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月4日人民日报 第2版

第2版()
专栏:

统一领导 分片包干 依靠群众
大兴安岭林区第一次全年无火灾
本报讯 内蒙古自治区大兴安岭林区,由于做好了防火工作,去年成为历史上第一次无森林火灾区。大兴安岭是我国最大的林区之一。内蒙古自治区成立以来,一直把保护好这片森林资源作为林业建设的首要任务,使森林火灾比解放以前大为减少。但由于林区辽阔,具有连接草原,风大、干旱、火源广泛等特点,历年仍有火灾发生。1956年春季即曾发生了十八次火灾,被损害的林地面积就相当于同一时期全区造林面积的四十多倍。
内蒙古自治区各级党、政机关接受了这一沉重教训,去年一开头就密切依靠群众、发动群众大张旗鼓地开展了无森林火灾运动。各级党政特别是林区普遍实行“统一领导,分片包干”的责任制度,由旗、县到乡、社,都划分出责任区,全面规划防火与生产工作。
各地护林防火运动中,都注意解决了护林防火与群众当前生产生活矛盾问题。过去这个问题一直没有很好解决,不是防火期一律禁止群众入山,便是放任不管。其结果使许多依靠森林副产品的各族人民的生产受到限制,而生产生活所引起的火源并未因此减少。去年各地采取有组织有领导地让群众入山清理林场、修间枝柴、打鱼、狩猎和采集各种森林副产品。仅布特哈旗境内的鄂伦春族猎民获取的鹿,就有三百多头,批准十二个旗的牧民燃烧陈积带有病菌传染的牧场六十余万公顷,预计能增产新嫩牧草四千多万普特(每普特合三十二市斤),能解决一百二十万头牲畜过夏过冬的放牧需要。这样,不仅增加了群众的收入,做到群众满意,并使群众从实际利益上认识到护林防火的重大意义。随着农村、林区社会主义教育运动的开展,进一步提高了群众爱国护林的觉悟。现在是家家订立防火公约,户户备有防火工具,“护林防火,人人有责”的口号,已经成为广大群众的自觉行动。
在去年的护林防火工作中,专业机构也发挥了积极作用。在广阔的大兴安岭林区,建立与健全了十九个森林经营局和九十七个森林经营所,并配备成千的营林员和半脱离生产的猎民护林员,从事巡山巡道活动。这些营林机构在当地党政统一领导下,都把护林防火列为首要任务来贯彻执行。在人迹罕到的深山密林里,还建立化学灭火队六处,火险预报站十二处,无线电话报机二十五台。这些地面通讯、巡护紧紧地与天空航护配合,对于及时发现火情,及时指挥扑打山火,起到了巨大效果。去年春季在原始林内多次发生自然火(雷击火),都被及时扑灭。因此,去年就彻底战胜了山林火灾,出现了史无前例的无森林火灾区。
(继先)


第2版()
专栏:

双狮历村山林百年无灾
本报讯 福建建阳县下墘乡双狮历村经营的大片林木,近一百多年来,没有发生过一次山林火灾。
这个村子座落在僻山之中,林木藏量很丰富。全村十五户,去年砍伐林木和茶叶、油桐、笋干等林副产品收入即达五千一百八十元,占生产总收入的63.6%。林业收入一向占该村国民经济收入的主要部分,因此群众对护林防火工作也就特别重视,老人们都常告诫年轻人:“山林就是我们的饭碗,吃山就得养山,决不能把这个金饭碗丢了。”后代人也都记着这些教训,对刚懂事的小孩子也进行护林防火的教育,严格禁止小孩玩火。1956年烧垦荒地时,有人不小心把荒草烧起来了,全村群众闻讯立刻赶往抢救,很快就把火苗扑灭了。邻区发生山林火灾时,他们也非常积极地去帮助抢救,因此从未酿成火灾。
这个村的防火经验主要是“防重于治,随时注意防范”。为了严格控制火源,该村历来都不烧田埂草和山塝,而用劈草来代替;平时严格禁止烧山粉、烧野蜂等活动;同时不在久旱无雨的天气炼山,炼山时都预先开好宽大的防火路,准备好打火工具,并有足够的人员看守,特别是火灾盛行的季节更为注意。最近,该村家家户户又订出了护林防火公约,村旁路口插上防火警告牌,准备长久保持“山林百年无灾村”的光荣称号。
(附图片)
这是山西夏县周陈乡1954年在水浸地上插的钻天杨,你看,长的多快呀!
李福铸摄


第2版()
专栏:编后随笔

一定能消灭森林火灾
年年发生森林火灾,有些人失去了消灭山火的信心,以为这是做不到的事。真是这样的吗?事实回答我们:不是。从遥远的祖国北方传来了令人欣喜的消息:大兴安岭林区去年第一次全年没有发生火灾。只要想想一次凶猛的山火所毁掉的森林可能远远超过多年造林的成果,就可以了解大兴安岭林区防火的胜利,对于维护祖国的森林宝藏有多么重要的意义。
这是偶然的吗?不是。大兴安岭林区是怎样做到这一点的?最重要的是依靠群众,采取积极的办法,而不是采取消极的办法。要消灭森林火灾,既不能对群众入山生产放任不管,也不能消极地禁止一切群众入山;正确的途径是:进行广泛深入的教育工作和组织工作,把群众动员起来,把力量组织起来,把护林跟群众的副业生产结合起来,把防火救火的科学技术跟群众的日常护林工作配合起来。这里起决定作用的是广大群众对森林的态度。本来,保护森林跟群众切身利益是密切相关的。森林里蕴藏着取之不尽的财宝。如果森林被烧光了,首先受祸的正是山区人民,他们可能既没有柴烧,也难找到水吃;既难种好五谷杂粮,也难猎到飞禽走兽。只要让每个人都懂得这个道理,他们就会抛弃只顾眼前捞一把而不顾后果的想法,而把森林当做命根子,一时一刻也不放松地保护它、培育它。
大兴安岭林区已经做出了好榜样,希望1958年大兴安岭地区的人们把护林工作做得更好,希望全国各地出现更多的无火灾的林区!


第2版()
专栏:

间作杂粮 以短养长 发展林业
新冲乡造林同当前群众利益密切结合
本报讯 据福建日报报道:福建永安县贡川区新冲乡在林地间作杂粮,创造了“以短养长”发展林业的宝贵经验。
五年来,新冲乡不断扩大林地间作,首先使社员的收入大大增加。如冲二社从1953年至1955年共造林三百多亩,间作杂粮和油料作物的实收入达三百六十四元八角。这三年造林和间作一共花了二百六十六个工,每工平均收入达一元三角七分。从去年起林地间作的油桐已开始结果,往后五、六年内平均每年还能增加收入四、五十元。据九个社的统计,去年仅林地间作的木薯、番薯、芭蕉芋三项收益就有一万二千六百五十多元,每亩产值以粮食计,约合稻谷四、五百斤;每户因此平均增加收入三十六元多。社员们深深体会到利用林地间作杂粮,不仅收益快,而且劳动报酬高,起了“以短养长,近水解渴”的作用。
第二、林地间作解决了目前利益和长远利益的矛盾,大大鼓舞了群众造林积极性,促进了林业生产。在没有推行林地间作杂粮以前的1953年春天,全乡只造林二百五十多亩,还达不到区委要求的一半;而推行这种长短期生产相结合的办法以后,农民得到现实利益,造林计划年年突破,到现在,已经消灭了占总数85%的宜林荒山,营造杉木和油桐、油茶等经济林三千二百多亩,成为全区造林面积最多的一个乡,而林苗成活率也达80%以上,居全县首位。同时,据乡里检查了以往几年来的造林情况,发现凡是间作油桐和杂粮的杉木都生长良好,据有经验的林农说,将比没有间作过作物的杉木能提早四年成材。在造林的同时,该乡护林防火工作也做得很好,解放以来,一直保持着无灾乡的称号。
第三、林地间作杂粮,也为养猪提供了大量的饲料。如冲二社现在每户平均养猪近两头,其中一半饲料就是从林地套种的番薯、木薯、芭蕉芋等杂粮作物中得来的。现在,全乡养猪数量已从过去平均每户半头增加到一点六头。养猪多了,肥料也多,农田施肥量逐年增加,粮食增产就有了保证。


第2版()
专栏:小资料

森林火灾带来的损失有多大?
火灾是森林最大的敌人。1956年以前,全国由于山林火灾,平均每年有一百六十一万公顷森林被害。
以1951年为例:烧毁的森林一百六十万公顷、损失木材五百二十万立方公尺;这些木材可以建筑三千八百万平方公尺房屋;用这些木材作成枕木,可以铺铁轨一万八千公里;这些木材如果折成钱,可以买一万二千六百六十多台拖拉机,比我国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增加的农业拖拉机总数还多几百台。


第2版()
专栏:

既要“渡黄河”又要“跨长江”
石门宋社争取今年成为千斤社
新华社讯 以养猪多而闻名全国的山东省阳谷县石门宋农业社,纠正忽视水利建设的偏向,争取1958年产量由黄河北岸跃过长江,成为千斤社。
石门宋农业社共有可耕地二万八千多亩,近两年来,养猪业飞跃发展,去年养了三万三千多头猪,其中经常圈存一万四千四百多头。这个社养猪多、肥料充足,土质也不坏,但是由于近两年来忽视水利建设,秋前只有二千亩水浇地,土地有肥料缺水,因此粮食产量不高。1956年粮食亩产量为三百八十三斤,去年的亩产量仅上升到三百九十六斤。秋收以后社员们通过“为什么粮食产量不能跃进上升”的大辩论,找到了增产关键。在辩论中,许多社员引用了生产实例说明“水”的重要,增强了大力兴修农田水利的信心,批判了社干部的右倾保守思想。
接着,全体社员学习了全国农业发展纲要(修正草案),经过多次讨论制订了1958年的生产规划。他们的口号是:既要渡黄河(五百斤)又要跨长江(八百斤),争取成为千斤社。规划要求棉花、花生的亩产量指标也分别达到一百一十五斤和七百四十五斤,加上养猪、烧窑及其他副业收入,每个社员今年平均收入将达一百三十八点七元(包括粮柴和家庭副业收入)。
现在,这个社60%的男劳力组织了打井队伍,具体分工,日夜轮作。社员投资已达二万四千多元,投砖四十多万块。全社已打成新井三百二十三眼,挖好井筒框六百个,估计春节前后即可完成打井一千眼的任务。其余40%的男劳力和妇女劳力已积极投入翻沙、压碱、整地修畦和积肥、造肥、冬季麦田管理等项活动。


第2版()
专栏:

副业不能丢
 高长任
在冬季生产的高潮中,有少数社却把副业丢开了。这个情况值得注意。湖南省浏阳县上洪乡最近片面强调水利,把其他农活连同副业一齐丢开。溪江乡也曾规定过集中搞冬季农业生产,不准社员私人搞副业。但社员们却在夜里上山砍柴、运木炭,清晨挑到集镇上去卖。这样一来,白天出工人数虽多,却有不少人无精打采。
浏阳县是半丘陵、半山区,县境内还有小煤矿,燃料本来是不成问题的。但最近不少群众都反映缺烧的。原因之一就是有些乡、社的领导人把劳动力控制得过严,部分社员没有时间去打柴和挑煤。
其实,在需要大批劳动力从事紧张的冬季生产的时候,农副业并不是不可以结合进行的。安排得好,副业不但不妨碍农业,还可以支援农业。这个县的星江农业社,有四十多人专门从事社里的集体副业生产;还有很多妇女从事副业的辅助劳动,作为家庭的副业收入。在大兴水利和除虫、积肥的头两天,社里也曾将全部副业停下来,把从事副业的社员都调去搞农业。后来,管委会冷静地研究了一下,觉得副业一停顿,社里就会缺钱,将要带来不良后果,光是社员要支付油盐钱就不好应付。于是,他们立即把全社集体副业恢复起来。结果,这个社11、12两个月中每月都收入一千多元,比9、10月份多。这样一来,不仅管委会对于社员要支零花钱和其他生产费用不发愁,从事农业生产的社员们,有饭吃有钱用,也无后顾之忧,更加发挥了劳动积极性。加上这里结合整风、改进工作,把农活有计划地分段安排,这个社的冬季生产也搞得轰轰烈烈。社员们对亩产千斤粮满怀信心。
现在,浏阳县部分在冬季生产高潮中丢掉副业生产的乡和社,也开始注意了这个问题。溪江乡领导上根据这个地区副业多,农业也不能放松的特点,吸收群众意见,规定各社每搞五天集体农业生产后,就抽出一天时间,让社员搞集体的和个人的副业。采取这个措施后,社员十分满意,农业生产的效率反而提高了。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两种值得注意的情况
国家发行硬分币,对便利群众、满足市场交易的需要起着很大作用。但也还有部分人对发行硬分币这一措施认识不够全面,而产生两种值得注意的情况。一是把市场上零找来的硬分币五个、十个的藏起当作“欣赏品”和“纪念品”而不愿再转到市场上去。有的单位甚至大批兑来硬币,再调换给职工分藏着玩。这样就失去发行硬分币的目的、意义和作用了。国家发行硬分币替换纸分币就是为了方便群众,满足市场交易的需要,如果全国六亿人每人平均都藏起一分二分与五分三种硬分币各一枚,市场上就要少去十八亿枚,价值四千八百万元,相当于五十万两黄金被积压,这就必然要严重影响市场辅币的周转,国家损失很大。其次,也有一少部分人在硬分币发行之后,对原有的纸分币爱惜不够,认为纸分币反正要被硬分币替换,早破早换。因此部分纸分币有了破损也没有人补了。
我希望大家都来爱护硬分币和纸分币,既不故意储藏,更不要损坏它,让它在市场上充分发挥作用。
滕树功


第2版()
专栏:读者来信

制止大量毒鸡
目前在江苏松江地区发生毒鸡和大量杀鸡的现象。如奉贤县报曾以“怎样管理好鸡”为标题登载交流毒鸡的经验。宝山县曾有一个农业社召开党团员积极分子会议,专门研究如何毒鸡、杀鸡。其他如青浦、上海、嘉定等县都有类似的情况发生,而且有些地方杀鸡还记工分。
这些地区所以大量毒鸡、杀鸡,主要是因为鸡吃粮食。其实,这是消极的办法,积极的办法应当加强管理。收获季节将鸡关起来,收获后将鸡放出去。这样不仅不会损坏粮食,而且可以吃掉一部分害虫,减少来年的病虫害。同时鸡鸭粪也是很好的肥料。
这个地区毒杀鸡的情况是严重的,我们要求有关部门及早制止。
杨康年 顾益浦


第2版()
专栏:

兴修水利要坚持多快好省
江西省委负责人检查水利工程
本报讯 中共江西省委第一书记杨尚奎同志,12月9日到信丰县检查正在兴建的走马龙水库。走马龙水库是江西省较大的水利灌溉工程之一。库身长十华里,宽三华里半,坝首高十八公尺,蓄水量估计一亿立方公尺左右,全部投资约需九十余万元。建成后可保证附近七个乡四十五个社的四万五千亩田五十天不雨不受旱,每年可增收稻谷一百多万斤。杨尚奎同志深入工地后,发现干部、民工建库热情都很饱满,每日工作十多小时毫无怨言。但是,水库工程领导上有盲目性,主要表现未经设计好就先行施工,产生许多想不到的困难,现在完成时间、经费和技术等方面的问题很大。不设法解决就会造成人力财物的重大浪费,招致群众对党和政府的不满。杨尚奎同志说,现在就全省范围来看,兴修水利的劲头已鼓起来了,这是好的;但另一方面有盲目性。如走马龙水库未设计好即施工就是一种;此外还有重新建,轻整修,重大轻小的现象。他提出各级党政领导今后应当注意防止和纠正。杨尚奎同志还帮助走马龙水库安排了工作,并指示他们努力争取在春节前完工。
(陈建)


第2版()
专栏:

农业集锦
新发现的几种核桃
陕西商南县清沺河街有一株长在猪圈里的核桃树,去年结了两次果实。当这株核桃树第一次果实成熟后,马上又开花长叶,第二次结了核桃。目前其他树木早已枯黄落叶,而这株核桃树仍是青枝绿叶。
普通核桃一般要过十年才开始结实。但是在扶风县罗家乡发现有一种名叫“隔年核桃”的品种,在种植后的第二年就可以结核桃。西北农学院曾于1953年将这种核桃移植到武功试种,在种植后的第二年,的确在幼树上结出了核桃。这种核桃品种对发展山区有很大的经济价值,目前西北农学院园艺系正在进一步研究其繁殖栽培问题。
核桃的硬壳对于爱吃核桃的人是一种累赘。但是,现在在永寿县发现的一种“露仁核桃”,它的外壳非常薄,有的地方仁肉外露,吃起来非常方便。据调查,这种核桃的品质也很优良。
冬季桃
秦岭北麓地区有一种“冬桃”,在寒冷的冬天仍结着一树鲜桃子。但是味淡,个儿小,结的果子也不多。西北农学院园艺系系主任路广明教授,在1953年用有性杂交的办法,以水蜜桃和郿县发现的“冬桃”杂交,经过四年来的培育,已培育成四棵新品种的冬桃树。去年,这些树都结了满树的鲜桃子,有的在10月才成熟,有的现在还没有成熟,而且个儿大(每个桃子平均有五两多重),水分多,糖分高,有香气,还能够贮藏一个多月不坏。
野生棉花
洵阳县供销社在洵阳山区发现一种野生棉花,每年大约可以收获棉花两万斤左右。这种野生棉花的纤维和家棉一样细,只是短些,虽然不能用来纺线织布,但御寒力很强,可以用来和家棉一起装被褥和棉衣。
辣椒丰收
行销我国云南、贵州等地的耀县锦阳川辣椒去年又获丰收,亩产达到一千六百斤,高出前年产量40%。这种辣椒的特点是肉厚、油大,颜色鲜红。去年这个地区仅只饲沟农业社一个社,就准备出售十五万斤辣椒干。
(新华社)


第2版()
专栏:

良好的领导方法 辉煌的建设成就
——介绍中共武山县委领导生产的基本经验
本报记者 顾雷
(续昨)
一切为了群众 坚决相信群众
武山县在发展生产、建设农村过程中,曾遇到过不少困难,有时缺钱,有时缺人,有时缺少技术。县委遇到这种情况,没有向上边叫过苦,伸手要过钱,也没有这种想法。他们所想到的是群众。他们绝对相信群众的智慧和力量,根据勤俭的原则,积极发动和领导群众动手办自己的事。武山县在这方面,有三点表现的最突出。
第一,一贯明确的为群众服务的观点。县委懂得:要使群众相信党的每一个活动,都在于使他们解脱一切疾苦、获得更美好的生活。在这方面,县委除了抓住最基本的方面即积极领导群众增产粮食外,还重视从细小的地方去改善群众的生活状况。去年春天,县委为了了解山区人民的生活情形,组织了两个工作组,由县委书记、县长率领,分赴南北山区进行访问。在南山区,发现农民送粪时用人背,既吃力,效率又低,影响到施肥面积不能迅速扩大。工作组非常重视这件事,同农民研究,建立了许多积肥站。春、夏、秋三季,集中牲口在村外过夜,把粪积在离地不远的地方。这样,施肥很方便,减轻了农民送粪时的劳动强度,扩大了施肥面积。在北山区,发现金银乡的农民直到现在仍到很远的山下担水吃,而且是苦水。工作组的同志问农民有什么要求。农民说:“什么都有,就是没有水吃,翻身还是不彻底,帮助我们找水吧!”工作组即派县水利科副科长李华住在那里,帮助农民找水。当李华动员大家打井时,农民说祖祖辈辈都没有打出过水,不干。李华没有办法了,只好自己动手打井,终于把水打出来了。农民情不自禁地高呼:“共产党万岁!”接着,金银乡掀起了打井、打窖蓄水的热潮,不但解决了吃水的困难,而且提出了实现水利化的计划。县委甚至关心农民磨面的问题。榆盘镇的农民,多少年来都是用旱磨磨面。由于牲口少,大都用人推磨。县委了解这种情况以后,立即派人去,帮助农民修了两盘水磨,把很多人从沉重的劳动中解放出来了。类似这样的事情在武山县是很多的。正由于县委不仅在大事情上关心群众的利益,而且在小事情上为群众谋福利,就在群众中树立了很高的威信。所以,当县委号召群众做一件事情的时候,都能迅速完成。
第二,坚决相信群众的智慧和力量,大胆地依靠群众力量去办一切事业。这不单要有明确为群众服务的观点,还要有革命的魄力。前年和去年领导群众修成的东梁渠,就是县委在这方面实践的范例。东梁渠南起云雾山(水源)北至洛门,全长六十华里。渠道走行在拔海一千九百一十二公尺、平均拔高一千七百三十公尺、比高二百五十公尺的高山上。渠道要通过二十四条山涧,穿过四座森林,跨过许多悬崖峭壁。整个工程要挖土三十万立方公尺,修跌水六十座,筑涵洞和渡洪桥十八座,打暗渠一百多公尺。依照正规的施工方法,完成这项大工程,需要很多条件。例如,精确的地形测量,重点地质勘探资料,完整的设计,较强的施工管理,大量的建筑材料。当时,到工地参观的水利工程技术人员,认为纵然具备了前述条件,想把渠修成仍然是困难的。很显然,这个任务是艰巨的。那么,武山县具备哪些施工条件呢?所有的是两名没有学过水利的水利科长、一台水平仪、成千上万个农民。县委为了让山区人民永远摆脱干旱的威胁,给山区水利化打出一条道路,下定了把渠修通的决心。他们相信,只要依靠群众,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他们没有向省、专署要一个人、一元钱、一斤材料,便领着农民动工了。在修渠过程中,每遇到技术问题,就找农民商量,结果把渠修通了,不但节省了大量的投资,而且培养了一套水利技术人材。东梁渠成为依靠群众实现山区水利化一面光辉的旗帜。
第三,经常教育干部遵循这条道路开展各项工作。县委一方面在办小学、兴修水利、建立广播网、修建小型水电站等方面依靠群众力量去完成;另一方面,经常教育全县干部在任何工作中都贯彻这个方针。县委总是利用任何机会教育干部关心群众的疾苦,重视群众的要求,支持群众那怕是微小的社会主义积极性,相信群众的智慧和力量,遇到困难同群众商量。所以,武山县的干部,已习惯运用这一工作方法了。去年春天,为了保证增产,全县开展了“合理化建议运动月”。这时,许多干部都能主动、积极地去发动群众提建议,收到很好的效果,找到了大量的增产措施。如城关片黎绪定等六人,提出了十多条建议,就增产粮食十余万斤。
正由于县委坚持采用这一工作方法,所以不论办什么事情,总是符合于“多、快、好、省”这一方针的,既节省了国家的资金,又加快了各项事业的发展速度。他们这次提出的“五化”的任务,根据过去的经验,也将完全依靠群众完成。
抓紧组织建设 注意思想教育
武山县委十分重视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设法充分发挥党组织在生产中的堡垒作用和党员的带头作用,并通过党的基层组织不断加强农民的政治思想教育。这就保证党的政策能够很快地贯彻到群众中去。
县委发展党的工作是经常的。现在,全县有五千五百多名党员,每个农业社都有党支部,每个生产队都有党小组。县委一直抓紧对党员的思想教育工作。教育的方法有两种。一种是健全组织生活制度,按时召开党的会议,进行批评和自我批评,克服党员思想作风上的缺点,并且建立卡片制度,记载每一个党员的优缺点,而后通过组织生活进行检查,看每个党员的进步情况。另一种,建立夜党校,对党员进行系统的思想教育。全县四十个乡都有夜党校,大的乡有两个或者三个,由总支(或支部)书记、宣传委员组成校务委员会。农业社的支部为分校,生产队的小组为班。各夜党校都选择思想好、理论水平和文化水平高的同志作辅导员。上课的时间不作统一规定,有的一星期一次,有的十天一次。授课内容分三个部分:(一)党的建设,包括党章、支部工作教材;(二)结合中心工作,学习党的当前政策;
(三)结合党员修养的教育,揭发批判党内不良倾向。夜党校也吸收非党群众参加,他们大都是发展对象。总之,夜党校的方针是把组织建设、思想建设同当前任务结合起来。
为了使党员能够联系群众,在日常组织生活和夜党校里,经常教育党员三件事:第一件,要在各项工作中起模范作用,带头搞好生产;第二件,虚心向群众学习,如像去春开展献计运动时,号召党员到老农民家里登门求计;第三件,学会一样本事,如积肥、养猪、水土保持、修渠、造林等,以便给群众作榜样。经过上述这些工作,党员在各项事业中非常活跃。例如,全县出现的几百名模范人物中,党员即占80%左右。
有了健全的党的组织,有了能够在各项工作中起模范作用的党员,县委就可以通过党的组织经常地、及时地加强对群众的政治思想教育。对任何一个运动、一个工作的宣传,都能集中强大的力量去进行。去年春天,由于农村自由市场开放,由于城市中的右派言论传到了农村,农业社里的资本主义思想抬头了。有人怀疑合作化的优越性,富裕中农大喊合作社不自由,有些妇女被蒙蔽也跟着叫走娘家没有驴骑了。这些错误言论的流行,曾在一定程度上影响了生产。因此,县委动员党的各基层组织,吸收一部分积极分子参加,在全县掀起了声势浩大的“宣传运动月”,摆出无数事实证明合作化的优越性,批判了资本主义思想,把住了合作化这一关,提高了农民的生产热情,保证了去年的丰收。
永远前进!
概括武山县委领导农村生产建设的基本经验是:生产高于一切,明确的生产观点;踏实的、深入实际的、联系群众的工作作风;关心群众利益、相信群众智慧和力量、依靠群众办一切事业的工作路线和方法;加强党的组织建设和思想建设,充分发挥党组织在各种事业中的保证作用。这就牢固地奠定了发展一切事业的基础。解放以后,武山虽遭到两次大旱,然而生产、建设事业仍然不停地前进。
更可贵的是,通过前述工作,在农村中建立了社会主义正常的秩序。这个秩序的特点是:经济的全面发展,文化事业的繁荣,领导同群众间的密切联系,党的组织健全而又活跃,政治思想的稳定,农民生产积极性一直高涨,农业合作社基本巩固。有了这个秩序,一切工作都可以迅速展开。有了这个秩序,党的每一个号召,立即会变成千万人的实际行动。有了这个秩序,就可以顺利地战胜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
以去冬开展的兴修水利运动为例。县里原计划用三年半的时间基本实现水利化,号召群众讨论。这时,和平乡的农民,在大辩论的基础上,提出两年实现水利化的措施,并向全县挑战。县委抓住这个事实,在11月初召开的“三干”会上,号召大家向和平乡看齐。经过到会干部的讨论,结果把实现全县水利化的时间提前了一年半。这个消息传出去后,大家纷纷捐款,现在各机关、学校、农业社已捐款二十多万元,另有大批工具和义务劳动工作日。现在,全县已有西梁渠、中梁渠、北梁渠三大工程开工了。县里也没有向上边要人、要钱、要材料,完全依靠群众的力量。农民们说:“水不上山,人不下山,拚上过三年艰苦生活,坚决改变武山县的自然面貌,永远战胜天灾!”
当前,摆在武山县委面前最迫切的任务是:在过去工作的基础上,充分利用已有的有利条件,抓住生产高潮的矛头,加强大鸣大放中的整改工作,根据群众讨论“全国农业发展纲要”四十条的结果,制定全县的生产建设规划,采取更积极的措施,使各种工作大踏步地前进,提前实现“全国农业发展纲要”规定的任务,进一步提高人民的物质、文化生活!
(续完)


返回顶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