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58年12月9日人民日报 第4版

第4版()
专栏:

昌宁县多种经济大发展
抓住关键问题辩论,统一思想认识;根据山区平坝具体条件,合理安排
劳力,全面组织生产;推广好经验,提倡新技术,提高经济作物单位产量。
本报讯 记者田良耕报道:云南昌宁县多种经营,取得显著成绩,成为德宏傣族景颇族自治州的一面红旗。
昌宁县大部是山区,适宜发展多种经营。过去在开展多种经营上,曾经取得很大成绩。但因今年劳动力紧张,产生了忽视多种经营的现象。根据这一情况,这个县的县委首先发动群众进行辩论。内容是:是多种经营好还是单打一好。经过鸣放辩论,统一了认识,制定了全面跃进的指标,提出了“粮食、畜牧业、经济作物三大跃进”的措施。现在,这个县已有以粮食、油菜为主的大小春作物五十九万亩,以棉花、甘蔗、咖啡为主的亚热带经济作物七万亩,以茶叶、核桃为主的经济林木二十一万亩。这些经济作物的面积,比去年约扩大50%,比开展多种经营前分别增加了二倍到十四倍。这个县的畜牧业也有迅速发展。
昌宁县在开展多种经营中,无论在领导方法上和劳动安排上,都摸索出了一套经验。他们采取了上定下不定,即,领导机构和人员固定,劳动力不固定的领导方法。由县委委员分别包干粮食、亚热带经济作物、经济林木、畜牧业等生产。并分别成立专门机构和工作组,指导和检查各项生产。各区、社、队,也各配有专业领导干部分别负责。所需劳动力,则按情况随时调配。这样,当县委在一定时期集中抓某项生产时,其他生产也不致忽略和放松,保证了全面发展全面跃进。在劳动力的组织和安排上,昌宁县采取了五种办法。第一、坝区和山区相结合。全县十六个人民公社中有十五个人民公社是有山有坝,有亚热带、温带和寒带三种气候。各个地区的作物不一样,生长季节不同,给劳动力的调配,提供了有利条件。比如,在棉花中耕时节,需要较多的劳动力,而山区正种完包谷,山区社员就下坝帮助棉花中耕;之后,再上山进行包谷中耕,两头都不耽误。第二、常年固定专业技术队伍与发动群众集中突击相结合。全县常年分为五支队伍,其中工业占全县劳动力总数的25%、粮食占38%、经济作物占18%、畜牧业占13%多、副业占5%。哪种生产紧张,就调动劳动力突击哪种生产。第三、社队集中经营与社员利用空闲时间生产相结合。全县的大小牲畜均由公社集体饲养,饲料除由公社供应和饲养员采集野生饲料外,社员还利用空闲时间,在田边地角、房前屋后种植洋丝瓜。第四、技术革新。全县各个生产领导系统,都有自己的试验田。在这些试验田中,领导都亲自动手,创造出先进经验,再普遍推广。比如由于双手采茶先进操作法的推广,使采茶工效普遍提高了一至八倍,大大节约了人力。第五、强劳动力和弱劳动力适当配合使用,如养猪大部都由弱劳动力担任。
昌宁县在开展多种经营中,十分重视培养技术队伍、提高单位面积产量。几年来,他们通过举办训练班、到外地参观学习等办法,培养了大量的粮食、亚热带经济作物、经济林木、畜牧业等技术干部。这些技术干部,在全县组成了四套技术网,保证了各种经济作物和畜牧业的顺利发展。如棉花的产量,1954年每亩仅产皮棉十四斤多,但由于技术干部的帮助,推广了先进经验,今年便提高到三十斤。茶叶的质量也逐年提高,博得国内外好评。
昌宁县开展多种经营,有力地支援了国家的工业建设,活跃了农村经济,而且增加了农民的收入,特别是山区农民的收入。历年来,昌宁县都以大批红茶、核桃、猪肉等支援国家出口,还以大量的棉花、糖、食油、肉食品等供应工矿城市的需要。今年已调和即将调出的茶、油、棉、猪肉等物资,达四百五十五万元,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多种经营的开展,也刺激了农业和工业的进一步发展。今年,全县新办起的农副土特产品加工厂就有六百多座,如榨油、制糖、轧花、肉食品加工厂等。
此外,农民的生活水平也有了进一步的提高。今年1至8月,全县仅出售猪的收入,每户平均增加了三十六元。农民在信用社的存款,比去年同期增加了一倍多。
昌宁县明年将以更大的规模开展农业上的多种多样的经营。在少种、高产、多收的原则下,实行基本农田制,把棉花、茶园、核桃、油料作物、咖啡等经济作物面积,分别比今年增加30%到近二倍,同时,单位面积产量也力争成倍增长。(附图片)
山东阳谷县已建立猪、牛、鸡、免等饲养场近万个。现在全县共有鸡三十三万只,到年底争取发展到三百万只。这是集体饲养的鸡群和刚孵出的小鸡。
新华社记者 孙静摄


第4版()
专栏:

常年专业和临时突击相结合
南平县多种经济生产一年增加三倍
本报讯 福建省南平县各人民公社,采用组织常年专业和临时突击相结合的办法,使多种经济生产能和钢铁、粮食生产一样,全面获得飞跃发展。
南平县林木、副业和土特产品资源十分丰富,多种经济收入占全县国民经济收入一半左右。在今年粮食、钢铁生产大跃进的情况下,全县劳力十分紧张,要发展多种经济生产有很大困难。中共南平县委首先从县到公社和各生产队都加强了多种经济生产的领导,一位县委书记和副县长挂帅,负责研究、安排和指挥全县多种经济生产。其次,统一安排各种生产劳力,抽出两万多人(占全县全、半劳力20%左右),分别成立了二千二百三十九个林副特产加工场、采伐场、林场、畜牧场、经济作物场、林业化工厂等专业生产组织(队),负责多种经济生产,从组织上保证多种经济生产的发展。第三,实行工、农业和多种经济大协作,互相串套、互相支援等办法。在插秧、炼铁大忙时,从专业队抽出部分劳力支援粮食和炼铁生产;在粮食、炼铁生产间隙时间,组织临时突击,搞好多种经济生产。今年在插秧后,夏收和秋收前,共组织了三次多种经济生产的高产战役,参加人数达到总劳力的40%左右。因此,全县木材、毛竹、笋干、油菜、生猪等多种经济和副业生产都比去年增加一倍到三倍以上。全县十五万多个农民,仅多种经济生产的收入一项,每人平均则达二百七十九元,保证了全县各公社除了实行吃饭不要钱外,还能按月按旬发给社员工资,使广大社员的生活都日渐富裕起来。


第4版()
专栏:

两种不同的方法
曾志
任何工作都有两种不同的方法:一种是多快好省的方法;另一种是少慢差费的方法。方法不同,结果也就不同,开展副业生产也是这样。同样是一个公社,有的大搞副业生产,大增现金收入,做到工、农、副业齐跃进;有的只搞好了农业生产,副业生产开展不起来。同是一个公社或者一个县,今年前三季度副业生产收入很少,第四季度仅仅几天、几十天工夫,副业生产收入就达几万,几十万甚至百万元以上。
能不能实现多快好省的方针,决定于领导上是不是解放了思想?是不是树立了发动群众、依靠群众的观点?领导思想解放了,政治也挂了帅,就能够看的远看的全,就能够看到多种经营、副业生产和工、农业生产发展的关系,就能够看到多种经济对国家和社员生活的影响。认识清楚,目光远大,也就不会为“天寒地冻,门路很少”;“工作多,任务重,劳力紧张,没办法搞副业”;“顾此必然失彼,搞了副业就要影响工农业生产”等等论调捆住手脚,就会积极去找门路去干。
去找去干有两种方法,是依靠少数干部或者只是依靠少数积极分子去找去干,还是放手发动群众、依靠广大群众去找去干?要想找得多干得好,显然,依靠少数人是办不到的。因为少数人的智慧、力量都不及多数人,任你如何努力,效果也不如多数人去找去干的好。“人多力量大”,只要放手发动群众,依靠多数人去找去干,门路定会愈来愈广愈多,副业生产定会搞得很好,收入定会很多。湖南平江县瓮江公社,原来对开展多种经营有三怕思想:一怕挤掉农业,二怕花工多收入少,三怕劳力搞不赢。公社党委就领导全体干部社员开展了查领导的干劲和钻劲,查多种经济的门路,查劳力安排和劳力潜力的挖掘;算生产资金需要账,算社员生活需要账,算资金来源账,解放了思想,统一了认识。在此基础上又发动大家想办法、找门路,共找出烧炭、酿酒、做纸、砍锄头把等五十四个门路。然后根据不同项目,合理安排劳力,组成了搞副业的各种专业队,立即行动起来。仅仅二十五天的时间,就收入现金三十一万元。云南昌宁县发动群众讨论开展多种经营,采取因地制宜的办法安排好劳力之后,多种经济生产也得到了迅速发展。
一切人民公社在开展多种经营时,无疑问的都应当采用多快好省的方法。


第4版()
专栏:

不让甘薯腐烂
四川开展群众性收藏加工运动
本报讯 四川省各地在紧张的“四秋”运动中,普遍采取大运动套小运动的办法,开展群众性的红苕(甘薯)保管和加工运动,保证把丰收的红苕不但收好,而且藏好、处理好。目前全省红苕收藏、加工大大加快,据部分专区统计,都超过已收红苕的一半以上。
四川省二千八百万亩红苕今年空前丰收,将占全省今年粮食总产量三分之一左右。现在全省红苕已接近收完。这批数量庞大的粮食要求很快藏好和加工好才能避免霉烂和浪费。但是当前劳力紧张,有的地方薯窖和加工设备也准备不及。四川各地党委面对这一情况,坚决批判了那种认为“红苕很多,烂点没什么”以及“数量太大,处理不及”的错误认识,大搞群众性处理红苕运动。
各地大都结合收薯工作,抽出一定劳力搞突击周、突击日,随挖、随加工、随收藏。西充县今年全县红苕面积占耕地的40%多,产量比去年多五倍半,全县的农民虽然以一周时间抢收完毕,但是许多人却忽视收藏工作。西充县委领导各社农民展开了“到手粮食应不应该烂?” 的大辩论,紧接着就组织抢藏运动。运动中,各级党组织书记动手,干部分片包干,层层有专人管理,并建立专业管理队验收,只两天时间就把占总产量70%以上的红苕全部入窖。屏山县最近展开了“红苕处理周”,农民们用粉磨、石碾和各种自制工具进行加工,很快就生产了大量红苕淀粉。
发动群众以后,薯窖不足、工具不够的问题很快得到解决。乐山、万县、西充等地农民创造了利用土围墙、竹栏等代替窖堆存红苕或由社员们分散保管。富顺县发动群众,几天中就新打窖三万多个,新建加工厂一千多个,造出大量切片机、磨粉机,能处理红苕八亿多斤。 (于竟祁)


第4版()
专栏:

下地生龙活虎 回来饭热菜香
五里牌公社食堂深入检查推广先进经验
本报讯 湖南省临湘县五里牌人民公社,最近组织力量,对全公社公共食堂的工作,进行一次大检查,从检查中总结推广先进经验,切实解决存在的问题,进一步巩固了公社,推动了生产。
这次检查是在公社党委直接领导下进行的。公社党委首先召集了大队队长和党总支书记共二十一人,在巩固大队的毛湾食堂开了一次现场会,通过在这个食堂参观、访问,使大家认识到办好公共食堂,是直接关系到搞好生产、巩固公社的重要事情。毛湾食堂由于每人种了三分地的菜,自己喂了二十七头猪,一百三十一只鸡鸭,办了酱园、豆腐坊,还有人下河捕鱼,社员每餐吃到三菜一汤,半月吃一次肉(每人平均有五两),五天吃到一次鱼。这样一来,社员干起活来挺有劲,他们一百一十七个劳动力收割六百三十一亩晚稻,本来预计要六天才能收回,结果只用了三天半就收完了。看了这些事实以后,原来说食堂有米煮,有柴烧,还要什么领导的曾海祥也说:“过去公社说要加强领导,我总认为没有必要,这次一看才知道非加强领导不行。在这个基础上,接着研究了检查的内容是:社员吃的菜样数多不多,味道好不好?是否按照规定种植了足够的蔬菜?食堂工作人员负不负责任?态度好不好?身体是否健康?食堂工具是否齐全?清洁卫生做得如何?并且商定在检查中既要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要总结扩大先进经验。最后组织了二十四个人的检查队伍,兵分三路进行检查。
检查组的同志深入到食堂、到工地、到社员家里,开座谈会,个别访问,征求社员们对公共食堂的意见。在那里发现了先进经验,就召集附近的食堂来开现场会,进行总结交流,在那里发现了问题,就同社员一块商量解决办法,一同动手解决。检查组到五里大队城乡食堂发现社员们无论什么时候回来都吃到热饭热菜,随时有热水洗澡、洗脚,有开水喝。原因是炊事员处处关心社员,他们准备了一个热水锅,经常烧有热水,还备有蒸笼,把菜放在蒸笼里,不管社员什么时候回来,都有热菜吃。检查组便召集附近五个食堂的工作人员在这里开了一个现场会,介绍了他们的经验,表扬炊事员的模范行为。各食堂回去以后,当晚就组织二十一个木匠做了蒸笼,还派人买回了烧热水的锅。从此,这五个食堂的社员也随时可以喝到开水了。检查组到棋盘食堂时,找了十八名社员开座谈会,征求他们对食堂的意见。社员们反映食堂工作人员不负责任又不讲卫生,有时饭煮不熟,上餐吃了的碗下餐还不洗,米不淘干净,菜也没有洗干净。社员们要求让工作负责、又会作饭的共青团员方云英来担任炊事工作。检查组和小队干部商量之后,当即同意了他们的意见,并同社员一道把碗柜、灶、锅、餐桌等工具洗得干干净净,清除了屋前屋后的垃圾和阳沟。
公社党委针对检查出来的各种问题,一一妥善地作了解决。首先是进一步加强了领导,公社确定由书记挂帅抓生活福利工作,各大队总支书记都一手抓生产,一手抓生活,制订了每月主持开一次会检查生活福利工作的制度。同时派了三十四个党员和八十五个团员到公共食堂工作。其次是加强了对食堂工作人员的思想教育,整顿了工作人员队伍。把三十一个工作不负责任、有严重疾病的人员调出来。开办了炊事员训练班,互相交流经验,表扬了模范工作者,在这个基础上食堂与食堂之间开展了竞赛。第三是多种蔬菜,多喂生猪,广开菜源。他们规定每人有二分到三分地种菜,每个食堂都要建立自己的蔬菜基地,全社已种各种蔬菜七千五百六十亩。每个食堂都喂了猪、鸡、鸭,都办了豆腐坊,有一百二十六个食堂办了酱园。第四是民主办食堂。经群众选举出管理委员会,每半月开一次会,研究食堂工作,听取群众意见,改进工作。账目做到日清月结,定期向社员公布。
现在,这个公社食堂的工作大大改进了,一般做到了每餐三菜一汤,五天吃到一次鱼,半月可以吃上一餐肉,天天吃上鸡蛋汤。社员们每天劳动回来,便吃到热喷喷的饭菜,味道可口,他们满意的唱道:“每餐三菜一个汤,个个都把食堂夸,社员吃得哈哈笑,生产搞得呱呱叫。”
(李沁源)


第4版()
专栏:

建立定期访问社员制度
悦来公社干群关系更加密切
新华社成都8日电 四川省仪陇县悦来公社党委把定期登门拜访,倾听社员意见,列为一项经常的工作制度。
11月中旬,公社党委的十一名委员和十五名分支书记,划分小组,分头到全社十五个大队进行访问。这次主要登门拜访五保户、贫困户、房屋破烂户和孩子多的户,调查了解他们过冬准备和存在的具体困难。通过拜访,发现少数社员缺少棉衣、棉被;有少数社员的住房破烂,透风漏雨,无法避冷。公社党委根据登门拜访了解的情况,专门召开会议作了研究;会后,立即购买棉絮一百床,缝制棉衣三十套,发给贫困社员穿用。对一部分能够修补的住房,由公社派人工和给草、料帮助整修;不能修补的住房则放弃,发动社员互相调剂。全公社食堂都添置了闷制木炭的家具,炊事员将灶内未燃完的木柴夹出来制成木炭,发给有老人、小孩、病人、孕妇等的社员家里,供烤烘笼使用。为了照顾老人、小孩,食堂都另备饭菜,让他们多吃细粮、热菜,少吃粗粮和冷泡菜。现在,社员已个个能暖和过冬,生产劲头更大。
公社的这种登门访问的作法,早在今年6月公社成立以前就开始了。当时,悦来乡总支和各分支的干部曾登门拜访过全乡的贫困户,为三十五户困难户解决了蚊帐问题。公社建立以后,公社党委便将这种作法固定下来,作为一项经常的工作制度:规定每个季度在贫困社员中普遍进行一次访问,平时干部下队生产或检查工作,也要重点地去登门拜访,和社员谈心、摆家常话,了解他们的情况,征求他们对生产、生活和公社的意见。
由于采取这种作法,干部和群众的关系更加密切了。许多社员看到干部后能作到无所不谈。最近,公社党委就是根据社员的反映,及时制止了有些队乱抢购商品肥料,不积极积肥的现象,发动社员大量积制自然肥料。


第4版()
专栏:编后

到食堂吃饭以后
应城县巩固人民公社食堂的一个重要经验是,干部取消“小灶”,到公共食堂吃饭。因为干部到食堂吃饭以后,就可以发现问题,解决问题。
人民公社的许多干部本来是关心群众的,但是,因为他们当中有些人的工作还不够深入,所以不能及时了解群众的要求。不过,一旦发现问题,便能下定决心,迅速把工作搞好。应城红旗公社就是一个例子。红旗公社一个大队总支书记到食堂吃饭以后,发现食堂餐餐一个酸咸菜,天天两顿夹生饭。因此,积极加强了领导,半个月内就使食堂改变了面貌,被评为甲等食堂。
公共食堂是公社化的新产物,很多干部还不大熟悉它。要把公共食堂办好,使广大农民吃得饱吃得好,就需要人民公社的干部更多地关心食堂工作。


第4版()
专栏:

闽北山区 建立林业产业军
统一林业生产力量,便于常年生产
新华社南平8日电 记者刘蔡华、杨英兰报道:福建省北部山区在人民公社化运动中,已经逐步形成一支以人民公社为单位的由十多万伐木工人和林业农民相结合的林业“产业军”。
闽北山区是福建主要林区,森林资源约占全省70%。在农业合作化运动中,各地合作社都根据林业和山区多种经济生产发展的需要,以富有山林生产经验的社员为骨干,组成了三十多个耕山队和几百个林业生产专业队,以林业生产为主,兼顾发展山区多种经济。几年来林业部门也在这里建立了一百二十九个国营伐木场和五十八个林场,有六万多职工进行林业生产。今年这里大办人民公社,林业部门把一部分国营伐木场、林场下放由公社领导。各公社便根据这些新的情况,逐步把几方面的林业生产力量统一起来,常年进行以伐木、运木,造林育林等为中心的林业生产。
这支从农业社到人民公社逐渐形成的林业“产业军”,已经在加快林业技术革新,高速度发展林业生产等方面发挥出重大作用。今年在农业、钢铁等各项生产突飞猛进中,这里林业生产战线上仍然取得重大胜利。到目前为止,闽北山区已经砍伐木材三百多万立方公尺,超过去年一倍多;造林一百零五万多亩,封山育林四百多万亩,比解放几年来造林、育林面积总和还大;同时把几年来新造幼林全部进行了抚育,促进了林木的成长;在防火护林方面成绩也很显著。
各地在进行各项林业生产中,都注意利用专行专业和工农相结合的有利条件,广泛开展林业技术革新活动。全区在改革木材运输技术中,新建了木轨道、平车道、森林小铁路、简易公路和其他林道两千多公里,推广平车、小火车等二千四百九十多辆,在高山大谷间还修建了一百四十三条二万五千多公尺长的钢丝架空索道、竹片架空索道和竹木滑道等。在改革伐木技术中,先后推广了弯把锯一万多把,创造和仿制各种先进工具二万八千多件。这些新的工具和设备都成倍到几十倍地提高了木材生产效率,节省了大量劳动力,改变了福建林区长期以来都是斧砍、人力拖运等落后面貌。在造林、育林中,他们从林业老农民的长期经验中总结出营造快速高额丰产林和幼林抚育管理等各方面的先进经验。现在这些新技术和先进经验,正通过各公社的林业生产队伍迅速在全区推广。
随着林业“产业军”的发展和不断进行林业技术革新,这里各人民公社的林业生产正在向“林场化”发展。全区除了林业部门下放的国营伐木场、林场以外,各人民公社已经新建起一百五十六个伐木场、四百七十三个伐木队、三百一十五个林场。这些伐木场和林场,都根据公社发展林业生产的需要和各人的技术条件,分别组成伐木、运木、造林育林、苗圃等各种生产队,把造林、育林、伐木等生产活动统一起来,做到边砍伐边更新造林,同时实行大面积造林育林和林业生产的精耕细作相结合,逐步把全社的山岭,按照土壤等条件,分别营造成用材林、经济林等各种林场。


第4版()
专栏:

大兴安岭发动群众经营山林
新华社牙克石8日电 内蒙古大兴安岭林区今年下半年森林更新作业的面积和采种的数量,都大大超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的成绩。
过去大兴安岭的森林更新和采种工作,主要依靠十几个森林经营局的六、七千名职工来作。但是大兴安岭幅员广大,仅仅依靠这些专业职工,经营工作就显得进展很慢。今年8月间,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林区工作会议指出,必须依靠全党全民经营山林。此后,大兴安岭林区各级党组织和林业部门向林区广大群众进行靠山吃山必需养山的思想教育,启发了林区广大群众参加经营森林的积极性。森林更新和采种运动展开了。8月间掀起了森林更新高潮,参加的不仅有职工,而且有家属和学生,共达两万多人。苗圃里的树苗不足了,人们就挖野生苗木移植。接着,又有三万多人投入了采种运动,到目前止已采集落叶松和樟子松种子四万公斤,超过第一个五年计划期间采种总数四点六倍。
此外,今秋无森林火灾运动开展得也很广泛。林区群众人人皆知护林防火的重要性,处处有防火公约。要路口上妇女们认真站岗放哨,不让人们把火柴等火源带上山去。人们都不在外面吸烟,因此今秋未发生森林火灾。


第4版()
专栏:

这是嘉峪关在1957年造的防护林 (林业部供稿)


第4版()
专栏:

应城整顿公共食堂的经验
中共孝感地委第一书记 王家吉
湖北应城全县一千一百六十二个食堂,经过一次大整顿,普遍推行“一试”“六化六有”(一试是各级书记办试验食堂;六化是:饭菜多样化、蔬菜鱼肉自给化、炊具半机械化、用水自流化、卫生经常化、管理民主化;六有是:有饭厅、有桌椅板凳、有政治文化生活内容、有菜园、有酱园、有养猪场)之后。已经初步改变面貌,巩固下来,并且在不断提高。
开始时,食堂中存在的问题很多,如秩序混乱,不能按时开饭,菜的花样少,不讲卫生,对老幼、病人、孕妇缺乏照顾等等,都影响了社员的情绪。红旗公社跃进大队的一个食堂,曾因饭、菜不足,而影响了全队的劳动生产。于是,有的富裕中农就泼冷水,说:“猪多没好糠,人多没好饭,百人百条心,食堂难办好。”有的社员就要求退伙;跃进公社二百六十个食堂,垮了二十八个。全县名存实亡或不巩固的食堂占食堂总数的30%左右。
原因在那里呢?主要是干部对生产和生活的关系认识不深刻,加上缺乏管理集体生活的经验。有些公社领导干部,认为参加办食堂不是自己的工作,甚至认为搞食堂工作不光彩。干部在自己“小灶”上吃饭,也不了解公共食堂的情况。食堂工作人员成分严重不纯,全县八千七百八十四个食堂的服务人员中,就有一千二百七十八个地、富、反、坏分子。红旗公社群众贴过这样一张大字报:“食堂好比一枝花,可惜无人栽培它,七杂八杂办食堂,食堂成了乱豆渣,我们送张大字报,要求书记管一下。”应城县委抓住了群众要求,组织干部,发动群众,进行了一次大整顿。规定全体农村干部必须和群众同食堂共进餐,取消了社队干部的小食堂。红旗公社铁牛大队总支书李敬之同志,开始到试验食堂吃饭时,餐餐一个酸咸菜,一天两顿夹生饭,不仅吃不好,还吃不饱。一个老头问他:“李书记,这比干部食堂吃得怎么样?”他发觉食堂问题多,群众意见大,就召开了总支委员会议,检查食堂工作,进行整风,他首先作了自我检查。副大队长柯江苟说:“下了食堂好像睡醒了,这才知道食堂是个大问题。”大队干部一致表示,坚决要把食堂办好,并亲自下厨房和炊事员一同研究改善食堂工作。不到半月时间,就把食堂办好了,评上甲等食堂,得到了红旗。
为了彻底转变干部的工作作风,充分发挥干部试验食堂的作用,带动食堂工作的全面大跃进,全县开展了办食堂的大竞赛,并及时总结先进经验,通过参观评比,召开食堂工作现场会、举办炊事员训练班、烹调技术展览会等方式,迅速全面推广。县委书记处书记高今升同志在红旗公社“九三”食堂办试验,向公社干部提出竞赛,第一次评比,高今升同志的试验食堂得了红旗,全公社在那里召开了现场会。可是第二次评比,公社党委副书记王运中的试验食堂超过了他。于是高今升同志又亲自下厨房,发动群众和食堂工作人员总结经验教训,并做出了几十种不同口味的菜。在最近一次大评比中,高今升、王运中两同志的试验食堂都得到了红旗。抓住对食堂的组织整顿和加强对食堂服务人员的政治思想工作,是改进食堂工作的又一重要环节。全县派了一千二百六十名党员和一千四百四十九名共青团员到食堂工作,又在群众中挑选了一批社会主义建设的积极分子和勤劳持家的模范人物充任炊事工作。在广大群众和炊事人员当中普遍地开展了一次共产主义教育,还具体地辩论了食堂工作是否重要?是否光荣?干部试验食堂,书记参加食堂工作,对食堂专业工作人员是个很大的鼓舞,大大地改变了一部分人认为炊事工作不光荣的思想。县委还注意推广炊事员的先进发明创造,不到一个月的时间,全县基本实现了炊具半机械化,大大的提高了工效,减轻了劳动强度。因此广大炊事人员也就更安心自己的工作。接着在全县范围里开展了“看谁的饭菜做得好,花样多,社员吃饱吃好”的食堂工作大评比。县里的烹调技术展览馆共摆出各个食堂九百零三样菜。春光、跃进等人民公社的食堂用藕、豆腐、萝卜、红苕、芋头等东西均能做成一百种以上的菜来。不少的食堂在菜食供应方面能做到一连几天不重样。群众赞扬饭菜多样化说:“食堂办得真不错,饭菜种数多又多,五味调和百味香,八鲜十锦也能尝。”为了让社员吃好,应城县食堂现在抓紧了副食生产,要求做到自给有余。红旗公社曙光大队五连食堂,开始由于干部怕占地用粪,没有种菜,食堂里经常吃白饭。怜近的第七连,干部重视副食生产,组织两个社员种菜十五亩,自己吃不完,还卖了一百五十元,买肉加了餐,社员们吃得哈哈笑。全县食堂共种蔬菜九千八百多亩,一般都有七、八种蔬菜,全县并储备了干菜、咸菜一百九十二万斤,平均每人五十六斤,新发展了自食肉猪二万二千三百三十头,养鱼三百三十六万余尾,而且有六百二十七个食堂建立了酱园,还开办了不少的豆腐坊和粉坊。这些都为食堂的巩固提高,提供了物质基础。
大集体小自由,照顾特殊情况,给社员以必要的方便,是社员普遍的要求,忽略了这一点,也会伤害社员办好食堂的积极性,影响食堂的巩固。应城县的绝大部分食堂除大锅灶外,都另备有小灶。有的还设立小卖部,照顾病号、产妇、老人、幼儿加菜和来客的用饭。有的还设立了洗衣组、浴室、理发室,大大的方便了社员。同时,社员的家用小炉灶也允许保留,以便临时弄点小吃或风雪冬夜烧水取暖,用以补助急需。
食堂办好了,社员吃饱、吃好、歇好,干劲就更大了。同时通过整顿食堂工作,把干部思想作风大大提高了一步。因此,全县的生产运动一个高潮接一个高潮,秋收时,五天实现了快速收割器化,提前完成了抢收任务;冬播及时完成,而且质量很好。全县全年的粮食征购任务已超额入库。


返回顶部