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苏联青年要为共产主义建设立功
苏联共青团中央发表建团四十周年宣传提纲
新华社9日讯 据塔斯社莫斯科讯:今年10月29日是苏联列宁共产主义青年团建立四十周年。苏联共青团中央委员会今天发表了建团四十周年的宣传提纲。
提纲指出,苏联共青团是在俄国无产阶级革命斗争的基础上诞生的,它的创始者是伟大的苏联共产党和其领袖弗·伊·列宁。苏联共青团是苏联共产党的战斗助手和后备军。目前,拥有一千八百万团员的共青团正在建设共产主义社会的战线上进行着劳动,它组织和团结苏联青年,教育他们以共产主义的风格进行学习、生活和工作。
提纲接着谈到了四十年来苏联共青团在社会主义建设和保卫社会主义祖国的斗争中所作出的卓越贡献和为祖国建立的功勋。提纲指出,在苏联共产党第二十次代表大会以后,共青团更加积极地参加了国家、经济和文化建设。有七十多万共青团员和青年被派到苏联各地,参加工厂、矿山和水电站的建设,去开垦荒地。共青团参加开垦三千六百万公顷荒地这件事,是共青团历史中光辉的一页,是共产主义建设史中光辉的一页。
在苏联共青团今年4月间举行第十三次代表大会以后,参加苏联东部、北部和顿巴斯地区的大企业、发电站、煤矿和矿山的建设是苏联青年的战斗任务之一。此外,所有农村共青团组织都在为增加农业生产而斗争。
宣传提纲说,由共产党领导和哺育的苏联列宁共青团忠实地和全心全意地为革命服务已经四十年了。在这段时间里,六千七百万苏联青年在它的队伍里受到了教育。当代的苏联青年继承了党和人民的革命传统,正在完成伟大的历史的革命使命。在过去任何一个时代都没有发生过像今天由资本主义向共产主义过渡的时代中所发生的这样巨大的跃进和这样伟大的历史变化。苏联列宁共青团满怀决心要在苏联人民建设共产主义的英雄事业中写下新的光辉的篇章。


第5版()
专栏:

马克思列宁主义学者会师柏林
将讨论党史研究和教材编辑等问题
新华社柏林8日电 据德意志通讯社报道:各国马克思列宁主义研究院以及共产党和工人党中央委员会党史研究所和委员会的代表的国际会议7日在柏林开幕。
参加会议的有苏联、中国、阿尔巴尼亚、保加利亚、朝鲜、蒙古、波兰、罗马尼亚、捷克斯洛伐克和匈牙利等社会主义国家的党的代表团,以及比利时、英国、法国、荷兰、意大利、奥地利、挪威、瑞典和德国共产党和工人党的代表。
会议将讨论有关研究共产党和工人党的历史和编辑教材的问题,以及有关科学地总结国际工人运动和共产主义运动史方面所积累的经验问题。
会议将在10月14日结束。


第5版()
专栏:

在我国武汉参观访问后
保国民议会代表团抵河内
新华社河内9日电 由契尔文科夫率领的保加利亚国民议会代表团一行十七人今天下午乘飞机到达河内。
当飞机降落在挂满越、保两国国旗的嘉林机场时,越南国会常务委员会副委员长孙光阀、委员黄文欢、越南劳动党中央政治局委员长征、越南外交部副部长雍文谦等上前向代表团表示热烈欢迎。
在机场上欢迎的还有越南政府各部门、各党派、各人民团体的负责人,各国外交使节以及越南各界人民代表等七百多人。
契尔文科夫在致词时代表保加利亚国民议会和人民向英雄的越南人民、越南劳动党和胡志明主席致敬,对越南人民在社会主义建设方面所取得的成就表示祝贺。他表示坚信,越南人民在为祖国的统一而进行的正义斗争中,一定能够排除帝国主义的阻挠,取得最后的胜利。
黄文欢在致欢迎词时,表示相信保加利亚国民议会代表团这一次访问将进一步加强越、保两国之间的友谊和团结。他祝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日益繁荣。
新华社南宁9日电 以契尔文科夫同志为首的保加利亚人民共和国国民议会代表团今天中午从武汉乘专机途经南宁前往越南民主共和国访问。
前往机场欢送的有广西僮族自治区人民委员会主席韦国清、副主席覃应机、莫乃群和南宁市市长阎光彩等。越南驻南宁领事馆代领事阮梅也到机场欢送。
代表团在越南作短期访问后,将继续回到中国的广州、上海、杭州等城市参观访问。
新华社武汉9日电 以契尔文科夫为首的保加利亚国民议会代表团,在武汉参观访问后,今天上午乘专机离开武汉前往越南民主共和国访问。
代表团是在7日到达武汉的。在武汉期间,贵宾们先后参观了武汉长江大桥、武汉重型机床厂、武汉大学、武钢一号高炉,部分团员还曾到麻城县中一人民公社参观。参观、访问中,契尔文科夫团长对湖北省工农业和教学改革方面所取得的成就一再表示赞扬。
保加利亚贵宾们在武汉期间受到了各界人民的热情欢迎和接待。湖北省副省长陈一新曾设宴招待贵宾。迎接和欢送贵宾的,有湖北省副省长陈一新、武汉市市长刘惠农和武汉驻军首长陈再道上将等。


第5版()
专栏:

阿军事代表团抵平壤
新华社平壤9日电 以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兼国防部部长巴卢库上将为首的阿尔巴尼亚军事代表团今天上午乘飞机到达平壤,来朝鲜进行友好访问。
前往机场欢迎的有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民族保卫相金光侠大将、外务省副相李东建和朝鲜人民军的高级将领。各国驻朝鲜的外交使节和武官也到机场欢迎。
新华社旅大9日电 以阿尔巴尼亚人民共和国部长会议第一副主席兼国防部部长巴卢库上将为首的阿尔巴尼亚访华军事代表团,今天上午从旅大乘专机前往朝鲜民主主义人民共和国访问。
驻旅大部队的首长和陪同阿尔巴尼亚访华军事代表团来旅大参观的萧华上将、阿尔巴尼亚驻我国大使巴利里以及旅大市党政负责人等都到机场送行。
阿尔巴尼亚访华军事代表团6日到达旅大。三天来,贵宾们参观了大连海港、旅大市工人疗养院、大连机车厂和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旅顺口基地。贵宾们对我国海军力量的迅速成长壮大感到欢欣鼓舞。
代表团在基地参观了舰艇,并和水兵们亲切交谈。水兵唐大尧还代表全体水兵请代表团把中国水兵的友谊带给阿尔巴尼亚的水兵兄弟。随后,代表团从旅顺港乘舰艇到大连港。登岸前,贵宾们和水兵们互赠纪念品留念。


第5版()
专栏:

尼日利亚坚决要独立
在伦敦谈判的代表不向英国屈服
新华社9日讯 塔斯社伦敦8日讯:英国殖民地大臣伦诺克斯—波伊德同英国在非洲最大的殖民地尼日利亚代表在伦敦的谈判已经进入第二周。尼日利亚的代表包括尼日利亚各主要省的总理、尼日利亚联邦总理塔法瓦·巴勒瓦。谈判的中心问题是尼日利亚各政党和社会团体要求最迟在1960年4月2日给予这个殖民地以独立。
参加伦敦谈判的尼日利亚代表表现出不可动摇的决心,要英国接受这个要求。在谈判的过程中,尼日利亚代表明显地向英国殖民地大臣表示,如果英国拒绝和平解决问题,殖民地三千三百多万居民就将不得不在争取独立的斗争中采用一切可能的手段,直到采用武力。
英国当局在这种要求的面前采用它的惯用的政策:它一方面企图在尼日利亚各地区政治家之间散布分歧,另一方面又说,这些分歧一天不消除,关于尼日利亚独立的问题就一天不能最后解决。


第5版()
专栏:

几内亚续获更多国家承认
法国戴高乐政府自食其言至今不肯承认
本报综合报道 据新华社消息:继阿联、加纳、阿尔及利亚、苏联、中国、朝鲜之后,在8日和9日又有捷克斯洛伐克、阿尔巴尼亚、越南民主共和国及埃塞俄比亚等四国政府宣布承认非洲新独立的国家几内亚共和国。
尽管法国总理戴高乐以前曾经一再说过,哪一个海外领地在“公民投票”中拒绝了他的“宪法”草案,法国就马上承认它独立,但是直到现在为止,法国殖民者仍然顽固地不承认这个新生的国家。
几内亚共和国总理杜尔分别给法国总统戈蒂、总理戴高乐写了信,信中表示希望保持这两国人民之间的合作。尽管几内亚共和国采取了这些步骤,法国政府仍然拒绝同几内亚建立友好关系。
法国海外领地部发表了一个公报,回答杜尔的信。公报中说,“在没有弄清”几内亚政府的“意图”以及“法兰西联邦对这一问题的看法之前”,法国和几内亚两国之间的“法权关系”就无法“最终解决”。但是,“法兰西联邦”的领导机构要在四个月以后才能成立。至于说几内亚对法国的“意图”,巴黎报纸承认在杜尔的信和声明中都已经明确阐明。
正在英国谈判要求独立的尼日利亚代表。中为尼日利亚联邦总理塔法瓦·巴勒瓦。


第5版()
专栏:

越南在跃进
秋造生产正热 又在准备春耕
争取今秋明春双丰收
目前,越南北方秋造生产热潮还没有结束,一个为明年春耕作好准备的热潮已经开始到来。开始为明年春耕进行准备的时间比往年提早了两个月。各地的干部和农民正在为实现“今秋明春双丰收”而奋斗。
越南北方的许多区、省、乡从9月底以来就纷纷召开了明春农业生产会议,制订生产计划,积极展开准备工作。
在建安省的明春农业生产会议上,许多变工组发动了“为秋稻多下肥,为明年夏稻作准备”的竞赛。他们确定了明年争取平均每公顷土地生产夏稻谷子三吨的指标。会议还决定全省耕地全部实行密植,并且保证达到每越亩(一越亩合五点五市亩)平均施肥一百五十挑以上。
越南北方的农民有了今秋争取秋稻丰收的生产经验,对增产有了信心,因此各地普遍出现再三提高明年夏稻总产量和单位面积产量指标的现象。
许多省、乡的明春生产计划反映了农民群众要求办农村小型工业、大力推广农业技术和大搞水利的日益强烈的要求。建安省最近决定,明春将在各县设立小型农具场,制造各种农具和水车供应农民使用。越南劳动党宜安省永成乡支部根据群众要求实现合作化的热潮,订出了在明年年底把占全乡农户总数70%的农户吸收入农业生产合作社的计划。他们还准备在明春普遍利用中国的经验,培植高产试验田,并且将建设一个小型沼气发电站。许多省还订出了大规模筑堤和挖灌溉沟的计划。
右图:越南海阳省春萝乡农业生产合作社的社员们打开田埂,使广阔土地联成一片,以利耕种。


第5版()
专栏:

大胆破常规 淡季变旺季
许多国营厂矿超额完成计划
越南大部分国营厂矿打破了过去淡季生产的常规,超额完成了第三季度的生产计划。好些厂矿在超额完成计划中,还降低了成本。
第三季度在越南北方通常是工业生产上的淡季。在这个季度里,常常由于气候变化无常,厂矿的生产情况受到严重的影响。但是,今年工人们发挥了高度的干劲,同时许多厂矿领导干部深入下层同工人一起劳动,群策群力,终于解决了多年来所不能解决的困难,使工厂能够风雨无阻地继续生产。今年7月初,越南劳动党锦普矿区委员会同工人一起组织了生产检查队,认真地发现和解决了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同时充分发动了广大职工投入“秋冬生产战役”,鼓励技术改革,严密保管机器。因此,克服了过去不能解决的困难,使生产进一步向前发展。


第5版()
专栏:

利用土原料制成新产品
越南工业部工业研究院半年来大力贯彻“发掘国内资源潜力”的方针,获得了显著的成绩。研究院用土产原料试制成功一批新原料和产品,其中有粘木胶、人造纤维、野蕉纸、防湿纸等。
研究院参考了中国天津一个制胶厂的制胶配方后,用牛血和猪血等做原料,制成粘木胶。这种粘木胶的质量不比外国货差,而且能够适应越南的气候。
人造纤维是用山区的一些种类的树木和茅草制成的。在经过试验后,用这些木材制成的人造纤维可能代替一部分棉纱织成布料。
野蕉纸是用野蕉制成的。纸色泽洁白,并且富有韧性,质量比越南目前出产的纸还好。野蕉在越南到处皆是。
研究院还研究成功用“金丝李”油代替一部分椰油,制成肥皂。这种肥皂质量良好,不仅泡沫多,而且耐用。(据新华社讯)


第5版()
专栏:

发挥干劲 改进作风
商业工作者服务态度日日新
越南北方各地的商业工作者最近响应商业劳动英雄阮进英的挑战,掀起了一个“改进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的运动。
阮进英由于服务态度好和在采购工作中作出良好成绩,在今年7月召开的越南全国工农兵英雄模范大会上被评为劳动英雄。最近,他进一步发挥干劲,在七天内完成了半年的采购计划,并且向全体商业工作者提出了挑战。
在“改进工作作风和服务态度”的运动中,商业工作者之间、工作小组之间、营业单位之间都订出了先进的竞赛指标。在运动中,新的工作作风逐渐树立。例如,富寿省林土产公司的职工改变了过去坐在店里售货的做法,现在挑着货物下乡售货,从而使营业额大大增加,提前完成了月度计划。


第5版()
专栏:

苦干三昼夜建成小高炉
越南新建成的第一座日产一至二吨的用砖砌的小高炉已经在1日流出了第一炉铁水,这座小高炉是在河内工作的一批中国专家和技术员提议并受到越南工业部领导方面积极的支持,经过三昼夜的苦战而建成的,它的成本只合中国人民币三百多元。


第5版()
专栏:简讯

罗马教皇庇护十二世病逝
罗马消息:据梵蒂冈电台宣布,罗马教皇庇护十二世因患脑充血9日在他的住所逝世。这位八十二岁的教皇是罗马天主教会的二百六十一任教主。


第5版()
专栏:简讯

印度尼西亚总理将访问南斯拉夫和阿联
雅加达讯:印度尼西亚总理朱安达将在10日动身前往南斯拉夫和阿拉伯联合共和国进行访问。


第5版()
专栏:简讯

苏联取缔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在苏办事处
据塔斯社莫斯科讯:苏联外交部新闻司代理司长波波夫8日召见了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记者尼文,告诉他美国这个公司的办事处已不可能继续留在苏联。
波波夫说,采取这个决定是因为“哥伦比亚广播公司”近来在美国播送激烈诽谤苏联的广播电视节目。


第5版()
专栏:简讯

载原子弹的美机使用意基地
据塔斯社罗马讯:载有原子弹的美国飞机已经开始使用意大利阿维阿诺(乌提纳省)的空军基地。据在罗马发行的英文报纸“罗马美国人日报”透露说:目前,在阿维阿诺有五十架用原子武器装备的“F—100超级佩刀式”飞机。它们是属于美国第十七航空联队的。


第5版()
专栏:

苏联代表在联大政委会主张
停止核试验应列入首项议程
新华社9日讯 据塔斯社纽约讯:联合国大会政治委员会在8日上午举行会议,会上就委员会议程上各项提案的讨论次序进行了长时间的辩论。
苏联代表佐林着重指出,同裁军问题有关的各项议程是最重要的和最迫切的问题。而其中最有条件解决的问题是停止试验原子武器和氢武器问题。
佐林在谈到苏美英三国即将在日内瓦就这个问题举行的会谈时指出,这个问题不仅同这些国家有关,而且还涉及联合国所有成员国的利益。如果大会能呼吁会谈的参加国普遍地、无条件地停止试验核武器,那就无论是对会谈的进程本身还是对会谈的结果都会起最良好的影响。
佐林说,苏联代表团认为,委员会应当立即开始讨论停止试验核武器问题。
佐林建议,在讨论了这个问题以后,就讨论削减军事预算问题或者和平利用宇宙空间问题,然后讨论裁军问题,这时应该把苏联政府的备忘录和联合国秘书长的报告包括在这个问题内一并讨论。其余问题的讨论次序,委员会可以在以后的阶段中确定。
西方国家的代表,其中包括美英两国的代表,无法提出任何论点来反对苏联代表的上述建议。但是美国代表建议同时讨论同裁军问题有关的所有项目。他硬说委员会和大会在过去一向是讨论整个裁军问题的。
美国代表团的这种立场表明:美国企图使裁军方面已经取得一定成就的某些具体问题的解决,淹没在其他一些裁军问题之中。正是这种做法在过去使得裁军问题的解决陷入僵局,并且阻碍了裁军方面某些具体问题的解决。
苏联代表佐林再次发言,建议根据同裁军问题有关的各个项目的重要性、迫切性和已经取得的进展程度,具体地讨论这些项目。他指出,美国代表坚持要一揽子讨论裁军问题的理由是站不住脚的。佐林问道:为什么要重复那种使裁军问题毫无成果并且陷入僵局的不的好做法呢?
佐林提出一个折衷建议:委员会先讨论停止试验原子武器和氢武器问题,然后再确定议程上其他项目讨论的次序。


第5版()
专栏:

葛罗米柯离纽约回国
新华社9日讯 据塔斯社纽约讯:出席联合国大会第十三届会议的苏联代表团团长、苏联外交部长葛罗米柯8日离开纽约乘船回国。
苏联代表团将由苏联外交部副部长佐林率领。


第5版()
专栏:

苏黎传统友谊将发展
伏罗希洛夫电贺谢哈布任总统 谢哈布复电祝贺苏联人民幸福
新华社9日讯 据塔斯社莫斯科8日讯:苏联最高苏维埃主席团主席伏罗希洛夫9月30日打电报给谢哈布,祝贺他就任黎巴嫩共和国总统。
电文说,苏联人民完全同情黎巴嫩人民争取摆脱外国占领、争取巩固民族独立和国家主权的英勇斗争。
电文还说,苏黎两国人民关系的一贯特点是充满相互的同情和拥有经过多年考验的传统友谊。
伏罗希洛夫在电报中表示希望,苏黎两国人民的友好关系今后仍将顺利地发展,以利于两国人民和中近东与全世界的和平。
谢哈布在7日的复电中表示,苏黎两国人民一直存在的友好关系今后将更加顺利地发展。
谢哈布在复电中还热烈祝贺苏联人民幸福和繁荣。


第5版()
专栏:

卡塞姆总理对英记者说
外国军队盘踞黎约造成不安
新华社开罗9日电 据伊拉克共和国电台8日广播,伊拉克总理卡塞姆在接见英国记者奈卜敦时指出,外国军队盘踞在黎巴嫩和约旦造成不安,并且是对这个地区人民的挑衅。
卡塞姆在答复问题时说,伊拉克的政策是很明确的,就是中立,就是同伊拉克友好的国家友好。他说,“我们共和国遵循民主制度,如果有任何改变,那也是为了有利于国家”。
卡塞姆在回答有关伊拉克共和国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计划时说,共和国坚决尽一切可能来提高人民的文化、健康和生活水平。在人民的安宁得到保证的时候,就要进行选举。
卡塞姆在谈到伊拉克同其他阿拉伯国家的关系时说,伊拉克共和国将尽最大可能来援助任何一个兄弟的阿拉伯国家。
在回答伊拉克同外国的石油协定问题时,卡塞姆说,“我们坚持协定上规定的我们的权利。假如我们的邻国在利润上得到了更大的比例,那我们就要立刻根据那种比例要求增加利润。”


第5版()
专栏:

抵挡不住世界舆论的压力
美宣布月内从黎巴嫩撤军
但是仍然埋下继续拖延撤兵的伏笔
新华社9日讯 华盛顿消息:由于武装干涉黎巴嫩的行动遭到黎巴嫩和全世界爱好和平的人民的强烈反对,美国国务院被迫在8日声明,“除非出现无法预料的局势”,美国干涉军将在今年10月底以前撤出黎巴嫩。
声明说:“撤军的决定是在同黎巴嫩政府协议之下作出的”。在这以前,黎巴嫩总理卡拉米曾经公开要求美国军队最迟必须在10月底以前全部撤出。卡拉米政府的坚决态度直接剥夺了美帝国主义拒不撤兵的借口,美国当局曾经一再表示,如果不是黎巴嫩合法政府的要求,美国将不从黎巴嫩撤军。
怀特在发言中拒绝说明声明中所提到的“无法预料的局势”是指什么。人们认为,声明中这一附加的条件表明了,尽管美国不得不撤军,但是它还在替干涉军可能的继续拖延撤兵寻找新的借口。
另据新任北大西洋集团南欧盟军司令的美国海军中将布朗7日透露,美国第六舰队将长期留在地中海,以便镇压这一地区内的民族独立运动。布朗原来是美第六舰队司令。他说,第六舰队的五六十艘军舰分散在地中海的广大海面上。这些舰只将长期留在地中海以“鼓励我们的朋友和告诫我们的敌人”。


第5版()
专栏:

印度尼西亚政府军
再度收复实武牙
据新华社雅加达9日电 据安塔拉通讯社报道,印度尼西亚陆军新闻处在8日晚间宣布,政府军海陆空军联合部队最近收复了北苏门答腊打板奴里州的首府实武牙。
实武牙是在9月22日被叛军残余部队侵占的,他们在那里盘据了两个星期。


第5版()
专栏:

阿联中央政府和埃叙行政委员会成立
纳赛尔任命的各部部长已宣誓就职
据新华社开罗9日电 阿拉伯联合共和国中央政府以及埃及地区和叙利亚地区的行政委员会的部长们8日晚上在共和国宫宣誓就职。宣誓典礼由纳赛尔总统主持,三位副总统也参加了这个典礼。
阿联中央政府以及埃及地区和叙利亚地区的行政委员会是根据纳赛尔总统7日的命令成立的。
纳赛尔任命的中央政府官员中包括三位副总统:波格达迪兼任计划部长,阿密尔兼任国防部长,胡拉尼兼任司法部长。部长中包括内政部长毛希丁,社会事务和劳工部长沙菲,教育部长侯赛因,外交部长法齐等。
纳赛尔任命的埃及地区行政委员会主席为努尔丁·塔拉夫,叙利亚地区行政委员会主席为努尔丁·卡哈拉。


第5版()
专栏:编完写起

伏笔之意
美国宣布“除非出现无法预料的局势”,将在本月底以前从黎巴嫩撤军。
美国近来在黎巴嫩竭力干涉内政、煽动骚动,显然正是在制造这种“无法预料的局势”也。


第5版()
专栏:编完写起

无用的威胁
戴高乐曾经说过,那一个法国的海外领地在“公民投票”中拒绝了他的“宪法”草案,法国就承认它独立。但是当几内亚已经在“公民投票”中拒绝了戴高乐的“宪法”,戴高乐政府却至今不肯承认几内亚的独立。
很显然,戴高乐在“公民投票”以前说的话目的是想威胁几内亚和其他殖民地的人民;今天自食其言的做法,也同样是想威胁几内亚人民。但是今天的威胁也同昨天的威胁一样,都是不会有什么作用的。


第5版()
专栏:平壤通讯

千里马上的英雄们
本报记者 王玉章
千里马已成为朝鲜人民今天的时代的象征。在朝鲜北部的工厂农村和群众游行的行列里,到处都可以看到一匹长着翅膀的骏马:高扬起前蹄向前飞奔的图画。广大劳动人民响应金日成首相提出的“跨上千里马向社会主义前进”的号召,以冲天的干劲和空前的速度把社会主义建设推向最高潮。朝鲜的工人今年要生产比历史上任何一年都要多的钢铁、煤炭、电力、化学肥料。农民们今年生产的粮食几乎可达三百七十万吨,接近1961年的指标。看吧!跨上了千里马的千千万万的朝鲜人,都为社会主义施展出了他们的才能和智慧,无数光采夺目的英雄正在不断地涌现出来。
跨进1962年的人
平壤纺织工厂织布工朱炳善是高举着红旗首先跨进1962年的人。她在今年4月就以一年零四个月的时间,提前三年八个月,完成了第一个五年计划内织布三十五万公尺的任务。
我曾在织布厂里看到这位二十七岁的女工。她穿着雪白工作服,像一只燕子一样轻捷地穿行在三十台织布机中间,她织的布又多又好,一等品达到99%以上。在共和国达到这样的技术水平她是第一个。可是,最近她看的织布机数已增加到三十五台,并且正在争取达到四十台。她说,从现在到1961年五年计划完成的那一年,她要比五年计划规定的任务多生产一百万公尺布,这比她当织布工十年以来织的布的总数还多二十万公尺。
朱炳善是一个佃农的女儿,十四岁上她的父母就在贫病交加的折磨下死去。十年前,也就是共和国成立的那一年春天,这个十七岁的孤儿进了纺织厂当织布工。今天她是劳动英雄、最高人民会议议员。她没有上过学,可是她在工厂里的成人学校中学到了等于初中的文化程度。她说,我是在共和国的抚育下成长起来的,我是共和国的女儿。
朱炳善是平壤纺织工厂的一面旗帜,她领先跨进了1962年,她的同伴朴金玉、金凤礼正在随后赶上来。
铁焦博士
人们给冶金工程师朱锺鸣取了一个绰号叫做“铁焦博士”。这位并没有出洋留过学的三十五岁的青年工程师,对博士的称号是完全当之无愧的。他同他的同伴通过七年如一日的艰苦的研究试验,制成了铁焦,并在世界上第一次用铁焦正式炼铁,使高炉的出铁量大大增加,节约了许多焦炭。这个创举大大地革新了炼铁技术,为世界冶金技术的发展作出了贡献。
在黄海制铁所的厂长办公室里,我会见了这位年轻的工程师。他穿着一套普通的灰色干部服,但他那质朴黝黑的面孔和粗强的手臂,都使人感觉到他不像一个工程师而更像一个工人。他在战争以前在金策工业大学冶金系上学,战时他参加了人民军。1952年复员后,他根据朝鲜缺少炼焦煤的情况,开始了铁焦的研究工作,他的材料只有一本苏联杂志上一篇概要的介绍铁焦的文章。铁焦说起来虽很简单(只是把一定比例的铁矿石粉末掺入煤中去炼焦),但是做起来却有一系列的具体的复杂的理论和技术的问题,在世界上还没有解决。
但是,敢想敢做的朱锺鸣,在朝鲜劳动党的支持下,顽强地钻研,他和他的同志们到海滩上拣来破碎了的耐火砖,修起小型的炼焦炉和炼铁炉,进行试验研究。十次失败了进行一百次,一百次失败了进行一千次,七年来他们分别用十二种煤和六种矿石共进行了四千多次试验,终于得到了成功。他们长期的实践证明,用铁焦可比普通焦增产生铁35%,而且节约焦煤27%。
现在,朱锺鸣和他的同志们的心血已开花结果了。黄海制铁所的第一号高炉用铁焦炼铁已经一个多月了。生铁的产量已由6月下旬的平均日产量四百六十多吨增加到8月中旬六百三十多吨。最近又增加了一百多吨。这座高炉的日产量已经达到了日本统治时期的两倍以上。
六十二岁的老英雄
根据朝鲜的劳动法令,六十岁的工人就该退休了。可是,黄海制铁所的老铆工元道仲却在今年六十二岁的时候,获得了劳动英雄的称号。记者在黄海制铁所高炉建筑工地旁边的办公室里,见到了这位可敬的老人。他是这个厂四十多年的老工人了,穿着一身白色的工作服,秃了的头顶和脱落了的牙齿说明着他的年纪。说起来真令人难以置信,在去冬今春高炉恢复工程最紧张的时候,他同青年工人们一道竟爬上三十多公尺高的高炉顶,迎着刺骨的寒风突击装配炉顶。而且当干了一天活以后,小伙子们好容易把他劝回家去,可是过不了一会儿,他那苍老而瘦劲的身躯又出现在电灯辉煌的建筑架上了。
最使人感动的是老人搞的发明创造。恢复高炉需要把很大的厚二点五公分的铁板加工成圆筒。目前朝鲜北部各机械厂最多只能加工两公分厚的铁板。如果把这些铁板送到国外去加工就误了工期。这成了一个能否在“五一”节前建成高炉的关键问题。元道仲昼夜地想这个问题,他从打桩用的吊锤得到了启发。他创造了一个四百公斤的吊锤,再加上四十年铆工的经验,不到一个半月就把二十丈铁板按照规格加工好了。元道仲对记者说,现在工厂是我们工人自己的,高炉是我们朝鲜人民用自己的手恢复起来的,想到这些,我就感到自豪,吃力的活也不吃力了。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