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0月14日人民日报 第7版

第7版()
专栏:

跃进的时代,跃进的电影
荒煤
北京市正在举行的庆祝国庆新片献映月,是一件很有意义的工作。
这一次放映的新片是1958年的产品。1958年是大跃进的年代。全国人民在党的总路线的鼓舞下,在各个生产战线上,无时无刻不在创造奇迹;具有共产主义精神、道德品质的新人,一批又一批地不断涌现出来!而这些新影片,不论是哪一个片种,都积极地、迅速地反映了新时代的新人新事,这是一个很可喜的现象。尤其值得注意的是,距离今年5、6月间各厂的创作思想跃进会议(在这个会议上,电影艺术工作者对去年影片中资产阶级思想和修正主义倾向展开了严厉的批判和斗争),为时不过数月,就产生了一批反映大跃进题材的艺术片,也为我们探讨电影艺术创作如何向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的方向前进,提供了宝贵的材料。
我觉得,在这次影展中,时代感和真实感最强烈的应该首推新闻纪录片。这也正好是新闻纪录影片的特性。一部新闻纪录片如果失去了时代感与真实感,就等于没有生命,也就没有感人的力量。这一次映出的比较优秀的新闻纪录片都更加证实了这一点。
彩色长纪录片“劳动万岁”是一部动人的影片。自然,宽银幕与彩色在表现十三陵水库建设这种宏伟雄壮的场面时增强了表现力,但应该说,动人的还是在把群众那种忘我的劳动热情表达了出来,反映出了我们人民为加速建设社会主义的那种时代精神。这一部影片情绪最高涨的部分,是毛主席和中央各部门各省市负责同志来参加劳动的那些令人激动的镜头。而这也正是反映了我们中国的时代特征:革命领袖以普通劳动人民的恣态出现在群众中和劳动人民同心同德地、一齐动手建设的那种革命精神。
同样的,在“工农兵学商”、“生活的凯歌”、“英雄抢修黄河铁桥”这些影片中,当毛主席、刘委员长、周总理身临前线鼓舞群众的场面出现时,也总是激动人心的。看到这些场面,我们立刻就会有一种身临其境的感觉。因为这是一种时代的情感。在党的总路线光辉的照耀下,我们每跃进一步的时候,都会感到毛主席和其他中央负责同志是和我们共同前进的。也因此,尽管那部描写从事海底取宝的水产生产战线上的英雄们的影片“珊瑚岛”拍摄得很有趣,有不少优美的镜头可以吸引我们,但是更加激动我们的,却是他们在那杳无人烟的岛上收听五一节北京广播的那一些镜头。多么遥远的战场,然而他们的心却时时刻刻和北京联在一起。
所以,我总觉得,新闻纪录电影的编导和摄影,他们不但要有尖锐的政治敏感,同时还应该有一颗热爱我们时代的诗人的心,善于在时代的步伐里找到激发情感的诗句。也因此,我特别要提到“英雄抢修黄河铁桥”这部短纪录片。这是一部充分表现我们工人阶级共产主义风格的影片。在这部影片中,几乎没有什么多余的镜头。黄河大汛的激流冲毁了黄河铁桥的一座桥墩,可是也在我们心里冲激起一种希望:把黄河大桥赶快修通。影片的成功,就在于让观众的眼睛看到了铁路工人那种顽强的乐观的战斗精神,能够相信并且自然得出大桥可以修复的结论。许多镜头找到恰当的角度来显示工人们在极其艰苦条件下进行操作的景况,这同时也显示了新闻电影摄影工作者的战斗精神——不处在和工人同等的地位,不可能拍摄到这许多真实的场面。
纪录片并不因为篇幅长就更能充实地反映现实。例如“生活的凯歌”这一部大型纪录片就没有获得应有的成功。这部影片主要想概括我国工业化的建设全貌,其中也确有不少动人的镜头,反映了工业战线上宏伟的景象。但是头绪纷繁,交代不清,缺乏一个明晰的逻辑。时间、地点、典型的人物、事件都不够突出。没有突出表现典型的东西,艺术的概括往往就会形成现象的罗列。这说明,我们新闻电影艺术工作者在拍大型纪录片、概括性很强地表现生活时,还没有充分掌握到它的规律。我们的某些长纪录片往往给人以冗长、重复、繁杂的感觉。连一些很好的影片也难免有这样的缺点。
我想,主题单纯、明确,逻辑鲜明,对比强烈,影片的结构、叙述性也有它本身的“戏剧情节”来吸引观众,而艺术的处理则力求精炼、集中,善于选择细节来突出典型人物和事件,这是一部优秀的纪录片必须具备的条件。这方面还有许多问题值得探讨。
这次影展中,也显示出科教片在我们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作用。通过电影艺术普及科学知识,反映工农业生产方面的技术革新,推广先进的生产技术,促进技术革命,甚至打开尖端科学的神秘,提高我国人民科学文化水平,是非常需要的。我想特别应该提到的是“四勤八有”、“地下灌溉”、“三天实现车子化”、“满天飞”这些短科教片。这类影片的共同特点,是带有报道性,既反映了广大农民群众跃进的干劲,又表现了他们大胆创造的精神,并且推广了他们的先进生产经验。这是一种最直接为生产服务的影片,最能鼓舞群众生产情绪的影片。一定要充分估计这类影片的作用。
最后,我想谈谈艺术片问题。
这次献映中出现了一种新的艺术形式的影片,如“黄宝妹”、“破除迷信”、“钢人铁马”、“一日千里”等。这是电影艺术工作者赶任务拍摄出来的艺术片。他们共同的特点是:反映了当前现实的题材,以真人真事作基础来进行艺术加工,有较大的纪录性或报道性,形式比较短小精悍和新,生活气息也比较浓厚。
从形式新颖朴素,反映生活很真实,而人物形象又比较鲜明,在影片中非常有力地表现了人物的共产主义风格来讲,“黄宝妹”这部影片是值得特别推荐的。这部影片通过几个片段非常真实地表现了黄宝妹这个先进工人的形象。当然,这部影片大胆地让黄宝妹本人及其模范小组和厂内职工、党的工作人员亲自参加了演出,是获得成功的一个重要因素。他们在工作中、生活中的动作和情绪表现得非常自然,毫无造作的感觉,给影片大大地增加了生活的气氛,使我们感到亲切自然。但是,应该说更重要的是编导的确注意到如何通过劳动的态度去表现英雄人物的性格和道德品质。影片对黄宝妹及其小组消灭白点运动,以及黄宝妹在竞赛中那种共产主义的精神都作了很真实动人的表现。特别值得一提的,是这部影片在摄制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中国工人阶级的共产主义的风格。例如说,在这部片子里扮演作为黄宝妹的对立面的那位女工,事实上不是她的对立面,而是一个积极分子,也就是说,这位女工同志为了完成这部影片,勇敢地、自愿地担任了这个作为对立面的角色。
这部影片给我们两点启发。第一,导演在拍摄这类纪录性艺术片或纪录片的时候,只要善于运用“自然演员”——劳动群众演自己本色的角色,就可以给影片增添不少生活气息,更真实地反映生活。第二,劳动人民可以掌握和运用文艺武器来表现自己,即令对电影来说,也并不例外。这部影片只用了一个电影演员——扮演编剧那个角色。但从表演方面来看,她比其他工人同志们扮演的角色倒显得不够自然了。而黄宝妹本人在影片中表达自己的情感却很真挚,像是一个非常熟练的演员。
“黄宝妹”这部影片,从剧本创作开始,到影片完成,始终就是在党委领导支持下,和工人同志们一齐合作来进行创作的,所以特别真实动人地反映了我们这个时代的新人。这给我们打开一条电影创作与群众结合的崭新的道路。这证明了,劳动人民大步踏进文艺创作园地,将带来一股无穷的力量,创造出真正有共产主义风格的作品来。
创造工人阶级的先进人物形象比较突出的影片是“钢人铁马”。温锡莹同志所扮演的老工人的形象是很成功的。这部影片表现了老工人爱厂如家、当家作主的崇高品质。他不论对什么部门的工作都关心,他珍惜公家的财富,巴不得厂的生产飞跃发展,总之,一种强烈的主人翁感就是他的性格的特征。影片并没有什么复杂的特殊的冲突与情节,然而由于这个老工人的性格鲜明,他那种我为人人、人人为我的共产主义的风格,就成为反映人与人之间新的关系的一面镜子,展开了一幅动人的钢铁厂跃进的图画。
“破除迷信”与“一日千里”都是以两三个短片组成的节目,大都是表现农民、工人、青年技术人员创造发明的故事的。题材新颖可喜,也表现得生动活泼。我觉得像“在列车上”这类小故事,如果拍得再精致一些,应该是反映我们新生活的动人的速写,可惜导演处理得潦草、简单一些,忽略了人物思想感情的表现。“一日千里”最后的一个短片也存在着同样的缺点。我觉得短小的影片,尽管存在篇幅的容量问题,只能表现某些小的题材和某些生活片段,但是艺术创作的容量大小,却不能成为限制艺术家描绘人物形象、刻划人物思想感情的条件。一个好的短片应该和一个好的独幕剧或是短篇小说一样,同样会有令人回味的戏剧结构。看了这两部影片,我一方面感到喜悦,但是又不免有些感到遗憾。
看到这一类纪录性艺术片,是很使人兴奋的。这种作法给我们电影艺术创作带来了新气象、新问题,也破除了迷信。电影界过去总认为艺术片不能迅速反映现实,过分强调了所谓重武器的作用,好像既然有新闻纪录片能够及时反映现实,就无需乎艺术片来赶任务了。这些看法长期束缚了我们的思想。现在这个迷信可以打破了。电影艺术片为了迅速反映这个伟大的时代,反映广大人民革命精神与求实精神相结合的那种不断革命的英雄行为和气概,自然要求艺术创作者大胆突破旧的形式与规格,来探讨和创造新的形式和风格,力求更生动、更真实又最充分、最富于革命浪漫主义地来反映现实。
纪录性艺术片这种作法,恐怕是我们探讨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一个重要的起点——自然这不是唯一的起点,因为,好就好在它还没有自成一格,还有些“不伦不类”,是一块大可开垦的园地。
这个新品种难免不够成熟,但是我相信,不久的将来,它一定会开出新颖动人的花朵来,是百花齐放中的一种香花,问题在于创作人员是否真正思想解放。如果只从文艺定义出发怀疑它的不伦不类,而不从政治出发,不从生活出发,看到我们这个伟大的时代需要创造更多更新的、与时代相适应的形式来反映,不去培植这个新品种,不去推广、发展这种形式,那么,花再好,也不过昙花一现而已。何况,它本身也确实还存在一些缺点。比如,这些影片中对人物形象的描绘比较简单,过多地去表现生产与技术革新的过程,叙述事件的发展,而不着重去表现人的思想情感,因而思想深度不够,艺术表现方法也还有老套子的约束等等。举一两个例子就可以说明这种现象。例如出现在这类影片中的保守落后的人物形象,大都被简单化,甚至漫画化了。他们都毫无例外地戴上一副黑框眼镜,并且满脸保守相。再如“东风”和“巨浪”这两部影片中,把生产跃进的各种各样的会议、辩论,敲锣打鼓地报喜、挑战等等生活现象全部搬上了影幕(这就是在一般纪录片中也应该有所选择、剪裁的),使得影片的许多场面和镜头重复、冗长。
我觉得,这种纪录性的艺术片应该是形式多样和短小精悍,以便于更加洗炼地、迅速地反映现实。如果篇幅冗长,自然主义地或是公式主义地来表现生活,那么,对这个新品种来讲,就会很快地挫伤它的发展。新生的东西总难免有些缺点,这是指形式的不够完整——形式与内容、思想性与艺术性还未达到统一的应有的过程,但是,不等于允许创作者的粗心大意,重犯艺术创作上早已明确的一般常识性的错误和缺点。正是因为我们要欢迎、肯定和发展这个新片种,所以,认真地指出它的缺点,是有好处的。
至于这次献映的艺术片中,有一部分反映革命历史斗争的题材,如“永不消逝的电波”、“铁窗烈火”、“党的女儿”等,我就不想多说了。这些影片由于表现了中国共产党优秀党员的英勇的斗争,和过去同样题材的影片一样,都是比较真实动人的,会获得观众的喜爱。前两部影片在人物塑造方面比较成功,情绪也比较饱满,健康。而“党的女儿”的调子就显得过于低沉了。这三部影片都是以主人公的牺牲作为剧情发展的结束的。今天来看,至少有一个问题值得注意:影片可以表现阶级斗争的残酷和革命先烈那种视死如归、自我牺牲的精神,但是,不应该过份追求这方面剧情的紧张,热心于气氛的渲染。最重要的还是要表现共产党人那种忘我的革命乐观主义的精神,共产主义的风格,以人物高尚的道德品质来鼓舞人民;而不是简单地去宣传一种不怕死的精神——这实质上是把共产党人忠于共产主义理想,也热爱生活、珍惜生命,但在斗争最危急的关头又勇敢牺牲的那种高贵品质加以歪曲了。
从这一方面来要求,特别是从影片表现人物最后牺牲的艺术处理的一般化来看,这些影片都还不能够最充分地突出人物的思想情感,激动人心。例如“永不消逝的电波”的主人公的牺牲,无论是从戏剧情节的发展、布局,从人物思想上的刻划来讲,都感到不够充分。“铁窗烈火”的结尾也显得潦草无力。这部影片基本上是根据革命烈士王孝和的一些事迹改编的。当王孝和执行死刑那一天,在上海掀起了一个群众性的抗议运动,曾迫使蒋匪特务为了缓和当时的紧张局势而不得不延期三天。如果影片处理得好,完全可以结束在国民党那种在群情激愤声中狼狈地停止执行死刑的场面里。这样,不是更能反映时代的气氛,更加突出人物形象,也更能振奋人心么?
看来,影片如何更富于革命浪漫主义地来表现革命的历史斗争,这一个重要的课题,今天也很迫切地摆在我们面前了。电影艺术表现革命的历史斗争,永远是重大题材的一个方面。中国共产党近四十年斗争史中,还有许多重要的主题和题材需要深刻地反映。以革命现实主义和革命浪漫主义相结合的方法来反映这些革命史诗,使得这类影片更加提高思想水平与艺术水平,这对我们创作者来讲,还是一个极其艰巨和重要的任务。
最后,我介绍一下“画中人”这部影片。这是根据民间传说改编的神话故事,在民族形式方面有新的探讨:无论是戏剧结构、演员表演、音乐、歌唱等都显然在尝试运用中国戏曲的传统的经验,来创造一种中国人民所喜爱的载歌载舞的影片。根据过去“白毛女”、“红霞”及一些舞台纪录片来看,观众是很欢迎这种形式的。可惜许多创作者不注意这种形式的探讨。这部影片当然在表现形式上、风格上都还有不够统一、完整的地方。但是在导演、演员、音乐、摄影方面是获得一定成就的。
总起来讲,这一次新片献映,反映了电影创作的新气象——努力在适应时代的要求。今年艺术片和其他片种的生产都有很大的增加,而且题材方面,多数是反映我们这个伟大时代的,不少的影片更直接反映了大跃进中的新人新事,并且已经获得一些新的成就,这是应该肯定的,欢迎的。这证明了,党号召我们多拍摄一些纪录片、纪录性的艺术片的指示是完全正确的。
这也说明了,电影创作的发展,电影生产的大跃进,首先在于创作思想的大跃进。只要坚持深入生活、改造思想的方针,坚持积极、迅速反映现实,适应时代的需要,更好地为生产服务、为政治服务、为工农兵服务的方针,方向对头,就会不断地获得新的成就。
但是,必须承认,这只是电影与大跃进时代相适应的一个新的开始。我们电影工作者要注意到,广大观众在欢迎电影迅速反映现实的同时,也不会仅仅满足于数量的多和内容的肤浅,更不用说是表现方法的老一套与一般化。紧跟着数量增长和迅速反映现实的要求之后,一定要求我们迅速提高创作的思想性与艺术性。创作不能迅速反映现实固然会引起群众的不满,但作品的内容与形式不能与我们丰富多彩的生活相适应,也同样会引起群众的不满。这一次新片献映中,即令有些好的影片,也很显然存在着粗糙和潦草的缺点。这种由于生产跃进而忽视质量的现象是要注意克服的。只注意多快省而忽视好的作法是错误的,也是脱离群众、脱离政治的。
新的形势提出了新的任务。中国人民在党的领导下,以大跃进的姿态,在描绘一幅最伟大、最新、最美丽的图画。电影急需要反映这个迅速建成社会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远景。为了加强共产主义思想的宣传与教育的作用,需要创造出更多的革命现实主义与革命浪漫主义的、民族的、共产主义风格的各种影片;尤其需要早作准备,为迎接明年国庆十周年放卫星,这是全体电影创作人员的一个光荣的任务。电影不同于其他艺术,今年年内即应决定明年拍摄的主题题材并且肯定剧本。这是一个很紧张的工作和任务。我想,通过这次新片献映月,认真地听取广大群众的批评和意见,很好地研究一下新的问题,一定会大大地促进明年的创作。
这也就给电影理论、批评、研究工作者提出了新的任务。除了需要继续彻底扫清电影艺术创作中的资产阶级思想和修正主义倾向的影响之外,对新的艺术形式的探讨,对革命现实主义、革命浪漫主义创作方法的讨论、研究,对各个片种各个创作方面思想问题的探讨,以及群众性的影评工作,都需要很好地展开。
北京、上海、长春都在最近展开了这样的新片献映工作,我希望把它看作是广大群众对电影创作的一次大检阅,从此得到经验和教训,来推动明年的创作,那就会有更大的收获,更重要的意义。


第7版()
专栏:读者论坛

文艺出版工作厚古新例
刘厚生
中国戏剧出版社为了纪念关汉卿创作生活七百年,编校出版了他的现存作品全集“关汉卿戏曲集”。中国历史上的剧作家的作品被这样郑重地当做祖国宝贵的文化遗产,编印全集,这还是第一人第一次。这是非常有意义的工作,是值得感谢的。书的编排格式等等也很大方醒目,称得上是“大字足本”。
然而当我读了几出戏,翻阅了全书,研读了“编校后记”之后,却觉得有些不舒畅,产生了一个疑问。
出这样的一部书,特别是在广大群众中间广泛介绍、纪念关汉卿,第一次出他的全集时,最主要的目的应该是普及呢,还是提高?我认为应该是前者。但从现在出的书的情况看来,似乎是为了“提高”。
吴晓铃先生在“编校后记”中说:“这一次我们的编校工作利用的版本是较多的,”有多少呢?主要的,有“元椠古今杂剧三十种”等元曲集书九种,同时还参考了“世界文库”等。每一出戏,都用一种版本做“底本”,同时再分别用一到三种版本做“校本”。编校的结果,就是在每一出戏的后面附上一篇“校勘记”,把各种校本与底本不同之处逐字分别列出。“校勘记”的篇幅浩繁,十八个杂剧的“校勘记”共达四百八十八页,占全书(“附录”不计)九百二十二页的一半以上。也就是说,现在厚厚的两册全集中,有一册以上都是校勘。
一般读者不必要、也不可能在看一页例如“望江亭中秋切鱠旦”(七百三十五页)时,要翻上三十次“校勘记”去看“臧本无此字”或“顾曲斋本作‘×’字”之类的校勘。事实上看了也根本无从记住。读者所需要的,首先是读懂这些七百年前的伟大作品。而在这一方面,“戏曲集”对于许多为今日一般读者所不易明了的元代习惯、用语、方言、僻字、典故等等却无一字注解,无一语阐释。连标点都还是按老式一句一圈,而不用新式标点。
这就说明:这部书的出版,是为了研究关汉卿著作版本差异比较,而不是为了一般读者读懂关汉卿、了解关汉卿。一般读者事实上是花了两册书的钱买了一册书。
我没有意思否定校勘工作,对于研究关汉卿著作的版本差异,对于开创“关学”,校勘工作有其必要,吴晓铃等先生的繁重工作不致白费。然而这种并非当务之急的工作的结果,应该出版的是“关汉卿著作版本校勘集”,而不是像现在这样的大字足本以广泛纪念为目的的全集。
“关汉卿戏曲集”由于是在最广泛地纪念关汉卿时,最先送到读者手中的,包括了最完全的关氏作品,因此我们有理由首先从普及的角度来要求它。


第7版()
专栏:读者论坛

小人书也要厚今薄古
马楠
小人书——这个出版数量大,销路广,内容方面涉及最多,而且又是男女老幼都看的精神食粮,它的编印、出版、推广、发行,都是值得慎重考虑的。
我曾调查过一个基层科学试验机关,这个机关是工人,知识分子干部,和工人家属、小孩各占三分之一;这个机关的图书馆中,除一般文艺、政治、业务书刊杂志外,小人书占了相当数量,约有两千册左右。从借阅的情况看,别的书报杂志借阅的人并不那么多,但小人书则借阅的人很多,可以说是全机关人手一册、数册、或数十册;也有的人全部看了的。甚至有的人连书报都不看,光看小人书。
看看这里是些什么样的小人书吧:
楚汉相争全套;
神话故事大部分;
电影连环画占相等数量;
志愿军的故事一部分;
工农翻身闹革命,大生产、大跃进的很少。
总之,从这些小人书中还看不到或者很少看到我们的社会主义建设,我们的全民大跃进。而且就是这些内容本身,也表现了编辑者的厚古薄今的思想倾向。
给人们、给儿童一些历史知识是必要的,但小人书所叙述的历史故事,读后只能是知道有这么回事,究竟这些历史故事、人物到底干了些什么,他们在历史上占个什么地位,怎样来认识他们,分析他们,做的就很少。因此,就希望小人书的出版编辑者在编辑思想上考虑到这个问题——要给人们,尤其是给孩子们一点正确的唯物辩证法的历史知识,我想这是可以做到和应该做到的。
其次是神话故事。我们不反对给人们,尤其是给孩子们看这类题材的小人书,但我总感到数量不可以太多。这些神话故事当然也有表扬劳动和同情劳动人民的,但其中大多数是把解决困难寄托于神仙或宝物,而不是依靠群众自己奋斗,尤其是描写一些劳动人民由于勇敢,得到了公主和国王的喜爱,自己后来也当了国王,转而把财产拿来救济贫民。这在远古时代,当然也有它的积极意义,但把它大量拿来通俗化地教育今天的人民和孩子,是会模糊他们的阶级意识的。
反映现代生活的小人书少,特别是反映当前大跃进的太少,这应该说是编印小人书的方针问题,也是立场观点问题。我以为应该立即扭转过来,改变过去小人书中厚古薄今的偏向,让小人书也插上厚今薄古的红旗。这一点希望能引起出版机关的注意。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