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月5日人民日报 第5版

第5版()
专栏:

美国舆论力促政府同苏联会谈
合众社记者说西欧要求谈判压力难以抗拒
本报综合报道 据新华社讯:西方政界和舆论要求东西方会谈的呼声,已经越来越响亮了。在美国,甚至一向支持“冷战”政策的政界人士,也在抨击国务院的外交政策,并且要求同苏联会谈。
“芝加哥论坛报”发表一篇文章说,艾森豪威尔总统的裁军问题助理哈罗德·史塔生正在设法把杜勒斯赶出国务院。
据报纸说,史塔生不久前曾对几个可靠的记者说,他要求艾森豪威尔总统对苏联“在裁军方面作重大让步”。史塔生还暗示,他曾经不顾杜勒斯、原子能委员会主席斯特劳斯和国防部的反对,用书面形式提出了自己的建议。
报纸还写道,史塔生认为召开东西方国家首脑会议来制定和平共处纲领是必要的。
前“马歇尔计划”负责人保罗·霍夫曼在“展望”杂志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要求彻底改变美国政策以打破苏美关系的僵局。他还主张美国政治领导人同苏联领导人增加接触、修改限制入境签证的条例以便鼓励东西方之间人们的来往以及在美国大学内设置社会主义国家学生的奖学金。
前洛克菲勒基金会主席、著名的法律家雷蒙德·布·福斯迪克在“纽约时报杂志”周刊上发表的一篇文章中写道:“现在我们整天唱祈祷大地和平圣诞歌,并且在圣诞节祝福人们幸福,但是另一方面我们却追求大规模毁灭性武器,我们的言行有着尖锐的、富有讽刺性的矛盾……。”
福斯迪克说:“进行谈判的意图永远也不会是不恰当的,抱着解决问题的态度永远也不可能被认为是不适时或不必要的。……我们的某些欧洲盟友和加拿大朋友们总是认为,美国对待共产主义世界的态度过分强硬和不可调和,我们在研究相互谅解的可能性方面是迟缓的。据我看,这种不灵活的政策是在欺骗自己。我们一直认为,时间是对我们有利的。我们不仅等待过在俄国,而且也等待过在中国发生共产主义情况的恶化,强硬政策被我们认为是最有希望的方针。后来突然发现俄国现在已在技术方面成为二十世纪的一个强国。这真是晴天霹雳。”
“华盛顿邮报和时代先驱报”在一篇社论中抨击美国政府对谈判问题的消极态度。它指出:“没有任何理由怀疑苏联领导人在防止核战争的愿望方面所抱有的诚意。”报纸驳斥了杜勒斯关于苏联方面似乎应该“证明自己的诚意”的说法。报纸说,如果美国继续停步不前,或者不能主动地提出一些积极的建议,这就会“使世界确信,我们害怕谈判。”
在英国,工党著名活动家比万在“论坛”周刊上发表文章,主张根据布尔加宁信中所包括的建议来举行东西方高级会议。
比万指责西方对待布尔加宁建议的态度说,西方政府在对苏联的建议作出惯例的答复以前,“拖延了那么久,表现得那么明显地不愿意,话讲得那么深痛恶绝”。他说,如果非正式的试探表明,和苏联达成协议没有任何可能性,“这就是非常可悲的情况,西方政府在这方面只应该责备自己。”
比万认为西方国家对苏联建议的答复必须包括:对高级会议进行非正式的准备工作;提出会议的日期以便有关代表进行活动。
曾任工党政府国防大臣的辛威尔1月2日晚间在索恩利(达勒姆郡)发表演说时说,为了促进裁军和防止战争,通过西方国家和苏联领导人的会见作新的努力是很重要的。
英国哲学家罗素在预定在1月6日出版的美国“展望”杂志上发表了一封公开信,要求美国总统艾森豪威尔同苏联共产党中央委员会第一书记赫鲁晓夫举行谈判,以便能够“坦率地讨论共处的条件”和“寻求达成协议以消除未来的不和”。
据西德爱姆尼德民意测验研究所1月3日说,根据它在许多西方国家的测验结果,在被测验的人中大多数赞成美苏举行高级会谈以及所有外国军队撤出西德和东德。赞成撤军的百分比在赫尔辛基是七十二,在西柏林是六十三,在伦敦是四十六,在华盛顿是四十一。
在这种情况下,合众社驻伦敦记者吉尔摩在一篇述评中承认,西欧国家中要求举行高级会议的呼声已经变得不可抗拒。吉尔摩认为,西方国家同苏联可能在今年举行高级会议,因为,尽管“美国政府可能不喜欢这种主张,但是,西欧盟国要求同苏联领导人举行会议讨论一切问题的压力现在已经大到难以抗拒的程度”,而这种要求“在今后几个月中将更加强烈”。


第5版()
专栏:

西德官方在舆论的压力下改变腔调
表示正在仔细研究波兰倡议
据新华社柏林3日电 波恩消息:西德政府发言人费利克斯·埃卡特今天在波恩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说,西德政府正在“仔细地研究”波兰外长拉帕茨基所提出的关于在中欧建立无原子武器地区的建议。但是他又说,目前他还不能说将得出肯定的还是否定的结论。
波恩的观察家们普遍地认为,西德政府对波兰建议的态度在半个月内从“断然拒绝”转变到“仔细研究”是由于它受到了国内外舆论的越来越大的压力。不但越来越广泛的社会各阶层人士和反对党一致赞同波兰的建议,就是经常支持政府外交政策的资产阶级报纸也主张就波兰的建议举行谈判。


第5版()
专栏:

亚非人民的捷报 殖民主义的讣音
各国舆论欢呼开罗大会成就
本报综合报道 据新华社讯:亚非人民团结大会胜利闭幕和它通过的一系列的决议,受到许多国家领导人和舆论的欢迎。
据开罗报纸报道:埃及国民议会议长巴格达迪说,“这仅仅是一个开端,接着,这个地区的各国人民还将取得进一步的进步和成就”。负责总统府事务的国务部长萨布里说:“大会已经圆满地完成了它的使命,它的工作将对未来发生影响,在某些方面,它的影响将不比万隆会议小。”内政部长毛希丁说:“无疑地,我们都对大会的结果和全体一致通过的各项决议感到满意”。他指出,这是亚非人民觉醒的结果。
大马士革消息:叙总理阿萨利2日说,亚非团结大会的决议对于阿拉伯国家和亚非国家以及整个人类说来是“最好的决议”。这些决议是一切仍然遭受帝国主义统治的国家实现独立的保证。
亚非人民团结大会所通过的决议和宣言受到了开罗所有报纸的欢迎。“共和国报”发表社论说,大会的决议是亚非人民的一次新的胜利,这些决议“说出了亚非两洲各国人民的痛苦和一切愿望,并且肯定了亚非各国人民决心采取行动以维护世界和平这样一个重要的事实”。这家报纸还说,为了强调表明维护和平和结束帝国主义对世界各地的统治的决心,大会拟订了亚非各国人民今后行动的联合计划。
新德里消息:印度报纸广泛地宣传了开罗亚非人民团结大会的决议。报纸对于大会支持印度收回果阿的要求表示欢迎。孟加拉文报纸“自由报”在赞扬大会的决议时说,它们将“加强亚非在争取解决世界问题中的团结”。“国民先驱报”说:“使开罗会议具有重大意义的一个因素是苏联表示愿意给亚非国家不附带任何条件的经济援助。”这家报纸把这一建议和传闻中的美国将增加对中东国家援助的建议作了对比,它尖锐地指出,“差别在于无条件和有条件”。
贝鲁特消息:黎巴嫩报纸极其注意亚非人民团结大会的成果。各报都以显著地位刊登大会的消息和决议。“日报”说:“大会宣言再一次证明它的参加者对万隆原则的忠诚以及他们在维护和平和保障人类福利的事业中合作的意志”。
莫斯科消息:莫斯科各报3日都以显著地位和大量篇幅刊载有关亚非人民团结大会胜利闭幕的消息。各报并发表社论和文章加以评述。“真理报”发表题为“亚非人民的强大团结”的社论说,亚非两大洲的人民在历史上从来没有举行过规模这样盛大的集会。这次大会反映了有历史意义的万隆会议以后亚非千百万群众的觉悟的巨大转变。大会表明,万隆精神、和平共处的原则已经深入人心。大会显示了亚非人民无比团结地为实现万隆会议关于必须消灭各种表现的殖民主义的历史性决议而斗争。“真理报”最后说,让殖民主义者发狂吧,他们是不可能倒转历史的车轮的。殖民主义时代已经过去了。在亚非无边无际的土地的上空已经升起解放的太阳。从来没有像今天这么团结和强大的两大洲的人民,充满着希望和信心在展望未来。他们和世界上一切爱好和平的力量一起声明:和平必定胜利!
河内消息:越南“人民报”4日发表社论,热烈祝贺亚非团结大会的伟大成功。社论指出,大会所通过的许多决议,表示了亚非人民之间的团结和互相支援的精神。它在缓和国际紧张局势上所作的号召和对苏、美、英三国政府提出的禁止核武器试验的呼吁,完全符合当前世界人民最迫切的要求。社论在提到苏联代表在大会上宣布苏联随时准备给亚非国家以不附带任何条件的经济援助时说,苏联和社会主义各国大公无私的援助,将为亚非各国的建设事业带来许多顺利的条件。
平壤消息:平壤报纸4日发表社论,祝贺亚非团结大会的成就。“民主朝鲜报”的社论说,会议的成就将大大地鼓舞亿万亚非人民为保卫和平和民族独立进行顽强的斗争。社论说,朝鲜人民把同亚非各国人民的团结看作是自己的崇高义务。朝鲜人民全面支持和欢迎这次大会的成就,并且为实现大会的决议而展开顽强的斗争。
东京消息:“赤旗报”4日发表社论说,亚非人民团结大会的宣言向全世界表明了亚非各国人民的愿望、决心和行动方向。社论说,如果大会宣言和决议能够完全实现,殖民主义者的野心将被粉碎。并且,有了亚非人民牢不可破的团结,帝国主义者想在中东点火的阴谋,将永远不会成功。大会的宣言和决议指出的方向同日本人民的愿望和要求是完全一致的。社论指责岸信介政府继续执行着违反日本人民要求和平的愿望的政策。社论要求日本人民广泛地宣传和努力实现亚非人民团结大会的宣言。


第5版()
专栏:

亚非人民团结理事会
选出主席和副主席国
新华社开罗4日电 出席亚非人民团结大会的各国代表3日上午在开罗举行会议,讨论成立亚非人民团结理事会的有关事宜。会议已经决定:由埃及担任理事会主席,阿尔及利亚、印度、苏联和苏丹担任副主席。


第5版()
专栏:

印度尼西亚各地纷纷管制荷兰企业
荷兰舆论强烈主张把西伊里安归还原主
新华社雅加达4日电 印度尼西亚的地方政府和军事当局继续逐步地把一些荷兰企业置于它们的监督和管制之下。
万隆军事当局在3日早上不顾荷兰董事的“抗议”,对荷兰的八达拉冷造纸厂实行管制。此外,当地有两家荷兰旅馆和一所礼堂也由军事当局加以管制。
在苏拉威西省省会望加锡,有十七家荷兰企业的经理已经正式把企业交给军事当局管制。军事当局把这些荷兰企业交给“临时管制委员会”管理。在这十七家荷兰企业中包括垄断印度尼西亚进出口贸易的荷兰五大洋行的分行和荷兰皇家轮船公司的一个管理处。
东加里曼丹的主要城市巴厘巴板的地方政府已经把荷兰人经营的一座煤矿和一个电力企业加以管制。这座煤矿生产的煤足够供应爪哇岛铁路运输之用。
在中爪哇省,有包括五十六家荷兰种植园在内的一百家左右的荷兰企业被当局实行管制。
大部分被管制的荷兰企业的情况是正常的。在一些地方,管制委员会由军事当局、政府和工人的代表组成,来监督企业进行业务活动。许多荷兰职员在监督之下照常工作。印度尼西亚工人以企业主人的身份保护企业的安全,并且保证工作的正常进行。
据安塔拉通讯社报道,反对中央政府的北苏拉威西地方当局还没有对荷兰企业采取行动。在中苏门答腊,曾经发动军事政变的“雄牛师委员会”的主席侯赛尼表示,他们在收复西伊里安的斗争中不按照中央政府的做法,他们要根据“成熟的计划”来对荷兰企业采取行动。但是到现在为止,还没有听说他们采取了什么行动。
新华社4日讯 据塔斯社海牙3日讯:荷兰社会舆论愈来愈强烈地主张荷兰政府和印度尼西亚举行谈判并且把西伊里安归还给印度尼西亚。
福格耳教授在天主教报纸“时报”发表的一篇文章说,归还西伊里安的要求是全体印度尼西亚人民的正义要求。
劳工党机关报“自由人民报”登载了劳工党下院议员威廉斯的文章,他谴责荷兰政府的殖民主义政策,并且对现在在荷兰的议会中暂时还不能获得必要的多数来改变对西伊里安的政策表示遗憾。威廉斯说:“我们希望和印度尼西亚举行谈判。我们希望荷兰比较坦率地和不妄自尊大地表明自己对谈判的决心。”


第5版()
专栏:

仰光庆祝缅甸独立节
吴温貌总统发表演说强调和平共处
据新华社仰光4日电 缅甸首都仰光今天上午举行游行,庆祝缅甸独立十周年。
缅甸总统吴温貌发表了演说。他说:“联邦政府正在作积极的努力,以防止另一次世界大战,维护世界和平,解决裁军问题,互不干涉内政,使原子能只用于世界和平的目的,因为我们知道两次世界大战给人类带来了说不完的灾难。”
他说,缅甸外交政策的目的是同各国建立友好关系,是互利和和平共处。他强调说:“缅甸联邦现在同印度、巴基斯坦、泰国和中华人民共和国等等邻国保持着融洽的关系。”


第5版()
专栏:

马耳他船坞工人罢工
抗议英当局解雇工人
据新华社4日讯 瓦利塔消息:马耳他岛一万二千名海军船坞工人3日中午举行罢工,抗议英国当局开始解雇马耳他船坞工人。
马耳他总理明托夫在12月30日声明,除非英国取消解雇七千名马耳他船坞工人的决定,否则它即使使用氢弹也不能再统治马耳他岛。


第5版()
专栏:

沙特阿拉伯首相访问开罗
表示对追随美国并不感兴趣
据新华社开罗4日电 沙特阿拉伯王储、首相兼外交大臣费萨尔2日在开罗说,沙特阿拉伯对追随美国并不感到兴趣。
费萨尔在1月1日到达埃及作为时一周的访问。他在3日晚间同埃及总统纳赛尔共进晚餐并会谈。
在费萨尔2日举行的记者招待会上,有人问他,在杜勒斯将出席即将举行的巴格达条约理事会的情况下,沙特阿拉伯是否会改变自己对这个条约的态度。他说:“我对那些企图把沙特阿拉伯同它的阿拉伯邻国分开的人们感到惊奇。我们对追随美国并不感到兴趣,没有理由每当提起美国的时候就提到沙特阿拉伯。”他强调说:“我们对条约的政策没有改变。”
费萨尔还说,沙特阿拉伯同埃及和叙利亚之间没有重大分歧。
有记者告诉费萨尔,当他在美国时,有消息说他曾经表示沙特阿拉伯对叙利亚的政策“表示关切”。费萨尔回答说:“这是反阿拉伯的宣传。我所曾经做过的是向美国国务卿杜勒斯表示,我们为美国对叙利亚现政府的政策担心。”
费萨尔指责美国某些人士曾经阻挠沙特阿拉伯同一家日本公司签订关于开采沙特阿拉伯某些地区的石油的协定。他说,但是沙特阿拉伯国王沙特坚持签订这个协定。
协定已经在去年12月间签订。根据这项协定,开采石油所得的利润将按照沙特阿拉伯得56%、日本得44%的比例分配。而美国的阿美石油公司一向只把在沙特阿拉伯开采石油所得利润的50%付给沙特阿拉伯。
费萨尔强调说,沙特阿拉伯不是美国的卫星国。他还否认沙特阿拉伯已经允许美国在扎赫兰空军基地储存氢弹的消息。


第5版()
专栏:

突尼斯抗议法军侵犯国境
新华社4日讯 据塔斯社巴黎3日讯:突尼斯外交部长莫卡德姆就法军侵入突尼斯领土一事向法国驻突尼斯大使提出抗议。
突尼斯驻巴黎大使3日发表声明说,“1958年1月2日十五时三十分,十五辆载着法国士兵的载重汽车,从阿尔及利亚侵入突尼斯境内三公里,到达离塔麦萨八公里的富姆—艾尔—康加地方……法国军事人员借口寻找从阿尔及利亚被偷走的牲口,包围了这个居民点,并对和平的突尼斯居民进行盘问和采取恐怖行动。事后,发现这个居民点死亡两人,伤四人,失踪十三人。”


第5版()
专栏:扎记

扎记
又碰了钉子
法国“世界报”在一篇文章里说,法国总理盖伊阿在北大西洋集团巴黎会议开会前夕的几次演说里大谈其“新中立主义”,并不是当真要奉行这样一种政策,而不过是一种“威胁”或者“讹诈”,其目的是想“使法国对美国的‘友谊’给我们的好处更多一些,使美国付出的代价更大一些”。
其实,盖伊阿这样装腔作势一阵,还不是要美国给法国付出什么代价,而仅仅是要求美国在阿尔及利亚问题上对法国手下留情而已。但是,结果这个打算落空了。在巴黎会议上,美国连一张空头支票都不肯开,以致盖伊阿不久前在向“美国新闻与世界报道”记者谈话时还是牢骚满腹。
当美国的“伙伴”,就必然要受美国的排挤。盖伊阿在突尼斯军火供应事件中还不接受教训,就无怪乎这次又碰了钉子。
还是少吹一点吧
沉默已久的美国发射人造卫星计划的负责人哈根博士,几天前又抛头露面地向美国记者发表谈话了。他表示:由于上次发射尝试失败而在“对待报纸的方法中吸取了一些教训”,所以将来不会事先宣布要作再一次发射卫星的尝试的消息了。
不能说这不是一个有益的“教训”。因为这样至少在再一次尝试失败时可以避免像上次那样当众丢丑。
可是,这位自称“吸取了一些教训”的哈根博士,却在同一次谈话里又对美国发射卫星的能力和美国卫星的“优越”大肆吹嘘了一番。
哈根博士显然忘记了,美国的卫星到现在为止还是躺在地上而不是飞在天上。那么,美国的发射能力和它的卫星的“优越”又表现在哪里呢?
奉劝哈根博士,还是少吹一点吧!
秉性难移
最近,丘吉尔在“新年贺辞”中说,北大西洋集团应该“同情和援助在海外领土方面有问题的任何成员国”。显然,他是在鼓吹西方殖民国家要联合起来加紧镇压殖民地人民争取独立自由的斗争。
为殖民主义效劳了一生的丘吉尔,如今已是八十三岁的风烛残年了。他一想到殖民地人民,依然现出满脸杀气,这真是“江山易改,秉性难移”!可是,大英帝国的大半壁“江山”毕竟已经失去了,殖民制度彻底消灭的日子也已经不远了。丘吉尔杀气腾腾的话,并不表示西方殖民国家有力量,不过是哀鸣而已!


第5版()
专栏:

英属西印度群岛成立联邦
据新华社4日讯 特立尼达岛西班牙港消息:位于加勒比海的英国殖民地英属西印度群岛1月3日正式成立了西印度联邦,由英国政府任命的赫耳斯勋爵担任总督。
这个联邦是由英属牙买加、特立尼达及多巴哥岛、巴巴突群岛、温德华群岛和利华德群岛组成的,人口大约四百万。英属西印度原来由英国派遣几个总督分别统治。近年来,当地人民的民族、民主运动日益高涨。英国政府为了维持它的殖民统治,同时也为了对付美国势力的侵入,早就提出了成立西印度联邦的计划。
联邦将在今年3月25日举行议会选举。


第5版()
专栏:国际知识

西半球的群岛之国
西印度联邦又称加勒比联邦,它由散布在西半球加勒比海的在西印度群岛范围内的一群英属岛屿组织而成,主要的岛屿共十三个。这个新成立的国家是美洲最小的国家,各岛总面积共约二万余平方公里,等于瑞士面积的一半,其中最大的岛屿牙买加岛占总面积的一半以上。
十五世纪九十年代,哥仑布来到加勒比海,发现了美洲。跟着来到的西班牙殖民者,在加勒比海内西印度群岛的成群岛屿上建立了殖民地。西班牙殖民帝国以后衰落了。英国开始在十七、十八世纪占领了今天的西印度联邦的各岛,西印度群岛的其余部分则陆续被法国、荷兰、美国所瓜分。整个西印度群岛原来居住有一百万以上的有着古老文化的印第安人,他们几乎都在殖民者的火与剑下被杀害殆尽。殖民主义者从非洲运来成百万的黑人充当苦工,这些黑人的后代和黑白混血种人今天构成西印度群岛的主要民族。至于欧洲人仅占极小一部分,例如在牙买加岛的一百五十万人口中,欧洲人不到1%。
英国在它占领的西印度地区实行了长期的黑暗的殖民统治。它在各个地区分设总督,屯驻殖民统治人员,建立所谓“自治”机构,希望继续对西印度人民进行剥削和奴役。可是近年来西印度人民民族、民主运动日益高涨。1951年,只有八万人口的格林那达岛的农业工人举行大罢工,1953年和1956年,牙买加的工人又多次举行罢工。英帝国主义者不断进行残暴武力镇压,二次大战结束以后,英国已经六次派军到西印度地区镇压罢工和进步组织,但是英国殖民者的这种高压措施,扑灭不了西印度人民的斗争意志和活动。
近年来,美国对英属西印度的渗入也日益加深,美国资本大量侵入这个地区。美国公司已经控制了牙买加的铁矾土和收买了特立尼达岛上英国最大的石油公司——特立尼达石油公司。美国在第二次大战期间,就已经取得在英属西印度群岛建立军事基地的权利。美国还利用早已和英国联合建立的“加勒比委员会”(后来法国、荷兰也加入)作为在它把持下排挤英国的有力工具。
为了企图保持自己的殖民利益并对付美国的侵入,英国早在1947年提出筹组一个英属西印度联邦的建议。1953年4月,第一次筹组联邦的会议在伦敦召开;1956年2月,又在伦敦召开第二次筹组联邦的会议。以后,英国议会在1956年8月通过英属加勒比联邦法,规定联邦是“走向独立的、自治领地位的第一步。”去年8月,英国殖民地部表示,西印度联邦定于1958年1月正式成立。现在,西印度联邦宣告建立了。这个步骤无疑是英国的殖民统治遭到新的打击的标志,是西印度人民争取完全的独立自由的斗争道路上一个新的里程碑。
新成立的西印度联邦将由英国任命的总督进行统治。将设立联邦的内阁,其中有些重要职位由指派的阁员担任。联邦的立法机构由参议院和众议院组成。参议员全部指定,众议员由选举产生。
在西印度联邦进行政治活动的主要政党有:牙买加岛的人民国家党、牙买加工党,特立尼达岛的西印度独立党、人民民族运动党和巴巴突岛的工党。
西印度联邦的各个岛屿土地肥沃,物产丰富。主要出产有糖、棉花、咖啡、可可、香蕉、甜酒、石油、铁矾土等。可是在殖民制度的统治下,它们的经济是以单一农作物生产为主的殖民地经济,全年粮食几乎全部依靠进口,土地集中的情况十分严重,仅有的一些工业绝大部分都属于甘蔗、棉花、可可的加工工业、制酒业和水果罐头业。全国经济命脉完全操纵在那些垄断出口作物的资本家手中,劳动人民生活状况十分困苦。 (新华社)


第5版()
专栏:资料

亚非团结大会决议的注释
亚非团结大会关于帝国主义和其他决议,支持了亚非国家和地方人民争取独立主权的正义斗争。现作简要的注释如下:
喀麦隆 位于法属西非洲和法属赤道非洲之间,面积四十四万九千多平方公里,人口约有四百五十多万。喀麦隆原是德国殖民地。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期中,被英法联军占领和分割,现在仍在英法分别“托管”下,受到残酷的统治和掠夺。喀麦隆进步民主组织曾几次派代表到联合国请愿,要求给予自治和独立。不久前喀麦隆人民联盟副主席欧内斯特·乌安迪警告说,喀麦隆人民将不惜进行武装斗争来争取民族独立。如果联合国不能促进喀麦隆获得独立,“喀麦隆就将成为另一个阿尔及利亚”。
怯尼亚 位于非洲东部的赤道部分,面积五十八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六百万人。1827年英国侵入怯尼亚,1895年宣布怯尼亚为“东非保护国”,1920年改称“怯尼亚殖民地和保护国”。
六十多年来,怯尼亚人民一直为争取民族独立而斗争。二次世界大战后,兴起了大规模的有组织的群众运动。1952年爆发了大规模的农民运动。英国殖民当局进行血腥的镇压。据殖民当局发表的显然缩小的数字,从1952年10月到1955年年底,仅在战斗中被杀的怯尼亚人便有一万余名,1955年9月底被囚禁的怯尼亚人有六万多名。
乌干达 位于怯尼亚之西,面积二十四万三千多平方公里,人口五百四十多万,首都为恩德培。乌干达原是一个强盛的王国,于十九世纪末沦为英国的保护国。
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乌干达人民广泛展开要求独立和反对殖民主义的斗争。1952年乌干达国民大会党成立,领导斗争,曾于1955年6月派代表团到伦敦,向英国提出要求政治独立的备忘录。1956年4月和1957年5月,乌干达人民一再展开要求自治的运动。英国政府在去年10月被迫接受了乌干达在1958年举行直接选举的要求,但仍拒绝给予自治。
乍得 法属赤道非洲中的一个地区,在利比亚南部,面积一百一十多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二百五十万,首府拉密寨。1841年法国占领了赤道非洲,随即建立了殖民统治。乍得人民长时期以来进行着争取独立的斗争。
多哥 位于加纳和法属西非洲之间,面积八万八千多平方公里,人口约一百五十万。1884年沦为德国殖民地,1914年被英法占领并瓜分。后来国联委任英法统治。1946年联合国托管委员会决定继续分别由英法两国托管。1956年12月,联大决定正式将多哥英托管区并入加纳。法属托管区面积为五万五千平方公里,人口一百多万,至今仍在法国统治下。法国并企图予以吞并。多哥人民展开了争取民族独立的斗争,许多爱国志士遭到监禁。十二届联大通过了对法属多哥1958年新立法议会选举进行监督和选举后考虑结束托管的决议。
马达加斯加 位于非洲大陆的东南,面积约五十九万平方公里,人口约四百四十多万,是世界第四大岛。1896年沦为法国殖民地。1947年3月马达加斯加人民奋起反抗,在法国殖民当局疯狂镇压下死亡的人数达九万,大批爱国志士至今仍在监牢里。
也门 位于阿拉伯半岛西南部,面积约十九万五千平方公里,人口约五百万。1939年英国强占了也门的领土亚丁,以后又把也门南部地区置于它的“保护”下,称为“保护地”。英国还不断对也门进行野蛮的武装侵略。也门一直为收复这些领土而斗争。
阿拉伯海湾 阿拉伯海湾地区至今仍受到英国的统治和侵略。这个地区和巴林群岛上的阿拉伯人民正在继续争取独立权利。
阿曼是由马斯喀特苏丹国和阿曼伊斯兰教长国组成的,位于阿拉伯半岛的东南端,面积有二十一万二千多平方公里,人口约五十五万,大部分是阿拉伯人。英国统治了阿曼一百多年,1951年把阿曼变为保护国。
1913年阿曼成立了独立的阿曼伊斯兰教长国,不承认英国的统治。1920年马斯喀特苏丹国承认阿曼的独立。但是,1955年11月英国指挥马斯喀特苏丹军队实行武装进攻,重建了对阿曼伊斯兰教长国的统治。1957年7月,尼兹瓦地区的阿拉伯部落人民举行了武装起义,受到英军的血腥镇压。
巴林群岛是在英国“保护”下的酋长国,是波斯湾中的一群小岛,位于沙特阿拉伯东沿海岸和卡塔尔半岛之间,总面积为五百五十多平方公里。人口约十二万,绝大部分是阿拉伯人。巴林群岛盛产石油,一直受到英国的掠夺,近年来美国石油公司也插手进去。
西伊里安 印度尼西亚领土不可分割的部分,同澳大利亚所属的东伊里安相连;面积有四十一万二千八百平方公里,人口约五十多万。印度尼西亚独立后,荷兰曾保证恢复印度尼西亚的完全主权,但至今仍强占西伊里安。1954年以来,印度尼西亚一直在联合国大会要求通过谈判收回西伊里安,但没有结果。现在印度尼西亚正在展开在联合国外争取解放西伊里安的斗争。
冲绳岛 日本的领土。面积约二千平方公里,人口八十万。
美国自从在第二次大战时期占领冲绳之后,一直把它作为一个军事基地,并企图长期占据。冲绳人民坚决要求归回祖国。几年来日本人民一致要求收回冲绳,并成立了“解决冲绳问题国民运动联络会议”等组织进行斗争。
塞浦路斯 位于地中海东端,面积有九千二百六十二平方公里,具有战略地位。它原是希腊的领土,现在岛上的五十多万居民,有80%是希腊人。1878年沦为英国殖民地。塞浦路斯人民为争取民族自决并归并于希腊,展开了英勇的斗争。联合国大会一再讨论了塞浦路斯问题,但未有结果。英国不仅在那里继续实行殖民统治,并且进行血腥镇压。
果阿 向来是印度的领土,位于印度半岛的西海岸,面积三千三百七十平方公里,人口约六十万。自十六世纪初叶葡萄牙以武力占领果阿后,至今仍拒绝把它归还印度,还对果阿人民要求解放归并印度的斗争进行血腥镇压。
朝鲜问题 1953年7月27日签订朝鲜停战协定。协定第六十款规定停战后三个月内双方应分派代表召开双方高一级的政治会议,协商从朝鲜撤退一切外国军队及和平解决朝鲜问题等问题。10月26日双方曾在板门店举行关于政治会议的双方会谈。但美方破坏了双方会谈。
1954年4月,日内瓦会议讨论过解决朝鲜问题,也因美国的阻挠,未能达成协议。
美国还在联合国大会上一再强行通过不利于朝鲜问题解决的非法决议。
不仅如此,美国同南朝鲜签订了“共同防御条约”,在南朝鲜扩充军备,1957年6月还破坏协定输入增援性武器和新式武器。
越南问题 1954年7月,日内瓦会议达成了关于停止印度支那战争和使柬埔寨、老挝、越南三国和平统一的协议。协议规定越南民主共和国和南越方面应在一年以后、即1955年7月20日起就越南和平统一的问题进行协商,于1956年7月内在国际委员会的监督下举行普选。但南越当局在美国指使下拒绝履行这个规定。南越当局接受美国军事顾问团和军事援助,并不断破坏协定的各项条款。
亚喀巴湾 是通红海的一条狭长海湾,介于埃及的西奈半岛和沙特阿拉伯之间,海湾长一百英里,有小部分在约旦和以色列的沿岸。通红海的出口处,有两个小岛叫蒂朗和塞纳菲尔岛。英法以侵埃战争失败后,以色列曾要求以“保证”亚喀巴湾的“航行自由”作为撤军的条件之一。美国也硬说亚喀巴湾是一条“国际水道”,支持以色列,企图乘机控制亚喀巴湾。但是,埃及和沙特阿拉伯都坚决反对,一再声明亚喀巴湾是构成阿拉伯领海的一部分,它们决心维护它们对亚喀巴湾的权利。
摩洛哥 1956年3月2日获得独立后,摩洛哥人民继续争取统一和完全独立。它的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伊夫尼,面积有七百多平方英里,居民约二万人,仍在西班牙占领下。1957年11月下旬,伊夫尼人民爆发武装起义,要求摆脱西班牙的殖民统治,归还摩洛哥。
索马里兰 位于非洲东部尖端地带,面积七十一万多平方公里,人口约二百万。十九世纪索马里兰为英、法、意三国瓜分。二次大战期间,英国占领了意属索马里兰。战后,联大把前意属索马里兰仍交给意大利托管十年,到1960年为止。索马里兰所有的政党都团结在索马里兰民族阵线的周围,争取索马里兰的统一和独立。
阿尔及利亚 位于突尼斯和摩洛哥之间,面积有二百多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一千万。阿尔及利亚人民在1954年11月1日爆发了争取独立自由的武装起义。三年来,起义部队由三千人壮大到十万人。民族解放运动席卷了全国。
巴勒斯坦难民问题 1948年5月,帝国主义挑起了为期一年的巴勒斯坦战争。以色列犹太复国主义者占领了阿拉伯人居住的地区,使得近百万的阿拉伯人背乡弃井,流离失所。联合国大会曾在苏联要求下作出了关于使难民重返家园的决议,但至今未能执行。美国正在利用这个问题进行分化和侵略活动。
种族歧视 种族歧视在南非联邦最为严重。南非联邦位于非洲大陆最南端,面积约一百二十多万平方公里,人口约一千三百多万。十九世纪就成为英国殖民地。1910年南非联邦成立,成为英国的一个自治领。几十年来,这里一直盛行着种族歧视,制定各种法令,如“种族隔离法”、“人口登记法”、“城市地区法”、“通行证法”、“土著迁居法”、“特定住区法”、“土著劳动立法”等,剥夺了占人口五分之四的非洲人及其它有色人种的迁居和选择居住地、选择职业、通婚和社会生活上的权利和自由,遭到世界舆论的普遍谴责。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