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月4日人民日报 第8版

第8版()
专栏:风土小志

石湖
西谛
前年从太湖里的洞庭东山回到苏州时,曾经过石湖。坐的是一只小火轮,一眨眼间,船由窄窄的小水口进入了另一个湖。那湖要比太湖小得多了,湖上到处插着蟹簖和围着菱田。他们告诉我:“这里就是石湖。”我矍然的站起来,在船头东张西望的,想尽量地吸取石湖的胜景。见到湖心有一个小岛,岛上还残留着东倒西歪的许多太湖石。我想:“这不是一座古老的园林的遗迹么?”
是的,整个石湖原来就是一座大的园林。在离今八百多年前,这里就是南宋初期的一位诗人范成大(1126—1193 年)的园林。他和陆游、杨万里同被称为南宋三大诗人。成大因为住在这里,就自号石湖居士,“石湖”因之而大为著名于世。杨万里说:“公之别墅曰石湖,山水之胜,东南绝境也。”我们很向往于石湖,就是为了读过范成大的关于石湖的诗。“石湖”和范成大结成了这样的不可分的关系,正像陶渊明的“栗里”,王维的“辋川”一样,人以地名,同时,地也以人显了。成大的“石湖居士诗集”,吴郡顾氏刻的本子(1688年刻),凡三十四卷,其中歌咏石湖的风土人情的诗篇很不少。他是一位中国文学史上重要的田园诗人,继承了陶渊明、王维的优良传统,描写着八百多年前的农民的辛勤的生活。他的“四时田园杂兴六十首”,就是淳熙丙午(1186年)在石湖写出的,在那里,充溢着江南的田园情趣,像读米芾和他的儿子米友仁所作的山水,满纸上是云气水意,是江南的润湿之感,是平易近人的熟悉的湖田农作和养蚕、织丝的活计,他写道:
昼出耘田夜绩麻,村庄儿女各当家。
童孙未解供耕织,也傍桑阴学种瓜。农村里是不会有一个“闲人”存在的,包括孩子们在内。
垂成穑事苦艰难,忌雨嫌风更怯寒。
笺诉天公休掠剩,半偿私债半输官。他是同情于农民的被剥削的痛苦的。更有连田也没有得种的人,那就格外的困苦了。
采菱辛苦废犁鉏,血指流丹鬼质枯。
无力买田聊种水,近来湖面亦收租。他住在石湖上,就爱上那里的风土,也爱上那里的农民,而对于他们的痛苦,表示同情。后来,在明朝弘治间(1488—1505年),有莫旦的,曾写了一部“石湖志”,却只是夸耀着莫家的地主们的豪华的生活,全无意义。至今,在石湖上莫氏的遗迹已经一无所存,问人,也都不知道,是“身与名俱朽”的了。但范成大的名字却人人都晓得。
去年春天,我又到了洞庭东山。这次是走陆路的,在一年时间里,当地的农民已经把通往苏州的公路修好了。东山的一个农业合作社里的人,曾经在前年告诉过我:
“我们要修汽车路,通到苏州,要迎接拖拉机。”
果然,这条公路修好了,如今到东山去,不需要走水路,更不需要花上一天两天的时间了,只要两小时不到,就可以从苏州直达洞庭东山。我们就走这条公路,到了石湖。我们远远地望见了渺茫的湖水,安静地躺在那里,似乎水波不兴,万籁皆寂。渐渐地走近了,湖山的胜处也就渐渐地豁露出来。有一座破旧的老屋,总有三进深,首先唤起我们注意。前厅还相当完整,但后边却很破旧,屋顶已经可看见青天了,碎瓦破砖,抛得满地。墙垣也塌颓了一半。这就是范成大的祠堂。墙壁上还嵌着他写的“四时田园杂兴”的石刻,但已经不是全部了。我们在湖边走着,在不高的山上走着。四周的风物秀隽异常。满盈盈的湖水一直溢拍到脚边,却又温柔地退回去了,像慈母抚拍着将睡未睡的婴儿似的,它轻轻地抚拍着石岸。水里的碎磁片清晰可见。小小的鱼儿,还有顽健的小蝦儿,都在眼前游来蹦去。登上了山巅,可望见更远的太湖。太湖里点点风帆,历历可数。太阳光照在潾潾的湖水上面,闪耀着金光,就像无数的鱼儿在一刹那之间,齐翻着身。绿色的田野里,夹杂着黄色的菜花田和紫色的苜蓿田,锦绣般地展开在脚下。
这里的湖水,滋育着附近地区的桑麻和水稻,还大有鱼蝦之利。劳动人民是喜爱它的,看重它的。
“正在准备把这一带全都绿化了,已经栽下不少树苗了。”陪伴着我们的一位苏州市园林处的负责人说道。
果然有不少各式各样的矮树,上上下下,高高低低地栽种着。不出十年,这里将是一个很幽深新洁的山林了。他说道:“园林处有一个计划,要把整个石湖区修整一番,成为一座公园”。当然,这是很有意义的,而且东山一带已将成为上海一带的工人的疗养区,这座石湖公园是有必要建设起来的。
他又说道:“我们要好好地保护这一带的名胜古迹,范石湖的祠堂也要修整一下。有了那个有名的诗人的遗迹,石湖不是更加显得美丽了么?”
事隔一年多,不知石湖公园的建设已经开始了没有?我相信,正像苏州——洞庭东山之间的公路一般,勤劳勇敢的苏州市的人民一定会把石湖公园建筑得异常漂亮,引人入胜,来迎接工农阶级的劳动模范的游览和休养的。
〔编者附记:“风土小志”这一栏今天起同读者见面。在这一栏里,作者们将以生动隽永的文字,介绍各地风土人情、山川文物。我们希望大家都来支持这一专栏,使它日益充实和绚烂多彩。〕


第8版()
专栏:大家谈

谈“补助”
人民银行吉林省分行 寒江
在农村里有的人专靠救济或贷款吃饭;在城市机关里有的人专靠补助生活。这些人之中有不少是好吃懒做的。
我们机关里在讨论下乡、上山时,有人提出意见说:“在机关生活困难有补助,下乡后生活困难谁负责?”“补助”问题居然也成为能不能下乡、上山的理由或条件了。
在这里我们不能不对补助问题研究一下。为了便于研究先举几个例子:
据人们揭露,某干部在不补助时,吃的是一半细粮、一半粗粮;有了补助,就全部吃细粮。另一个干部在不补助时,半月吃一次肉或鸡,喝一回酒。补助后改为每星期吃一次肉或鸡,喝一回酒。
于是人们把“补助”又叫做“改善生活的费用”。
这是因为什么呢?某些干部品质不好,生活不困难也申请补助,这是其一;掌管福利工作的人员官僚主义,事先不调查了解,事后又不监督、检查,只要申请就批准,这是其二;为什么要补助?它的意义在哪里?既不宣传又不解释,这是其三。
这三个原因得出一个结果:既浪费了国家的钱,又使群众意见满腹,把好事办坏了。


第8版()
专栏:

再谈“夕餐秋菊之落英”
贾祖璋
做“菊谱”后序的史正志,他是主张菊花会散落的。他说:“花有落有不落者。盖花瓣结密者不落,盛开之后,浅黄者转白,而白色者渐转红枯于枝上。花瓣扶疏者多落,盛开之后,渐觉离披,遇风雨撼之,则飘散满地矣。”这样说,落与不落,好像区分得很清楚,很明确。
但是,一般所说的一朵菊花,其实是一个头状花序(又叫篮状花序),它是由无数朵小花密集而成的。这些小花同生在一个花托上,不论它们的形状是管状、舌状、还是针状,也不论它们是大瓣、还是小瓣,全都是一朵挨着一朵,密密地丛集在一起的。所谓“结密”,所谓“扶疏”,根本无法区别。区别落与不落的标准,既然并不可靠,关于菊花会落一事,那就仍然可以怀疑了。
不仅菊花,菊科的其他植物,花一般都是不会散落的。春天的茼蒿,夏天的翠菊,秋天的百日草、大理菊都不会散落。又如春天的小草蒲公英,花开过以后,整个花序会闭合起来,直到果实成熟,萼变成白色的冠毛,一个一个小果实才像降落伞一样,趁风离开了花托。原来它要等到果实成熟才会散落,不过这时候花瓣早已枯萎了。
从蒲公英的情况来推测菊花,也应该说菊花假使能够结实,那末到了果实成熟的时候,花朵便容易散落。假使从结实到成熟的时间不长,那末果实成熟的时候,花瓣可能还没有全部枯萎,这就可能出现“满地铺金”的现象。
一般栽种的菊花,通常都不结果实,为了育成新品种,设法人工授粉,必须保养在温室里,直到二三月间,果实才会成熟。在野生状态下,菊花应该会结果实,而且一定会适应当地的自然环境。在严冬到来以前,果实就已经成熟了。这样说,在南方,野菊或培养历史较短的菊花,开花以后,可能因为气候比较温暖,经过一定时间,它们结的果实就会成熟而散落。
“楚辞”所歌咏的是南方的现象,苏轼看到菊花散落的黄州也在南方,而王安石的诗也是记述武夷的风光,可说与上述推论相合。
但是现在究竟有没有人看到过菊花会受风雨的影响而散落,或是自行散落,我们必须有事实的依据,才能作肯定的结论。单纯引证文献,单纯依据推理,或是虽然依据观察,但观察和纪录并不完全正确,那都是不足为凭的。


第8版()
专栏:

白石老人的诗
梅花
花开天下正风雪
冷杀长安市上人
笑倒牡丹无福命
开时虽暖已残春
双松立雪图
岁暮寒风烈
长松立冰雪
人知心后凋
不见通身节
松小时或砍其枝,必留数寸,以保松之不死,树长大,所留枝包在树内,皮外不得见。
独脚凳
 吾乡牧童坐者
独脚一个
散手倒卧
谁为扶持
自家稳坐
题友人冷庵画卷
对君斯册感当年
撞破金瓯国可怜
镫下再三挥泪看
中华无此整山川
樊山老人后人学画
采桑图乞题句
桑干叶少得归迟
人并蚕饥有所思
贪把鸳鸯绣衣者
那知五月卖新丝
往事示儿辈
村书无角宿缘迟
廿七年华始有师
镫盏无油何害事
自烧松火读唐书
余少苦贫,二十七岁始得胡沁园、陈少蕃二师,王仲言社弟兼师也。朝为木工,夜则以松火读书。


第8版()
专栏:

我上了一课
 穆旦
我在去年5月7日人民日报八版上写了一篇讽刺诗“九十九家争鸣记”,效果很不好,反右斗争开始后自己就感觉出来了,可是直等前些天在同一版上看到戴伯健同志的批评,才惊觉于它在读者中间造成了如何印象,才看到那篇诗的实际面目是多么坏。这给自己上了深刻的一课。
我写那诗的主要动机是如此的:当时党号召解除顾虑、大鸣大放,可是还有个别不敢鸣放的现象,我想对这种落后现象加以讽刺。当时想到有几种“怀有顾虑”的情况,就把这几种情况凑在一起,编造成一个故事,使故事充满了否定性细节。这些细节原是指个别现象,而且是通过一个被讽刺的落后人物的角度来掌握的。可是,想不到,因此就构成一幅图画,显得整个是阴暗的了。
我的思想水平不高,在鸣放初期,对鸣放政策体会有错误,模糊了立场,这是促成那篇坏诗的主要原因。因此,诗中对很多反面细节只有轻松的诙谐而无批判,这构成那篇诗的致命伤。就这点说,我该好好检查自己的思想。
但同时,在艺术构制上它也有一些失败的原因,这是我感到的另一方面。自整风后,写人民内部讽刺诗的多了起来,我想就我现有的水平,把我这方面(艺术方面)错误检查一下,也许对有些同志有可供参考之处。
写讽刺诗,就我通常看到的,似乎有两种方法。一是直叙,即作者把所批评的实际现象用正确而夹有讥讽的口吻叙述出来;这比较直截,目的性明确,不易被“误解”。另一种方法是采用一个虚构而夸张的故事,作者把他所要批评的几点溶化在虚构的故事中。这比较曲折,但生动;也有可能被“误解”。为什么呢?因为,如果写得不好,写得失败了,(一)首先是那故事吸引了人的注意,作者要批评的是什么,反而不清楚,甚至居于后景了。(二)故事是有概括性的,作者可能指个别,读者可能认为是一般。(三)夸张而虚构的喜剧可能被认为是“如实地描写现实”,歪曲了现实。
我现在感到,要写后一种讽刺诗,作者必须要使故事能鲜明地表现出他所要批评的东西,不可仅为了故事“有趣”而庸俗地“有趣”下去;如果他批评的是个别现象,必须使这一点在诗中鲜明地呈现出来,不要让人误以为是一般;夸张地描写缺点,在讽刺作品中原是可以的,甚至是必不可少的,但同时,必须使人明白这是艺术夸张而非现实描绘。
但这艺术结构的一切问题,必依赖于一个更基本的问题,即作者必须很好地掌握人民内部的批评原则。有了这一原则,艺术安排才有了指针,作者才能充满警惕性,使他的讽刺不致过重、过轻、或被牵涉到目标以外去。关于这,毛主席“在延安文艺座谈会上的讲话”已经给了最明确的指示,我一定要好好学习它以便以后能学习写出较好的东西来。


第8版()
专栏:

白杨
屠岸
在我们新盖的宿舍的院子里
我亲手栽下了一棵白杨,
她日夜站立在我的窗前,
好像站在她战斗的岗位上。
晚上她陪伴我在灯光下学习,
一清早她呼唤我迎着晨光起床,
她天天督促我案头的工作,
我倦了她就投来抚慰的目光。
她跟同院的孩子们一道呵呵笑嚷,
又跟老人们絮语着闲话家常,
她静静地聆听爱人们甜蜜的情话,
她参加了我们一家家和平的合唱。
听说解放前这里是杀人的刑场,
巨大的建设消灭了满目的凄凉,
人们却忘不了先烈们洒下的鲜血,
地下的英灵一定也不会把我们遗忘。
也许有一位壮士就葬在这庭院的土中,
一股灵气凝聚成一株萧萧的白杨,
她不仅参与缔造了我们幸福的生活,
今天还继续鼓舞我们生活、战斗、歌唱……


第8版()
专栏:

生动的丝绒动物玩具
方英
手工艺艺人许宝瑛,她生长在出产丝绸著名的杭州。她对我国劳动人民精心制作出来的华丽绚烂的丝绸、丝绒,有着特殊的好感。几年来她一直动脑筋:如果把一些丝绒的零料,用它的美丽的色泽,来制成各种形象的动物玩具,使“物尽其用”不是对祖国的增产节约更可以投注一份力量么?经过她苦心钻研,终于制成了小猫、小熊、猴子、熊猫、小猪等四十多种具有艺术性的动物玩具。这些产品部分的在上海销售,也曾参加过出国的展览。
去年春节前苏联马戏团来上海表演的时候,许宝瑛参观了马戏团的精彩演出,被“兽演员”“巴达普”的娇憨形态所深深吸引;因此,她揣摩这种动物的神态,制成了一头可爱的“巴达普”,并配上了二只中国熊猫合成一组,送给苏联马戏团。团长阿萨诺夫对于这件精彩的礼物感到分外的亲切喜爱,并特地写信向她致谢。
许宝瑛所制的丝绒动物,不仅能掌握各种动物的不同的形体上的特征,而且更能深入地刻画出各种动物的特性。如她所作的一只小黑猫,表现出小猫的天真稚气,逗人喜爱,它睁着两只圆圆的眼睛,也许是看着前面正飞过的一个小蝴蝶吧!又如那只小熊乖乖地已会直立了,但这样的动作对小熊来说还是不很习惯,作者把它那种直立时惊奇稚憨的神态细心地刻画出来了。
作这些玩具,最初只是她个人,后来业务发展了,在党和人民政府的关怀下,已组织了“丝绸动物美术工艺生产小组”。最近还创制了部分配景的具有主题性的作品。
社会主义的祖国可以鼓舞着每一个人尽量地发挥各人的才能,在旧社会谁瞧得起这些“小玩意”呢!


第8版()
专栏:为什么?

得了重伤风为何常会发生耳聋?
人在季节变化(特别是冬季)时最容易着凉感冒。厉害一些的,就是一般人所谓重伤风了。这种病在医学上又叫急性鼻炎,因为临床检查,发现病人鼻腔里的粘膜呈现急性炎症,并有肿胀现象。
可是重伤风为什么会波及耳朵,使听觉失聪呢?
原来鼻与耳之间有一个管道相通。这个管名叫欧氏管。平时,它从鼻腔把空气送入中耳,使中耳里的气压与大气压平衡,才能维持人的正常听力。一旦欧氏管被堵塞,中耳就与鼻腔隔绝,空气便不能流通,原存在中耳腔里的空气因被粘膜所吸收而渐渐稀薄了,压力慢慢降低,最后呈现负压状态(阴压),甚至呈现真空状态,也就是说小于外界气压。这时,耳膜就会被吸引向内塌陷,中耳里产生液体,无法把音波传到内耳,人就觉得耳背、耳聋,甚至还会感到耳鸣和头痛。
在重伤风时,鼻粘膜有急性炎症,肿胀往往延及欧氏管。管道被堵塞,所以发生上述一系列的病理变化。
这种耳聋若不及时治疗,有时可能造成终生残疾。最好的办法当然是避免重伤风。已经重伤风了,就应及时治疗。要紧的是使鼻腔粘膜消肿,减少欧氏管堵塞的机会。用百分之一的麻黄素液或鼻通滴入鼻腔,能使粘膜消肿,减少鼻腔堵塞。此外,勿用力擤鼻;用食盐水或消毒药水漱口,保持口腔及咽部卫生,欧氏管也就可能不受炎症波及。
北京市耳鼻咽喉医院主治医师 秦廷权


第8版()
专栏:

灌县一街(摄影) 薛子江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