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0月11日人民日报 第3版

第3版()
专栏:社论

防霜冻 保丰收
据中央气象科学研究所的预报,黄河流域、淮河流域在10月中、下旬,可能先后出现初霜。这个预报告诉了我们:正在农业生产战线上奋战的劳动大军,又将投入另一个规模巨大的斗争,这就是不让霜冻从我们手里夺走一点丰收果实。
我国农业今年获得空前丰产,粮食、棉花总产量预计都将比去年提高一倍左右或一倍以上,油料和烟、麻、糖等经济作物的收成也都比往年强得多。这些生长空前良好的农作物有些已经收获完了,有些还生长在田间。像北方部分地区的晚秋杂粮和水稻,全国棉区的棉花,都在继续成熟阶段。南方地区的晚稻更是处在生长后期。目前,尚在田间的作物的总面积还有好几亿亩。这是一个不小的数字。生长在田里的作物比重越大,我们防护作物不受霜害的任务就越大。保护这几亿亩作物安全地生长成熟,是当前农业生产上的又一项重要任务。
霜冻袭击是农业生产的许多自然灾害中的一种。这种自然灾害和别的自然灾害一样,人们不但能够预测出它的发生,而且有办法战胜它。今年春季,许多冬小麦产区曾经出现过晚霜,由于这些地区发动了群众,采用了各种防御办法,使小麦的幼苗没有受到霜害。不久以前,辽宁朝阳县宝营子乡等地,也曾战胜了第一次出现的霜冻,保护了正在成熟的水稻和棉花。这些事实足以证明,霜冻是可以防范的。实际上,农业生产的过程,就是人们同自然灾害斗争的过程,只有战胜了各种自然灾害,农作物才能获得丰收。过去,我们有勇气、有力量战胜各种自然灾害,今天,我们也有勇气有力量防止霜冻灾害。
当然,防止霜冻灾害并不是一件轻而易举的事情。像熏烟、喷水等办法,都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而且需要有严密的组织工作才能奏效。全国基本上实现公社化以后,不仅农民群众的共产主义觉悟大大提高,会更加积极参加防范霜冻的斗争;而且更便于统一调配劳力和筹集防霜所需要的物资;这些,都是今年防霜防冻的最有利的条件。但是,也须看到,在全国大干钢铁生产、农村秋收秋种任务十分繁重的今天,如果领导上对各项工作安排不当,就不可能有效地战胜霜冻灾害。每一个地区、每一个人民公社必须对当前各项工作加以全面安排,既要保证钢铁生产翻一翻,又要保证秋收秋种任务的完成,保证尚在田间的各种庄稼不受任何损失,这就需要千方百计地挖掘劳动潜力,合理地调配劳动力,防止霜冻对作物的为害。
防止霜冻需要一定的技术。各地在为防霜安排人力、物力的同时,还要总结和推广当地的防霜经验,组织群众学习外地的防霜办法。此外,还要加强农业气象的预测工作。
防止霜冻的一个有效措施,是促使作物提早成熟,以防患于未然。经验证明,对棉田实行深中耕和“推株并垅”,对稻田排水晒田,都有促使棉花、水稻早熟的作用。作物能够早熟一天,就减少一天被害的可能。对棉田“推株并垅”,还可以提高棉花质量;对稻田排水晒田,也有防止后期倒伏的作用。从这一点看,用促进棉花、水稻早熟的办法来防止霜害,是一件一举两得的事情。
对于可以提早收获的作物,特别是甘薯,应该尽早的收回来,这也是避免霜冻的一个好办法。目前尚未收获的作物中,甘薯占的比重很大,而甘薯一遇霜冻就会引起大量腐烂。因此,凡可能遭受霜冻灾害的地区,都必须提高警惕,尽可能提前收获甘薯,以缩小霜冻为害的范围。
各地党委加强具体领导,进行严密的组织工作,再加上发动群众鼓起更大的干劲,向霜冻进行斗争——有了这一切,我们就一定能够保证即将拿到手的丰收果实不受损害,一定能争取今年农业战线上的全胜!


第3版()
专栏:

工资制,好处大
本报记者 方徨
共产党好主张, 毛主席恩情长,
领导人民办公社。 工农跃进有保障;
基本工资加奖励, 幸福院加食堂,
粮食实行供给制; 穷苦根子全挖光;
儿童有了托儿所, 妇女劳力得解放,
男女老少拼命干; 幸福生活乐无疆。
这是河南省遂平县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社员歌颂他们实行基本工资加奖励和粮食供给制的诗歌。从9月1日那天起,嵖岈山卫星人民公社开始了人类历史上所没有记载过的——农民领工薪,吃饭不花钱的新的生活,全社四万多社员,都沉浸在欢乐的海洋里。在开始实行工资制和粮食供给制的时候,人们虽然赞成,但也有人还有点耽心,害怕有些人不好好劳动,会出懒汉。但是卫星社实行工资制以后,不但没有出懒汉,而且许多过去生产不积极,思想落后的社员都变成劳动积极、关心集体的好社员了。
一大队女社员宋翠花,人人都知道她干起活来不是肚子痛就是腰酸。评工资时,她自报四级,马上就引起小组里的争论。许多人批评她过去的劳动态度不好,开会不积极,政治思想落后,只同意评她为二级。经过批评以后,宋翠花在小组会上作了检讨。第二天,她一早就下了地。八天中,一个人就积了十五车粪,翻了十亩地红薯秧,社员们编了一首快板赞扬她:工资制, 好处大,生产搞得好, 翠花变了样,处处都带头, 人人把她夸,下次评级别, 一定得提拔。
从工资制执行以来,全社有三千三百多个过去长期不参加生产的辅助劳动力,现在也都开始参加生产了。
“争上游,鼓干劲,人人都要当英雄”,现在已成为卫星公社实行工资制以后的新风尚。全社展开了红旗评比竞赛运动。不论你走到那个村庄,那个大队,或者是只要有社员在工作的田间、工厂,到处都是红旗招展。一大队刘庄小队妇女队长孟秀芝被评为六级,这个小队的队员尹桂荣、王美荣被评为五级,她们两个为了赶上孟秀芝,9月中旬的一天,在地里翻红薯秧时,就展开了竞赛。一会儿尹桂荣超过了孟秀芝,一会儿孟秀芝又超过了尹桂荣,把过路的人们都看得呆了。这个小队过去每天最高的出勤率只有82%,现在除了请假、开会的,出勤率达到百分之百,不是劳动力的老年人也都出勤了。三大队二小队二十个社员发工资后第一次评比,得红旗的四个人,劳动积极的十二个人,还有四个人得了黑旗。可是到第二次评比时,全部消灭了黑旗,而且还有三个夺得了红旗。
在卫星公社,各项生产现在都是突飞猛进的向前发展。全社大办钢铁,深翻土地的运动轰轰烈烈的开展起来了。五千多人组成的钢铁大军日夜苦战在卫星社周围的群山上,成千上万名的社员白天收秋,晚上翻地。他们决心在一个月以内要把全社准备播种小麦的全部土地深翻一尺到一尺五。为了完成这个艰巨的任务,他们提出:“白战太阳夜战星,任务不完不收兵”的口号,争取明年放射小麦更大的卫星。


第3版()
专栏:

挖窖百万 设厂成千
湖南群众认真处理甘薯
本报讯 记者胡坚报道:挖红薯的季节快到了,湖南省已为鲜薯安排好出路。目前,全省新挖好的薯窖有一百多万个,能贮藏鲜薯一百五十多亿斤。到9月底止,全省已制造各种甘薯加工机具六万一千多部,新办淀粉厂、酿酒厂等小型薯类加工厂一万七千多个。一个“综合利用、多快好省地处理甘薯”的群众运动正在全省开展。
今年全省甘薯种植面积有一千多万亩,比去年增加60%。从目前试收折算,一般亩产万斤左右。估计今年全省甘薯总产量可达八百亿斤,比去年增产十倍以上。据初步计算,全省农民留种和吃用的鲜薯只需要三百亿斤,约有五百亿斤需要加工处理。有关部门的处理规划是:将五百亿斤鲜薯首先加工成淀粉三百万吨;然后以薯渣炼出酒精五十万吨,加工饴糖二十万吨,剩下的薯渣还可以酿酒、喂猪。今年红薯丰收,不仅给生猪提供了充足的饲料,而且甘薯加工的产值估计能给全省农民增加二十多亿元收入。
但是食用和加工的鲜薯都需要有贮藏的地方。而全省原有的薯窖只能贮藏五十亿斤鲜薯。因此全省需要新挖三百万个到四百万个薯窖,保证三分之二的鲜薯窖藏,才不至发生霉烂。预计全省处理八百亿斤甘薯,约需三亿个劳动日,即全省拿出五分之一的劳力(约二百六十九万人),需要苦战四个月才能完成。9月初,中共湖南省委发出“关于迎接甘薯丰收,做好甘薯处理工作”的指示,要求各级党委加强具体领导,各部门通力合作,及早准备加工设备和妥善安排劳力,认真做好甘薯处理工作。目前,中共湖南省委和各地委、县委都成立了甘薯处理领导小组,指定专人领导这一工作。从省到人民公社都逐级作出甘薯处理规划,并按照规划行动起来。
9月26日,中共湖南省委召开的全省甘薯处理工作会议,对前段甘薯处理准备工作进行了检查,并广泛地交流了各地综合利用和采用土、小、群办法处理甘薯的经验。宜章县农民采用“草皮灰堆”露天保管鲜薯的办法,既简便,收效又好。道县车头农业社用深耕犁挖甘薯,一人一牛每天挖六亩多,比人工挖薯提高工效十一倍。衡阳专区9月中旬召开了现场会议,推广用深耕犁挖甘薯。全区推广这种办法后,估计可节省两千万个劳动力,大大缓和了劳力不足的状况。


第3版()
专栏:

陕西秋季作物全丰收
粮食总产量比去年增一倍 经济作物样样高产
据新华社西安10日电 陕西省秋季作物获得全面大丰收。秋粮总产量可达一百二十九亿零七百九十八万多斤,比去年增产175.76%。加上夏粮六十二亿斤,全省今年的粮食总产量可达一百九十一亿零七百九十八万多斤,等于去年的二点一五倍,平均亩产三百四十三点九斤。全省平均每人有一千零五十九点八斤粮食。棉、麻、油料作物和糖类作物也空前大丰收。除棉花达到百斤皮棉省以外,全省甜菜和甘蔗的总产量也比去年提高五倍以上。
目前,在辽阔的关中大平原上,运送庄稼的大车络绎不绝。在打谷场上,一堆堆的草垛堆得比房顶还高。全省今年增产的最大特点是高产地区大大增多。有许多解放以来年年需要运进粮食的地区,现在也有了余粮。长城沿线榆林专区十二县,是全省缺粮最多的一个专区,每年都需要运进一亿多斤粮食。今年全区的粮食总产量达到十二亿五千万斤,比去年翻了将近两番,一跃成为余粮专区。
陕西省农林厅的负责人告诉记者,今年获得大丰收,从农业部门的领导来说,主要是抓住了以下几个环节:一、抓落后地区的工作和低产作物,使全省各地都得到了比较平衡的增产;二、克服硬槎播种和白地下种,使所有的农作物都深耕细作和施饱了肥料;三、抓大面积丰产,注意把“卫星田”创造的经验向大田中推广;四、抓护秋工作,减少了各种损失。(附图片)
庄稼长得比人高,妹妹送茶哥难找
·苏朗作·


第3版()
专栏:名词解释

名词解释
推株并垅 推株并垅可以增强棉株的光照和棉田的通风,是促使棉花早熟的一个方法。推株并垅的具体作法是:用外力(脚踏根部,手拉植株)使两行直立的棉株先向里倾斜,几天以后,再用外力使原来向里倾斜的棉株向外倾斜。


第3版()
专栏:

推行“二十到田”开展鸣放辩论 分片负责包干
威县提前完成深翻种麦计划
据河北日报消息 河北威县在迅速完成四十万亩麦地的深翻之后,又已经在10月8日全部播种完毕。
威县今年的麦地,要求全部深翻一点五尺,十五万亩丰产田深翻三至四尺,每个男女整半劳动力,除了秋收、积肥等农活外,每人平均担负三亩多深翻地,任务很重。县委推广了“二十到田”,即书记办公到田,社员住宿到田,牲口棚到田,群众吃饭到田,打场到田,工具修配厂到田,打机井到田,学文化到田,学习科学技术到田,托儿所、幼儿队到田,大鸣大放大辩论大字报到田,积肥到田,物资供应到田,医生到田,民兵训练到田,文艺活动到田,举行结婚典礼到田,奖惩到田,发行送报到田,沼气照明到田的办法,取得显著成绩。到9月20日,“二十到田”已在全县普遍推广起来。从此大大减少了人畜往返时间,提高了劳动效率,又使社员有休息时间,基本解决了劳畜力不足的问题。现在到田间吃饭的二十一万多人,据不完全的统计,每天能多作七万七千九百零九个劳动日,每日深翻进度三万六千六百多亩,比以前快一倍还多。全县到9月30日深翻地四十万零一百二十亩。
由于今年这县计划种麦四十万亩,比去年增加十五万亩,小麦平均亩产量要求达到五千五百斤到六千斤。各级党组织在领导农民保证播种质量时,十分注意政治思想工作。常屯人民公社第一连有些有本位主义思想的社员,认为种麦子是公社的事,与自己关系不大,不注意播种质量。开始播种到二百亩麦田时,就有二十五亩地每亩播种量不到二十斤。社里便发动社员辩论:把麦子种好对国家对个人有什么好处?种不好麦子对国家对自己有没有害处?通过辩论,统一了思想,一致认为把麦子种好,既对国家对公社有利,也对自己有利,纷纷表示一定要把麦子种好。到10月4日全连的五千四百亩麦子已全部播完,每亩的播种量都在三十六斤以上,播的质量也很好。
为了保证播种质量,这县以公社或以队为单位训练了政治思想进步的一万一千八百一十名摇耧手,其中党团员就有四千五百九十人。
这县还在推行“二十到田”领导方法的基础上,固定责任区,划分责任片,组织检查验收,使保证播种质量贯彻始终。今年种麦统一由公社划分种植区,区由社队干部若干人包干负责,一直包到麦收。李家寨公社第十营规定了行直、地平、籽匀、全苗四个标准。到10月3日,他们已播了五千零二十五亩,经大队部检查,大部分麦田质量好,都发了验收证。


第3版()
专栏:

青海德令哈农场
试验春麦冬播成功
新华社西宁10日电 青海省地方国营德令哈农场几年来试行春小麦冬播的结果证明:春小麦冬播不仅可以解决春播期间劳力、畜力缺乏问题,并且是增加春小麦产量的一项重要措施。
德令哈农场在柴达木盆地的东沿,地势高寒,全年降雨量只有七十五公厘。这里的春麦播种期只有一个月左右,而且青稞、豌豆等大部农作物都要在这个期间播种,因此劳力、畜力和农具都感到紧张。但是在秋收后到第二年春播的时间里,却相对地比较空闲。 1956年冬季,农场就在八分地里开始进行春小麦临冬播种试验,10月15日把种籽干播在地里,第二年3月25日灌水,待地皮泛黄时就进行耙耖。结果冬播的麦子比春播的麦子提早十天出苗,生长发育也比春播的好。成熟后单收单打,冬播种的麦子折合亩产八百四十斤,春播的亩产只五百三十二斤。
去年冬季,农场又在十四亩地上再次试行冬播。11月上旬干播下种,今年4月初进行春灌松土,从最近初步查定产量的结果来看,冬播的每亩可产一千六百斤,春播的每亩可产一千一百八十八斤。


第3版()
专栏:

地穷人苦干一样能丰产
革命老根据地阜平红光公社玉米大面积亩产二千斤
本报讯 阜平县红光人民公社城南庄生产队种植的二百九十二亩夏玉米,今年获得了全面丰收。经过收打,总产六十一万一千零三十二斤,平均亩产二千零九十二点五七斤。其中五十二亩丰产试验田,亩产达三千斤以上。有一点三二亩高额丰产田,平均亩产五千一百三十九点七五斤。平均亩产比去年亩产三百二十一斤提高了近六倍。
该队是中共阜平县委培养的玉米丰产重点,其中一点三二亩高额丰产试验田,是由县委副书记李荣生同志、乡党委第一书记王瑛、书记李士高亲自培养的。阜平是一个土质贫瘠的深山区,今年这个队的玉米所以获得全面丰产,主要是广大干部和社员树立了敢想、敢说、敢干的共产主义精神,及时加强了作物的田间管理,在管理措施上,突出的抓住了“水、肥、土、种、密”等关键问题。在播种前普遍进行了土地选择,全部玉米种到了水地麦田。点种时全部实行了宽行密植,每亩二千五百至二千八百棵,丰产田达到三千二百棵。并采用了金黄后、白马牙优良品种。出苗后及时加强了管理,普遍追肥八次,高额丰产田追肥达十一次。结合施肥进行了中耕培土和浇水,麦收后,首先进行了浅锄、清垅,随后进行了深锄灭茬。由于麦垅套种,不能深耕,为补上这一课,在苗高一尺时进行了深翻,深达八寸到一尺。前后共浇水三次。结合追肥浇水,又进行了四次中耕培土,保证了土壤疏松,埂高六寸,防止了倒伏。同时,对病虫害也积极进行了除治,并普遍进行了三次人工授粉,保证穗穗籽粒饱满,保证了丰收。
(白彦臣、耿遂曾)


第3版()
专栏:农业知识

保证甘薯贮藏安全
田农
今年甘薯种植面积比去年增加六千万亩左右,从目前生长情况看,产量将成倍地激增,这是一件大喜事。但是,由于薯块的体积大,表皮薄,水份多,容易变坏或腐烂,如何使这样大量的甘薯妥善贮藏利用,不受损失,就成为薯类生产上一个突出重要的问题。除了扩大利用,大力把鲜薯加工制成薯干、薯片、薯粉和淀粉而外,认真做好鲜薯贮藏工作,十分重要。
我国农民在鲜薯的贮藏和保管方面已经积累和创造了不少好经验。从各地调查研究证明,甘薯腐烂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低温和病害所引起的,因此解决贮藏期间的冷害和病害是一个关键性的问题。但保证鲜薯贮藏安全,是一项综合性的措施,必须从各个环节着手。
薯块完好是安全贮藏的基本条件。首先要做到适时收刨,以免遭受低温或冷害的影响。其次要选择生长在无病薯田里的薯块,并注意轻刨、轻拿、轻运,避免损伤。贮藏受伤的薯块很危险,不仅它本身容易发生腐烂,而且往往会蔓延成大量的腐烂。带有黑斑病菌的薯块,最不耐贮藏,入窖前要进行严格检查。
适宜的窖址和窖式对于甘薯安全贮藏也有密切的关系。如果挖窖地点的土质不良,地势低洼,容易渗水、坍塌、地下水位上升;或者窖顶棚架做得不够严密,容易透风漏雨,不能保温,都会造成存薯的腐烂损失。因此窖址应当选择地势高燥、土质坚固、背风向阳的地方。窖的式样要根据地下水位的高低、贮藏量的多少来决定。在天气较冷、贮存量大、地下水位低的地方,一般多采用井窖;地下水位较高的地方,可用棚窖或改良棚窖;在气候较暖、地下水位高、贮藏量不大的地方,可以采用地上窖。挖建的窖要修造坚固,不透风,便于安全贮藏。用旧窖贮藏的时候要先进行清洁工作,如将窖壁的土刮去一层,或刷一层石灰浆,或用硫磺熏蒸一次,或用硫酸铜消毒。
控制贮藏期间的温度是保证安全贮藏的中心关键。如温度低于摄氏九度,则易发生冷害;如果温度高于摄氏二十度以上,则易发芽生长,影响品质,或易感染病害。一般情况下,窖内的温度需经常保持摄氏十到十六度之间最为合适。贮藏期间的湿度与空气,对于薯块的呼吸作用和窖内温度与病菌繁殖都有一定关系,一般相对温度要经常保持70%—75%之间。
在贮藏期间,尽管贮藏方法不同,但为了使贮藏的外界条件和甘薯本身的变化和需要相适应,必须根据不同的贮藏阶段进行管理。
第一,在入窖初期,即入窖后的半个月到一个月的期间,气温还不很低,初收获的甘薯呼吸作用旺盛,产生大量的堆积热,这时窖内温度高、湿度大,最易发生软腐病害。因此在这个阶段,需要特别做好通风降温和降湿工作,使温度得到适当调节。
第二,甘薯的贮藏中期,是贮藏的最主要时期,随着气温的降低和甘薯呼吸作用减弱,窖内的温度逐渐下降,因此保持恒温是十分重要的。在这个阶段,窖内温度不能降到摄氏十度以下。为了保持窖温,除了在窖外进行封闭、复土、加草帘以外,在窖内薯堆上也要加复盖物,如:井窖的薯堆上盖草或在窖的门上加草帘;棚窖薯堆上加草糠秕压紧塞实。这样作的目的都是抑制散热和避免冷风侵袭,保证甘薯安全贮藏。
第三,在贮藏后期(约在春节前后)气温最低,以后又逐渐开始转暖。这时一般窖内甘薯由于经常取食、数量减少,如对管理稍有疏忽,容易受冷害或招致腐烂,因此要特别注意少开窖门,用草秸填充取薯空隙,以保持适宜温度。
窖温要用温度计测定,测定的方法是在堆放薯块时,最好在薯堆上、中、下各个部位安装测温筒、筒内放温度计;或者在薯堆表面装一支测温管。严寒时期为不使因进出贮藏窖而影响窖内温度,使用浅窖时,可将测温筒直穿窖顶,在窖外测温。(附图片)
(原载新湖南报)


第3版()
专栏:

迅速培植两亿亩快速丰产林木
十年内木材不足变有余
本报讯 林业部召开的全国林木丰产现场会议,于9月30日在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锦屏县胜利闭幕。会议通过实地调查研究,与会代表大大解放了思想,打破了林木是迟缓生物的陈腐观念,决定在开展全民植树造林运动的同时,开展林木快速丰产运动,加速改变祖国的自然面貌,支援国家建设。
我国现有森林的木材蓄积量只有六十亿立方公尺,远远不能满足各项社会主义建设飞跃发展的需要。但是,如果全国迅速搞两亿亩的快速丰产林,每亩生产木材五十到一百立方公尺,那么在十年后就可增加木材一百到一百七十亿立方公尺,比全国现在木材蓄积量增加一倍至两倍左右,那时我国就可由木材不足变成木材有余的国家。
根据与会的十八省市(以江南各省为主)代表的规划意见,会议制定了全国树木、油茶、毛竹快速丰产的初步规划。(1)关于树木,规划要求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营造以杉树为主的快速丰产林一亿九千多万亩,生长十年左右成材,每年出材量可达十亿立方公尺左右,每年可给国家创造六百亿元的财富。(2)关于油茶,规划要求全国现有成林,到1959年平均每亩产油三十到四十市斤,比今年估产增加一倍多,总产量达一千一百到一千五百万担。到1962年要求平均每亩产油一百到一百五十斤,总产量达三千五百到五千三百万担。那时,再加上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新造的一千三百多万亩幼林投入生产,油茶总产量将达三千六百万担,约占全国人民食油总需要量两亿担的四分之一。(3)关于毛竹,规划要求各省在今冬明春或明冬,基本上把毛竹山垦复完毕,并进行常年的抚育和施肥工作,切实作到保护春笋和合理采伐利用,保留适量的母竹,争取现有一千七百七十万亩毛竹林到1962年全国毛竹总蓄积量达到三十五亿担以上。在积极垦复和发展毛竹生产的同时,并积极发展其他用途较广的竹类生产。
会议指出,为了广泛深入的开展林木快速丰产运动,各地必须认真采取以下组织措施:党委加强领导,书记挂帅,全民动员,群策群力;组织参观评比,开展红旗竞赛;开展山头鸣放辩论,解决群众思想问题;开展技术革命和文化革命;实行人民公社普遍办林场;各级林业行政领导和企业单位,普遍培植快速丰产试验林,放林木快速丰产“卫星”。此外,关于促使杉树、油茶和毛竹三个树种快速丰产的基本技术措施,会议指出有四条:细致地深翻和整理土地,细致地垦复(指油茶、毛竹);精选良种,培育壮苗;细致地抚育,连续大量施肥;实行密植。


第3版()
专栏:

锦屏——林木快速丰产的旗帜
本报记者 吴振全
锦屏县是全国开展林木快速丰产运动的红旗县。全县森林面积占总面积的70%,现在木材积蓄量达二千多万立方公尺。在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这个县平均每人采伐五点七立方公尺,直接支援了武汉长江大桥、三门峡水库、包兰铁路等地建设工程。
这个县的各族人民,营造杉林已有三百多年的历史,积累了丰富的经验。这个县几十年一直被誉为“十八杉”(即杉树生长十八年成材)的家乡之一,县城被誉为“木头城”。
今年春天,在全国工农业生产大跃进形势的影响下,锦屏县以开展全民整风为纲掀起了林业生产的新高潮,接着中共锦屏县委提出要在全县开展杉木快速丰产运动。为此,县委组织大批干部走遍深山密林,向广大林农作调查研究,发现了大批杉木快速丰产林。据初步统计,在八年至十八年内生长成材的杉树,全县有六千多亩。其中河口乡的“十八杉”一般树高达二十多公尺,胸高直径三十公分左右,每亩木材积蓄量达五十多立方公尺。过去南方杉树一般要三十年才能成材,北方松树一般要七、八十年才能成材。如今,锦屏县的杉树只要生长十年左右就能成材(胸高直径达二十公分),这不仅是中国杉树生长史上的奇迹,而且是世界树木生长史上的奇迹。
中共锦屏县委会,对各族林农培植杉树的技术措施作了细致研究,6月间中共县委会已向全县各族人民发出开展改“十八杉”为“十杉”运动的号召,要求全县培植快速丰产杉一百万亩,每亩栽杉苗四百株以上,在十年以内生长成材,每亩木材积蓄量达六十立方公尺;并培植一万亩高额丰产杉林,每亩密植杉苗六百株以上,在十年内生长成材。这个宏伟的规划,经过深入地传达和讨论,现已形成了全县人民的自觉运动。截至目前统计,全县培育的快速丰产林已达五十二万亩。锦屏县的经验是十分宝贵的,因此得到了许多省区林业代表的重视。我们相信,今后要不了几年,锦屏县的林木丰产经验就将在祖国的大片河山上开花结果。(附图片)
全国造林采种进度表林业部制表日期1958年10月6日


第3版()
专栏:

河北临漳县红光人民公社今年种植的多桃棉花丰收,这是社员正在棉田里收摘棉花。 盛果摄(新华社稿)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