南看到的情况,这些变化主要有以下几点:
第一,消灭了生产资料私有制的某些最后残余,进一步解放了生产力。有的富裕中农说:“这一下连根子也挖掉了”。小商小贩在很多地方已经绝迹,徐水全县已没有一个小商小贩。许多公社都是万人、万户以上的大社,人口多,范围广,力量大,劳力、物力和财力可以更加合理地调度使用,过去小社无法举办的事情,现在很快地办起来了。妇女从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成为公社的一支生力军。公社虽然建立不久,人们已经看到了它的优越性,也看到了共产主义的美好前景。群众的信心更足,干劲更大。
第二,产品直接分配的部分扩大了,商品交换的比重缩小了。过去在手工业社和农业社之间、农业社和农业社之间、农民和农民之间,许多通过商品流通的产品,现在变为自产自用,在社内直接分配了。即是说,过去为出卖而生产的东西,现在变为为自己需要而生产了;过去需要从市场上购买的某些东西,现在自己也能够生产自给了。现在是这样的情况:公社用废钢铁,自己加工,制成滚珠轴承,就直接分配给各个生产队,安装到车上,不再通过买卖了。至于商品交换的部分,在新的情况下也发生了若干变化。许多商品过去由一家一户零星购买、零星出售,现在变为以社、队为单位集体购买、集体出售了。现在公共食堂用大篓买油,大包买盐,再也看不到一家一户油瓶站队、小包买盐了。由于组织军事化、行动战斗化、生活集体化,商品的需求不同了。某些适合个体生活的商品如小锅、小杓等,没有销路或者销量大降了,而相反,适合集体生活的商品,销量却大大地增加了。
第三,分配制度改变了,共产主义因素增长了。如前所说,许多公社已经由过去评工记分、夏秋预分、年终决分的分配办法,改为部分供给制和基本工资加奖励工资的办法。而工资又是发给劳动者个人,不再统一发给家长,冲破了旧的家长制。这是好事。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在变化,人们的意识形态和精神面貌也在变化。
第四,公社集体福利事业普遍发展了。我们看到的人民公社,大体上都办起了公共食堂、缝纫组、托儿所、幼儿园、老年幸福院、卫生院、妇产院等组织。过去由国家举办的许多事情,如医院、学校等,现在公社自己办起来了。许多公社社员从吃饭、穿衣、抚养子女到疾病医疗,现在都由公社统一负责,实现了家务劳动社会化。妇女们对公共食堂、托儿所、幼儿园特别热心。她们说,这些组织“拆也拆不散,赶也赶不走了”。
(四)人民公社化是社会经济的大改组,它改变着生产、分配、交换和消费等方面的旧的联系,建立着新的联系。这些变化反映在财政工作方面,是原来以商品流通为征税环节的工商税收制度,基本上不再适用了。这些变化反映在银行工作方面,是农村现金季节性投放和季节性回笼的规律改变了,现金交易进一步减少了,转账结算的范围扩大了。这些变化反映在商业、粮食工作方面,是采购和供应更加集中,计划性和组织性更加加强,经营方式和经营品种也有了变化,农村粮食统销任务基本上没有了。一个共同性的问题是,乡社合一了,人民公社既是经济组织,又是政权组织。国家的乡镇财政工作必须同公社本身的财务工作合而为一。农村银行机构将要进一步成为公社各种经济活动的结算中心。商业工作更加成为公社本身经济生活的不可分割的部分。在这种情况下,农村的财贸工作,在机构设置、业务管理等方面如何适应,如何处理有关的体制和工作关系等问题,也急需考虑解决。
为了解决财贸工作如何适应人民公社化需要的问题,我们在北京的时候,曾经根据集中领导分级管理的原则,提出“两放、三统、一包”的方针。所谓两放,就是把财贸部门在农村的人员和资产下放到人民公社,由公社负责管理经营(不仅是财贸人员,国家在农村中的干部、包括乡干部、小学教员、各种事业机构的人员,看来也都要下放到人民公社)。所谓三统,就是统一政策,统一计划,统一流动资金的管理。人民公社必须执行国家的市场物价政策、统购统销政策以及其他方面的各项政策和有关规定;人民公社必须按照国家计划,交售统购和统一收购的产品,向社员配售统销物资;国家转交公社的流动资金,只能用于工农业生产和商品流转所需要的流动资金方面,不得用于基本建设和其他用途。所谓一包,就是包财政任务,将国家在农村中的各项财政收入,统一计算,扣除原来由国家开支的行政费和各种事业费用,由公社按收支差额包干上缴。这个两放、三统、一包的方针,我们这次在所到的地方,征求了当地党委和公社干部的意见,他们都同意,只是在包干的具体方法上,有不同的方案。例如,有的地方愿意按照一定的比例包干;有的地方愿意按照一定的金额包干。我想,各个地方的情况不尽相同,在公社统一包干上缴的方针下,包干的方法各地可以有所不同,不必强求一致。实行的具体时间、步骤,也可以因地制宜,自己规定。
(五)有些县以上财贸部门的干部,顾虑实行两放三统一包的方针,把国家的机构下放给人民公社,是不是全民所有制向集体所有制后退了一步;有的同志顾虑这样作是不是会影响国家的收入;也有的同志顾虑事权下放了,没有事情可干了。我们说,人民公社是基层经济组织和基层政权组织的结合体,财贸机构下放以后,这些机构一方面是公社的组成部分,另一方面又是财贸部门的基层单位。比如说,公社的财政部门,既是公社的财务机关,又是国家的基层财政机构;公社的供销部既是公社的商品分配机构,又是国营商业的基层机构。财贸机构下放,实际上更增加了公社的全民所有制成分,加强了国家对人民公社的领导,更加便于公社将来进一步向全民所有制过渡。我看这不是倒退,而是前进。财贸机构下放,固然把国家的一部分财产和收入归了公社,但是最后,公社仍然要经过财政的渠道,把一定的收入上缴给国家,国家的收入并不会减少。至于说到财贸部门是不是无事可干的问题,应当认识,今后财贸部门对于公社的财贸机构,仍然保持着业务领导关系,国家财贸部门应当把公社的财贸工作看作自己的工作,把帮助公社做好财贸方面的工作,当作自己的重要任务。现在公社成立不久,各项工作还在建立,公社如何记账,如何核算,如何加强经营管理,加强计划性等,都需要帮助,怎么能说没有事情可干呢!吴芝圃同志说:“财贸工作的基础在公社”,这句话很对。就拿计划管理来说,目前的问题就很突出。例如鸡和鸡蛋,由于社员的自留地没有了,家里不作饭了,也没有功夫了,就必须及早纳入全面规划,想办法饲养。公社是工农商学兵五位一体,农林牧副渔全面发展,它本身就要求高度的计划性。哪一样事情不列入计划,哪一样事情就有被挤掉的危险。因此,推广合同制,即公社向国家出售什么,要国家供应什么,事前用合同规定下来,这是很必要的。把国家计划同公社计划通过合同衔接起来,看来将是今后长时期内国家同公社之间商业结合的主要形式。
*    *    *
以上的信是在郑州的时候写的。9月20日我们离开郑州,绕道南阳、襄樊,27日到武汉,30日回京。从湖北的情况看,他们那里采取的是更为慎重的步骤。他们先搭起人民公社的架子,下面还暂时未动,也没有实行吃粮不要钱的办法,他们主张批发商业以不缴给人民公社为好。我看这样做也可以,各地情况不同,具体作法不必强求一致。
(原载“红旗”杂志第十期)


第3版()
专栏:

用“丰产方”促进大面积增产
成安县委领导农业生产方法有重要改革
本报讯 中共河北省成安县委把试验田和丰产田结合起来,组成同一作物的大面积“丰产方”,是领导农业生产方法上的一个重要改革。这个经验今年已在棉花生产上收到显著成效,并将进一步运用到粮食、油料等生产上去。
成安县今年种棉三十四万亩,初步估产平均亩产至少二百九十斤皮棉,再经过后期管理和精收细摘,实现三百斤也大有可能,这与丰收的1957年对比起来增产三倍以上。最近棉花普遍开絮,第一遍摘的结果,平均每亩摘籽棉一百五十斤以上,头一喷花已抵住去年全年的亩产量。不但获得普遍丰收,而且还出现了许多高产卫星,初步统计全县有五千四百亩,亩产皮棉可达到六百斤至一千二百斤以上。
今年棉花普遍实现丰收的根本原因:是县委自始至终贯彻了“以高额丰产为样板、大面丰产为骨干、全面增产为目的”的三位一体的方针。全县农民在大搞试验田的基础上,进一步把试验田与丰产田结合起来,用“丰产方”这一新的形式,推动全县范围内的大面积丰产运动。
“丰产方”是生产大跃进形势下的产物,是全党全民大搞试验田运动的新发展,也是农业生产领导方法上的一项重要改革。在今年大跃进运动的初期,虽然群众丰产运动有了进一步开展。但是抓住卫星田,忽视大面积丰产和普遍增产的偏向还没有真正解决。由于存在试验田地块分散,领导不集中,个人试验与队内农活不调和等矛盾,普遍丰产运动未能开展起来。在这种情况下,道东堡乡党委提出把零星的小块试验田和丰产地连成大块“丰产方”的计划。他们将道东堡、曲村、西南庄等六个社的土地规划在一起,固定劳力,统一措施,统一行动,分段负责,确定为万亩千斤方。县委发现这个情况后,认为这样作既能树立典型,又能有效的推动普遍的丰产,并能使生产、技术、文化结合起来。因此,决定在全县推广这一领导经验。跟着出现了许多“丰产路”“丰产方”。徐村社“丰产路”达十五里地长。这些“方”与“路”的棉花真是青一色、高一头、大一膀。特别是经过徐村现场会议后,各乡、社一边建一边干,大搞“丰产方”运动在全县范围内迅速的成长壮大起来,最后全县共出现了一百个“丰产方”,二十条“丰产路”。“丰产方”的棉田达到十五万亩以上。在这一基础上,许多“丰产方”不仅搞生产,还添了许多新的内容。漳河店联盟社的“丰产方”,设立了跃进棚,建立了红专学校,进行政治、技术、文化学习,建立了食堂、俱乐部。他们把“方”作为人们的活动中心。正如外地参观的干部给他们的四句赠言:进了“丰产方”,好比小农庄,男女生产忙,到处喜洋洋。
今年实践证明大搞“丰产方”至少有以下五个好处:
第一、“丰产方”是贯彻执行县委提出的以“高额丰产为样板、大面丰产为骨干、全面增产为目的”的方针的具体化,它可以把干部试验田和大面积的丰产结合起来,进一步带动丰产运动的开展,有效地克服了卫星田、丰产田与普遍增产脱节的现象。今年在十五万亩“丰产方”中平均亩产三百五十斤皮棉。虽然面积仅占总植棉亩数的44%,但产量却占总产量的62%。
再从两个社的对比来看,更能显明说明这个情况。东河乡一心社去年亩产籽棉一百八十二斤,今年没有搞“方”,增产较少,估计产籽棉三百七十四斤,比去年增产106%。而道东堡乡国庆社去年亩产籽棉一百二十六斤,今年搞了“丰产方”,亩产量估计可产籽棉六百五十五斤,比去年增产420%。这两个社的增产速度相差三倍左右。
第二、由于“丰产方”是按作物设置的,它可以使劳力专业化,劳力固定,领导力量集中,责任明确,措施具体,各项操作要求都有了保证。过去县委也提过开展大面积丰产运动,但因为领导力量不集中,劳力不固定,措施不具体,没有收到很好的效果。今年确定了“丰产方”,可以把领导力量、劳力固定下来,并且按“方”提出具体增产措施,这样就克服了劳力流动性过大,计划、措施不落实的现象。
第三、“丰产方”建立和实行专业化管理,它本身就起着相互间竞赛的作用。因此进一步鼓舞干部、群众学先进、赶先进的积极性,改变了“方”内落后队和“方”外落后队的面貌。建“方”后,不少乡、社干部自动参观,暗地加劲,自动并“方”,建立专门组织,定期检查评比,很快地掀起一个丰产竞赛运动。像落后的化店村,过去没有长过好庄稼,今年棉花、粮食各种作物都站到了第一类。
第四、大搞“丰产方”是适应公社化以后,在大量提高单位面积产量的条件下,向少种多收的方向发展的。有了“丰产方”可以减少种植面积,腾出一部分土地有计划地发展林业、牧业、渔业等生产,并且可以加速进行园田化、河网化等农田基本建设。
第五、有了大面积的“丰产方”就要求来一个技术革命,学习文化、科学必然成为广大群众的迫切要求。全县各个“方”或“路”都程度不同地把科学、文化与生产结合起来。通过“丰产方”推动了社员群众学习技术、学习文化的高潮。反过来由于文化、技术水平的提高,又推动了生产的发展。漳河店“丰产方”,由于他们生产、文化、技术结合的好,干部、社员个个心情舒畅,人人生产学习情绪高涨。
总之,大搞丰产方是完全符合大生产客观发展需要的,也是人民公社化后广大社员群众迫切要求的。
为了在1959年再来一个更大的跃进,成安县委正本着以大量增产棉、粮、油为中心,相应地全面发展林、牧、副、渔业的精神,继续贯彻以高额丰产为样板,大面丰产为骨干,全面增产为目的的既定方针。1959年计划种棉三十五万亩,要求亩产皮棉六百斤,争取一千斤;粮食作物二十万亩,保证亩产三千斤,争取五千斤;油料作物三万亩,亩产三千斤。县委认为有了人民公社这样一个极其优越条件,明年全县各种作物全部划“方”种植,按“方”实行专责管理,首先从种麦开始进行划“方”种植。秋、冬季结合人民公社的生产规划,立即全面规划,全县各种作物按照区域化进行种植,实行专业管理,使农业生产出现一个新的面貌。


第3版()
专栏:

江苏省江阴县马镇人民公社中稻大丰收。图为女社员们在紧张地进行脱粒的情形。 新华社记者 汪文华摄


第3版()
专栏:

论“丰产方”运动
十月十六日河北日报社论摘要
一项农业生产上的创举,一个社会主义大生产的可贵萌芽,农业生产大跃进形势下的“丰产方”运动,今年在我省成安县的土地上已经开花结果了。
“丰产方”运动证明了:农业已经开始了一个生产上的大变革,即由点的革命进入到面的革命,由分散的小块到大规模的集体耕作和大面积的高额丰产的新阶段。那种多年来传留下来的小农经济时代的耕作方法,已经一去不复返了。
随着生产上的变革,劳力组织的相应变化是必然的。劳力组织要变向哪里去?就是要更加集体化、更加战斗化,更能担负起农业生产上革命变革的任务,并为不久即能实现的机械化大生产创造一定的条件。怎样变法?“丰产方”运动启示了我们,要通过“方”。根据“丰产方”种植集中的要求,生产组织的成员是按军事化的方法组织起来的,经营“丰产方”的成员集中一起,思想统一,组织统一,行动统一,有高度的劳动效率,因而也就最能有效地完成大面积增产任务,促进生产上的革命。
“丰产方”运动还证明了:广大农民群众已踏上了又红又专、作一个共产主义新人的康庄大道。开展“丰产方”运动,一方面,只有依靠红专积极分子向保守思想展开坚决的斗争,才能使试验田的经验能够取得生产革命的胜利;另方面,想确保丰收,就要有一支巨大的掌握先进的农业技术的红专积极分子队伍。成安县“丰产方”里的红专队伍正在成长,这群青年男女们,现在能和别人讲政治、说技术、谈文化了。
“丰产方”运动也证明了:以“方”为阵地,搞大面积丰产,是适应公社化以后群众路线的领导方法。在公社化后,一般仍是按原来领导小社的方法实行领导的。由于社大生产分散,又包括工农商学兵等各个方面,进行政治工作、开展劳动竞赛以及传播技术等都遇到一些困难。而在建立了“丰产方”以后,这种情况就发生很大的变化。“方”不仅是一个生产单位,而且是一个政治、文化中心;不仅包括生产方面,也包括生活方面;不仅集中,而且又是有严密组织的整体。所以,有了“方”,领导就有了基点,在“方”的范围内,可以有效地进行政治工作,开展劳动竞赛,组织红专学习,传播生产技术,进行劳武结合,因而也就能够有效地搞好生产。
建立“丰产方”首先要做好全面规划。要根据争取生产更大跃进的精神,充分利用人民公社的有利条件,将各种作物划“方”种植,并按“方”实行管理。社的各种生产建设都要以“方”为中心进行规划安排,其他部门的工作也应当面向“丰产方”,适应“丰产方”的大面积丰产的需要。


第3版()
专栏:

抢收红薯越快越好
河北薯类作物已收回五分之一
新华社天津15日电 河北省各地正在抢收抢运薯类作物。到12日止,全省已刨收薯类作物四百九十三万多亩,占播种面积的五分之一强。降霜较早的张家口专区二百四十万亩马铃薯,已经基本收完。保定专区的一百四十万亩春薯,已收完一百万亩,并且已把六十万亩春薯切片运回贮藏起来。唐山专区仅四个县的统计,已把四亿四千万斤薯块收藏在窖里,切成的薯片有一亿斤。卢龙县采取了“就地收、就地切、就地晒、就地入囤”的办法,一般是在十亩大小的薯地里,选出方圆约二亩的地方轧平铺沙,作为场地,搭起几个“风囤”。这样,可以大大节省劳力,避免损失,加快速度。
河北省今年播种的二千四百多万亩薯类作物,预计总产量可达一百九十三亿多斤(折粮数,下同),比去年增加五点六倍多;亩产量可达七百九十九点八斤,比去年增产一点一倍以上。各地根据今年薯类作物面积大、数量多、收运紧张、容易烂坏等特点,普遍注意事先做好刨收、保管等准备工作。全省共训练了甘薯保管、加工、食用技术人员八十八万多人,赶制出三十万多台切片机具,新挖和扩修窖、井一百零九万多个。从9月下旬以来,各地又在不误其他工作的情况下,适当调剂力量抓紧薯类工作。全部薯类作物将在10月底以前收完。


第3版()
专栏:

人民公社四景   张家勤(原载河北日报)


第3版()
专栏:

是小事也是大事
曾志
万春人民公社建立初期,食堂办的不好,社员意见很多。原因是有些社干部认为生活问题是“小事”,不值得花很大力量去解决生活集体化以后的问题。
生活问题究竟是小事还是大事?一般说,生活问题是小事。但也不是所有生活问题都是小事。这就是说,在某些情况下,生活问题会成为大事。在人民公社里生活问题更是大事,就如万春公社的干部后来所认识到的:是一个严重的政治任务。
说它是严重的政治任务,有没有夸大之处呢?没有。列宁曾经说过:如果不把妇女从烦琐的家务劳动中解放出来,尽管颁布了种种解放妇女的法律,但妇女仍然是家庭奴隶,因为琐碎的家庭事务压迫她们,窒息她们,会使她们变得愚钝卑贱。现在人民公社办食堂、托儿所、缝纫组等,正是要完成彻底解放妇女的伟业,这不是有很大政治意义的事吗?
每一个人民公社都有成千以至好几万人,这样多人的集体生活搞的好不好,对生产的影响很大。如果公社的公共食堂、托儿所、缝纫组等搞得好,就可以使大量的妇女劳动力,从烦琐的家务劳动中解脱出来投入生产;如果集体食堂办得好,就会使男女社员身体健康、心情舒畅,更加热爱公社,更加努力劳动。相反,如果公共食堂、托儿所等搞得不好,社员们就会有后顾之忧,尤其是妇女,就会“身在田间心在家”。特别是当前大炼钢铁和秋收秋种非常紧张、劳动力很感缺乏的时候,搞好公社的集体生活就更加重要。
搞好集体生活,不仅可以促进生产的发展,而且还可以向农民群众宣扬共产主义的优越性,进一步培养和锻炼农民群众的集体主义思想。对于集体生产的优越性,几年来,农民群众从合作化的经历中,早已深信不疑。但是,对于生活问题,看法就不那么简单了。虽然农民群众早已向往着共产主义,但是,多少年来都是习惯于一家一户的小家庭生活,没有和许多人一起共同生活过,现在的集体生活是不是一定比自己的家庭生活优越呢?多少有点半信半疑。而农民群众看一个社会好不好,又多半是根据自己生活的变化。因此,公社的集体生活搞得好,就会更加坚定农民群众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信心。相反,如果集体生活不能比家庭生活优越,那就可能引起一些农民对共产主义美好前景的怀疑,从而影响了他们建设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积极性,影响人民公社的巩固和发展。
由于公社把全体社员的生产和生活组织在一起,社员穿衣、吃饭、带孩子、养老人……样样事情都要依靠公社、依靠集体,而不依靠家庭,个人生活的提高要依赖于集体事业的发展,这就促使社员们从关心个人、家庭转而关心公社、关心集体。这样,也就会使社员在共同劳动和共同生活中,逐渐克服由个体经济所产生的个人主义、本位主义思想,逐渐培养起“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集体主义、共产主义思想。
要搞好集体生活不是一件很容易的事情,但是也完全有可能搞好。搞得好搞不好的关键,就在于能不能走群众路线。走群众路线,有事和群众商量,“众人的事众人办”“众人出题众人作”,就可以搞好。万春公社的做法,就是最好的例证。


第3版()
专栏:

生活搞得好生产劲头足
万春公社民主管理集体生活人人心情舒畅
本报讯 四川省温江县万春人民公社的食堂、托儿所、缝纫组和洗衣组愈办愈好,有力地促进了公社的巩固和生产发展。
万春人民公社是9月上旬建立的,共有一万八千多户。一个月来全社许多食堂已从原来的不够使人满意做到清洁卫生,饭热菜香,按时开饭,增加了饭菜花色品种,还为老年、儿童添了面条、馒头和软饭。各队还把托儿所、洗衣组等集中在食堂附近,便利妇女看孩子和处理生活问题。
万春人民公社建立后,共建立了五百多个食堂和四百多个托儿所、缝纫组以及洗衣组。但在开始,由于部分干部存在重生产、轻生活的思想,认为生活福利问题是“小事”,没有及时解决有关的问题,以致有些生产队的食堂办得不好,社员意见很多,影响了生产情绪,也打乱了生产安排。公社党委研究这一情况后,领导全体干部开展了对集体生活问题的大辩论。通过辩论,全体干部一致认识到:组织好集体生活是一个严重的政治任务,这是组织生产大跃进的一个保证,涉及千百年来农民生活方式的彻底改变,也直接影响公社的巩固。
统一认识以后,全社集体生活的管理方面立刻大有改善。公社和大队都指定一个副社长和副队长专门管生活,各中队也都建立伙食管理委员会。全社立即召开了公共食堂现场会议,介绍先进食堂经验。并且实行了经济公开和民主管理,坚持群众路线的做法。
随着集体生活的改善,全社社员人人心情舒畅,更加热爱公社。全社近来出工率一直保持90%以上,妇女社员们在青壮男子支援钢铁战线以后,担负了社内的主要劳动。全社近十多天深耕土地一万多亩,都在一尺五以上,并且大搞熏土肥,数量都超过建社初期几倍。 (于竞祁)


第3版()
专栏:

既要做好饭 又要种好菜
人民公社集体食堂建立自己的菜园
据新华社讯 湖北省襄阳专区各地人民公社在大搞冬播同时,统一安排蔬菜的播种,适当扩大种菜面积,以便改善各地城乡人民的蔬菜供应。
中共襄阳地委要求各县每个公社种菜的面积要达到平均每户半亩,在基本建设工地附近还要扩大一部分菜园。到10月上旬,全专区已播种了白菜、萝卜等菜蔬四十二万多亩。各公社的食堂都已经有自己的菜园。这些菜园大都是利用闲场、空地和荒地,由生产队帮助突击翻耕、播种,各公共食堂抽出一到二人专门负责菜园的除草、施肥等管理工作。在城镇和基本建设工地附近的公社,还建立了蔬菜生产的专业队,专门划出部分土地做菜园。
据新华社讯 安徽舒城县舒茶人民公社为了保证蔬菜供应,组织专人栽种,现在全社已种各种蔬菜六千七百二十五亩。这个公社要求从现在到明年春季约半年时间内,每人能有一千斤菜,除平时每人一天能吃到一斤新鲜蔬菜以外,还准备制做一部分干菜和咸菜。
舒茶人民公社有八千六百零七户,全社已成立三百一十六个公共食堂。全社各个公共食堂在“既要做好饭,又要种好菜”的口号下,及时进行了播种。现在每个公共食堂的菜园已是一片翠绿,各种蔬菜都生长得很好。(附图片)
郑丽瀛插画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