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版()
专栏:
河南商水大量种植“药玉米”
药玉米,是个宝;不怕旱,不怕涝;用籽少,产量高;种了它,有柴烧;不怕虫,不怕风;又好吃,又好种;养分多,能治病;种了它,真有用。
本报讯 河南省许昌专区商水县各乡的大部分农业生产合作社,去年试种了五千六百多亩“药玉米”(即薏苡),虽然碰上了严重的水灾和旱灾,收成仍然很好。杨营乡试种的一百多亩没有被淹,平均亩产七百斤以上;承留乡中共支部书记试种了半亩,就收了五百二十斤。杨庄乡官坡农业社试种的九亩二分地,被淹了三十九天,其中有十天没了顶,十三天积水五尺来深;水退后没有加工施肥,每亩仍收获了四百五十一斤,只是收割期比未淹的晚了二十来天。城关乡试种的几亩,还是幼苗的时候就淹没了十几天,后来也收了。从现有材料看来,“药玉米”具有许多优点:抗涝——不仅长成以后能抗涝,幼小的时候淹一下也不要紧。抗旱——在别的庄稼由于干旱枯萎的时候,它仍能生长,晴天移栽它也能活。抗虫——它的根叶有某种药味,害虫不吃它,牲口、鸡、鸭等也不糟踏它。抗风——成熟以后,遇到大风籽粒不脱落。它的秸棵多,一亩地能产万斤以上,质量很好,同细芦苇差不多。他的种法简单,凡是能种高粱、谷子等作物的土地都能种它,下种和收割期与高粱相似,在中耕、除草、追肥等方面,也同高粱的要求差不多。所需籽种很少,两斤种子就能种一亩地;分蘖多,一棵有五六十个岔枝,长成一大蓬。把它作为晚秋作物,麦收后下种,也可以长成。1956年,龙肋乡二社夏播十五亩,平均亩产二百六十多斤。当地群众说:“‘药玉米’好侍候,‘泼皮’的很,二流子也能种它。”不过,它极喜爱肥料,施肥越多产量越高。出米率也不低,一百斤谷能出七十五斤米;不仅好吃,味道香,而且营养价值很高。官坡农业社监察委员会主任王守立的小女有病,吃药不见效,一连喝了半月“药玉米”稀粥,病好了,人也胖了。
“药玉米”还有一个值得注意的地方:在一些收割后没有刨根的地里,它又发出新芽,目前还在生长,有的已有一尺多高。有些农业社正在观察这再生的苗能否过冬和结籽。
商水县过去没有“药玉米”,它是这个县的农民史国义1954年由博爱县引进的。1957年春天,中共商水县委发现它正适合当地增产改种的需要,决定在全县各乡试种。目前,商水全县各农业社正在积极进行各项准备工作,要在1958年大量推广它,以利于改造那些年年受涝、收成很少的洼地。
第2版()
专栏:
国务院批准试行植物检疫办法
防止病虫杂草蔓延危害农作物
本报讯 “国内植物检疫试行办法”已经国务院批准,由1958年1月1日起在全国试行。实行植物检疫可以防止为害农作物的危险性的病、虫、杂草随同植物和植物产品传播蔓延,是和农作物病、虫、杂草作斗争的根本办法之一。
试行办法中指出:各地对发生在局部地区的危险性的病、虫、杂草,在经过调查,澄清发生情况之后,应该迅速建立植物检疫制度,通过检疫检验等措施,防止这些病、虫、杂草继续扩大蔓延;对尚未发现这些病、虫、杂草的地区和广大的新垦区,要严加保护,防止新的病、虫、杂草侵入。
试行办法中还规定: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间在互相调剂、引进各种种籽、苗木的过程中,都应该经过植物检疫机构的检验,证实没有携带植物检疫对象或对带有检疫对象的种子、苗木等经过彻底消毒处理后,发给植物检疫证书才能启运。各农林院校、试验研究部门,为了试验研究的目的,需要引进当地尚未发现的活的危险性的病、虫、杂草时,事前必须报农业部批准。
为了防止从国外传入新的病、虫、杂草,试行办法中还规定:凡需由国外引进农作物种籽、苗木及其他播种繁殖材料时,都需在事前征得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农业厅(局)或农业部门的同意,并取得输出国国家植物检疫机关的植物检疫证书后,才能入境。
进行植物检疫工作,需要很多有关部门的密切配合和广大群众的支持,因此,试行办法要求铁道、交通、邮电、粮食、农产品采购、供销等部门在进行这一工作当中要密切合作。
第2版()
专栏:
发现“千里马”,跨上“千里马”
——谈值得试种和推广的一种作物
本报评论员
本报今天发表了河南省商水县试种“药玉米”(即薏苡,去壳后叫薏仁或薏米)成功的消息。从这个消息中可以了解,“药玉米”是值得各地(特别是旱涝灾害比较严重的地区)试种和推广的一种作物。这消息还提起我们注意,应该更积极地调查研究各地的各种优良的作物品种,把多年埋藏着的珍宝发掘出来。
“药玉米”原不是商水县(在豫中地区)的作物,而是这个县的一位农民几年前由豫北的博爱县引进的。1957年春天,中共商水县委发现了它的优点,研究了它的生长规律,了解它正适合当地需要,及时地积极试种,才使它在商水县比较大量地开花结果。这个事实告诉我们,各地都可能有很好的作物品种还没有引起领导者的注意。“千里马常有”,没有伯乐,它们就常会被埋没。在我们的时代,伯乐不是不常有而是越来越多了;各级干部只要深入群众,联系实际,热心地虚心地学习,掌握事物运动的规律,就能具有伯乐的慧眼,就能把许多“千里马”找出来。从事农村工作和农业工作的同志们,应立志做新时代的伯乐,找出各式各样的“千里马”,充分发挥它们的作用,促使社会主义事业“一日千里”地前进。
目前,我国有不少地区仍然是既怕旱又怕涝。春旱秋涝、涝后再旱的“自然规律”仍然严重地威胁着这类地区的农业生产。这类地区的主要困难是:水旱灾害较多,作物产量低,生产不稳定,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也比较缓慢;同时,由于水旱灾害多,群众的烧柴也比较缺乏,有的地方要从几百里外运煤去作燃料。燃料缺乏引起饲料和肥料的紧张。这些又反转来妨碍农业生产的发展。近年以来,党和政府大力领导群众进行了洼地改造和平原除涝工作,情况已经大有好转;但是,为了进一步发展这些地区的农业生产,还要做很多工作。这类地区,除了应积极开展水利建设,有计划地把汛期雨水尽量就地蓄存备用以外,还应该积极试种和推广一些耐旱耐涝作物。“药玉米”就是这样的一种作物。
商水县的经验说明,推广“药玉米”是解决这类地区目前存在着的许多困难的有效办法之一。如果在这类地区试种成功并且大量种植起来,又如果种植它的地区分布适当,再加上积极进行水利建设,就可以使旱涝灾害大大减轻,使农业生产大大跃进,从而扭转这类地区在生产上和粮食等问题上的被动局面。汛期到了,可以把附近农田多余的雨水有计划地泄入“药玉米”地里,使它成为蓄洪区(或者叫做“作物小水库”,因为它既长庄稼又蓄水)。遇到秋旱,又可以把蓄存起来的水引出来浇灌附近的农田。这样,就可以做到涝时不灾,旱时也不灾,或者只有很小的灾。这样,“水患搬家”(一个地区有水患时把它排泄到其它地区,使其他地区受灾)的现象可以停止,上下游之间的纠纷也就可以减少。大量种植“药玉米”,当地群众缺柴的困难也就容易解决。以亩产一万斤秸棵计算,平均每户有一亩多地“药玉米”,烧柴就不困难了。
是不是只有旱涝灾害较严重的地区才需要积极试种和推广“药玉米”呢?不是。薏仁历来被视为珍品和补品,过去,只有很少的人能吃到它。如果全国各地试种成功并且广为种植,使得各地农民以及城市居民能经常地甚至每天吃到它,使它成为我国人民的主食的一部分,这对于增进人民的健康该是多么重要的一件事!实现这个愿望也并不很难,只要各地试种成功,根据商水的经验,它的发展速度是很快的;几年之内,就能大量种植起来。当然,它虽是补品,能否成为一种经常的食品,还需要经过一段试验时间。但是,就目前情况看来,适当发展这种作物显然是有益无害的。
对许多地区说来,“药玉米”是一个不熟悉的品种,干部和群众都缺乏种植它的经验。为了能试种成功和取得经验,目前就应赶快进行一些准备工作,如准备种籽,派人到已经种植这种作物的地区参观学习,研究它的生长规律和耕作技术等等。只有准备充分,才能保证试种成功,为进一步推广打下良好的基础。对于它的抗碱能力,各地应有意识地进行试验;如能抗碱,就为改造盐碱荒地提供了更有利的条件。关于它的再生能力,农业部门及农业科学研究机构也可以着手研究和试验。
我们的祖国地大物博,宝藏的确很多。在过去缺乏统一规划、生产极其分散、力量薄弱的情况下,许多物质力量和群众智慧被埋没着。有了共产党的领导,有了农业合作化,局面就完全不同了。充分利用一切有利条件,就可以把一家一地的财宝变成全国人民的财宝,把极其有限的财宝变成无穷无尽的财宝。我们一定要把一切埋藏着的宝贝都发掘出来,让它们在社会主义的阳光照射下大放光芒!
第2版()
专栏:资料
两年来的植物检疫工作
我国在解放以前,没有开展国内植物检疫工作,危险病、虫、杂草传播蔓延的情况十分严重。特别是随着帝国主义殖民势力的扩张和农产品的倾销,很多危害农作物严重的病虫害侵入我国。如甘薯里斑病就是1937年随着日本侵略军首先传到我国东北地区,后来又随着某些甘薯优良品种的推广,逐渐扩大蔓延到十九个省市,成为甘薯生产上的主要灾害。棉红铃虫、棉枯萎病、棉黄萎病、水稻干尖线虫、蚕豆象、马铃薯块基蛾、洋麻炭疽病、苹果绵蚜、葡萄根瘤蚜等,也都是由国外传入我国或在国内逐渐扩大蔓延起来的。
解放以后,我国加强了进、出口农产品的检疫工作。从1953年起,对外贸易部门执行了进口农产品的检疫检验。同年,农业部也开始建立国内植物检疫机构,至1956年,全国已有二十七个省(直辖市、自治区)建立了植物检疫机构,1957年各省(自治区)已建的基层植保植检站共有一百三十一个。农业部和大部分省(直辖市、自治区)都设置了植物检疫实验室。
几年来农业部和各省(直辖市、自治区)开办了很多植物检疫专业训练班,参加训练的已有一万二千多人。
为了澄清国内各种危险病虫、杂草的分布和为害情况,从1956年起,各地进行了大规模的调查工作。通过这次调查,基本上掌握了各种主要危险病、虫、杂草的发生分布情况,据十七个省调查,查出了三十二种过去当地没有记载的病、虫、杂草。
为了防止棉红铃虫传入新疆、青海、甘肃西部棉区,对运入这一地区的棉籽、籽棉、皮棉等都进行了检疫检验和消毒处理。据河北、河南、陕西、甘肃等省统计,处理物资在一万吨以上。
种籽、苗木的运输是检疫对象传播的主要途径。两年来各省对互相调剂调拨的各种种籽、苗木执行了检疫检验,据不完全统计经过检验的各种种子在十亿斤以上,各种苗木三千三百多万株。
为使植物检疫工作深入群众,两年来在各有关部门和有关国营农场、生产合作社等设置了兼职植物检疫员一万一千六百多人。
由于采取了这些措施,很多地区已经基本上控制了危险病、虫、杂草的传播蔓延。如四川和湖南西部已经基本消灭了为害柑桔十分严重的柑桔溃疡病;辽宁、山东等省已经对苹果绵蚜发生地区加以封锁,保护了没有苹果绵蚜发生的广大苹果产区;河北省涉县、山西省黎城等县,在扩大种植甘薯时,采取一系列检疫、消毒等措施,避免了甘薯黑斑病的侵入为害。
第2版()
专栏:
昌马河水利工程
在甘肃河西走廊西部,正在修建一个大型水利工程——昌马河水利工程。它能使一百七十多万亩农田受到效益,把一片荒芜着的未开垦的处女地,经过开垦和灌溉,变为生产粮棉的良好基地。
这是已基本上完工的昌马河总干渠渠道工程。右下图为总干渠上的排沙闸。
刘奇摄(新华社稿)
第2版()
专栏:
迎接下放干部参加生产
张掖专区筹建十六个集体农庄
据新华社兰州5日电 张掖专区正在加紧筹建十六个集体农庄,迎接甘肃省和北京市等地参加河西走廊粮棉基地建设的两万名下放干部。
这十六个农庄分布在富饶的河西走廊上的武威、永昌、民乐、山丹、酒泉、玉门和安西等七个县。垦地面积约为九十万亩。这里有比较优裕的灌溉条件,种植粮食作物在头两年每亩产量就可以达到二百斤以上。
为了使下放干部来到农庄后能及时投入生产,顺利地完成今年平均每人开垦两亩荒地的任务,张掖专区的党政领导人都亲自主持建立农庄的计划工作。他们曾多次研究了农庄的土地质量和灌溉条件等问题,并直接参与了勘查工作。现在,各县有关部门和农民群众,正积极为未来的庄员们准备房屋、车辆、牲畜和其他用具。安西县农民已决定修好通到各个农庄的简易公路,并且在赶修农庄附近“移民新村”的四百多间房屋,先借给下放干部居住。专区合作供销部门在赶制数百辆大车和大量小型农具。牧区的兄弟民族也挑出二千头最好的牲畜,供给下放干部从事生产之用。
第2版()
专栏:
改种高产作物发展多种经济
禄劝县各族人民收入显著增加
本报讯 云南禄劝县的贫瘠落后面貌已经显著改观。
禄劝是非常贫困的民族杂居的山区县,二十二万人口中,彝、苗、回、傈僳、傣等八个兄弟民族占32%。境内除少数河谷地带外,大部分均为贫瘠山区。
几年来,由于大力开发山区的结果,粮食总产量已由1952年的九千九百万斤增加到一亿四千多万斤;单位面积产量也由平均每亩二百多斤,提高到四百九十二斤;有的高产田达到一千五百多斤,并出现了很多亩产一千斤的生产队。现在,除去公粮,全县平均每人尚有粮食六百八十斤,超过了当地富裕中农的生产水平。
禄劝县所以取得这样大的成绩,是由于当地党委领导群众在高寒山区推行了改低产的荞麦、燕麦等高产作物,使产量提高十多倍;在一般山区改稗田为谷田,改黑谷为白谷,着重发展包谷、水稻,使产量提高二倍多;在气候温和的坝区,积极发展水稻,使单位面积产量由原来的四百多斤,提高到七、八百斤;在四季如暑的河谷地带,除积极发展粮食作物外,还发展棉花、甘蔗、烤烟等经济作物,贯彻了有计划的因地制宜的发展多种作物的方针。此外,他们还大力兴修水利,增施肥料,改变了种“白籽地”的旧习惯。
在第二个五年计划中,禄劝县的粮食总产量要比1957年增长120%,每个社员的平均收入将由七十元四角增至二百三十元。
第2版()
专栏:
皖南茶区生产忙
据新华社讯 以出产“祁红”、“屯绿”著名的皖南茶区,冬季生产十分繁忙。各县农民正积极培土施肥,进行茶园管理,保护茶棵过冬。整个皖南茶区培土施肥的茶园面积已达八万三千六百亩,主要产地歙县、休宁等县70%以上的茶园面积经过了培土施肥。目前这一工作仍在进行。
组织起来的皖南茶区农民,在国家的支持下,对发展茶叶生产的积极性很高。茶区农民现在正准备制作大批的揉茶机和杀青机,以便今年所产的茶叶全部用机器揉捻、杀青。祁门、歙县、休宁、宁国等重点产茶县已经训练了制作这种机器的木工一百五十多人。
第2版()
专栏:农业知识
药玉米(薏苡)
药玉米(薏苡)的别名很多,又叫川谷、起实、回回米、解蠡、菩提子、?珠、数珠玉、草珠儿、西番蜀秫等,一般俗称为水玉米、药玉米、薏仁米等。这是我国的古老的作物之一,在“神农本草”一书中即有记载。
药玉米既是一种粮食作物又是药用作物;它的经济价值较高。它的子实,可以煮粥,可以磨粉,制成糕点,可以酿酒,食味香甜。据化学分析:药玉米子实的成分含有粗蛋白质17.58%,粗脂肪7.15%,可溶无氮物质62.41%,粗灰分2.32%,磷酸1.01%。它是富有滋补养分的食品,又有利尿、健胃益气等功效。它的根、茎也是一种常用中药。
药玉米生长在温暖湿润的地带,是一种耐涝的作物,特别适宜种植在易涝的洼地里。目前在我国很多地区均有零星的种植,产量高而稳定。1957年河南省商水县种植药玉米二千一百多亩,一般每亩产量在五百斤左右。同年安徽省省委小型试验场把它种在水田和旱地里,生长也很好。7月间药玉米遭受两次洪水的侵袭,水深四尺,仅有顶端露出水面,水退后,仍能正常生长,每亩收二、三百斤。
药玉米属禾本科作物,高五到八尺,茎似高粱,叶似玉米而略小,幼苗为紫色。分蘖力很强,可以分枝十多株至二十多株。在每株叶腋里长出雌雄花。雄花生在雌花上,呈穗状,开花后结成椭圆形的果实,子实的壳皮坚硬,有光泽,有白、黄、青、褐、黑等不同的颜色。除去皮壳,核仁白色如大米。
药玉米的栽培方法并不特殊。可以春播,也可夏播。春播一般在清明谷雨之间,夏播宜早。如用点播每亩需种子二斤,耧播的可以适当增加播种量。为了便于种子发芽,播种前最好采用温水浸种。行距一般在一点五尺左右,每亩可留苗四千株左右。生长期间中耕二、三次。由于它的分蘖力较强,需要的肥料、水分较多,在栽培时应特别注意增施基肥,适期追肥和灌溉。药玉米的种子成熟先后不齐;在大部分成熟时,即当茎叶发黄,上部籽粒饱满时,便可收割,收后经过微晒,再行脱粒。
(王天杰、朱丕荣)(附图片)
第2版()
专栏:
故乡冬景
本报记者 林韦
在我的记忆里,我的故乡山西沁县的人们是从来不搞水利的。除了寥若晨星的一些小菜园用井水浇菜外,百分之百都是旱地。不搞水利并不是因为雨多,这里多数的年头是缺雨的。缺雨的时候,人们就把柳条盘在头上到龙王庙祈雨,但却从来没有人提倡过兴修水渠、水库或其他水利工程,好像这是根本没有任何可能的。“老天爷安排咱们种旱地,就得种旱地。”这是人们的一般看法。解放以后有一年回家,同一些邻家谈起来,据说这里“水硬土软”,水能把地浇坏。沁县大部地区是丘陵地,沟坡很多,平地较少而且分散,这种地理条件也造成“不适于灌溉”的印象。许多河沟有清水,但都很少,人们只是用它们饮牲畜、洗衣服,并不以为它们会有别的用处。冬季拉煤打柴,过大年跑亲戚,或者到外村看戏赶会的时候,河沟里一片稀泥,还给人添些麻烦。因此,我从来没有想到沁县在水利方面会有什么可为。
但是,最近期间返乡的所见所闻,却使我的印象从根本上改变了。农业合作化的结果,许多方面都出现了“反常”现象,沁县在水利建设方面的“无所可为”,现在也变成了“大有可为”。这里先从“迎春”水库谈起。
“迎春”水库及其心理影响
在我的家乡端村东南,有一条小河叫迎春河。和沁县的其他小河一样,这里平时只有很少的清水和一片泥泞。冬天有一些河冰供孩子们打“驰溜”。人们从来只知道河边有一些耕地比较耐旱,却从来不利用河水浇地。经过1957年前半年几十个农业合作社的共同努力,在县委的领导下,这里筑起了二百公尺长、十二公尺高的坚固的拦河坝,筑起了进水闸和溢洪工程。在北面的山岗和南面的福村坪大片高地之间的山洼里,就出现了一个能蓄水三百万方、浇地一万亩的水库,名“迎春”水库。据说这是山西各地1957年所建水库中质量最好的水库。这水库把迎春河长年不断的清水溪流和夏日的洪水汇集在一起,成了很可观的一个“湖”。湖成之日,正值伏天沁县大旱,四十天不落雨,有些村的老年人已经在瞒着“工作组”给龙王爷磕头。应时筑成的迎春水库,在最危急的时候打开了进水闸,汹涌的湖水沿着十多里长的干渠由西向东流去,拯救了渠边十多个农业社的耕地。由于支渠毛渠不敷所需,耕地不够平整,1957年夏季并未浇足一万亩,只浇了五千亩。但是,浇过的庄稼以茁壮的枝叶和饱满的颗粒证明了沁县的水土和别处的水土并没有重大的区别,所谓“水硬土软”、“水能把地浇坏”的说法,从此失去了对农民的控制力量。从前在人们心目中毫无地位的小溪流,现在也由事实证明是能够“办大事”的了。只要人们修上拦河坝和引水渠,老天爷安排下的旱地就能够变成水地。
这个水库在沁县十二万农民中所产生的心理影响,远超过它的直接经济价值。现在,在整齐的大石条砌成的进水闸上,迎着冬日的朝阳,石刻的“人定胜天”四个大字显得分外骄傲而鲜明。它们向所有过往的人们宣扬着人对自然的胜利,宣扬着农民掌握自己命运的时代的到来。我村一位老秀才卫瑛先生为水库所提的一首七绝也刻在这里,其中有两句针对迎春河水说:“昔日作威今作福,自古在人不在天。”
据县委同志们谈,沁县在解放以前只有一千八百来亩水浇地。解放以后有了发展;但到1955年为止,总数不足五千亩,只占全县五十万亩耕地的百分之一。而合作化以后不过二年,水浇地已经增加到三万六千亩。这数目仍然很小,但它相当于解放以前二十倍,合作化以前七倍多。
“拦断漳河,水不出县!”
这只是事情的开始。在第二个五年计划期间,沁县的水利建设计划是更加宏伟而富有英雄气魄的。这个计划的中心是现在响遍全县的一句英雄口号,叫做“拦断漳河,水不出县!”这不是一句空话,它有着完全切实的、经专家鉴定过的行动步骤。沁县有五条大河(实际上只是较大的小河)、二百十四条小河和七十二处泉水密布全境,条条河流都汇入浊漳河。浊漳河的源头就在沁县北境。针对这种地理特点,沁县的修水利步骤是先断漳河支流,后切漳河源头。切断所有河流的方法,就是到处修筑水库和水渠。用县委的话说,是修筑“葡萄式的水库群”,“蛛纲式的灌溉渠”,还要加上“蜂窝式的透河井”。计划中的水库有二百多处,较大的支干渠有一千二百条,台田高灌一百六十处,大型的旱井和透河井一千六百多眼。这计划看去很大,实际用钱很少,因为除过少数比较大的工程外,大部分都是群众自办。这些计划实现了,沁县的水浇地就可以增长到二十二万亩以至更多。还可以把空出来的好几万亩河槽开辟成肥沃的水田,用以种稻。水库群可以大养鱼鸭,为农民增加收入。小型水电站也将逐渐增多。水周围将普遍植树,迅速绿化。十年九旱的贫困的沁县,将变为不怕洪旱灾害的富裕的鱼米之乡。到那时,过去老天爷给沁县农民安排定的命运,将被根本否定。
这样的计划,在农业合作化以前可能会被人们看作痴人说梦。但是在农业合作化以后,尤其1957年修筑“迎春”水库成功以后,人们就把这计划看成当然的继续。迎春河能够拦断,圪芦河、徐扬河、白玉河、西河这些大小相差不多的河流为什么不能拦断?支流都断了,剩下一个漳源头,也比别的河大不了多少,还有什么困难不能克服呢?
黑夜当白天
在城南十多里的樊村附近,一个新的水库——圪芦河水库正在加紧施工。这个水库同“迎春”水库相比,工程量大四倍,浇地二万亩。人们的兴头也更大。12月上旬记者到工地参观的时候,大坝上有上千的民工正分为日夜两班,忙碌地挖掘着河道里的稀泥乱石,准备修筑截水墙。两架抽水机在不断头地鸣响,把越来越多的地下水抽掉。许多民工都把半截腿浸在水里,但他们满不在乎地谈笑着。夜里,发电机旋转起来,电灯把工地照得雪亮。锨钁上和土筐里不断地结冰,人们到锅驼机的火炉上烘热一下就又继续劳动。冬夜里凛冽的西北风,不能使全身发散着热气的民工们感到威胁。他们的口号是:“黑夜当白天,电灯当太阳,地冻不停工,下雪不收兵。”
围绕着这个水库,南北两面都在积极修筑十多里长的干渠。这里也有上千的民工在紧张地操作。他们有的在劈崖,有的在垫沟。他们要依照自己的意愿,把祖宗们遗留下来的“从来如此”的地势来个大改变。他们正在同开动着沉重的压路机帮忙压土的工人们进行友谊的竞赛。
个别比较大的工程,在整个运动中只能算是一面大旗;大旗下面是风起云涌的广大群众兴修水利的浪潮。这浪潮几乎把沁县一切大的小的村庄和先进后进的农民都卷进来了。
在一切山水村庄都非常熟悉的城西地区,我跑了许多亲戚朋友家,跑了许多村庄。这些村庄的田野上,过去在冬季是很少有人迹的,人们多半跑到西山去打柴,或者赶着牛车到襄垣或沁源县去拉煤过冬,并积聚下年春夏秋三季的燃料。现在却只有少数人在搞柴炭。成群结队的农业社员,包括六七十岁的老年人和十六七岁的小学生,男的女的,这里一伙,那里一堆,到处都在修筑着一些或大或小的水利工程。像建筑工人一样,杭育杭育的喊声震撼着田野,这是民工们在打硪。前面说到的卫瑛老先生,六十多岁了,还兴致勃勃地同年青人一道担土筑坝。夜里,许多村庄都点着马灯加班,希望在大地完全冻实以前修完一些工程。田野里各村灯火相望,真是黑夜当白天,热闹非凡。我的家乡端村乡所辖七个村庄,统统都在行动:仁胜村在从“迎春”水库修筑倒灌渠,要水从东往西返;东坡村在修高灌工程;端村在村北修一个小水库;元王村和上湾村在联合开一条清水渠。西山坡上的小庄子,在修谷坊土坝保持水土。在端村西面好几里的高山里,一群社员在一块大山石下挖出了潺潺的泉水;人们继续挖掘着,想使水源再大一些。即使不计算这股泉水,端村乡经过冬修也将增加二千八百亩水地,这数目等于全乡耕地五分之一。这并不算多的。端村乡北面的羊庄乡,正在修筑两个水库和若干水渠,要把全乡四分之一的耕地变成水地。端村乡南面的郭村乡一共有二万亩耕地,现在正在修筑的工程将把其中七千亩(即三分之一)变为水浇地。在“迎春”水库东面的南陈乡,1957年新灌地七千亩,现在要再修四千亩,他们将使二万多亩耕地的一半变为水浇地……。
1958年全县原定计划是增修水地五万四千亩。但现在把各乡自动报到县里的本年计划加在一起,仅清水浇地就是七万六千亩(八万亩洪水浇地不计)。这样,加上已有的水地,总数将不是原来计划的九万亩,而是十一万二千亩了。这就是说,沁县农民将要每人平均有一亩水地了。在广大群众自觉自愿地行动起来的时候,力量之大,速度之快,实在是人们难以想像的!
在记者最近离开沁县的前夕,长治专署已经批准沁县提前开工兴建徐扬河和白玉河水库。这又是两个各浇地一万多亩的工程,是群众所迫切要求的。如果不跨年度的话,1958年沁县水浇地总数可能达到十四万四千亩!这在旧时代怎能想像?
“拦断漳河、水不出县!”这个英雄的气壮山河的规划,现在已经提到1959年的议程上来了。过去人们看起来那么巨大而可怕的漳河,在我们手里就要变成人们可以自由支配和使用的财富了!
人们对于自己故乡的变化总是特别感到亲切和兴奋的。想到充满希望的现在和无限美好的将来,我很为死去的先人们抱屈,尤其为光绪三年大量饿死的人们抱屈。他们如果晚生些年,该有多好啊!
(附图片)
沁县迎春水库的进水闸和溢洪堰 林韦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