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0月10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构造简单 保温防寒 出铁优良
禹县地下土炉“价廉物美”
本报禹县9日电 河南省禹县方山第一炼铁厂在钢铁大战中,创造了一种建炉快、省工、不用铁、不用青砖,少用耐火砖的构造简单的“地下土炉群”。一座三公尺高的一个炉子一昼夜能产铁七百斤到一千五百斤,一群六个炉子由一个鼓风机带动,日产铁最多可以达到四吨半。
这种地下炉群都是利用水位低的堰棱来挖凿的。在一溜堰棱上可以挖上六、七个不等,每个从上向下挖凿三公尺深。炉喉的直径是四十公分,往下逐渐扩大,炉喉到炉腰处距离是一百五十公分,炉腰的直径为五十公分;从炉腰到炉腹距离是五十公分,炉腹处直径最大,为六十五公分;炉腹到炉缸处距离为五十五公分,炉缸直径为六十公分,缸深四十五公分。炉身内壁要搪上约五公分厚的一层耐火泥。炉缸用五十块耐火砖砌成。从炉子的纵剖面来看,有点像一只普通形状的花瓶。炉背后,开凿一条一公尺宽的通风沟,沟底高于炉底一尺左右。进风口是圆形,挨着沟底,由进风管连在一个鼓风机上。
这种炉子经过试验鉴定,有十大优点。(一)利用自然地形,把炉子建在堰棱上,适合山区的特点。(二)建炉快,四个人一天就可以挖凿一个。而建立一个阳城式高炉,二百个工连夜干,还要十天功夫。(三)节省资金:每建成一个炉子只要五十块耐火砖、二百多斤耐火泥、四个人工,约需十二元多钱。较原建三公尺高炉节约耐火砖八百五十块,青砖九百七十五块,减少人工一百七十六个;降低了设备费五十多倍。(四)建炉技术简单,一听就懂,一看就会。(五)生产效率高,一昼夜每炉可以生产铁半吨。(六)铁的质量好。(七)操作简单,也比较安全,添料时不必上架,站在炉壁土墙上就行;看炉、磅料、添料等只要四人操作,而阳城式高炉一般要十一个人。(八)炉子寿命长,经初步试验,搪一次炉子可以熔炼四十八个小时,比原土高炉一次炼二十四小时,提高了一倍左右。在正常生产情况下,每年估计能生产三百三十八天。(九)能保温,可以解决土炉过冬问题。(十)雨天防备容易。
从三公尺地下土炉群投入生产以来,方山第一炼铁厂已经发现这一批炉群的一些缺点,主要是炉壁较薄,炼铁时间过长容易裂缝,日晒雨淋后容易塌陷;炉身内壁五公分厚的一层耐火泥太薄,容易剥落。最近,他们在建造五公尺地下炉群时,就注意改进了以上缺点,炉壁加厚到一公尺,两炉间隔就有二公尺,炉身内壁的耐火泥加厚到一公寸。
地下土炉群是在禹县放射第一颗钢铁卫星中创造出来的。地下土炉群在禹县第一次放出日产铁四千吨的大卫星中,发挥了强大的威力,创造了每炉日产铁一千一百斤的纪录。 (张丽君)


第2版()
专栏:

操作注意事项
炉子烘干后,首先在炉底部放入易燃木料六十斤,焦炭六十斤,点燃后约一小时再加吹风五至十五分钟,再停二十分钟,待炉内焦炭燃烧均匀时,逐渐加风,再投入焦炭三十斤,再加风十五分钟,以后再加焦炭三十斤,连续烧约一个小时左右,即可添石灰石五至八斤,引铁二十斤,矿石三十斤,焦炭二十五斤,开始冶炼。此后每八至十小时加添矿石、焦炭、石灰石一次,每二十五分钟出铁一次。
但由于矿石质量不同,也应适当增加或减少某种的比例。
1、下料:石灰石应选用不含杂质为宜,块的大小要均匀,大不超过三十公厘,小不小于十公厘,焦炭大不过七十公厘,小不小于二十公厘。
2、看火:炉火必须均匀,每四至五分钟看火一次,如发现火头不匀时,应立即调匀以防座炉。
3、看风眼:底下风眼四至五分钟看一次,铁色发黄白时为正常,黑色有冷却现象应用火针拨去风口,以提高温度,如发黑色有结瘤可能,必须加添焦炭、石灰石将结瘤烧化再加矿石,否则就会座炉。
4、膛渣在炉内能起保持温度作用,不应过勤掏出,应该使膛渣自然流出,如果膛渣过粘时应加些石灰石,过稀时相应的减少石灰石,结底时可全部掏出。


第2版()
专栏:

地下高炉的诞生
江涛
“不找个窍门,一天干二十四个小时不睡觉,也难完成建炉任务。”四十来岁的老瓦工、建炉组的组长马青周经常因为建炉材料不能得心应手而发闷。
党中央提出今年生产一千零七十万吨钢的指标以后,他的干劲更大了,他想到毛主席对钢铁生产和人民幸福生活的关怀,他觉得保证钢铁任务完成,还必须在建炉如何多快好省的问题上打主意,如果不用青砖、不用耐火砖就能建炉炼铁,该是多好啊!当他想到厂周围那些像城墙一样的立陡和坚固的黄土岭的时候,他心里豁然开朗,觉得可以在土岭上挖一个同地上土高炉内径一样的地下土高炉进行试验。
他终于鼓起勇气说出了自己的理想。工人和厂里的领导同志都支持这种尝试,但也有个别人认为“土坷廊炼铁是出洋相”。建炉工人郭留淼、蒋国政和李福宽等人,从辩论中还帮助马青周研究了炉子进风口的问题。这时候已经是深夜十二点多钟了,而马青周却坚决要在当夜解决问题。他于是和参加研究的几个工人,一起走到大门外边的土岭上去选择炉址,他们在那里端详了好久,发现原先作水泥试验的一个小土窑还好,可以利用起来作地下土高炉的试验。工厂领导上批准了这个试验。
第二天一早,副厂长靳士申对于这种试验又发生了怀疑。马青周告诉靳副厂长:“没有十成把握成功,也有六七成,要是一点信心都没有,我们就不会进行试验!”马青周对地下土高炉成功的信心,使副厂长默然同意了。经过一天的辛勤劳动,试验炉修好了,炼铁工人对新的创举寄托着莫大的希望。在第三天傍晚,地下高炉点火了,马青周等几个建炉工人一直眼巴巴地看到铁水流出,才欢乐地跑回食堂吃饭。(附图片)
上图:地下土炉群右图:地下土炉夜间炼铁
新华社记者 唐茂林摄
左图:出铁口和风道正面图
上图:纵剖面图 (单位:公分)


第2版()
专栏:社论

要选定和推广好炉型
经过一个多月的苦战,完成今年的生铁生产计划,满足生产一千零七十万吨钢的需要,看来已经比较有把握了。这是因为我们找到了“小、土、群”的办法,全国建成的土高炉已达七十多万座,如果其中半数以上能够迅速投入生产,又有半数以上能够正常生产,那么这些土高炉生产的生铁加上现代化大高炉生产的生铁,供应炼钢以及机械工业铸铁的需要,就有了保证。
说“已经比较有把握了”和“有了保证”,当然并不是说就不需要努力了。目前生铁战线上的情况,同国庆前夕比较起来,已经有了变化。从好的方面看,炉子的数目增加了,炼铁的经验已经初步摸索到了,许多土高炉已经过了考验,干部和群众也初步掌握了技术。但是,从困难方面看,则有如下的情况:第一、用在生铁生产方面的人没有从前那么多了。国庆前夕,五千万人奔赴钢铁前线,其中多数又集中在炼铁方面,这是9月29日能放出日产生铁近三十万吨的“大卫星”的重要原因之一。现在,炼钢的群众运动已经开展起来,农业秋收秋种刻不容缓,炼铜炼铝也要全民动手,再在炼铁战线上集中那样多的人,已不可能,并且今后的趋势是用更少的人生产同样多的、甚至更多的生铁。第二、气候不如以前了。北方严寒将届,南方秋雨绵绵,这对土高炉的生产是一个严重的威胁。没有妥善的御寒防雨措施,土高炉就不能正常出铁,甚至根本不能出铁。第三、对土铁生产的要求应该比以前提高一些。以前是过“出铁关”,好歹炼出铁来,就是胜利。现在要讲究质量、讲究成本。烧结铁应该消灭,成本要尽可能降低。凡此种种,都说明完成生铁生产计划虽然比较有把握了,但在新的形势下还有许多新的问题。我们在生铁生产上的任务,就是要在要求还比以前高的情况下,巩固、提高和继续扩大生铁生产的战果。
怎样巩固、提高和继续扩大战果呢?这里,我们想着重谈一谈炉型的问题。炉子是生铁生产的基础。炉子好不好,对生铁生产的产量、质量、成本,都有着决定性的影响。目前我们所有的七十多万座土高炉,可说是各式各样,良莠不齐的。其中有很多炉子是好的,今天本报介绍的河南省禹县地下土高炉群就是一种。这种炉子不但建造快、用料省,而且操作简单,生产效率高,铁的质量好,炉子寿命长。此外,这种炉子能保温,可以解决过冬的问题,雨天防备也比较容易。一个土高炉能够兼有这么多的优点,可算是一宝。如果全国七十多万座土高炉都能像禹县的地下土高炉一样,具有这许多优点,那么土高炉生产的产量问题、质量问题、成本问题以及过冬问题、防雨问题都不难解决。巩固、提高和继续扩大生铁生产的战果也就比较容易了。
问题是现在七十多万座土高炉中,还有很大一部分炉子炉型不好,有的不能正常出铁,有的只出烧结铁、有的出渣不出铁。还有一些土高炉虽然在某几个方面有显著的优点,但在另一些方面又有严重的缺点,例如产量比较高但质量不大好,或者质量也比较好但炉子常常出毛病。这样,虽然我们建了七十多万座土高炉,动员了几千万人,取得了很大的成绩。但也不能不承认,这当中有一部分人付出的劳动没有得到应有的效果。他们挖出矿石,运到炉边,日夜苦炼,但由于炉子的缺陷,没有能炼出铁来;或者虽然炼出铁来,但产量、质量、成本都赶不上别人。
这种战果的悬殊,在运动的初期是难免的。一下子建设这么多的土高炉,大家都没有经验,只能各自摸索、创造,因而建成的炉子有好有坏。只有把炉子建成了,投入生产,经过实践,才能判明哪一种炉子比较好,哪一种炉子比较差。并且,即便是比较好的炉子,也只有经过实践,发现自己构造上的缺点,进一步加以改进,才能臻于完善。禹县的地下土高炉群就是投入生产后,经过不断的改进,才兼备了十大优点的。
但是,既然经过一个多月来的实践,已经判明有一些炉子比较好,能够多快好省地进行生产,有一些炉子比较差,不能多快好省地进行生产,就应该逐步用好的炉型来代替不好的炉型。特别是在当前劳动力极其紧张,天气转寒,生产条件不好,而提高质量,降低成本又不容迟疑,因而要求投入炼铁战线的每一个人力都能发挥最大的作用,每一炉铁都能物美价廉的时候,更需要用好的炉型来代替不好的炉型,使每一座土高炉都能多快好省地进行生产。
因此,我们建议,各省(市)和自治区总结各种土高炉的经验,对于还没有完成建炉计划和还准备继续建炉的地方,一定要选定几种适合本地地形、气象、矿石、燃料和其他建筑材料情况的,能够多快好省地进行生产的土高炉的炉型,作为范本,普遍推广,以便少走弯路。对于已经完成建炉计划的地方,也要从当地各种各样的炉型中选择几种最好的炉型,加以推广,逐步代替那些不能正常生产的炉子,或者吸取好的炉型的优点,来改造那些不能正常生产的炉子。这样做虽然费一些事,但却是完全必要的。
有了数量才有质量,由普及到提高,这是事物发展的规律。当我们还没有建造多少土高炉的时候,就不可能来谈论选择炉型的问题。当我们有了七十多万土高炉的时候,再不注意选择好的炉型,普遍推广,逐步代替不好的炉型,就要给工作带来损失,现在有些地方的生铁产量忽高忽低,起伏很大。重要原因之一,就是还没推广好的炉型,使大部分炉子都能稳定地、正常地生产。只要普及了好的炉型,大部分炉子都能多快好省地进行生产,巩固、提高和继续扩大生铁生产的战果,就有了可靠的物质基础。
当然,推广好的炉型,只是巩固、提高和继续扩大生铁生产战果的一个问题。除此以外,挖、运、炼以及政治思想工作等等,都需继续抓紧。我们相信,只要各地领导在特别抓紧炼钢的群众运动的同时,不要放松对生铁生产的领导,用更少的人力,巩固、提高和继续扩大生铁生产的战果,是完全可能的。


第2版()
专栏:

上海利用天然气一步炼钢初步成功
一个半小时矿砂变成钢
周宁、烟台用铁砂直接炼出了钢
本报上海9日电 经过二十一个昼夜苦战,华东化工学院师生,初步试验成功了天然气一步炼钢法。这个方法的成功,将使炼钢技术来一个大革命。
到目前为止,世界上还没有一个国家利用天然气炼钢。通常炼钢总是先从矿砂在高炉中炼出生铁,然后再用生铁作原料在炼钢炉中炼出钢来。采用天然气一步炼钢法,就可从矿砂直接炼成钢,省掉矿砂炼铁这一道手续,其经济价值之大可想见。用这个方法炼钢,还可以缩短生产时间,因为用老办法炼钢,从加矿砂到炼成钢,一般需要八小时左右,用这个方法只要一个半小时左右即可把矿砂直接变成钢。同时一般炼生铁需要大量冶金焦。冶金焦不但价格贵,并且运输很不方便(上海的冶金焦大都是远从东北运来的)。如果采用天然气炼钢,就可以不用焦煤。
本报福州9日电 福建省周宁县群众自己设计的一种土炼钢炉,可以把铁砂直接炼成钢。现在全县已有七个农业社建了十一座这种土炼钢炉。
这种土炼钢炉,里外都是四方形,下大上小,炉顶是喇叭斗式,炉身高度为一丈九尺,分成二节,炉心透地,炉壁宽度在七尺左右。由于焦炭问题尚未解决,目前是以木炭作燃料,用手拉风箱鼓风。
炼钢时,先以少数的木炭烘炉,然后慢慢加多,直到炉口为止。烘了一个晚上,炭落到喇叭座时,就可以加第一次铁砂和炭(炭一百斤,铁砂五十斤至七十斤),此后每一小时左右再加四十斤到六十斤铁砂,一百斤炭,共加二十八次。在加料时,要把炉顶的红炭拨一个窟,将铁砂集中倒入窟内,再加上炭。风力要保持均匀。这样,五十二小时就可出一炉钢,每炉可产钢三百多斤。
新华社济南9日电 烟台机床附件厂职工经过十多次试验,用坩锅把铁砂直接炼成了钢。
它们用的铁砂,含铁在56%以上。头两次试验,他们将铁砂用石灰粘结起来,做成圆球,烘干后放到猪嘴炉里进行熔炼,结果出来的全是熔渣。后来他们又改用坩锅炉来炼,前后试炼了四次,都因为坩锅内的温度没有达到摄氏一千五百度和炉内缺乏还原剂等而失败。但他们并不灰心,继续用坩锅进行第五次试验。这次他们根据铁砂的化学成份,确定了还原剂的加入量,炉料的比例是四斤铁砂,15%的焦炭粉,10%的石灰石,熔炼时温度达到摄氏一千五百多度。结果从四斤铁砂中炼出一斤半钢。但是这块钢含硫量太高,锻打时就裂纹,不能当钢用。他们又想尽各种办法减少了含硫量,终于炼出了合乎理想的高碳钢。


第2版()
专栏:

“英雄”赶上“派克”
上海生产的“英雄”金笔在实际使用上已经赶上美国著名的“派克”金笔。
上海有关金笔的研究单位,最近把“英雄”、“派克”两种金笔做了许多有趣的测定。他们把这两种笔尖都磨成一个式样,放在同一个试验仪器上,在同一张纸上,以同样的速度连续画二百个小时的圆圈。结果,派克笔尖上的铱粒磨掉了四点二五公丝,而英雄笔尖只磨掉了三点二五公丝。在漏水温差、笔尖圆滑等方面,测定的结果有的和派克笔一样好,有的比派克笔还好。前几天,在全国制笔工业会议上,英雄金笔的质量已被评为全国第一。


第2版()
专栏:

延安通航了
据新华社讯 西安、延安间民航班机正式通航。6日,一架民航飞机满载旅客和物资由延安飞到西安,下午又飞回延安。这条航线,全程280公里,往返各需一小时半左右。
这是陕西省的第一条航线。今后每周有六趟班机来往两地。不久,西安到榆林、汉中和安康等地也将通航。
上图:国产安二型飞机到达延安机场。 新华社记者 杨绍夫摄


第2版()
专栏:

政治工作深透 办法切合实际
安徽完成全年生猪鸡蛋收购计划
据新华社合肥9日电 安徽省贯彻大购大收方针,提前在9月上旬超额37%完成了今年国家的生猪、鸡蛋收购计划。成为全国生猪、鸡蛋收购工作的一面红旗。
中共安徽省委财贸部负责人认为,生猪、鸡蛋收购计划能够提前完成,除了今年生产有了发展以外,主要有下面几个原因:
第一,各级党委非常强调大量收购生猪、鸡蛋,对支援国家建设的重要意义。各地党委都把收购工作列入工作日程,同各个时期的中心工作紧密结合起来。例如在抗旱保苗紧张时期,党委一面组织商业部门干部为这一中心任务服务,一面要他们与农业社取得密切联系,在抗旱工地向农民预约收购,结果在抗旱保苗任务压倒一切的时候,收购工作仍旧完成得很好。各级党委还组织有关部门,结合总路线宣传,对农民进行教育,使农村老老少少踊跃地把生猪、鸡蛋卖给国家。省委、地委、县委都设立了农副产品采购办公室,抓政策思想,抓收购措施,抓收购进度,抓先进经验,抓存在的问题,强有力地指导了收购工作。
第二,商业领导机关通过务虚,使各地职工认清农村中的新形势,采取了适应这个形势的采购方法。商业部门采取的措施是增加收购点,壮大收购力量,使收购工作深入农村。商业部门除了自己增加收购人员、增设收购点以外,还委托合作商店、人民银行、粮油站、农业社供销部设立代购点,并且组织数以十万计的农村五保户、农村宣传员、机关干部、教师、学生等协助收购。这样,在农村中形成了一个庞大的生猪、鸡蛋收购网。


第2版()
专栏:

河北商业系统又出现八面红旗
据新华社天津7日电 河北省商业系统继上半年出现十四面红旗以后,最近又涌现出八面红旗。
这八面红旗是:武安县棉花收购保管运输的“一条龙”,他们依靠群众创造性地解决了棉花收购工作中劳动力、仓库设备、运输力量不足等矛盾,为作好棉花收购、保管、运输工作打下了可靠的基础。束鹿县日用工业品经理部全面调整上下左右各方面的关系,实行工业品供应的“一条龙”大协作。天津专区商业部门开展群众性的大收废钢铁运动,支持钢铁元帅升帐。天津市零售服务行业广泛开展“五满意”运动,更好地为消费者服务。张北县商业部门与有关部门协作,在全县建立了卫生医疗网、牲畜疫病防治网、医药供应网,保证人强马壮。天津市第二、第三食品加工厂,充分利用猪牛羊副产品提取高级药品和贵重的工业原料,变废弃物资为无价之宝。此外,还有依靠职工和居民实行“两参一改”和“三参一改”的天津市和平路百货商店和丁字沽工人新村零售店。


第2版()
专栏:

游击英雄成了模范售货员
本报记者 吕素瑄 胡玉泉
“小买卖人”
五年前的冬天,共产党员张召信,回到他的家乡——河北省献县高官乡供销社担任售货员。这件事引起了家乡人民的惊奇和非议。有些人对他说:“你这是‘打天下的人’,要干也得闹个主任当!”召信却笑笑说:“主任,售货员不都是干的革命工作,分什么高低。”
张召信1938年参加革命,1940年入党。在他看来,一个共产党员应当毫无条件地服从党与人民的需要,为了党和人民的利益,应当随时牺牲个人的一切——那怕是最宝贵的生命。1942年后,他担任抗日游击队区小队长、六三团副连长时,坚决勇敢、神出鬼没地痛击敌人,使得敌人闻声丧胆。尽管敌人四处悬赏捉拿他,他也毫没动摇,并且越战越勇,经常和他的伙伴们三三两两化装深入到敌人据点里,捉拿汉奸头子,为人民除害。解放以后,当党迫切需要一部分优秀的党员干部充实经济部门的时候,他又响应了党的号召。1949年,他从部队复员回家,吐血病还没有彻底好,全身十二处枪伤遇到阴天还隐隐作痛,就扛着铺盖到供销社当售货员来了。
张召信刚当售货员不久,一次到原建国县供销社去取货,碰到一群新调来的干部嘟嘟囔囔地讲怪话。有的说:“现在男干部守仓库,女干部去卖布,革了半天命都变成小买卖人了!”“你脑袋瓜上刻着
‘小买卖人’的字了吗”?召信说:“我看这正是革命工作”!
农业社的好“后勤部”
一个漆黑的夜晚,姜高官村农业合作社主任蒋植田找社员开会,一出门,就看见村头上有人推着车上坡,推到半截腰又退回去,如此多次。他走近一看,原来是张召信给他们社里送来了四百斤肥田粉,那时正是播种冬小麦极需肥料的时候。张召信夜间送货是经常的事,因为他在这一带打了多年的游击,他熟悉这里的一草一木。他为了不误生产,采取了三种不同的送货工具:一般情况下用小车送,农民急需的用自行车送;雨雪天道路难行就用扁担挑。凭着这三件武器,只要是农业社急需的生产资料,他就风雪无阻、昼夜不停地赶送,有时接连两三昼夜不眠不休。实在支持不住,就倚在小车上打个盹。
一个雪花纷飞的夜晚,张召信推着四十领席,走在通向徐村的路上。俗语说:“走雪如走沙”,虽然载的货并不比往日重,但很费力气,出了满身大汗,还翻了两次车,沾了满身泥雪。六里地就走了一个半小时,到了农业社,社干部正开会,一见面有的给扫雪,有的给倒水。社主任王桂涛说:“召信哥,我们打井是需要席,但也不是这么紧,剩下的席子我们自己明天套车去拉吧!”张召信想要叫社里套车拉,又动牲口又动人,打井这么忙,多耽误功夫,于是回来又装上四十领席子推起车子送了去。
“多面手”售货员
今春,供销社由泊镇运来一百辆粗管的解放式水车,供应了许村、支家务等十五个村的农业社。那时正是农业社抗旱浇麦急需水车的时候,但是由于社员不会安装使用,都找到供销社询问,张召信知道这个情况后及时反映给供销社的领导同志,领导同志指示他赶快去沧县学习学习,回来帮助农业社安装,当时张召信想:去沧县学习往返路途就要两天,太耽误时间,同时,过去从敌人手里缴获的轻机枪和掷榴弹,自己虽没见过,但也能摸索着拆开装上,难道安装结构并不太复杂的水车就琢磨不出来吗?于是他骑上自行车就跑到小李村去了。这村农业社共买了十辆水车,社员正守着发愁。他放下车子就动手安装,一边研究,一边安装,经过两个多小时的摸索,终于装好了。他迅速把安装经验推广到其他各村,一百辆水车很快就转动起来了。
国家资财不能受损失
张召信爱惜国家资财甚过他自己的身体。1956年8月的一天,张召信从镇取货归来,越走天空的阴云越黑暗,又刮起了六、七级的大风,霹雳电闪的下起暴雨来了。他见车子上载的净是些布匹、饼干、纸张,就连忙把自己带的油布和穿的两个褂子、一条单裤,脱下来盖在上面,他自己就光穿着一件背心和裤叉忍受着风吹雨打。走了不远,他见到一个席搭的汛铺,一个老头子正在那里看堤埝。他就急忙跑过去,老头子见到他那种着急为难的样子,就忙把汛铺上的三领席子,拆下两领来借给他盖在货车上。天将黑了,他想这样时候长了,仍然会被淋湿,于是他让人看着货,向村子里跑,他从粮店跑到供销社,最后借了三领席,回来把车子盖好,并用绳子扎实,他心里的一块石头才落了地。1956年数九寒天的一个夜晚,伙伴们都休息去了,他发觉了供销社装盐的一百七十条麻袋,上边沾了盐卤,容易腐蚀麻袋,便把滹沱河的冰砸开,去洗麻袋,一夜的功夫就洗了一百多条。
× × ×
张召信热爱商业工作,五年如一日忠心耿耿地为群众服务,受到群众的爱戴,连续五年评选他为县和专区的先进工作者。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